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说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说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说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使学生感受使用斜面可以省力的原理,体会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习过简单机械,对斜面有初步的认识。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利用数据分析问题、如何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难点: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利用数据分析问题、如何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斜面模型:准备不同倾斜程度的斜面模型。

2.测量工具:准备尺子、测力计等测量工具。

3.实验材料:准备小车、的重物等实验材料。

4.教学PPT:制作相关教学内容的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斜面动画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省力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2.呈现(10分钟)展示不同倾斜程度的斜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是否有关?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倾斜程度的斜面上物体的重力、摩擦力等数据。

引导学生利用数据分析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教案教科版

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斜面的概念。

激发学生对斜面作用的探究兴趣。

1.2 教学内容斜面的定义。

斜面的作用。

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斜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有什么特点?”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斜面的了解。

1.3.2 讲解讲解斜面的定义,即一个平面倾斜的表面。

引导学生思考斜面的作用,例如:方便运输、节省力量等。

1.3.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实例。

第二章:探究斜面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使学生理解斜面作用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斜面作用的应用。

2.3 教学过程2.3.1 实验准备提供不同倾斜角度的斜面,以及不同质量的物体。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斜面和物体进行实验。

2.3.2 实验过程学生将物体放在斜面顶端,观察物体沿斜面滑下的情况。

学生记录不同斜面倾斜角度下物体的滑下距离。

2.3.3 结果分析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斜面倾斜角度对物体滑下距离的影响。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斜面倾斜角度越小,物体滑下距离越远,斜面作用越明显。

2.3.4 应用拓展学生思考斜面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滑雪场、斜坡道路等。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实例。

第三章:斜面的历史与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斜面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认识到斜面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斜面在古代的应用,如斜坡道路、斜面运输等。

斜面在现代的应用,如滑雪场、滚梯等。

3.3 教学过程3.3.1 讲解讲解斜面在古代的应用实例,如斜坡道路的建设,帮助人们节省力量,提高运输效率。

3.3.2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斜面在现代社会中的其他应用实例。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实例。

第四章:斜面的设计与创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斜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自己的斜面。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以及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的影响。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斜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等知识。

他们对斜面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作用和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的影响可能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理解斜面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知道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斜面的作用和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的影响。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斜面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斜面的作用和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斜面模型、小车、计时器等。

2.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认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斜面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斜面有什么作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斜面的作用和应用。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用小车沿斜面滑下,观察不同倾斜程度的斜面上小车的滑落速度,并用计时器记录滑落时间。

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了解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的影响。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滑落速度有影响,那么如何设计斜面,可以使物体滑落速度更快呢?”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案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和力的作用,对于斜面这一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斜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斜面的定义,知道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使用斜面,探究斜面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斜面的定义,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难点:斜面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探究斜面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斜面、小车、球、木板等。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一个小车、几个球、一张木板。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五年级学习的简单机械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斜面现象,如滑梯、斜坡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斜面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小车在不同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斜面角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斜面角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学生能说出斜面角度越大,物体滑下的速度越快。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能举例说明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斜面停车库、滑梯等。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像搭在物体边沿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

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可调斜面(一块20cm长,一块30cm长),小车、测力计、方座支架、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研究问题。

1、播放汽车过盘山公路的录象。

提问:虽然动画片很精彩,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山上的公路和平地上的公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修建?"(学生自主思考,猜想原因,发表看法。

)2、揭示课时目标,提出探究要求。

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根据经验,探讨初步探究方案。

(1)、提出一个简单任务:老师要把这个大木桶搬到讲台上来,有什么好方法?(学生拓展思维:滑轮组吊、杠杆撬….)今天老师就介绍一个更简单的机械叫斜面。

(示范用木板把木桶滚上讲台)(2)、斜面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3)、提出问题:斜面能省力吗?我们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4)、学生分小组相互讨论,初步制定研究方法。

2、组织交流,制定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方法。

(1)、指导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

(拉动中,当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读数)(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反馈交流实验方案。

(3)、分工提升不同的物体(每人一次,每次操作3遍)(4)、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取其正确的值做好记录。

(5)、对研究结果作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

3、小组实验探究,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

(1)、分小组领取实验物品,发放记录表。

(2)、学生按照指制定的计划操作实验,并及时观察,做好记录。

(3)、小结: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7《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7《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7《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七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斜面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以及斜面的光滑程度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斜面的作用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于斜面这一概念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原理,知道斜面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斜面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以及斜面的光滑程度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斜面的作用原理,以及如何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斜面的作用原理。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斜面、小车、木块、毛巾、滑轮等实验器材。

2.学具:学生实验操作手册、数据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如平面、斜面的概念,以及斜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斜面的作用。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实验目的,即探究斜面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以及斜面的光滑程度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

同时,教师向学生讲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个斜面,将小车放在斜面上,观察小车从斜面滑下的距离。

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斜面的作用,掌握斜面的倾斜程度与物体滑下的速度之间的关系。

(2)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斜面实验,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斜面的作用。

(2)运用数据分析,归纳斜面倾斜程度与物体滑下的速度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斜面的作用及其与物体滑下速度的关系。

(2)斜面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

2. 教学难点:(1)斜面倾斜程度与物体滑下速度之间的关系。

(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计时器、测量尺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PPT展示斜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斜面的作用。

(2)学生分享对斜面的了解和认识。

2. 探究斜面的作用:(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斜面倾斜程度与物体滑下速度之间的关系。

(2)进行斜面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数据分析:(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2)教师引导students to analyze the data and summa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lope of the inclined plane and the speed of the object sliding down.(2)学生思考斜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拓展讨论。

五、作业布置:1.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斜面倾斜程度与物体滑下速度之间的关系图。

2. 写一篇关于斜面作用的小论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数据记录准确性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7《斜面的作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7《斜面的作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7《斜面的作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探究斜面在提升物体时所起的作用,以及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提升物体所需力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斜面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生活中的斜面也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斜面的作用及其原理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斜面的作用及其原理。

2.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斜面的作用及其原理。

2.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斜面、小车、球、尺子、记录表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斜面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斜面的作用。

2.呈现(5分钟)展示实验装置,介绍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讲解和总结。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斜面的应用领域,以及如何设计斜面来提高物体的提升效率。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斜面的作用和原理。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斜面倾斜程度与提升物体所需力量之间的关系。

8.板书(5分钟)斜面的作用及其原理。

教学过程总结: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斜面的作用及其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情境分析:在《斜面的作用》这一节课中,教学情境主要包括实验情境和问题情境。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斜面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斜面的基本概念,掌握斜面的计算方法,并了解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计算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斜面的认识较少,对于斜面的作用和实际应用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逐步学习斜面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斜面的定义,掌握斜面的计算方法,了解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斜面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难点:斜面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和实际应用。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斜面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斜面模型、计算器、实物图片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斜面模型、计算器等。

3.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斜面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和实际应用。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斜面?它们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斜面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讲解斜面的计算方法。

通过课件展示斜面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斜面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尝试计算不同斜面的角度和高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说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说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说课教案.docx20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说课教案斜面的作用说课稿一.说教材斜面的作用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是本单元认识的最后一种简单机械。

本课是按照“明确概念比较实验(得出结论)原理应用”的思路编写的。

课文分三部分:1、通过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车上搬运重物的事实,告诉学生什么是斜面。

2、通过实验认识斜面省力的作用,而且知道坡度越小用力越小;越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大用力越大,越费力。

3、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其中“用实验验证斜面是如何省力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注意控制变量”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方面: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反之,越费力。

过程与方法方面: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可靠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真实记录,用科学的方式思考出斜面的作用,其中小组合作时注重合作和交流.三、说教法、学法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重视学生在实践操作的细节,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学习中成长。

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法,合理,适当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既竞争,又合作的精神,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发展的目的.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让学生解决如何把一桶汽油装在卡车上为引子,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概念。

继而问学生用斜面高处搬运重物真得省力吗引出课题。

(二)新课:1、讨论:你用什么办法证明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2、实验中只做一次够吗为什么3、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师边演示边说明)4、小组内实验。

(师巡视)5、汇报:说明了什么(省力)6、从这些数据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根据此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你认为是什么7、这个实验做几次比较准确8、生实验、观察、汇报。

9、小结: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练习:1、画一个盘山公路。

2、螺丝钉的原理。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应用了斜面(斧头、楔子、引桥等)四、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外延伸:螺丝钉的螺纹是越多越省力还是越少越省力板书设计7、斜面的作用坡度越小越省力。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季志芹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看记录等。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觉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明白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差不多组成。

◆明白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明白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科学研究有爱好,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关注周围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预备:演示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木板、三角形纸片、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木板、记录图(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形,揭示研究主题1、图片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苦恼,瞧,要把这些桶装油搬上卡车专门累、专门不方便,你有好的解决方法吗?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

(能够用木板铺成斜坡……)3、介绍斜坡,揭示斜面。

4、出示古人运用斜面搬运重物视屏:事实上那个方法古人也经常使用。

5、依照你的体会运用斜面往高处搬运重物,它有什么作用呢?(省力、方便)二、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1、提出问题:运用斜面如此搬运重物确实能省力吗?你有方法证明吗?2、学生设计实验:(要研究那个问题第一要搭建一个斜面,会吗?)①、用什么做斜面?如何样做?(用木板和木块搭成)②、单单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能够证明斜面能省力吗?(不能)③、我们还必须测量出什么?(不用斜面直截了当提升的力,两者之间进行对比)师:为了便于统计数据,我们统一用装有六个钩码的小车做重物,请一个同学上来测一下小车的重量。

学生测得小车重2牛顿,那么重物确实是重5牛顿。

④、实验只做一次够吗?(不够)什么缘故?(不准确)3、学生动手实验注意事项分析:实验如何样做差不多明白了,在做实验之前谁还能说说我们在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如何样拉?如何样读数?①拉动木块时要匀速、缓慢。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斜面的作用》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7课《斜面的作用》教案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1.出示ppt,看盘山公路,提问: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成“s”形?
2.看把油桶搬上汽车的ppt,提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不用大机器就能将油桶搬上卡车吗?
3.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像倾斜的木板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4.斜面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
二、斜面有什么作用
四、联系应用
1.回到盘山公路ppt,利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山路为什么要修成弯弯曲曲呢?这样有什么好处?
2.(出示各种应用斜面原理的照片)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照片,大家看看那些地方是应用斜面能省力的原理造成的?
五、课外延伸
当人在骑自行车遇到上坡时,怎样骑会更省力?
教学反思
《斜面的作用》是教科版六上机械和工具单元第七课,前面有了简单机械的概念和认识探究了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的作用。本课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1.斜面真的能省力吗?
2.你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证明?
3.制订探究计划。
4.实验探究,填好表格。
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提升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发现
1
2
3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出示ppt,如有两块一样结实的木板,一长一短(都能从地面搭到汽车车厢),你选用哪块木板,为什么?
教案序号:课题:7、斜面的作用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过程与方法:
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斜面在提升物体时的作用,以及斜面的倾斜程度对提升物体所需力量的影响。

教材通过简单的斜面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斜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力的作用效果、简单机械等知识,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对斜面的理解可能仍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知道斜面可以省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操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斜面的作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斜面的倾斜程度对提升物体所需力量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斜面的作用。

2.讲解法:讲解斜面的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斜面模型:每个小组一个,斜面倾斜程度可调。

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小车、木块等。

3.教学PPT:包含实验步骤、原理讲解等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斜面图片,如滑梯、斜坡等,引导学生思考斜面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验器材,讲解实验步骤。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斜面在不同倾斜程度下,提升物体所需的力量。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总结斜面的作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拓展(5分钟)讨论:如何设计一个省力的斜面?引导学生思考斜面在工程中的应用。

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斜面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个省力斜面,画出图纸,并计算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8.板书(5分钟)倾斜程度:越缓越省力应用:滑梯、斜坡等以上教案根据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一课的内容编写,教学过程仅供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教案教科版

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斜面的作用,探究斜面角度对物体滑行距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斜面的作用,探究斜面角度对物体滑行距离的影响。

2. 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正确使用斜面和测量工具。

2. 运用数据分析斜面角度与物体滑行距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斜面模型、测量工具(尺子、量角器)、实验记录表格、障碍物。

2. 不同角度的斜面(如30°、45°、60°等)。

3. 小车或滑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斜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斜面的作用。

2. 探究活动一:认识斜面1. 学生分组,每组搭建一个斜面,尝试让小车从斜面滑下,观察小车的滑行情况。

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包括斜面角度、小车滑行距离等。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斜面角度与小车滑行距离的关系。

3. 探究活动二:斜面角度对滑行距离的影响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斜面角度,让小车从斜面滑下,测量小车滑行距离。

2. 学生重复实验多次,记录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发现斜面角度与滑行距离的关系。

4. 探究活动三:控制变量法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斜面角度,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尝试改变小车的质量、摩擦力等因素,观察小车滑行距离的变化。

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因素对小车滑行距离的影响。

5. 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角度对物体滑行距离的影响。

2. 学生思考: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滑雪、运输等。

3. 学生展示拓展作业,如设计一个斜面模型,使小车滑行距离最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让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探究斜面角度对物体滑行距离的影响。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2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2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的一节课,主要通过探究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斜面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探究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斜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探究斜面作用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斜面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斜面的作用,掌握斜面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斜面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以及斜面作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实验教学: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交流。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木块、计时器等。

2.教学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斜面吗?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验现象:将小车放在斜面上,观察小车在不同斜度下的运动情况。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小车运动过程中速度、路程、时间的变化。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斜度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路程、时间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斜面斜度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斜面的作用》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斜面的作用》说课稿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斜面的作用》说课稿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斜面的作用》说课稿《斜面的作用》说课稿一、说教材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的内容,是本单元认识的最后一种简单机械。

本课是按照“问题――实践――结论――应用”的思路编写的。

课文分三部分:1、通过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车上搬运重物的实验,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斜面。

2、通过实验认识斜面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分为两段:首先认识斜面有省力作用,然后认识斜面的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3、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

其中“用实验验证斜面是如何省力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注意控制变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教学拟达到以下目标:前三个坡度,最后最小的坡度用塑料板搭一支笔来完成。

为保证对比实验中塑料板搭在斜面以上的部分也相同,借助两厘米宽的纸条使露在斜面以上的部分和纸条宽相同就行了。

)3)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提醒:每个坡度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填入实验记录单)四、学以致用先启发举例:通过教师用线在圆珠笔上绕两种螺旋线让学生观察后比较哪种螺丝更容易拧进木板中去,问学生为什么你会这么选择?然后想一想盘山公路为什么会修成“S”型。

再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斜面。

最后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简单机械?有什么作用?有什么缺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板书:7.斜面的作用斜面可以省力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第二篇: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三节拱形的力量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二单元第三课。

学生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已初步了解改变材料的厚度和形状会增强抗弯曲能力。

在本课中。

提出了一种新的形状—拱形。

拱形结构是一种很重要的结构,应用广泛。

研究拱形的承重特点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材精心设计了几个体验好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拱形的结构特点是把受到的压力分解成向下和向外的推理,认识拱形受力的特点。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上《斜面的作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斜面的作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科书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力和运动的基本知识,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斜面的认识可能仅限于生活中的观察,对其原理和作用尚不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斜面的作用,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释现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知道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斜面的作用,知道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让学生探究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释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斜面的作用。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斜面模型、小车、测量工具等。

2.学具:每组准备斜面模型、小车、测量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力和运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斜面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斜面的倾斜程度对物体运动距离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斜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工程、交通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斜面的作用和倾斜程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斜面的作用优秀教案

斜面的作用优秀教案

Our actions are our final judg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斜面的作用优秀教案斜面的作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科学探究: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会使用弹簧秤进行正确的测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

【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一、导题:1、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我们交个朋友可以吗?2、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准备了一箱礼物,供大家进行科学探究,谁来帮帮老师,把这箱礼物搬到讲台上?3、大家说还有别的更简单的方法吗?4、学生借助木板把箱子搬上去。

5、让这位学生说说两种方法的区别。

6、教师小结:像倾斜的木板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二、斜面有什么用1、是不是所有的斜面都可以省力呢?2、你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证明?3、在实验中力的大小可以用什么来测量?4、(出示弹簧秤)谁能说说怎样使用弹簧秤?5、为了方便同学们研究,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材料,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材料,讨论一下你们组准备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进行研究,好不好?6、组织学生小组内思考材料的使用方法。

7、组织学生进行交流:①、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用木板和木块搭成)②、夹子拿来做什么?(夹物体,以便提升)③、单单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不能)④、我们还必须测量出什么?(不用斜面直接提升的力,两者之间进行对比)⑤、实验只做一次够吗?为什么?8、实验怎样做已经知道了,在做实验之前谁还能说说我们在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拉?怎样读数?①拉动木块时要匀速、缓慢。

(教师必要时可以演示)②拉动方向需与斜面平行。

③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9、显示实验记录表,介绍填写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10、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斜面的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过程与方法: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

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每小组2块搭斜面的平木板(一块20cm长,一块30cm 长),每小组4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2块10cm高,2块20cm高)、钩码、测力计、实验计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研究问题。

1、播放汽车过盘山公路的录象。

提问:虽然动画片很精彩,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山上的公路和平地上的公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修建?”
(学生自主思考猜想原因,并当众发表。


2、揭示课时探究目标,提出探究要求。

二、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

1、根据经验,探讨初步探究方案。

⑴、提出一个简单任务:老师要把这个大木桶搬到讲台上来,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拓展思维:滑轮组吊、杠杆撬……)
今天老师就介绍一个更简单的机械叫斜面。

(示范用木板把木桶滚上讲台)
⑵、斜面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⑶、跟据老师提出的情境得出的问题:斜面能省力吗?我们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⑷、学生分小组相互讨论,初步制定研究方法。

2、组织交流,制定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方法。

⑴、指导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

(拉动中,当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读数)
⑵、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反馈交流实验方案。

⑶、分工提升不同的物体(每人一次,每次操作3遍)
⑷、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取其正确的值,做好记录。

斜面的状况提升不同的物体我们的
发现
A B C D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沿斜面提升物体的
力(N)
⑸、对研究结果作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

3、小组实验探究,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

⑴、分小组领取实验物品,发放记录表。

⑵、学生按照指制定的计划操作实验,并及时观察,做好记录。

⑶、小结: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提问:刚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和其他组的数据相比较,你还发现了什么?(发现每个组的用斜面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小组坡度高,有的小组坡度低)。

那么坡度不同对于沿斜面拉物体所用的力也不同吗?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一下?
2、分组设计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
⑴、制定实验计录表(教师准备)
实验设计:
重物相同,木板的长度不同,斜面的高度不同(支撑斜面的物体高度)。

1号实验木板长20cm,斜面高度10cm;2号实验木板长20cm,斜面高度20cm;
3号实验木板长30cm,斜面高度10cm;4号实验木板长30cm,斜面高度20cm;
⑵、交流探究计划中的要点,并进行相互修改。

⑶、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提醒:每个坡度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填入表中
⑷、观察数据表格,讨论发现数据规律,进行总结。

⑸、小结:物体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四、交流与评析
1、想一想,在刚才的实验探究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为什么?在实验中还遇到了什么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五、拓展与延伸
1、结合我们的生活说一说:如我们的盘山公路为什么会修成
“S”型。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斜面工具?(螺丝、大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科学课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得以发挥出来。

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就理解了。

可见让学生感受科学、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最佳方式。

在具体科学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让探究成为学生一种自身的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真谛。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
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时应该选择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事,唤醒他们已经储备的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如在学习《斜面的作用》一课前,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察“楼梯”,体验上不同坡度的楼梯的感觉。

接着又组织班上学生进行简短的“负重登不同坡度的斜坡”游戏,并相机提出问题:为什么上不同坡度楼梯、斜坡感觉不同?上什么样的斜坡比较轻松省力?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欲望极高,等学生弄清了其中的科学道理后,在学习《斜面的作用》的科学探究中既快又好地达成了预设目标。

二、问题的解决成为学生的一种动力
科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创造性地参与设计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诸多问题,有的通过小组讨论研究解决,有的查找资料,对照资料思考、争论,有的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或独到的见解。

然后,通过实验研究进行验证。

如在《斜面的作用》一课的探究活动中,我设计了“根据经验,探讨初步探究方案——组织交流,制定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方法——小组实验探究,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交流评析,反思探究过程”的教学流程,使学生所学知识能派上用场,处处体现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使学生从中学会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