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单位等。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计算面积等。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与同学合作交流等。

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课件或板书,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准备:本学期的数学课本、练习册、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单位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学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整理和复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可以通过课件或板书展示,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复习。

2. 教师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复习,积极思考,主动提问。

三、练习和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本学期数学知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计算面积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共2个课时;定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共2个课时;定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完成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2.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科书、练习册、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准备:复习本、铅笔、橡皮等。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复习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点:加减法、乘除法运算。

2.综合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强化对概念和运算的掌握。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针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促进交流和合作。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复习的掌握情况。

2.能力提升:设置一定难度的练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游戏环节:设计数学游戏,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课堂小结: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概括学习收获。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兴趣。

2.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4.情境教学法:借助真实情境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2.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定期检查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3.需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

通过本次《整理和复习》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提高并拓展所学知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自信、更有动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能够整理和复习本章知识,包括加减运算、数的倍数、约数等内容。

2.过程技能:培养学生整理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重视知识的总结与巩固。

二、教学重点1.总结本单元知识点,包括加减运算、数的倍数、约数等内容。

2.练习相关题目,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难点1.复习知识时,要求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回答相关问题,发散思维。

2.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做到条理清晰,归纳总结。

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复习资料、习题册、评分表等。

2.学生准备好笔、草稿纸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复习知识点1.让学生回忆本单元重点内容,包括加减运算、数的倍数、约数等,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2.发散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加深理解。

2. 练习操练1.布置相关练习题,分组或单独完成,学生在完成过程中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2.收集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3. 总结归纳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单元知识,做出知识结构图或主题思维导图。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互相学习、互相补充。

4. 课堂小结1.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做简要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2.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出问题和建议。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的未完成部分。

2.针对所学知识,自主拓展练习,做到熟练掌握。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堂的整理和复习活动,发现学生在梳理知识结构和总结归纳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注重训练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水平。

以上为本次课程的教案,希朓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欢迎批评指正!。

2021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2021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2021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赵福祥一、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③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知识。

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6-4 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6-4 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6-4 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整理学过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能够独立复习,总结学过的内容,巩固已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整理知识。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复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整理内容时的细心和耐心。

–培养学生习惯总结经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整理学习知识,形成系统性认知。

难点:独立复习,总结学过的内容,巩固已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
1. 整理知识点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依次回忆并整理已学的知识点,例如加减法口诀、顺序
数等。

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帮助彼此完善对知识点的整理。

2. 独立复习
1.学生个别复习时间。

2.学生根据整理好的知识点进行独立复习,练习题目一遍遍做,直至掌
握。

3.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四、教学反思
通过整理与复习这一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回顾学过的知识,理清思路,巩固所学。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理知识点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在独立复习阶段,要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他们学会自主
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3 整理和复习》4-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3 整理和复习》4-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3 整理和复习》4-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整理已学知识,理清思路;
2.复习并巩固本章知识点,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二、教学重点
1.复习章节核心知识;
2.整理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能够正确理解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合理解题;
2.能够巩固练习不同类型的题目。

四、教学准备
1.课件PPT;
2.教材教具;
3.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上节课知识
•通过小测验或简短复习提问,回顾上节课内容。

2. 整理本章知识点
•教师通过板书或PPT,展示本章知识点的整理与梳理,并让学生跟着重点记忆。

3. 讲解本节课内容
•依次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法。

4. 课堂练习
•结合本节课内容,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和讨论。

5. 课堂讨论
•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6. 课堂总结
•整理本节课的重点,提醒学生注意复习的重点。

六、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练习未完成部分;
2.完成相关习题。

七、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八、延伸阅读
•为扩展学生知识面,可提供推荐相关数学书籍或网站。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希朇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和复习本章知识点,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并能熟练运用。

2.掌握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操作,并能灵活运用。

3.能运用整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4.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整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

2.熟练运用整数进行多步计算和解决问题。

难点
1.解决实际问题时选用合适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整数思维能力,逐步理解整数运算的本质。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练习题册。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复习单元内容
1.整数概念复习。

2.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复习。

3.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操作回顾。

第二部分:课堂练习
1.整数计算练习。

2.解决实际问题的整数运算练习。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
1.思维拓展题目讲解。

2.实际生活中整数运算的应用案例分享。

五、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布置作业:完成练习题册上的相关题目。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整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1.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与分析。

2.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整理和复习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对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2. 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以下内容:1. 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2. 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3. 百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4. 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运算;5.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的运算规则;3.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之间的转换;2. 几何图形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 提问:同学们,我们这个学期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二阶段:整理和复习1. 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 学生举例说明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 学生举例说明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百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百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 学生举例说明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 学生举例说明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学生举例说明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阶段:巩固练习1. 教师布置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解题心得。

《图形和位置—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和反思

《图形和位置—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和反思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图形与位置》整理与复习青岛李村小学韩同兰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110整理与反思及p110—111“练习与实践1—3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回顾整理旧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各种描述或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主动整理知识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再现知识。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野外探险活动吗?是呀,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体力,还可以开发智力,增长见识呢。

最近,光明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就组织了这样的一次活动。

(出示幻灯片1)瞧,这是他们活动范围的地形图。

仔细观察,结合图中呈现的数学信息,你都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和同学互相交流补充。

3、全班反馈交流。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交流展示。

(1)学生可能出现以下说法:某某地点在某某地点的什么方向。

(2)谈话:你想到了运用“东、西、南、北”等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在这幅地形图上,除了可以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来描述这些地点的位置外,你还学过用什么方法来描述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可能出现运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描述位置。

(3)谈话: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意外发生了,当他们走进大鸣山时迷失了方向。

要想在天黑之前安全准确返回大本营,该怎么办呢?利用地形图中各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能更准确的确定大本营的位置呢?集体交流。

生可能谈到有关利用方向、角度、距离来确定位置 。

谈话:大家能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来想办法,真好。

光明小学的同学们也和你一样聪明,他们结合图中各地点的位置关系绘制了这样一幅平面图。

(出示幻灯片2) 比例尺:1:1000018厘米50°有了这样的平面图,要想准确确定大本应的位置就该怎么办了?引导学生回顾有关比例尺以及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内容。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并能熟练运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和运算: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2.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温度等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3. 图形和几何:点、线、面、体、角度、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4. 概率和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的掌握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际例子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示范:通过示范解题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解题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2. 练习成绩:检查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作业成绩: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测试成绩:进行定期的测试,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和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数学思考(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运算:数的分类、数的读写、数的改写、数的运算。

2. 量的计量:长度的计量、面积的计量、体积的计量、质量的计量。

3.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测量。

4. 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表示、数据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运算、量的计量、几何图形、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2. 教学难点:数的改写、图形的测量、数据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讨论、总结。

2. 教学手段:教科书、教学课件、练习册、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和复习,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和运算、量的计量、几何图形、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3. 示范:通过示范,展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过程。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将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2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2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2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教学要求:–能够整理和复习本章所学知识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复习整理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总结本章所学知识点。

–运用知识点解决相关问题。

2.教学难点:–整理和复习过程中的思维逻辑能力培养。

–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复杂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师课件。

2.学生准备:课本、习题册。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复习知识点1.复习几何图形中的基本概念:直线、线段、尖角、钝角等。

2.复习比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复习小数、分数的相互转化。

4.复习图表的读取和分析。

第二节解题练习1.讲解并解答《3.12 整理和复习》课后习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进行答疑,解决疑惑。

第三节拓展提高1.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进行拓展性问题训练。

2.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培养逻辑思维。

3.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五、教学反馈1.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检查对方的练习答案。

2.学生针对整理和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疑惑进行反馈。

3.教师对学生练习答案进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3.12 整理和复习》。

2.动手整理和复习教材中出现的重点知识。

七、教学扩展1.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学生数学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本章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会更加得心应手,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愿同学们在数学的海洋中努力探索,收获满满的快乐和成就!。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比例整理与复习》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比例整理与复习》

后雁门中心小学秦沙沙
学生活动 学生判断 同桌交流 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得到提高。
后雁门中心小学秦沙沙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比例:1.比例的意义
2.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4.比例的应用①比例尺
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③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后反思:
子叫做比例。
2.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 (1)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依据是什
么 (在比例中,整理与复习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在组织交流订正。交流时让学
生说说每个比例式的內项和外项分别是什么。
3.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1)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怎么用字母
式 子表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活动 (2)完成整理与复习第3题 让学生先判断,并说一说判断的依据,注意让生表 达完整。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4.复习比例的应用 (1)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怎 样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2)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 ①独立填写 ②说算理 (3)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这道题中甲乙两个城市的实际距离是不变的量,先 根据第一幅图的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计算出实际距 离,再根据实际距离和第二幅图的比例尺计算出 甲乙两地在第二幅地图上的图上距离。 二、学生活动 1.回忆交流比与比例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和区别。 2.交流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解比例的计算练习。 3.回忆并交流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完成整理复 习第三题和练习十二第2题的判断. 4.回忆并交流比例尺的含义,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 距离的方法,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第3题。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完成练习十二,第4题。 三、全班小结 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的应用的知识。我们对这些 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 练习。通过这节复习课时,我们对比例的意义等 相关知识认识更加深刻,让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四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基础。

2.帮助学生理解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复习本单元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强调整理和复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复习数的大小比较•复习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让学生练习不同数的大小比较。

2. 复习加减法•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练习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题。

3. 复习乘法•复习乘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练习乘法口诀表,加深学生对乘法的理解。

4. 复习除法•复习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练习简单的除法计算题。

5. 整理课堂笔记•教导学生如何整理课堂笔记,做到有条理、清晰。

•强调重要知识点和难点的记忆方法。

6. 制作复习卡片•指导学生制作数学知识复习卡片,用于复习和记忆关键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1.复习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积极参与。

2.练习加法、减法计算,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复习乘法口诀,让学生互相唱出。

4.指导学生做除法计算题,纠正错误。

5.对整理课堂笔记进行示范,让学生跟随做一遍。

6.分发复习卡片制作材料,鼓励学生动手制作。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第四单元的数学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和巩固。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能够更好地应用到日常学习中。

六、布置作业1.完成《第4单元 4 整理和复习》习题。

2.制作复习卡片并背诵乘法口诀表。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复习,做到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祝大家学习进步!。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复习整理。

2.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提高思维逻辑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各种类型的数学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2.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归纳,提高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整理和复习本节课主要是对前几单元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包括但不限于:•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分数计算•小数计算•问题解决能力等2. 题型训练通过一系列题目训练,检查学生对各类题型的掌握程度,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应用题等四、教学过程1. 复习概念首先,复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分数和小数的相关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练习。

2. 划分学习小组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增进交流与合作能力。

3. 知识点讲解通过示例和解题技巧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并指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

4. 练习与检测布置一些练习题和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下完成,并进行批改和讲解,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各类解题方法、注意事项和思维逻辑。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能完成的练习题目。

2.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做相关练习题目。

3.积极参与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对前几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以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水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整理和复习13》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整理和复习13》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整理和复习13》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巩固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加减乘除等运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复习加减乘除等运算。

2.整理和复习13的数学内容。

2. 难点1.复习内容的整理与归纳。

2.确保学生对整理和复习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整理和复习的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教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等学习工具。

3.学生复习资料:提前准备好整理和复习的练习册或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或问题引入整理和复习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与整理1.复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础运算方法。

2.整理本学期的数学知识点,包括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复习课堂笔记等。

3. 练习与巩固1.完成整理和复习的练习册或练习题。

2.学生互相交流整理的结果,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4. 总结与展望•整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展望未来的学习计划。

五、作业布置1.完成整理和复习的练习册或练习题。

2.自主整理其他学科知识,提高整理归纳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反思。

七、延伸阅读•可以建议学生多阅读相关的数学教辅材料,拓展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3.3 整理和复习13》的数学教案,希本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632克和千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632克和千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复习课《克和千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复习内容:克和千克的认识整理复习教材分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内容,本节练习课将重点对学生易出错易混淆的题型进行练习。

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学生进一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知道1千克=1000克。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1克和1千克观念的建立。

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会运用建立起来的质量观估一估。

复习准备:多媒体复习过程:五、课堂检测(课件出示)课堂检测A:1、判断(1)5千克铁比5千克棉花重。

()(2)一瓶橙汁净重600千克。

()(3)一头猪重200千克。

()(4)一袋咖啡净重20克,50 袋净重1千克。

()3.一支铅笔重12克,一支钢笔重40克,一支钢笔比一支铅笔多多少克?课堂检测B:1、一袋面粉重25_______ 一个鸭蛋约60_______一辆卡车可以装货4000_______ 一个冬瓜约重10_______一块水果糖约重3_______ 一个皮球约重50_______2、补充: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1)一个西瓜约重5()(2)一罐可乐约重355()(3)一个鸡蛋约重50()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计算.一个砝码重6克,7个这样的砝码重多少克?4.75克-8克= 54克÷9克= 25克+40克=8克×7= 67克-19克=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教案-人教新版 (1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教案-人教新版 (1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教案-人教新版 (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与运算: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认识与运算,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货币的计量。

3.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变换。

4.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概率的意义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与运算,量的计量,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统计与概率。

2. 教学难点: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图形的变换,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整理知识体系。

3. 合作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同学分享,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对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巩固,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合作学习和情境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
教材分析:
整理和复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入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同时,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模型思想、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也是非常有益的。

本单元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四大领域的内容和“数学思考”分别编成相应的五节。

第一节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比和比例。

“常见的量”和“探索规律”没有单列标题,融合在相关的习题中复习。

第二节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三部分。

第三节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教材通过联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具体情境,复习“简单数据的统计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第四节是数学思考以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等内容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感受简单的数学证明,体会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第五节,针对“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学习要求,设计了绿色出行、北京五日游、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有趣的平衡这四个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且主题鲜明的综合应用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和代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估算的作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理解比和比例的相关意义,会判断两个相关联量之间的关系,会用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再次经历相关知识的探究过程,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提高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2.使学生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3.使学生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运动的基本方法;能根据有序数对或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并能应用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基本的步骤与方法,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会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5.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发现和提高数学问题,并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提高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6.使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对所学知识的梳理与回忆。

2.对所学知识的重新建构。

3.对所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
1.对所学知识的重新建构。

2.知识的再认识与综合运用。

教学策略:
1.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性。

虽说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单元、每个学期,都有整理和复习,但毕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单元是在平时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更全面的回顾、整理和比较、对照。

这样,原来分散学习时互不联系或联系较少的知识,就有机会得以沟通,进而形成纵横联系的知识体系。

因此,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知识结构化,是本单元教学的首要任务。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整理知识。

复习时,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留白,发挥学生参与知识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时,学生的整理可能不够确切、不够全面,这都是真实的、自然的现象。

教师在学生开动脑筋深有体会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往往效果更好。

本单元复习的内容涉及面广,而且又是逐年学习的。

因此,在课堂上复习各部分内容之前,可以布置学生先进行预习。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3.在系统整理复习的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前一阶段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中了解到的情况,搞清学生还有哪些概念比较模糊,哪些方法不够熟练,哪些疑难尚未解决,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予以弥补。

通过知识的再认、
再现和质疑问难,以及必要的练习,使模糊的概念清晰起来,使生疏的技能熟练起来。

可以说,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巩固,是灵活应用与提高能力的基础,也是系统整理和复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4.加强练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本单元教材所提供的练习,是根据一般情况配备的,教师要善于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对练习加以适当的调整和增补。

注意因材施教,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通过练习确有所获。

5.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单元教材基于复习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的例题,并配备了必要的练习。

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就题论理、论思路,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一般的解题策略。

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

经验表明,六年级的整理和复习阶段,是小学生形成、总结学习经验的有利时机,利用这个时机,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经验,分享他人经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本单元的教学成效。

单元各课主要学习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考、综合运用、测试
课时分配:
六(1)班:
板书设计
反思升华








课题图形的运动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图形的运动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放大与缩小,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根据指定的要求对简单平面图形进行适当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图形的运动,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和反思的意识,学会独立思考,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美。

教学
重点
进一步巩固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放大与缩小,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
难点
能根据指定的要求对简单平面图形进行适当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核心
问题
图形变换有哪些方法及特点?
教学
方法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讲练结合的方法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7.全班欣赏
学生设计、展示
值,体会数学美。

点拨深入2ˊ可以把图形变换的方法分成几类?
第一类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它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第二类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

它们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拓展反思2ˊ1、这节课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师组织质疑。

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质疑解
疑能力。

基础训练4ˊ课件出示习题: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然后同桌说一说图形是如何变化的?
全班订正。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十九5题。

全班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然
后反馈。

让学生通过对图形
运动过程的识别,
感受刚性变换中图
形的“变”与“不
变”。

延展提升3ˊ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想法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