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9.1 认识浮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全册 9.1 认识浮力导学案(新版)沪科版(两篇)

八年级物理全册 9.1 认识浮力导学案(新版)沪科版(两篇)

9.1认识浮力【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浮力及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2、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让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点】1、浮力概念的建立及称重法测浮力2、浮力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教具】乒乓球、石块、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多媒体【学习过程】一、什么是浮力阅读课本169——17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用手轻轻地竖直向上托石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现象?(2)石块放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体验活动:1、把木块和石块分别放入水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从水中拿起较重的物体与直接用手较重的物体相比有什么不同?3、测出石块在空气和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记录数据,说明了什么?点拨:1、利用课本上的图解释浸在空气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2、上述现象表明: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浮力。

3、称重法测浮力:F浮=G-F拉二、浮力产生的原因阅读课本P171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将两端封有橡皮膜的透明圆柱体竖着浸入水槽观察上下两端的膜,凹陷程度是否相同?为什么?2、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你能否画出浸入水中的物体受液体压力的示意图吗?3、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物块上表面所处的深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物体上表面受到的(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下表面受到的(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压力。

所以物体受到液体给他(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合力,这个合力就是浮力。

点拨:1、把两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切掉底的瓶子里,向瓶子里倒水,观察乒乓球会出现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八年级物理全册 9.1认识浮力导学案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9.1认识浮力导学案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9.1 认识浮力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的一种方法——称重法。

3.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4.学习一种实验方法——类比实验法。

学习重点:1.认识浮力。

2. 浮力产生的原因。

学习难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

学习过程结合课本P169 页,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所见过的各种浮力现象。

试分析生活中见到的各种浮力现象,提出一些关于浮力的问题。

思考:什么是浮力?如何测求浮力的大小?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点一】感受认识浮力实验器材:物理书、塑料瓶、乒乓球、烧杯、水、氢气球、气球。

体验活动:感受浮力。

托在手中的物理书不会掉下来,是因为书受到手向上的力,漂浮在水中的塑料瓶不会下沉,是因为它受到的力。

手中的氢气球一松手会观察思考认识浮力:1.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后,松手后会看到乒乓球向运动,原因是它受到的力,最后在水面上。

2. 儿童喜欢玩的氢气球,一松手会飞向空中,是因为氢气球受到的力。

分析:静止是一种平衡状态。

从二力平衡的角度看,能静止漂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或漂在空气中的氢气球,由于它们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因此必定有一个竖直向的力和它们相平衡,我们把这竖直向上托的力称为“浮力”。

由此分析可得到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静止漂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F 浮力=总结:液体(或者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的托力称为浮力结论:a.浮力的概念: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填方向)托的力。

b.浮力方向:_ _c.浮力的施力物体是:跟踪练习:1.漂浮在水面上静止的木快受到力和的作用,其施力物体分别是和,它们的大小是的。

2.静止在空气中的气球受到力和力的作用,其施力物分别是和3.把一个塑料球放到水中(如图所示)它受到的浮力方向是,若将杯子倾斜放置,它受到的浮力方向是。

思考:沉入水底的石头受浮力吗?【学点二】:实验探究认识浮力(一)探究液体和气体的浮力实验器材:烧杯、水、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细线。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9.1《认识浮力》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9.1《认识浮力》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9.1《认识浮力》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学习节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让孩子们亲手操作,亲身体验,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浮力,理解浮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掌握浮力的基本概念,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以及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能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浮力计、一个物体、一种液体。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有关浮力的故事,如“乌龟和兔子赛跑”,引导孩子们思考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演示实验:将浮力计放入不同密度的液体中,观察浮力计的示数变化,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3. 实践操作:孩子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将物体放入不同密度的液体中,观察浮力计的示数变化,让他们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4. 讨论交流: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讨论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只、游泳等。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八年级物理全册 9.1 认识浮力学案1(无答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全册 9.1 认识浮力学案1(无答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临沂市八年级物理全册9.1 认识浮力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临沂市八年级物理全册9.1 认识浮力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临沂市八年级物理全册9.1 认识浮力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认识浮力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

二、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浮力概念的建立、“称重法”测浮力学习难点: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三、自主学习:1、画出乒乓球漂浮在水面时的示意图。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你能确定浮力的方向总是,它与重力方向。

2、鸭子能浮在水面上,用钢铁做的轮船也能浮在水面上,说明它们除受到自身的重力外还受到了水对它们的力.方向是:3、飞艇、热气球能升上天空,说明它们也受到空气对它们的力.4、我们从水中抬起一个石头要比在空气中抬起感觉要(“轻”或“重" ),这说明石块在水中也受到水的浮力。

结论: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浮力四、小组合作学习1、称重法测浮力(1)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物体,读出测力计的示数G= (2)把重物浸入水中,再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3)示数怎样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出浮力大小F浮= 。

(4)总计以上得到称重法的公式2、探究空气的浮力认真观察课本9—4实验。

3、结论:液体和气体对其中的物体都有4、例题(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当是()A.F1B.F2 C.F3 D.F4(2)一个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读数为10N,然后把它浸没到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7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导学案:9.1《认识浮力》1

八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导学案:9.1《认识浮力》1

9.1认识浮力课题第九章第一节认识浮力备注【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研究,认识浮力和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称重法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3、知道浮力的应用【重点预见】1、浮力产生的原因2、称重法测浮力【难点预见】1、称重法测浮力2、浮力的应用【知识链接】1、重力与质量、密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力平衡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向。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首先看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它的__________。

(2)认清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

(3)测量前要把指针调到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_______。

(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______,不可用力_____________或让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以免损坏。

【自主学习·预习案】■预习指导:阅读教材1、什么是浮力:教材P169-1702、浮力产生的原因:教材P:171■预习反馈:1、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快受到_______力和________的作用,其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的大小是__________的。

2、静止在空气中的气球受到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的作用,其施力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思考:沉入水底的石头受浮力吗?【合作学习·探究案】■知识点1:什么是浮力〖问题1〗观察教材P170图9-3实验,完成石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________N,在水中的示数为F/=_________N,G- F/=_________N。

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_向上托的力〖问题2〗观察教材P170图9-4实验探究空气的浮力〖小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浸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八年级物理全册 9.1 认识浮力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9.1 认识浮力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9.1 认识浮力导学案(新版)沪科版1、观察了解浮力现象,认识浮力。

2、会用“称重法”求浮力。

3、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重点目标会用“称重法”求浮力难点目标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导入示标视频,轮船在海上航行目标三导学做思一:认识浮力导学:阅读教材P169170,利用所给器材或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

图1 导思:1、怎样证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2、怎样测出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画出图1乙中的物体的受力情况,并根据导做:物体受力平衡知识得出浮力公式:学做思三: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导学:图2阅读教材P171,并参考图2分析。

导思:1、物体前后两个面所受压力大小关系如何?2、物体左右两个面所受压力大小关系如何?3、物体上下两个面所受压力大小关系如何?4、综合上述1、2、3的分析,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其产生原因是什么?达标检测导做:1、一个石块重5N,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将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该石块受到液体的浮力为 N。

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是 ___________ ,受力物体是,此石块在液体中下沉时浮力的作用(填“受到”、“不受到”)。

2、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物体,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物体受到的浮力逐渐。

将一个空心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并上浮时,随着露出水面的体积逐渐增大,球所受的浮力将逐渐,球所受的重力。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中的木块受到浮力所以上浮,水中的铁块没有受到浮力所以下沉B、从井中提水,觉得水桶浸没在水中比离开水面以后轻,是因为水桶在水中受到浮力C 、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那么物体受到的重力一定大于5ND、氢气球脱手后能飞上天空是因为它受到空气的浮力4、如图3所示,已知F向下=5N,F向上=8N,物体所受浮力F 浮= N图3 *5、有一个铜块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铜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铜块受到的浮力B、铜块受到的重力C、铜块所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D、铜块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6、如图5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九章 浮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1)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九章 浮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1)

第九章浮力课程标准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情分析整体分析:本章是在学习压强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浮力的。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活动应该设计的内容及强化的知识点:1.浮力产生的原因;2.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和公式;4.明确物体的浮沉条件;会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一些现象。

解决设想:1、演示“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的理解。

2、展示潜水艇模型,说明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回顾思考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并在下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浮力。

2、实验探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器材:__________、圆柱体(铁块)、细线、烧杯、水、浓盐水.(2)实验方法:_________法.(3)问题探究①实验中怎样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②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③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④怎样设计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是否有关?3、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器材:__________、石块、细线、溢水杯、小烧杯、水.(2)实验原理:___________(称重法).(3)实验结论:F浮=G排=ρ液gV排.(4)问题探究:①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哪两个力之间的大小关系?②怎样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③怎样测出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④在探究过程中如果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会造成什么影响?⑤在探究过程中为什么要先测量物体的重力和空杯的重力?4、物体的浮沉条件(1)浮沉条件(2)应用(1)密度计:测液体密度,它所受的浮力总是_____它受到的重力.(2)盐水选种:把种子放入浓度适宜的盐水中,干瘪、虫蛀的种子会___,饱满的种子会____.(3)潜水艇:靠_________来实现浮沉.(4)热气球:内部充的气体密度_____外部气体密度.赛场热身1. (2013·凉山中考)2.(2013·龙岩中考)如图所示,重5N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称时为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3. (2013·眉山中考)一艘轮船从重庆驶入上海,在上海码头卸下货物后停泊。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9.1认识浮力-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9.1认识浮力-学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9.1 认识浮力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第九章第一节,主要涉及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乘以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 浮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船舶、救生圈、潜水艇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以及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浮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计、浮力实验装置、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笔记本、笔、浮力计算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浮力计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浮力现象。

2. 浮力概念讲解: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定义。

3. 浮力计算讲解:讲解浮力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4. 浮力应用实例: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潜水艇等。

5. 随堂练习:布置浮力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浮力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加深对浮力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浮力计算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定义、浮力的计算公式以及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木块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2)为什么足球在水中会沉下去?答案:(1)木块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的重力。

(2)足球在水中会沉下去是因为足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足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其自身的重力。

(1)一个质量为200克的物体,放入水中,水的密度为1000kg/m³,重力加速度为9.8m/s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认识浮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浮力及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
2、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让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点】
1、浮力概念的建立及称重法测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具】
乒乓球、石块、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浮力
阅读课本169——170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用手轻轻地竖直向上托石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现象?
(2)石块放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体验活动:
1、把木块和石块分别放入水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从水中拿起较重的物体与直接用手较重的物体相比有什么不同?
3、测出石块在空气和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记录数据,说明了什么?
点拨:
1、利用课本上的图解释浸在空气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2、上述现象表明: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浮力。

3、称重法测浮力:F浮=G-F拉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阅读课本P171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两端封有橡皮膜的透明圆柱体竖着浸入水槽观察上下两端的膜,凹陷程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2、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你能否画出浸入水中的物体受液体压力的示意图吗?
3、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物块上表面所处的深度(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物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所以物体上表面受到的
(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物体下表面受到的(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压
力。

所以物体受到液体给他(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合力,
这个合力就是浮力。

因。

4、压力差法计算浮力:F浮=F向上-F向下
【课堂小结】谈收获,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存在什么疑惑?
【分层训练】
基础过关
1、一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其物重为15N,把它全部浸没在酒精中,弹簧秤的读数为8N,则酒精对该物体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方向为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的半球形物体,在空气中量测力计示数为10N,浸没在水中称量测力计示数为8N,此时物体所受浮力为 N,若其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4N,则
的铝块,用弹簧秤吊住它,将其置于酒精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4、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它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但不为零),是因为这个物体()
A.受到重力作用
B.受到水的浮力大于重力
C.受到水的浮力小于重力
D.只受到浮力作用
5、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浮力的方向总是向上的
B.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
C.浮力起因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物体受到浮力作用时,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6、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向上的压力F1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F2.两者之差就是浮力.
7、浸没在水中的物体,随着浸没的深度的增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受到的压强增大;
B.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
C.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增大;
D.物体受到的浮力没有变化。

能力提高
8、往容器中注入一些水,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B、b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C、c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D、d物体一定受浮力作用
9、由浮力产生原因F浮=F向上-F向下=ρgh下s-ρgh上s=ρg(h下-h上)s你能不能发现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布置作业】
1、必做题:《基础训练》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
2、选做题:利用身边的小物体进行小实验
认识浮力
思考:当我们躺在水面上像帆船一样漂浮著,我们都知道是水的浮力在支撑我们。

但你可知道怎样测量浮力吗?
材料:1个弹簧秤、1把锁、1个装水的玻璃杯
操作:
1.先把锁挂在弹簧秤下,记录弹簧秤的刻度。

2.然后将弹簧秤挂的锁放入水中,记录此时弹簧秤的刻度。

3.比较两次记录下的刻度,思考为什么会不同。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