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期末复习题讲课稿
机械工程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个人经验

《机械工程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平面机构中,如引入一个转动副,将带入_ _个约束,保留__ __个自由度。
2、铰链四杆机构可演化成为曲柄滑块机构、偏心轮机构导杆机构、摇块机构、定块机构五种基本类型。
3、铰链四杆机构中,存在一个曲柄的条件是连夹杆或机架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4、曲柄摇杆机构中,以曲柄为原动件机构可能存在急回特性;以摇杆为原动件机构可能存在死点位置5、雷达达天线为曲柄摇杆机构、火车车轮的联动机构为双曲柄机构;空气压缩机采用的是曲柄滑块机构。
6、普通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打滑和带的疲劳断裂,其设计准则是,保证带不打滑的条件下以及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不发生疲劳破坏。
7、齿面的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1)齿面点蚀;(2)轮齿的弯曲疲劳折断。
因此其设计准则是先按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计算,然后按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8、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有: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三种。
9、凸轮机构从动杆的常用运动规律有:_ 等速运动规律 _、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
10、螺纹按螺旋线数目分为单头螺纹和多头螺纹,按旋向分为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机械制造中常用右旋旋螺纹。
11、齿轮传动的重合度越大,表示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对数__越多 _,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承载能力也越__ 好 _。
12、渐开线齿轮模数的单位是,国标规定标准压力角为。
13、轴按照承受载荷的不同分为:轴;轴;轴三种。
14、齿轮轮齿常见的失效:、、、、五种。
15、轴承按摩擦性质分为:和两大类。
16、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和。
17、凸缘联轴器属于联轴器。
18、在液压传动中,液压控制阀主要分为、、三大类。
19、液压传动中,液压缸的作用是。
20、按凸轮的形状,凸轮可分为、、和。
21、齿轮传动中,常用的齿轮有、、等几种。
22、普通平键的剖面尺寸(b×h),一般应根据按标准选择。
《机械基础》(多学时)复习提纲(含答案)

《机械基础》课程期末复习提纲一、说明教材: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1)《机械基础》(多学时)栾学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机械基础》(多学时)习题册。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学习过程考核+期中考试成绩+期末理论知识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学习过程考核包括上课表现、平时作业、平时测验等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理论知识考核40%。
期末理论知识考核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10%、填空题20%、判断题10%、选择题20%、综合题40%。
考试中自带作图仪器(铅笔、直尺、计算器等)。
二、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1.机器:执行机械运动和信息转换的装置。
2.零件:机械制造中不可拆的最小单元。
3.构件:组成机构的各个做相对运动的实物体称为构件,它是机构运动的最小单元。
4.部件:为实现一定运动转换或完成某一工作要求,把若干构件组装到一起的组合体。
5.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能实现一定运动形式转换或动力传递的实物组合体。
6.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7.刚体:就是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8.二力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因为工程上,大多数二力构件是杆件,所以常简称为二力杆。
二力杆可以是直杆,也可以是曲杆。
9.约束:物体的空间位置受到周围物体的限制时,这种限制就称为约束。
10.约束反力:约束限制物体运动的力称为约束反力或约束力。
11.平面汇交力系:在平面力系中,各力作用线均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12.强度:是指在承载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13.刚度:是指在承载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14.稳定性:是指受压的细长或薄壁构件能够维持原有直线平衡状态的能力。
15.内力:在外力的作用下,构件的内部将产生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内力。
16.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变形和破坏方面的特性,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
17.运动副:由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机械基础教案和讲稿(新版正式1)

2015—— 2016 学年第 2 学期教师授课计划表专业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年级班级2015级1班课程机械综合基础(制造)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考试所用教材及作者《机械制造基础》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学期学时总学时104理论教学44实操训练48计划安排复习时数8专题报告机动学时4作业次数7 次成绩记载次授课教师王汝光2016年 3月 24(签字)日教研室会议2016年 3月日审定日期教研室主任2016年 3月日(签字)系主任2016年 3月日(签字)教务处制教学备课“八备”一、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课程通过教学后应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教师须反复学习和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性质与任务,了解教学的内容与安排,认识所教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抓住重点,用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指导教案编写,使教学目标精神贯彻于整个备课工作始终。
二、备教材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做到对教材内容能融会贯通,了如指掌,包括对所搜集的有关资料针对性要强,要记得牢、讲得出、讲得准、讲得活。
三、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作为分析研究教材、根据学生不同特点,但区分共性与个性确定教案设计的基础,教学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四、备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
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知识特点及学情综合思考、缜密分析,达到“教”和“学”的统一,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五、备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是提高学习效率的物质保证,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将各种教学设备(教具)有机使用,向学生提供各种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较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激励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PPT课件

掌握:1)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曲柄摇杆、双曲柄、双摇杆) 2)曲柄存在的条件( ①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
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② 连架杆与机架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 )
3)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压力角、传动角、 死点等基本概念;
第十二章 滚动轴承
重点掌握:滚动轴承尺寸选择( 基本额定寿命、当量动载荷的计算、
角接触轴承轴向载荷的计算)
掌握:1)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及其代号 2)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原则 3)基本额定寿命和基本额定动载荷等概念 4)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第十四章 轴
重点掌握:轴的结构设计( 轴上零件轴向固定、轴上零件周向固定等)
机械设计基础
复习
复习要领: 按章不按节,复习要有系统性、综合性、
前后呼应,用好每章结尾部分的结构图。 “重点掌握”——最重要的内容 “掌握”——重要的内容 “了解”——次重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掌握:1)机器的特征
都是人为的实物的组合;各种部分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 动;可做有用功,完成能量、物料、信息的变换或传递。
第六章 齿轮传动
重点掌握:1)渐开线齿轮各部分名称、基本参数(齿数、 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分度圆、基圆、
齿顶圆、齿根圆;齿顶高、齿根高、齿全高、齿距/周节、齿厚、齿槽宽;外啮合标 准中心距)
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受力分析、强
度计算力学模型[接触:赫兹公式,弯曲:悬臂梁] 、强度计算的主要系数YFa、ZH 等等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 螺纹连接的防松:摩擦防松、机械防松、铆冲粘合防松。对 顶螺母属于摩擦放松。
机械基础讲稿1

⑽:视图分几种? 答:分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旋转视图。 ⑾:什麽叫基本视图? 答: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 ⑿:基本视图有哪些? 答:主视,俯视,左视,右视,仰视,后视。 ⒀:剖视图分哪几种? 答:分全剖,半剖,局部剖。
表面成形原理图
R
T
车削
成形车削
拉削
研磨
RR
铣削
成形磨(横磨)
T/ R R
RRT
R
T/ R
外圆磨
无心磨
车铣加工 滚压加工
表2-4
工件
刀具
主运动 进给运动 主运动 进给运动
平面加工方法
表面成形原理图
TT
刨
插
TR
周铣
端铣
平磨
端面平磨
2-3 内圆表面加工方法
工件
刀具
主运动 进给运动 主运动 进给运动
1、清洗 主要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或部件中的油污及机械杂质
2、连接装配中的连接方式往往有两类:可拆连接和不可拆连接。 可拆连接指在装配后可方便拆卸而不会导致任何零件的损 坏, 拆卸后还可方便地重装。如螺纹连接、键连接等。 不可拆 连 接指装配后一般不再拆卸,若拆卸往往损坏其中的某些零件。
如焊接、铆接等。 3、调整 包含平衡、校正、配作等。平衡指对产品中旋转零、 部件进行平衡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以防止产品使用中的出现 振动。校正指产品中各相关零、部件间找正相互位置,并通过 适当的调整方法,达到装配精度要求。配作指两个零件装配后 固定其相互位置的加工,如配钻、配铰等。亦有为改善两零件 表面结合精度的加工,如配刮、配研及配磨等。配作一般需与
《机械基础》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讲解

判断: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要实现一次能量传动和转换。
(×)两个构件之间为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齿轮泵径向间隙引起的泄流量最大。
(×)柱塞泵有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
齿轮泵是变量泵。
(×)调速阀是由减压阀和节流阀并联而成的组合阀。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链传动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齿轮泵是变量泵。
(×)液压系统的压力大小取决于液压泵的额定压力,与流量无关,压力随着液压泵额定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生产中利用机构急回特性,将快行程为工作行程,慢行程为空回行程。
机械性能要求高的齿轮应采用铸造毛坯。
(×)齿轮泵径向间隙引起的泄流量最大。
(×)柱塞泵有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
(√)在四杆机构中,曲柄是最短的连架杆。
标准齿轮分度圆上的齿形角a=20°。
(√)工作机构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与压力无关(不考虑泄漏),速度随着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齿轮泵是变量泵。
(×)调速阀是由减压阀和节流阀并联而成的组合阀。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链传动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齿轮泵是变量泵。
(×)液压传动系统的压力大小取决于负载。
(√)调速阀是由减压阀和节流阀并联而成的组合阀。
(×)选择:液压泵中总效率较高的一般是( C )。
A. 齿轮泵B. 叶片泵C. 柱塞泵D. 螺杆泵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 A )A. 大径B. 小径C. 中径D. 顶径以下属于压力控制阀的是--------------------------------------( C )A. 调速阀 B. 节流阀 C. 溢流阀 D.单向阀可实现油缸闭锁,油泵卸荷的三位四通换向阀中位机能是-----------( D )A. O型 B. P型 C. H型 D. M型常用的流量控制阀有-----------------------------------------( A )A. 调速阀B. 溢流阀C. 减压阀D. 单向阀单向受力的螺旋传动机构广泛采用( C )A. 三角形螺纹B. 梯形螺纹C. 锯齿形螺纹D. 矩形螺纹我们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称为(B)A.机器B.机构C.机械D.机床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能借助输出( B )的大小自动改变偏心距e的大小来改变输出流量。
机械基础期末试题A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机械基础期末试题A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机械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实例、讨论问题、探究原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机械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机械概述:介绍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2. 机械原理:讲解机械的工作原理、传动方式和运动分析。
3. 机械设计: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机械制造: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流程。
5. 机械零件:学习机械零件的类型、功能和选用。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机械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
2. 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机械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安排实验和实训,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的操作和应用。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方便进行课件演示和讲解。
2. 实验环境:设置实验室,提供各种机械设备和工具,方便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分析能力,了解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精美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展示机械基础知识。
2. 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机械实例、问题讨论案例等,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3. 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 教学参考书:准备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籍,以便在教学中查阅和补充相关知识。
机械基础期末试题A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机械基础期末试题A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能够分析、解决机械方面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机械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基础知识:介绍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机械元件、机械传动等。
2. 机械分析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动力和力学特性。
3. 实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机械系统实例,让学生了解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机械系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讲解与演示:详细讲解机械基础知识,并通过实物演示或动画展示机械传动等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机械系统实例,让学生了解机械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机械分析方法,交流心得体会,分享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机械基础知识、实例分析等内容。
2. 实物或模型:展示机械系统的实物或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机械原理。
3. 动画视频: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
4. 课后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机械知识。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增强课堂的活力。
3. 实践性教学:通过实物演示、模拟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及应用》下册复习题一、选择题1、螺纹按用途可分为(C)螺纹两大类。
A、左旋和右旋B、外和内C、联接和传动D、三角形和梯形2、联接螺纹要求自锁性好,传动螺纹要求(C)。
A、平稳性好 B 、刚性好 C、效率高 D、螺距大3、当被联接件之一很厚,联接需常拆装时,采用(A)联接。
A、双头螺柱B、螺钉C、紧定螺钉D、螺栓4、重要联接的螺栓直径不宜小于M12,这是由于(B)。
A、结构要求B、防止拧紧时过载折断C、便于加工和装配D、要求精度高5、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所受的载荷是(B)。
A、工作载荷B、预紧力C、工作载荷+预紧力D、工作载荷+螺纹力矩6、箱体与箱盖用螺纹联接,箱体被联接处厚度较大,要求联接结构紧凑,且需经常拆卸箱盖进行修理,一般采用(C)。
A、螺钉联接B、螺栓联接C、双头螺柱联接D、紧定螺钉联接7、矩形螺纹主要用于传动,它的主要优点是( B)。
A、不会自锁B、传动效率高C、制造方便D、强度较高8、高速重载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B)。
A、齿面胶合B、齿面磨损和齿面点蚀C、齿面点蚀D、齿根折断9、为了提高齿轮齿根弯曲强度应(C)。
A、增大分度圆直径B、增加齿数C、增大模数D、减小齿宽10、一对啮合的齿轮,若材料不同,它们的齿面接触应力(C)。
A、σH1 > σH2B、σH1 〈σH2C、σH1=σH2D、不确定11、(C)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大小无直接影响。
A、中心距B、模数C、齿宽D、传动比12、齿轮传动的特点是(A)。
A、传动效率高B、使用寿命短C、噪音大D、制造和安装精度低13、能够实现两轴转向相同的齿轮机构是(B)。
A、外啮合圆柱齿轮机构B、内啮合圆柱齿轮机构C、圆锥齿轮机构D、蜗杆蜗轮机构14、决定渐开线齿廓形状的基本参数是(C)。
A、模数B、模数和齿数C、模数和压力角D、模数、齿数和压力角15、下列斜齿圆柱齿轮螺旋角中,(B)是实际中常用的。
A、2°~8°B、8°~20°C、20°~30°D、30°~45°16、润滑良好的闭式传动的软齿面齿轮,其主要失效形式是(D)。
A、轮齿折断B、齿面疲劳点蚀C、齿面磨损D、齿面胶合17、对于闭式硬齿面的齿轮传动,(D)是主要的失效形式A、轮齿折断B、齿面点蚀C、齿面磨损D、齿面胶合18、对于开式齿轮传动,(B)是主要的失效形式A、轮齿折断B、齿面点蚀C、齿面磨损D、齿面胶合19、为防止轮齿根部的疲劳折断,在进行齿轮设计时要计算(A)。
A、齿根弯曲疲劳强度B、齿面接触疲劳强度C、两者都不是D、两者都是20、当齿轮的圆周速度V<12m/s 时,闭式齿轮传动可采用(D)润滑方式。
A、油润滑B、喷油润滑C、人工润滑D、以上都不是21、当齿轮的圆周速度V>12m/s 时,闭式齿轮传动可采用(B)润滑方式。
A、浸油润滑B、喷油润滑C、人工润滑D、以上都不是22、在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中,齿轮的弯曲强度总是足够的,因此齿数可取(A)些。
A、多B、少C、任意齿数D、不一定23、在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中,齿根折断为主要的失效形式,,因此可适当(B)齿数以保证模数取值的合理。
A、增加B、减少C、无法确定D、随便24、模数的大小影响轮齿的弯曲强度。
设计时应在保证弯曲强度的条件下取(B)模数。
A、较多B、较少C、相等D、不定25、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规定了(C)级。
A、10B、11C、12D、1326、一般情况下高速、大功率传动的场合,斜齿轮的螺旋角宜取得(B)些。
A、大B、小C、无关D、无法确定27、在一般精度的圆柱齿轮减速器中,为补偿加工和装配的误差,应使小齿轮的齿宽比大齿轮(A)一些。
A、宽B、窄C、相等D、无法确定28、在设计齿轮传动时,以下哪项不是选择齿轮精度等级应考虑的内容(D)。
A、齿轮的用途B、使用条件C、传递的圆周速度和功率大小D、齿数29、以下哪项不是齿轮常用的材料(D)?A、钢B、铸铁C、非金属材料D、玻璃30、两外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的转向(B)。
A、相同B、相反C、无法确定D、以上都不对31、两内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的转向(A)。
A、相同B、相反C、无法确定D、以上都不对32、对普通蜗杆传动,主要应当计算(D)内的各几何尺寸。
A、法平面B、端面C、轴向平面D、中间平面33、当传动的功率较大,为了提高效率,蜗杆的头数Z1 可以取(C)。
A 、4 B、3 C、2 D、134、两轴线(C)时,可采用蜗杆传动。
A、平行B、相交成某一角度C、相交成直角D、交错35、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主要是针对(C)的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来进行的。
A、蜗轮和蜗杆B、蜗轮轴和蜗杆C、蜗轮D、蜗杆36、与齿轮传动比较,下述(D)不能作为蜗杆传动的优点。
A、传动平稳,噪声小B、传动比可以很大C、在一定条件下能自锁D、传动效率高37、工作中只受弯矩不受转矩的轴,称(A)。
A、心轴B、传动轴C、转轴D、阶梯轴38、为便于零件的装拆、定位,一般机械中的轴多设计成(C)形状。
A、光轴B、曲轴C、阶梯轴D、锥形轴39、当轴上安装的零件要承受轴向力时,采用(A)来进行轴向固定,所能承受的轴向力较大。
A、螺母B、紧定螺钉C、弹性挡圈D、都不行40、增加轴在截面变化处的过渡圆角半径,可以(B)。
A、使轴上零件轴向固定比较可靠B、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C、便于加工D、便于装配41、要求轴的机械性能较高,可淬火性也较好可选择(B)。
A、Q234AB、35 碳钢C、40CrD、铸铁42、当轮毂需在轴上沿轴向移动时,可采用(D)。
A、普通平键B、半圆键C、切向键D、导向平键和滑键43、平键的剖面尺寸按(D)选择。
A、传递扭矩大小B、速度C、功率大小D、轴颈44、齿轮减速箱中,低速轴较高速轴直径(C)。
A、小B、相等C、大D、不一定45、在正常条件下,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D)。
A、断裂B、塑性变形C、磨损D、疲劳点蚀46、下面哪种条件下不是选择轴承的条件(D)。
A、载荷条件B、转速条件C、装配条件D、美观47、滚动轴承的等级按公差可分为0、6、5、4、2 级,其中(D)级精度最高。
A、0B、6C、4D、248、滚动轴承代号61710 中的“7”代表(B)。
A、宽度系列B、直径系列C、内径D、公差等级49、指出下面哪种情况是错误的(A)。
A、联轴器可在机器运转过程中分离B、联轴器用来连接两轴,并在其间传递运动C、联轴器在两轴间可传递转矩D、联轴器起过载保护50、常用的轴承衬材料为:( A)A、轴承合金B、青铜C、铸铁51、中载、中速运转的轴承,润滑密封良好,则它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A、疲劳点蚀B、塑性变形C、套圈损坏52、某斜齿轮减速器,工作转速较高,载荷平稳,应选用下列哪类轴称较合适:A、1 类轴承B、3 类轴承C、7 类轴承53、对于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的长轴,轴承组合的轴向固定方式应选用(B)A、双支点单向固定B、单支点双向固定C、两端游动54、将转轴的结构设计为阶梯轴的主要目的是(B)A、便于轴的加工B、便于轴上零件的固定和装拆C、提高轴的刚度55、在变速箱,要求滑动齿轮能在轴上有一定移动范围,轮与轴宜选用BA、普通平键联接B、导向键联接C、半圆键联接56、当被联接件之一比较厚且材料为铸铁,需要经常拆装时,宜采用( A)A、双头螺柱联接B、螺栓联接C、螺钉联接57、下列属不可拆的联接为(B)A、销联接B、铆钉联接C、过盈联接58、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外圈与座孔的配合(D )。
A. 均为基轴制B. 前者基轴制,后者基孔制C. 均为基孔制D. 前者基孔制,后者基轴制59、在下列四种类型的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相对位移以及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的是(D)。
A. 凸缘联轴器B. 齿式联轴器C. 万向联轴器D. 弹性柱销联轴器二、填空题1. 按摩擦状态不同,摩擦可分为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
2. 采用张紧轮调节带传动中的带的张紧力时,张紧轮应安装在松边内侧,靠近大带轮。
3. 在带传动中,带的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固有特性,不可避免。
4. 半圆键的工作面为两侧面,楔键的工作面为上下面。
5. 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_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点蚀、和齿面胶合。
6. 闭式齿轮传动中,当齿轮的齿面硬度HBS<350 时,通常首先出现齿面点蚀破坏,故应按齿面接触强度进行设计;但当齿面硬度HBS>350 时,则易出现弯曲疲劳折断破坏,应按抗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7. 在蜗杆传动中,蜗轮的螺旋线方向应与蜗杆的螺旋线方向一致。
8. 61702 轴承的内径是15mm。
9. 按摩擦的性质,轴承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10. 轴上需车制螺纹的轴段应设螺纹退刀槽,需要磨削的轴段应设砂轮越程槽。
11、按轴所承受载荷分类,主要承受弯矩的轴称心轴,主要承受扭矩的轴称传动轴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称转轴。
12、平键可分为普通平键、导向平键和滑键等类型,某齿轮与轴静联接,可选用普通平键联接。
13、平键联接的主要失效形式为:挤压破坏、剪切;对静联接,按进行强度计算。
14、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有: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螺钉联接、紧定螺钉联接等。
15、向心滑动轴承只能承受径向载荷,分剖分式和整体式两种形式,对开式轴承的轴瓦采用剖分式,装拆方便。
16、对于回转的滚动轴承,主要失效形式为点蚀,应进行计算;对于受大载荷、冲击载荷作用的轴承,主要失效形式为,应进行计算。
17、联轴器和离合器都是用来连接轴与轴传递运动和转矩,区别在于:联轴器只有在机器停止工作后才能拆卸分离两轴,离合器可在机器工作时进行分离和接合。
18、滚动轴承轴系支点轴向固定的结构型式是:(1)两端单向固定;(2)一端固定你,一端游动;(3)两端游动。
19、螺纹连接防松,按其防松原理可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和不可拆防松。
三、分析题1. 两级展开式齿轮减速器如图所示。
已知主动轮1 为左旋,转向n l 如图示,为使中间轴上两齿轮所受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试在图中标出各齿轮的螺旋线方向,并在各齿轮分离体的啮合点处标出齿轮的轴向力F a 、径向力F r 、和圆周力F t 的方向。
2. 如图所示,已知蜗杆1 为主动件,圆锥齿轮Z5 的转向为n3,要求:(1)按II、III 两轴上的轴承受外加轴向载荷较小的条件确定蜗杆轴I 的转向(在图上n1 处画箭头表示);(2)在图上画出蜗轮Z2 和斜齿轮Z3、Z4 齿的旋向,并用文字(右或左)在图上(旋)的位置标出蜗杆齿的旋向;(3)在图上画出蜗杆和蜗轮Z2 及斜齿轮Z3、Z4 在各自啮合处的Ft、Fa、Fr 的方向。
3.已知直齿圆锥—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布置和转向如图所示。
欲使II 上的轴向力在轴承上的作用尽可能小,分析斜齿轮3、4 的螺旋角旋向,各轴转向及啮合处的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