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2课时 师生交往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2框师生交往教案新人教版(1)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2框师生交往教案新人教版(1)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2框师生交往教案新人教版(1)《师生交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爱戴老师;在师生交往中能够表现出主动和真诚的态度。

2.能力目标:能够用实际行动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观点,能够理解老师批评背后的良苦用心,初步掌握尊重、平等对待老师的方法。

3.知识目标:知道“教学相长”的内涵;懂得师生沟通的方法;理解老师表扬与批评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难点:尊重和理解老师。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的角色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校园生活情景中老师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感受老师的陪伴、指导、倾听、组织、合作等意义。

教师:每到教师节,同学们都会向曾经或现在的老师表达赞美和感激之情。

但是,我们和老师的相处更多地表现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比如师生一起运动、老师跟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师生共同创建班级博客、老师和学生及家长交谈……在与老师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

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情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填写在表格中。

教师:《礼记?学记》中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我们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我们与老师的交流也促进了老师更好地“教”。

讨论与分享:1.回忆你跟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哪些细节能够体现这种交流互动促进了老师更好地“教”?2.当你给老师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的时候,你是否注重自己的礼仪?3.在某个问题上,如果你与老师的观点不同,你会如何看待你的老师?小结: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师生交往》优质课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师生交往》优质课课件

心灵导航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守候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惦念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嘱咐
这种爱与被爱、割舍不断的情感就是家人间的亲情之爱。 亲情是维系家庭的纽带,是我们永远的依恋。
环节一:体味亲情
【亲情万花筒】: 回忆与家人相处的点滴生活,哪些饱含亲情的物品或者事 件,感动着你,温暖着你? *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 *选出本组代表,全班分享
3.亲子冲突的危害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
环节三:爱的沟通
案例呈现,合作探究 片 段 1 片 段 2
评价任务
结合片段1及自己的生活分析: (1)朵朵与父母亲子冲突的内容是什么? (2)亲子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我该怎么办?
遭遇误解?
环节二:说一说
尊重老师——优良传统 正确看待——批评表扬 冷静处理——师生矛盾 ……
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
环节三:议一议
一节公开课上,同学们在欣 赏“2012年春晚最美节目”《雀 之恋》,感受著名舞蹈家杨丽萍 和她的搭档王迪演绎的舞蹈之美。 这时,有一名同学举手问道: “老师,雌孔雀怎么能开屏呢?”
环节三:议一议
这位同学是故意在公开课上跟老师 唱反调,不尊重老师吗? 如果因此耽误了课堂教学,会不会 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环节三:议一议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 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
课堂上积极反馈
促进
师生共同进步
环节四:写一写
拓展延伸: 写/画出你的爱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2框师生交往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2框师生交往
如果你是小林,面对老师的批评,接着你会怎么做呢?
正确面对批评与表扬
教学不相骄长不躁要求之二
继续努力
批评
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 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把注意力放在批评的内 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 的良苦用心
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
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K12教育资料
表扬
9
02 亦师亦友
K12教育资料
17
和老师成为朋友!
-------------------------------------------------------------
下节课见
上学路上,小强由于送一位盲人到亲戚
家,晚到学校近二3十分坦钟诚,相因待而受,到注老意 沟 通 方 式 。
师的严厉批评。小强觉得委屈,还很生
气,心想做了好事4还挨求批同评存。异,主动关心。
本课小结
师生交往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的含义 教学相长的要求
引领和指导 表扬和批评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亦师亦友
彼此尊重
亦师亦友的要求 平等相待
② 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 老师、理解老师。
K12教育资料
12
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1 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2
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 老师成为朋友。
K12教育资料
13
与老师发生矛盾
1 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与老师发生矛盾2怎么相办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师生之间,
友好互动,
教学相长。
K12教育资料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师生之间》教材习题答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师生之间》教材习题答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师生之间》教材习题答案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课时走近老师(P60·运用你的经验)1.(1)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2)在以上三个不同时期,老师在你心目中的印象有变化吗?(3)回忆并分享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参考答案】(1)幼儿园时的老师:耐心细致、温柔体贴。

小学时的老师:和蔼可亲、善解人意现在的老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

(2)有变化。

(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3)我性格比较内向,在学校里沉默寡言,上课很少举手发言。

读七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刘老师很快就发现了我的弱点,她找我谈心,安排我做了小组长,鼓励我一定要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积极协助老师做好班里的工作,争当一名优秀的学生。

在刘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我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每天主动帮助老师收齐作业,上课积极回答问题。

刘老师对我的帮助,我终生难忘。

(P62·探究与分享)2.(1)上图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教师职业。

关于教师职业,你还了解哪些?(2)你如何看待身边的老师?【参考答案】(1)教师要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教育事业;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到爱岗敬业、以身作则;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充分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榜样;等等。

(2)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而且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老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

(P63·探究与分享)3.(1)比较各自喜欢的老师在风格上的差异。

(2)你如何看待这些差异?【参考答案】(1)示例:①真实坦诚的老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对老师由衷的敬爱。

②见解独到的老师具有感染力和想象力,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③幽默开朗的老师,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敏捷,思路更开阔,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2框师生交往重点知识汇编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2框师生交往重点知识汇编新人教版

师生交往
学习目标:
1.理解师生交往对教师和学生成长的意义是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懂得正确对待老师的引
领和指导、批评和表扬。

2.知道亦师亦友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懂得尊重老师、理解关心老师、和老师交朋友。

目标解读与重点知识归纳:
目标一:理解师生交往对教师和学生成长的意义是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懂得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批评和表扬。

知识要点:
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你是如何看待师生交往的?在与老师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注意些什么)
(1)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2)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交流、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3)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目标二:知道亦师亦友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懂得尊重老师、理解关心老师、和老师交朋友。

懂得怎样处理与老师的矛盾。

1.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怎样才能和老师做朋友?)
(1)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关系的良好状态。

(2)彼此尊重是师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3)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我们要主动关心理解老师。

2.怎样处理与老师的矛盾?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与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1。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二框 师生交往教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二框 师生交往教学案 新人教版

师生交往课标要求1.4 了解老师的工作,乐观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判,增进与老师的感情。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会与老师有效沟通,和谐相处;增进师生的感情,共同谱写师生关系新篇章。

2.学问与力量目标:理解:教学相长。

探究:与老师有效沟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与老师交往。

2.教学难点: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判教学方法故事共享,感受沟通。

学法指导1.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争辩,体会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探讨与老师有效沟通的方法。

2.情景分析法:老师创设问题情景,同学针对具体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感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一:运用你的阅历【设计意图】结合教材“运用你的阅历”(P65)板块,要求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四种场景开放争辩。

这一教学活动体现了“面对全体同学”、同学是学习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使同学的活动更有目的性,也有利于提高同学探究合作的技能。

过程:1.多媒体呈现四种场景: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

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在那些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请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要求四个小组对四种场景开放探究,并将争辩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老师巡回指导,并适当点拨。

4.以小组为单位,沟通争辩结果。

同学们争辩得格外认真,课堂氛围也很吵闹,那么,我们到底应当怎样与我们的老师交往呢?让我们开启今日的学习之旅。

揭示课题,老师板书。

讲授新课其次节师生交往活动二:阅读感悟同学阅读课本P66.“阅读感悟”内容,争辩沟通:这段材料告知我们什么道理?同学争辩沟通,老师点评、归纳:一、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译文:即使有美味的鱼肉,不吃,也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深远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师生之间-师生交往》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师生之间-师生交往》

课堂练习
4 材料: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紧紧抓 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加强区域协同,定向发力、精准施策, 破瓶颈、强弱项,大力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高效率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力争经过3~5年 的努力,乡村教师数量基本满足需求,质量水平明显提升,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地位大幅 提高,待遇得到有效保障,职业吸引力持续增强,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 (1)从发展教育的角度,谈谈《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的意义 。 (2)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与老师相处?
的劝诫和批评,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 B )
①反省自己,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②不理不睬,对老师敬而远之
③坦诚相待,相信老师的善意
④尊重老师,虚心聆听老师的教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课堂练习
3 【2021•大庆】下列同学的言行能体现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的是( B )
A.小强:“我不能接受老师的任何批评,因为这会伤害我的自尊心!” B.小伟:“今天老师对我的批评虽然有些严厉,但也是对我的爱护。” C.小丽:“昨天老师误解了我,所以我当场和老师顶起嘴来。” D.小明:“今天班会课上老师只表扬了我一个人,他们真是太笨了!”
• 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 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 成长的重要内容。
新知探究 四、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 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新知探究 • 学霸故事,你来续演
A.小云:学生有错应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惩戒 B.梅梅:这其实也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 C.大海:这样老师就可以随意惩罚我们了 D.小倩:我们要引以为戒,自觉遵守纪律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六课 师生之间第二课时 师生交往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六课 师生之间第二课时 师生交往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二课时师生交往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第六课,主题是“师生之间”。

本课主要围绕师生交往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对师生关系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存在对老师过于敬畏、不敢主动沟通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师生关系,增强与老师沟通的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与交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与老师沟通的能力,提高他们处理师生矛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热爱学校的情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与交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放下对老师的敬畏心理,主动与老师沟通,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师生交往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师生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学会正确处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等。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置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板书设计,突出本课的主题和重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关于师生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师生交往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3.操练(10分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师生交往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