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古诗词鉴赏{陈鑫}

合集下载

2013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

2013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

201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鉴赏(1)2013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到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鱼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2)2013新课标2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8.(5分)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

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2分;能做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

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答出作者心情的,给3分;能做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终极版)一.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权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绪诗歌内容鉴赏“六看”1.看题目认识对象2.看作者了解背景3.看意象把握情感4.看尾句参透主旨5.看注释破解难点6.看题干得到启示二.欢聚离散皆是缘送别抒怀诗鉴赏要点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常见情感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A.依依不舍的留念。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C.坦陈心志的告白。

常见特征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例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答:离愁。

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借景抒情:“杨柳”、“杨花”、“风笛”、“离亭”。

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三.何人不起故园情羁旅思乡诗鉴赏要点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

2013年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含答案)上传: 占华城更新时间:2013-6-30 17:39:512013年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含答案)全国卷1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诸侯,独去做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数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升官做诸侯,而自己只能做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从而表现美化的精神和品格。

(烘托、渲染,2分,简要分析3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答出心情3分,简要分析3分。

)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7分)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新课标全国卷2古诗鉴赏解析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新课标全国卷2古诗鉴赏解析

2013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题解析一、原题回放:(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二、作者简介: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

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江边的几树梅花绽放,惹人爱恋,令人惆怅,我住着藜杖绕着它欣赏,刚离开不久又回到它的身边。

先前皑皑白雪覆盖,是雪是花难以分辨寻找,昨夜雪霁,月色朗朗,梅花在寒风中依然绽放。

想折几支梅花送给远方如玉的美人,聊表相思之情,但这一切已成劫后余灰,令人怅惘不已。

在梅花下沉吟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巢,回望暮色已笼罩柴门,才独自离开回家。

四、试题简析:试题刚一出来,浏览了几位各地名师的评析,说“属于名家不出名作品,准确译出全诗需要考生坚实的文言功底,不过,鉴赏起来比较容易”,“试题有提示阅读,问题设置相对平稳,学生应该难度不大”。

我不敢苟同,认为理解鉴赏本诗难度较大。

题目中的“次韵”什么意思?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

也叫步韵。

世传次韵始于白居易、元稹,称“元和体”。

09年全国卷有姜夔《次石湖书扇韵》,另外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最为有名。

顺便说说和诗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 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 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 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 次韵,亦称步韵,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最终版

201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最终版

常见意象的寓意
1.长亭: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 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2.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 张翰传》。传说晋 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 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 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 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 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3.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
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 峡溯流而上。 ⑵ 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 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 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 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 “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 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 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 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 出来。
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 境的艺术效果。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 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 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 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 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 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 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 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 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请分析这首诗的妙处 :
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
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
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 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 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 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 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06山东)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 上。 ②王罔运(1832——1916),近 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 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 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012年、2013年高考部分诗歌鉴赏赏析

2012年、2013年高考部分诗歌鉴赏赏析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5分)
• 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 形象。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 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 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 他人作嫁衣裳。诗人借她表达了怀 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的思 想感情。
• • • • •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 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 •

• 野菊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 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未与:不给。不追求被文人 赏识。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 《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 句。 况:何况,更不肯。 政:通“正”。 缘:因为。
⑴明府: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 (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⑵宰:主管。西畿县:唐长安西边的一个县。 ⑶“三年”句:这句说,邹明府为官清廉,在 任三年连骑的马都没有吃肥。 ⑷“债多”句:这句说,为偿还高筑的债台, 只好把佩剑卖了。“债多平剑与”,《嘉靖宁 夏新志》等宁夏地方志作“债多凭剑与”, 此 从《全唐诗》本。 ⑸“官满”句:这句说,官满卸任后,只有书 籍了。 ⑹晓角:古代军中报晓的号角。[2]
•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 握情况。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 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 • 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 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 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 送邹明府游灵 武⑴ • 曾宰西畿县, 三年马不肥。 • 债多平剑与, 官满载书归。 • 边雪藏行径, 林风透卧衣。 • 灵州听晓角, 客馆未开扉。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 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 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 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 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 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 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 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

五:看末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 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 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 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 写法上别出心裁,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 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三:看序注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 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 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⑴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⑵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 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先“懂”后“答”
——古诗词鉴赏规律
如何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需6看
1、看标题
2、看作者
3、看注解
4、看意象 5、看末句
6、看题干
一、看标题
洞房昨夜停红烛, 干谒诗 科举考试 待晓堂前拜舅姑。 近试上张水部 之前,向张籍征求 朱庆余 妆罢低眉问夫婿, 意见,表现自己忐 画眉深浅入时无? 忑不安的心理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典菱歌敌万金。
观书有感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3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选用6首答案分类汇编

2013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选用6首答案分类汇编

2013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1、2013年湖南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8分)钓船归贺铸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

(1分)(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

(3分)(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10.(1)桃花流水鳜鱼肥。

(1分)(2) 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分)(3)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4分)赏析:贺铸归隐之后,常常以安闲自得的口吻,描述宁静随意的自在生活和赏心悦目的秀丽景色。

其《钓船归》云: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杜牧《汉江》诗云:“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贺铸用其整篇,添声而成长短句,恰如其分地表现退隐吴下之生活环境,以及身处其中的心境。

贺铸这种真正抛开官场诱惑、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之中的心胸,则与苏轼的“超逸旷达”神似。

2、2013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8分)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分)(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4分)【参考答案】14. 【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而是具有动态。

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解析】三四两句抓住“烟色如云白”使用比喻,以及“流”字的妙处展开回答。

201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

201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

题型示例:
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
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 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1)“阔”更好。 (2)“阔”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是消失、看不见的 意思。(3)“阔”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 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4)“阔”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因此 “阔”比“失”好。

命题趋势
1、选文难度不大,所选古诗词大多来源于课本或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篇目,或者与课文难易相 当的古诗词。选文内容多是爱国、离愁、送别、及 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等题材 2、题型上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主要是选择 题、填空题、文字表述题。分值大多在4-8分。 3、选文从课内到课外,考察难度由易到难。题量和 分值有所增加。
叠复沓的结构特点,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 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不同,义实全同,一唱三叹,跌 宕起伏,让人回味无穷。
五、语言特色
题目形式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答题要点(笔记) (1)用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概括语言特色 (2)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初三专题复习
聚焦古诗词鉴赏
何家畔九年制学校 高玉红
学习目标
《语文课程纲要》规定:诵读古代
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 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 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 位。
2011年庆阳市中考试题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这首词虽短,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早晨写到——; 就景物而言,写了江水、楼、帆、斜晖、-----。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 由希望到失望再到-------------。(3分) 2、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梳洗罢”不是一般人,而是特定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下, 一种特定情绪的反应。 B、“独倚望江楼”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人物。 C、“过尽千帆皆不是”好似感情上的大转折,和起句的欢喜形成对照, 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焦急想连接,承上启下。 D、这首词以豪放之笔塑造了一位深情盼望征夫归来的思妇形象,意思 含蓄深沉,不太容易理解,是婉约派的典范之作。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2013年高考古诗鉴赏题分类汇编1.新课标卷1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2.新课标卷2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3.全国大纲卷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

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③箧笥(sì):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⑴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4分)⑵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4.北京卷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2013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呈现

2013高考诗歌鉴赏真题呈现

☆2013高考新题呈现1、新课标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2、新课标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3、大纲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

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③,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

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③: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4分)(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4、重庆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鹧鸪天酬孝峙①[清] 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

折腰久矣谢无能。

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

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2013届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07

2013届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07

4、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情感往往要结合全诗(词)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理出整理借以抒发的感情及人生态度,其难度比理解某个句子中整理的情感来得大,要求必须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解读出其中的内涵。

例1,2012年辽宁卷第8题:整理初见嵩山是什么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整理初见嵩山的心情体现主要集中在最后一句“数峰清瘦出云来”。

“清瘦”即为嵩山在整理眼中的形象,是一种亮丽的形象。

此前三句,无论写鞍马劳顿,还是风吹雨去,均为铺垫。

好像剥笋,一层一层,终于露出嫩白的笋心,惊喜而亲切之情自见。

参考答案为:初见嵩山,整理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

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整理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整理一种期待感;②接着整理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铺面而来。

例2,2012年福建卷第(2)题: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了解诗句简要谈谈。

(3分)下阕的全部内容实际上是钓翁的生活场景描述。

这一生活场景是由一系列鲜活的意象构成的。

那么,诗人的情感就应该是对这种生活场景的态度。

把整理放在这一系列的环境中,逐句推测其心境即可。

参考答案为:下阙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例3,2011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2)简要分析整理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2013山东高考卷古诗词分析

2013山东高考卷古诗词分析

诗歌题一、读懂诗歌——诗的语言“读懂”十分重要的。

诗歌语言别是一家。

可以概括为两点:“词语的灿烂”和“句子的迷茫”。

“词语的灿烂”诗的特征在于它激活了词语的全部潜能,使它携带远多于其在日常语言中所携带的丰富含义。

诗歌词语的灿烂体现为两点:含蓄性和丰富性。

含蓄性是指表达曲折,读者须由字面思考、品味而达到其真正的含义。

丰富性是指表达作用多元化,如特定意义、形象性、情感性、结构作用等,读者须多方面思考、寻求。

因此,读诗必须“依情品词,咬文嚼字”。

“马后桃花马前雪”,马后、马前,表方位,其特定意义是关内、关外,北京城、战场;把景象聚集在马之前后,而且不要忘记主人公——征人,景物高度集中征人面前,这是特定的情景,是实写城内、塞外不可同语的情景;这种特定的情景会冲击征人的心扉的。

桃花、雪,是实物;更是象征物、对比物,否则根本就不成诗了;它们冲击征人心扉,引发着下文。

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心事”、“知音”什么意思?恐怕要结合岳飞的经历、思想才能说明。

2005年山东诗歌题:《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横岗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不少同学以为,这首诗表达了思乡之情。

问题在末句,“淮南极目尽神州”。

向淮南极目眺望都是“神州”,而非“故园、故乡”之类。

“神州”表达什么意思呢?请想一下《京固北固亭怀古》的“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都是感叹:神州之地,已经沦为敌占区。

所以,戴复古表达的是“国仇”而非“乡思”。

真确理解词语,还要“知人论世”。

“句子的迷茫”诗歌是一种跳跃性较大的艺术形式。

首先,单个诗句内部,结构复杂、多变,多有省略、跳跃等,有读者要看明结构,补充没有直接说出的内容,捋清句意。

戴复古《江阴浮远堂》“浮远堂前万里愁”,在散文中恐怕不能成句吧,但诗中可以,但要推敲、补充,才能理解。

2013年高考新课标2卷古诗鉴赏题解析

2013年高考新课标2卷古诗鉴赏题解析

2013年高考新课标2卷古诗鉴赏题解析一、原题回放:(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5分)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二、知人论世: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

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

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

其词结有《晦庵词》。

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

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

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

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 在。

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2013高考语文新课标卷诗词鉴赏、名句默写、语言运用、作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资料

2013高考语文新课标卷诗词鉴赏、名句默写、语言运用、作文试题及答案解析资料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 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 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 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 必君恩赐与!
•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 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 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 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 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 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 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 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 8.上阕最后两 句是什么意思? 他表达了作者 什么意思的情 感?(5分)
• 答:上阕最后 两句的意思是 无赖小人得志 封侯,而诗人 只能独自隐居 江边,通过对 比,表达了诗 人的愤懑之情 和怀才不遇的 感慨。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 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 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 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 必君恩赐与!
•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 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体现出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
• 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 时留下的记录
• 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 覆盖面很广
• 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想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 故事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

陆游
• 8.上阕最后两 句是什么意思?
•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 他表达了作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古诗词鉴赏怎样判断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学习者:陈鑫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

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

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

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

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山水诗、田园诗因为读者熟知,故不作介绍了。

此外,还有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因其题材或与其他题材相容,或要依诗的内容确定,也不再赘述。

不少教高三的老师有个共同的感受: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诗歌鉴赏的复习该从何入手?笔者代尝试过各种方法,觉得分类复习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照不同的标准,诗歌有不同的分类。

这里笔者着重介绍按以题材为主划分的分类。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借景抒情诗。

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

通过对景色的描绘来表现感情。

具体到诗歌中,有因情造境和见景生情两种形式。

咏史怀古诗。

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一类诗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伤春伤别诗。

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来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对故里的无穷思念。

山水田园诗。

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蹈情怀。

托物言志诗。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

即事感怀诗。

指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这类诗往往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

边塞征战诗。

诗人或以雄浑的笔墨描写边塞风光,抒写自己报国立功的壮志和宽广胸怀,或借征战之事表现征夫思妇对心上人的思念,对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予以辛辣的讽刺与委婉的劝谏。

谈禅说理诗。

诗人把自己对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或以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取胜,或以深邃绵密的哲理流传千古。

闲适隐逸诗。

某些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借以表达自己光辉峻洁的品性。

反映这些生活的诗歌,往往有不少独得之作。

赠友送别诗。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

因此,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主要题材。

悼亡游仙诗。

诗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爱的人儿离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壮志得不到实现之际,他们往往借助于睡梦游仙等形式,或与心上人相会,或在仙境中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还有其它一些题材,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下面我们就这些形式的诗歌各编写一题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尾下句说:“齐鲁到今诗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按题后要求答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词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在结构上起何作用?(2)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3)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后问题。

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试分析上片“草色山光残照里”一句的意境。

(2)请说说此词在行文结构上的特点。

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后问题。

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试分析上片“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表达效果。

(2)你认为这首词的情韵怎样?请结合词作谈谈你的理解。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虚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此字共写几幅画面?(2)结句用了什么典故?其作用是什么?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菊花黄巢待到今秋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试析“待到”二字中蕴含的感情。

(2)诗人称“菊花”为“我花”,有何深刻用意?(3)前人评述此诗,多下“奇”字按语,认为此诗有“奇语”和“奇想”,试结合三四两句谈谈你的看法。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试分析此诗所蕴含的感情。

(2)请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子夜吴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1)作者是如何层层铺写“玉关情”的?(2)有人认为此诗应删去末两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你的看法怎样?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请分析诗的前两句写景上的特点。

(2)试阐述结句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后问题。

清平乐辛疾弃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试赏析结拍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展示的形象。

(2)请分析此词在构思上的特色。

1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后问题。

江城子•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转瞬十年,过去的美好的情景当然是“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呢?这不是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1)试分析首联的修辞表达及其效果。

(2)诗的尾联用了文翁的典故,有何用意?附[参考答案]:1、(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

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接着自我作答。

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