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炼字分解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课件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炼字课件
素秋:秋天的代称。清冷感觉。
说说“敌”的妙处。
“敌”有对着、抵挡之意。 (步骤一)写出空床和素秋默 默相对的寂寥清冷氛围,而且突出了空床难寝无法承受素秋 的凄冷(步骤二)抒发了作者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步骤三)
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四川卷)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 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七八颗星是寥落的疏星,两三点雨是轻微的小雨,(步骤 一)几个数词的运用使我们感到了夜色微雨中一种轻柔的美, 营造了一种恬静、祥和的气氛,(步骤二)表达了作者对丰 收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步骤三)
叠词
有突出意境、强化情感、增强韵律、渲染色彩等 作用。叠词中的拟声词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 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 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 字描画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湖南卷)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 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 江南江北。
“诗眼”分别是“咽”、“冷”,“咽”为呜咽之声,冷有 寒冷之意。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好像呜 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好像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 孤寂的风景(意境)。
方法小结: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景) 有明显手法一定要指出 步骤三、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意境、感情)

古诗词鉴赏考点之“炼字”

古诗词鉴赏考点之“炼字”

古诗词鉴赏考点之“炼字”1.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2.“炼字”炼什么?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也不可忽视【题目形式】1.简析某字的妙处(艺术效果、表情达意的作用、意蕴)等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词)?为什么?3.本诗的诗眼歌是哪个字?为什么?4.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5.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个字(某句)好不好?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什么?【方法指津】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所用的手法。

(第一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二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三步)【答题格式】该字的意思是……,运用了……的手法(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某事物……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作者(诗人)……的情感(情感)或烘托了……的意境。

【答题关键词】解释+手法(用法)+内容+情感【题型示例】第一种类型:练字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

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点作用)。

古诗词:鉴赏诗歌语言(炼字)

古诗词:鉴赏诗歌语言(炼字)

古诗词:鉴赏诗歌语言(炼字)古诗词:鉴赏诗歌语言(炼字)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

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

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鉴赏遣词用语】1.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

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用多个名词罗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个意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2.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个诗句,巧用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采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

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3.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这些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

古诗词鉴赏炼字

古诗词鉴赏炼字

古诗词鉴赏炼字一、炼字类(一)关注动词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

1、一般动词【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例2】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体会意境)【例3】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感受情趣)【例4】王昌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由物及人思考)【例5】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由景及情考虑)【参考答案】① “见”字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悠闲。

②“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

③ “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④“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⑤“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活用动词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活用为动词来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这些词,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最典型的如: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里是将“绿”作动词来用,从视角带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自然想到春天的生机和万紫千红的形象。

【例1】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

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例2】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三)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 一个空字, 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例3】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以上各句中的“老”、“肥” 、“悦”、“空”、“绿”、“红”,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诗歌鉴赏之炼字解析精选课件PPT

诗歌鉴赏之炼字解析精选课件PPT

——形容词(用颜色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 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2021/3/2
29
色彩词常见答题角度小结
1、表现心情。 2、渲染气氛。 3、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2021/3/2
30
炼拟声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水鸟的和鸣声。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沙 洲上,成双成对嬉戏悠游的水鸟发出甜美动 听的“关关”欢叫,激起了岸上的小伙子对 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向往……这是多么令人心 醉的意境!对鸟鸣声生动而形象的模拟,为 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趣。
“靡靡”,有顺风倒下之意,指风吹草伏的样子。这两个字写出雨 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021/3/2
24
叠音词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 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1分)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 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 (1分)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 垫。 (1分)
(若无手法,可省略) (4)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评价:语言是否凝练含蓄、准确传神、音调铿锵,是否
能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语言的特点: ☆凝练含蓄:言少意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准确传神:生动逼真,画面感强,给人想象、联想与再创
1、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物心理的变化。 2、表现物景某种状态的程度。
2021/3/2
23
炼叠词
(2007全国卷)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诗歌鉴赏---炼字课件

诗歌鉴赏---炼字课件

❖ 【答案】同意。
(1)看,在诗中指回望。(释含义/明 手法)
❖ (2)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 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描景象)
(3)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 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 字,就生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 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中“引”字用的妙,为 什么?(6分)
(1)引”在文中有“带走”之意,运用了拟 人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2)大雁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 月出山口,仿佛是大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描景象)。
(3) 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白 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并与下句互相对仗、映衬, 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表感 情/谈作用)。
感谢聆听
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吹,扯,抚
照,吻,亮
轻风 扶 细柳, 淡月 失 梅花
柔弱,纤细 意境淡雅,浑然一体
诗歌鉴赏 ——炼字
❖一、例题讲解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 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 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 1、释含义,明手法:解释该字在句中 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 或修辞手法,如拟人、通感等。
❖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 中描述景象。(解释诗句意,多加修饰词)
❖ 3、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 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助于塑造 了怎样的形象,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诗词鉴赏——炼字

诗词鉴赏——炼字
写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 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请简要赏析“悠悠”和“独”的表达效果。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阔;“独”指单一,只有一个。 一大一小形成强烈对比,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只有 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伤感与 孤独。
提问方式: 1.某一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生动)传神的分别是哪一 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某句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4.甲诗中的某个词与乙诗中的某个词,哪个更好?为什 么?请简要赏析。
……
大连最近几年设题以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为主 解答提示:不能就字论字,应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 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1)解释该字含义,加上效果词; (2)指出该字是否使用某种方法,若有则指出其效果; (3)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词还原句中描摹景象; (4)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请分析“涨”字好在哪里? “涨”字意为水面上涨,富于动态形象,生动的描
诗词鉴赏——炼字
炼字:(赏析词语) 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
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 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 或事物。
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可以炼数词,也可以炼特 殊词。炼字还可以活用词语。
古代诗词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 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作品的思想内容。 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 句、修辞等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 的精妙。

第一讲:诗歌鉴赏之炼字(学生版+解析)2

第一讲:诗歌鉴赏之炼字(学生版+解析)2

第一讲:诗歌鉴赏之炼字考点一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教材衔接:《沁园春·雪》中“望”有何作用?方法指导:一、从词性入手(例1、2)一般来说,诗歌中最要紧的地方往往落在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三类词语上,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副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二、从描写对象入手(例3)古人写诗,“看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里所指的山和海都是特定的写作对象,也就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特定意象,我们在分析诗人炼字的时候,不要舍近求远,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诗句当中,而很多考生往往忽视了这个最简单的现象。

三、从表现手法入手(例4)诗歌的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起兴、映衬、抑扬、双关渲染、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分析诗歌的炼字时,如果能够从表现手法切入,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四、从表达效果入手(例5)表达效果主要是作者通过某一表现形式所要达到的目的,就诗歌而言主要是作者通过某一特定意象的描写而达到的效果,这种效果从语言方面来说可以概括为生动传神、含蓄凝练、形象鲜明、质朴自然、色彩丰富、辞藻优美、节奏感强、韵律和谐等;就风格方面来说主要可以概括为苍凉悲壮、雄浑豪迈、清新、平淡、沉郁、缠绵、俊逸等。

笔记栏五、从文化知识(传统意象)入手(例6)六、从情感入手(例7)诗歌是最能直接表达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正如著名诗人何其芳所言,没有情感就没有诗歌,诗人情感的表达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但不管如何表达,诗歌中信息量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往往在那些带有情感的诗眼当中。

所以,抓住情感分析作者的炼字,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赏析: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 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由近 及远,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 体感、节奏感。 --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 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 节奏。
11
规律总结二
规范答题
①五言诗炼第二、三或第五个字。 星垂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规范答题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1
学习目标
规范答题
1、了解炼字型诗词鉴赏的提问方式。
2、通过实例练习,总结出答题步骤。
3、反复练习,熟练掌握答题步骤,学 会规范答题。
2
提问方式
规范答题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
答: “系”字本义:栓.(步骤一) 用此在此处既切合柳条藤 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 手臂牵扯诗人的衣襟,不让他离去。 (步骤二) 作者用拟人手法 表现它们依恋诗人不忍诗人离去的深情。 (步骤三)
14
课堂演练2
山行即事
规范答题
宋·王 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
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
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17
2012年安徽卷
规范答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 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
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
赏析: “怨”有“哀 怨”“怨恨”之意,用了拟 人手法,一语双关,既是曲 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8
规范答题
2、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赏析:“尽”与“闲”把 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 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 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 在孤云消失之后,感到特 别地失落,以动衬静,烘 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大漠孤烟直直,长河落日圆圆。 ②七言诗炼第二、五或第七个字。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绿湖南万里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青峰江上秋天 远远,白帝城边古木疏疏。
13
课堂演练1
规范答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字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 分析。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首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个?为什么?4分
①“议”,议论,讨论(1分);②运用拟人的手 法,描绘了天空的云块来来往往,忽聚忽散,仿 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笔法轻快(2分);③表达 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舟
规范答题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9
规范答题
注意:形容词的几种特殊情况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a.增强语言的 韵律感 b.起强调作用,造成一种往复回旋的抒 情氛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10
规范答题
(2)表颜色的词:(冷暖)颜色一般表现心情,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意境或情感 4
方法总结
规范答题
(步骤一)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步骤二)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 描述景象。
(步骤三)3、结合表达技巧阐述该字的表 达效果,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 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
规范答题
刚才我们所碰到的题目是先给出了“炼字”, 然后再要求我们分析的,如果题目事先不给 出这个字,如: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 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4分)
观点一:“犹”字好。犹表仍然。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 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 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得深情。
观点二:“空”字好。“空”在文中是“形单影只、白 白地”的意思,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 者空对无际的天水。“空”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 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16。
链接高考 (2014年湖北卷) 规范答题
早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 果。 【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诗人
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
你认为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 个字?为什么?
怎么办?
6
规律总结一
规范答题
寻找关键字要关注哪些类型的字?
▪关注极富表现力的动词 ▪关注丰富多彩的形容词(活用) ▪关注生动形象的叠词、数词 ▪关注表色彩的词
7
规范答题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
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
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
说法吗?为什么?
3
真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规范答题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
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
法吗?为什么释? 词
描述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离回人望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 望,每一次回望,都令送别的人肝肠寸断。此 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 又不敢看的形象。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 现了离别的酸楚。
妙处。 (1)“软”:是“柔和”之意。(2)以触觉写视觉,生动 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涌”:是“涌现”之意。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
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
涌出的奇丽景象。(3)表达了诗人对东山天晴雪景的喜
爱之情。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