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会考知识点
必修2历史知识点
必修2历史知识点1.人类社会的演化和早期文明-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
-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发展出农业和定居生活。
-古代文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黄河流域、古代希腊和罗马等文明的兴起。
-宗教文化:多神教、一神教、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出现。
2.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建立与发展-夏、商、周的建立与灭亡: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在夏朝灭亡后建立,周朝在商朝灭亡后建立。
-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奴隶制、封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度的建立。
-儒家文化的兴起: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扮演重要角色。
3.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文化变革-春秋战国时期:分裂的战国时代出现了一系列思想家和哲学家,如孔子、墨子、老子等。
-百家争鸣: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出现,包括儒家、墨家和道家等。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实施了一系列统一措施,包括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
-秦朝的思想压制:焚书坑儒事件是秦朝对异议者进行打压的重要事件。
-兵马俑的发现:出土的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陪葬品的珍贵遗址。
4.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丝绸之路:古代的贸易网络,通过陆地和海上连接东西方。
-西域文化的传播:佛教和印度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科技的交流: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传入世界。
-大航海时代:欧洲通过航海发现新大陆,与亚洲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5.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鸦片战争:中国在与英国的战争中失败,导致许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开放政策: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经济和开放政策,迅速发展经济。
这些历史知识点只是必修2历史的一部分,但对于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思考历史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影响,以促进我们的个人和社会发展。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必修二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必修二在高二历史的学习中,必修二是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高二历史常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理解这一历史课程。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于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深刻的影响。
高二历史常考的知识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
我们需要掌握这些概念的含义和相互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二、中国古代史的学习1. 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包括唐朝的统治制度、科举制度、交通与经济发展、文学艺术等。
2. 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包括北宋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的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科技与文化的繁荣等。
三、中国近代史的学习1.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介绍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2. 戊戌维新与百日维新:分析戊戌维新和百日维新的背景、原因,以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四、世界近代史的学习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战争过程、以及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2. 俄国十月革命: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五、中国现代史的学习1.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研究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原因,以及对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的影响。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历史进程,以及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总结:高二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等方面的内容。
同学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在考试中准确应用。
通过努力学习和复习,我们可以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油!。
高一历史必修二会考重要知识点总结最新10篇
高一历史必修二会考重要知识点总结最新10篇明清文化篇一1、民族性秦汉文化日东升,承先启后多特征。
统一多样巧结合,秦汉一统文化新。
各族文化齐发展,统一文化多风情。
2、开放性中外文化交流频,文化外传亦引进。
中外交通大发展,文化交流促强盛。
3、先进性中华文化时先进,领先世界多发明。
天文算术造纸术,东亚文化为中心。
4、壮观性秦汉文化面貌新,气势恢弘惊世人。
长城史记兵马俑,令人观止到如今。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知道都江堰、翻车、筒车;知道古代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4课)(1)耕作方式:原始社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
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2)水利灌溉: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人们还创制和改进了农业灌溉工具,如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创制的筒车。
(3)土地制度:奴隶社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2、列举纺织、冶金、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课)(1)纺织业: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唐朝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风格。
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2)冶金业: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的钢铁技术世界,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3)陶瓷业: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出现了五大名窑。
明清时期,青花器、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历史会考知识点、必修二.doc
历史会考知识点、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测试内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新增)早期一刀耕火种如石刀、石斧;耒耦(石器锄耕)即松土工具如木耕、骨耕、石耦;商周一出现青铜农具但较贵,很少使用;重要农具有木耦、石锄、石犁;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代表有西汉——赵过的耦犁(二牛三人)T出现犁壁T二牛一人;隋唐——曲辕犁(江东地区、装有犁评),标志耕犁已相当完善;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
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利用水力的高转通车;明清时出现的风力水车。
3、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小农经济是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其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使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
测试内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1、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冶金业的主要成就:青铜冶炼: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钢铁冶炼:西周晚期已有铁器;两汉的咼炉炼铁和炒钢;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南北朝的灌钢法。
(2)制瓷业的主要成就: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并大量输出,远达欧、非;宋朝时,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珪琅彩争奇斗艳,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对外销量更大;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烧制出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历史必修二会考知识点
必修二历史会考知识要点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2)石器锄耕:原始社会(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以后汉代:普及全国(西汉二牛抬杠,东汉出现一牛挽犁)(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古代中国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中国古代的农业组织形式)(1)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铁犁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1)纺织业: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说明商代重视手工业。
《周礼》记载,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被视为“国有六职”之一。
汉代:丝织业技艺高超。
(丝绸之路将汉代丝织品传到欧洲,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唐代:私营纺织业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大。
宋代:棉纺织业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
明代:丝织业手工工场中出现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
(2)冶炼业:①青铜: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如商朝司母戊鼎。
②冶铁业:春秋晚期:中国最早人工冶铁战国:铁农具推广西汉汉武帝: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3)制瓷业:唐代:制瓷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越窑青瓷,邢窑、大邑窑的白瓷)唐后期:釉下彩绘宋代:江西景德镇窑发展成名窑清代:(康熙年间)彩瓷工艺突出(如粉彩瓷),(雍正年间)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1.市的形成与发展秦朝:秦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商业发展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六朝时期:出现“草市”(农村集市)唐代:出现夜市宋代: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打破坊市分区规定2.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商帮(1)主要商业城市:汉代:长安、洛阳唐代:长安、洛阳;广陵、益州(各为今天扬州和成都)明清时期:出现苏州等一批名镇(2)著名商帮:①出现时间:明清时期。
②特点:按地域结成商人群体。
③著名商帮:晋商和徽商3.“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①出现时间:战国商鞅变法中,最早确立“重农抑商”的政策;后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
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常知识点.doc
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常考知识点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常考知识点:新经济政策(1)背景: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
②1921年喀琅施塔得兵变反映出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①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④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3)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作用:巩固工农联盟,迅速恢复发展经济,有利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历史必修二必背知识点常考知识点: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政治方面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斯大林逝世后,政治上,大量冤假错案造成的不稳定因素开始抬头;各加盟共和国由于斯大林时期的体制造成的民族离心倾向日益严重;各阶层对个人迷信造成的压抑气氛日益不满;经济上,部门管理造成的专业狭窄、分散,协作不灵的问题更加突出;人民生活改善很慢的状况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过分偏重发展重工业造成的国民经济畸型结构,使得人民生活必需品十分紧缺。
因此,改革斯大林时期的体制是势所必然,符合苏联人民的心愿。
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改革,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 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改革是从1954年开始的,历经十年。
从总体上说,鲁赫晓夫时期的政治改革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在基本上不动中央集权体制的基础上,扩大地方权限;二是以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原则改组党和政府机构。
农业方面体制改革赫鲁晓夫在执政期间,对苏联经济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和调整。
长期以来,苏联只注意重工业的增长,忽视农业的发展,甚至掩饰农业方面的严重问题。
苏联曾宣布1952年的谷物产量达到13,000万吨。
马林科夫在党的上宣称: 农业问题永远彻底解决了。
实际上,这一年只生产了9000多万吨粮食,1953年又降为8250万吨。
苏联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二
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二
【篇一: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二】
青铜器制作:商周时期,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文明)商代出现原始瓷器
【篇二: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必修二】
影响:“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学考版)[精品文档]
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提示】在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中,包括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等几种形式,农业被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是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形式,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突出的特征之一。
在重农抑商的古代社会,手工业与商业始终是农业的补充,其发展长期受限制。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考要求】1、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B2、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A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知识结构】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课外阅读)二、耕作技术的演进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2、生产工具:汉代的生产工具、牛耕的演变、灌溉工具。
3、水利事业:战国时期兴修的都江堰、郑国渠……三、古代土地制度1、商周时期的井田制;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A封建国家所有制;B地主土地私有制,最主要的形式;C自耕农(农民)土地所有制;3、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现象四、古代赋役制度(课外阅读)五、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点知识梳理】一、古代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课外阅读)二、耕作技术的演进:1、耕作方式:从原始阶段的“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以牛田”)B(1)演进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发达地区(黄河流域)出现牛耕和铁农具,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逐渐普及全国(但南方地区仍以“刀耕火种”为主)。
(2)局限性:受小农经济的影响,长期停留在铁犁牛耕方式上,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2、生产工具的革新(耕作技术进步):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1)汉代:便于中耕的曲柄锄、便于收获的大镰、播种工具耧车等。
(2)牛耕技术的发展演变:①东汉以前:主要是“耦犁”(二牛抬杠)②东汉:有些地方出现较轻便的一牛挽犁,这种技术有利于山地的开垦。
最新整理高二历史省历史会考基础知识汇总必修二.docx
最新整理高二历史教案 xxx省历史会考基础知识汇总(必修二)xxx省历史会考基础知识汇总(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主要耕作方式进步;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了解都江堰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2、耕作方式的进步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④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xxx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现在都江堰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②(人民版)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③(岳麓版)“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
(二)列举汉、唐丝织,商、春秋、汉冶金,唐、宋、明、清时期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丝织业: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素纱禅衣图片)②唐代:(注:人民、岳麓两版无共同之处)2、冶金业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
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3.陶瓷业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杜甫“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的是越窑青瓷②宋代:xxx“瓷都”③清代:粉彩瓷器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⑥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高中历史必修二会考知识点(精华版).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②春秋战国:铁犁牛耕,此后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③古代中国农业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古代中国农业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②商周时期——井田制③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 , 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稻和粟的国家㈡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⒈生产工具的进步 :①农具材质的更新:原始社会、商周时期:耒、耜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农具使用②耕作工具的发展:西汉中期:发明了犁壁。
推动了牛耕的推广。
唐代:曲辕犁发明,在长江下游出现(水田。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③灌溉工具的发展♦曹魏:翻车♦唐代:筒车⒉生产技术的进步 :借用牛力耕田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春秋后期, 牛耕开始出现, 是我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重要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西汉的漕渠、白渠⒊“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为主要生产方式。
⒋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原因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个体农耕有了技术的支持;私有土地的出现又使个体农耕有了物质基础。
②产生 :产生于春秋时期,并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③评价 :优点:自耕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因此生活稳定;农民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弊端 :a . 小农经济规模小, “男耕女织”的简单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对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的需要有限,也会逐渐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b . 自耕农经济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十分脆弱。
冶金业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是主要手工业部门♦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⒉纺织业 :♦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
♦元代:黄道婆全面推广先进技术⒊陶瓷业 :①东汉晚期:烧出成熟的青瓷。
②南北朝:成功烧制出白瓷③隋唐时期:瓷器大量出口, 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2会考知识点整理优秀名师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2会考知识点整理专题一到专题四乐安中学江如蓉整理杏南中学薛秀端修改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考纲: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了解都江堰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铁农具的应用: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时期。
?牛耕的发展:战国时期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的运用。
?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建造。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家一户为主——个体经营,精耕细作;?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私有制。
?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2、考纲:列举汉、唐丝织、商、春秋、汉冶金、唐、宋、明、清时期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汉、唐丝织?汉朝:技艺高超、远销地中海?唐朝: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分工细、品种繁多?商、春秋、汉冶金?商代号称“青铜时代”,其特点是: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比较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
?已知最早铁器:春秋晚期?春秋木炭作燃料,汉代用煤作燃料?汉武帝时铁业官营?供风形式: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马排——水排(东汉、杜诗) ?唐、宋、明、清时期陶瓷?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青邢白、唐晚期首创釉下彩绘工艺。
独特技术——唐三彩 ?宋代:名窑众多?明清:景德镇“瓷都”,粉彩瓷——康熙年间发明,雍正时期达顶峰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第一、部门不断增多。
第二、规模不断扩大。
第三、分工日益细化。
第四、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
第五、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3、考纲:列举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doc
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浙江2009高一历史会考\必修第二册会考条目详解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a a)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到了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东汉时,在某些地方一牛挽犁已经取代了耦犁(二牛抬杠)。
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a)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ab)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 •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a a)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汉代素纱禅衣。
汉代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唐代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a b)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如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
商代青铜器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大,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汉代,冶铁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东汉初,杜诗创造出借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ab)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越窑的青瓷(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和邢窑的白瓷(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相当著名。
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在瓷器中名列前茅。
唐代晩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且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美术陶制品“唐三彩”曾风行一时。
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窑闻名天下。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市”在历代的发展(be)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a b)(1)含义:“重农抑商”是主张重视农业,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高一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点高一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点有:
1.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 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
- 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
- 火药的发明和应用
2.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封建土地制度和农民的地位
- 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等级的划分
- 封建宗法制度和家族社会的特点
3. 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
-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 唐朝的对外交往和边疆政策
- 唐朝的科技文化成就:唐诗宋词、古代科技的发展
4. 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
- 宋太祖的建立和政治改革
- 宋朝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
- 宋朝的科技文化成就:孙中山的艺术、古代科技的发展
5.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出现的民主思想
- 辽金的兴起和和平共处
- 明朝的政治改革和延续封建制度
- 民主思想的出现和影响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历史必修二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较为重要。
在学习和备考过程中,
建议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并能灵活运用和联系不同知识点,举一反三,以提升对历史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高中历史必修二会考知识点梳理
2.1.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A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古代中国农业主要生产方式——铁犁牛耕古代中国农业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2.1.2 古代中国主要土地制度 A商周时期——井田制性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劳动形式:奴隶一同劳作春秋以后——封建土地私有制唐朝——均田制把国家无主土地分给农民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2.1.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B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生活、小农经济、男耕女织、土地私有、精耕细作2.1.4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 B1.冶金业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是主要手工业部门;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2.纺织业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唐朝:吸收波斯织法;元代:黄道婆全面推广先进技术;明清:苏州杭州丝织中心3.陶瓷业①东汉晚期:烧出成熟的青瓷。
②南北朝:成功烧制出白瓷。
③隋唐时期: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④宋元:景德镇成为“瓷都”;青花瓷。
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烧成青花和釉里红。
⑥明清时期: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特征: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营在明清以前占据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在明清以后占主体,家庭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原始晚期);规模大,品种多;享誉世界。
2.1.5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B概貌:1.商代:产生了职业商人2.春秋: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3.隋唐:有柜坊(最早的银行)和飞钱(存取钱的票据),但是市场和住坊是分开的,交易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唐朝前期(安史之乱前)商业中心在长安,后期在扬州、益州。
4.宋代:打破坊市界限、时间限制,工商业市镇兴起,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5.明清: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徽商和晋商出现。
6.对外贸易:汉朝:开辟两条丝绸之路;唐朝:广州成为最大的贸易港口,政府设市舶使管理;元朝:泉州成为最大的外贸港口。
特点:1.起源很早,历史悠久 2.商业发展举步维艰 3.官营和专卖占主要地位 4.作用低,是农业的补充 5.市场比较发达,城市高于农村 6.独立自由私商出现晚2.1.6 “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C重农抑商政策:原因: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低,粮食产量较低;确保国家赋税徭役征发;小农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业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基础;自给自足的特性影响:促进了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阻碍科技发展;禁锢思想海禁政策: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倭寇和西方传教士骚扰;思想上盲目自大影响:影响了外贸的经济收入;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切断了向世界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表现为:国家对农民剥削较重,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官僚把钱财用于买房置地,手工业失去资金;重农抑商政策;官府搜刮收取重税;闭关锁国失去海外市场2.2.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A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二历史会考知识点详细总结
本文档将详细总结高二历史会考的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考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述:
1. 中国古代史
- 三皇五帝时期
-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特点
-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家
- 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兴起
-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和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 唐朝的繁荣和宋朝的科技创新
- 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交流
- 明朝的海外探险和清朝的闭关锁国
2. 世界古代史
- 古埃及文明和尼罗河流域的发展
- 古希腊的城邦制和民主政治
- 古罗马的共和制和帝国制
- 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和的兴起
- 波斯帝国的建立和波斯战争
-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和的传播
- 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封建制的兴起
3. 近代史
-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 法国大革命及其意义
- 英国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工人运动
- 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的宪政民主
- 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和瓦解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 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秩序的重建
以上只是一些核心知识点的概述,具体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希望本文档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祝你考试顺利!。
高一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点总结(1)秦代:法律管理商业。
汉代:形成若干全国性商业街。
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3)六朝:出现草市,但也实行行政监督管理;(4)唐代:商圈繁盛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5)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商业活动奥波切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
夜市、晓市都很兴盛,还有定期庙会花会,宋代:草市配套的饮食服务设施也体育设施较完备;(6)明清:都市中形成繁华的商业中心。
【古代中国主要就成就】冶炼:①漆器铸造夏商周-春秋(青铜时代)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造型生动司母戊鼎②冶炼生铁和钢发明于春秋时期春秋-块炼钢;杜诗(东汉)发明水排,提高了生产效率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前,世界;成倍推动生产发展③燃料煤冶铁——世界最早,汉代开始,北宋普遍焦碳冶铁——南宋末开始,明朝流行纺织:①丝织-上古学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西周丝织工艺突飞猛进,品种日益丰富,花*案精美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勃兴,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业务规模明清鼎盛时期杭州、杭州②棉织-宋末元初棉花向内地传播,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元代脚蹬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元明江苏松江成为沦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明后期棉布正式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一些地区业务规模消失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制瓷: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商代烧制出新原始瓷器(世界最早)西晋晚期烧制出东汉成熟的青瓷南北朝烧制出唐三彩隋唐陶瓷工艺邃于成熟,瓷窑遍布南北,唐三彩(陶)唐代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种类型的地方瓷窑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又推进了生产的提高,粉彩瓷器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高中必修二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高中必修二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高中必修二历史必背知识点一、先秦商业产生商朝时期:“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春秋战国: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其中,著名商人陶朱公范蠡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
二、秦汉商业初步发展A、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 汉文帝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B、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长安、洛阳、邯郸等,每个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它与住宅区严格分开。
三、隋唐商业进一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原因: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运河开通表现:金融方面:柜坊(银行雏形)和飞钱出现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市场发展:城市中“市”“坊”分开,农村集市发展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四、宋元商业繁荣1.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城市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开封和临安是当时著名的城市。
②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转向市场③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④各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榷场)发达⑤海外贸易发达2.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打破市、坊界限,有早市、夜市);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3.元代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②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③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经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国旅行家誉之为世界第一大港。
高中必修二历史知识点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二、高超的冶金技术1.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工艺2.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3.炼钢技术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领先世界三、享誉世界的制瓷业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A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春秋战国:铁犁牛耕,此后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2.1.2古代中国主要土地制度 A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商周时期——井田制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第一,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南稻北粟,我国是最早培植稻和粟的国家第二,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1.生产工具的进步: ①农具材质的更新:原始社会、商周时期:耒、耜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农具使用 ②耕作工具的发展:西汉中期:发明了犁壁。
推动了牛耕的推广。
唐代:曲辕犁发明,在长江下游出现(水田)。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③灌溉工具的发展曹魏:翻车 唐代:筒车 2.生产技术的进步:借用牛力耕田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是我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重要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西汉的漕渠、白渠 第三,“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为主要生产方式。
1.自耕农经济①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个体农耕有了技术的支持;私有土地的出现又使个体农耕有了物质基础。
②产生:产生于春秋时期,并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③评价:优点:自耕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因此生活稳定;农民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弊端:a.小农经济规模小,“男耕女织”的简单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对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的需要有限,也会逐渐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b.自耕农经济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十分脆弱。
第四,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2.1.4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 B 手工业发展基本史实:1.冶金业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是主要手工业部门 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2.纺织业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
元代:黄道婆全面推广先进技术3.陶瓷业①东汉晚期:烧出成熟的青瓷。
②南北朝:成功烧制出白瓷③隋唐时期: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④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⑤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烧成青花和釉里红。
⑥明清时期: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官营手工业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2.私营手工业(1)兴起:春秋战国时期(2)发展:明代中叶以后,在制瓷、纺织、矿冶等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3.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朝中后期,苏州等地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
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2.1.5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B商业发展的概貌1.商代:产生了专门的职业商人2. 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3.明代: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叫做“商帮”商业发展的特点城市逐步增多,发展繁荣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坊市分开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坊市界限打破,唐宋时,沿海上陶瓷之路,出现一些沿海港口城市如泉州、明州、扬州2.1.6 “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C重农抑商政策: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产生于战国时代,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内容: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评价:①封建社会前期,主要为积极作用——促进了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的政权。
②封建社会后期,主要为消极作用——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中国社会发展滞后。
海禁和闭关政策评价:①积极作用:作为一种消极的防御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维护了国家主权。
②消极作用:中国出口商品数量少,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的后面,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
2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a.国内市场狭小: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b.资金不足: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c.政策限制: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d.国际市场丧失: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第二章2.2.1迪亚士的航海活动和发现好望角A葡萄牙王室支持,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好望角)1487年2.2.2哥伦布开辟新航路A西班牙王室支持,哥伦布抵到达美洲新大陆 1492年2.5.3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B使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初步形成广阔的市场。
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5.4荷兰的殖民扩张A海上马车夫时间:16世纪时,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7世纪上半叶是其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
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
国际金融中心:阿姆斯特丹。
2.5.5英国的殖民扩张A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主地位:18世纪下半叶(殖民商业活动和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进行奴隶贸易:三角贸易影响:对英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对美洲——提供廉价劳动力对非洲——破坏不可估量2.5.6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B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形成以欧洲为中心、遍及亚非拉的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5.7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A开始: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工厂制度最为普遍。
使用机器大规模生产,并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管理者。
2.5.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事实A电气时代:标志: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特点:科学成了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表现: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大企业时代到来生产规模: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大企业控制生产经营,甚至掌握国家命脉和国家机器。
经营模式:高级人才管理,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提高生产效率。
3发展趋势:国际化,出现国际联合公司、跨国公司等组织形式。
2.5.9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2.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A传统的小农经济(即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影响:不平等条约冲击小农经济;中国依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改变社会结构2.2.2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A民族工业的兴起:19世纪70年代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民族工业产生(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房)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热潮(张謇、荣宗敬、荣德生)2.1.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2.1.4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A1、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时间:一战期间原因:①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②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激发振兴实业的热情。
③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概况:轻工业发展迅速,化学工业有发展。
2、一战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
3、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适地适产主义:意在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方式:军事管理和委托经营处境:三座大山重压:4、抗战前,形成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
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对民族工业予以排挤、打击。
2.2.5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C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2.2.6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C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主要表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
2.4.10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B①报刊:最主要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
②影视:最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文化娱乐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外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内有国内战争爆发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B苏维埃经济破坏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国家没能力直接领4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B经验:集中国家力量发展经济,有利于经济发展。
教训: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影响农民积极性;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股票投机过渡;供需矛盾;生产过剩——直接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A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影响:经济破坏严重,国际关系日趋恶化;资本主义面临严重政治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面临严重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美国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不能挽救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A整顿财政金融——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调整工业生产——《全国工业复兴法》和“蓝鹰运动”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产量以提高价格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振——兴办公共工程提供就业机会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政府大规模的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B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矛盾。
开辟国家干预经济时代。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变化B(1)第二次大战后美国等国经济发展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1973年,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涨”现象。
(2)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放弃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