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专题二 诗词鉴赏强化练习突破

合集下载

2022高考语文 专题过关练(二) 古代诗歌鉴赏

2022高考语文 专题过关练(二)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过关练(二)古代诗歌鉴赏一、诗歌1.(2021·湖南一起考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其一)[注]苏轼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

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

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

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

[注]熙宁四年,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陈州,以诗赠苏辙,此时,苏轼、苏辙均在陈州,于是苏氏兄弟均步柳诗韵分别作诗回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形容诗人看待自己的心态时所用的口吻与《自题金山画像》中“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口吻相同。

B.颈联的“齐物志”“济时心”既有句式上的对仗工整,又有情感上的交融递进,更展现了一位超然物外的诗人形象。

C.尾句写景兼抒情。

把“涛水相激的声音”比喻成“万鼓齐鸣的响声”,表现了涛声之大,描绘了一幅壮美的秋景图。

D.全诗从“子玉寻访”“彻夜长谈”等角度来表现二人之间感情之深,语言朴素无华,但给人一种郁结难伸的感觉。

B[B项,“更展现了一位超然物外的诗人形象”错误。

颈联说自己不敢有济世之心,是抱怨自己的仕途不顺,表现自己的壮志难酬。

](2)中国古代诗歌的显著特点是“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请结合全诗简析此诗的写作意旨。

(6分)解析首联说明苏轼人生遭遇困境的时候,柳子玉主动寻访探望,表明二人感情深厚,暗含了对柳子玉寻访的感谢。

颔联表明苏柳两个人见面之后惺惺相惜,长时间相谈。

结合注释分析颈联可知,此时柳子玉谪官寿春,中间两联都表达了诗人对柳子玉不幸遭遇的同情。

尾联表达出诗人对柳子玉前途的担忧和鼓励。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答案①“犹可厌”等语表达作者自嘲时暗含了对柳子玉寻访的感谢。

②在悲慨时光易逝、自己年岁已高时也暗含了作者与友人的惺惺相惜之情。

③在对时局不满中暗含了对柳子玉居官卑微、不幸遭贬的同情。

④借对柳子玉南行的鼓励和祝福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02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二轮强化训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类--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二轮强化训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类--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二轮强化训练: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类统编版高三总复习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高频考点强化训练考点13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类【三年真题】一、【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诗词, 完成1-3题。

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 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 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 山桥树杪①行。

登高万井山, 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 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 稍解别离情。

(注)①树杪:树梢。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 众鸡鸣唱, 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 山上有桥, 行人走在桥上, 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 万亩良田, 井然有序, 二水流过, 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 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2.“人作殊方语, 莺为故国声”一联中, 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欲暮黄鹂啭, 伤心玉镜台。

(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 两两自相语。

(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 恰恰一莺啼。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3.同样是描绘山峡, 《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 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答案】1.C2.B3.《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 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 色调明丽, 诗人置身其中, 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 情感却并不悲苦。

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 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 色调凄冷, 情感悲苦。

【解析】1.C.诗人登高远眺, 万亩良田, 井然有序, 二水流过, 分外澄明。

应该是“万家井邑出现”, 不是“万亩良田, 井然有序”。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第二节 鉴赏诗歌语言冲关能力提升试题 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第二节 鉴赏诗歌语言冲关能力提升试题 新人教版

冲关能力提升试题新人教版一、专题过关(一)炼字类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一)苏轼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诗人写白鹭,不用“飞”、“翔”之类的动词,却选用一“横”字,可谓匠心独运。

试选一个角度,用简洁的语言赏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用“横”字,能带出一股雄健之气,如同一团浓墨重重地泼在画面上,其气势、力度是“飞”或“翔”不可比的。

(2)用“横”字,描绘出诗人久久凭栏远眺的神情,诗人“贪看”一行白鹭在秋浦上飞翔,视线追随白鹭移动,有“横”的感觉;若用“飞”或“翔”,则看不出诗人久眺的身影,点染不出诗人的主观情感。

(3)用“横”字,化动为静,暗示秋浦水天一色,空寥清旷,是诗人心境之静的外现。

(答出任意一条即可)(二)炼句类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答元明[注]黔南赠别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元明:黄庭坚的兄长黄大监。

请赏析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本题以诗中的重要语句为着眼点,且题干没有对“赏析点”作具体的限定,因此,考生可以从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词句锤炼等比较突出的角度入手赏析。

考生分析后可知,因“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中有“雪”、“风”、“鸿雁”等景物,故宜从景物与情感、景物与人物关系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1)情景交融。

“急雪脊令相并影,”表面写大雪中脊令鸟相互依傍,实则比喻兄弟患难与共。

“脊令相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

《诗歌鉴赏如何突破选择题》第二课时课件

《诗歌鉴赏如何突破选择题》第二课时课件


1 形象意境分析不当 形象特点或景物氛围概括不当


2 词句解说歪曲原意 重要的字或词语的解释、诗句分析

3 语言特点判断错误 语言特色分析、语言风格判断

六 4 情感主旨分析错误 思想情感、写作目的

5 艺术手法张冠李戴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典故


6 基础知识分析错误 文体体裁、文化常识(背景)、题材、诗眼
标注选项 敏锐点
题干中各个选项的敏锐点就是题干要 求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艺术手法 的“赏析”。
第 一 步

题 三 步
第 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诗寻找对应点,注意 二 是否有歪曲文意的问题,评价赏析类的选 步 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锐点是否有根据。
找全原诗 对应点

落实命题 设误点
根据“内容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内 第 容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 三 析(手法)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步
②联系语境,着眼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切 忌孤立理解;
③把握意境特点、特定意象,重点关注描 XXX象空间、色彩、声响、冷暖等特点的词。
10.下列对《扬州慢》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描写词人亲眼目睹扬州城如今凋残和败坏的景象,“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 厌言兵”用移情手法写出了人民的苦难和胡人的罪恶。 B.上阕今昔对照,用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上片用今日的“空城”来反衬往日的“名都”; 往日“春风十里扬州路”和今日的荒凉景象形成鲜明对照。 C.下阕运用杜牧的典故,杜牧虽是俊才情种,但当他面对眼前的凋残破败的景象,必不能写 出往日的款款深情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 D.本词造境清雅空灵,用“犹厌言兵”表现兵燹后的残破,用杜郎名句表现扬州往日的繁华, 用“波心荡”“冷月无声”表现清幽伤感的气氛。

2022高考二轮复习古诗鉴赏专项突破精练(附答案解析)

2022高考二轮复习古诗鉴赏专项突破精练(附答案解析)

2022高考二轮复习古诗鉴赏专项突破精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侯中丞流康州①刘长卿②长江极目带枫林,匹马孤云不可寻。

迁播共知臣道枉,猜谗却为主恩深。

辕门画角三军思,驿路青山万里心。

北阙九重谁许屈,独看湘水泪沾襟。

【注】①侯中丞,即侯令仪,浙西节度使。

唐上元中刘展之乱江淮失守,江淮都统李峘归罪于侯令仪,令仪坐除名,长流岭南康州。

②写作本诗时刘长卿谪居江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抓住“长江”“枫林”“匹马”“孤云”等意象,渲染了送别时凄清孤寂的氛围,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怅惘。

B.颈联上句想象侯中丞流放康州后,将凭借其才华在军营中一展身手,赢得军士爱戴,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期许。

C.颈联下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会随着他流放之路而到万里之外,“青山”“万里”使全诗情怀更加深远。

D.这首诗写景虚实相生,用典自然贴切,语言凝重有力,寄慨沉郁悲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

16.诗的尾联提及屈原与湘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解析】15. B;想象侯中丞流放康州后,将凭借其才华在军营中一展身手,赢得军士爱戴”错。

“辕门画角三军思”是说侯中丞走后三军对他的思念,不是想象他流放到康州的情景。

16. ①屈原精忠报国却蒙冤被流放湘江,以屈原类比侯中丞,表达对他忠而被放的理解与同情;②表达了对朝廷昏昧、无人仗义执言的不平;③隐含了同为逐臣仕途不顺的自伤。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朝退书怀韩偓鹤帔星冠羽客装,寝楼西畔坐书堂。

山禽养久知人唤,窗竹芟多漏月光。

粉壁不题新拙恶,小屏唯录古篇章。

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诗人写自己已经脱了朝服,披鹤帔戴星冠,与诗题中“朝退”相呼应。

B. 书堂位于寝楼的西侧,环境清幽;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洒在上面。

C. 山禽豢养已久,与主人熟稔,一呼一鸣,相互应和,诗人闲适、自在。

(word完整版)必修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word完整版)必修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必修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一(3)题。

(11分)(2016年真题)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①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②.清商③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④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古诗十九首》之一)【注释】①阿(ē)阁:四边有檐的阁楼,②无乃:莫非.杞梁:春秋时齐国大夫,战死后,其妻痛哭十日后自尽。

③清商:乐曲名,声调清越悲凉。

④慷慨:不得志的心情。

(1)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楼阁之高的?请简要分析。

(3分)(2)说说“中曲正徘徊”中“徘徊"一词的表面意思和内在含义。

(4分)(3)诗的后四句运用怎样的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4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10分)(2014年真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节选自《孔雀东南飞》)(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

(1分)(2)对下列诗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事事四五通”,穿裙子总要穿上四五遍。

B、“腰若流纨素”,腰肢柔软得像飘动的白绸子一样.C、“指如削葱根",手指白嫩纤细,像削尖的葱白儿。

D、“纤纤作细步”,急急地走几个细碎的步子。

(3)刘兰芝在离开焦家前起大早仔细地梳妆打扮一番,这说明了什么?请根据节选部分前面的内容和刘兰芝的性格特点,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2013年真题)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1)“孟冬”是指 ,“一心抱区区”一句中的“区区”与《孔雀东南飞》中“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意思相同,即。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冲破训练古诗文阅读古诗综合鉴赏人教版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冲破训练古诗文阅读古诗综合鉴赏人教版

第二模块: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十二古诗综合鉴赏(测试时间:120分钟)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1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

江楼,也称望海楼。

一、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

你以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何?(限50字之内)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2-3题。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心绪,鸣噪自纷纷。

二、前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

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其“诗骨”是3、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4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4-5题。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旧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4、“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名句从来为人所爱好、欣赏,其原因是5、评价这首词的风格。

(不超过20个字。

)答:四、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小令,回答第6小题。

(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两首小令在表现手法上的一路的地方是。

五、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

南乡子苏轼梅花词和杨元素寒誉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

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备战中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附答案

备战中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附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戴叔伦的《江乡故人偶集客舍》一诗,回答问题。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①。

还作江南会,翻②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③,露草泣寒虫。

羁旅④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①千重:千重万户。

②翻:义同“反”。

③暗鹊:化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zā,周的意思),无枝可依”。

④羁旅:留滞他乡。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结合诗句赏析“相留畏晓钟”中“畏”的妙处。

(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两句,一写时间:秋天的满月之夜,一片清辉;一写地点:京城长安,已沉睡在静静的深夜里了。

B.颔联“还作”“翻疑”写出写客居他乡与江南故友不期而遇的惊喜心情。

C.“羁旅长堪醉”中的“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表现了醉生梦死的颓废心境。

D.全诗情景交融,婉转深至,格调清美,悠然不尽。

【答案】(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

(意思对即可)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答到任意一点即可)。

(2)“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侧面烘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和飘泊在外的孤寂、痛楚。

(3)C【解析】【详解】(1)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

后面再加上情感。

颈联很明显是写景,从“惊暗鹊”“泣寒虫”可见景之寂寞与凄凉。

然后结合全诗中“江乡故人”“梦里逢”“羁旅”“相留”可得出悲情。

颈联两句紧紧围绕“秋”字写景,秋风吹得树枝飘摇,惊动了栖息的鸟鹊;秋季霜露很重,覆盖了深草中涕泣的寒虫,到处都能感觉到秋的寒意和肃杀,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生活的凄清,以及身世漂泊和宦海沉浮之痛;诗人借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典故,写出自己与故友分别之苦。

讲义练习:第2部分 2 专题二 3 阅读技法 “两步四法”解读诗词曲——“看一看”读懂诗词

讲义练习:第2部分 2 专题二 3 阅读技法 “两步四法”解读诗词曲——“看一看”读懂诗词

要想做好诗词鉴赏题,首要的是读懂诗词。

只有读懂了一首诗或一首词曲,才能有针对性地得出答案。

因此,诗词鉴赏的关键是读懂诗词。

那么,怎样去读懂诗词呢?可以采用“两步四法”。

第一步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解读文辞,揣摩情意就是从标题、注释、意象、关键词句等方面把握诗词大意,从而揣摩诗词情感。

需用“三法”:“看一看,找启示”“抓一抓,寻突破”“辨一辨,明关系”。

看诗词的题目、注释、诗序甚至标点等,从而找到理解诗词的启示点。

看题目,思考信息题目是诗词的眼睛,是诗词内容和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是我们理解诗词的重要切入点。

具体说来,标题常有以下作用:①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④揭示诗歌的线索;⑤表明诗歌的题材;⑥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题目抓住题材是较为实用的方法,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词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能较快地深入到诗词的内容中去。

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读标题①时间是中夜(半夜);②地点是西园;③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

猜想①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②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读诗①我们在诗中就看到了“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点题)②标题里有月,诗中颔联就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③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句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二专题二第四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二专题二第四讲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规范练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薛昭蕴红蓼①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

整鬟②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③深浦④里,几回愁煞棹船郎。

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①蓼(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

红蓼:开红花的水蓼。

②整鬟:梳理发鬟。

③含嚬:愁眉不展。

④浦:水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上阕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寂静、幽远。

B.“整鬟飘袖野风香”给读者留下了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

C.词的上阕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

D.“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自己。

E.词的末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

解析:A项,“寂静、幽远”有误,应为“苍凉、寂寞”;D项,“自己”与原词不符,应为“船夫”。

答案:AD★(2)下阕的首句“不语含嚬深浦里”在整首词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解析:从“不语含嚬深浦里”这句词在整首词的位置上来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分析要注意指出是如何“承上”和“启下”的。

答案:承上启下的作用。

“不语含嚬”的人就是上阕“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

为什么“不语含嚬”,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

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临江仙暮春赵长卿[注]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谁怜。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2-2-5含解析

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2-2-5含解析

2-2-5[鉴赏古代诗歌的情感]一、对点练1.(2018·福建福州八市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念奴娇·秋日怀乡,用东坡韵陆深大江①东去,是吾家、一段画奁中物。

襟带五湖吞百渎,说甚黄州赤壁。

两岸芦汀,一湾柳浪,海涌桥头雪。

沧浪声里。

渔翁也是豪杰。

明年拟赋归来,轻舟短棹,两腋清风发。

春水稳如天上坐,闲看浮沤兴灭。

黄歇穿沙,袁崧筑垒,到处堪唏发②。

鲈鱼莼菜,一任江天岁月。

【注】①大江:有两层含义,一实指长江,二暗指流经松江的黄浦江。

②黄歇穿沙,袁崧筑垒:黄歇、袁崧曾疏浚黄浦江,“穿沙”“筑垒”是疏浚、治理黄浦江的手法。

唏发:晒干头发。

这三句写了此地既无水患之来,又无敌寇之侵。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解的两项是()A.此词题目就点出了“秋日怀乡”的主旨。

上半阕写其家乡上海壮美之景。

“大江东去”,用东坡语,亦切上海特点。

语意俱新,亦极亲切。

怀思之情,此可概见。

B.本词中的景象与苏轼的《赤壁怀古》中的景象一样都显得壮阔雄浑。

如“襟带”一句写黄浦江吞噬百水,以五湖为襟带的壮阔;“两岸”三句,动静结合写芦花、垂碧之美。

C.东坡说到“一时多少豪杰”,只及周瑜、诸葛亮等叱咤风云的人物;而此词认为江海的“渔父”也是豪杰,如此说来,人物与景物俱胜的故乡,怎不令人思念呢?D.古人写人之清贫,官之清廉,都说是“两袖清风”。

“两腋”句,暗含此意。

“浮沤”,水上浮泡,古人以喻生灭之易,世事之无常。

“闲看浮沤”写出了词人的超旷。

E. 辛弃疾《水龙吟》:“休说鲈鱼堪脍”,借张翰之典,表达自己尽管思乡,但不会弃官归隐;而本词的“鲈鱼莼菜”是上海的地方美食,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解析】 B.陆词的景象既有壮美的一面,也有秀美的一面。

“襟带”一句写壮阔之景,“两岸”三句,写秀美之景;E.陆词的“鲈鱼莼菜”也是化用了张翰的典故。

【答案】BE2.(2018·四川资阳市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备战中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附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古诗词赏析。

落花唐·严恽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花下醉唐·李商隐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时节的花朵,同时也都直接或间接写到了诗人的行为。

(2)简析这两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答案】(1)暮春喝酒赏花(2)第一首,通过诗人面对落花饮酒,一边与花对话,又仿佛自言自语似醉非醉的行为,委婉抒发了春光易逝的感慨伤怀落寞抑郁之情;第二首,通过诗人“醉流霞”“倚树沉眠”“客散酒醒”“赏残花”等行为和神态,写出他的孤独寂寞,同时也流露出对花痴迷喜爱之情。

【解析】【详解】(1)严恽的七言绝句《落花》,是一首惜花惜春的诗。

《花下醉》也是一首抒发对花的陶醉流连的小诗。

所以两首诗都描写了暮春时节的花,“更向花前把一杯”和“客散酒醒深夜后”写出了诗人饮酒赏花的行为。

(2)严恽的七言绝句《落花》,是一首惜花惜春的诗。

严恽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唐代科举正月考试、二月放榜,春光虽好,奈何自己依旧落第,是以问出花"为谁零落为谁开"一句,"零落"所代表的失意与"花开"所代表的得意恰成鲜明对比,诗人的苦涩溢于言表。

同时,感叹时间流逝,春去花落,韶华易逝,有谁知道落花的忧伤,落花的无人怜惜呢。

《花下醉》这是一首抒发对花的陶醉流连的小诗。

诗歌先以寻花开篇。

接着沉醉花中,最后写酒醒赏花。

通篇都围绕着花来展开。

表现出诗人对花的强烈喜爱。

可谓爱花之至。

据此作答。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面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力渲染酒好价高,与下文“不能食”“心茫然”形成对比。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二部分古代诗歌鉴赏第1讲了解并破解选择题的几种设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二古诗文阅读第二部分古代诗歌鉴赏第1讲了解并破解选择题的几种设

第二部分古代诗歌鉴赏考情速览考题自测·明确方向——洞悉新情境,明辨新考题一、[2022·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别李白[唐代]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二、[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3~4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4.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答:备考指南聚焦考点·重难突破——找准弱点,有的放矢第1讲了解并破解选择题的几种设误类型一、古代诗歌选择题设误类型二、两类方法破解五种设误典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高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及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九日水阁(宋)韩琦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释】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既要登高怀远,也有以菊花配螃蟹的饮食习俗。

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北宋政治家、词人。

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

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七言绝句首联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池馆”“古树”照应“水阁”,“重阳”照应“九日”。

B. 颔联两句对仗整,以“老圃”对“黄花”,“秋容”对“晚节”,“淡”对“香”。

这两句从正面写九日赏菊。

C. 颈联写新酿的美酒已经很熟,味道醇厚芬芳。

螃蟹早就长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

D. 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续的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洁的人品。

(2)这首诗塑造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1)A(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节弥坚、豪情满怀的诗人形象。

①首联两句写诗人住处的水阁古榭虽倾颓破败也不介意,还高兴地在那里宴请嘉宾欢度重阳,表示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

这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写的。

②颔联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以“黄花晚节香”喻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

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写。

③尾联两句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虽衰,诗情却不减当年的豪情逸兴。

【解析】【分析】(1)A项,“这首七言绝句首联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错误,“七绝”应为“七律”。

故选A。

(2)第一句写池馆园林荒凉的感觉,与第三句“秋容淡”相呼应。

第二句点出九日宴会之事,虽然池馆倾圮。

台榭荒芜,却有嘉客来助成重阳雅集,环境虽然荒僻,人的兴致却很高,表示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

高考总复习语文文档第二部分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五课时跟踪练含解析

高考总复习语文文档第二部分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五课时跟踪练含解析

学案五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时跟踪练一、题型对点练1.[修辞手法]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台城游贺铸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璧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

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

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

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词的上阕进行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能力。

上阕主要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解答本题时,要将对比的双方分析清楚,还要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从“台城游冶”到“吟醉送年华”用生动的史实铺叙六朝最后一位君主陈叔宝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最后两句与前面的诗句形成强烈的对比,以“回首”二字,由繁华陡折至败亡,以“却羡”二字,漫画似的勾勒出被隋兵攻破金陵,陈后主走投无路,最后连井中蛙也做不得的悲惨结局,表达了词人对这些群丑的愤怒与鄙弃。

2.[表达方式]阅读下面元曲,完成后面的小题。

山坡羊·西湖杂咏薛昂夫①山光如淀②,湖光如练③,一步一个生绡④面。

叩逋仙⑤,访坡仙⑥,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①薛昂夫:元代散曲家,回鹘人。

他用[山坡羊]的曲调写了春、夏、秋、冬的西湖四季景色。

②淀:青黑色染料。

③练:白色的丝织品。

④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

古人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

⑤逋仙: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

性孤高自好,终生不仕,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赏梅养鹤,也不婚娶,人称他“梅妻鹤子”。

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山,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归。

⑥坡仙: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

他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筑堤,夹堤广植柳桃。

人称苏堤。

同是表达游湖之感,上面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关课时作业第二部分 专题二 考点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四类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关课时作业第二部分 专题二 考点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四类表达技巧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登鹳雀楼[唐]畅诸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

迥临飞鸟上,高谢世人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登高饮酒以见气势。

诗人与友人列坐酌饮,酒后豪兴大发,偕友人恣情登楼。

极力赞美城楼的高峻,又借饮酒场面表达了豪爽之情。

B.颔联写登楼所见之景。

鹳雀楼高临飞鸟之上,登楼俯瞰像超出人世。

既实写了鹳雀楼之高耸,又虚写出作者远离世俗和尘凡的避世情趣。

C.颈联写极目远眺之景。

“围”形象地写出了“天势”欲将整个大地包围的形貌;“断”则传神地表现出黄河一泻千里、不可阻挡的巨大力量。

D.尾联借意象点明其事。

从重阳节“菊花事”来下笔,笔墨富有诗意,“今年”突出了别于往年的特殊情景,“并是”点明此次登临之意。

解析:B[B.“远离世俗和尘凡的避世情趣”错,应是“超尘脱俗、清高俊逸的人生志趣”。

故选B。

]2.畅诸与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都借“山”与“河”表达旨意,各尽其妙,“畅诗以情取胜,王诗以理取胜”。

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阐述。

解析:畅诸所写的《登鹳雀楼》借景抒情。

第一、二联写和朋友畅饮登楼,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流露出诗人畅快心情和清高、俊逸的情怀;第三联写四围景象,天然形势似乎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断山,浩荡奔去,可见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尾联点名明此番登临也在于送别朋友归去,流露出殷殷惜别之情。

王之涣所写的《登鹳雀楼》以诗明理。

写出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答案:①畅诗颈联“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表现出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阔远景象,彰显黄河万里奔腾,滔滔向前的浩大气势,重在表达诗人开阔高远的胸襟和激越奔放的豪情。

尾联借重阳登高赏菊的旧例,点明登楼主题——送别,既有殷殷惜别之情,又隐喻自己的高洁脱俗的情怀,不落俗套,且无伤感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诗词鉴赏强化练习突破真题零距离突破【真题一】(2012·上海)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

(2分)【真题二】(2012·天津)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人选择早春时节特有的景物,生动的描绘出大自然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与活力。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这是词人对记忆中豪迈壮美的军营生活的描写“醉里”“梦回”表现出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C.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灰烬”“血”“泥”写出了沦陷区的凄惨景象。

D.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界上没有的珍奇。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诗句描绘了“天上街市)”的奇景,诗人用两个“定然”,语气肯定,将读者带入美好的现实世界。

【真题三】(2012·浙江杭州)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5分)送人之松江宋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袂:袖子。

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1.《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2.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真题四】(2012·浙江宁波)(4分)田家郑獬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

②残照:夕阳。

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2分)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

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真题五】(2012·浙江湖州)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5-16题。

(4分)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姜夔①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15.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答:16.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分)答:【真题六】(2012·浙江嘉兴)野池唐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15.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植物▲的景象。

(2分)16.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真题七】(2012·浙江衢州)城东早春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①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上林:上林苑,指长安城。

1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

(2分)答:16.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2分)答:【真题八】(2012·浙江台州)秋夜山居(4分)唐施肩吾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

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4.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2分)15.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2分)答: 【真题九】(2012·浙江丽水)过湖俞桂舟移别岸水纹开。

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8.诗中有画。

(2分)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

抬头望去,19.景中有情。

(2分)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

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真题十】(2012·山东东营)咏路[宋]邹浩①赤路②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③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注释]①邹浩,宋代学者、诗人。

诤臣,敢直谏。

遭佞臣诋毁屡被贬谪而无愧悔。

本诗便写于被朝廷逐放岭南期间。

②赤路:炎荒之路。

③伊:句首语气助词。

8.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特征和含义?(2分)答: 9.本诗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 【真题十一】(2012·山东济宁)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题。

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答:【真题十二】(2012·山东泰安)阅读《望岳》诗,完成22-25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23.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24.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5.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真题十三】(2012·山东滨州)古诗词鉴赏。

(3分)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贬地。

行至白帝城,忽闲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

7.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的特点。

(1分)8.“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2分)答:【真题十四】(2012·四川自贡)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9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味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排徊。

1.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争暖树:争着飞向朝阳的树。

B.没马蹄:初长青草似毯,刚能淹没马蹄。

C.行不足:走也走不够。

D.香径:铺满落花的小径。

2.《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苹云脚低。

”两句诗的意思是:答:3.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同是写春天,《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之景,《洗溪沙》写的是暮春景象。

()B.“燕啄春泥”写出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来的亲切,两首诗词同样抒写了作者对春之燕子的喜爱。

()C.“最爱湖东行不足”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小园香径独利湘”则抒发了词人的寂寞和忧伤。

()D.从写作上看,《钱塘湖春行》是借景抒情,《浣溪沙》既写景抒情,又托物言志。

()【真题十五】(2012·广东湛江)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2分)答: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冲刺演练提分突破【冲刺题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8题。

(5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7.说说颈联“悦”“空”的妙处。

(2分)8.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的环境,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冲刺题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3题。

(5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2.“黄鸡”的本意是:,诗中是指。

(2分)13.下阕的议论表达了什么哲理与情感?(3分)【冲刺题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10题。

(6分)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8.诗中写出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采莲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的诗句是:。

(2分)9.这首诗刻画的是怎样一位少女的形象?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特色?(2分)10.诗中的“向脸”二字用得极为神妙,请简要分析。

(2分)【冲刺题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2题。

(6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2.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句。

(3分)【冲刺题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4分)秋夜[宋]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1.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分析其作用。

(2分)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冲刺题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1—12题。

(4分)桂源铺杨万里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11.诗中最能体现“万山”对溪水态度的一个词语是:(2分)12.诗中的溪水具有怎样的精神?(2分)【冲刺题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0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