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强化训练精选(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 语文 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咏梅【宋】王安石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对梅花迟迟不肯开放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2)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黄庭坚早秋明月新圆,汉家戚里生飞将。
青骢宝勒,绿沉金锁,曾瞻天仗。
种德江南,宣威西夏,合宫陪享。
①况当年定计,昭陵②与子,勋劳在、诸公上。
千骑风流年少,暂淹留、莫辜清赏。
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
遍舞摩围,递歌彭水,拂云惊浪。
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③。
【注】①“青骢宝勒……合宫陪享”这几句是讲曹彬(曹伯达曾祖)平定江南,其子曹玮、曹璨等屡破西羌契丹事。
②昭陵,宋仁宗葬永昭陵,宋人以昭陵代指仁宗。
③凌烟像: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而建造凌烟阁,上面绘有功臣图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汉家戚里生飞将”一句总领上片,巧妙地夸耀了黔州太守曹伯达的高贵出身。
B.上片回顾往事,写曹伯达家族功勋卓著,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忠心报国的高远志向。
C.下片“暂淹留、莫辜清赏”表达出词人对曹伯达的勉励,希望他不要辜负朝廷恩遇。
D.下片承接上片铺陈的手法,“虚弦落雁”“拂云惊浪”等句极力赞扬曹伯达年少有为。
(2)本词结尾“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李白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解析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雕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韦应物在滁州任职的一年里,对朝政紊乱、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极为忧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塑造了一个有志而无奈、进退两难的官员形象,披露了一个官员的思想矛盾。
B.首联点明分别的时间,“又”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
C.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既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诗人个人的前途。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感激友人李儋的问候,急切盼望友人的来访的情感。
(2)诗歌的颈联备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
请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除夜[唐]来鹄①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③。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①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鹄家宅在南昌东胡徐孺子亭边。
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
师韩柳为文,举进士,屡试落第。
②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③屠苏:药酒名。
(1)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来诗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既交代了后面“愁”的所有原因,也奠定全诗愁苦的情感基调。
B.王诗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既紧扣了诗的标题“元日”,又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C.王诗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
D.同为辞旧迎新两首诗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却不同。
来诗愁苦,王诗喜悦,这与他们境遇有关。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注】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叙侄子虽身处困境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行为反衬了战乱中社会的纷扰。
C.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辞,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
作为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均为舜妃,舜南巡时死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凰”三句描写了诗人在湖上所见到的美景:雨后凤凰山下,水风清爽,晚霞明艳。
B.“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以芙蓉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C.“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以白鹭有意倾慕来衬托演奏技术的高超。
D.“数峰青”一句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言有尽而味无穷。
2.本词下片是如何来描写音乐的?请作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①苏轼昨夜霜风入夹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②二谢无人继,直恐君诗胜义熙③。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真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3高考全国甲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晃补之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
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15.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023高考全国乙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
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
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
与君同醉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15.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附:参考答案【2023高考全国甲卷】14.【参考答案】A【解析】“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错。
词中“明年应赋送君诗。
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意思是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
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
据此看出词人是明年送别朋友,属于虚写,并不是真实的场景。
15.【参考答案】①用动词“垂”“谢”赋予“柳”“梅”动态的美感,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秀丽的春景;②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安慰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愫。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强化练习题7(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7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来李贺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①啼寒素②。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③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④,恨血⑤千年土中碧。
【注】①络纬:名叫纺织娘的小虫。
②寒素:简陋的院落,也指清贫的人。
③香魂:指前代诗人的魂魄。
④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
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⑤恨血:《庄子》中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诗人以“壮士”自称,表达了高标自许的情怀,一个“苦”字,为全诗诗眼,奠定了感情基调。
B.纺织娘的啼叫声声入耳,衬托出秋日夜晚的荒寒冷寂,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C.诗人担心自己用竹简辛苦写成的书受人嫉妒而遭毁坏,因为像蠹虫一样粉噬贤者的坏人太多。
D.诗人的思想在这样枯寂黯然的夜里被牵扯着,他的肚肠都快要因此而愁直了,悲情溢于言表。
2.请简要概括本诗和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在情感抒发方面的相同之处和手法技巧方面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月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乙)初月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诗都写了“白露”与“花”,甲诗用来衬托月光的莹润,乙诗则用来表现月光的微弱。
B.甲诗颔联用“爪”与“眉”描绘初月的不同形态,乙诗颔联则写月亮由升到隐的短暂过程。
C.甲诗颈联“乐”“愁”直接点出初月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乙诗颈联则侧面描写月光暗淡,意境凄清。
新高考古诗鉴赏强化训练 - 答案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秀才归桂林许浑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
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
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
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起句诗人便忧虑朋友孤身南征,难免寂寞。
次句“通”字既指行程中山水相连,道路自通;又指路途上山山水水皆与朋友的心意相通。
B. 颔联写杜秀才归桂林途中看到朝霞、晚霞的美景:千里滴翠,碧草青青;顺风顺水,只需半帆就可行船。
C. 颈联描写了南方鲜明色彩的对比,告诉人们既可以平和的心境去领略山水之清新秀丽,也可以在变化的情绪和环境中去感受大自然的丰富性。
D. 这首送别诗属于近体格律诗,诗的额联、颈联对仗工整,风格豪丽,语言秀美,写离情却不道愁苦,赞风光则生忧虑,颇耐寻味。
16.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①苏轼银塘朱槛麴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②,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注]①徐君猷:名大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当时黄州知州。
②狱草烟深:此句和下句的意思是黄州百姓安居,政治清明,监狱里没有罪犯,庭上少有诉讼。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阙先描写自然,再转到议论民俗生活,描写沉浸在浓郁端午节日气氛中的黄州,呈现出一派清新升平的气象。
B. 词的下阙写苏轼与徐君猷一起欢度端午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渗透着苏轼与徐君猷志同道合的情谊与痛快淋漓的才思。
C.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三句承上启下,由咏景转向写人,将欢欣谐趣的苏轼和徐君猷描绘得十分传神。
D. 全词借景抒情,名为写端午风俗,欣赏自然风光,实则借题发挥,赞颂徐君猷的善施政德,称赞他使民安乐的功绩。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强化练习题4(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4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诗歌鉴赏阅读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二)黄庭坚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权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绸甲化枯枝芞湘东一目气成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出于《庄子》中侚倭丈人承纲的故事。
丈人一心捕纲,意志专一,竟把身子当作枯树,手臂当作树枝。
@《南史》记载,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
这里的“目”指围棋的“眼”,围棋需要两眼才能活。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开门见山,照应诗题,既交代弈棋之由,又暗含忙里偷闲的意趣。
B.颌联设喻用典,或直写心理,或以形显神,细致入微地刻画棋手形象。
c.颈联叙中有议,呼应”席上谈兵”,“诚”“尚”二字蕴藏棋局走势。
D.尾联运用反问,表现诗人的自省,弈棋虽乐,但从日到夜,耗时误事。
2.这首诗写的是弈棋,但也引发读者弈棋之外的联想。
诮结合颌联和颈联,说说此诗给读者哪些启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十五陈子昂°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
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气昔称天桃子,今为春市徒。
鸥;萨悲东国,糜鹿泣姑苏气谁见鸥夷子气扁舟去五湖。
【注】@陈子昂的政冶生涯,都是在武则天当权时期度过的。
《陈氏别传》记载:“上数召问政事,言多切直,书奏,辄罢之。
"@明月珠:即夜明珠,比喻封官赐爵。
@鸥鸦:一种恶鸟,一说即猫头鹰,有不祥的预兆。
周公曾被管叔诬陷,后来管叔发动叛乱,周公奉成王之命平定叛乱,作《鸥鸦》以劝讽成王。
@西汉淮南王刘安有谋反意,伍被引用伍子胥对吴王说过的话进谏。
“糜鹿游姑苏台”意谓胜地衰败,比喻亡国,后沿用力典。
@范蠡是越国的上卿,因献西施于吴王夫差,就中取事,破了吴国。
后见越王义簿,扁升退游五湖,自号“鸥夷子”。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贵人”即诗人自己诗人因屡屡不能实现政治抱负,因而心中愤愤不平。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强化练习题3(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五丈原武侯庙[宋]郝居中筹笔无功事可哀,长星飞堕蜀山摧。
三分①岂是平生志,十倍②宁论盖世才。
坏壁丹青仍白羽,断碑文字只苍苔。
夜深老木风声恶,尚想褒斜万马来。
【注】①三分: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相见时,即定下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战略计划。
②十倍:刘备临终前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诸葛丞相庙[唐]武少仪执简焚香入庙门,武侯神象俨如存。
因机定蜀延衰汉,以计连吴振弱孙。
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
宣王①请战贻巾帼,始见才吞亦气吞。
【注】①宣王,指司马懿。
诸葛亮出兵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郝诗中颈联写残毁的碑石上已生满青苔,可以看出武侯庙破败荒凉。
B.郝诗中尾联写深夜风吹林木之声犹使人想到当年蜀军北伐时万马奔腾的气势。
C.武诗中颈联既有对诸葛亮竭忠尽智的赞誉,也饱含对其晚年昏庸的惋惜。
D.武诗采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塑造了诸葛亮作为一代名相的光辉形象。
2.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两首诗分别是怎样表现这一点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五十九(其五十二)李白青春流惊湍,朱明①骤回薄②。
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
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③。
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注】①朱明,夏天。
②回薄,循环变化。
③葵藿,野菜名。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两句,直抒胸臆,“流”和“骤”表现了时间流逝和季节变换之快。
B.诗中三四句,从“不忍”“何托”两个词可见诗人托物寄兴感叹人生的深意。
C.第五六句的意思是,夏雨过后,兰蕙在风中凋谢,葵藿在秋露中枯萎。
高考诗歌鉴赏精练100题(附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精练100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001.阅读下面这首唐宋诗,完成小题。
秋夜陆游抱病齿发非,阅世城市换。
朋侪冢累累,在者亦云散。
穷居嬾①出户,俯仰秋已半。
疏钟②到倦枕,微火耿幽幔。
平生疑著处,忽若河冰泮。
百年寓逆旅,万事真既灌③。
纷纷彼方寱④,袖手不须唤。
萝月⑤忽满窗,悠然付长叹。
【注】①嫩:同“懒”。
②疏钟:稀疏的钟声。
③既灌:谓古代对天神、祖先的大祭第一次献酒以后。
④寐(yì):呓语。
⑤萝月:藤萝间的明月。
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百年寓逆旅,万事真既灌”既说人生百年不过是寄寓在旅舍之中,是十分短暂的,又说诗人在酒后将万事看得真真切切。
B. “纷纷彼方寐,袖手不须唤”颇有深意,表达了对梦中人的些许怜爱,又写出诗人夜不能寐的忧思。
C. “微火耿幽幔”结住前面的抒情,又引出后面的抒情,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D. “疏钟到倦枕”明明要写诗人听到钟声,却偏偏避开“听”字,着一“到”字,化虚为实,将诗人倦怠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E. “齿发非”采用借代的手法,说明作者年老。
“俯仰秋已半”采用夸张手法说明时光过得很快。
2. 秋夜引起了诗人哪些秋思?请简要概括。
答案及解析:1. AB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AB项考核内容,C项考核诗句作用,DE项考核手法,其中A项,“酒后”曲解文意。
B项,“表达了对梦中人的些许怜爱”属于架空分析。
2. ①老病之痛;②漂泊之苦;③朋友死散之悲;④光阴易逝,壮志难酬之慨;⑤报国无门,被迫隐居的失落。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2022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精练(附答案解析)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2022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精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漫兴①辛弃疾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②,舍我其谁也?【注】①这首词是庆元六年(1200年),作者61岁,被罢官退隐于铅山时所作。
②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题目“漫兴”,是罢官归田园居后之作。
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抒发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失意和心中郁闷。
B. 词中的李广,实则词人的自我写照。
为其鸣不平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矛头直指当时的南宋统治集团。
C. 下阕四句,作者既根除园中杂草,又修葺乡间住宅,词人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认为力田之职非我莫属。
D. 此篇为小令,心境之悲慨与众不同,呈现出旷达乃至玩世不恭的外观,话说的极其风趣,实则带泪的微笑。
2.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1. C2.①用典,表达词人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
②对比,用李广英勇善战难封侯与李蔡才能平庸却封侯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
词人以李广自比,表达了心中的愤愤不平。
③反语,有朝一日恢复汉代官制,选举“力田”,看来是非我莫属了。
表面微笑,实则心酸自嘲。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项,“词人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认为力田之职非我莫属”错误。
描绘了词人罢官闲赋时在园中根除杂草、修葺乡间住宅的田园生活景象。
表面上很自信,其实是自我解嘲。
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不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和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
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诗歌鉴赏(2份打包附答案) (1)
2024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训练: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①刘禹锡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②。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③。
【注释】①礼部王侍郎主持科举考试,放榜后,广宣和尚作诗祝贺,刘禹锡也以此诗酬和。
②羽翰:翅膀。
③《高僧传》记载,高僧支谦长得黑瘦细长,眼白多而眼睛呈黄色,当时人说他“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一、二句描述科举考试榜单发出后长安一片轰动,大街小巷上人们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
B.第五句的“白雪”一词运用阳春白雪的典故,赞颂王侍郎文章高雅,能够承担起科场选才的重任。
C.第六句的“青云”比喻高官显爵,整句话的意思是祝愿王侍郎借这次科考的助力在官场青云直上。
D.尾联用佛典写广宣和尚,在称赞王侍郎的同时也赞美了广宣和尚修为高深,体现出作者与两人的友情。
2.“桃李”是诗中常见的意象,本诗颔联中的“桃李”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中的“桃李”,手法和用意均不相同。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霜天晓角蒋捷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
折时高折些。
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人物、环境、故事要素气质鲜明,具有小说的基本特征。
B.这首词具有散文特征,联想和想象丰富生动,行文精巧别致。
C.标题霜天晓角点明了季节特征和时间特征,属于环境描写。
D.这首词与《涉江采芙蓉》相同,塑造人物都用了心理描写。
4.请从闺怨诗的角度,以窗内闺中人为基本要素,对全词作鉴赏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添字浣溪沙·三山①戏作辛弃疾记得瓢泉快活时,长年耽酒更吟诗。
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②。
高考古代诗词鉴赏强化训练50首(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词鉴赏强化训练50首(附参考答案)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或:借景抒情。
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2.阅读下列两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张可久(其一)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①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其二)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②。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①金谷名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
②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问题:你认为这两首元曲哪一首的结尾更好?请简述理由。
要求:所答内容不少于80字。
答案:如果认为以“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作结好,则从情景交融的间接抒情含蓄特点论,可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例。
如果认为以“一声长叹”作结好,,则从直接抒情,感情激烈饱满、爱憎分明角度论,可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例。
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6分)蟾宫曲·九日①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
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考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春①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②,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③。
【注】①题目为编者所加,原诗仅有诗前小序。
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诗人被贬黄州期间。
②酽,yàn,(汁液)浓;味厚。
③招魂,即《楚辞·招魂》。
传说宋玉因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怀王,希望他能悔悟,及时召回屈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设想“东风”为春之信使,城居的诗人没有感觉到春意,渴望春意的诗人于是主动出郊寻春、旧地重游。
B. 颔联宕开一笔,不写寻春所获,而作起议论来,表达感慨,诗意警策。
可结合作者同时期写的《前赤壁赋》来理解。
C. “江城”诗中指黄州。
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温和的野老,既表明这次春游的欢聚畅饮,也表现了苏轼在黄州的生活状况。
D. 最后两句是告慰故人,诗人表明自己在黄州过得很好,并邀请京城的朋友到此相聚,让友人不必为自己返京之事多操心。
(2)颈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答案】(1)D(2)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却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
江城欢聚之乐、人情朴野之纯,都可以让人抛却烦恼的往事。
虽遭贬谪,诗人却欢聚此间,乐在此间,不以为意。
【解析】【分析】(1)D项,“邀请京城的朋友”错误,“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意思是“我们已经约定了,每年春季的时候都要出东门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们啊,你们就不必因为此事担心挂念了”,后一句中的“故人”是指老朋友,而前一句中的“约定”的不是京城老朋友,结合颈联“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可知,这里是与“野老”相约。
故选D。
(2)“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意思是“让我们去江城边上的酒馆,喝上三杯酒家自酿的好酒吧。
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基础训练:选择题(典题示例+强化训练+答案解析)
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基础训练:选择题(典题示例+强化训练+答案解析)【典题示例】1.选出对李白《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奔放雄奇的感情基调。
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
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
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青泥岭为唐人人蜀要道,诗人以写实的手法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D.“诗人以写实的手法着重写其山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错误,攀援青泥岭的细节并非写实而是想象。
故选D。
2.选出对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
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
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解析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①(清)陈维崧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
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
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
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
我讵不如毛薛②辈,君宁甘与原尝③亚。
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注】①康熙七年(1668年),陈维崧赴京求仕,未果而归,途经河南开封,凭吊信陵君祠,写下此词。
②毛薛:战国时赵处士毛公与薛公的合称。
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
魏公子信陵君客赵,闻二人名,折节往从之游。
后秦兵攻魏,二人力劝信陵君归救魏国,终于大破秦军。
③原尝:赵平原君和齐孟尝君合称,与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合称为“战国四君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词写作者偶然路过信陵君祠进行凭吊,表达了作者凭吊时的感受。
B. 上片描写了秋风中信陵君祠荒凉破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悲凉萧瑟的氛围。
C. 下片开头两句总领,以古今人事相通令人悲诧,引出吊古伤今的情怀。
D. 词中用典,抒发了生不逢时的感慨,表达了对侯嬴老年才被重用的同情。
(2)词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作者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D(2)词中塑造了一位失意潦倒、内心沉重、颇为自负,而又怀才不遇,渴望受到赏识(或得到重用)的作者形象。
“席帽聊萧”写出作者失意潦倒的状态;荒凉破败的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比沉重;自比毛公、薛公和侯嬴,表现出作者的自负和怀才不遇;渴望像毛公、薛公、侯嬴一样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反映出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
【解析】【分析】(1)D项“表达了对侯嬴老年才被重用的同情”错误,应该是表达了作者渴望像侯嬴一样得到重用的感情。
故选D。
(2)“席帽聊萧”写出作者失意潦倒的状态;“正满目、荒台败叶”写出了荒凉破败的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比沉重;“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强化练习题6(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6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送人游杭石延年激激霜风吹墨貂,男儿醉别气飘飘。
五湖载酒期吴客,六代成诗倍楚桥。
水荇渐青含晚意,江云初白向春娇。
前秋亦拟钱塘去,共看龙山八月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所在的地方尚是寒风猎猎,人们还穿着貂皮衣服,而友人要去的杭州则已经水草泛绿,春意融融,令人向往。
B.诗人运用想象,依次描写了杭州的五湖、楚桥、水荇、云彩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杭州一带美景的热爱之情。
C.颔联中的“期”字生动表现出五湖对吴客到来的期待,而这其实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到达杭州后尽情游玩的祝愿。
D.本诗虽为送别诗,但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样,都并没有着重表现诗人的不舍和伤感,反而含有豪迈之气。
2.诗歌写的是现在送友人到杭州游览,为什么在诗的结尾笔锋一转,提到“前秋”的计划?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彩树歌陈子昂嘉锦筵之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
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
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
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
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
故吾思昆仑之琪树【注】,厌桃李之缤纷。
【注】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诗人在描写彩树的外在特征时,调动视觉、嗅觉,对彩树的似锦繁花、馥郁芳香进行了描绘。
B.诗人运用想象,以仙境的新月、巫山朝霞为喻,咏叹彩树的美好,以此刻画了完美高洁的自我形象。
C.诗人通过描写彩树虽繁花似锦、艳丽迷人却无人欣赏的处境,表达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D.诗人立意构思时抓住物与人、客体与主体在形神方面的相似之处进行叙写,借咏物而言志。
4.诗歌最后四句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强化训练精选(附答案解析)(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李贺其一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本组诗写于李贺任奉礼郎以病辞归昌谷时。
②箨(tuò)落:笋壳落掉。
③长竿:新竹。
④茂陵:地名。
《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15.下列对两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看母笋是龙材”描述竹子在春天初长时的情景,语势流畅而又清丽自然。
B.“茂陵归卧叹清贫”说自己已经年老,只能像居茂陵时的司马相如甘守清贫。
C.“风吹千亩迎雨啸”写千亩之竹风吹过后声浪仿佛雨啸,有排山倒海之气势。
D.两诗赋予普通意象奇特之处,与传统借竹抒怀诗不同,集中体现李贺创作风格。
16.竹是古诗常见意象,往往寄托着诗人情志。
试分别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竹子的形象。
(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题。
登岳阳楼①萧德藻不作苍茫②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③客,一挖④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注】①岳阳楼:湖南岳阳城西门城楼,下临洞庭湖。
唐丞相张说谪岳阳时所造,为登临胜地。
②苍茫:旷远无边的样子。
③夜郎:唐置县,今湖南玩陵西。
④挖:同”舵”,这里指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抒发感慨,颌联写自已经历,多年夜郎为客,今日泛舟洞庭之上。
B.颈联写洞庭湖的秋色,白鹭、远山,画面开阔;以动衬静,境界多变。
C.尾联变换视角,由舟中转楼上,既点出题目,又引人想象,意味深长。
D.这首诗,避开前人所写的角度,把大量笔墨用在登楼之前,独辟蹊径。
16.这首诗蕴含着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李判官赴东江王维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①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②遥知辨璧吏③,恩到泣珠人④[注]①皂盖: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
②富春:古县名,诗中指李判官赴东江所在地③辨璧吏:负有置办玉壁使命的官吏。
④泣珠人: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成珠,亦指鲛人流泪所成之珠。
后用为蛮夷之民受恩施报之典。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诗人从听说李判官出使写到李判官跟随皇帝的使者离开,可见诗人的不舍。
B.“左语”“文身”运用借代手法,用来代指李判官即将赴任之地的少数民族。
C.“通”“化”二字交代了李判官此次赴任东江的使命是传达圣意,教化边民。
D.尾联说虽然知道你负有置办玉璧的使命,仍希望你同时把朝廷的恩泽带给边民。
16.请从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分析诗歌颈联的作用。
(6分)(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道中陈与义雨子收还急,溪流直又斜。
迢迢傍山路,漠漠满林花。
破水双鸥影,掀泥百草芽。
川原有高下,随处着人家。
[注]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初,陈与义离衡岳,去邵阳(今湖南宝庆)妻族周氏处,道中所作。
是年,陈与义年41岁,自靖康元年(1126年)避乱南奔已有五个年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雨子”二字新颖别致,描绘出春初雨点刚住又急剧落下的山中景象;路边曲折的溪水默默伴随行人,引人注目。
B.颔联是宏观,是远景。
山边的驿路,无穷无尽地向前伸展去。
桃李盛开,山村笼罩在一片春色中。
“迢迢”是远望情景,却能使人产生“长路悠悠,何处才是尽头”的惆怅不堪之情。
C. 颈联是微观,是近景。
雨后,一对对轻鸥掠水而过,泥土松软,草芽破土而出,表现出无限生机。
D.尾联继续描写眼前近景。
高下起伏的河川、原野,处处可见的人家烟火,描绘出一幅宁静、安谧的画卷。
16.纪昀评此诗“夷犹有致”。
本诗在摄相取景、选声配色方面力避前代诗人山水行旅诗的惯常蹊径,它落笔淡远,寄兴深微。
请结合全诗对此特点做简要分析。
(6分)(五)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柳梢青·春感刘辰翁①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
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②心情。
【注】①刘辰翁(1233-1297),南宋词人。
宋亡以后隐居于故乡江西庐陵山中,从事著述,以此终老。
②《汉书·苏武传》记载:“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题为“春感”,然春景不多。
由“银花”“戏鼓”“月明”等物象推断,该词应是作者在元宵节有感而作。
B.春天给人以希望,但在作者的笔下,处于元军铁蹄蹂躏之下、曾经锦绣的江南此刻毫无生气,处处充满哀愁。
C.“番腔”“戏鼓”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神鸦社鼓”,都重在表现民众麻木不仁。
D.全词以整齐的四字句法为主,搭配两字一顿的节奏和内涵丰富的典故,生出一种沉郁苍凉、欲说还休的情致。
16.下片“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诗人为什么要如此安排顺序?请说出你的理由。
(6分)(六)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第二句的“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出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人格追求。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16. 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6分)(七)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声③。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本诗是苏轼被贬儋州,后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作。
②鲁叟:指孔子。
乘桴:乘木筏子。
《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③轩辕,即黄帝。
《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合一的音乐。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的前四句,表面是写景,实则写意,不露痕迹,且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B.首联“参横斗转”既照应诗题,也暗含人生的黑夜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之意。
C.本诗的抒情很有特色,既有借景抒情,又有直抒胸臆,二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D.尾联作者说九死不恨,意为无恨也无希望,表达遭贬蛮荒的悲戚无奈和心灰意冷。
16.本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 分)参考答案(一)15.B【解析】“言‘我’已年老错”,“茂陵归卧叹清贫”意为“我”并不太老,却只能像家居茂陵时的司马相如一样,甘守清贫。
16.①《其一》写新竹拔节千尺、脱却尘泥的形象。
笋壳剥落,新竹成长如刀把碧玉削开,猛长千尺,直插云霄。
新竹寄托了诗人的凌云之志。
②《其二》写老竹梢可拂云、挺拔坚韧的形象。
风吹竹声时仿佛雨啸,风和景明日,鸟栖枝头映入酒樽。
老竹表现诗人失意家居却甘守清贫的坚韧品质。
(每点3分)【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整体把握两首诗的内容,然后要从中解析出诗人所用的托物言志手法。
新竹“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因数寸泥”,诗人借此表达了凌云之志,古竹“老梢意碧云”“风吹千迎丽啸”,它梢可拂云、侧坚韧,诗人借此感叹自身处境。
【白话译文】其一笋壳落掉后,新竹就很快地成长,像用刀把碧玉削开;你看那些健壮的大笋都是奇伟非凡之材。
它们一夜之间将会猛长一千尺,远离竹园的数寸泥,直插云霄,冲天而立。
其四老竹虽老,仍矫天挺拔,梢可拂云,而我并不大老,却只能像家居茂陵时的司马相如一样,甘守清贫。
风吹竹声时,仿佛雨啸;而风和景明时,一小鸟栖息枝头,其景却可映入酒樽之中。
【赏析】其一这是一首借物咏志的诗。
诗人把新笋描绘得非常美丽。
竹壳一片片剥落下来,竹笋抽节上长了,它晶莹透碧,像是刚刚经过刻刀雕琢出来的碧玉一般。
这里的笋的形象,是经过诗人理想化、诗化了的形象。
它晶洁如玉,生机勃勃,茁壮挺拔;它要挣脱壳箨的束缚,要向上生长,由于这株笋有着如此美好的姿质,所以“母笋是龙材”的赞美就不使人感到突然,而是水到渠成。
如果说上两句主要是写笋的外美的话,那么后两句就是承接着上面写笋的生长愿望,进一步刻画笋的内美。
“更容”一词的涵义很深刻,这是假设之词,假如容许的意思。
这两句的意思是,假如容许它尽情生长,一夜之间拔节挺长千尺,它自然会脱却尘泥而直插青云之上。
这里就表达了新笋冲上九霄的豪情壮志,它不甘心于埋没园泥之中的现状。
这是新笋的内美。
另外,“更容”一词的反面含意是,现在是“不容”,不能容许新笋一夜抽千尺,所以它就不可能拔地而起直上青云。
这就包含着深沉的幽怨。
抱怨自然是来自他不能尽情地生长。
这一层含意则从另一角度写出了新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人把新笋刻画得具有这般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内心,是托物咏志,这新笋就是诗人李贺。
诗人李贺虽然命途多舛,遭遇坎坷,但是他没有泯灭雄心壮志。
他总希望会实现自己的拔地上青云的志愿,这首咏笋的绝句就正是他这种心情的真实写照。
其四这首诗以司马相如归卧茂陵自喻,慨叹自己家居昌谷时的清贫生活。
诗的开头两句“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意为老竹虽老,仍矫天挺拔,梢可拂云,而自己年纪并不大老,却只能像家居茂陵时的司马相如一样,甘守清贫。
“古竹”是相对新笋言之。
“茂陵归卧”,《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司马相如曾为孝文园令,因病免官,家居茂陵,而诗人自己也失意家居,贫困潦倒。
“叹清贫”,并不见于史书记载,但却是诗人自己处境的生动写照。
李贺虽忝为唐王室的后裔,但一生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甚至因为父名的缘故,连进士考试也不能参加,与李商隐一样“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辞官家居后更过着清贫的生活,以至两年后在贫病中死去,一“叹”字,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