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风量与低温送风空调的分析研究
变风量低温送风-3
需要“过冷再热”的区域,变风量系统全年送 冷风,当该区域的冷负荷减小时,末端装置将
冷风量调小,直至最小风量。此后,若区域冷
负荷继续减小,则末端装置保持最小风量并启 动再热器,提高送风温度以避免区域过冷。
单冷再热型变风量系统的特点
具备完整的供冷、供热功能,可独立用于夏热 冬冷地区办公建筑;
2、空气处理过程
3、单冷型单风道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无再热功能,无法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冬季外区 供热需求;
无法进行“过冷再热”。
过冷再热——某些区域或房间,风量较大,大 风量对应小负荷,单位风量承担的负荷很小,
会出现过冷现象,为了避免出现这一问题,可
利用再热提高送风温度。
适用性
办公建筑中需要全年供冷的内区; 夏热冬暖地区冬季外区无需供热的办公建筑;
装置的内置风机一般不运行,故内区常采用单 风道型末端装置。小风量运行和最小风量供冷 时,为了改善室内气流分布,可以选用不带加 热器的并联式风机动力型末端装置。
并联型变风量系统的特点与适用性
一、二次风混合需要考虑平衡,末端装置的选 择和控制均较复杂,风机间歇运行,故启动噪
声较大。
末端装置以较大风量供冷时,内置风机一般不 运行,故不能混入二次风以提高送风温度。因
会出现冷风下沉的现象,采用普通风口即能满 足室内气流分布要求。
末端装置内置风机的风量大,效率低且连续运 行,能耗和噪声较大。另外,末端装置的初投
资和所需安装空间大。
3.2.2 并联型变风量系统
并联型变风量系统的典型配置:外区和需要 “过冷再热”的内区设置带有加热器的并联型
末端装置。由于供冷时并联式风机动力型末端
关于风量变化在空调系统中的影响研究
20f机电设备管护j Mechanical and ElccLrical EquipmenL ManagemenL2017年12月上关于风量变化在空调系统中的影响研究霍梓铭,王红梅(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湖南邵阳422004)摘要:风量变化能够影响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
本文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研究了风量变化对空调系统的影响,包括风量变化影响空调系统的能力能效、风量变化影响空调系统的除湿效果、风量变化影响空调系统的排风能力等。
通过论述不同场合的空调系统设计差异性,来为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风量变化;空调系统;排风能力中图分类号:TM92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872(2017)23-0200-02空调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之一。
随 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空调的使用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不同场合,空调需要进行差异化设计,来实现空气热量交换。
比如在湿度较大的场所,需要调动风机来除湿。
因此,通过研究风量变化对于空调系统的除湿、排 风等能力的影响,来实现空调调控。
1实验内容本文为进一步研究风量变化对空调系统的除湿、排 风等能力的影响,按照单一变量的原则进行设计,选定了低效能的定频外机搭配吊机进行测试:1)在送风量相同的基础上,分别测试外机的排风、除湿等能力;2)设置不同的风力,测试外机排风、除湿等能力。
通过实验数据对比,来得出风量变化对于空调系统的影响。
2风量变化对空调系统的影响2.1风量变化对空调系统能力能效的影响空调风量变化,会影响影响空气的流动速度化,使得风力产生变化。
在机组功率和能力发生变化时,会出现以下情况院当额定风量为2100m3/m•时,空调制冷量为14700W,EERW为2670宰;当额定风量为22500m3/H r时,空调制冷量为15050W,EERW为2685;当额定风量为2350m3/H r时,空调制冷量为15000W,EERW为2680宰咱1暂〇可以看出院1)送风范围固定,风量地上升,空调系统能力就会上升,但风量具有极限值。
变风量和低温送风技术+傅艳+15S027069
2015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读书报告、研究报告)考核科目:变风量和低温送风技术学生所在院(系):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学生所在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生姓名:傅艳学号:15S027069学生类别:学术型考核结果阅卷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傅艳+15S027069摘要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以及通风工程和空气调节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尤以变风量系统更为复杂,再本文中我将主要从变风量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控制方式进行简要的陈述,重点介绍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定静压控制,变静压控制以及总风量控制。
然后再根据实际应用中变风量系统出现的回风系统的平衡处理方式和对噪声的控制给出一些解决办法,来谈谈我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的认识,关键词变风量定静压变静压平衡噪声控制AbstractAir-conditioning system energy consumption research is a more complicated problem, it involves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heat transfer and the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and other disciplines, notably the 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 is more complex, and in this paper I will mainly from the basic working principle and control method of 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 a brief statement, focus on variable air volum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constant static pressure control, variable static pressure control and total air volume control. The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return air system of 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 in balance and some solution is provided for noise control, to talk about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rol strategies of vav system,keywordsVariable air volume constant static pressure varying noise control static balance基本工作原理:虽然变风量空调机组的结构种类很多 .但基本的控制原理分为压力相关型控制和压力无关型控制:( 1 )压力相关型控制 :顾名思义是指受压力变化影响的VAV BOX变风量控制系统。
关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探讨及分析
山 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第47卷第8期2 0 2 1年4月Vol. 47 No. 8Apr. 2021・ 103 ・DOI : 10. 43719/j. cnki. 4009-6822.4021.48. 439关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探讨及分析林婷莹(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福建福州370000)摘 要:变风量系统具有节能、控制灵活等优越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变风量系统的定义,阐述变风量系统的分类、特点及应用范围,提出变风量系统合理设计的步骤依据及关键点。
关键词:变风量系统,单风道型,风机动力型中图分类号:TU27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5 (2021 )02-6107-671概述变风量空调系统于22世纪60年代中期诞生于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变风量系统在技术上日益成熟。
基于变风量系统的节能性,系统灵活性等优势,该技术在各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定风量系统的送风量保持不变,通过再热等手段改变送风温度,来适应不同的室内负荷。
变风量系统是指保持送风状态不变,利用改变送入室内的送风量来实现对室内 温度调节的全空气空调系统⑴。
由此可见,变风量系统能 够充分利用允许的最大送风温差,节约再热量及与之相当 的冷量;另外,由于变风量系统的风量减少,风机能耗相应降低。
显而易见,变风量系统相较于传统的定风量系统而 言,运行更为经济。
变风量空调系统由空气处理机组、送风系统、末端装置及自控装置等组成2,如图1所示。
其中末端装置及自控装置是变风量系统的关键设备,它们可以接收室温调节器或大楼自动管理系统的指令,根据室温的高低自动调节送 风量,以满足室内负荷的需求。
图1变风量空调系统示意图2变风量末端装置的分类VAV 末端装置种类繁多,总体上可分为单风道型、风机动力型和旁通型⑶。
其中,风机动力型还可根据增压风机与一次风风阀排列的位置不同,分为并联式和串联式。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研究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以其高效、节能、舒适等优点将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智能控制系统解决VAV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掌握精确的控制技术,才可以起到发挥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作用,更好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关键词: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应用1 前言传统意义的空调系统虽然能够有效的调节室内环境温度,但是其存在能耗高、空气品质差等缺点诟病。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是保持送风温度恒定,通过改变进入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适应区域内负荷变化的一种空调系统;风量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自动分配平衡,房间温度能够单独控制,改善房间空气品质的效果;负荷变化较大时,节能效果尤为显著。
2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是根据室内负荷的变化或室内温度设定值的变化,自动调节系统的送风量,使室内温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全空气系统。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诞生于上世纪60时年代的美国,80年代在欧美、日本等地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空调系统的主流。
3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分类及控制原理3.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分类变风量空调系统一般由冷热源机组(负荷调节)、供水系统(变流量输送)、集中空气处理机组(变频控制风机)、送回风管路、变风量末端装置(调整每个空调区送风量)及其控制系统(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组成。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送风量以适应空调负荷的变化,维持空调房间的空气参数。
变风量控制器按房间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差值,以此输出所需风量的调整信号,调节变风量末端的风阀,改变送风量,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
风道压力传感器检测风道内的压力变化,采用PI或者PID调节,通过变频器控制集中空气处理机组送风机的转速,消除压力波动的影响,控制送风量的大小。
变风量低温送风-2
均流器
有些变风量末端装置中,在进风口处配置 了均流器,使末端装置进风口处的气流更 加均匀,以改善风阀的调节性能。 常用的均流器有穿孔板均流器和圆锥体环 均流器。
变风量末端装置加热器
热水再热盘管 有空调热水,末端装置所需再热量较大的 场合。 电加热器 不具备空调热水,但又需要末端装置供热 的场合。
2.3.1.3 末端装置最小静压降与全压降
最小静压降——一次风阀全开状态下,某一风 量下空气通过末端装置的静压差。 全压降——一次风阀全开状态下,某一风量下 空气通过末端装置的全压差。全压降为静压降 和动压降之和,反映了末端装置的压力损失。
2.3.2 末端装置的选择
一次风最大风量 一次风最小风量 噪声 总压力降
2.2.2.2 串联式风机动力型末端装置(FPBS)
FPBS中增压风机与一次风调节阀串联设置, 经集中空调器处理后的一次风既通过一次风阀 又通过增压风机。
FPBP和FPBS的比较
FPBP内置风机仅在保持最小循环风量或 加热模式时运行。 FPBS内置风机始终以恒定风量运行。 FPBP内置风机每年运行时间在500-2500 小 时 ; FPBS 内 置 风 机 每 年 运 行 时 间 在 3000-6000小时。 FPBP内置风机能耗远小于FPBS。
节流型变风量末端装置的两种流派
高速变风量末端装置 以美国产品为代表 低速变风量末端装置 以日本产品为代表
节流型单风道末端装置的两种形式
矩形单风道末端装置 圆形单风道末端装置 矩形末端装置大多采用内保温;圆形末 端装置出厂时不做保温,待安装完毕后 再做外保温。
基于按需供冷的变风量空调实用控制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按需供冷的变风量空调实用控制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问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在空调系统的使用过程中,耗能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降低其能耗,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按需供冷的变风量空调系统能够根据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自动实现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和调节。
这种空调系统具有高效节能、舒适度高等优势,其在商业办公场所、酒店、医院等场所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由于控制策略不合理、传感器精度不高等原因,该空调系统仍然存在调节精度不高、能效低下等问题。
因此,如何通过优化控制策略等手段来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研究方向。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针对按需供冷的变风量空调系统,通过研究实用的控制策略,提高其能效,降低其能耗。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原理和控制方法,确定研究方向和重点。
2. 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分析空调系统的能耗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3. 基于研究结论,设计一套实用的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提高其能效。
4. 在实际场景中,对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验证其实用性和可行性。
本研究具有以下意义:1. 对按需供冷的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提高其能效,降低其能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通过本研究,能够为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原理和控制方法:通过对空调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研究,了解其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调节策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2. 分析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能耗特征:通过收集和分析实测数据,了解空调系统的能耗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3. 设计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系统:基于研究结果,设计一套实用的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提高其能效。
浅谈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效果分析
【 关键词 】 变风量 空调 系统 ; v末 端装置 ; VA 原理 ; 点; 特 设计 ; 控制
制 冷 空 调 作 为 一 个 高 能 耗 的产 业 , 源 利 用 问 题 尤 其 关 键 : 约 能 节 变 风量 空 调 系统 的运 行 都 是 通 过 特 殊 的 送 风 装 置 来 实 现 的 , 种 这 现 有 能 源 、 发 利 用 新 能 源 成 为制 冷 空 调 新 产 品研 制 过 程 中 考 虑 的重 送 风装 置 又统 称 为 “ 端 装 置 ” 对 于变 风 量 空 调 系 统 的 末 端 送 风 装 置 开 末 。 要 因 素 。 能技 术 的 开展 应 用是 必 要 的 紧迫 的 ; 过 改 进 、 计 高能 效 应 具 有 以下 的要 求 :1 能 根 据 室 温 自动 调 节 风 量 ;2 当多 个 风 口相 节 通 设 () () 的制 冷 空 调 装 置 意 义十 分 重 大 。 邻 时 , 防 止 调 节 其 中 一 个 风 口 而 导 致 管 道 内静 压 发 生 变 化 . 而 引 应 从 变风 量 空调 系 统作 为 一种 节 能 系统 , 其 进 行 研 究 开 发 并 实 用 化 起 系 统 风 量 的 重 新再 分 配 ;3 对 ( )应 避 免 风 口节 流 后 对 室 内气 流 分 布 产 是 非 常有 必 要 的 。 不过 该 系统 在 我 国 刚 刚处 于起 步 阶 段 , 方 面 的经 生 了影 响 。 各 验 还 不成 熟 , 文就 变 风量 系 统 的有 关 问题 进 行 了初 步 探 讨 。 本
21 年 01
第 2 期 1
S IN E&T C N L G N O MA I N CE C E H O O YIF R TO
内外分区变风量低温送风空调系统设计分析
内外分区变风量低温送风空调系统设计分析摘要:变风量空调系统在风机装机容量、运行能耗、温度分区独立控制、空调卫生与品质等方面具备显著性能优势。
本文以某大厦中央空调系统项目为例,针对变风量低温送风技术与空调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大体分析,并探讨了变风量低温送风空调系统控制策略优化的具体思路,为空调系统的节能环保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变风量;低温送风;内外分区引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空调装置设置在不同分区,在室内空间负荷发生变化时将变频调节送风机频率、改变送入室内的风量,使室内温度变化保持在稳定区间范围内。
将变风量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应用于商业建筑、办公楼等场所,能够有效营造舒适性室内环境、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并且满足节能环保要求。
1工程实例与变风量技术分析1.1工程概况以某大厦的空调系统为例,该大厦由南、北两栋主体建筑构成,总建筑面积为14.61万㎡,其中地上部分10.99万㎡、地下部分3.62万㎡;南楼建筑地上18层、地下2层,北楼建筑地上20层、地下2层,最大建筑高度为86m;建筑功能包含办公、酒店、电力生产调度等。
该大厦的空调冷源为主机上游串联式内融冰蓄冷系统;标准层办公区选用全空气变风量系统和四管式风机盘管。
系统采用内外分区设计,外区风机盘管承担外围护结构冷热负荷,夏季制冷冬季供暖;内区变风量低温送风空调系统承担内区人员灯光设备负荷和新风负荷,夏季供冷,过渡季节可加大新风量,系统选用单风道行变风量末端。
通过实行内外分区设计,可有效调节内外不同分区的送风量,实现对内外分区负荷变化的有效调节,满足不同空调场所或区域的使用需求。
设备层设集中的转轮式新风换气机组,处理后的新风经变风量调节器将风量分配到各层空调机房,可根据室内需求改变新风送风量,节约新风处理能耗。
1.2变风量低温送风技术低温送风技术主要指变风量空调系统依据实际负荷变化情况调节送入室内空间的风量,保障将室内温度变化控制在稳定范畴之内。
变风量低温送风-8
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送风温差, 低温送风空调系 统一般采用压出式布置风机, 这时, 风机得热提
高了进入表冷器的空气, 只要表冷器的空气处理
能力足大, 这种风机布置方式就更为经济。
由于风机出风口风速一般高达16 ~ 18m/ s, 因此 送风机采用压出式布置时, 必须注意两点:
常规空调系统的50%~60%。
设室内设计参数分别为 25℃和50%,热湿比为 10000kJ/kg,按保持室内温度确定送风量; 常规系统采用露点送风,送风参数为13℃和95 %,房间状态维持在N1,此时室内相对湿度为 53%; 采用低温送风时,送风参数为 7℃和 99 %,房 间状态维持在N2,此时室内相对湿度为43%;
低温空调系统是指空调区设计温度低于常规空 调区的设计温度; 低温送风系统是指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低于常 规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而空调区设计温度没 有差别。
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低温送风系统一次风量 显著减少; 低温送风系统一次风处理温度低,因此送风的 含湿量也低。采用低温送风系统的建筑物,其 室内相对湿度通常维持在 30 %~ 45 %,低于
低温送风系统的送风与常规空调系统不同, 一是 送风温度低, 因此气流下落的趋势更大; 二是低 温气流在达到令人舒适的状态之前会与室内空 气混合, 且混合的程度更强烈。但是只要冷风在 进入工作区之前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 不直接进 入工作区, 低温送风系统的吹风感问题与常规空 调系统就没有什么不同
7.3 低温送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
根据Fanger热舒适理论,确定室内环境的湿度, 必须同时考虑人体舒适感、健康、工作效率、
建筑围护结构以及空调能耗 。因此,低温送风
室内状态参数的确定也与上述几方面有关。
浅谈变风量空调系统
浅谈变风量空调系统摘要本文通过在工程施工中总结的对于变风量系统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加深人们对于变风量系统的认识,从而推广此种节能的空调系统。
关键词变风量系统、VAV末端装置、控制、压力相关1 绪论变风量系统是一种根据使用区域负荷变化而自动调整送风量的智能型空调系统,其最大优点是节省运行能耗、可以满足不同房间不同温度控制的要求、适应使用空间变更的要求。
但由于变风量系统涉及暖通和自控两个专业,因此在实际的施工当中,施工人员不能真正了解变风量的含义,造成对变风量系统不正确的认识。
本人想通过在工程施工中总结的对于变风量系统的安装调试经验,使更多的人能了解认识变风量空调系统,使这种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能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并使用。
2 变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形式,如按服务区间分类可以分为单区和多区系统;如按风量布置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单风道和双风道系统;如按风管内静压控制的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定静压控制、变静压控制、直接数字式控制等几种形式。
多区变风量系统与单区变风量的主要区别是,除了空调机组风量可以调节外,每间空调房间的送风口都安有变风量末端装置,由置于空调房间内的温控器来控制送入房间的风量,达到变风量的控制室温的目的。
目前所指的变风量系统一般都是指多区变风量系统,因为单区变风量系统只有风机调速部分,而无末端装置,因此往往将单区变风量系统简单的归于风机的风量调节方法中。
多区变风量系统的优点是:(1)每一间空调房间或区间都安有变风量末端装置,因此可以进行个别控制和分区控制;(2)考虑同时使用率,空调设备的容量和风管尺寸可以减小;(3)由于完全根据室内负荷的变化进行室温控制,冷、热源设备高效率工作;(4)部分负荷时,风机低速运行,节能效果明显;(5)区间间隔发生变化或负荷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较易处理。
多区变风量系统的缺点是:(1)室内送风量减少时,室内气流组织易恶化;(2)采用一般的控制方式,风管内压力较难控制,有可能影响到变风量系统的使用效果;(3)变风量系统的新风量控制困难;(4)系统调试复杂,维护管理不便,需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5)现行的变风量系统一次投资明显高于带独立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
某办公楼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分析
某办公楼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分析摘要:针对某办公楼集中空调系统,设计采用常温送风空调系统或低温送风系统,进行了焓湿图分析,比较两种系统的优略,并给出设计中需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低温送风焓湿图分析送风温度气流组织引言相对于送风温度为12~16°c的常温空调系统而言,低温送风空调系统是指系统运行时送风温度小于11°c的空调系统【1】。
低温送风系统相较于常温送风系统,由于其送风温度较低,系统的送风风量小,因此可有效的减小风管尺寸,节省建筑空间,降低空气处理机组造价及能耗,使房间达到较低的相对湿度提高热舒适性等。
但是,低温送风的送风量减少,也将造成末端送风口易结露、低温冷风容易下沉,使房间气流组织不均匀、有吹冷风不舒适感,风管保温要求高等问题。
本文针对某办公楼的实际工程中应用进行分析,比较低温送风系统与常温送风系统,讨论低温送风系统在本工程中运用的适应性。
1、工程概况简介本工程为办公楼建筑,地下四层,地上45层。
空调面积约15.4万平方米。
空调系统冷源采用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为提高单位体积冷水的输送能力,降低了泵耗,节省运行费用,空调水系统采用大温差供冷方式。
标准层建筑面积约2000m2,空调面积约为1600m2,末端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
其送风温度采用11.1°c低温送风(方案一)和13°常温送风(方案二)进行分析比较。
2、空调系统焓湿图分析方案一,设定室内房间空调室内设计参数为25°c, 42%,经过详细负荷计算,标准层余热量为200.92kw,余湿量0.01292kg/s,新风量为7600m3/h。
设定11.1°c送风温度,焓湿图分析计算如图一所示:室外33°c的高温空气与室内空气混合达到状态点c,经过组合式空气处理机处理至机器露点l后,经过送风机及空调系统送风管道温升至s点送至室内。
由焓湿图可确定出n点和s点的比焓,利用公式g1=q/(hn-hs)计算出空调送风量g1约为36500m3/h。
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探讨
垫!Q盟Q:垫Lhi m N ew Tec lm ologi ea a n d Pro d u el a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探讨刘晓北(天津市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300041)建筑技术摘要:变风量空调系统具有节约能耗、空调品质高、运行维护简单等突出优点,已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空气处理机组是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关键空调设备,对它的运行控制直接影响到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成败和节能的效果。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空气处理机组控制方案与控制参数的确定。
应引起空调设计师与自控设计师的高度重视。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空气处理机组的控制功能,除应具备常规定风量空气处理机组中的各类保护与报警功能外,还必须具备送风温度控制功能、送风量控制功能、排风量控制功能、新风量控制功能等。
为充分发挥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势,自控运行方案还应分冬季、夏季、过渡季三个运行工况设定。
本文论述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温度、送风量、新风量等参数的控制方式和设定值的选择,提出了完整的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空气处理机组的控制方案,并讨论变风量空调系统过渡季运行方案。
关键词:空调系统;变风量;自动控制1送风温度的控制变风量窄调系统与定风量空调系统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变风量空调系统是控制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温度,而定风量空调系统是控制代表温度或回风温度。
送风温度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盘管水阀调整冷水麒水流量来实现的。
1.1夏季送风温度设定值的选择送风温度设定值的大小首先受到盘管处理能力的限制。
由于在设计t况下f一般是最大负荷T况下)空气的流量最大,盘管出口空气温度最高,因此送风温度设定值应不低于此工况下盘管出口空气干球温度。
再加上送风机电机温升。
否则在设计工况下运行时会出现实际送风温度低于设定值,水阀保持最大开度,从而造成系统失调。
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对不同制造厂的表冷器进行实测得出的数据,不同排数的表冷器在下述工况下的出口空气干球温度。
将送风温度设定值直接取作盘管出口干球温度加送风机电机温升是不合适的。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分析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分析摘要: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提升,其中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应用也逐渐的广泛,且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需要重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当中对于空调系统的需求。
本文主要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内涵,变风量空调系统工作的相关原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等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变风量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分析引言:在当前社会发展当中,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应用已经非常的广泛,并且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代替了传统系统的不足,有效地提升了其工作质量与效率。
尽管如此依然存在不足,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使用方案的制定,根据使用需求对该系统进行优化,使其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当前工作的需求。
1、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内涵为了更好地满足空调系统的负荷工作,送风温度以及空调工作的负荷等都不发生变化,属于变化量系统,其中变风量系统主要是对单风道变化量系统的延伸,是通过对多个房间的风量等进行调整控制。
该系统的应用很好地满足当前空调系统工作的需求,进而更好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工作的开展,进而更好地满足对于空调系统优化的要求。
2、变风量空调系统工作的相关原理该系统主要是由空调机组以及末端装置所构成的,在工作的时候使用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检测系统对其进行温度等的检测,及时地进行调整控制,在进行送风量控制的时候通过末端装置进行调整控制,使其温度等能够达到所需[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促进了空调应用质量的提升,进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发展中高负荷工作的空调系统,进一步能够促进空调系统的进步发展,为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
3、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策略3.1送风静压的控制及优化变风量空调系统当中送风静压的设置主要是根据总送与总需风量之间的差值进行调控,与此同时,在实际进行调控的过程中如果数值达到一定状态则会认为其达到了稳定状态,对于后期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变风量低温送风-1
第1章 绪论
1.1变风量系统的基本原理 1.2 变风量系统的组成 1.3 变风量系统的特点 1.4 变风量系统的应用状况
1.1 变风量系统的基本原理
1.2 变风量系统的组成
空气处理与输送设备 风管系统 变风量末端装置 自动控制系统
空气处理与输送设备 与定风量空调系统没有差别,基本功能仍是对 空气进行过滤、热湿处理,并为空气循环提供 动力。变风量系统与定风量系统的一个显著差 别是系统运行过程中要根据房间的需求,对系 统总送风量进行调节,因此风机经常采用变频 调节。
北美采用大型系统的原因
延续再热理念 节省使用空间 采用低温送风 设备自身因素 控制系统因素 利用新风供冷 改造维修方便
日本采用小型系统的原因
否认再热理论 系统“化整为零” 低速送风方式 常温送风 末端装置形式 自动控制
变风量系统适用范围
高层或大型商用建筑的内区。 大型无隔断开敞式办公室。 余湿量较小的场合。 噪声要求不太严格的场合。 负荷变化规律一致的区域或者单一区域。 多房间负荷变化范围不太大,一般50%~100%。
风管系统 变风量系统的风管系统也包括送风管、回风管、 新风管和排风管,但与定风量系统不同的是, 变风量系统的末端装置上下游还要接风管。
末端装置 末端装置是变风量系统的标志性设备,其基 本供能是根据房间或区域内的显热负荷的变化, 调节送入该房间或区域的风量,有的末端装置 还具有二次回风、再热等供能。
1.4 变风量系统的应用状况
美国和日本的技术风格有很大差别,美国通常 采用大型系统,即常把整个建筑划分为几段, 每段包含较多层并采用一套系统。 日本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特点是:外区加热与变 风量系统分开;系统规模小,每层一般设两个 以上的系统;一般均采用单风道型变风量系统, 且很少决定变风量系统能否正常运行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供能是对系统各部分 的温度、湿度、风量、压力单位能够参数进行 检测与控制。变风量系统的全面自动检测与控 制和定风量系统的局部自动控制有着本质区别。
变风量空调技术分析
Products & Application变风量系统(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VAV系统)20世纪60年代诞生在美国。
VAV技术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改变进入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适应区域内负荷变化的一种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由于空调系统大部分时间在部分负荷下运行,所以,风量的减少带来了风机能耗的降低。
VAV系统追求以较少的能耗来满足室内空气环境的要求。
VAV系统出现后并没有得到迅速推广,当时美国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定风量(CAV,Constant Air Volume)系统加末端再加热和双风道系统。
西方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促使VAV系统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其后20年中不断发展,已经成为美国空调系统的主流,并在其他国家也得到应用。
目前变风量空调系统已占据了欧、美、日集中空调系统约30%的市场份额。
当今变风量系统已经发展到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空调系统进行实时采样、监测、分析和调控全方位、全过程控制智能化,并成为现代化智能化大楼的一部分。
1 变风量空调系统介绍1.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作过程图1是一个典型的单风道变风量空调系统。
系统中,除了送风机、末端装置(VAV terminal)、阀门及风道组成的风路外,还有五个反馈控制环路即室温控制、送风静压控制、送回风量匹配控制、新排风量控制及送风温度控制。
在供冷的状态下,当某个房间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值时,温控器就会调节变风量末端装置中的风阀开度减少送入房间的风量。
由于系统阻力增加,送风静压就会升高。
当超过静压设定值时,静压控制器通过调节送风机入口导叶角度或电机转速减少系统的送风量。
送风量的减少导致送回风量差值的减少,送回风量匹配控制器会减少回风量以维持设定值。
风道压力的变化将导致新排风量的变化,控制器将调节新风、回风和排风阀来保持新风量。
1.2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分类广义上说,凡是改变系统送风量的空调系统都是变风量空调系统。
变风量低温送风-9
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当室外空气焓值低于 回风焓值时,应加大系统的新风量,通过利用 自然冷源实现节能运行。
由于低温送风系统空调区室内焓值低于常温系 统,因此,在系统运行的某些时段,虽然常温 系统可以从新风中获得一些冷量,但低温送风 系统却得不到。
低温送风系统利用自然冷源进行节能运行,需 要采用焓值传感器或干球温度转换控制。 焓值传感器是利用焓值传感器或干、湿球温度 传感器的测定值进行焓值计算,当室外空气的 焓值低于回风的焓值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 低温送风系统利用室外空气进行节能运行。
转换温度——与回风焓值相同时的室外空气干 球温度。 干球温度转换控制——在大量统计各地区不同 月份室外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关系基础上,得 到不同月份某些时段室外空气湿球温度值等于 室内空气空气湿球温度值时对应的干球温度。 当室外空气干球温度低于或等于相应的干球温 度时,低温送风系统即可进入节能运行状态。
如果低温送风系统采用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 量末端装置,当一次风与回风混合后的送风温 度接近或高于常温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时,可 以不采用软启动措施。
7.5.2 送风温度再设定源自低温送风系统的一个主要控制参数是送风温度, 随着空调负荷减少,送风量相应减小,直至最 小风量。若负荷再进一步减小,为了保证空调 区的气流组织和新风要求,送风量保持在最小 值而启动某些末端装置的再热器,造成冷热抵 消,浪费能量。
为了降低能耗,低温送风系统的送风温度在运 行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设定。设定范围 在低温送风设计温度到常温空调系统的送风温 度之间,使末端装置再热器开启时间最短,冷 水机组的用能量降到最低。 低温送风系统的送风温度有上限要求,即系统 对低负荷、高湿度的环境仍有一定的除湿能力。
变风量低温送风-4
3.3.2 周边散热器+单风道型变风量系统
特点量较大,有可能造成 “区域过冷”。 “水患”问题依然存在。 实际工程中采用此种形式系统较少。
3.4 双风道型变风量空调系统
3.3 组合式单风道型变风量系统
组合式单风道型变风量系统是指与外区窗边 其他空调设施组合应用的单风道型变风量空 调系统。这一系统形式是在单风道型变风量 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风机盘管机组+单风道型变风量系统 周边散热器+单风道型变风量系统
3.3.1 风机盘管机组+单风道型变风量系统
特点与适用性
变风量系统仅处理内、外区的内热冷负荷,故 送风量小,适用于建筑负荷变化大,空调机房 小、系统布置空间受限的场合。 内、外区负荷分别处理后,由于内区负荷相对 稳定,对末端装置的风量调节范围要求不高, 系统送风量比较稳定,区域温度控制质量高。
内热冷负荷及由它决定的送风量一般与人员密 度相关,以某一新风比随送风送入温度控制区 的新风量,通常与新风需求量一致,故区域内 新风分布比较合理。 F.C.供热量大,完全能满足寒冷地区和严寒地 区的供热需求。 存在“水患”和“霉菌”问题。
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
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一、系统结构1.换热器:用于将低温环境中的热量吸收,并将其传递给制冷剂。
2.制冷机组:通过制冷循环将热量从室内排出,实现室内的降温。
3.送风系统:通过送风机将制冷剂吸收的热量传递给送风管道,将冷风送入室内。
4.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室内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并自动调节送风量和制冷量。
二、工作原理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制冷剂循环来实现的。
首先,制冷剂在换热器中吸收低温环境中的热量,使其蒸发为低温蒸汽。
然后,低温蒸汽经过制冷机组的压缩和冷凝过程,将热量传递给外界并冷却下来。
最后,冷却后的制冷剂通过送风系统传递给送风管道,将冷风送入室内。
三、设计要点1.制冷量计算:根据室内外温差、人员负荷、建筑结构等因素来确定制冷量需求,从而选择合适的制冷机组。
2.换热器设计:根据低温环境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换热面积和材料,以提高换热效率和耐低温性能。
3.送风系统设计:根据需要调节送风量,选择合适的送风机和送风管道,以保证送风均匀、温度稳定。
4.控制系统设计: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送风量和制冷量。
5.节能设计:采用节能制冷设备和换热器,优化送风系统的结构,合理调整控制系统的参数,以实现节能效果。
四、节能措施1.选择高效制冷机组:选择具有高性能系数的制冷机组,以提高制冷效率和降低耗能。
2.优化换热器设计:合理选择换热材料和流体,以提高换热效率和降低传热阻力。
3.控制系统优化:通过合理调整控制系统的参数,如设定温度、送风比例等,以实现能耗最优化。
4.热回收利用:将制冷机组排出的热量通过换热器回收利用,用于室内供暖或其他热能需求。
5.调节送风量: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送风量,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6.统一管理与监控:通过统一的管理与监控系统,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调整,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综上所述,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结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和节能措施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分析研究在设计工作中十分重要。 文章针对变风量与低温 送风 空调进行分析研究, 从 变风量一 与 低 温送风 空调的系统特 点、 技术分析、 应用、 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等5 个方面展开了 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以便 为社会节能工作的开
展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 变风量与低温送风 空调 ; 应用; 技 术; 控制策略 1 变风量 系统 变 风 量 空调 系 统 是全 空气 系统 的一种 形式 , 其工 作原 理 是在各房 间设置 变风量 装置 , 当空调房间负荷变化 时变 风 量装 置改变送入房 间的风量 来满足 室 内负荷变化 , 保证 房 间温 度稳定在设定值 ; 同时, 系统根据各个变风量装置 的风 量变化 , 变频调节空调机 组送风机频率 , 改变系统的总送风 量, 满足系统空调负荷变化 的需求, 达 到节能的目的。 变 风 量 空调 系统 结 构 如 图1 所示。 风经过 混合、 过滤、 冷 却/ 力 口 热和 除湿等 集中处 理后送入 空 调房间, 避免了冷冻水和冷凝水进入房间而造成细菌滋生和 吊顶 污 染 问题 , 空 调卫 生 水平 提 高 。 ( 3 ) 实现全新风运 行: 全空气系统在过 渡季节或 空调 季节夜间进行全新风送风, 营造 “ 会呼吸的建筑 ” , 空气品质 提高。 ( 4 ) 运行安静, 室 内噪声低: 风机 盘管系统存 在较大的 室 内噪音, 而变风量系统的噪音主要集中在机房, 用户端 噪 声较低 , 从而保证其在室内安静运行。 2 . 3智能化 水平高 送风系统及室内空气品质各参数精确控制和显示, 楼宇 智 能化 水平 高 。 3 变风量技术分析 低 温送风技 术: 变风量 空调系统 的送风 温度根据 实际 情况可以采用常温送风或低温送风。 所 谓常温送风 , 空调送 风温度一 般在 1 3 ~ l 6 ℃之 间; 所谓低温送风 , 空调一次送 风 温 度 在7 ~ l 0 ℃之 间。 低温送风系统 ( C o l d Ai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y s t e m, C AD S ) , 由于显著降低了送风温度 , 具有 以下优点: ( 1 ) 降低系统投资: 在相同供冷 量的情况下, 低 温送 风 系统比常温送风系统减少送风量3 0 %~ 4 0 %, 相应空调机 组 和风管尺寸均可减少, 从而降低系统投 资。 ( 2 ) 降低运行费用 : 降低 空调送风 的风机 运行能耗 约
第3 期 2 0 1 7 年2 月
无线 互联 科技
Wi re l e S S I nt e rn e t T e c hn o l og
No. 3
F e b r ua r y ,2 01 7
变风 量与低 温 送风 空调 的分析研究
王维 平 , 刘佳 霓 , 周 丽
( 武汉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5 6 )
图1变风 量 空调 系 统 示 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系统 特点 与其他空调系统相 比, 节能和舒适是其主要特点, 具体 20 %— 30 』 %。 如下。 ( 3 ) 提高空调舒 适度 : 系 统除湿 能力强 , 提高空气 品 2 . 1节能显著 质; 送风量减少, 有效降低 空调噪声。 ( 1 ) 风机 装机容量减少: 与定风量空调系统相 比, 变 风 低温送风系统7 ~ I O  ̄ C的送风温度通常借助1 ~ 5 ℃的低 温 量 系统计算总负荷时可以适当考虑各房 间负荷发 生的同时 冷源而获得 , 在有低温冷源 ( 如冰蓄冷系统) 可利用时, 源牌 性, 一般可减少风机 装机容量 约1 0 % ̄ 2 0 %。 变 风 量 空 调 可 以有 效 结合 变 风 量和 低 温 送 风 这两 项技 术 的 ( 2 ) 风机运行能耗降低: 空调系统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部 优点, 并提 供精确、 可靠 的系统控制, 使得整 个系统更具节 分负荷运伉 而变风量空调系统随着负荷的变化改变空调送风 能 和舒 适 优 势。 量, 因此可大大降低送风机 的能耗。 假设空调系统全年平均负 4 变风 量 系统 应 用 荷率为6 0 %, 利用变频技术则可节约风机运行能耗约7 5 %。 变 风量空调系统的本质特征 是调节各个分 区的送风 量 ( 3 ) 过渡季新风作冷源: 减少过渡季节的制冷主机能耗。 实现对各个分区负荷的调节 , 因此可 以广泛用于办公、 写字 2 . 2 空调品质 高 楼等负荷有变化 的舒适性空调场所, 同时也可应用于空调送 ( 1 ) 避 免室 内温 度过冷或过热: 变风量装 置根 据需要 风量无恒 定要求 的有负荷变化 的工艺空调场所。 进行空调房间温度独立控制 , 与定风量空调系统相 比可以有 源牌 各种不 同类 型的变 风量末端 都有各 自不 同的适 用 效防止 室内温度过冷或过热, 提高空调舒适性。 场合, 在实际应用过程 中根据具体空调负荷情况以及系统整 ( 2 ) 杜绝冷凝水污染 : 与风机盘管系统相比, 新风与回 体使用情况作 出判断, 具体如表1 所示。
基金项 目: 2 0 1 5 年武汉市科技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 项目 编号: 2 0 1 5 0 6 1 7 0 5 0 1 1 6 0 7 。 2 0 1 6 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 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
目; 项目 编号: B 2 0 1 6 3 6 8 。
作者简介: 王维平 ( 1 9 5 7 一 ) , 男, 湖北武汉 ,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技 术, 制冷与空调技 术。
— —
1 1 8— —
3埘
无 线 互联 科技 ・ 丈盼 研
表1 变风量系统分类利用
量 变化 时, 变频 凋= l l J ”  ̄ 。 L 机V ' J # i 他旆 实 测 趋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