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3第6课考点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含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2018高中政治 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必修3 精品

最新-2018高中政治 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必修3 精品

2018高二政治教案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人教版必修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了解我国文学艺术的独树一帜,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居于世界前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能力目标:提炼和解读各类文化信息,整合各学科的知识来加深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理解;能理论联系实际,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和自豪感、自信心。

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包容性在中华文化中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包容性在中华文化中的作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涵义教学过程: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导入新课(情境导入):18奥运-这一刻,让世界感受文化中国:北京时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大幕。

这一刻,13亿中国人民期盼和准备了7年;这一刻,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等待了百年;这一刻,全世界数十亿双眼睛聚焦于北京“鸟巢”;这一刻,世界感受美丽的“文化中国”。

当大型文艺表演《美丽的奥林匹克》奏响第一个音符,演出人员迈出第一个舞步,大型的看台背景打出了第一缕光影……一个充满神秘而又一目了然的“文化中国”便豁然展现:你可以看见从甲骨文中绵延而出的中华文明,你可以随着水墨的意境徜徉于天人合一的和谐中国哲学,你可以从漫天焰火中感受中国与世界携手向前……在这样的时刻,在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颂歌中,全世界感受着“文化中国”。

中华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我们如何把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学习新课◇探究活动:参考上述事例,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知,可否对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作出描述?◇探究提示:(1)中华文化的特色是辉煌灿烂,博大精深。

政治必修3.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政治必修3.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关系 ③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显华示民了族中是华多民民族族厚的重共 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出
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意义 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判断: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的文化相加。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1)含义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高度称赞我国四大发明:“我们
若要观察科新学发明技的术力量是、一效能个和民结果族,文最显明著程的例度子的便是重印要刷术标、志之一
火药和指南针了......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宗教或显赫人物能比这 三大发明对人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力。”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 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 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 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 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 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 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 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 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感悟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谈一谈你对 中华文化的力量有何新的理解?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之中,
②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 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 源。
Hale Waihona Puke (2012.全国.21)8.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
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特征之三)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注收意、:借兼鉴收并其蓄他不民是族指文化中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教案

人教新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框内容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

从前后知识的联系上,第三单元是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逻辑延伸,又是第四单元的逻辑起点。

从本框内容来看,主要是为引导学生感受具有丰富而绚丽内涵的文学艺术、凝聚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精神和丰富创造力的科学技术,感受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特色,特别是共同装扮中华文化百花园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感受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体会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的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理解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③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2)能力目标①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与创造力之中,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②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难点: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四、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初步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他们关注文化生活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但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不少学生盲目崇尚外表文化,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通过本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原远流长,初步树立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政治必修三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

政治必修三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

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及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

情感目标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预习案★教材助读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1、,——中华文化曾长期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独特性)(1)文学艺术①作用:②特点:③地位:(2)科学技术①地位:②特点:③意义:2、,——中华民族各具风采的地方文化(区域性)(1)原因:(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3、,——中华民族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民族性)(1)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又有。

它们都是。

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意义: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1、包容性的含义:即。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所谓“兼收并蓄”,就是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三、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和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探究案★1、谈谈你所了解的展现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中华文化成就。

(可着重谈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可用ppt呈现)2、结合课本p69相关链接说明吴越文化与颠黔文化的差异是什么?不同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区域文化之间尽管有差别,却能和谐共处于中华文化之中?3、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出自维吾尔族人民,是一部著名套曲。

二十四史中的《辽史》、《金史》和《宋史》是许多少数民族史学家参加编写的。

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六课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六课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饮酒·其五 陶渊明 丌第后赋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帞黄金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不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 中独树一帜

(1)作用:文学艺术对亍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 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风格: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 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3)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 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 要位置。
思考:各民族文化的地位、中华文化与 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多民族文化的意义。
2、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既有中 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4)、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呈.都为中华文化的 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我国的雕刻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 文化的瑰宝。 (2)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探究: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之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 中华,健儿奋起步伐。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爱我 中华,中华雄姿英发,爱我中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五十 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高中政治 第06课 第02节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06课 第02节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必修3)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知道我国文化区域性的原因;明确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2、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感悟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团队精神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教学难点】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授课说明三、教学设计【知识体系】【知识要点】一、中华文化的独特性:1、文学艺术:作用: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

特点:悠久历史、丰富内涵、独特风格。

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

2、科学技术: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古代,我国科技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特点:实用性和整体性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二、中华文化的区域性1、原因:受经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

2、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关系: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三、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拥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1、含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2、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四、本课使用的资源1、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盛赞中国文化,尤其崇拜孔子,他大声疾呼,欧洲人对中国“应该赞美,应该惭愧,尤其应该效仿”。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教案:第3单元第6课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教案:第3单元第6课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教案:第3单元第6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

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3.阐释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内在关系。

4.掌握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

重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区域性。

难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基础·初探]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文学艺术(1)地位: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特点: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3)作用: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2.科学技术(1)地位: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3)作用:体现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1.成因(1)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2)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2.区域文化间关系: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中华各民族文化(1)地位: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

(2)关系: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且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包容性(1)内容①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力量之源。

预习·提升]1.判断(1)中华文化指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 )(2)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

( )(3)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3第6课考点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答案

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3第6课考点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Word版含答案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考点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知识精讲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特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六课《第二节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优秀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六课《第二节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优秀教案

第六课《第二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2.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以及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二、能力目标1.本课时信息量较大,授课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2.能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化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性和民族性,这充分体现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

通过学习,我们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教学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教学难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学案导学与课堂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上一课时我们从中华文化发展历程来学习了中华源远流长这一基本特征,今天,我们要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再来了解中华文化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博大精深。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引领学生先通识本框知识层次,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材主要从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来表现)(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处理:P66探究1归纳:通过意大利的旅行家,英国的建筑师和学者分别对中国的瓷器、园林艺术、科技发明等的高度评价,客观地展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特色——辉煌灿烂,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前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过渡)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真可谓内涵上极为丰富“独树一帜”,成就上“独领风骚”,这种独特性可以从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两方面得到有力的证明。

1.文学艺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018届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3第6课考点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答案

2018届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3第6课考点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答案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课前自我把脉
1.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2015·广东高考·31A]
2.史书典籍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2015·山东高考·31B] 3.地域文化的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2014·海南高考·15④] 4.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2012·广东高考·31①]
5.黎族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12·海南高考·17④]
6.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2011·天津高考·5B]
[提示]
1.自然环境影响文化,而不是决定。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3.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而不是由地理环境决定。

4.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5.生产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因时而变的。

考点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知识精讲
1.古代辉煌的历程。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18: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18: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

本框分为三目。

第一目从具体材料入手,提出课堂探究,然后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角度论证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第二目分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形成原因与其之间的关系,论证了中华文化“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区域性;第三目分析了各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论证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本课是中华文化的又一个特征,它是上一课的继续,同时又对学习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做了很好的铺垫。

所以本课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他们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学习兴趣。

但是他们的知识大多是文学与历史方面的,感性认识要多一些。

学生要学会分析传统文化,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这一课标的要求还有难度。

而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跳跃也有一定障碍,同时学生辨识社会现象、合作、表达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强。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辨析中华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让学生懂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创中华民族的未来辉煌。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明确: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学生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及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演示、讨论、讲授等法,设置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

高中政治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习目标】了解: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重点、难点】: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作业反思】【知识梳理】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①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展示人们的有独特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以、、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和,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②科学技术是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具有和的特点。

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生动体现。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特征。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①,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②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③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又有各自的。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和,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和强大的。

④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即。

求同存异,就是;兼收并蓄,就是。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

⑤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是激励,也是激励。

〖合作探究〗1、阅读P66-68,思考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的,请举例说明。

2、中华文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形成原因?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3、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具体表现,请举例说明。

高中政治 第六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六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地位,理解中华文化的区域性、民族性和包容性。

2.能力目标:培养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1.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知识预览】(自主学习,识记理解。

同位互查,教师抽查)1.中华文化的内容 (A级)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方面的内容。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在哪些方面?(A级)3.比较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文化价值。

(B级)4.如何理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B级)5.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B级)6.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B级)7.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怎样的?(B级)【合作探究】(组内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材料一:当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在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的黑暗中消逝的时候,东方的中国却呈现出科技文化蓬勃发展的壮丽景象。

材料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其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的发生,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

(1)这二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C 级)(2)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什么状况?有何作用?(C级)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那里河网纵横,吴越文化自然与水有密切关系。

如行云流水般的丝竹之声,清秀柔润的江南文学和山水画,小巧精致、无水不成园的江南园林,饮酒品茗的嗜好及对紫砂壶的讲究等,无一不与水结缘。

水为江南带来了优雅的文化内涵。

处于内陆的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历史上,西南地区属于边地,因交通不便,与内地交往不甚密切。

高中政治必修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高中政治必修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提高学生整合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加深对文化相关问题的理解。

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感,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新课如果说第六课第一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从动态角度跨越千年,展现中华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激励青年学生再创新辉煌,那么本框则主要从静态视角呈现中华文化的厚重。

视频展示:满江《中华颂》,请学生认真欣赏歌曲,抢答里面涉及了多少中华文化?(二)第二环节:活动探究 ( 三个活动,探究三目内容)推进新课设置现场招聘会:招收国际高级旅游顾问若干名条件——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凭,身心健康,无不良嗜好,责任心上进心强。

待遇——月底薪5000,福利加提成至少3000,且无上限。

过三关斩六将:第一关:眼力———鉴宝第二关:脑力———才思敏捷第三关:实战演练(共50分)第一关:眼力———鉴宝活动要求:应聘小组合作探究对应号码的“珍宝”,然后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对此宝物名称、特点和价值的了解情况。

要求简明扼要,发言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总分40分)《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朝万历年间的吴承恩,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知识精讲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特别提醒区分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1)关系: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意义: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特别提醒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