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doc

合集下载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年第10期一、教学准备1.教学组织准备:将学生分成4个探究学习合作小组,布置任务。

2.教学资源准备:①视频《史说汉字》;②故宫角楼的图片;③课件:甲骨文及其他字体的“明”。

关键词———文明、清明、明白。

二、教学过程播放课件:甲骨文“明”的写法及寓意———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表示月光照进窗内,有光亮之意。

(接着展示金文、篆文、隶书、楷书的“明”字。

)引导学生思考:能用“明”字组成哪些词?学生讨论发言:明天、明亮、明媚、明白、明日、明朗、明确、明朝、明证、文明、高明、清明……教师引导:明字可以组很多词,我们就用其中的几个词做为我们这节课的关键词。

首先谈一谈“文明”。

(字幕上打出“文明”)探究问题1:世界上最初的几种文明的发祥地都在哪里?探究结果———第一小组: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华夏文明、希腊文明……探究问题2:从发展结果看,华夏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探究结果———第二小组: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在公元初年最终湮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历经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而中断,中华文化延续至今。

探究问题3:这些文明古国,都曾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除华夏文明外,其他文明都因历史的中断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遗憾!我们的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惟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这说明我们中华文化具有怎样的特征?探究结果———第三小组: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板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探究问题4:斯人已去,历史与我们渐行渐远,但今天的我们依然能触摸到悠远、辉煌的古代文化。

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它借助的是什么?什么是源远流长的见证呢?板书:1.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探究结果———第四小组: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播放视频:“史说汉字”。

综合探究:透过视频,你认为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汉字起了什么作用?四个小组从不同角度谈对文字特别是对汉字的理解:———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科任任教班级《文化生活》第六课教案集体备课部分课题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心发言人备课时间第六周上课时间第七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理解中华文化的古代辉煌历程(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重点源远流长的特点及原因难点源远流长的特点及原因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导入新课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纵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特点,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我们本课来探究神奇的中华文化。

教学过程一、中华文化的古代辉煌历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2-63页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这些材料说明,中华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上溯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宋元明延续着隋唐文化的辉煌,中华文化在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的宋明理学。

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传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和独特魅力。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文化的起源:古代文明、汉字、礼仪等方面。

2. 中华文化的发展:诗词、书画、戏曲、建筑等方面。

3. 中华文化的特点:包容性、传承性、创新性等方面。

4. 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和交流。

5. 当代中华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如诗词、书画、戏曲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4. 欣赏法:欣赏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基本知识:详细讲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如诗词、书画、戏曲等。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5. 欣赏经典作品:欣赏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堂所学,总结中华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选取一个文化现象,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

3. 思考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评估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提供关于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和学术文章,供学生深入研究。

2.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的网站和在线资源,帮助学生更广泛地了解中华文化。

3. 视频资料:选取与文化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文化节目等,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主要组成部分;(3)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展示等方式,深入探究中华文化的内涵;(2)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异同;(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态度;(3)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作用,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文化概述(1)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主要组成部分。

2. 语言文字(1)汉字的起源和发展;(2)汉语的特点和魅力;(3)中国传统文学的成就。

3. 艺术瑰宝(1)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雕塑的特点;(2)中国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的魅力;(3)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中华文化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查阅资料,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课堂讲解(1)讲解中华文化的概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性;(2)讲解中华语言文字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学生热爱汉语;(3)讲解中华艺术的瑰宝,引导学生欣赏和传承传统文化。

4.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中华文化艺术创作,如绘画、书法、舞蹈等;(2)举办中华文化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1)学生分享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和实践活动成果;3. 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4. 学生对中华文化自豪感和热爱之情的体现。

五、教学资源1. 视频资料:中华文化相关视频;2. 图书资料:中华文化概述、语言文字、艺术瑰宝等方面的书籍;3. 网络资源:中华文化的网络资料和图片;4.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等。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导学案(编号) 执笔人:(时间)CDACCDBDAC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见证之一。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①清朝统治者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②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③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挑战。

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而文化的衰落又加剧了国家的衰落。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②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趋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③当前,我国的文化发展面临着“西化”、“分化”等严峻的挑战。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②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趋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应得到什么启示?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民族的象征,也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挑战,我们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弘扬和创新我们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②在民族文化面临外来文化挑战的今天,我们既要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又要在借鉴外来文化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想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第一章:中华文化的起源1.1 讨论中华文化的历史起源,包括夏、商、周等古代文明。

1.2 研究中华文化的地理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

1.3 分析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等。

1.4 介绍古代的文化遗产,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故宫等。

第二章:文学与艺术2.1 探讨中华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2.2 分析中华文学的形式与风格,如律诗、绝句、词等。

2.3 研究中华文化中的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特点与发展。

2.4 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和艺术品的代表作品。

第三章:哲学与宗教3.1 介绍中华哲学的主要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3.2 分析中华哲学的核心观念,如仁爱、忠诚、道德、自然等。

3.3 探讨中华宗教的多样性,如道教、佛教、儒家信仰等。

3.4 讨论中华哲学与宗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饮食文化4.1 研究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与特点。

4.2 分析中华菜肴的烹饪技巧与风味特色。

4.3 探讨中华饮食文化的礼仪与习俗。

4.4 介绍中华饮食文化在不同地区的代表菜肴和食材。

第五章:传统节日与习俗5.1 讨论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5.2 分析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和传统习俗。

5.3 研究中华文化的婚礼、丧葬等习俗及其意义。

5.4 探讨中华文化的传统礼仪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第六章:科学技术与发明6.1 回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如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6.2 探讨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等领域的贡献。

6.3 分析中华科技在历史上的影响及其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启示。

6.4 介绍中国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发展和挑战。

第七章:民间传说与神话7.1 讲述中国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如《白蛇传》、《牛郎织女》等。

7.2 分析民间传说和神话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7.3 研究神话传说中的文化象征和道德观念。

7.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民间传说和神话在当代社会的影响。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doc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doc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文字的作用、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是文字和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联系实际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讨论与分析相结合、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视频《奥运吉祥物:五个福娃含义各不同》(请同学们看视频,并思考福娃所传递的精神跟我们的中华文化的关系)福娃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看完视频介绍,大家能说出福娃们的名字吗?她们所传递的精神跟我们中华文化有什么关系吗?说明:福娃是北京XX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

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

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这些都体现出我们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巨大的包容性。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2. 通过学习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古代文明、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

2. 中华文化的特点: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琴棋书画、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2. 采用案例教学,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华文化。

3. 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中华文化:分别讲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3. 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中华文化知识,互相学习。

4. 总结课堂: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中华文化的小短文。

2. 调查身边的朋友或家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程度,分享自己的感受。

3. 参观当地的文化遗址或博物馆,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拍摄照片并附上简短的解说。

六、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统节日、习俗礼仪、传统手工艺、现代文化创新等。

2. 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中华文化在全球化的作用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方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利用案例教学,讲解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影响,如孔子学院、中华美食、中国电影等。

3. 开展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疑问。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影响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中华文化全球化的兴趣。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3)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2)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的方法,提炼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2)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感;(3)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树立全球文化视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2)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及其价值;(3)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中华文化中某些深奥的思想和理念;(2)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中华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强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及其价值;(2)分析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5. 课堂实践:(1)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2)学生分享实践经验,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2)强调学生对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感。

四、课后作业1. 编写一篇关于中华文化的小短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2. 结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实际,谈谈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3. 调查身边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原因;2. 反思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是否存在不足;3.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学习目标]学问目标:识记: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2)文字的作用、意义(3)史学典籍(4)中华文化的包涵性理解:(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进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2)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见证(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力量目标(1)培育同学们综合思维力量,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2)培育同学们辩证分析力量,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制造的;呈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连续和进展的重要标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古老文明。

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

增加同学的民族骄傲感、自尊心和自信念,增加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重点、难点]:中华文化的特征解析(1)明确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2)明确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3)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和史学典籍,运用事例(4)说明并理解源远流长的缘由—包涵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规律导入:明确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古代辉煌的历程:殷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秦→ 汉→ 隋唐→ 宋元明→明清叙述利用课本领例及说明,辉煌历程,并加以明确各自的地位。

利用课件,同学填图表,并辅之以相关的练习。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源远流长利用例题加以解释(2)中华文化的见证:①文字:明确文字的进展历程,加深对文字的意义及作用的理解作用使文明得以传承,书写中华文明同学利用相关联接的内容,加以明确意义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 史书典籍:利用课件,加以明确一些经典的史书典籍,让同学了解。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认识中华文化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古代历史、神话传说、史前文明等。

2. 中华文化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三、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教师讲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点。

2. 互动式教学:学生分享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如春节、中秋节等。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先秦文学、汉代文学、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2. 著名文学家:孔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

3. 经典文学作品:《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式教学:教师讲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2. 互动式教学:学生分享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和感受。

3. 文本解析:分析具体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艺术种类:绘画、书法、瓷器、戏曲、音乐、舞蹈等。

2. 著名艺术家:王羲之、颜真卿、齐白石、梅兰芳等。

3. 经典艺术作品:兰亭序、清明上河图、红楼梦戏曲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式教学:教师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及特点。

2. 互动式教学:学生分享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感受。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教学设计高中政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课外自主探究学习与教师的课堂授课解释与阐明,让学生掌握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的原因、其历经的辉煌历程与见证、我们党在现代续写更加壮丽的中华文化篇章的作用以及国家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

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教师采用情景创设法、探究小组讨论与分析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课外探究、搜集和获取有关人类古代文明源流、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汉字、史学典籍等方面的材料,并通过分析、整理,对信息资源收集整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加深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一特点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生活智慧与学习智慧、时代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探究及教材大量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中华文化的辉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近代的衰微过程,在探求文化延续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引导学生自觉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是如何表现出来的(2)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2.难点:如何探究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五、教学过程(一)古代辉煌的历程◇课堂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见下表)发展时期殷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隋唐时期宋元明明清文化思想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博泛吸收外域文化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理学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和作用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儒家思想正式形成进入气势恢宏的全胜时代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封建社会影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课堂探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够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

教学设计14: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学设计14: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材分析1.知识主线: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史书典籍。

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能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能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2.情感主线: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懂得如何再创中华文化辉煌。

2.过程与方法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积极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情分析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学校电脑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知识,也可以直接从历史课本上找到相关的大部分知识,甚至可以从我们周围的民俗乡情文化中收集、挖掘一些本土文化,让同学们直接体验一下探究的乐趣。

这样可以直接调动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主动跨越碍障探求知识的目的。

所以根据学情分析采用教学方法如下:1.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巧妙利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感悟,做出正确的判断、形成应有的情感。

2.合作探究式教学:依托探究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朝着学生自己答疑的方向努力。

3.小组讨论教学: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及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不了的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第一章:中华文化的起源1.1 讲解中华文化的定义和特点1.2 介绍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3 分析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第二章:中国古代文明2.1 讲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2.2 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2.3 分析中国古代文明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3.1 讲解中华文化在历史上的传承方式3.2 介绍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与发展3.3 分析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第四章:中华文化的多样性4.1 讲解中华文化中的多样性表现4.2 介绍中华文化中的各种传统文化形式4.3 分析中华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第五章:中华文化的影响与传承5.1 讲解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影响和贡献5.2 介绍中华文化在不同地区的传承和发展5.3 分析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第六章:汉字与汉语6.1 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6.2 介绍汉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6.3 分析汉字与汉语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第七章:中国传统艺术7.1 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和特点7.2 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绘画、书法、戏剧等艺术形式7.3 分析中国传统艺术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第八章: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8.1 讲解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历程8.2 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8.3 分析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对后世的影响第九章:中国哲学与宗教9.1 讲解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和思想9.2 介绍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9.3 分析中国哲学与宗教在中华文化中的作用和影响第十章:中华文化的新时代发展10.1 讲解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10.2 介绍中华文化在新时期的创新与传承10.3 分析中华文化新时代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中华文化的起源难点解析: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的分析。

二、中国古代文明难点解析:中国古代文明对后世的影响的分析。

三、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难点解析: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重要性的分析。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认识到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a. 语言文字b. 科学技术c. 文学艺术d. 哲学宗教e. 社会风俗3. 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4. 中华文化的影响与传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的定义、特点及组成部分。

2.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的定义、特点、组成部分及其历史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华文化事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华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包括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社会风俗。

3. 分析:分析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是如何传承和发展的。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这五个章节教案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和热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中华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并能举例说明。

3. 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并分析其影响。

4.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书籍:《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 网络资源:关于中华文化的图片、视频、文章等3. 参考资料:有关中华文化的学术论文、书籍等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华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第二课时:讲解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科学技术)3. 第三课时:讲解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4. 第四课时:讲解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社会风俗)5. 第五课时:分析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6. 第六课时:讨论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及传承7. 第七课时: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2. 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仁、义、礼、智、信3. 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4. 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和诗词5. 中华文化的影响和传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特点。

2.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和诗词的形成和发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核心内容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和诗词的形成和发展。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中华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承。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中华文化教程》2. 课件:中华文化起源、发展、核心内容和特点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3. 参考资料:关于中华文化的研究论文和书籍。

【章节一: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1. 讲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底蕴。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章节二: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1. 讲解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仁、义、礼、智、信,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道德观念。

2. 分析中华文化中的孝道文化,使学生认识到孝道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

【章节三:中华文化的特点】1. 讲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中华文化中的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章节四:中华文化的影响和传承】1. 讲解中华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探讨中华文化的传承途径,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章节五: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围绕“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和传承”展开讨论。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起源,掌握中国古代文明的演变过程。

2. 认识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到夏、商、周、秦、汉等历史时期。

2. 中华文明的起源:三皇五帝、尧舜禹传说、夏商周更迭等。

3. 中华文明的特点:农耕文明、礼仪之邦、家族观念、儒家思想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分析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组织学生进行文化遗址考察,增强对中华文明的直观认识。

第二章:汉字与古代文学教学目标:1. 掌握汉字的起源、演变和结构特点,了解汉字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欣赏古代文学作品,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

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甲骨文、金文、小篆等。

2. 汉字的结构特点:六书、偏旁部首等。

3. 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通过实物展示、软件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

2. 教授汉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方法。

3. 组织学生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体会古代文学的魅力。

第三章:中国古代科技与医学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水平,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 掌握中国古代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成就,了解中医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四大发明、天文历法、数学等。

2. 中国古代医学:中医理论、经络学说、中药学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了解四大发明等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 教授中医的基本原理和成就,让学生了解中医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3. 组织学生参观中医诊所或药店,亲身体验中医的治疗方法。

第四章:中国传统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和种类,认识中国传统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案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文字的作用、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是文字和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联系实际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讨论与分析相结合、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视频《奥运吉祥物:五个福娃含义各不同》(请同学们看视频,并思考福娃所传递的精神跟我们的中华文化的关系)福娃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看完视频介绍,大家能说出福娃们的名字吗?她们所传递的精神跟我们中华文化有什么关系吗?说明:福娃是北京XX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
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

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

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这些都体现出我们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巨大的包容性。

新课教学(提纲)(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1) 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发展时期
殷商时期
春秋战国


隋唐
宋元明
明清
文化思想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和作用(2) 近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史书典籍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发展: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楷书(投放图片)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三、创造中华文化薪的辉煌(1)中华文化在近代经历了衰微的过程(2)在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