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国有企业家的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国有企业家的成长

提到企业家,大多数人可能更容易联想到郭士纳,杰克·韦尔奇,杰夫·贝索斯这样的世界级大公司曾经的掌舵人,或是马云,李彦宏,王石这些民营企业家中的佼佼者。而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企业家们,他们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或是处于风口浪尖备受争议,或是昙花一现随着时间消逝,他们的成长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跌宕起伏。

一、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企业家的成长历程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国有企业家的成长历史上也因此产生了三个关键时期。

第一次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放权让利”改革措施为标志。这一时期,国家开始将包括经营权在内的很多权利逐渐下放,国有企业不断探索多种责任制和企业经营方式,其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就是承包制,它的实施使得最早的一批国有企业经营者从过去的国家干部身份开始向市场化的方向转化。

第二个时期是在1992年春天到1993年底。邓小平南巡谈话改变了中国的政策环境,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定,这样就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朝着市场化改革方向,与此同时造就企业家队伍也作为重要目标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三个时期在世纪之交。进入21世纪以后,特别从党的十六大至今,我国企业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

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国有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人员构成不断优化,教育程度、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国有企业家的特点和优势

由于独特的发展历程,国有企业家存在着明显区别于民企、外企企业家的特点。一是国有企业家角色定位的混乱和错位,导致了国有企业家行为规范的混乱和错位。我国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这30年中,国有企业被动地从政府的一部分逐步过渡为市场主体,国有企业家作为这一社会组织的领袖,其角色变化的剧烈是外界所难以体会的。激励机制上,行政性激励越来越少,并且经济激励还不能完全到位;责任机制上,既要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又要直接承担对国有企业改制带来的社会稳定问题的政治责任,很长一段时间,国有企业的家可以说是“亦官亦商,不官不商”。二是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阶段性、探索性和风险性,使得一批红极一时的国有企业家不可避免地成为昨日黄花,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如步鑫生、马胜利等等,他们在自己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在当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无法摆脱其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三是法制发展的滞后使得国有企业家履职的外部法律环境极为恶劣,加大了国有企业家履职的风险。以国有企业改制为例,关于国有企业改制的方向和路径,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实践与法律和政策规定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在身份定位方面,国有企业家也存在一定的

矛盾性,一方面是国家政府把一部分社会职能转嫁给了国有企业;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就具有双重性。因此,国有企业家既要考虑产值、利润等经济指标,也要考虑稳定、就业、职工福利保障等社会目标,而且往往社会目标高于经济目标。作为政府官员,社会稳定当然是自己的职责。作为企业经营者,应该把企业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国有企业经营家恰好就陷在这样两难的选择中。

这些客观原因确实对国有企业家的成长构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国有企业家以国企为平台,自身也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一是国有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要比民营和外企更多,在民众之间有着良好的口碑,因此国有企业家们在作为一个经营者的同时,本身就具备了相当的群众影响力,有了一定的政治形象,这是民营企业家们很难具备的;二是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绝大部分已经撤出,集中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在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方面的改革也标志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给了国有企业家们一个相当系统规范的操作平台,也便于企业更科学有效的管理。三是与民营企业相比,许多国有企业在技术、产品质量、市场规模、经济资源、社会信誉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政府对它们有各种特殊政策,这些优势绝不是一般民营企业可以得到的,而国有企业家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国企在这些方面的优势,提升国企的“市场功能”和经营能力,不断锤炼自身在经营管理能力、战略眼光、责任感、创新精神、冒险精神、领导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担任好企业掌舵者的角色。

三、几点启示

优秀的国有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他们既是企业的财富,也是国家的财富。通过分析,尝试得出以下六点启示:

启示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正是让政府和企业各归其位,各谋其政,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是培育国有企业家的基础制度环境。

启示二:应当正视国有企业家在角色定位上的多重性,给予国有企业家更多的关心和呵护,适当分解他们的责任;要通过业绩考核指标的设计尽量明确国有企业家行为的指向。

启示三:必须为国有企业家员行权履职创造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使国有企业家的行为规范清晰、明确和稳定。同时要推动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来约束和保护国有企业家。

启示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有其探索性和风险性,必须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企业家的报道和评论要力求真实、客观。

启示五:要探索既符合市场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和国有企业特点的激励机制。注重经济激励的同时,也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员与政府官员的有序流动机制。

中国企业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带给我们的挑战,在当下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

生态危机等复杂环境中要沉住气,擦亮眼,不仅要认真应对眼前的危机,还要看到危机后的方向,应对未来的挑战。在我看来,中国企业家一定要用超前的眼光,认真研究“发展”“运作”“和谐”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这三者构成的框架中着手金融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唯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把企业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落到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