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全国通用版:必修三+文言文+过 秦 论+Word版含答案.doc
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3(2) 单篇梳理4 课文3 过秦论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过”“亡”“遗”“率”“倍”五字及次常用字“策”“制”。
2.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奠基高考一、基础夯实(第1段)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务()②具()③斗() ④拱手()答案①从事②器械③使……争斗④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2.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这样险固的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防守,以便窥视周朝的政权。
(得分点:固、窥)(第2段)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3.解释加点的词语①爱()②致()③相与()④离()⑤叩()⑥延()⑦镞()⑧费()⑨弊()⑩北()答案①吝惜②招纳③共同,一道④使离散⑤击⑥迎击⑦箭头⑧损失⑨弱点,毛病⑩溃败(的军队)4.翻译画线的句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向东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非常重要的地区。
人教版高考语文文言知识整合【必修三】过秦论(含答案解析)
过秦论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通“”)2.合从缔交(“”通“”)3.赢粮而景从(“”通“”)二、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古义:今义:认为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今义:山东省4.以.致.天下之士古义: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三、一词多义1.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张衡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2.亡吞二周而亡诸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3.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两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并序》)()4.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外连衡..而斗诸侯( )(3)履.至尊而制六合( )(4)将.数百之众( )(5)序.八州而朝同列( )(6)会盟.而谋弱秦( )2.名词作状语(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 )2.动词的使动用法(1)外连衡而斗.诸侯( )(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3)吞二周而亡.诸侯( )(4)序八州而朝.同列( )(5)却.匈奴七百余里( )(6)约从离.衡( )(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崤函之固.(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2.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全国通用版:必修一+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Word版含答案.doc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必修一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通“______”,______)2.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通“______”)3.失其所与,不知(“______”通“______”)4.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______”同“______”)1.共供供给2.说悦3.知智4.已矣二、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1.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2.出使的人3.那人,指秦穆公三、一词多义1.微(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 )(3)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 )【联想识记】2.若(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 )3.鄙(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 )(3)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 )(4)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荆轲刺秦王》) ( )(5)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图(1)唯君图之 ( )(2)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 )(3)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 )(4)不图子自归(《孔雀东南飞》) ( )5.以(1)以其无礼于晋( )(2)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5)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 )(7)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 )(8)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 )(9)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1.(1)如果没有。
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检测:第三单元第10课过秦论 Word版含答案
第10课过秦论大秦帝国二世而亡,这是秦始皇万万没有预料到的。
他的千秋帝王梦轰然倒地,贾谊把它归纳为“不施仁义”。
秦用取天下的办法,来守天下;用攻天下的办法,来治百姓。
愚民政策、严厉的法制,引起了下层百姓的反对;残暴统治、兔死狗烹,引起山东贵族的不满。
人们压抑已久的情绪在大泽乡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秦帝国如大厦在瞬间倾倒。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是秦始皇之过,也是所有亡国之君之过也!美字体刚柔并用,虎狠狼贪吞六国;仁义不施,灰飞烟灭恨千秋赏美文遥望贾谊彭晓冷我曾长久仰望贾太傅祠那座安放灵魂的建筑,墙檐上苍苍的青瓦、厚重的大门,用惊奇的眼神静默地与我对视。
门环和墙面之上,袒露着斑驳的痕迹,石阶和地砖的棱角似乎都已磨平。
由此我想,时间永远神奇,既能将精神打造出来,将灵魂磨出锋利的光芒,也能让一切变钝变老,甚至毁灭。
贾谊从遥远的长安,来到时为南蛮之地长沙,湘江的轰鸣之声可曾震撼过他的灵魂,让他为之一振?初冬时节,寒雨纷飞,缓缓穿过省城长沙古老的太平街,我不停地张望着两侧那些古老的建筑,好似缓缓地穿行于时间的深处。
当我走进贾太傅祠内,时间好似已然静默,一切都静悄悄的。
站在空荡荡的庭院,站在凛冽的寒风里,我仿佛听到历史深处贾谊的声声叹息。
当然,贾谊的才华千年之后,依旧让世人惊叹。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博士(官职),自是当朝最年轻的博士。
文帝自是很赏识他,一年之内,就将他提拔为太中大夫。
年轻气盛的贾谊犯了官场的大忌,他的悲剧命运自是无可逃脱。
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仿佛看到被贬的贾谊,心绪沉重地行走在前往长沙的路途之上。
可贾谊依然不明白,明明是尽职效忠为君主效力的事情,怎么会演变成这般被动局势呢?贾谊怀着忧郁之情缓缓南下,当他来到湘江之边,屈原投江自沉的情景不由自主地在脑海浮现。
100年前,忠洁不阿的屈原受谗流放该地,如今自己也遭诬陷贬谪长沙,境遇何其相似。
不过,此时的贾谊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依旧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抱负终有施展于天下的那一天。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三学案第三单元第10课过秦论Word含答案
目标·重点1.积累“制、亡、利、固、遗、度”等一词多义及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
3.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行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1.读准字音(1)崤.函()(2)膏腴.()(3)召.滑() (4)逡.巡()(5)箭镞.() (6)鞭笞.()(7)蒙恬.() (8)藩.篱()(9)黔.首() (10)隳.名城()(11)合从.缔交() (12)锋镝.()(13)劲.弩() (14)瓮牖..()(15)氓.隶() (16)蹑.足()(17)锄櫌.() (18)棘矜.()(19)长铩.() (20)谪.戍()(21)度长絜.大()2.理解词义(1)通假字①合从.缔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锄櫌.棘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①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②致⎩⎨⎧ 以致.天下之士: 致.万乘之势:③制⎩⎪⎨⎪⎧ 赵奢之伦制.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履至尊而制.六合: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④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吞二周而亡.诸侯:⑤利⎩⎨⎧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⑥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蒙故业,因遗.策: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⑦延⎩⎨⎧秦人开关延.敌: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⑧因⎩⎨⎧ 因.遗策: 因.利乘便: 因.河为池:⑨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⑩而⎩⎪⎨⎪⎧ 振长策而.御宇内: 吞二周而.亡诸侯:争割地而.赂秦: 而.迁徙之徒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古今异义①山东..豪俊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赢.粮而景从 古义: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流血漂橹.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迁徙..之徒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皆明智..而忠信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才能不及中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词类活用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赢粮而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内.立法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南.取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序.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追亡.逐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却.匈奴七百余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⑪约从离.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⑫序八州而朝.同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⑬外连衡而斗.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⑮会盟而谋弱.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⑯以弱.天下之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⑰以愚.黔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⑱且夫天下非小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殊句式(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图表知全局总结本文的中心,完成图表内容。
过秦论-选择性必修中册-高二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情景默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全三册)
过秦论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贾谊(前200—前168) ,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文帝时任博士,不久被提升为太中大夫。
后因在政治方面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贬谪为长沙王太傅。
三年后被召回,任文帝宠子梁怀王的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自伤失职,岁余也悲郁而死,时仅33岁。
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远见的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状的坚决态度。
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有很大影响。
其作品,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刘向编为《新书》十卷。
2.文化常识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日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过秦论”意为指斥秦的过失的论文。
崤函:玉崤山和函谷关。
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合从、连衡:合从(从,同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也作“连横”。
战国养士四君子:齐国有孟尝君田文,赵国有平原君赵胜楚国有春申君黄歇,魏国有信陵君魏无忌,他们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敲扑:行刑用的棍杖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万乘:兵车万辆。
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古代宗庙制度:简称庙制,是指儒家为已故祖先建立灵魂依归之所设立的次序和祭祀制度。
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高中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学案及答案
过秦论1.了解作者。
2.学习文章1、2自然节,积累重点字词。
翻译重点句子。
3.学习渲染、反衬、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
【学习重点】学习文章1、2自然节,积累重点字词。
翻译重点句子。
【学习难点】学习渲染、反衬、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
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学习过程】知识链接:一.关于作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
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者之一。
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
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
他学识渊博,很有抱负,曾针对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张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
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大夫之责,哭泣岁余,以至郁郁而死,年仅33岁。
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辞赋有《鵩鸟赋》《吊屈原赋》等。
其作品经刘向整理为《新书》(58篇),贾谊是汉代杰出的政论家。
他在政治上强调要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 全力抗击匈奴的侵扰,主张重视农耕以充裕民食。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
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一颗璀璨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
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
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二.写作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
农民大量流亡异乡,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
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
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
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
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
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课后作业10 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课后作业(十)过秦论练习1 基础巩固一、知识积累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尊贤重士良将劲弩深谋远虑B.俯首系颈信臣精萃云集响应C.赢粮景从一夫做难迁徙之徒D.崤函为宫揭杆为旗斩木为兵[解析] B项,“萃”应为“卒”;C项,“做”应为“作";D项,“杆"应为“竿”.[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蒙:继承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C.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弱点、毛病[解析]爱:吝惜。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赢粮而景从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C.振长策而御宇内D.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解析] A项,“景”通“影”;B项,“从”通“纵”;D项,“有”通“又"。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才能不及中人..[解析]A项,古今意义都是“害怕”。
B项,古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C项,古义:崤山以东,指东方诸国;今义:山东省.D项,古义:平常的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并做见证的人。
[答案]A5.下列语句中“以为"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以为..桂林、象郡②铸以为..金人十二③临不测之渊,以为..固④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 ①把……划为,②使……成为;③④都是动词,认为。
[答案] D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③会盟而谋弱.秦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A.①⑤/②⑦/③⑥/④ B.①③⑤/②④/⑥⑦C.①③⑤⑥/②⑦/④ D.①⑤⑥/②⑦/③④[解析]①③⑤⑥为使动用法,②⑦为名词作状语,④为名词用作动词。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答案
《蜀道难》知识点归纳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动用法,译为“使……凋谢”。
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使动用法,译为“使……滚动”。
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名词作状语,译为“向西”。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歌以赠之。
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浔阳江头夜送客。
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商人重利轻别离。
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轻:意动用法,以…为轻,看轻。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
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介词。
转徒于江湖间。
“于江湖间转徙”,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句。
感斯人言。
被动句。
歌以赠之。
状语后置句。
本(是)长安倡女。
省略谓语。
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介词。
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宾语。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省略介词。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归纳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填然鼓之。
鼓:打鼓,名词活用作动词。
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名词活用作动词。
然而不王者。
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名词活用作动。
树之以桑。
树:种植,名词活用作动词。
王无罪岁。
罪:归罪、归咎,名词活用作动词。
请以战喻。
战争,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活着的人。
死:死去的人,动词作名词。
谨庠序之教。
谨:认真从事,形容词作动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丧,为……办丧事,为动用法。
王无罪岁。
罪,以……为罪,意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移,使……迁移,使动用法。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是亦走也。
判断句。
非我也,兵也。
判断句。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判断句。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句。
树之以桑。
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全国通用版:必修三+文言文+劝+学+Word版含答案.doc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劝学一、通假字1. 以为轮,其曲中规(“____ ”通“____ ”,________)2.君子生非异也 (“____ ”通“____ ”,________)1.煣使弯曲2.生性资质、禀赋二、古今异义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坏人的党羽2. 以为..轮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①托付;②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1.兽类的脚爪和牙齿2.把……做成3.寄居三、一词多义1.绝(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3)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逍遥游》) (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 )(5)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 )(6)以为妙绝(《口技》) ( )(7)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 )(8)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孔雀东南飞》) ( )2.假(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 )(4)愿大王少假借之(《荆轲刺秦王》) ( )【识记点拨】3.闻(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博闻强志 ( )(3)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 )1.(1)横渡(2)停止(3)直上穿过(4)与人世隔绝的(5)断绝(6)极点(7)非常(8)绝命,死2.(1)借助、利用(2)假装(3)借、借给(4)宽容3.(1)听见(2)见闻、见识(3)听说(4)使……听到(5)闻名,出名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________( )4.木直中绳,以为轮________( )5.其曲.中规________(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_______( )7.积善.成德________( )8.故木受绳则直. ________(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________( )10.用心一.也 ________( )1.名词作动词游水2.名词作状语每天3.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5.形容词作名词弯度 6.形容词作名词高处7.形容词作名词善行8.形容词作动词变直9.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10.数词作形容词专一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全国通用版:必修三+文言文+师+说+Word版含答案.doc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师说一、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______”通“______”,______)2.或师焉,或不焉(“______”通“______”)1.受授传授2.不否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3.吾从而..师之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大家;许多人5.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1.求学的人2.用来……的、……的凭借3.两个词,动词“从”(跟从)和连词“而” 4.一般人 5.不一定三、一词多义1.传(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4)得璧,传之美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 )(5)舍相如广成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 )2.从(1)惑而不从师 ( )(2)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 ( )(3)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 )(4)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 )(5)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 ( )(6)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7)于是从散约败(《过秦论》) ( )(8)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 )3.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 (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4)吾师道也 ( )(5)或师焉,或不焉 ( )(6)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 )4.则(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1.(1)传授(2)流传(3)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4)传送,传递(5)招待宾客的馆舍 2.(1)跟从(2)依顺,听从(3)参加(4)指堂房亲属(5)跟,向(6)自,由(7)合纵的盟约(8)紧挨着,依傍 3.(1)老师(2)有专门技艺的人(3)以……为师(4)学习(5)从师学习(6)军队 4.(1)连词,表转折(2)副词,就(3)副词,表判断,就是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吾师.道也 ________(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_______( )3.则群.聚而笑之 ________( )4.吾从而师.之________( )5.小.学而大.遗________( )6.吾未见其明.也 ________( )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_______(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________( )10.惑.而不从师 ________( )11.位卑则足羞. ________( )12.而耻.学于师 ________( )1.名词作动词学习2.名词作动词低于3.名词作状语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4.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5.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6.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7.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8.形容词作名词疑难的问题9.形容词作名词卑贱的人、低下的人;势盛位高的人10.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11.形容词作动词感到耻辱1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10:第10课 过秦论 Word版含答案
过秦论【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3.培养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独立判断能力。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用蓝笔标画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子,用红笔标画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写在下面,准备在课上提出。
2.收集《过秦论》有关资料。
二、自练自测1.常识积累贾谊(前200—前168),世称, 洛阳人。
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仅活了33岁。
他有政论散文《》《》《治安策》《论积贮疏》等。
他为司马迁所推崇,司马迁把他和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
2.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陈轸.(zhěn)逡.巡(qūn)铦.于钩戟(xiān)膏腴.之地(yú)B.猗.顿(yī)锋镝.(zhé)度长絜.大(xié)亡矢遗镞.(zú)C.蒙恬.(tián)孙膑.(bīn)藩.篱屏障(fān)鞭笞.天下(chī)D.崤.函(xiáo)七庙隳.(huī)瓮.(wēng)牖俯首系.(xì)颈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君臣固守以窥.( )周室。
(2)孝公既.( )没,惠文、武、昭襄蒙.( )故业,因.( )遗策。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 )秦,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 )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4)九国之师,逡巡..( )而不敢进。
(5)因.( )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6)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7)隳.( )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 )。
(8)然陈涉瓮.( )牖绳.( )枢之子。
(9)率疲弊.( )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10)且夫天下非小弱..( )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1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 )万乘..( )之势,序.( )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全国通用版:必修三+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Word版含答案.doc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必修三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一、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通“______”,________)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___”通“______”)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______”通“______”,________)1.无毋不要2. 颁斑3.涂途道路二、古今异义1.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①表示可能或能够;②表示许可2.然而..不王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1.“可”,可以;“以”,凭借2.“然”,这样;“而”,却,但是三、一词多义1.数(1)数罟不入洿池( )(2)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 ( )(3)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滕王阁序》) ( )(5)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 )(6)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 )(7)景公召而数之曰(《晏子治东阿》) ( )2.发(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2)百发百中( )(3)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涉世家》) (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 )(5)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 ( )3.加(1)邻国之民不加少 ( )(2)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鸿门宴》) (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 )(4)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 4.或(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 )5.于(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2)寡人之于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4)移其民于河东( )(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 ( )1.(1)cù,密(2)数目,数量(3)几,几个(4)定数(5)天数,命运(6)屡次,多次(7)责备2.(1)打开粮仓,赈济百姓(2)发射(3)征发(4)开花(5)出发3.(1)副词,更(2)动词,放上(3)动词,增加(4)动词,超过4.(1)代词,有的人(2)副词,有时(3)副词,或许(4)连词,如果,假如5.(1)介词,比(2)介词,对(3)介词,在(4)介词,到(5)介词,与,和(6)引进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译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填然鼓.之__________( )2.树.之以桑__________(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_________( )4.王无罪.岁__________( )5.然而不王.者__________( )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__________(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__________( )8.则移.其民于河东__________( )9.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 )1.名词作动词击鼓2.名词作动词种植3.名词作动词穿上 4.名词作动词归咎、归罪 5.名词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6.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7.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迁移9.形容词作动词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非我也,岁也。
全国通用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手册
全国通用202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手册选择题1、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含蓄蕴藉。
C.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
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
“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观照现实的结果。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意蕴丰厚。
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缠绵悱恻,含蓄蕴藉”错,所抒之情沉郁顿挫,深沉而凝重,动人心弦。
故选B。
2、《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里写的乐曲旋律的变化是[ ]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答案:A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分析词人的情感首先要知人论世,其次要抓住词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舒徐流畅;“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
”是逐渐沉咽;“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间歇停顿;“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激越雄壮。
故选A。
小提示:解答本题要正确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10过秦论+Word版含答案
10过秦论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务必。
B.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伦:辈,类。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尝:曾经。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乘:趁着。
项,“务”,从事,致力于。
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崤函”即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这是秦和中原之间的重要地理屏障。
B.“四海”是天下的意思,《论语·颜渊》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四海”与此不相同。
C.“连衡”是秦国采取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D.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和信陵君被称为“战国四公子”,魏公子无忌即信陵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过秦论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______”通“______”)
2.合从缔交(“______”通“______”)
3.赢粮而景从(“______”通“______”)
1.衡横
2.从纵
3.景影
二、古今异义
1.于是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象郡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3.以致
..天下之士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2.介词“以”与动词“为”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把……作为”
3.两个词,以:来;致:招纳
三、一词多义
1.制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2)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 )
(3)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张衡传》)( )
(4)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 )
2.亡
(1)吞二周而亡诸侯 ( )
(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
(3)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4)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
(5)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 ( )
(6)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 )
3.利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 )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 )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两章》) ( )
(5)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 )
(6)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 ( )
4.遗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
(2)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 )
(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 )
1.(1)控制(2)统率、统领(3)形制、构造(4)规模
2.(1)使……灭亡(2)丢失、失去(3)逃兵(4)逃跑、逃脱(5)灭亡、消亡(6)通“无”,没有
3.(1)有利的形势(2)锐利、锋利(3)使……快
(4)有利、条件好(5)好处(6)利润
4.(1)丢失(2)丢失的东西(3)抛弃(4)给予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履.至尊而制六合 ________( )
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________( )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________( )
4.追亡.逐北 ________( )
5.外连衡而斗.诸侯 ________( )
6.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________( )
7.吞二周而亡.诸侯 ________( )
8.序八州而朝.同列 ________( )
9.却.匈奴七百余里 ________( )
10.约从离.衡________( )
11.崤函之固.________( )
1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________( )
13.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________( )
1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________( )
15.且夫天下非小弱
..也________( )
1.名词作动词登上
2.名词作状语像席子那样;像包裹那
样;像口袋那样 3.名词作状语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一样 4.动词作名词逃兵 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7.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灭亡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10.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11.形容词作名词险固的地势1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弱,削弱1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昧1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弯15.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削弱
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
翻译:
___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判断句(秦始皇)自己认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
铁壁,真是子孙万代称帝称王的不朽的基业。
2.状语后置句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作战能力)不比九国的军队强。
3.宾语前置句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的行人。
4.被动句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讥笑。
六、语句翻译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翻译: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
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
(采分点:内、连衡)
2.秦国有富余的力量来控制和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九国)败逃的军队,使无数尸体横卧(道路),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秦人)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采分点:弊、亡、漂、因、利、乘、便)
七、文化常识
1.战国四公子:指战国末期,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其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后世称之为“战国四君子”。
2.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
3.万乘:兵车万辆。
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4.八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5.七庙:泛指帝王的宗庙。
6.陶朱:即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
他帮越王勾践灭吴后去了陶,自称陶朱公,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作为富人的代称。
猗顿跟他学习致富之术。
7.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
也叫“百粤”。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