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台州二次高考复习研讨会资料:文学类文本阅读
台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试卷
台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西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京城是大气的。
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
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来就是汉胡①________,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
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
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
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甲)________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来,让你②________。
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也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乙)________深沉;可能会(丙)________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众舞台的柳暗花明。
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
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1)文中划线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偌(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ǔ)目不瑕接B . 偌(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ǔ)目不暇接C . 偌(nuò)大杂揉五方杂处(chù)目不暇接D . 偌(ruò)大杂糅五方杂处(chù)目不瑕接(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 浩荡深厚沉湎B . 浩瀚雄厚沉湎C . 浩荡雄厚沉醉D . 浩瀚深厚沉醉(3)文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一言以蔽之B . 生机勃发C . 柳暗花明D . 不知所以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6高二上·临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3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2专题二散文阅读教案
专题二散文阅读浙江高考语文卷小说、散文呈轮考的特点,2019年考查的是小说,2018年考查的是散文,自2013年考的散文之后,2014年至2017年均考的小说。
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所涉及考点较为均衡,“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较多出现。
浙江卷最后一题常是探究题,应在复习中多做相关训练。
强化读文的目的性,把握散文的阅读模板一、学会读文散文之所以难读懂,就在于其形散而神聚。
怎样将“散形”用“线索”串起,透过“散形”聚焦“主旨”?这是一个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行文思路的问题。
具体来说,应当具有以下三种意识:(一)整体阅读意识整体阅读是散文阅读最基本的原则与方法,它可以使做题建立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增加做题的理性分析成分,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度。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
阅读一篇散文,首先必须对散文结构大致了解,知道题目是什么,共几个段落,线索是什么,内容方向是什么。
(二)段落摘要意识段落摘要就是要摄取散文段落的精华和要点,以便更好地把握散文的结构层次和行文思路。
要针对散文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散文的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小层,理清散文的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找出文中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上下照应的地方,把握重点段落的中心句、支撑句等内容。
(三)提取线索意识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地理清散文的思路。
一篇散文,不管是整篇文章,还是局部语段,往往有一条线索贯串其中,正是由于这条线索,文章或段落之间才会井然有序。
常用的文章线索主要有:(1)以具体事物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4)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二、把握散文的阅读模板根据文本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写景状物类散文、写人叙事类散文、议论抒情类散文等。
具体来看:(一)写景状物类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首选,从内容上可分为托物喻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
2010年3月台州二次高考复习研讨会资料:语言运用讲座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备考
一、背景分析
二、命题趋势 三、备考攻略
一、背景分析
2010年浙江高考考试说明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言文字运 用” 试题分析 浙江近五年高考 “语言文字运用” 试题分析
浙江省2010年考试说明
一、语言文字运用(变化) 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 表达技能。 8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 确、鲜明、生动。
仿照下面示例,按要求写一段文字。(4分)(浙江省金丽衢十 二校2010届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 示例: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赶考的人,我可能会遇见 一个轻衣罗衫的女子,她家就在驿馆的旁边,曾倚门,回首嗅 一支青梅,我会把诗题上墙壁,或者写在宣纸上。如果是在古 代,你可能是一个正在做什么的人呢?漂泊江湖的游子,还是 被贬谪流放的官员?是寄情山林的隐士,还是执手相看的离人? 请你从上一段中选择一种角色,恰当化用古诗文(可回忆教材 中学过的诗词文章),写一段文字;不必完全仿照例句的句式。
现象点评
6.请你就上述新闻中的“帮助事件”发表看法。要求态度明确, 语言表达准确。(不少于60字)(5分)杭高2010届高三第四 次月考语文试卷 6①帮助要注意方式方法。希望大家的行为不要过于直接,要慢 慢给他一个心理缓冲过程,也许会更好。或者不要过多地关注 他,还他一个安静的环境,先让他过回原来的日子。日复一日 地接济他,但不要说太多。直到他信任你,愿意和你交流。其 他言之成理亦可:②爆炒和“帮助事件”都很无聊,都是炒作。 不要利用“犀利哥”,还他自由生活。③反映政府救助政策不 完善等。宁波心理咨询师陈美英直言,现在大众对“犀利哥” 的关注带有很复杂的心态,有些人是出于真心实意的关心,希 望能够借自己和周围人的一臂之力,让“犀利哥”有一个更好 的生存环境,但也不排除一部分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 理,甚至也有一部分人是带着功利、厌恶或者攻击的情绪来炒 作此事。这种复杂的环境,反而会刺激当事者,产生不良的情 绪反应。
浙江省台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台州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试题语文(答案在最后)0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塞上意象在作品艺术结构上生发出很强的统摄力,这是因为其浸润了创作主体丰厚的生命体验。
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出塞”情境构成全诗的核心,发挥着重要的艺术空间开掘功能。
“征蓬出汉塞”出句不凡,汉塞作为典故既隐喻现实中的军事堡垒,更是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确证符号,给中原士人们提供了深层的心理归属感、安全感和文化认同感。
跨过这道屏障,中原士子们的生命体验必然是复杂的。
本初的心灵的宁静和平衡状态即将被打破,两种相反相成的心理交互作用。
一种是“胡天”所带来的新奇感、自由感和欣喜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很大层面上是这种生命体验的符号化;另一种是进入陌生异域所带来的孤独感和焦灼感,“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在很大层面上是这种生命体验的符号化。
从生命哲学角度来说,塞上意象最深层的审美蕴涵,是在漫长的中国传统社会,它成了华夏英雄志士生命激情和生命活力释放的精神符码。
生命活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对生存和活动空间的超越。
作为社会的个体,其生命活力的释放往往要受到社会伦理的规约,因此其生命价值观的实现以强调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为准。
基于此,功业意识构成了历代文人生命伦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汉代开始,随着汉大帝国的日趋强盛,建功异域就成为许多人释放生命激情、实现个人价值的生命意识。
《后汉书·班超传》就展现了班超的这一抱负,他曾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如果将《班超传》与《史记·陈涉世家》对比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班超和陈涉作为英雄人物有一共同特点,就是不甘沉沦于庸众的强烈进取心。
但不同于陈涉的是,班超有一个明晰的努力方向,那就是“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台州市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分类汇编(及答案)【优选】
台州市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分类汇编(及答案)【优选】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灯谢耀忠①瘦小狭长的火门水库孤独地夹在巍峨阴森的两山之间。
②深夜,瓢泼的雨在持续,水库上头入水口的水闸在“砰、砰、砰……”的锤打声中渐渐下降闭合,拦住了滚滚而来的山洪。
昏暗的马灯照着一双赤脚,离开水闸,又匆匆往水库坝头赶去。
裤管缩到膝盖上,腿上沾满泥浆,菱衣、雨帽、马灯在风雨中颤抖,在黑夜里潜行。
马灯放在坝头的一块石头上,顶端两层的排水孔一个一个地被打开,预备排水。
风卷着雨哗哗地响彻山谷,人弯着腰,低着头,马灯几乎碰到地面,昏黄的灯光与黑暗搏杀,脚尖一前一后,在长长的石坝上,慢慢地走了两个来回,似乎在努力发现什么而最终什么都没发现,才慢慢离去。
③回到“家”,东边天已泛白。
所谓的“家”是水库旁边乱石山中一块巨大的石帽(上面突出空中,下面有避雨空间)下面,床是两扇旧门板,两头顶在几块叠加的石头上,上面垫着一张粗糙的竹席。
熄掉马灯,燃起灶火,一根竹竿横架在灶旁,晾在上面的衣服徐徐地冒着水气。
浓重的烟味在“家”里弥漫,一张铜色的满面皱纹的老脸,平静安然,若无其事。
“家”的周围一片乱石,在乱石缝里有蓬勃生长的辣椒、茄子、西红柿,南瓜爬到宽大的石头上,绿叶丛中托出金黄的花。
④丰水期,晚上不用巡渠护水,马灯闲在“家”里,白天每逢集日老人就在山下的路边卖粥。
水库边这段崎岖的山路连接着唯一通往山外的道路,山民赶集出山进山都习惯在这里歌脚,饿的渴的就花一分钱买碗粥充饥解渴。
在背阳的阴凉处,一块平展宽阔的石头上面放着一大盆粥,两碗切碎的辣椒混点姜末,红、青、黄掺杂,有色有味。
碗接装在一只敞口的簸箕里,吃粥的人自己动手,吃几碗心中有数,老人只顾烧火煮粥,他相信谁也不会吃多给少。
有的实在太饿了又没钱,吃完后就悄悄对老人说下回再给,老人没说二话,只是微笑着频频点头。
⑤一个初秋的深夜,冷月朦胧,山野静悄悄。
老人手提马灯,肩扛铁铲,巡渠护水刚刚返回到山脚,突然听到前方有女人隐隐的哭声传来。
台州市高考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分类汇编(及答案)(1)
台州市高考语文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分类汇编(及答案)(1)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苦吟:生命的艺术化刘明华文学创作有一个共通性的现象:那就是作者在创造时所遇到的“生产”困难。
人们常常在作品粗坯出现之后,反反复复地“推敲”,打磨,不到自己满意不罢休。
最后呈现给世人的作品,多是涵蕴着作者几许欢乐几许痛苦之作。
自声律问世之后,诗人对诗之“吟”的看重以及“吟”诗的风气是大超过往日了。
声调之抑扬、音韵之美感只有通过“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换个角度。
声律论的产生与魏晋以来“吟啸”的风气也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苦吟”现象大量出现在唐宋时期,无疑与律诗这一体制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一般的吟诵到苦吟,反映的是欣赏与创作的关系。
“苦吟”是一种创作状态,它既有对声律的追求,又有对字义的选择。
它正是带镣之舞的表现。
唐人中最早提出苦吟概念的不是杜甫,但最早进行这方面的实践,且取得极大成就的则无疑是他,杜甫提出了“长吟”的概念。
《解阿十二首》之六云:“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这里把“改”和“吟”连在一起,表明的是诗人创作的一种重要形态:边改边吟,边吟边改,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而饶有意味的是,吟的和改的是“新诗”近体诗。
“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位才气纵横诗如泉涌的天才常常来不及字斟句酌,对于律诗,他是非不能也,不为也。
当他写过少量律诗之后,便兴趣索然了,那种体裁对他确实是一种束缚。
因而,相传他写的《戏赠杜甫》说杜甫做诗太苦以致成了“太瘦生”,也不是空穴来风。
当然,杜甫的苦吟决不限于“新诗”。
其创作过程中养成的刻苦写作态度必然会贯穿到他所有创作中去。
杜甫如此,整个诗坛也如此。
于是,许多故事、许多感慨由此而生。
一种刻苦写作态度可能成为受罪遭难式的自我折磨,一种玩命式的呕心沥血,一种亢奋不已的精神状态,一种自我为仇的生活态度,甚至是一种生命寄托。
苦吟诗人刻苦态度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苦吟本身又塑造了诗人的个性。
2010年3月台州二次高考复习研讨会资料:文学类文本阅读
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特别提醒:如果问句子的作用,应该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
「原文片段」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 【参考答案】“稻埕……光泽”一 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 第15题:根据你的体会,分析 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 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个实验让我深深 “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 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 好;(2)“农夫……铜色”一句, 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 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3) 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 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 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 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 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 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 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 作用。(6分) 决心要留在家乡。
三、明确要点,规范答题
1、把握词语的含义
秘密。首先,是为了友好的握手而伸出的平展 拳;③微笑;④伸出舌头做鬼脸。 的手与握成拳头准备打人或至少是咒骂的手的 2006浙江卷 (2)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对立。 对立。但尤其是微笑,这是所有动作中最平面 19.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 (3)①两个世界、两种生活的对立是人类普 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含义,完成下面的题目。 (6 而又最适宜二维空间的动作:嘴向两边咧开, 遍存在的;②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对立关系(人 分) 与人的对立;平面与立体的对立;表象世界与 眼角皱起。这就是平面生命的绽放。孩子深谙 (1)“四个动作”分别指: 本质世界的对立;成人世界与孩子世界的对 此道,为了在做鬼脸时创造出第三维度,他便 (2)“秘密”是指: 立)。 伸出舌头,这恰好构成了微笑的对立面。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唐诗来过
唐诗来过天姥山下,班竹村口,接过一杯木莲花豆腐,我问:“大姐,你知道李白吗?”“我不晓得李白的。
木莲花加了蜂蜜,吃了好的。
”她专注地核实着手机里我们转的木莲花豆腐钱,大概以为我们在找一个叫“李白”的村里人。
木莲花豆腐果然好喝,被初秋的暖阳轻轻裹着走了一段山路,这一杯清凉正合心意。
踏上谢公古道,一张黛绿色的渐东唐诗之路地图立在道旁,曾被历史短暂悬置的巨大空间,此刻清晰地、具象地铺陈在我们脚下。
一首首唐诗、一桩档往事、一个个传说,任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脚底下的一片片光芒,细碎、璀璨、斑驳,如露如电,如梦如幻。
从杭州至绍兴,自镜湖向南经曹娥江,入剡溪,经沃洲、天姥山,最后至天台山石梁飞瀑,一条长约200多公里,穿越方圆2万余平方公里的浙东唐诗之路,被千年时光冲刷得有点面目模糊,却依然古意悠悠。
1500多年前,谢灵运京城被贬后带领家仆几百人,从上虞南山一路披荆斩棘,伐木开径,自制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履,经新昌,过天台,至临海,打通了越州与台州、温州的通道。
他未曾想到,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将被阳光、落叶、积雪覆盖,将被纷至沓来的脚印覆盖。
李白来了,孟浩然、杜甫来了,贺知章、刘禹锡、温庭筠来了,400多位唐代诗人荟萃沃洲,漾舟剡溪,穿越古道,驰骋会稽、四明、天台三山,击节高歌,留下了东海般恢弘壮丽的1500多首唐诗,也留下了一条逶迤绝美的唐诗之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杜甫),“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朱放),“苔涧春泉满,萝杆夜月闲”(孟浩然)……在那段梦境般的时光里,浙东古道见证着人与自然的一见钟情、深情相拥,见证着每一位诗人的狂喜、痛哭、低吟、长啸。
为什么有这么多唐代诗人在浙东游弋讴歌,并将唐诗之路的内涵扩及到书画、音乐、哲学、伦理、民俗、经济、宗教、建筑等各个领域?它的魅力当然不只在山水。
这里是史前传说中“仙人所居”的蓬莱,更有秦汉文化与魏晋遗风的深厚积淀,流传着无数美妙的神话和传说。
2020届台州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0届台州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
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
本纪、世家的传主基本上都是传说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皇帝侯王,根据政治地位决定他们入本纪还是入世家。
但情况又不尽然,西汉惠帝虽然当了几年天子,实际上有职无权,没起什么作用,所以本纪中没有他的地位。
项羽是秦汉之际主宰天下的人物,吕后是惠帝朝的发号施令者,他们虽然没有天子称号,却被列入本纪。
孔子没有侯爵,陈胜是自立为王;二人都列入世家,因为他们的历史地位堪与王侯相比。
司马迁的上述安排可谓独具慧眼,是对历史事实的充分尊重,也是合乎逻辑的归纳。
《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了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
如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伍子胥都是军事家,所以,他们的传记前后相次。
苏秦、张仪是战国策士,他们的传记也紧紧相连。
再看西汉人物的传记:韩长孺、李广、卫青、霍去病都是抗击匈奴的将领,故韩长孺、李广传记后面插入《匈奴列传》,然后是卫青、霍去病的传记。
通过叙述西汉中央王朝与周边各民族的交往,几位相关人物的传记以类相从,前后相次,发展轮廓非常清晰。
司马迁对人物传记次序的巧妙编排,造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在明灭起伏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史记》的人物传记有分传与合传。
分传即人各一传,合传则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在一起,写成一篇传记。
合传是以类相从,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循吏列传》《酷吏列传》《货殖列传》等,都是专门为人物设立的合传。
在人物合传中,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有时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叙事手法非常高超。
《廉颇蔺相如列传》首叙廉颇事迹,很快又引入蔺相如,然后叙述两人恩怨,中间又插入赵奢、李牧传记,最后以廉颇事终结。
浙江省台州第二次高考研讨会之《古诗文高考复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古诗鉴赏命题特点
1、选材:唐宋金元的诗词曲,一篇为主 2、考查重点:①形象、意象(景、物、人)、意境
②表现手法 ③情感 强调鉴赏的一般流程(缘象会意) 3、命题指向:内容考查与技巧考查同步 内容:考查 形象、思想情感 技巧:考查 表现技巧、语言特色、篇章结构 (三.7和三.8两个考点结合)
2020/3/3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例题: 《相见欢》 蔡松年
1、这首小令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所描绘的意境 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诗中的人物应是怎样的身份?请作出判断并简述 理由。
1、①绘声绘色、反衬、比喻、白描四者之一;②凄清或宁静 错答:①拟人、通感、排比、倒叙。②寂寥、悲切或优美
[①不会判断表现手法,②缺乏意境的感悟力] 2、隐士或意趣高雅的隐逸者。(描绘景物、人物,所处环境) 生答:隐士。因为只有隐士才有如诗中描绘出的那番画面。 错答:故友、琴师、被贬官员、沉迷山水的诗人 甚至答:游子、思妇、商人、才女、和尚
[①不明言外之意,甚至解读错误 ;②景物与形象(更多的 是20“20景/3”/31与“情”)的关系分析不到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浙江高考卷古诗文阅读
命题特点与复习建议
台州一中 王 州 2020/3/31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文言文阅读 考题概要
09年 08年 07年 06年 05年 04年
文体 记(宋) 传(元) 叙(宋) 对(明) 随笔
传
1实词
选文内的字词解释,选不正确的一项
2虚词
第3题
4内容
赏析
以、而 为、之
1、“见其二子”或翻成现代汉语 错答“子路遇丈人,拱而立” , 甚至答为 “子路对孔子的尊重、子女孝敬父母” [不明内容要点、缺乏独立的解读能力]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台州市书生中学 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综合测试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之一便是其特重饮食的传统,把饮食问题奉于至上的位置,而不仅仅停留在感官享受的表层上。
历史上,铜鼎这种食器曾被作为政治与权力的象征。
古之兵器、车器、农器、工器众多,而唯有食器被频繁作为礼器,这源于食器的独特地位,反映的是重饮食的文化习惯。
饮食行为与中国古礼的形成存在着密切关系。
古人的观念是:人要生存就需摆脱通过竞争抢夺资源的状况,以“货力辞让”来安排分配,此即礼的缘起之一。
觅食求生是古时最基本的问题,故礼亦缘起于会餐分食。
有饮食乃有生命;有生命乃能长大成人,而遂有冠有婚有丧;有个人而后乃有群体,群体间乃需有祭、射、御、朝、聘等礼以“协于分艺”,由此才能形成一个彬彬有礼的社会。
其实,围绕饮食与餐桌,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宴饮礼仪。
一般认为,筵席的出现与古代的祭祀、礼俗以及宫室、起居密切相关。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便已出现宴饮礼仪,其时制定有设宴之法。
有学者研究发现,般商时期的祭祀十分频繁,需要安排很精致的礼器,盛放丰盛的祭品,奏乐唱歌,顶礼膜拜。
祭祀之后,必得将祭品分给大家吃掉,这便是宴饮的雏形。
到了周代,周公加以变革,把一部分宴饮从祭祀中剥离出来,设宴饮之法,使之成为人们在一起宴饮时需要遵循的礼仪规范。
随着历史的绵延,筵席文化得到长足发展,食礼也几经变化而趋于丰富完善,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却基本未变,体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风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宴饮古礼的内容与细节令人惊叹。
通过阅读古籍文献可以发现,作为汉族传统的宴饮礼仪,便有如下纷繁复杂的程序: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宾至,互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循就座次,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
至于席间之斟酒上菜的规程,《礼记·曲礼上》中记载:“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zì),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2024年高考语文试卷
语文高考试卷一、语言文字基础1.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我校将于9月1日如期开学,相关事宜欢迎家长来函垂问。
B.拙作已经寄出,心中惶恐不安,望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感谢您的家父雪中送炭,明日我将从百忙中专程到府上致谢。
D.令郎不愧生在丹青世家,他的奔马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美满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B.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3.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曹禺——《雷雨》——周冲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4.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群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古代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补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陋室铭》中,刘禹锡将自己的“陋室”与“,”相比,表现了他高尚的情操。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已,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3)___________ ,隰则有泮,总角之宴,_________。
(《诗经·卫风·氓》)(4)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5)《登高》中,杜甫面对萧瑟秋景,以“,”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
(6)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
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doc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灰烬.(jìn)炫.(xuàn)耀提倡.(chàng) 角.(j ué)色B、炽.热(zhì) 供.(gōng)应薄.(bò)荷沏.(qī)茶C、荒冢.(zhǒng)蜷.曲(quán)筋络.(lào)踬踣.(bó)D、翘.首(qiào)庠.序(xiáng)猖.獗(chāng)拓.(tà)片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傧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
B、披着羊皮的狼,自以为可以掩人耳目,混迹于羊群之中,但高明的伪装终是会露出破绽的。
C、这幢小屋既然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庇护,才能历经仓桑,而未跟别的楼舍同遭厄运。
D、我汗流夹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百姓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守着电视机过年的观众日渐减少,“春晚”真叫人担忧。
央视春晚都扛不住,更何况鱼目混珠....的地方春晚。
B、仿古建筑虽然也雕梁画栋、黄瓦红墙,但是缺少基本的古建筑常识,不伦不类,令人贻笑大方....,不宜提倡。
C、《红楼梦》里贾赦竟打上了鸳鸯的主意,鸳鸯说:“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吃水强按头.......?我不愿意,难道杀我的老娘不成?”D、由于这个楼盘前临碧水背靠青山,环境十分优美,销售场面非常火爆,发售第一天便十室九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发展迅速和竞争激烈的Intemet世界里,企业要保持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取得和保留是十分重要的。
B、9月26日下午五点钟左右,本人在南兴桥到五河新村的途中,遗失黑色皮包一个,内有手机一部,现金若干,请拾到者与江南电机厂保安处田先生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 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探究
第9章 扩声系2统0调0音7浙江
18、从本文看,泰山文化反映了怎样的“锁闭 心态”,请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各不超过2 个字)(2分)
(1)口口 (2)口口
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超过两个词)(2分)
⑴□□
⑵□□
19.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
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20.(5分)
⑴请用一句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不超过10个
字)(2分)
⑵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3分)
21.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表达技巧
(4)刻画人物的其他方法: 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
(5)结构安排: (巧妙)设置悬念,制造波澜; (注重)前后照应,严谨完整; (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 (讲求)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读懂题干,仔细审题
2006湖南卷《在山阴道上》
第19题:浙江绍兴,古称山阴。《世说新 语》曾载:“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 发,使人应接不暇。”通观全文,请回答 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 上”。 【答案】①与作者游历鲁迅故乡的旅程 相吻合。②暗寓所见、所闻、所感、所 思的美不胜收。 ③增加文化内涵
19对.结立(合3。)全但①文尤两,其个理是世解界微“、我笑两还,种发这生现是活了所的人对有类立动普是遍作人的中类相最普互平对面照的 四而个动又遍作存最的在适秘的宜密;二”②维一它空句涉的间及含到的义多动,方作完面:成的嘴下对向面立的两关题系边目(咧。人开(,6分) (眼1)角与“人皱四的起个对。动立这作;就”平是分面别平与指立面:体生的命对的立绽;放表。象世孩界子与深谙 (此2)道本“质,秘世为密界了”的在是对做指立鬼:;脸成人时世创界造与出孩第子三世维界的度对,他便 (伸3)出立使)舌用。头“,普这遍恰”好一词构的成原了因微是笑的对立面。
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 密,内容更加充实。 ④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 些交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表达技巧
(3)描写
人物描写: 常用方法: ①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②直接(正面)描写、侧面(间接)描写。 主要作用:交代人物,突显特点,展示人物性格品质。
“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6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009浙江
1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13.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3分) 似乎①: 似乎②: 似乎③: 14.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 能揭示主旨。(不超过15字)(3分) 15.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 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5分) 16.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不超过100字) (5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⑤2)我翻注阅意过词《语道的光比琼喻州府义志、》象,征在义“、谪双宦”关目义下等,知
谪宦始自唐代,凡十人,宋代亦十人;又在“流寓”
2天0目谪的胡而手0下宦“铨被【路置第7,”及。放道全参边不1知流 这 逐旁在5国考,用道寓 些 到石题文卷答没的隋共 名 这”:一二 臣 “么案有人中2人十 , 地?怎《】用才的,二当陷其样海①的。唐人宋东中含理南十。南南有“石②义道二这渡”大解杂头“旁?人些之的名。“议补,人际海震石在宋,,岛宇道》天”亦不却作宙文手旁本十都无“的中”二石是缘道李指指人“ “旁纲在遗”。补 补石、被文弃“明天 天”赵弃中在朝遗 ”。鼎补呢” ,千和,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试说明》的规定:
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分析综合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句子丰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
悟。
鉴赏评价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19、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心中,泰山早已成 为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请从文中找出 “早已成为”的依据。(4分)
20、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5分)
21、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 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7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008浙江
18.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现代文大阅读主要考查:
A词语
B句子
C形象
D归纳要点
E表达技巧 F探究
文学第9类章 文扩声本系统阅调音读步骤: 一、读懂原文,理清思路
赏读小说需理清:
1、小说的“三要素” (1)人物(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 (2)情节(线索、发展) (3)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小说的主题(中心思想) 3、小说的语言(人物语言、叙述人语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明确要点,规范答题
1、把握词语的含义
20(我秘的06浙还 密 手1参拳()江考;2发 。 与)卷答③明现 握首平案 微了成先确面: 笑人拳,生词( ;类 头是活1④语和)普 准为伸立①的遍 备了出体友舌的 打友指生好头相 人好活地代做互 或的的伸鬼义对 至握对手脸立;照 少手。。②的是而恶四咒伸意个骂出地动的的握作手平的的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小说中的表达技巧
(1)人称 ①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给人真实生动
之感。 ②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情性和
亲切感。 ③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叙写展现自由
灵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表达技巧
(2)叙述方式
①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进行记叙。 ②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
载以指下参,与真新叫人中读国了建苏东设坡的这归首国诗同华声侨一这叹!样的 ⑦兴有只隆的人代在农若才名人场 干,臣民是 热也。掌归 带握国 作喻政华 物指权侨,本以经如后营今应,的都补海一从天南个千却岛万大才里农被别外场放是来。逐一这以番里前的新安这古天家里地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