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的时代作文1000字
《娱乐至死》的作文
《娱乐至死》的作文《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所著的一本社会学著作,该书探讨了在当代媒体环境中娱乐对于公共话语和思维方式的深远影响。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娱乐至死》进行分析和思考。
观念的改变与媒体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过去,印刷媒介主导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建构。
然而,随着电视的兴起以及现代媒体的发展,娱乐渐渐成为主导话语。
“娱乐至死”这一概念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转变,说明了娱乐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
首先,娱乐至死带来了我国大众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渴望通过媒体获得信息和娱乐,这也推动了娱乐行业的繁荣。
电视节目、综艺节目、网络视频等各种娱乐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些娱乐节目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无尽的娱乐选择,满足了他们对娱乐的需求。
其次,娱乐至死改变了人们的观看习惯和思维方式。
电视媒体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和声音获取信息和娱乐。
然而,与印刷媒体不同,电视节目的特点使得信息传递变得更加简洁和直观。
电视节目中的图像、音乐和快速剪辑等元素,使得观众接收信息时更注重感官和情感的刺激,而不是理性思考。
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看习惯,也带来了一种表面化和肤浅的观念。
第三,娱乐至死削弱了公共话语的权威性和认同度。
娱乐追求观众的喜好和欢乐,其核心目标是吸引眼球,追逐高收视率。
这促使电视节目更倾向于提供轻松愉快的内容,而非深入探讨复杂的社会问题。
这种情况下,公共话语的权威性逐渐削弱,人们越来越难以遵循成文规则和权威标准,而更多地追逐私人喜好和个人主义。
最后,娱乐至死对于教育和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随着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教育和文化领域越来越依靠娱乐形式来吸引和教育学生。
例如,学校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利用游戏、音乐和视频等媒体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而,这种娱乐化的教育方式可能降低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得学习成为一种消费和享乐,而非对知识的真正追求。
娱乐至死读后感范文(二篇)
娱乐至死读后感范文《娱乐至死》是美国媒体学者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于1985年出版的一本经典著作。
这本书通过对当代社会的媒体环境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娱乐对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巨大影响。
波斯曼通过对电视等媒体形式的分析,指出了娱乐主义给人们带来的种种问题,并警示我们要警惕这种趋势。
《娱乐至死》一书首先分析了媒体的本质和功能。
波斯曼认为,媒体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波斯曼指出,过去的媒体形式如印刷媒体(报纸、书籍等)强调文字和逻辑思维,而现代媒体如电视则注重娱乐性和感官刺激。
这种媒体形式的改变导致了人们对于信息的处理方式的变化,从以文字为中心的深度阅读转变为以图像为核心的表面浏览。
这种转变不仅使得人们的阅读能力下降,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对于事物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标准。
波斯曼接着分析了电视对于政治和公共事务的影响。
他认为,电视的娱乐性质使得政治变成了一种娱乐产品,政治人物被塑造成了娱乐明星,选举成为了一种娱乐节目。
波斯曼指出,电视让政治变成了一种表演,鼓励人们对政治问题进行感性而非理性的处理,使得政治演讲和政策讨论变得肤浅和空洞。
波斯曼还指出,电视的碎片化特点使得人们对于政治事务的关注变得散乱,容易受到媒体的引导和操控。
这种情况在当代社交媒体的普及下更加突出,人们往往只看到碎片化的信息,容易被偏见和谣言所误导。
除了对于政治的影响,波斯曼还分析了电视对于文化和教育的冲击。
他认为,电视追求娱乐性和视觉刺激,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电视节目的可视性和娱乐性使得人们对于知识的探索变得肤浅和片面,容易受到媒体的操控和宣传。
同时,电视的广告和商品化导向也加剧了物质文化的浮躁和功利主义。
波斯曼坚信,今天的社会已经沦为一个以娱乐为中心的文化,娱乐的价值取代了真理的价值,幸福的追求取代了思考和探索的追求。
《娱乐至死》一书的研究深度和洞察力令人钦佩。
2023年《娱乐至死》读后感5篇
2023年《娱乐至死》读后感5篇《娱乐至死》读后感1令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这是一本写给电视时代的图书,但是其所蕴含的道理与关怀在网络时代也毫不过时。
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脑,那些花边新闻如洪水般涌入,即使是严肃的新闻,也多配以噱头的标题和血腥的图片,或干脆用戏说的形式。
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用眼睛来消化所得,我们的感官感受更甚于我们头脑的追求,而电视这些媒体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有的品质。
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
这是我们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把这种不易察觉的文化伤害以及对人自我意识的彻底剥夺表达出来,在本书中一步步地向我们解释、举例、引用。
作者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媒介即信息”。
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
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
在书里,波兹曼又有一种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
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因此,媒介就好比是一剂精神,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这剂毒药已经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了。
波兹曼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说“我们并不一定是为了看时间而去看表”因为“有部分人只是好奇于表示时间的方式”。
当传媒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用,而只是满足当代人浮躁的社会心理与挑剔的口味,那么娱乐业就应运而生了。
在印刷时代,印刷品的出版与读者意见的反馈是有时间差的。
因此,当我们发现只有报纸与杂志才能达到承载海量信息的功能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读者去适应印刷品的品味乃至排版要求。
这时就需要人们思考,选择汲取知识,所以在纯印刷年代,娱乐对于传媒的影响很小。
《娱乐至死》读书心得范文五篇(最新)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在此谈谈读书心得感想。
《娱乐至死》读书心得1《娱乐至死》全书基于一个假设。
“媒介即隐喻”,大体意思是,媒介是指向月亮的手指。
我们借此来认识月亮,手指的特征影响着我们对月亮的认知。
主流媒介的特性会影响我们认识问题与传播思想的方式。
作者回顾了之前的几个时代,认为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它们换上娱乐的包装。
简单的来说,人类的媒介经过了这样的变化——书籍、电报、电视、网络。
在不同的阶段,媒介具有不同的特征,导致在各自的阶段,话语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文字印刷的时代,媒介的特点如马克思所说,是“排除和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作者用理性逻辑的表达内容,读者批判性的接受内容,衍生的演讲术严肃的研讨内容。
这些也即当时的话语模式。
这个环境很适合严肃话语模式,这个媒介即通过文字,直到现在,也仍然是我们传达或解决严肃话题的主要方式。
随着信息传播范围的变广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已经开始出现了信息过剩的问题。
表现在我们接受着大量的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缺乏语境的。
想象自己那时,通过电报得知在遥远的英国发生了一起凶杀案,这个讯息是苍白的,他不会让你真正的获得什么。
但很快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看到现场的照片。
图像和文字互相提供着伪语境,这使得作为一个整体彼此都有了意义。
人们有了获得感,但说到底,还是没有获得什么。
电视是作者重点评判的对象。
有着组成更复杂组成部分伪语境的电视(音像影字),自然具有上述报纸的特质;同时电视具有非常鲜明的泛娱乐化。
简单的来说,但我们尝试用电视去表达一些严肃的话题,我们会用娱乐的方式呈现出来。
受众更是丧失了思考能力。
拿新闻来说,“好,那么”这些的句式使得信息丧失了连续性。
娱乐至死解析论文
一、娱乐至死的成因1.传媒娱乐化的内动力——消费主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浪潮的汹涌,消费时代悄然而至。
人们消费时装,消费美食,消费别墅,当然也开始消费文化。
电视节目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本身就具有商品的属性,追求收视率和利润,而娱乐性强的节目能赢得大众的市场,获取更大的利润,对媒体的引诱力也就越大。
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年度赛事之中,湖南卫视、蒙牛乳业集团与上海天娱传媒公司在一场全民选秀活动中造就了一个乳业巨头和一个以娱乐内容为主的品牌频道双赢的神话;去年热映的电影《唐山大地震》、《杜拉拉升职记》,这些影片中植入广告竟多达二十多处,电影成了加长版的“电视广告”。
可见,在当今时代中,娱乐早已形成了一个产业,它与市场紧密结合,以利益的最大化为根本目的。
2.大众的娱乐需要电视的普及使得文化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属品,大众的消费者地位迅速提升。
在消费主义的鼓动下,大众的文化需求开始增加。
而随着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因此寻求解压的方式也日渐多样化和快节奏化了。
浮躁的气息已使人们无暇也无愿坐下来读一本好书了,快餐式的娱乐仿佛成为了人们解压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
2005年“超级女声”的大获成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提升了受众的地位。
在媒体设计的互动格局中,在从“看”到“被看”的角色转换中,大众不再是电视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在场者,他们可以自己动手选出自己喜欢的选手和明星,在这个过程中大众得到了虚幻的心理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节目自然也就创造了收视奇迹。
还有,像芙蓉姐姐、凤姐一类的草根民众,他们出位的言行通过商业炒作无形中转化为大众的疯狂需求,作秀成为一些明星偶像和“网络红人”像招惹大众青睐的杀手锏,仿佛“秀”得越离奇、越古怪,大众感觉越过瘾。
大众需要笑料,没有笑料就无法得到心理满足,娱乐的日常化使人们忘记了美的真正所是,在一次性的“娱乐快餐”中,诗意的栖居和理想的关怀消失得无影无踪。
2023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拒绝“娱乐至死”,且望头顶星空优秀范文三篇
2023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拒绝“娱乐至死”,且望头顶星空优秀范文三篇作文材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百度、头条“信息战你来我往”,抖音、快手小视频你争我夺,都抢什么呢?抢“流量”。
流量是关注度,是用户,是金钱。
而对于使用者呢?流量是你我的时间,碎片化的时间。
这是一个内容无限的时代,有限的只是我们的时间。
赫胥黎曾在《美丽新世界》中担心:“人们被淹没在信息和无聊琐事的汪洋大海,他们不愿读书,甘愿享受光斥着感官刺激和欲望的庸俗文化。
”无处不在的娱乐,让人们再也没有时间去仰望星空,去安心读书。
专家说:娱乐主要让人们获得感官上的享受,并让人们沉迷其中,丧失意志,全民娱乐的国家,是不会有未来的,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的哪些认识和思考呢?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佳作展示拒绝“娱乐至死”,且望头顶星空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个自媒体井喷的时代。
百度、头条“信息战你来我往”,抖音、快手“小视频你争我夺”,使人们将有限的光阴虚掷在无限的娱乐之中。
我们不得不心痛地承认,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的担心,竟一语成谶——“人们被淹没在信息和无聊琐事的汪洋大海,他们不愿读书,甘愿享受充斥着感官刺激和欲望的庸俗文化。
”诚如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所言:“当人类被剥夺了反思与沉痛的思考后,他们所剩无几。
”在这个处处强调“快餐化”、“感官化”、“浅薄化”以及“消解化”的“泛娱乐”时代,我们被形形色色的娱乐裹挟,逐渐淹没于娱乐的深渊。
我们应该警觉:勿让娱乐使人生荒芜,勿让娱乐绊住我们前进的步伐,勿让娱乐熄灭我们仰望星空的目光。
拒绝“娱乐至死”,明辨精华糟粕。
从“王者荣耀”根据随意篡改的历史形象制成的英雄,到中学语文书上“千奇百怪”的翻版“杜甫很忙”的画像,再到被制成表情包的“慰安妇”形象,我们惊异地发现,人们“戏说”历史、“恶搞”英雄、“调侃”文化,甚至话语失真、否定道德、践踏伦理。
是的,娱乐化的浪潮已经降低了人们对精华与糟粕的辨识度,塑造了一批如米兰·昆德拉笔下“不是意味着无知,而是对既成思想的不思考”的“现代的傻人”。
读书心得娱乐至死(优秀5篇)
读书心得娱乐至死(优秀5篇)读书心得娱乐至死篇1初选《娱乐至死》这本书原因是书名比较喜欢可以让我这个不爱读书的人继续读下去。
读完以后发现书的内容很简单易懂但给我们了许多思考和可以借鉴的话语。
本书大致是说电视在美国的兴起使得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从文化、宗教、政治、教育等方面阐述这些都开始毫无怨言的成为了娱乐的附属品失去了本来的意思。
借我们都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本书的第一章是媒介即隐喻,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作者说媒介即隐喻也就是想说媒介在用一种隐蔽的但强有力的方法左右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
媒介的产生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但同时也影响着文化。
它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接受并没有加工那么我们就成了媒介的牺牲品。
第二章是讲媒介即认识论,从印刷品到电视的出现谈人们对认识论的改变,电视出来的认识论劣与印刷制品,而且对于本身还有一定的危险,并且这种危险在逐渐蔓延。
而为什么说媒介即认识论呢?我有些困惑。
认识论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简单的来说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
又称知识论。
也就是说大量的媒介的出现它开始承载知识,决定知识的形式,它所表现的无论对错好坏都成了知识。
这些让作者开始谈到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那时候到处都是阅读的中心,任何人都可以阅读,印刷术开始影响公众的话语形式,但也承载着一种文化。
试想如果没有印刷术的出现我们的文化和知识又如何呈现和被记载呢?“思维方法在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和以图片为中心的文化中不同体现”在作者看来人们的阅读只停留在在了一些符号,读者没有了判断力。
电报技术和广告的出现是原本理性倾向的人们开始倾斜。
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搜寻信息,而现在人们是得到了一些信息而去找这些信息的****。
我们的媒介环境变了,人们开始更少的去思考了。
读书心得娱乐至死篇2阅读之前,完全没有意料到这是一本如此深刻而犀利的书,并且彻底颠覆了我对无比强势的电视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作用的认识和看法。
《娱乐至死》读后感四篇
《娱乐至死》读后感一有两种死法:奥威尔式预言,人们终将死于我们所梅恨:赫胥黎式预言,人们终将死于我们所热爱。
当然,此“死”非实死,却比生命体的凋亡而更具杀伤力,我更愿意看作是文化的枯竭、思考的停止。
当紧密的逻辑、严肃独立的思考隐匿于纷繁世界,当人们义无反顾地扔下书本,投身互联网时代,精神即死亡,即赫胥黎的预言成为现实,人们真正死于自己所热爱,即娱乐至死。
一切公众话语都口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经济、宗教、新闻、体育、教育事业都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电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一个根乐至死的物种。
这就是《娱乐至死》想要告诉我们的,人们终将毁于他所热爱。
全书以时间为序,由印刷机到电报、摄影再到电视,社会由“阐释时代”到“躲猫猫的世界”再到“娱乐时代”,这是技术的发展影响导致时代转变的过程。
恰也证了作者“谋介即隐喻”的观点,人们选择的技术,决定了我们的结局。
印刷机盛兴时期,即以书本获取信息的时代,人们通过阅读,通过独立深刻的思考,利用充满逻辑性、条理性的思维来处理这些信息。
那是一个理性、拥有独立思考的时代。
随着第一台电报机的出现,信息的交流终于突破了空间的阻碍,信息获取范围由狭隘的身边,猛然扩展到全球各地,信息量陇加。
人们所接触的信息越广,信息对人们生活的T•预也就更密切,生活方式及时代也就有所转变。
随着到图片化信息出现,一张照片、一段瞬时性的剪影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到人们面前,代替了人们对信息全过程的了解及思维构造,思维像是在相机被擒下的那一刻中断了,思考停止了,眼前这一刹即为所拥一切。
可怕的是,变更仍在继续,电视出现了,人们进入了娱乐时代,当“信息更迅速”与“思维中断化”两点叠加,思考彻底消失了,信息一步步简单化,它逐渐变得没有内容,没有历史,没有语境。
也就是说,信息被包装成娱乐,真理被掩埋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中,文化逐渐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席俗文化。
娱乐至死媒体时代的思考与警示
娱乐至死媒体时代的思考与警示现代社会,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媒体,从电视、电影到社交媒体,信息传递的速度之快,让人们变得短暂而焦虑。
在这个被娱乐主宰的时代,我们不禁开始思考,娱乐至死是否会让我们变得更浅薄和愚笨。
本文旨在对娱乐至死媒体时代进行思考与警示。
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娱乐化是时代的趋势,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和信息选择,让人们感到愉悦和满足。
然而,我们也要警惕这种过度的娱乐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娱乐成为主流,信息变得浮浅和碎片化。
人们喜欢快速获得信息和感官上的刺激,但这种需求往往阻碍了深入思考和真正的思考能力。
首先,娱乐至死媒体时代的信息传递更多关注形式而非内容。
虽然信息传输的速度很快,但信息的深度和质量却难以保证。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更关注点赞和分享数的高低,而忽略了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和价值。
大量的低质量、虚假信息甚至谣言满天飞,这对个人和社会的认知能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其次,娱乐至死媒体时代追求即时和即刻满足,减少了人们的耐心和深思熟虑。
人们习惯于快速刷过大量的信息,只关注片刻的快乐而非长久的价值。
这种娱乐至死的思维模式容易让人们陷入愚蠢和肤浅的境地,削弱了人们动脑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长期以往,我们可能会变得喜欢表面功夫和追求短暂的快感。
娱乐至死媒体时代还加剧了人们的注意力分散问题。
当我们同时接触多个媒体内容时,我们难以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疲于与信息碎片和娱乐内容进行竞争,无法给予某一内容足够的专注度。
这种碎片化的媒体环境易导致人们的思维变得浑沌和浅薄。
与此同时,娱乐至死媒体时代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快感和即时的满足感,但往往忽略了持久的幸福和自我成长。
大部分娱乐内容是为了迎合人们的欲望和消遣需求,而深入思考和对抗娱乐至死的思维方式,则需要更多的精神投入和时间。
然而,当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娱乐模式后,难以驾驭自己的思维,寻求更高层次的满足。
面对娱乐至死媒体时代的挑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和警示。
娱乐至死_优秀作文
娱乐至死王雨晨“我们正在娱乐至死。
”这句上世纪美国社会学家提出的观点,如今看来竟不像是危言耸听。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微博、微信早已霸屏我们的生活,而它们在极大便利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悄然将魔爪伸向我们的思想。
曾几何时,阅读是充满仪式感的事。
洗净手,翻开书,读一二佳句,品氤氲香茗。
如今,网络上的碎片化阅读已然取代了经典阅读,但即便如此,人们似乎依旧充满怨言。
“字太长了,不读了。
”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
仔细想想,竟让人不寒而栗。
正如有名的”奶嘴“理论,我们都像是被戴上了奶嘴,正逐渐失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也越来越希望媒体替我们思考,大V给我们得出结论,最好连过程都省略,直接给出答案。
而人们这样空虚的精神状态无疑是滋养民粹与暴力的温床。
前段时间,“江歌事件”引发全民热议,人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高论,为正义高呼。
可不久某超模在秀场上一摔,便完美地转移社会舆论。
一轮又一轮的微博热点让人眼花缭乱,可当热点褪去,又有谁在关心着受害者,避免悲剧重演。
青年人失去了对社会实际的关切,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对参与政治的热情,转而投身网络游戏,明星八卦。
百年前人们躺在床上吸鸦片,如今人们躺在床上玩手机,实在让人唏嘘。
如同夜晚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
无论什么东西,但凡让人上瘾,都是鸦片。
面对现实,我们能够挽救自己的方式也许依然是那老生常谈的经典阅读。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不讨好,不逢迎,它将社会现实,真知灼见娓娓道来,却又不带任何煽动,让我们在甄别、选择中学会独立思考。
杨绛先生说:“你最大的问题是想得太多,书读得太少。
”这句话一语中的,点出了许多人的问题。
我想只有在阅读中才能找到被时代丢失的灵魂,才能在迷乱中保持清醒,才能找回人类珍贵的品质:理智。
人之可贵,在于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当独立思考日渐欠缺,我们要自救,从放下手机开始。
改变世界太难,那么便从改变自己开始吧。
今晚起,放下手机,打开那本一直想读的书,与它来一场久别重逢的约会。
拒绝娱乐至死的作文
拒绝娱乐至死的作文
当生活被娱乐的泡沫填满,我们好像成了手机屏幕的奴隶,每
分每秒都被吸引着。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种生活真的能让我们觉得
充实吗?
走在大街上,每个人都急匆匆的,但眼睛却离不开手机。
地铁里,大家都在看短视频,车厢里充满了笑声,但人们的表情却好像
被冻住了,没了真实的互动。
我们被娱乐的浪潮淹没,但好像也失
去了感受真实世界的能力。
到了晚上,应该是静静思考、放松心灵的时刻,但很多人却还
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奋战。
他们为了游戏中的一点荣誉,连饭
都忘了吃,连家人和朋友都忽略了。
这种娱乐,真的能给我们生活
的意义吗?
说到底,娱乐至死背后,其实是对现实的逃避。
当生活压力太大,我们就会选择用娱乐来麻痹自己,暂时忘记烦恼。
但这种逃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我们越陷越深。
不过啊,拒绝娱乐至死,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完全放弃娱乐。
娱
乐嘛,毕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但我们要有选择地玩,把娱乐当作生活的调料,而不是主食。
工作之余,可以读读书、旅旅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这样的娱乐,既能放松,又能学到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娱乐至死优秀作文350字
娱乐至死优秀作文350字
娱乐至死优秀作文350字
那几天,你根本就不知道,这几部电视剧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你只当他们都和你一样,看电视仅仅是为了打发无聊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娱乐。
梦想也可以到达彼岸。
只不过在这里,他们从未告诉你真相,从未告诉你如何预防,走错路。
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不能说是错的,但是时间对你来说,那么紧张得话,你又怎么有时间在这里,跟我们说这些点点滴滴。
还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根本就无法寻找,那些描写人性的句段,实际上都让人觉得很恶心。
我们也不能正确判断,到底是人的品味提高了,还是越来越虚伪,根本就不愿意面对现实的丑恶。
哪怕那些是他们自己都包括在内的.,人性的劣根性。
然而那些故事,你可能根本就能看得懂,但是在你的位置上,你不得不对他们有所隐瞒,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处,然而这一切,都在你的回忆中,看到更不一样的未来。
只是那么简单,就能够独董的事实。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作文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作文
现在的社会啊,真是越来越娱乐化了。
走哪儿都能碰到一堆人
围着手机哈哈大笑,看的是啥咱也不知道,反正他们开心就好。
这
时代啊,简直就像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找机会秀一把。
但话说回来,这种生活真的有意思吗?天天追着明星网红跑,
他们的一笑一颦都能让你乐半天。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快乐是不
是太肤浅了点?有时候真觉得,这社会就像个巨大的狂欢节,大家
都沉醉其中,忘了自己是谁。
不过啊,也不是说娱乐就不好。
毕竟,人嘛,总得找个方式放
松放松。
但关键是,咱不能光知道玩,还得知道怎么活。
你得有自
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梦想。
要不然,这辈子不就白活了吗?
所以啊,我觉得吧,在这娱乐至上的时代里,咱们得保持那么
一点清醒。
不能被这些表面的快乐蒙蔽了双眼,忘了自己真正想要
的是什么。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活得更真实,更有意义。
娱乐至死,需以读书涵养自我-关于读书作文900字
娱乐至死,需以读书涵养自我-读书作文900字娱乐至死,需以读书涵养自我-关于读书作文900字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娱乐至死,需以读书涵养自我-关于读书作文9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各种媒体、应用的信息扑天盖地,更新速度以秒计算。
而我们被繁杂的信息裹扶住,成为了尼尔,看似生活丰富多识,实则使我们被算法局限在感兴趣的圈子中。
我们也在被假的养生信息骗走健康与理性。
人民日报曾评论:年轻人仍然所兄极有限,又迷失在太多讯息中,迅息不等于眼界。
我们自以为通过头条新闻了解了世界,殊不知我们被他人的言论与文章困在了知识的茧房中。
饱读诗书,方能在冷静客观的语言中思考,真正做到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真正提高自身的学识和素养。
所谓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
不可用之以读书。
也正是警惕我们不能局限于app的信息海中,需以读书开拓眼界。
过度娱乐,只会让时间碎片化消逝,需读书充实生活。
app的阅读实则是碎片的、零散的,容易读后则忘。
我们期待在这样快速的方法中获取更多知识,殊不知它只能给我们带来暂时性虚饱。
我们成为碎片化阅读的奴隶,在阅读中囫囵吞枣,反而浪费了时间。
陆九渊有言,读节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静下心来读一本书,跟随作者去思考,才能真正获得才识长进。
快速理财的文章纵然吸引人,但不会让划过屏幕的人成为成功者。
而首富比尔,成为苏轼口中的富诗书气自华,让生活更充实、更美好吧。
过度娱乐,只会让人沉沦虚幻世界,需读书涵养品格。
娱乐过了火,人们会变得颓靡,会在虚幻世界中沉论而无法自拔,最后染得一身低俗气。
《中国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妹腹有诗书而性情谦逊温和,她在诗中学习,更陶冶了情操,涵养了品格。
杨绛所言中我们要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再用生活感去读书。
我们在生活与读书中逐渐培育更优秀的`品格,对生活有更通透的解。
我读《娱乐至死》有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
我读《娱乐至死》有感1000字_读后感_模板我读《娱乐至死》有感1000字张楚瑶《娱乐至死》一书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
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并认识到媒介危机。
我读《娱乐至死》有感《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前言,提到了两个预言:一个是乔治·奥威尔的预言没有实现,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续。
另外一个是来自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赫胥黎认为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他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而《娱乐至死》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预言。
前两个章节讲述了媒介的作用,作者认为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印刷机如何在美国发展壮大以及如何让通过控制大众时间、注意力等影响着美国的宗教、政治、商业社会和其他重要社会事项。
为后面和电视时代的对比做好了铺垫。
第五章和第六章则是讲述了阐释时代如何向娱乐时代转变,从电报、报纸、摄影术的结合部不断改变着公共话语方式,创造了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到最终电视的出现,人们开始住在躲躲猫的世界里,电视是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时代变成了娱乐业的时代。
第七章到第十章分别从电视新闻节目、政治、宗教和教育四个方面阐述了电视是如何发挥作用,把它们变成娱乐的附庸的。
第十一章讲述了赫胥黎的警告,作者试图寻找解决的方法。
他认为如果媒介的使用者已经了解了它的危险性,那么这种媒介就不会过于危险。
作者认为每种媒介都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的形式,甚至规范了决定了话语的内容。
读《娱乐至死》有感:娱乐时代_读后感_模板
读《娱乐至死》有感:娱乐时代_读后感_模板娱乐时代——读《娱乐至死》有感作者介绍冼思宇,女,现为田林站派出所民警。
爱好阅读、羽毛球,擅长写作、古筝。
座右铭:功崇为志,业广为勤十年前,我尚未获得自己的第一台手机,更无法预知如今融媒体时代下,遍是”低头族”的社会现状;两年前,我偶然读到《娱乐至死》一书,并由此触发了我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开始思考媒介对国民思想力的形塑可能性。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是一个你不了解我,我也不了解你的时代。
20世纪后半叶,从工业革命中尝到甜头的美国,已经将自我包装成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享受着来自世界各国歆羡的目光。
从脱口秀到好莱坞电影,美国向全世界输出着自己的价值观,然而美国国内却有人开始对其文化中的重大变化进行着探究和哀悼:尼尔波滋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是这样总结的——人们已经成为了娱乐至死的物种。
作者目睹人们沉浸在浅薄的快餐文化中无法自拔,又被片面且偏颇的价值观影响,自愿沦为娱乐性媒介的附庸。
正如书中提到过的”赫胥黎的警告”: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
信息的爆炸式生长,意味着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更快。
人们容易被哗众取宠的标题所吸引,文章的内容也力求浅显易懂,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
根据国家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人纸质书人均阅读量仅有4.66本,相比起2016年的人均8本,下降了近50%,越来越多的人用数据去表现文化生活的粗糙化。
在尼尔的笔下,纸媒的衰落和快餐文化的横行,变成了一场盛大的文化葬礼,作者目睹人们沉浸在浅薄的快餐文化中难以自拔,又被一些片面且缺乏真实性的文章影响着价值观的判断。
因此作者预言道:人们终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事物。
书中一再感叹纸媒衰落的所带来的精神贫瘠,但时殊事易,平面媒体对于信息的掌控确实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
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意义上的”言者”和”听者”在不同的语境下流转,每个人手执话筒,做着自己的发言人。
娱乐至死稿
我想问一下大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没有听过收音机。
那时候每天晚上我都准时去收听,而让我发现了意想不到的的东西之所以播放这视频,除了让大家笑笑外,更重要的是引出我们的话题。
好了,不废话开始娱乐至死。
开始之前,我得告诉大家这个话题涉及低俗,不雅成分,敬请家长注意。
另外现在未满18周岁的同学,可以先录下来,我们暂不收版权费,等够年龄以后再来找我们。
•按传统规矩我先要卖弄一下百度,美国纽约一位教授尼尔·波兹曼他写的一本叫《娱乐至死》书指出,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
•其实这本书的真正的含义是告诫当时的文人,不要去沉迷那些电视访谈,回归真正的写作当中。
但今天我们不谈这书,说说我们所理解的娱乐至死。
•“其实为什么我们会娱乐至死”,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答案,如果是学生,他可能会说:因为大家低俗,所以我们就接受低俗,然后慢慢思想腐化。
•如果是思修老师的话,他就会长篇大论去从我们的文化,信仰从白天说到第一节晚自习下课。
•而当下形形式式的电视广告,节目似乎给我们显示出些什么。
•而如今在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全是医院广告,丰胸的,人流的,治疗不孕的。
•其中令人最难忘的是:爱她就请为她做无痛人流。
•还有让我们就比较卑鄙的是在屏幕下方用硕大的字写着:凭学生证可以享受半价优惠。
•而很多商家连喜洋洋都没发过。
•播放视频•我想上面喜洋洋所代表的更多是一种以恶搞性来吸引我们眼球的手法,而下面我们先不讨论美洋洋是不是真的去维多利亚医院,我们再去看看时下流行另一种风气。
•开始看这广告的时候我们很难将一罐辣椒酱跟几个美女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广告目的是成功了,而难道说明我们低俗,还是什么的。
再hold多一次,再往下看…………•小S花痴得让我吐血,但凡上她节目的帅哥,都会被她摸胸,投怀送抱、抽水。
我们经常是一边看节目一边骂她娘。
《娱乐至死》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娱乐至死》读后感《娱乐至死》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娱乐至死》读后感1“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湖南人被彻底娱乐了吗?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三天时间,读完了《娱乐至死》,说实话,里头有些话并不是很理解,但波兹曼传达的主要意思还是理出来了,那就是电视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娱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娱乐不再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是生活已经成了娱乐的一部分。
我立刻想到了湖南卫视。
“快乐中国,快乐湖南”,多么响亮的口号,娱乐堂而皇之成了主流,湖南人被彻底娱乐了吗?湖南卫视主打着娱乐牌,狠狠地彻底地娱乐了湖南人,甚至全国人。
湖南卫视的新闻节目屈指可数,而娱乐节目却数不胜数,“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为了看这些节目,小孩可以停止正在做的作业,尽管明天可能被老师罚;老人可以戴上老花镜,尽管戴上去感觉并不那么舒服;男生可以停止正在激烈进行的网络游戏,尽管可能会被同伴念叨;女人可以停止正在敷的面膜,尽管皮肤可能变得更差……在这些娱乐节目面前,生活似乎都变得如此不重要,说得严重点,生活已经成了娱乐的附属,先娱乐一把再说。
于是,我们被逗得捧腹大笑,至于为什么要笑,我们来不及思考,也无须思考。
渐渐的`,我们开始丧失一种本能,一种叫做思考的本能,我们只会说,电视会告诉我们的。
多么可怕,电视主宰了我们!这让我想起了在看《娱乐至死》时的一件趣事,眼睛盯着书本,而心里却在纠结要不要回去看《刑警20xx》。
当这个看电视的念头冒出来后,我已无法安心看书,多么讽刺,电视已经如此深刻地影响我了吗?包括我的心理和行为?我不想承认,可现实却是如此,我合上了书本,飞奔到宿舍看起了《刑警20xx》。
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我们才应该是媒介的主宰,何时媒介主宰我们了?也许,我们现在应该为主宰媒介而努力了,不然,我们真的会如波兹曼所说,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至死引发的反思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娱乐至死引发的反思媒体对社会的影响近年来,娱乐至死的现象愈发严重,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人们对娱乐的渴求与日俱增,媒体在其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正是这种过于注重娱乐化的趋势,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反思。
首先,娱乐至上的媒体导致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越来越淡漠。
面对琳琅满目的综艺节目、电视剧和偶像明星,人们往往会陷入一种精神的迷失。
在追逐娱乐的同时,他们逐渐忽视了身边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对于深层次的思考与关注逐渐消失。
与此同时,社会的许多重大问题也日趋被忽视,比如环境污染和社会不公等。
媒体过分追逐娱乐效果,导致了人们在追求娱乐满足的同时,对于社会与现实的思考越来越少。
其次,媒体的娱乐化导向也导致了信息的碎片化和泛滥。
在大数据时代,海量的信息源不断涌现,媒体各个平台上充斥着五花八门的碎片化信息。
这些信息快速传播,但往往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容易引发误导和误解。
人们在浏览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很难有耐心去深入思考和分析,只是停留在泛泛而谈的表面知识上,使得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逐渐退化。
同时,这种泛滥的信息也容易导致信息过度负荷,人们往往在无数的信息碎片中迷失自我。
此外,媒体娱乐化的现象还加剧了人们的浮躁情绪和焦虑感。
社交媒体成了人们追逐时尚和表面光鲜的平台,人们经常展示自己的高光时刻和幸福生活,让其他人产生了一种与之相比的巨大压力。
这种比较心理使得人们对审美标准、物质追求和自身价值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而当现实与期望产生差距时,会进一步加剧人们的焦虑感和抑郁感。
媒体娱乐化的推动,使人们追求外在的虚荣和短暂的满足,从而忽视了内心的深层需求和精神的追求。
面对娱乐至死引发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反思和解决。
首先,媒体应该积极引导公众关注社会问题和现实生活,通过媒体的力量传递正能量,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思考深度。
其次,公众需要培养自身的判断力和批判思维,在面对海量信息时,保持理性、冷静和明辨能力,避免被媒体误导和泛滥信息所蒙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娱乐至死的时代作文1000字
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事实上刚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感触,我只是把它看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现状的批判,但身处这个时代的我觉得这很自然。
当我现在回首时,才感悟到尼尔认识之深。
首先,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传播媒介的变化。
在这个z世代中传统的书籍、报刊等媒介渐渐让位于电视等媒介。
实际上在我未出生时这种变化就早已开始了,但在我读小学时我们还能看到经常有人翻阅报纸,现在这种情况很少见,甚至许多人越来越倾向于电子阅读这种方式。
其次,这种变化导致的娱乐业过于繁荣的现象也着实让我忧思。
在手机、电脑主导的全民娱乐业代中,我们沉浸在虚拟的空间中,尽情地娱乐。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如今日益的追星现象,不过这种明星偶像与过去的偶像不同,他们往往是没有真材实料的流量明星。
人们调动其耳目追寻明星的一举一动,参与一切与其相关的活动,俨然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正如许多网友说的那样: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正因为有古为今用、“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说法,我们才需要在浮华的今天重温先辈的经验。
在没有改革开放的时候,物质虽然极度匮乏,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富足。
例如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青年人都饱满建设中国的主人翁意义,争当苏联娜斯嘉式的颇有战斗精神的英雄。
如今伴随着开放,我们的物质生活确实有很大改善,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却日益被玷污。
一个更值得我们后辈铭记的是,在距今80年前一所中国教育史上具有丰碑意义的学校诞生了,它就是西南联大。
它集结了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的学生,有着朱自清、冯友兰、吴有训、陈寅恪、费孝通等等各个学科的大师级教师,在那个日军肆意践踏中国大地的年代,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脉。
那个时
候,很多人的事迹都让我们尊敬万分,如赵忠尧携镭来昆明,华罗庚住棚子写成《堆垒素数论》,闻一多给人刻印维持生计……
但是这些记忆在今天都已被人遗忘,被储存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不知多少年才会有人来拾取。
工业文明曾让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现在我们更创造了一个精神文明极度稀缺的时代。
我们身处其中,产生了对这种电子神话的迷恋,却恍若未觉。
我坐在床边,脑里浮想万千。
我感叹着这没有解答的问题,深深地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