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研究
文化负载汉语新词语的英译探讨(精)
文化负载汉语新词语的英译探讨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汉语言中的新词新义不断涌现。
这些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人们精神和物质文明发展的见证,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汉语言文字的宝库。
如何将这些具有文化负载的新词语及时地翻译成准确、地道的外语,使圈外读者了解中国的国情与发展,从而弘扬中国文化,成为外语及翻译作者的迫切任务。
一、新词与新词翻译狭义的新词语,就是指新创造出来的词语。
广义的新词语,是指新创造的词语或从其他语言中、方言中、古词语中和行业语中借用过来的词语,也包括那些产生了新语义、新用法的固有词语。
无论是新造词语还是旧词赋新义,都无不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社会文化信息,折射出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人们在新时代全新的生活理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开放、文化的多元,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必然不断地产生新词新义。
由于新词语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产生的,因而很多汉语新词语都负载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要准确把握文化负载新词语的含义,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词语产生的文化语境,即把握新词语的文化意义。
那么新词的翻译也只有正确地传达原词语的文化意义,才能使译文读者准确理解原文作者使用该词语的真实意图,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二、文化负载汉语新词语的翻译策略要将文化负载汉语新词语翻译成英语。
就是要将汉语词语的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保留、反映在英语译文中。
当然,“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我们不顾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在规约表达式上的差异,不顾译入语的文化语境和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而把原文的一切信息都直译到译文中,那么必然会导致原文含义的丧失或者传达出原文没有的含义,最终导致译文读者对原作意欲传达的含义不解、异解或曲解”。
可见,要做好文化负载汉语薪词语的翻译,首先要准确理解汉语新词的文化内涵,即结合新词产生的特定社会文化语境,正确理解其明示意(explicitmeaning)与暗含意义(implicitmeaning),尤其是暗含意义。
系统功能理论视角下英汉网络新词的翻译研究
据 意 图 用来 在语 境 中表 达意 义 的资 源 。该 理 论 认为 , 泽 者应 该 将 翻 译 看 作 一 项 任 务 ,致 力于 语境 的对 等 ,进 而达 到 意义 的
法 指把 一种 语 言 的文 字符 号 用 另一 种语 言 中与它 发 音相 同或 相 近 的文 字符 号表 示 出 来 的方 法 ,是 “ 异 化 ” 的一 种重 要 翻译 方 法 。它 不仅 能 传达 原 文 意义 ,还 能体 现 原 文 风格 ,能使 外 国读 者 更好 地 品味 、融 入
之 利而 产 生 的 应 对 策 略 ,因此 译为 “ T h e
Be l t a nd Roa d I ni t i a t i ve / On e Be l t a n d One
(1 )音 译 法 ( T r a n s l i t e r a t i o n ) 。 音 译
种 “ 不 喜欢 或 讨厌 ” 的夸 张表 达 。翻 译 为 “l a c e r u n b e c h a r mi n g ” 或 “l e s —
为 “i m p o r t a n t p e r s o n a g e ,b i g s h o t ,a
t al e nt e d p er s on, a per s on o f gr e a t
( 1 )网络 新 词 的 概 念 界 定 。 网络 新 词 ,顾 名思义 ,是从 网络平 台 中产 生 和发
展起 来 、并 通过 互联 网迅速 在 广 大 网民 中 间流 行起 来 的词 汇 。它 的 “ 新 ” 主要 体现
在时 间 、内容 和 更新 速 度上 。 ( 2)网络 新 词 的 特 点 。 基 于 互联 网 在实 时性 、交 互性 及普 遍性 等 特性 ,网络
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策略
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策略
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策略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新词汇被引
入到国际社会中。
然而,这些新词汇的英译却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由于中国特色新词汇的独特性和文化背景,其英译往往需要考
虑到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
例如,“中国梦”这一词汇在
英语中的翻译就需要考虑到西方文化中“梦想”的不同含义和表达方式。
其次,由于中国特色新词汇的创新性和时效性,其英译需要具备及时
性和准确性。
例如,“双11”这一词汇在中国的电商领域中非常流行,但其英译需要及时反映出其特定的时间和含义。
针对这些挑战和困难,翻译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保持原汁原味。
对于一些具有独特文化背景和特定含义的中国特色
新词汇,可以考虑直接使用中文或拼音,以保持其原汁原味。
2. 适当注释。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具有多重含义的中国特色新词汇,
可以在翻译中适当加入注释或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和背景。
3. 创新翻译。
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性和时效性的中国特色新词汇,可以采用创新的翻译方式,如直接使用拼音或创造新词汇等,以更好地反映其特定含义和时代背景。
总之,中国特色新词汇的英译需要考虑到其独特性和文化背景,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以更好地传递其含义和价值。
同时,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国特色新词汇的英译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汉语网络新词的文化内涵及英译
1.引言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语言作为体现社会文化的载体也在不断发展。
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房改”、“医改”,到体现社会现实的“小三”,“潜规则”,汉语词汇在短短几十年产生了十分流行的新词汇。
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网友们也创造出很多汉语新词,如“艳照门”,“偷菜”,等。
这些词的英译版也在网上流传开来,其中不乏一些翻译的非常绝妙的词语。
这些新词的翻译对传播中国文化,让外国人认识中国社会以及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而能正确体现出这些词语内涵的翻译才能有效完成这一文化的传递,让更多的其他文化的人能通过这些词汇正确了解发生的新闻事件,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中国的社会现状。
本文试图评析一些新词英译版的文化内涵,指出其中的妙笔与瑕疵,并发现在翻译汉语新词方面的技巧。
2.翻译中文化传递文化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来自人们的长期社会实践和智慧结晶。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认识了解是靠翻译来实现的,因为翻译的本身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他们《翻译,历史和文化》中指出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本身,而是与语言所处文化紧密相关的;语言极大的受限于其所处文化的历史,传统,语境等[1]。
在勒菲弗尔《翻译,重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一书中,他强调了翻译中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与地位,认为翻译是处于某一利益群体的人对原文进行重写的过程,其目的是具有一定意识形态的[2]。
因此,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时,我们必须考虑除语言本身外的众多文化因素。
3.中国式英语与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的区别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或中式英语,是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因欠缺英语能力及受汉语的干扰而产生的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错误英语表达,是错误分析的对象。
最常见的例子比如:(1)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People hill people sea(人山人海)这些例子都是一些根据汉语的语言习惯生造的英语表达,是错误的。
汉语网络热词的翻译研究
陈德章《热词新语翻译谭》【简介】: 陈德彰编著的《热词新语翻译谭》系“中译翻译文库·翻译名家研究丛书”之一,包含两大部分。
《热词新语翻译谭》第一部分探讨近来涌现出的众多汉语新词的英译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包括社会热点词及网络流行语等,提供可以接受的译法,分析可能出现的误译,从词汇角度探讨汉英语言的异同:第二部分是汉语时文的英译,配以参考译文,详解翻译难点,以帮助读者提高翻译实务能力,顺利通过全国翻译证书考试。
【精彩书摘】:“申遗”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简称,2010年7月出版的《牛津·外研社英汉汉英词典》将其译为(Compete for WorldHeritage Site status),这几年突然热门起来。
我国2010年申遗获得成功的有两例:一是捆绑(in bundling)申遗的丹霞山六大景区(世界遗产名录上的英文是China:Danxia)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Natural World Heritage)名录;二是包括少林寺在内的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Historic:Ensemble of Dengfeng inthe“Center of Heaven and Earth”)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World Cultural Heritage)名录。
据说,前者为申遗斥资十几个亿,仅良山所在的新宁县就花费了4到5亿的资金,而这个县2008年的财政收入(financial revenue)刚达到2亿,该县为此欠下了巨额债务,后者也先后花费了8亿。
湖南南岳大庙申遗成功后修建一座五星级厕所(five-star’ toilet)就花了200万元。
为了作为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整体申遗的一部分,西安的大明宫遗址公园(Park of the Relics of Damming Palace)耗资上百亿元进行改造,可是尚未正式开园,居然就将花了数千万元造成的景观建筑(1andscape construction)拆掉,变成了“毁遗”(heritage destruction)。
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策略
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现状及其翻译策略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特色新词的数量和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
这些新词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以及文化的创新,为国际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词汇资源。
然而,如何准确、恰当地将这些新词翻译成英文,成为了当前翻译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的现状及其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国特色新词的英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对中国特色新词的定义、来源和分类进行概述,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音译、借译等多种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文将对中国特色新词英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国特色新词的英译提供更为准确、规范和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促进中国特色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和交流。
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翻译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中国特色新词英译事业的发展。
二、中国特色新词的概念及分类中国特色新词,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反映中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以及人民日常生活变化的新词汇。
这些词汇通常源于汉语的创新词汇、外来语的音译或意译、以及网络流行语等。
这些新词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也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库,为语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词汇:这类词汇是基于汉语自身的构词规则和语义演变而产生的。
例如,“互联网+”“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等,这些词汇都是基于中国特有的政策、经济或社会现象而产生的。
外来语音译: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许多外来词汇被引入汉语,并通过音译的方式转化为中文词汇。
例如,“咖啡”(coffee)、“披萨”(pizza)、“迪斯科”(disco)等。
外来语意译:除了音译外,许多外来词汇也被直接意译为中文,以保持其原有的含义。
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网络新词英译研究
1942019年10期总第450期ENGLISH ON CAMPUS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网络新词英译研究文/夏 珺【摘要】汉语网络新词附带文化义而带给其英译一定的困难,通过梳理不同类型的网络新词的特点,如“词族”网络新词或“热点”传播的网络新词,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采用直译法以及意译法分别对译从而使网络新词中的文化义得以呈现。
【关键词】网络新词;对等;直译;意译【作者简介】夏珺(1988-),女,湖北荆州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翻译。
【基金项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6年校级项目“网络新兴词汇英译研究”(qnsy2016014)研究成果。
重要部分,实现了社会信仰的传播及社会成员的交流。
网络新词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文体,也承载了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并反映了其工作、生活和交往模式。
正如某些语篇类型的流行可以反映文化的走向,例如抒情诗在拉丁美洲远比在美国更为流行,网络文体的流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在紧张工作学习的压力下释放自我的本能。
2009年起,大蒜、绿豆、棉花、生姜等农作物产品价格飙升轮番上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西南干旱以及北方倒春寒影响了农产品的收成,一系列农产品产量的下降导致各大城市供不应求,市民争相购买,导致大蒜等农作物价格高于鸡蛋、猪肉的价格,淘宝上出现“炒蒜团”,将大蒜价格炒至一斤10元,网络上涌现出了诸如“蒜(算)你狠”、“豆(逗)你玩”、“棉花掌”、“姜(将)你军”等一系列词汇,谐音的使用打破了一成不变的语言模式,借用谐音字易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相较于正式文体更易突出其隐含的意义,且满足语言的经济原则。
从上述现象来看,网络语言在特定领域内有相应的大量的词汇,它们是表示某一文化焦点的重要标志,网络词汇的发展伴随人们对广义的社会文化关注而产生变迁,反映了时下的主流文化及价值观。
所有表现在语言与文化关系上的有趣特征,主要是语言使用方式的问题,所有的语言都是开放式体系,所以都存在发展、变化和衰退的潜势。
网络流行语英译方法探究
时 尚又不 乏 诙 谐 幽 默 ,反 映 着 当 今 五 光 十 色 的 当下 ,人们给所有积极 的、健康 的、催人奋进
社会现象 ,同时也透露 出 “ 草根们”无 可奈何 的 、给 人力 量 的 、充 满 希 望 的 人 和 事 都 贴 上 了 的调侃 。如何准确翻译这些 网络流行语是 翻译 “ 正能量 ” 的标 签 。在 英 语 中 P o s i t i v e意 为 “ 积 ,E n e r g y意 为 “ 能量 ” , 工作 者在 新 时 期 面 对 的 新 课 题 。 网络 流 行 语 具 极 的 、 向上 的 ,正 的 ” 有传播速 度快 、时 尚、新 潮、个性 、另类等特 “ 正能量 ”可直译为 P o s i t i v e E n e r y。 g 点 ,在翻译实践 中,网络流行语 的英译方法 可
收稿 日期 :2 0 1 3年 2月 8日
作者简介 :张明杰 ( 1 9 6 8一) ,男 ,河南淮滨人 ,河南化工职业学 院副教授 ,研究方 向:英语词汇学 。
网络热词英译研究
- 227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网络热词英译研究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刘晓菲 李莎【摘要】网络语言是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热词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网络热词的英译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英译 网络热词一、网络热词的兴起和发展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快速普及,网络已成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后的第四大媒介。
网络平台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标新立异的网络热词,它们具备深深的时代和社会烙印,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是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折射和反映。
二、网络热词英译的方法由网络热词的分类可以看出网络热词的产生方式多样,富有娱乐性,传播的目的也遵循特定的时代热点,因此网络热词的英译也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灵活运用各种英译方法。
1.直译法。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然而,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一些相似性。
直译是指在不违背英语习惯用法的前提下,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如:校车安全 school bus safety 、高铁 High-speed train 、作秀 make a show 。
又如富二代,是指80年代出生、继承巨额家产的富家子女。
富二代分为知识成功型、艰苦奋斗型和纨绔子弟败家型,社会对这部分人比较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们的父母非常富裕,对他们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影响。
而富二代可以直译为:rich second generation 。
相对应的贫二代翻译为:poor second generation 。
由于外国也有这种继承家族财产的概念,因此在这里直译是行得通的。
又比如潜规则这个词,“潜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明规则”而言的。
它是指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俗成的,无局限性,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
2.直译加注法。
为了保留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人们更多地采用直译而不是意译。
网络流行语及英译研究
言 ,是 网 民们 约 定俗 成 的表达 方 式 。它有 两大 特征 :
一
是 年轻 化 ,二 是有 文 化 。年轻 人 思 想 活跃 ,思 维
的 一个 部 分 ,其构 成 形 式 与传 统 语 言相 比 ,其特 色
明显 可见 。
灵 活 ,喜 欢 新鲜 事 物 ,渴 望交 流 ,崇 尚创 新 ,追 求
文字 ,模 仿表 情 、声音 和 动 作 ,更 生动 、更真 实 地
传 达 意 义 和情 感 。 网络 用语 的符 号化 可 以说是 一 个 重要 的走 向。
( )谐 音语 二
人类 生 活 的变 化 和 观 念 的更 新 ,与 社会 发 生 着 “ 共 变” 。语 言形式 的 改变 ,与 多媒 体元 素 一起 影 响着我
了必然 性 和 可 能性 。研 究 网络 流 行 语 的英 译 对 人 与
人之 间交 流 的研 究具 有极 其 重要 的意 义 。
语 言是 时代 的 反 映 , 网络 语 , 网络 流行 语 的 “ 符号语 ”
可 以说 是 语 言符 号 系 统 下 的一 个 子 符号 集 ,属 于 非
素 中 ,语 音 和 语 法相 对 稳 定 ,而 词汇 则 不 断 地 发 生
着 变化 。L1 从不 断变 化 的词 汇来 看 ,其 中的基 本 l踟 J
收稿 日期 : 2 1-32 0 1 .4 0 作 者 简介 : 张 明 杰
( 9 8 ) 男 ,河 南淮 滨 人 , 学 士 学位 , 高级 讲 师 ,主 要 研 究英 语 词 汇 学 。 16 . ,
是 当前 “网络 时代 ”的 反 映 ,与 现 代 人 的生 存 方 式 和思 维状 态密 切相 关 。 因而 ,随着 网络 的 飞速 发展 ,
近十年国内网络热词翻译研究综述
641
论文为数据背景,以 “网络热词翻译 ” 为果如下表所示 。
本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 ( CNKI ) 收录的期刊
年度 篇数 2006 前 21 2007 18 2008 19 2009 38 2010 107 2011 260 2012 336 2013 371 2014 467 2015 546
从 1996 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起,2006 年前每 年文章数量都为个位数,而从 2006 年开始,每年 发表文章的数量成倍递增 。而通过相同检索词,检 索其他数据库,笔者发现在维普期刊数据库中,相 关文章数量于 2011 年开始增长 。 在万方数据库中 文章数量于 2009 年大幅增长,然后热度持续保持 。 显然,这一研究的发展在时间上具有规律性,与我 国科技与网络的日益发展 、国家的重视程度 、政策 支持是密切相关的 。 按照时间先后,我们把网络热词翻译的发展大 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萌芽期 ( 1996 - 2007 ) 、 发 展期 ( 2008-2010 ) 和成熟期 ( 2011- 至今) 。 1. 1 网络热词翻译萌芽期 2000 年,信息产业部成立了 “中国国际经济 贸易互联网 ” ( 中国经贸网) ,世界计算机大会在 北京举行,国家领导人发表讲话,呼吁我们共同维 护互联网安全,让网络得以发挥其积极作用 。国家 信息产业部对域名管理和新闻公告等作出了有关规 定,这带领中国互联网迈进了一个新纪元 。同年发 表在 《北 京 大 学 学 报 》 上 的 《 “水 至 清 则 无 — —我的新生词语规范观 》 首次提出,信息 鱼” — 时代的到来及我国加入全球一体化进程行列后,汉 语新词如雨后春笋般涌来,对待它们,我们应做到 “海纳百川 ” ,用柔性的规范观来容纳丰富多彩的 新生词语,以柔克刚 。 这就是我们应有的对待态 度,为网络热词翻译的发展有良好的开端 。后面几 年,关 于 网 络 热 词 翻 译 的 研 究 寥 寥 无 几, 直 到 2007 年,张元、 王银泉
《网络用语的英译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网络用语的英译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国外对网络用语的研究起步早于国内。
互联网发源地美国,是学者们最早研究互联网语言和网络用语的地方。
在西方国家,互联网经常被用于电子商务,而在中国则被用作娱乐和表达的平台。
所以国外对网络用语的研究很少。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教科书》第13章中讨论了新词的翻译:Neologisms are perhaps the non-literary and the 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biggest problem.新词可能是非文学和专业翻译的最大问题(Newmark,2001)。
He also delivered that a majority of them have a single meaning and can therefore be translated out of context, but many of them soon acquire new (and some times lose the old) meanings in the TL.他还表示,它们中的大多数具有单一含义,因此可以脱离上下文进行翻译,但其中许多很快在TL 中获得了新的(有时失去了旧的)含义(Newmark,2001)。
纽马克也给出了新词的定义。
他将新词定义为新创造的词汇单元或获得新意义的现有词汇单元(Newmark,2001)。
他将新词分为两类和十二类。
A型是具有新意义的现有词汇项目。
它包括单词和搭配。
B型是指新形式。
它包括新造词、派生词(包括混合词)、缩写词、搭配词、人名词、短语词、转移词(包括新旧指称)、伪新词和国际主义(Newmark,2001)。
对于每一种新词,纽马克都提出了一种翻译方法。
这些方法与本文的翻译方法相似。
然而,纽马克理论中的新词属于印欧语系。
①In 2006,David Crystal, a very famous linguist, published his new work Language and Internet, which studied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towards the general language and specific language. 2006年,著名的语言学家大卫·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发表了他的新作《语言与互联网》,研究了互联网对一般语言和特定语言的影响。
网络新词的特点及其英译探析
3 网络新词的分类 .
信息量大 、更新迅速 , 有很多流行词汇 出现一段时间很 快就消逝 了,而其他新词又层 出不穷。
当然 ,网络新词的界定也不是绝对 的,近年来随着
笔者在对大量 的网络新词经过搜集 、整理之后 ,发 现网络新词多包含 以下几方面 的内容 : 首先 ,网络新词 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用 以描述具有某一特性 的群体 , 蚁 如“
态和网络文化现象 。如何 在外宣报道 中准确地翻译 “ 网
民行话 ”对于帮助外 国 , 人通过现代社会最便捷的网络信
息平台了解 中国的最新事物 、社会现象及青年人的生活
基 于互联 网在实 时性 、交互性及普遍性等方面的特 性 ,网络上大量涌现 的新词呈现出鲜 明的特色 。首先 , 网络新 词具有创新性 。网络为 网民们提供 了充分发挥想 象力和创造性 的 自由空间 ,这使网络新词在构思上更为
利哥 ” 。 等 在现代社会繁荣的经济与社会 文化 背景之下 ,
一
王 ”(o idr 、“ t b e a sipr 等等 ,这
种译法也避免 了单纯用 e n tb 来翻译表示某 “ ” l 和 re a i 族
人群 的机械与单调。总的来说 ,词缀法赋予了英 文以广
“ 微博 ” 地沟油 ” 胶囊 公寓”等 。现代社会 中,人 、“ 、“ 们 的角色定位 日趋理性、合 理 ,由此而对各种社会现象 和某 些事件 的关 心意识 、参与意识都空前地 增强 , 而 人们对 于各种社会现象 的关心和参 与易于集 中在那些有 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 , 并有非常明显的褒贬倾 向, 国人 的参 与意识和监督意识集中通过这些 与新兴社会现
汉语新词语英译法浅析
1直 译 .
的 缩 影 和 反 映 。 本 文 在 分 析 如 何 界 定 汉 语 新 词 语 的 基 础
上 浅 析 了汉 语 新 词 语 的 英 译 方 法 。 新 词 语 的 英 译 应 充 分 考虑 其语 义和 文化 内涵 。 及跨 越 文化差 异 。 以
断 衍 生 变 化 , 现 出 “ 汇 爆 炸 ” 的 急 速 增 长 趋 势 。 什 呈 词 式 就
mo g a es n rw l e l r s来 说 明 何 谓 “ 根 工 n r r dg o k dga s fm a i wi 草 业 ” 即中 国 的乡 镇 及小 城 镇 企 业 。 样 才 会 使该 词 的语 , 这 义 内 涵 完 整 地 传 递 给 译 人 语 读 者 。 再 如 “ 居 工 程 ” 我 安 是
么是新 词 语 , 目前 还 没 有 标 准 的 、 细 的 定 义 。 曹 聪 孙 综 详
合 国内外 的说 法 . 出新词 语 是一 个最 近 创造 的 词语 , 指 它 代表 新 的概 念 . 述 一 种 新 的事 物 ; 者 , 一 个 旧 词语 表 或 是
的 新 含 义 , 即 包 括 词 汇 性 新 词 和 语 义 性 新 词 。[亢 世 勇 也 2 ] 在全 面考察4 多 个新 词语并 且 借鉴 、 收学术 界 新 词语 万 吸
201 号 旬 0-1 下 刊夫教贯 1-B  ̄
汉
语
新
词
语
英
译
法
浅
析
王 改 莉 王 晓 辉 、
(西 北 大 学 ;西 安 外 事 学 院 , 西 西 安 1 2 陕 摘 7 0 6 ;咸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西 咸 阳 10 83 陕 7 20 ) 100
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
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作者:丘柳珍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7期丘柳珍(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近年网络上涌现出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鲜词汇.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研究如何将网络新词翻译成能成功传递其文化内涵的英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分析网络新词的特色,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其英译方法和策略,提出直译,直译加解释,意译,音译或音译加注,造词,等具体的翻译方法,以期为网络新词翻译提供参考.关键词:网络新词;特点;跨文化交际;英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4)09-0211-02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网络成了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频繁的网络交流催生了层出不穷的新鲜词汇.这些具有网络时代特点的新鲜词汇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有的已经超出网络使用的范围,成为了人们的生活用语,甚至出现在正规媒体上.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使得对网络新词的翻译要求也相应提高.而网络新词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令新词的翻译难度大大增加.因此探讨网络新词的特点及其英译方法,提高对新词的英译水平,对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1 网络新词所谓网络新词是指最初发源于网络,广泛流传并被人们所接纳使用的新词和新语.“最早观察分析新词新语的吕叔湘、陈原先生曾明确地指出:新词新语既包括不久之前产生,其含义、色彩和表现形式都给人们以新颖感的那种词语,也包括旧有词语的新义项、新用法.”(廖志勤,文军)这一定义也适合描述网络新词的性质.网络新词的形成一般是受社会和语言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前者是指社会生活中涌现出各种新事物,新情况,新做法,新概念,等等,这些现象为新词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比如裸婚,团购,蚁族,卡奴等.另外,网络新词的出现还跟语言自身的发展变化有关,如以谐音,缩略,旧词新意等方法形成了大批的网络新词,比如鸭梨,虾米,高大上,十面霾伏等等.网络新词发轫于广大网民,贴近生活,往往因为具有幽默诙谐,通俗易通,个性化色彩浓厚等特点而得到快速而广泛的传播.除此之外,网络新词还具有数量繁多,更新速度快等特点.2 网络新词的英译新词作为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折射出社会的发展.汉语网络新词反映了中国的时代特色,在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及时有效地对这些新词进行翻译,对促进文化交流和对外宣传都具有重要意义.汉英新词翻译与其他汉英文献的翻译具有一定共性,但也有一些有别于其他翻译的个性,或日特点,大致有创造性、时效性、不易求证性,等等.而这些迭加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汉英新词翻译的难度(杨全红).除此之外,汉语网络新词所蕴含的时代特征,和其承载的民族文化特色,又为传译造成了一道障碍.翻译这些新词正是需要保证其丰富的内涵能够传递到英语中去,实现英汉两种文化的交流.这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著名学者文秋芳(1999)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她提出的跨文化能力模式要求交际双方必须具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新词翻译中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传递者,译者尤其需具备上述能力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两个要求.译者应该首先充分了解原语文化,准确深刻地理解汉语新词的内涵,在翻译中最大程度地保存其文化信息.同时,译者还需要充分感知原语和译语的文化差异,关照目的语文化,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灵活的处理文化差异这样才能保证原语文化信息的最大传译同时又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基于以上两个原则,对网络新词进行英译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实用方法:2.1 直译直译具有传达原文意思,保留原文风格的优点,基本能够实现“形式相当”以及“功能对等”的目的.采取直译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的文化信息.在对新词进行翻译时采取直译法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卡奴”,指背负巨额信用卡债务、甚至连最低应缴还金额都付不出的人译作card slave,“人肉搜索引擎”译为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炫富”译为flaunt wealth.又如像“草根”,“菜鸟”,“潮人”一类能够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词的词,它们分别译为grassroots,newbie,trendsetter.2.2 直译加解释在中国独特的社会和语言环境下产生的网络新词,很多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有些更是来源于某个具体事件,采取直译的方法很多时候都无法表达出原词的内涵.这时候可以采取直译加解释的方法将原语信息尽可能传递给译语读者.例如“裸婚”直译为naked wedding可能会另英语读者大感困惑,甚至产生误解,如果加上解释getting marry without a house, car, diamond ring or grand wedding ceremony,则可帮助英语读者理解该词的含义.2.3 意译对一些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内涵丰富的新词的翻译,采取直译或者音译方法会提高译文的难度,甚至让读者一头雾水,不但不能取得较好的文化传输效果,甚至基本意思都难以传达到位.这时候可以采取意译法,在保证不偏离原文内涵意译的情况下以英语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翻译.比如“不感冒”一词,原意是身体上的疾病,赋予新意之后是指对某事不感兴趣,该词不宜直译,因直译法无法表现出原词的新意.采用意译方法译为“not interested”方能传达其真实含义.又如与“卡奴”相对的新词“卡神”(指利用信用卡、会员卡等消费,并从中获取巨大实惠的消费者)采用意译的方式译为card manipulator比直译为card god更能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2.4 音译或音译加注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文化和语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已经通过音译的方式传播开来并广为英语读者所接受,比如把“功夫”翻译为Kongfu,把“风水”翻译成Feng Shui,把“太极”翻译为taichi等.这些词现在已经成为英语词汇,都可以在现代英语词库里面找到.正如(廖志勤,文军,2008)指出,“我们对一些描述、反映中国社会、文化、语言等中国独有的特色词汇,不妨坚持用China English,应“以我为中心”,使之带有“中国味”,大可不必迁就西方读者,硬是要找一个“地道”的译法或是沾上一点‘洋气’”.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其生命力旺盛,同时也非常有包容性,每年都会有无数新词产生,汉语也正成为英语新词的一个来源.因此一些无论直译或者意译都难以传达其独特内涵意义的新词,可以通过音译或者音译加注的方式进行翻译,帮助英语读者理解接受.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刚开始译为friendlies,引发不少争议,因为这种译法丝毫没有体现出该词的民族特色和深刻含义.后来采取了音译法用汉语拼音Fuwa,再根据需要加上解释“Fuwa,the five mascots of 2008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y are Beibei,Jingjing,Huanhuan,Yingying and Nini,which mean Beijing welcomes you in Chinese.”.再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也会慢慢为英语新词中的一员,到时候就无需再加解释了.2.5 造词这几年很是流行的一个网络新词“给力”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甚至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上都出现它的身影,已然成为一个官方民间都承认的词汇了.对于该词的翻译,awesome,cool,brilliant,cooperative等可以多少表达原意,也有外国媒体使用giving power.不过这些版本都不如网友生造的gelivable来的给力.Gelivable既用了汉语拼音,又采用了英语后缀“-able”这个chinglish式的翻译不但没有给英语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扰,反而广为英语读者所接受,甚至还出现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上.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提高,英语的包容性也足够强大.通过造词的方式不但能够给英语读者带来异域文化的新鲜感也能把一些无法通过其他翻译方式表达的内涵进行传递.另外也有一些如将“屁民”诙谐地译成shitizen(shit加citizen),围观(circusee),情绪稳定(emotionormal)等例子是将两个英文词汇进行合成,不但符合英语的构词法,还能精妙地表达原词的含义.当然这种方法翻译的词汇一开始需要加以解释,如果原词生命力足够强,能够一直被使用,其合成翻译出来的版本应该也能慢慢为译语读者所接受.3 结语汉英翻译是个复杂的过程,而对网络新兴词汇的翻译更因其特性而愈加复杂.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讲,网络新词的翻译更应注重其文化内涵的传递.译者应该具有很强的文化差异敏感性和灵活的差异处理能力,才能胜任此任务.正如某位翻译家成说过我们很少能做到一次就把中文里的新词语,很到位地翻译成通俗易懂的英语,进行新词翻译时需要译者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前提下不断地进行修改完善.参考文献:〔1〕廖志勤,文军.汉语新词新语的文化透视及其英译原则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5).〔2〕刘洪泉,付霆轶.浅议“给力”的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2(2).〔3〕王丽.网络新词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孙利.汉语新词英译与文化内涵的传递[J].中国科技翻译,2012(5).〔5〕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6〕杨全红.汉语新词翻译:一项费力难讨好的活儿[J].中国翻译,2003(5).。
从接受美学看汉语新词的英译
从接受美学看汉语新词的英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汉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新词。
这些新词不仅体现出语言的多样性,而且也反映了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
然而,在汉语到英语的翻译中,大多数新词都没有标准的翻译方式,这给翻译过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语新词如何英译,以此来提升中英文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一、汉语新词的英译1.定义汉语新词从字面上看,汉语新词指的是最近才出现的汉语单词,它们反映当前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词语来表达新的概念、新的现象或新的技术。
因此,汉语新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即指最近出现的汉语单词,它们有助于表达当前社会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
2.汉语新词的英译当汉语新词要英译时,首先,根据汉语新词的定义,要搜寻相应的英文对应词汇,以最小的努力达到最大的效果。
其次,要确保英译的语义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因为这样能够使原讯息尽可能地理解、传递下去。
此外,英译也要注意跨文化的层面,因为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采用一种能够符合英文文化的翻译方式,才能最大化的传达原讯息。
二、从接受美学看汉语新词的英译1.什么是接受美学接受美学是建立在西方文艺复兴美学思潮的基础上,它主张人类价值活动要遵循价值中性原则,价值关系也要建立在平等、共融、包容的基础上,使人类价值活动达到一种和谐、合作、互惠关系。
因此,接受美学强调社会价值活动应建立在社会价值体系的共同基础上,以求实现和谐共融的社会美学价值。
2.如何接受美学看汉语新词的英译基于接受美学的理念,汉语新词的英译应该严格遵循社会美学价值体系的原则,以达到英译文章的美学要求。
首先,对于没有一致的汉语新词英译,首先应从词义上准确定义新词,以便合理确定该新词的意义以及与其他词汇的关系,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词汇表;其次,在进行新词英译时,要根据汉语新词的讯息,搜寻相应的英文对应词汇,以达到最小的努力求得最大的效果;最后,要特别注意新词英译时的跨文化性问题,因为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习俗、价值观念,如果翻译者没有恰当地选择英文翻译方式,可能会引起读者的误解,从而影响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中文网络流行语英译探究
发展趋势:网络流行语英译 将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和语言
表达
创新方法:结合语境、文化 背景进行翻译
展望未来:网络流行语英译 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满
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中文网络流行语英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
促进文化交流: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提高语言能力:提高英语使用者对中文网络流行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推动文化创新:激发英语使用者对中文网络流行语的创新和创造 促进文化融合: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
形式
添加标题
意译法的优点: 能够更好地传达 原文的意思和情 感,使译文更加
流畅自然
添加标题
意译法的缺点: 可能会失去原文 的一些细节和特 色,需要译者具 备较高的语言水
平和文化素养
添加标题
意译法在中文网 络流行语英译中 的应用:根据网 络流行语的特点 和语境,选择合 适的词汇和表达 方式进行翻译, 使译文更加贴近 目标语言的表达 习惯和思维方式
社交媒体中的流行语英译
流行语:网络热词、网络梗、 网络用语等
英译方法:直译、意译、音 译等
社交媒体:微博、微信、抖 音等
案例分析:“给力”、“点 赞”、“666”等流行语的
英译实践
中文网络流行语英译的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简洁、幽默、形象、生动 英译实践:根据语境和文化背景进行翻译,保持原意和趣味性 案例分析:“给力”、“点赞”、“吐槽”等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案例
流行语含义丰富, 难以准确翻译
流行语地域性强, 难以统一翻译
流行语文化差异大 ,难以理解翻译
04
中文网络流行语英译的 原则与策略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翻译目的论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一、引言随着全球化日益加快及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了解舆论,观察、感受社会转型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这引起了语言研究者的兴趣。
但是,目前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虽多却缺乏相应的翻译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翻译目的论视角出发,研究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将这些流行语自然得体地翻译出来,向外国国友人准确传递其意义和文文化内涵。
二、网络流流行本文由论文联盟ht t p://收集整理语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是流传在网民,尤其是年轻轻的网民中约定俗成的表达达方式,但流传广,影响大大,并成为一种时尚。
黄涛涛曾描述网络流行语“是一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是人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
三、翻译目的论视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译策略探析1.翻译目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是功能能翻译学派中的重要理论成成果。
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凯凯瑟琳娜·赖斯于0 世纪纪0 年代首先提出,后由由她的学生汉斯·弗米尔逐逐步发展完善。
目的论有三三个基本准则——目的准则则、连贯准则和忠实准则。
目的准则是指翻译应能在在目标语情境文化中,按目目标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发生作用,决定翻译过程的的根本准则是翻译活动的目目的。
连贯准则是指译文必必须考虑接受者的背景知识识和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地做到语义连贯,符合目标标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接接受者能够理解其意义。
忠忠实准则是指原文和译文中中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内容上一字不差。
在运用这这三条准则时,忠实准则应应服从于连贯准则,而忠实实准则、连贯准则又服从于于目的准则。
2.汉语语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策略。
根据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和和翻译目的论准则,在汉语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中应考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明确确汉语网络流行语汉英翻译译的首要目的。
它并不是给给中国人自己看,而是把汉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内涵涵用英语传递出来,让渴望望了解这类语言的外国友人人能够领会,实现网络信息息的“交际目的”;二是预预判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受受众反应。
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探析
2012年第·8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3期Aug2012[摘要]近年来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新词不断涌现,相伴而生的还有它们的英译。
论文将在介绍网络新词定义及产生途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策略,提出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应遵循“信”、“顺”的标准,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及阐释法等翻译方法。
[关键词]网络新词;直译法;意译法;阐释法[中图分类号]H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8-0185-02汉语网络新词的英译探析张宏涛1,高栋2(1.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2.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7)*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2年中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英语新词的教学方法研究”成果之一在信息时代,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因其虚拟性、传播性,已经越来越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同时网络也成为了现代人自由宣泄情绪的重要渠道。
网络新词指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具有生动贴切、简单明了的特点,同时也具有趣味性、调侃性。
网络新词的产生使网络交流更具有时代特色,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系统。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评议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说,我们的语言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很大,有计划地对汉语新词语进行动态跟踪考察,有社会语言学价值,又有词汇学意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另外,面对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网络新词,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我们有必要通过对网络新词的分析探索出适合网络新词翻译的策略,从而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理解偏差和交流障碍。
一、网络新词介绍新词是一个统称,它包括新词及新语。
另外,新词既可以是新造词,即以往汉语中没有的,新时期里随着新生事物、新观念、新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词语;也可以是新义词,即旧词赋新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 颠倒 词 的顺 序
由于不 同的思 维方式 和文 化 背景 , 每一种 语 言都有 自己的构 词顺 序 。在英 语 中 , 代表 更 小种类 的词 通 常放在 前 面 , 这 和中文 刚好 相反 。受 到汉语 思维 的影 响 , 许 多 人在 翻译有 几个 形容 词 的汉语 时没 有考 虑 到 英语 的正 确 词 序 , 而 直 接 进 行 字 对 字 翻 译 。如 “ 中小 型企 业 ” 被翻译为“ m e d i u m a n d s ma l l — s i z e d e n t e r p r i s e s ” , 而正确 的翻应 译 为“ s m a l l a n d me d i u m— s i z e d e n t e r p r i s e s ” 。 “ s ma l l ” 应 当放在 “ m e d i u m” 前面。
D O I 1 1 0 . 3 9 6 %. i s s n 1 0 0 8 — 7 1 0 9 . 2 0 1 5 . O 1 . 0 1 1
汉语 网络新词 的英译研究
李春 江
( 宁 波 工 程学 院 ,浙 江 宁波 3 1 5 2 1 1 )
摘 要 :随 着 网络 的普 及 和 快 速 发 展 , 汉 语 的 网 络 新词 不 断 涌现 , 随 之 产 生 的 还 有 它 们 的 英 译 。 本 文 介 绍 汉语 网 络
第 2 7卷 第 l期
2 0 1 5年 3月
宁 波 工 程 学 院学 报
J O U RN A L OF N I N G B O U NI V E R S I T Y OF T E C HN O L O GY
V0 1 . 2 7 No . 1
Ma r . 2 0 l 5
“ 给力 ” 等 。二是 旧词 新用 , 如“ 俯 卧撑 ” 、 “ 躲 猫猫 ” 等 。三是 派生 词 , 如“ × 门” 、 “ × 族” 等 。汉 语 网络新词 应
当包 括三 部分 内容 : 1汉语 新词是 新 出现 的 , 它存 在 的时 间不 长 。2 出现 的汉语 新词 是在 一定 的范 围里 受人欢 迎 的 , 如一 定 的语 言群 体或 一 定 的语 言 水平 的人 中 。3汉 语新 词有 些是 吸 收外 来词语 或 派生 词 语 。这些 网络新 词 给 网络 增添 了无 穷 的活 力 , 也 更有 利于汉 语 的健康 发展 。
新词 的定 义 . 分 析 网络 新 词 翻译 中存 在 的 一 些 问题 和 网 络新 词 翻 译 的标 准 , 提 出汉 语 网络 新 词 的 英译 应 以 奈达 的 功 能对 等翻 译 理 论 为 依 据 , 采 用 回译 、 对等翻译法、 直译、 意 译 及 意译 加 注 法 等 翻 译 方 法 。
是最 适合 的 , 且 这种 译法 已经 出现 了一段 时间 了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9 — 2 3
作者简介 : 李春江 , 男, 宁波 工 程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讲 师 。 基金项 目: 宁 波 工 程学 院 2 0 1 3 年 科 技 处 项 目( 人 文 社 会 科 学类 ) ( 项 目编 号 : 2 0 1 2 0 1 1 ) 。
关 键 词 : 网络 新词 : 翻译 标 准 : 翻译 方 法 中图 分 类 号 : H o 5 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7 1 0 9 ( 2 0 1 5 ) O 1 — 0 0 5 6 — 0 4
语 言是 一个 国家 的象 征 。 它反 映 了一个 国家 的精 神 和文化 面 貌 。当今 我 国对外 开放 的程 度 日益加
李春江 : 汉 语 网络 新 词 的 英 译研 究
5 7
( 二) 中式英 语
中式英语 最 明显 的特征 是它 的词 组 和句 子符 合语 法 规则 , 但 在形 式 和 口味上 完全 是汉 语 化 的 。近
年 网络 上十 分流行 的词 “ 钉 子户 ” 被译为“ n a i l h o u s e h o l d ” , 国人 一 看就 能 明 白其 意 思 , 但 对 外 国人来 说 , 他 们会感 到 一头雾 水 。 中式 英语 既不 忠实 原文 , 读起 来也 不顺 畅 。 而 这两 个 问题 正 是 翻译 时 特别要 注 意
一
、
网 络新 词 的定 义
网络 新 词指 的 是在 互联 网上产 生 。 根 据一 定 的语 言规 则创 造 出来 的新词 , 这 些 新词 在 交 际 中不 产
生歧 义 。网络新 词 是一种 复杂 的语 言现象 。网络新 词 产生 主要有 3种 途径 。一 是新 词创 造 , 如“ 吐槽 ” 、
深, 与世 界各 国接 触越 来越 多 , 范 围也越 来越 广 , 国家 的形 象 和影 响力不 断 提升 。随 着我 国社 会 和经济 的发展 , 以及 近年 来互联 网的迅速 发展 , 在 网络上产 生 了许多 新词语 。这些新 词语 的不 断 出现也 表 明社 会在 不断进 步与 发展 。通 过对 这些 网络 新词 的 翻译 , 中国也 向世 界展示 着 自身 快速 的发 展 和变 化 。但 是, 汉语 网络新词 具有 鲜 明的 中国特 色 , 其 翻译 的难度 也不小 。
二、 网络 新 词 英 译 的 问题
把汉语 网络 新词 译成 英语使 得其 他 国家 的读 者能 了解 到 中 国的发展 和变化 是译 者 的职责 。许 多译
者也 力 图把这件 事作 好 。然而 , 在 翻译 中仍 会 产生一 些 问题 和错 误 。
( 一) 冗 长 翻 译 Nhomakorabea产 生冗 长 翻译 的原 因是译 者 对 目标语 理 解不 充 分 . 因此 对 一些 词 的 翻译解 释 很长 , 但 这 些 词 本来 就有 很简 明 的译 法 。 比如“ 单 亲妈妈 ” 翻译 为 “ mo t h e r i n a s i n g l e — p a r e n t f a m i l y ” 。 实 际上 , “ s i n g l e m o t h e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