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推进措施
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推进措施一、问题的背景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然而,城镇化进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居民就业、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方面,如果不加以解决和改善,将对城镇化进程造成较大阻碍。
二、就业问题与解决措施1. 就业压力:随着农村劳动力逐渐流向城市,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导致了大量农民工流失问题。
2. 职业培训:推行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
3. 创新创业:引导和支持大学生毕业生及其他群体创办自己的企业,促进创新创业。
三、社会保障问题与解决措施1. 城乡差别:农村居民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相对较弱。
2. 统筹城乡:通过实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平等化社会保障待遇。
3. 建立社会保险体系:完善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
四、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措施1. 城市拥堵:交通拥堵对居民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
2. 推广公共交通: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使用量。
3. 绿色发展: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效率。
五、土地资源问题与解决措施1. 土地过度开发:长期以来存在对耕地的过度使用和占用问题。
2. 严格保护耕地:强化土地管理,限制非农业建设用地占用农田。
3. 提高土地收益利用效益: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六、投资不均衡问题与解决措施1. 投资主体局限性:城镇化建设投资过于依赖政府和大型企业。
2. 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3. 引导民间投资:提供优惠政策和法律保障,鼓励民众参与城镇化建设。
七、教育问题与解决措施1. 教育资源不均衡:大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好,而基层地区的教育发展较为滞后。
2. 推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通过互联网技术,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3. 加强农村学校建设:增加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区人口转移问题研究》范文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区人口转移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战略,它旨在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市群转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现象。
本文将就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区人口转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农村人口转移的现状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转移现象日益明显。
这种转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二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群集聚。
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领域转向非农业生产领域,如服务业、制造业等。
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为城市和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农村人口转移存在的问题虽然农村人口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转移人口的职业转换能力较弱,他们在城市或城市群中往往面临就业困难、收入不高等问题。
其次,农村地区出现了一定的空心化现象,许多优秀的农民离开家乡去往城市发展,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社会服务水平下降。
此外,由于政策制度的不完善,部分转移人口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四、解决农村人口转移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应加大对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2. 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压力。
3. 完善政策制度: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为转移人口提供更好的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4.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5. 创新农村治理模式:通过创新农村治理模式,提高农村地区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五、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口转移将继续呈现以下趋势:一是转移规模将继续扩大;二是转移速度将加快;三是转移方式将更加多元化;四是城乡融合发展将更加深入。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问题研究
JIANGXI AGRICULTURE73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问题研究文/崔红香 王君柏(江南大学法学院 214000)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放弃对土地的依赖,进入城市开始打拼生活,这是由于改革开放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这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运行的基本规律,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必然发展道路。
在农民向市民化转变的过程中,既是农民不断通过自身的学习使其社会价值和思想观念得以树立,也是城市需要劳动力技能和能力提升的必然表现,此举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而十三五计划已经把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但在此期间这一过程仍然进行比较缓慢。
基于此,通过参考各种文献和深入走访了解这一现象发现,农民市民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因此,为了提高市民化进程的速度,要根据城市进程中农民市民化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合理科学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解决对策在改革开放大潮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现代化城市的进程,建设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内涵,而农民市民化又是城镇化的根本所在[1],这一根本在于吃穿住行等方面较农村方面有了更大的改善,体现在细节方面,同时人口数量占城市的比重上升,不是外在的高楼大厦的标志,而是内在应该有的特质,生活方式、思想方式都与在农村时有较大的改变和差别。
1 农民市民化的含义从农民市民化的主体层次看,一是放弃土地耕作进入城市从事非农生产的社会现象,即在城市寻找新的工作放弃农村耕作田地的工作生活模式,他们长时间居住在城市,以城市的工作谋生,就地转化为市民的现象;另一层次指城市中的农民市民化,具体来讲就是原本就是在城市中生活,但是在城市中原本是有土地的,而现在没有了耕种的土地。
农民市民化的内容从两方面阐述,分别从主观层次和客观层次,前者主要指农民自身素质、工作技能、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后者主要指农民生活与生产的客观条件,诸如房产、交通工具、物质条件等。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全球性的人口迁移现象。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资源的大国,其城镇化进程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但是,随着城镇化率的增加,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全国的经济发展。
因此,本文将从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入手,探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一)土地问题近年来,随着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大,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土地面积的限制,导致城市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城市的扩张渐渐受限。
而城乡建设用地的界限不明确,导致大量的农村土地流失,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加快,农民“进城难、落户难”问题凸显。
(二)财政问题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财政问题主要表现为“钱少人多”的矛盾。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城市公共资源的供给和公共服务的改善也需要大量的资金。
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市民化需求,这种“钱少人多”的状态使得城市财政承压颇大。
(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建设水平不高、投资不足等问题。
如我国基础设施普遍存在高速公路堵车、铁路更新不及时、水源保护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对策(一)加强土地管理解决土地问题是城镇化发展中的关键一环。
加强土地执法力度,明确市场化流转,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是解决土地问题的重要手段。
同时,加强土地整治,扩大城市用地资源,可以将城市用地的供给和需求保持平衡。
(二)创新财政体制解决财政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财政体制。
通过改革地方财政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城市建设的费用,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支出,加大对城市建设领域的投入,推进城市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完善。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
一
率的提高 ,在没有相关产 业 支撑 的情 况 下大搞 土地 城镇 化 ,导 致许 多 “ 空心镇 ” 、“ 空心村” 的存 在。这样 的行 为只会导致城镇 土地价格 恶意 提高 ,农民严重外流 ,最终城镇发展走人歧途 。 ( 二 )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 结合 ,合理规划 ,科 学布局 资源环境包括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 文环境 两个方 面。新型城镇 化 建设 中不能重复过去 “ 先 发展 , 后 治理 ” 的模式 。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 展中自 然资本消耗与经济社会福利呈倒 u型关系 ,我们正处于快速城镇 化与资源危机并存的阶段 ,只有处理好经济建设 与资源环境 的关 系 ,才 能达到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城镇化要求。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具有前瞻性 ,近年来 中央提 出的 “ 一村 一品” 运动 ,提倡广大农村地区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按 照国 内 外市场需求 ,形成具有特色的主导产品或产业 ,从而提高农村经 济实力 和竞争力 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正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 ( 三 )探 索适合新型城镇化的社 会保障制度 ,提 高公共服务 水平 随着新型城镇化 的进程加快 ,原有的 “ 重 城市、轻农村 ” 的社会保 障制度 已经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亟需建立一套适 应当前城 镇化发展水平 的社会保 障制度 。社 会保 障制 度涉及 疾病 、伤残 、失业 、 养老等事关农 民切身利益 的问题 ,这些问题解决不好 ,将严重 影响新 型 城镇化 的顺利推进 。社会保 障制度 的最高要求是能最大 限度地 拉平社会 成员 的生活水平差距 , 使其享有平等的福利待遇 ,但是结合 我国的具体 国情 ,这一 点要求 目前还难 以实现 。 中国的社会保 障体 系建设应该是循序渐进 的,其 中要考 虑地区差 异 大 ,城乡分 割的现 实国情 ,尽快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 国统筹 ,整合 城乡分割的医疗保 险制度 , 完善社会救助 的实施程序与处 罚机制 ,深 化 社会保障监管体制改革 ,在住房 、道路 、通讯 、电力 、等基 础设施建 设 和教育 、文化 、医疗、卫 生、社会保 障等社会服务方 面统筹安排 ,构筑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机制。 ( 四 )打破城 乡二元 结构 ,缩 小城 乡贫富差距 城乡的协调发展需要依 赖于 相关制 度安 排和 政府 强有 力 的政策 引 导 ,在城镇化进程中采取支持农业 与农村 发展 的扶持措施 。( 1 )调整农 村土地政策 ,在经营性土地转让中 ,允许农村集体土地 按照符合 土地利 用规划要求转让土地使用权 。在土地使用权出让 的决 定 中。既要充 分利 用集体谈判 的优势 ,又要充 分尊重农 民承包者 的意愿 ;在 出让价 格上 , 遵循市场原则 ,并按城镇土地出让一样组织招、拍、挂 。这样 的土地制 度有利于保障农 民的权益 ,解决 城镇化进 程 中利益 分配不 公的 问题” ] 。 ( 2 )改革户籍制度。户籍 制度 已经成 为消除城 乡二元结 构的最 大障碍 , 建立 以个人 为单位 的公 民民事登记制度和身份证制度 ,取消现 行户籍制 度对其他经济社会 管理 职能 的限制 ,为农 村 劳动力 的转 移创 造必 要条 件 ( 3 )加强农 民就业保障 ,打 破城 乡与 区域之 间 的就业 歧视 政策 ; 加强对农 民的职业技 能培训 。(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
THANK YOU.
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践应该与理论相结合。人们应该通过实践将理论 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同时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和发
现新的规律和知识。
实践应该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人们应该根据自 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 机会,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
加强文化的熏陶
文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因素。通过文化的熏陶,人们可以形成正 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详细描述
日本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了大量的传统 文化和价值观,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现代 文化和价值观。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 得日本在保持其独特文化的同时,又能够 与国际社会接轨,实现现代化。
案例四
总结词
欧洲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革与个人发展是 一个复杂而相互关联的过程,涉及到政治、 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变化。
阿拉伯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文化适应与转型的问 题,需要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实 现文化的和谐发展。
详细描述
阿拉伯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保持传统文化和实 现现代化的双重任务。这种双重任务使得阿拉伯国家在 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文化的适应和转型。这种文 化的适应和转型需要从教育、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入 手,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
系统思维
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具备系 统思维,能够全面地看待 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和 根源。
创新思维
现代化的思维方式鼓励创 新思维,能够提出新颖的 想法和解决方案,推动社 会进步。
人的行为习惯的现代化
健康生活方式
现代化的行为习惯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如健 康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以保持身 心健康。
社会责任感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城镇化是指城市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和经济变化。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城镇化的速度过快。
在大规模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很多地方出现了“大跃进”,导致城市化速度过快,城市化水平过高,城市化率远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第二个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浪费。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土地浪费问题。
土地资源的浪费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也迫使人们不得不从城市中迁往城市的外部地区。
第三个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城市的住宅、工业和商业区等都造成了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环境的质量得不到保护。
第四个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人口的大规模流动,社会秩序容易被破坏,带来诸如社会犯罪、失业、住房短缺等不良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解决。
总之,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城镇化的进程顺利进行。
- 1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才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才问题研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才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城镇化与人才的关系密切,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人才的支撑和带动。
因此,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解决人才问题,成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人才需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与人才的需求密不可分。
城市是吸引人才的重要载体,而人才则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度竞争的时代,城市吸引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发展需要不断拓展城市的产业结构,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入驻,加强城市资源的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人才引进的双赢局面。
人才也需要城市提供发展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提高,城市的人才吸引力也将不断增强。
人才需要城市具有完善的教育培训系统,提供体面的工作机会和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只有提供优越的城市环境和生活条件,才能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使城市发展不断升级。
二、人才培养城镇化进程中,人才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城市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作为后盾,而这些人才需要在城市中得到深度地培养和发展。
首先,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将有助于提高人才的实际能力和技能水平,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
其次,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助推人才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
城镇化进程中,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来推动城市经济的升级。
因此,人才服务机构和企业要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为市场提供更高素质的劳动力,为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三、人才流动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才的流动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尽管人才流动可能会带来某些不利影响,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人才流动有助于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阐述我国城镇化基本特征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城镇化基本特征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1、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我国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成为城镇居民,或者原有城镇居民改变职业,成为非农业居民的过程。
我国城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规模巨大。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城镇化规模巨大。
我国的城镇人口规模已经超过7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50%。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镇化体系之一。
(2)速度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规模迅速增长。
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城镇化进程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1987年至1996年,城镇化率从26.4﹪上升到了30.6﹪。
(3)不平衡性。
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差异很大。
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这与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致的。
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存在差距。
(4)产业劳动力构成比例变化快。
在城镇化过程中,从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增多,我国就业结构不断改善,城镇化能够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
2、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快速进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建设严重滞后。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建设严重滞后,城市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卫生、交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投资显著不足,城市公用事业设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2)城市经济结构单一。
我国城市经济结构大多以重工业为主,城市经济产业结构偏重,缺乏多元化发展。
这种单一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3)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高。
虽然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但是在城市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生活条件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城市基本设施和文化生活配套不够,城市社会日益紧张。
(4)农村人口进城社会适应不足。
由于农村人口进城社会适应不足,城市的治安、文化、教育等方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济宁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济宁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济宁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
在这一进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将提出一些可能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济宁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推进,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项目的建设速度。
应注重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推进建设过程中的绿色环保理念,以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
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城乡差距扩大。
一方面,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经济、人口和资源,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导致城市面临着就业、住房、交通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同时积极引导城市人口合理安居,加快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缩小城乡差距。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土地利用不合理。
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土地利用不合理会导致大量耕地、生态环境被破坏和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划定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保护用地的范围,促进城市用地的集约利用,挖掘潜力,减少土地浪费。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给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带来了巨大压力。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可以加大对老年人福利的支持,改善养老和医疗服务的品质和覆盖率,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鼓励发展老年产业,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济宁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对策,完善城镇化建设的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老年人福利改善,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城镇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2024年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范文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群体,他们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现状及解决策略。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背景与现状农民工是指那些在城乡之间流动,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户籍人口。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在城市定居,并逐渐融入城市生活。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导致其市民化进程缓慢。
三、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1. 户籍制度限制: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难以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待遇。
2.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其生活压力较大。
3. 教育资源不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了其子女的发展。
4. 心理融入问题:部分农民工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原因,难以融入城市生活。
四、农民工市民化的解决策略1. 改革户籍制度:应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限制,实现城乡居民户籍制度的统一,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制度保障。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医疗、养老等权益。
3.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应加大城市教育资源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4. 加强心理融入引导: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关爱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5.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业支持: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为农民工提供创业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融入城市经济。
五、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城市的农民工市民化政策为例,该市通过采取。
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
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摘要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如何尽快提高城市居民的现代化水准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
从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在加强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城镇化的主体--现代城市居民的现代化水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镇化;现代化;加强一、制约现代城市居民现代化提升的因素(一)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不敢接受新事物一部分城市市民迷信于算命大褂,遇事不信科学信巫医神婆。
一部分人小富即安,得过且过。
有些居民下岗失业,长期处于贫困、半贫困状态,不能积极地想办法自救,而是坐等政府救济。
这些思想和行为严重阻碍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二)法制意识淡漠不遵守法律法规。
不遵守交通规则,车辆乱停乱放、闯红灯、任意越线、逆向行驶、违规带人。
部分市民明知许多行为不可为而为之,摊贩与城管、行人与警察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部分物业与小区居民关系紧张。
”医闹”和动辄上访呈常态化趋向;执法不严,情大于法现象时有发生。
(三)知识技能缺乏,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整体观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传统的小农意识、行为及其生活习惯,不能适应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一部分农村人口城市化后,不能适应城市居民的管理规定,存在严重的不文明现象。
另外,由于社区居民的构成复杂,有些居民自我约束意识缺乏,不注意邻里团结,不懂得爱护公物等,更严重的是有些居民语言粗俗,举止不雅,待人接物不当等等影响了城市对外的整体形象。
(四)环境意识差,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小区内、街道上随意抛撒垃圾;一些沿街摊点和餐馆周围污水横流,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沟道河道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脏不忍睹。
交通秩序混乱和丧葬活动无序,丧葬活动沿街、小区内乱搭灵棚、吹锁呐、放高音喇叭等。
一些行业和单位工作人员态度生硬、行为不规范。
二、提高现代城市居民现代化水准的路径探讨(一)发挥新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作用城镇化之后所形成的新的社区组织,是现代城市居民文明素质和公共道德观念赖以养成的新的根基,新社区居委会对城市居民的教育是提高现代城市居民素质现代化和文化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在城镇中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市民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对城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就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进行。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户籍限制问题:农民工市民化的第一步就是户籍问题。
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中难以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
他们没有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各种权利和福利,如医疗、教育、住房等,使得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更加困难。
二、工作稳定问题: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从事的是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工作的稳定性和保障程度较低。
这不仅造成了农民工的生活压力,也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发展空间。
三、社会融入问题: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处于边缘化地位,由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缺乏社会支持和关系网络。
四、心理压力问题:农民工由于长期在城市中工作,与家人分隔较远,加之城市生活的单调、压力大,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
以上问题的存在,对农民工市民化构成了一定的障碍,也需要我们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
下面将围绕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户籍制度改革: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第一步问题,就是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可以逐步放开城市户籍限制,让农民工在城市中获得合法的市民身份。
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可以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和福利。
二、稳定工作岗位: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
要鼓励企业为农民工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确保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有保障。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要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可以采取措施鼓励建立农民工社区,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支持。
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关注和帮助,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几年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批新型城镇正在形成。
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
大部分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
部分乡镇有总体规划,也设有详细控规,不注重特色设计。
(二)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重视不够。
近来县城面貌日新月异。
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心镇建制镇发育程度不高,镇区规模普遍不大,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配套功能还不完善,经济实力缺少第二、三产业的支撑,城镇吸纳积聚功能比较弱。
重点中心镇难以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辐射服务等功能。
(三)制约城镇发展的因素难以突破。
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尚未建立。
城镇建设与用地的矛盾较突出,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土地流转较为困难、用地不足,建设用地调剂受到制约。
农村集体土地拆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政策措施。
(四)社会保障及户籍制度不健全。
失地农民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失地农民心理不踏实,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失地农民农转非较为困难,即使农转非,也没有享受城市低保,城市青年服兵役等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待遇。
(五)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建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由于前些年机构改革把乡镇的城建办取消,这就使各乡镇的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形成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二、对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的形成,内容和观念是不断变化的。
现在的城镇化建设不应当孤立的,整从城市扩展与农村城市化的互动过程来考虑,根据多方面的相关因素来统筹规划小城镇的发展,如房产业、文化、传统、城镇与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小城镇的现在与未来等多种关系,来把握和设计城镇,对此城镇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济宁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济宁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济宁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经济中心城市,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济宁市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住房供应不足问题随着济宁市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住房需求量大幅度上升。
济宁市住房供应量相对较少,尤其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严重不足。
这导致了房价的不断上涨,给居民的居住条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对策:1. 加大住房建设力度,提高建设速度,增加住房供应。
政府应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力度,通过合理规划和土地出让,增加住房供应量。
2. 支持发展租赁市场,鼓励购房者购买住房出租。
通过加大对租赁市场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购房者将房屋出租,增加租赁住房的供应。
二、交通拥堵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济宁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道路狭窄、路况堵塞、交通信号配时不合理等。
交通拥堵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出行效率,也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对策:1. 完善道路网络规划,增加道路建设和改扩建。
政府应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增加道路供应,缓解交通拥堵。
2. 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交通信号灯,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济宁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量也面临着不足的问题。
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发展。
对策:1. 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如学校、医院、文化体育设施等,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满足居民的需求。
2. 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政府应合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将公共服务设施分散到各个社区,方便居民的使用。
四、农民工就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进城打工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仍然存在。
农民工就业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研究
Ab s t r a c t : Ch i n a ’ S n e w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i S a n e w f o r mu l a t i o n o f t o wn s i n t h e n e w p e r i o d . t h i s a r t i c l e d i s c u s s e s t h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Re s e a r c h o n Ch i n a ’ S Ne w Ur b a n i z a t i o n a n d Hu ma n De v e l o p me n t
Wa n g J i e
( G u a n g x i T e a c h e r s E d u c a t i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 Na n n i n g , G u a n g x i 5 3 0 0 0 1 )
we l 1 . O f f s o c i e y t i n t h e r o u n d a n d t h e” t h r e e i s s u e s r e l a t e d t o a g ic r u l t u r e .c o u n t r y s i d e nd a f a r me r s ”s o l u t i o n .o b t a i n s t h e n e w wa y t o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四)城镇化的多头管理问题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的政府部门从各自的 职责范围和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对城镇化的过程进行 管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城镇 化的进程涉及许多领域,但在统一市场的框架内, 具有区域整体性的特征,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管 理模式不符合城镇化这一特征的要求,不利于统一 的城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在实施中难 以形成合力,影响城镇化进程健康高效地发展。
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一方面要求人口 Nhomakorabea中居住,从而带来 城市化效应,另一方面会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一部 分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排挤出来。这部分从农业中游离出 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必然要在农业以外的行业去寻求新的 就业机会。
(四)科学规划
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园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途径。规划应包 含道路、通讯、水利、供电、供气、防灾、减灾、产业凰区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 文化等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这些方面的规划标准一定要有前瞻性,既要满足近期建设 的要求,又要预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避免后期重复建设和浪费,并使各专项规划相 衔接,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使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能与周围地区构建良性的社会经 济互动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组织精干的规划编制项目组, 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本区域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做到合理布局。发展规划应突出重点,使规划成为小城镇发展的“纲领”,引导、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 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 面积。部分地区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大肆追求土地 增值的收益,进一步助长了多占耕地和不合理拆迁的行为。 失地农民增多和一些地方后续社会保障跟不上,已成为影 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另一方面,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 制度仍未建立,导致“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 化”速度。若按此模式继续推进城镇化,失地农民的数量 还会大量增加,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的数量将进一 步减少。农村人口的减少慢于农村耕地的减少,不仅危及 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势必进一步加剧解决“三农”问题 的难度。
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及应对措施
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及应对措施2023年,城镇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持续进行。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许多机遇,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对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措施,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城镇化进程中首要的问题是人口过度集中。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一些大城市面临着发展速度过快、资源供给不足、社会服务压力过大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地产市场泡沫等现象的出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人口分散发展。
例如,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中小城市的发展,引导人口向这些城市流动,从而减轻大城市的压力。
此外,还可以加强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与互联互通,实现资源与人口的均衡分布。
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足。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方面。
由于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导致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设施严重滞后,难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注重提高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水平。
此外,还可以鼓励公私合作,引入社会资本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住房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住房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一些城市的住房供应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导致住房问题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短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方面,可以加大政府对住房的投资力度,提高公共住房的供应。
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住房建设,推动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租赁市场的秩序,并保障租房者的权益。
此外,在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空气质量下降、水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不容忽视。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首先需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引言城镇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1. 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据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8亿人,城镇化率达到了60%以上。
城市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
1.1 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增长城市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提升。
这些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1.2 城市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城市化为农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得到了巨大改善,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重要进展。
农村地区的农民也通过务工等方式提高了收入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
1.3 城市化推动了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城市化使得人口流动成为可能。
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
同时,城市的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 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尽管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顺利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 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中国需要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科学研究和规划实施,合理安排城市的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避免城市拥堵、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
2.2 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中国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使得农村地区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经济圈。
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及其路径选择
农村 教育的现代化来实现人 的现代化 。
关 键 词 : 村 居 民 ; 镇 化 ; 的 现代 化 乡 城 人
实 践证 明 , 会 现代 化 无论 在 理念 、 容 、 式 与 社 方 评 价等 方面都 彰显 出它 是 一个 与 时俱 进 的生 成过 程 , 而 城镇化 道 路是社 会 现代 化 的必 经 之路 , 不仅 要 完 它 成 空间 上移居 城市 、 生产 上 改变传 统耕作 方式 , 重要 更
近城镇工 人 , 生产 率 与 收入 水 平 也越 来 越 接 近 于 城 其 镇居 民 , 而必将 促 进 乡村 社 区逐 渐发 展 成 为 城 镇社 从 区。第三 , 城市 的现 代 文 明 , 无论 从 职 业 方 面 , 是从 还 物质 生活 、 神 生 活 方 面 , 通 过 各 种 途 径 吸 引着 乡 精 都 村 , 响着 乡 村 居 民 的 生 活 方 式 , 进 着 乡 村 的 现 代 影 促 化 、 市化进 程 。 城
的是 要完 成人 的现代 化 , 包括 乡村居 民的 生活方式 、 价 值观 念 、 文化素 养 、 道德 素 质 等 方 面的 转 变 , 即完 成 也
由形 式到 内容 的完 全 现代 化 。因此 , 究 城镇 化 进 程 研 中人 的现代 化 问题 、 探讨 乡村 居 民 现代 化 的 途径 具 有 重要 意义 。
继 续 教 育 研 究
l6 6
j X ioy a i i Uj uy nj a u
21 0 0年第 l O期
பைடு நூலகம்
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及其路径选择
华 芳英
( 兴 广播 电视 大 学 , 江嘉 兴 , 100 嘉 浙 3 40 ) 摘 要 : 的 现 代化 是 社 会 现 代 化 的 重 要 内 容 。 当前 , 国 的 社 会 现 代 化 之 路 正 处 于 城 镇 化 这 一 特 殊 阶 段 。 人 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城镇化;人的现代化 ;问题研究
一
、
城 镇 化
在传统的观念中,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
口的过 程 。其 实不然 ,从 不 同的角度就会 得到不 同的 理解 。 乡村 人 口变为 城镇 人 口仅仅 只是城 镇化 的一 个显 著特 征而 已 ,不能仅仅是 简单 的用城镇化率来说 明城镇化的效果 。城 镇 化是一个综合 性的概念 ,他不仅仅包 含了人 口的变动 ,即 城 镇人 口的增长 和乡村人 口的锐减 ,还包 括其他多方面 的问 题 。城镇化不仅仅是 社会发展也是经济发展 的一个必要 的历 程 。它涵括 了城镇 的繁荣与兴盛以及 乡村 的变化 ,农村人 口 向城镇人 口转化 、地 区产业结构发生变 动、城 市文化的扩散 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就是其具体 的相关 内容。 总之 ,新型城镇化就是为 了进一步 提高广大人 民群众 的 生 活水 准 , 建设生 态文 明城镇集 群 , 在不 以牺牲农业 和粮食 、 生 态和环境为代价 的前提下 ,着眼农 民,涵盖农 村 ,实现城 乡基础设 施一体 化和公共 服务均 等化 ,促 进经济社 会发展 , 实 现共 同富裕。 二 、城镇化 过程中人的现代化建设必要性 和传统城镇化相比较,新型的城镇化可不仅仅只是农民 进城 ,更加不是城市的规模盲目扩大。新型城镇化是人口因 素和相关社会经济因素集聚的过程 ; 是生态空间的格局和社 会经济 优化 的过程 ; 同时也是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 活能力 和 生活方式 的升 级过程 ; 更 是人类社 会和 文化发展 的过程 。 那么 怎样才能实现这些过程 呢?社 会现代化 的主体是人 ,人 是社会 现代 化建设 的承担者 ,是财富的生产者和 消费者 ,这 里 的财 富不仅指物质财 富 ,同样包括 精神财富 。在城镇 化的 过程 中 , 要 实现整体社会 的现代化 ,必然绕不开人 的现代 化
人生 活的环境 自然也包括政治环境 ,民主和法制建设是 人 的现 代化 的重 要 内容 和保证 。不 断加强 民主与法制 建设 , 增 强人 的民主法制 意识 ,从而养成依法办事的 习惯 .这样 民 主管理和监督等政治 参与的能力素质得以提高 ,真正意义上 在行 为方式 、思想和态度上实现现代化 的转变 。 ( 四 )发展现 代教育 。科 教兴 国是 我国 的既定 战略 ,坚 持 把教育作为根本 , 把教 育摆在经济 、 社会发展的前头 ,依 靠 教育来增强 国家 的科技 实力以及 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全 面提高民族的科技及文化素质, 加快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教 育作 为人力资本 因素中最最基本的因素 ,其对经济的发展 具有 重大的影响 。教育不 足会 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的致命的影 响。广 大人 民享有接受 良好 的教育机会 ,我国 已基本普及高 中阶段 的教育 ,消除文盲 。形 成终 生 、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 会, 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带动人的现代化进程。
青年与社会
2 0 1 4 年4 月下 第1 2 期 总第5 5 8 期
城镇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
刘 亭 美
( 西北 民族 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3 0 )
【 摘 要 】中国的城镇化不应该只是土地的城市化 ,而应是人的现代化。具体而言,就是这些来 自于土地的新市民成 为真正的社会公民,获得城市的名分以及 自身的价值和尊严,能够从整体上达到城市现代化的水平,这才是城市化的最终 目
一
社会政治制度 ,为人的现代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 说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折射 ,不 同经济状态下 的人也是不一样 的。只有 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人才是真 正具有独立人格 的现代人。市场经济对于人 的现代化进程具 有不可估量 的重要影 响 ,其将传统的人身依附 的社会关 系转 化成为通过交换对 物质的依赖关系 ,并且使人拥有独立 的人 格, 故 越完善 的经济体制制度越有利于人 的现代化发展 。
问题 。
楼 阁 ,人的现代化进程在无形 中遭到阻碍 。 四、如何 实现城镇化 过程中人的现代化建设 ( 一 )创 造坚实 的经济基 础。我 国仍然 处于社会 主义的 初级 阶段 , 相对于西方发达 国家而 言, 生 产力 水平 较为低下 。 体力 劳动在整个劳动体制 中 占 有 较重的 比例。科学技术是第 生产 力是不争 的事实 ,重视科技 的发展 ,将科 技转换成生 产力 的形式 ,这样就能实现生产力水平 的提高。生产力的提 高带来 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得 到提高 , 这样使 得个 人可以支 配 的时间随之增 多。自由的人拥有更 多的时间去学 习及发展 . 个人社交 和关 系得到不断的扩大 , 人 的现代化建设得到发展 。 ( 二 )创造 良好 的社 会风气 。人是群居 动物 ,外部 风气 对个人 的影 响巨大 。我 国处于转 型的特殊 时期 , 各 种风气交 相影 响。社会 风气是社会政治 、文化 、经济和道德 等情 况的 综合反应 ,是人 精神面貌的集 中体现 。社会风气凭借其 强大 舆论和社会 习惯势力的形式 ,掌控人们 的言行举止 , 故而良 好社 会风 气 的创造 能够 为人 的现代 化提供 了优 良的外部环 境 ,对人 的现代化进程起 到不 可估量 的影 响。 ( 三) 完善社 会制度 。大力发展 和完善社会 经济体制 和
参考文献 [ 1 】吴靖. 中国城 市化制度 障碍 与创新【 M】 . 北 京: 人 民出版
社, 2 O l O .
三 、我 国人 的现代化情况 ( 一) 传统 文化 与现 代化 的碰 撞 。中 国历 史文 化悠 久 , 是享誉世界 的文明古 国。那么在我 国人 的现代化过程 中 ,其 发展 的民族 性特征十分 的鲜 明。中国人 的现代化程度要低 于 西方发达 国家 ,面对外来 的冲击 和影 响 ,既要完成现代化 的 时代性转换 ,同时还需要考虑 民族传统 文化 中的一些精髓 的 传承 问题 。这样 一种矛盾 的现象就成 为了中 国人现代化进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