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32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高中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识点总结
今天我们来学习高中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的知识——『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大家准备了知识点总结和习题,大家认真看看哈!一、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比较1.共同点①从性质上看,前后两个时期都带有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性质;②从领导者方面来看,前后两个时期有些领导者是相同的;③从形式上看,两个时期都是通过着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同时都经过了长期激烈的争论;④从作用来看,都是当时社会先进思潮的主体成分,都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
2、不同点①从性质上看,前期属于纯粹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后期则带有大部分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性质。
②从领导者上看,前期是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来倡导,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后期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继续领导,但已经转化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或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又加入了一批新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毛泽东等。
③从内容上看,前期主要是追求民主和科学,提倡新文学、新道德;后期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从阵营上看,前期表现的较为一致;后期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引起了一些争论,尤其是问题与主义之争,使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
⑤从范围上看,前期主要局限于局部地区、少数知识分子;后期则进一步扩大了区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运动当中来,且马克思主义还与工农运动结合起来。
⑥从作用上看:前期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起了一定的社会启蒙作用;后期影响深远,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因素。
二、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2、内容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三提倡三反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李大钊极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三提倡三反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姓名:院系:专业:班级:学号:摘要: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是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第一次真正找到了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关键词:代表人物,条件,发展,意义引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
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进行探索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
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革命派(民主共和)他们学习的内容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暴露无遗。
面对这种情况,资产阶级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又是如何挽救民族危亡的?他们又将学习西方的什么?对,是思想。
一、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政治: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②列强侵略,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2)思想文化:①辛亥革命使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3)经济:一战期间,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根本原因)(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3)指导思想: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4)宣传阵地:《新青年》(三)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陈独秀指出,民主就是人权。
2018年高考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德、赛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 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 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 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枯了,……
探究
1、为什么说复古尊孔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复古尊孔,就要恢复封建 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和封建君主 制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复古尊孔实质就是复辟帝制。
3、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 制和愚昧、迷信。
前期: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思想 革命
文学 革命
后期:
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 克思主义
主要内容:
民主
科学
“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和民主制度,包括人权平等、个性解放、 独立人格、共和体制等; “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 事物的科学态度、法则,主要包括进化论、 相对论等。
天啊!我要和你 相爱,一辈子也不 断绝。除非是山没 有了丘陵,长江、 黄河都干枯了,冬 天雷声隆隆,夏天 下起了大雪,天与 地合到一起,我才 敢同您断绝!
天为命上 地竭无邪 合冬绝我 乃雷衰欲 敢震山与 与震无君 君夏陵相 绝雨江知 雪水长
主要内容:
旧文学
胡 适
新文学
《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概况 (1)标志——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 (2)主要阵地—— 《新青年》
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3)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4)旗帜(口号) :
“德先生和赛先生” ——民主和科学
蔡元培
“思想自由”“兼容并 包”
胡 适 陈 独 秀 李 大 钊
鲁迅
蔡 元 培 辜鸿铭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解析 扣住题干关键词“思想界”、“出版界”、“学潮” 等可知思想领域、学生运动,从而推断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其 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故选 A 项。
答案 A
(2011· 上海单科)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 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 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呐喊
• (3)主要内容 •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新文化运 动的核心内容,也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出“打倒孔家店” 旗号。 •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陈独秀的《文学革 命论》和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揭开了文学革 命的序幕。 • (4)性质: •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新”表 现在彻底地否定封建正统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 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基础。
4.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及阶段
• (1)三大特征: •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 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 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救亡压倒启蒙) • ②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 新变法思潮、民主革命思想,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从 学习物质层面到学习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历程,是一个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 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不断深化) • ③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 林则徐等萌发新思想、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 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 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
• (5)意义
•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由于两者
2018高考历史课练32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含解析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东北三校二模,29)陈独秀1916年撰文称:“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
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
”陈独秀宣传这一思想的目的是( )A.唤醒国民的政治自觉B.批判北洋政府的专制C.反思清末民初的政治D.探讨民主宪政中国化2.(2017·安徽合肥二检,30)“我旧说以忠孝节义范束全国之人心,一切法度纲纪经数千年圣哲所创垂,竟毫无可贵?何必先自轻贱,一闻新说,遂将数千年所尊信持循者弃绝不值一顾,对于新人物有自惭形秽嗫嚅不敢言之概,甚或迎合新人物毁骂先代遗传,诟辱自家学理。
”这种观点( )A.体现了狭隘的民族情绪B.充分肯定了新文化运动C.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D.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提到:“‘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常樊然并峙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此材料体现的理念( )A.与尊孔复古的思潮出现无关B.传播西学,彻底否定中学C.以包容的态度来推动思想传播D.使新文化运动由此展开4.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
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下列表述中符合这里“科学”一词含义的是( ) A.翻译西方书籍,仿制西方战舰B.创办民用企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宣传启蒙思想,倡导政体改革D.弘扬民主科学,摆脱传统文化束缚5.张雪萍认为:“(新文化运动)其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它揭示了孔学的时代性、阶级性。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试题: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拉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
以下著作,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①《文学革命论》②《海国图志》③《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④《孔子改制考》A. 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③④①②2.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认为,“20世纪初中国思想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
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A.为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使知识分子普遍接受了一次民主思想的洗礼3.陈独秀指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鄙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行仁政无以异也。
”这说明陈独秀()A. 认为民众觉悟低中国不具备立宪政治的条件B. 认识到只有解放民众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立宪C. 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中国现行的民主共和制D. 认为奴隶制和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中国的进步4.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
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
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
”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A. 学识优先B. 重视道德C. 思想自由D. 民主科学5.“(20世纪初)他们在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孔教会’、‘尊孔会’、‘孔道会’等。
康有为还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
针对该现象,先进的中国人打出的旗号是()A. 师夷长技B. 变法图存C. 民主共和D. 民主科学6.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
“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
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A. 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B. 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C.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D. 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7.辜鸿铭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觉得很怪异,都在发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5.15《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学思之窗】
提示这个宣言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中国将会走上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方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提示(1)民主共和思想: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它推动了辛亥革命的高涨,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实业救国思潮:一战期间,一批资产阶级实业家倡导“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为无产阶级的壮大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倡导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民主、科学的
思想得到了弘扬,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
(4)马克思主义思想:十月革命后,先进知识分子通过著书立说,成立社团等方式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学习延伸
提示(1)同意观点一:儒家传统文化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近代以来,在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过程中,思想界出现学习西方的热潮,但中国的封建统治势力非常顽固。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了其特殊的政治目的,尊孔复古更是变本加厉。
因此要反封建,在思想领域就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推翻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同意观点二:儒家传统思想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但它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要看到其积极的方面,又要看到其消极的方面,应辩证地对待。
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二轮复习同步练习卷: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选择题1.(2018江苏盐城三模)《新青年》第2卷刊登通告:“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
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
”同时,《新青年》1到3卷每一号的封面都刊有《投稿简章》,明确提出“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
此举( )A.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B.体现了兼容并收的原则C.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D.大力弘扬了“五四精神”2.(2018江苏连云港调研)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
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
”这段言论在历史上最早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3.(2018江苏徐州考前模拟)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发起时,其立意在通过救人来救国;而1919年学生运动及其后续种种相关运动,则转为先救国后救人了。
这种转变表明( )A.民族意识日益增强B.社会矛盾发生改变C.民族经济迅速发展D.十月革命影响扩大4.(2018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916年,陈独秀发表文章:“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
”由此表明他( )A.否定党派运动B.主张国共合作C.倡导国民运动D.厌恶政权更迭5.(2018江苏前黄模拟)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
”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
”这表明当时( )A.知识分子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6.(2018江苏常州模拟)1919年12月,陈独秀在《实行民治的基础》中写道:“我们现在要实行民治主义,是应当拿英美做榜样。
高考历史试题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试题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高考历史试题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高考历史试题1.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中指出: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所谓反之人心而安,放之四海而皆准者。
这表明其根本目的是()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
解析: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尊孔复古,并下令各地学校恢复尊孔读经,其
尊孔的根本目的是为复辟帝制做好舆论准备。
答案:D
2.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解析: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到新制度难以建立在陈旧的思想文化基础上,在中国
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答案:B
3.1923 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
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
解析:从材料中分析,可以排除A、B、C 项,因为变法、革命和民主都遭到部分派别的反对。
只有科学,从戊戌变法到中华民国成立一直在中国得以发展下来,被人们
1。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试题: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 近代以来,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侮之路, 拉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
以下著作, 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 ①《文学革命论》②《海国图志》③《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④《孔子改制考》A.①③②...B.②①④...C.②④③...D.③④①②2.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认为, “20世纪初中国思想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
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A. 为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B.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 使知识分子普遍接受了一次民主思想的洗礼3. 陈独秀指出: 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 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 其卑鄙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行仁政无以异也。
”这说明陈独秀()A.认为民众觉悟低中国不具备立宪政治的条件B.认识到只有解放民众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立宪C.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中国现行的民主共和制D.认为奴隶制和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中国的进步4. 蔡元培对于教员, 以学诣为主。
其在校外之言动, 悉听自由, 本校从不过问, 亦不能代负责任。
夫人才至为难得, 若求全责备, 则学校殆难成立。
”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A.学识优先B.重视道德C.思想自由D.民主科学5. “(20世纪初)他们在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孔教会’、‘尊孔会’、‘孔道会’等。
康有为还要求定孔教为‘国教’, 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 散孔教势无中国矣’”。
针对该现象, 先进的中国人打出的旗号是()A.师夷长技B.变法图存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6. 有学者认为: 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
“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 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
据此可知, “接受”主要是()A.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 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B.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 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C.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D.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7.辜鸿铭曾在北京大学任教, 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 学生们觉得很怪异, 都在发笑。
高中全程训练计划·历史课练32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东北三校二模,29)陈独秀1916年撰文称:“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
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
”陈独秀宣传这一思想的目的是() A.唤醒国民的政治自觉B.批判北洋政府的专制C.反思清末民初的政治D.探讨民主宪政中国化2.(2017·安徽合肥二检,30)“我旧说以忠孝节义范束全国之人心,一切法度纲纪经数千年圣哲所创垂,竟毫无可贵?何必先自轻贱,一闻新说,遂将数千年所尊信持循者弃绝不值一顾,对于新人物有自惭形秽嗫嚅不敢言之概,甚或迎合新人物毁骂先代遗传,诟辱自家学理。
”这种观点()A.体现了狭隘的民族情绪B.充分肯定了新文化运动C.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D.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提到:“‘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常樊然并峙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此材料体现的理念()A.与尊孔复古的思潮出现无关B.传播西学,彻底否定中学C.以包容的态度来推动思想传播D.使新文化运动由此展开4.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
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 译为“科学”,呼吁“从事科学,讲求政艺”。
民国初年,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作“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下列表述中符合这里“科学”一词含义的是()A.翻译西方书籍,仿制西方战舰B.创办民用企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宣传启蒙思想,倡导政体改革D.弘扬民主科学,摆脱传统文化束缚5.张雪萍认为:“(新文化运动)其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它揭示了孔学的时代性、阶级性。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综合练习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流传综合练习人民版必修 3考点扫描基本知识:《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新文化运动的评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胡适与李大钊之间对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及其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初期组织。
要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流传;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过关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胡适2.蔡元培的突出历史贡献在于A.促使北京大学的改革创新B.促使了北大学术兴隆和思想活跃C.倡导“兼容并包、思想自由”D.促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主要阵地3.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A.陈独秀B.胡适C.李大钊D.鲁迅4.在新文学的创作方面有着突出成就,被称为“新文学的模范”的人物是A.蔡元培B.鲁迅C.胡适D.陈独秀5.先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伟绩在于A.确定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B.批评了财产阶级改进主义思潮C.揭开了流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D.深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威望6.在中国,领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孙中山7.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敬告青年》B.《庶民的成功》C.《布尔什维主义的成功》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8.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的刊物有①《民报》②《新民丛报》③《新青年》④《共产党》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9.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一股强盛的社会思潮,是在A.新文化运动盛行后B.俄国十月革命后C.五四运动后D.中国共产党建立后10.五四期间,各样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也纷繁传入中国,此中包含①科学社会主义②基尔特社会主义③无政府主义④适用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资料分析题*11 .资料一“他们所责难本志的,不过是损坏孔教,损坏礼制,损坏国粹,损坏贞节,破坏旧伦理 ( 忠孝节 ) ,损坏旧艺术 ( 中国戏 ) ,损坏旧宗教 ( 鬼神 ) ,损坏旧文学,损坏旧政治( 特权人治 ) ,这几条罪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练习1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步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一、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大体条件不包括:A、俄国十月革命的阻碍B、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进展D、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缘故是A、中国资本主义的进展B、辛亥革命的阻碍C、十月革命的阻碍D、尊孔复古逆流3.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A、民权平等B、民主科学C、打倒孔家店D、民主共和4、新文化运动的要紧代表人物有①②③④⑤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五、在运动中,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进展B、鼓舞各类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进展C、打破地域界限聘用人材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六、以下高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完全的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A、B、C、D、7、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的是()A、鲁迅的《狂人日记》B、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C、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八、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要紧含义是指:A、主张民主制度B、提倡学习西方C、反对尊孔复古D、坚持反封建九、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这一运动的实质是A、中国资产阶级文化开始兴起B、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C、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D、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10、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进展,那个地址的“新”是指()A、改变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B、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C、开始宣传俄国十月革命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11、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要紧功绩在于()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D、繁重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1二、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此刻①反对封建专制统治②增进科学事业的进展③增进中国的强盛④增进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13、最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A.毛泽东B.李大钊C.陈独秀D.蔡元培14、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B.《庶民的胜利》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五、下列事件增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是A.五四运动B.第一次世界大战C.辛亥革命D.戊戌变法1六、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说法错误的是A.最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B.受到胡适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抵制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范围有限D.各地显现共产党初期组织后,开始有打算地传播17、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传播不利的是A.《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的推出B.《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C.《劳动节纪念专号》的出版D.《共产党》月刊的出版1八、下列人物不属于马克思主义者的是A.李大钊B.蔡和森C.胡适D.瞿秋白1九、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初期组织出此刻A.上海B.北京C.广州D.长沙二、材料解析题20、阅读下列材料“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习指导语: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知识梳理:一、《新青年》的诞生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1)政治方面:(2)经济方面:(3)思想方面: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主要活动基地:二、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2)(3)探究: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你怎样看待这一口号?(4)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宣传。
2.新文化运动的实质、影响及局限性实质:影响:(1)(2)(3)局限性: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和《》2.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1)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这篇文章是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
(2)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3)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3.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练习反馈:1、下列背景中, 属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A.辛亥革命使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B.一战期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C.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 实行民主制度D.袁世凯为复辟帝制, 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2、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是()A.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B.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风尚, 反对旧风尚D.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3、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胡适发表《文学刍议》B.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主要有()①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使人们的思想, 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③前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④后期为中共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述,错误的是()A.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是在新文化运动兴起后B.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是在十月革命之后C.在中国, 李大钊率先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D.五四运动的爆发, 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6、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7、五四运动的爆发, 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其主要表现不包括()A.《新青年》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B.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C.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D.创办工人补习学校, 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3.14_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_有解析
考点集训【P286】一、选择题1.(2016三湘)1898年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时,意在中学容纳西学;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兼容并包”时,已是对旧式学人和儒学的宽容。
这一变化(D)A.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巨大包容性B.是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C.反映出西学获得绝对统治地位D.表明西学东渐下中学渐趋式微【解析】注意材料的前后比较,不到20年间,中学与西学已是主客易势,D项正确。
A、C两项程度用语失当;不要迷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时民族资本弱小,达不到决定性作用,B项错误。
2.(2016长郡)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1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同时期胡适也说治学应“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这说明(C) A.知识界普遍崇尚理性主义B.新文化运动片面的批判传统C.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追求D.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很大【解析】民约论体现民主,“相对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体现科学,所以选C。
3.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写道:“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些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
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据此,陈独秀强调(C)A.清除专制的思想根基实为前提B.民主共和政体是符合中国国情的C.思想革命比政治革命应更为彻底D.封建伦理是共和政治的主要障碍【解析】由材料“非得将这些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可知,陈独秀强调清除封建旧思想的重要性。
即认为思想革命不彻底,政治革命的成果就无法得以巩固。
据此推理,C 项正确。
材料虽强调思想革命的重要性,但清除专制的思想根基并非是革命的前提,A项错误。
B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封建伦理是旧思想的表现之一,故D项概括不全面。
4.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主张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教案3 第14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4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夯实基础【P141】一、新文化运动【基础梳理】原因:(1)辛亥革命后:西方人文精神在中国进一步传播;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2)袁世凯复辟帝制,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概况:(1)序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
(2)阵地:《新青年》;主要撰稿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活动基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奉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方针.(4)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文学革命代表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等。
(6)后期: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意义:(1)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洗礼,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3)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重难突破】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正如陈独秀一针见血所指:“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可见反对旧道德在本质上是撤除封建专制势力的精神保护伞。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因为只有新文学才能更自由地表达新思想.相互关系:(1)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2)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
提倡民主就是反对专制。
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
(3)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民主与科学凭借广大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文得到广泛传播.民主与科学是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练32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8·济宁模拟)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
”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
这一变化()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B.表明五四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D.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解析: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维新变法,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说明文学革命主张倡导白话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B项正确;我国的民族观念兴起是甲午战后挽救民族危亡,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民主共和是1912年辛亥革命后确立的,但是很快失败,故D项错误。
答案:B2.著名政治活动家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下列对其中“旧心理”和“新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儒家文化和君主立宪B.儒家文化和民主共和C.程朱理学和开明君主D.程朱理学和民主科学解析: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是指辛亥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不是君主立宪制度,故A项错误;旧心理是指旧的儒家思想,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故B项正确;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不是开明君主,故C项错误;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不是民主科学,故D项错误。
答案:B3.(2018·合肥检测)在文学革命之后的最初几年里,文学市场上充满了日记、书信和主要是自传体的作品——全都是满纸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而且激荡着青春的放纵。
这表明了当时()A.文学的发展B.礼教的荡涤C.个性的展现D.国民普遍觉醒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文学市场的表现,并不能体现出文学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对封建礼教的冲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全都是满纸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而且激荡着青春的放纵”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于人们的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使他们更加注重个性,故C项正确;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答案:C4.据记载,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知识青年以信仰“主义”为时髦,“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主义好”。
这说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B.新三民主义已被普遍接受C.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显现D.传统封建思想得到了清算解析:根据材料“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主义好”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尚未成为主流,故A项错误;新三民主义出现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之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前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影响日益显现,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传统封建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5.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了魂,让人无所适从。
”这表明该学者()A.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B.思想较为保守落后C.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D.主张改造儒家思想解析: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对学习西方的提及,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不难得出,该学者所反对的是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而并不反对辛亥革命对清王朝统治的终结,可知该学者的思想较为独到远见而非保守落后,故B项错误;由于西方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颠覆“使人失了魂,让人无所适从”,不难看出该学者希望以传统文化来实现中国民族的振兴与稳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对儒家思想的改造,故D项错误。
答案:C6.陈独秀认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据此,陈独秀认为真正实现立宪关键在于()A.民众思想得到解放B.建立民主共和制度C.推翻君主专制制度D.传播西方民主思想解析:“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可得出陈独秀主张解放民众思想,使其民主觉悟真正提高,故A项正确;材料着重强调民主思想的重要性,没有强调制度建设,故B项错误;材料“真正实现立宪”无法体现推翻君主的要求,故C项错误;材料重点强调民众觉悟的提高,没有说明是否是西方民主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A7.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生程俊英曾说:“《新青年》等刊物,成为我级必不可少的读物。
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级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辞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据此,程俊英强调《新青年》()A.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B.激励了广大民众挑战封建文化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有利于唤醒青年接受新文学解析:材料中新文化运动改变了部分青年的文风,故A项错误;材料中改变部分青年文风而非激发广大民众对封建文化的挑战,故B项错误;清朝灭亡后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不复存在,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改变部分青年文风有利于推动新文学在青年中的推广,故D项正确。
答案:D8.(2018·日照模拟)1920年4月,陈独秀指出:“我们中国人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有科学的威权;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要受科学的洗礼……我们不但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的妄想、胡说。
”陈独秀此语旨在()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B.以理性精神为武器反对传统文化的禁锢C.反思近代中国以西方为师的近代化探索D.提倡以批判的态度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学习西方科学的态度,不是全面学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西方的科学的认识“我们不但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说明当时主张对中国传统的文化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故B项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对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反思,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以科学方法对待西方科学,不是批判的态度,故D项错误。
答案:B9.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报刊和书籍中,有人把马克思译为“马客偲”“麦喀”等,把马克思主义称为“讲求安民新学”等。
这表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占据思想界主流B.向西方学习的发展态势减弱C.国人对马克思主义有所接触D.各种新思想在中国同时存在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并未占据主导,故A项错误;题目中只是说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出现,并未说明西学的势力减弱,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故C项正确;题目中仅提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未提到其他思想并存,故D项错误。
答案:C10.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认为,苏俄依据马克思主义建立的社会制度“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
其意在说明()A.中国文化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符合近代中国国情C.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心理因素D.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故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所描述的社会形态是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不符,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认为马克思主义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有类似之处,反映出中国具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因素,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十月革命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C11.(2018·济南模拟)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列强侵略80年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
”这主要是指()A.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B.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C.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民主科学D.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解析:外国列强侵略中国是在1840年后,80年后应是1920年前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是在19世纪末,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项错误;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民主科学是在1915年,故C项错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时代的主流,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找到了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故D项正确。
答案:D12.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如下图),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A.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与否定B.暗示《新青年》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C.象征国共两党准备第一次合作D.表达出“以俄为师”的思想解析:当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与材料中“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蚌埠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上,宋代和20世纪初都曾兴起过“疑古”思潮。
材料一宋儒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发现经典并非“圣道之全”,经典中还有不少阙文。
不仅秦始皇焚书造成五经残缺,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圣人之道的理解。
此外,不少宋儒还认为经典有牴牾之处,经典所记与历史事实有出入,经典中的一些内容立意并不高远,值得怀疑。
有些人还指出六经之中的一些观念,也与社会现实有矛盾。
宋儒还通过总结汉唐以来经学的种种误区,指出治经应以切于实用为目的,应以讲明圣道、求得义理为旨归。
因此,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挑战,首先要起来维护儒家主体文化的神圣性,特别是发掘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这是一场保卫“圣人之道”的文化战争。
——整理自人民网:宋代疑古思潮简论材料二随着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史学界“疑古”思潮再兴,对以司马迁《史记》为代表所记载的夏商周三代以及五帝时代的历史提出诸多怀疑。
1919年,胡适提出:“对于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只可存一个怀疑的态度。
”20世纪20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学派,通过疑古书、疑古事、疑古人的方式,提出以往的古史都是“层累地造成的”,从而彻底否定了司马迁古史体系的真实性。
顾颉刚否认夏禹的存在,他通过对古史传说及《说文》的考证,认为“禹不是人而是一种动物——虫”。
——整理自刘毓庆:《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疑古思潮及其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宋代“疑古”思潮的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