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萧翰林俛书(柳宗元)(2)原文
腐败什么意思
腐败什么意思腐败的解释:(1)物体腐烂(2)行为堕落的(3)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引证解释:⒈指有机体腐烂。
引《韩诗外传》卷八:“民无冻馁,食无腐败。
”唐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虽朽枿腐败,不能生植,犹足蒸出芝菌,以为瑞物。
”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及二月,众花应候而发,而冬花已憔悴,视其根,则已腐败久矣。
”沙汀《祖父的故事·土饼》:“他们的脸色像是腐败了的枯叶,高凸出颧骨。
”⒉指文章内容陈腐。
引明艾南英《答杨澹云书》:“若如今所推秽恶、勦袭、空疎、腐败,其为説也,推而上之,无祖无宗,伊尹生於空桑矣。
”清刘大櫆《<张俊生时文>序》:“至於时文,则必取腐败者诵读之,而先民诸作,藏瘞不观,时文之日就卑下,固其宜也。
”⒊指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
引梁启超《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即有一二揭竿草泽者,亦不过乘其腐败之既极,乃得一逞焉耳。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满洲之新,在康熙、雍正二世。
今之政府,腐败蠹蚀,其材已不可復用。
”鲁迅《书信集·致台静农》:“因此地邮政,似颇腐败也。
”艾芜《<丰饶的原野>前言》:“所写的长篇短篇,大都是写抗战期间人民的斗争和国统区的腐败的情形。
”⒋指人的思想陈腐或行为堕落。
欧阳予倩《梁红玉》第三场:“梁红玉:得了得了,只要你不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就行了。
引韩世忠:我哪里会那样腐败。
”夏衍《秋瑾传》第二幕:“到日本之后,第一件使我痛心的就是留学生的腐败。
”⒌指腐败的人。
引巴金《家》五:“我晓得你会骂我是个老腐败。
”。
《旧唐书—萧俛传》“萧俛,字思谦”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旧唐书—萧俛传》“萧俛,字思谦”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俛,字思谦。
贞元七年进士擢第。
元和十三年,皇甫镈用事,言于宪宗,拜俛御史中丞。
俛与镈及令狐楚,同年登进士第,二人双荐俛于上。
自是,顾眄日隆,进阶朝议郎,袭徐国公,赐绯鱼袋。
穆宗即位之月,议命宰相,令狐楚援之,拜中书侍郎、平章事,仍赐金紫之服。
十月,吐蕃..援之。
穆宗谓宰臣曰:“用兵有必胜之法乎?”..寇泾原,命中使以禁军俛对曰:“兵者凶器,战者危事,圣主不得已而用之。
以仁讨不仁,以义讨不义,先务招怀,不为掩袭。
古之用兵,不斩祀,不杀疠,不擒二毛,不犯田稼。
安人禁暴,师之上也。
如救之甚于水火。
故王者之师,有征无战,此必胜之道也。
如或纵肆小忿轻动干戈使敌人怨结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帝然之。
时令狐楚左迁西川节度使...,王播广以货币赂中人权幸,求为宰相。
而宰相段文昌复左右之。
俛性嫉恶,延英(殿)面言播之奸邪纳贿,喧于中外,不可以污台司。
事已垂成,帝不之省,俛三上章求罢相任。
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
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
俛趣尚简洁,不以声利自污。
在相位时,穆宗诏撰《故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神道碑》,对曰:“臣器褊狭,此不能强。
其子王承宗先朝阻命,事无可观,如臣秉笔,不能溢美。
或撰进之后,例行贶遗。
臣若公然阻绝,则违陛下抚纳之宜;俛受之,则非微臣平生之志。
臣不愿为之秉笔。
”帝嘉而免之。
俛家行尤孝。
母韦氏,贤明有礼,理家甚严。
俛虽为宰相,侍母左右,不异褐衣时。
丁母丧,毁瘠逾制。
免丧,文宗征诏,恳以疾辞。
既致仕于家,以洛都官属宾友,避岁时请谒之烦,乃归济源别墅,逍遥山野,啸咏穷年。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二十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如或纵肆/小忿轻动/干戈使敌人怨结/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B.如或纵肆小忿/轻动干戈/使敌人怨结/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C.如或纵肆/小忿轻动干戈/使敌人怨结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D.如或纵肆/小忿轻/动干戈/使敌人怨结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绯鱼袋,指绯衣和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
课后分层训练(二十五) 答司马谏议书
课后分层训练(二十五)答司马谏议书一、语用小题夯基练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窃:私下,私自。
这里用作谦辞B.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强聒:唠叨不休C.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汹汹:气势猛D.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区区:小,用作谦辞,指区区之心解析:选C汹汹:大吵大闹。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B.于反复不宜卤莽C.故今具道所以D.同俗自媚于众为善解析:选D A项,“辨”同“辩”,分辩;B项,“卤”同“鲁”;C项,“具”同“俱”,全,都,详尽。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而.议事每不合②吾尝终日而.思矣B.①以授之.于有司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②苛政猛于.虎也D.①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解析:选D A项,①连词,表转折,但;②连词,表修饰,相当于“地”。
B项,①代词,法度;②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项,①介词,在;②介词,比。
D项,“则”均为连词,那么。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故略上报..B.于反复..不宜卤莽C.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D.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解析:选D D项,生事:制造事端。
A项,古义,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汇报。
B项,古义,书信往返;今义,指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C项,古义,……的理由;今义,连词,无实义。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B.驴不胜怒,蹄.之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解析:选D A、B、C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D项,名词作状语。
6.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至于怨诽之多解析:选D A、B、C三项为状语后置句。
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原文及译文赏析
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原文及译文赏析与李翰林建书①柳宗元杓直足下:州传递至,得足下书,又于梦得处得足下前次一书,意皆勤厚。
庄周言,逃蓬藋②者,闻人足音,则跫然喜。
仆在蛮夷中,比得足下二书,及致药饵,喜复何言!仆自去年八月来,痞疾稍已。
往时间一二日作,今一月乃二三作。
用南人槟榔、余甘,破决壅隔大过,阴邪虽败,已伤正气。
行则膝颤,坐则髀痹。
所欲者补气丰血,强筋骨,辅心力,有与此宜者,更致数物。
忽得良方偕至,益喜。
永州于楚为最南,状与越相类。
仆闷即出游,游复多恐。
涉野则有蝮虺、大蜂,仰空视地,寸步劳倦。
近水即畏射工、沙虱,含怒窃发,中人形影,动成疮痏。
明时百姓,皆获欢乐;仆士人,颇识古今理道,独怆怆如此。
诚不足为理世下执事,至比愚夫愚妇,又不可得,窃自悼也。
仆曩时所犯,足下适在禁中,备观本末,不复一一言之。
今仆癃残顽鄙,不死幸甚。
苟为尧人,不必立事程功,唯欲为量移③官,差轻罪累,即便耕田艺麻,取老农女为妻,生男育孙,以共力役,时时作文,以咏太平。
摧伤之余,气力可想。
假令病尽已,身复壮,悠悠人世,越不过为三十年客耳。
前过三十七年,与瞬息无异。
复所得者,其不足把玩,亦已审矣。
杓直以为诚然乎?仆近求得经史诸子数百卷,常候战悸稍定,时即伏读,颇见圣人用心、贤士君子立志之分。
著书亦数十篇,心病,言少次第,不足远寄,但用自释。
贫者士之常,今仆虽羸馁,亦甘如饴矣。
足下言已白常州煦仆,仆岂敢众人待常州耶!若众人,即不复煦仆矣。
然常州未尝有书遗仆,仆安敢先焉?裴应叔、萧思谦,仆各有书,足下求取观之,相戒勿示人。
敦诗在近地,简人事,今不能致书,足下默以此书见之。
勉尽志虑,辅成一王之法,以宥罪戾。
不悉。
某白。
(有删节)①此信写于元和四年(809),作者谪居永州已经过了五个年头。
②蓬藋(diào):二草名,飞蓬和灰藋。
③量移:贬到远方任职的官吏,遇赦移至比较接近京城的地方任职。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州于楚为最南,状与越相类状:情况B.含怒窃发,中人形影中:击中C.又不可得,窃自悼也悼:哀悼D.足下言已白常州煦仆煦:关照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又于梦得处得足下前次一书青,取之于蓝B.逃蓬藋者,闻人足音,则跫然喜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C.涉野则有蝮虺、大蜂金就砺则利D.时时作文,以咏太平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蝮虺、大蜂”“ 射工、沙虱”不仅明写实物,还可能喻指那些对他公开迫害、暗中攻击的政客和小人。
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原文及译文赏析
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原文及译文赏析与萧翰林俛书【唐】柳宗元思谦兄足下:昨祁县王师范过永州,道思谦蹇然有当官之心,乃诚助太平者也。
仆闻之喜甚,然微王生之说,仆岂不素知耶?仆不幸,向者进当臲卼不安之势,平居闭门,口舌无数,况又有久与游者,乃岌岌而操其间哉。
其求进而退者,皆聚为仇怨,造作粉饰,蔓延益肆。
非的然昭晰,自断于内,则孰能了仆于冥冥之间哉?然仆当时年三十三,甚少,自御史里行得礼部员外郎,超取显美,欲免世之求进者怪恕媢嫉,其可得乎?凡人皆欲自达仆先得显处才不能逾同列声不能压当世世之怒仆宜也与罪人交十生官又以是进辱在附会。
圣朝弘大,贬黜甚薄,不能塞众人之怒,谤语转侈,嚣嚣嗷嗷,渐成怪民。
饰智求仕者,更詈仆以悦仇人之心,日为新奇,务相喜可,自以速援引之路。
而仆辈坐益困辱,万罪横生,不知其端,悲夫!人生少得六七十者,今已三十七矣。
长来觉日月益促,岁岁更甚,大都不过数十寒暑,则无此身矣。
是非荣辱,又何足道!云云不已,祗益为罪。
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
楚、越间声音特异,鴂舌啅噪,今听之怡然不怪,已与为类矣。
家生小童,皆自然哓哓,昼夜满耳,闻北人言,则啼呼走匿,虽病夫亦怛然骇之。
自料居此尚复几何,岂可更不知止,言说长短,重为一世非笑哉?读《周易》《困卦》至“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往复益喜,曰:“嗟乎!余虽家置一喙以自称道,诟益甚耳。
”用是更乐喑默,思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
今天子兴教化,定邪正,海内皆欣欣怡愉,而仆与四五子者独沦陷如此,岂非命欤?命乃天也,非云云者所制,余又何恨?独喜思谦之徒,遭时言道。
道之行,物得其利。
倘因贼平庆赏之际,得以见白,买土一廛为耕甿,朝夕歌谣,使成文章。
庶木铎者采取,献之法宫,增圣唐大雅之什,虽不得位,亦不虚为太平之人矣。
此在望外,然终欲为兄一言焉。
宗元再拜。
【注】①蜓暄(niè wù):不安的样子。
②昭晰:清楚明白。
嚣嚣:众口谗毁的样子。
嗷嗷:形容众声喧杂。
种仙灵毗柳宗元诗词和译文附赏析
种仙灵毗柳宗元诗词和译文附赏析 种仙灵毗 柳宗元 唐 穷陋阙自养,疠气剧嚣烦。
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风温。
杖藜下庭际,曳踵不及门。
门有野田吏,慰我飘零魂。
及言有灵药,近在湘西原。
服之不盈旬,蹩躠皆腾鶱。
笑忭前即吏,为我擢其根。
蔚蔚遂充庭,英翘忽已繁。
晨起自采曝,杵臼通夜喧。
灵和理内藏,攻疾贵自源。
拥覆逃积雾,伸舒委馀暄。
奇功苟可征,宁复资兰荪。
我闻畸人术,一气中夜存。
能令深深息,呼吸还归跟。
疏放固难效,且以药饵论。
痿者不忘起,穷者宁复言。
神哉辅吾足,幸及儿女奔。
【注释】: (1)仙灵毗(pí):书名淫羊藿,叶青似杏,叶上有刺,茎如粟杆,根紫色, 有须。
《证类本草》:“淫羊藿,味辛寒,……益气力,强志,坚筋骨。
” (2)阙(quē):空缺,亏损。
(3)疠(lì)气:中医学名词,即“疫疠”。
古人认为疫疠之气不同于六淫 之邪,乃自然界别有一种“异气”伤人致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4)野田吏:管理荒田的小官。
(5)湘西原:潇水西边的原野。
(6)蹩(bié)躠(xiè):本指跛者行走貌,在此指行走艰难者。
腾骞(qiān 签):腾,跳跃;骞,高举、飞起。
腾骞:指行走迅捷。
(7)笑抃(biàn):抃,指鼓掌表示欢欣。
笑抃,边笑边拍手,非常高兴的 样子。
(8)擢(zhuō):抽,拔。
(9)雍覆:即拥覆。
(10)委:丢弃。
或 通“萎”,衰败。
(11)徵(zhēng):证验,证明。
(12)蘭荪:即菖蒲;《证类本草》:昌蒲,味辛温,无毒,主风寒湿痹,不 得屈伸。
(13)痿(wěi)者:中医学病名。
指肢体萎弱,筋脉弛缓的病症。
【译文】: 穷居南荒我很少保养,这里的疠气非常嚣张。
寒冬腊月竟不下霜雪,太阳西下还特别闷热。
拄着藜杖我步下庭院,双腿麻木行走艰难。
村里有个管农田的小官,常来安慰我孤寂的心灵。
说有一种灵妙的草药,就在潇水西边的田野里。
高中语文基础过关训练24答司马谏议书必修下册
基础过关训练24 答司马谏议书[基础演练]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B.于反覆不宜卤莽C.故今具道所以D.同俗自媚于众为善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议事每不合②吾尝终日而.思矣B.①以授之.于有司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②苛政猛于.虎也D.①则.某知罪矣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故略上报..B.于反覆..不宜卤莽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D.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B.驴不胜怒,蹄.之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5.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举先王之政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两句直接点明王安石和司马光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
(2)《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3)王安石指出决定进行变法是“”,出于皇帝的意旨;新法的制定是“”,经过朝廷的认真讨论而订立;然后再“”,交付具体主管部门去执行。
这一“受”、一“议”、一“授”,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
(4)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指出新法的理论根据是“”,根本目的是“”,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5)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征利”的指责,王安石只用一句“”驳斥已足。
因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征利,而在于为谁征利。
根本出发点正确,“征利”的责难也就站不住脚。
古文辞类纂
目录古文辞类纂.上古文辞类纂.下.出版说明序卷一 论辨类一过秦论上 / 贾生过秦论中 / 贾生过秦论下 / 贾生论六家要指 / 太史公谈卷二 论辨类二原道 / 韩退之原性 / 韩退之原毁 / 韩退之讳辩 / 韩退之对禹问 / 韩退之获麟解 / 韩退之改葬服议 / 韩退之师说 / 韩退之争臣论 / 韩退之守戒 / 韩退之杂说 / 韩退之伯夷颂 / 韩退之封建论 / 柳子厚桐叶封弟辨 / 柳子厚晋文公问守原议 / 柳子厚复性书三首录其末 / 李习之卷三 论辨类三本论 / 欧阳永叔.朋党论 / 欧阳永叔为君难论二首 / 欧阳永叔唐论 / 曾子固易论 / 苏明允乐论 / 苏明允诗论 / 苏明允书论 / 苏明允明论 / 苏明允谏论二首 / 苏明允管仲论 / 苏明允权书 / 苏明允衡论 / 苏明允卷四 论辨类四志林 / 苏子瞻.伊尹论 / 苏子瞻荀卿论 / 苏子瞻韩非论 / 苏子瞻始皇论 / 苏子瞻留侯论 / 苏子瞻贾谊论 / 苏子瞻晁错论 / 苏子瞻大臣论二首 / 苏子瞻卷五 论辨类五商论 / 苏子由六国论 / 苏子由三国论 / 苏子由汉文帝论 / 苏子由唐论 / 苏子由原过 / 王介甫复仇解 / 王介甫息争 / 刘才甫卷六 序跋类一十二诸侯年表序 / 司马子长六国表序 / 司马子长秦楚之际月表序 / 司马子长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 / 司马子长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 司马子长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序 / 司马子长战国策序 / 刘子政记秦始皇本纪后 / 班孟坚汉诸侯王表序 / 班孟坚卷七 序跋类二读仪礼 / 韩退之读荀子 / 韩退之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 / 韩退之荆潭唱和诗序 / 韩退之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 / 韩退之张中丞传后序 / 韩退之论语辩二首 / 柳子厚辩列子 / 柳子厚辩文子 / 柳子厚辩鬼谷子 / 柳子厚辩晏子春秋 / 柳子厚辩鹖冠子 / 柳子厚愚溪诗序 / 柳子厚卷八 序跋类三唐书艺文志序 / 欧阳永叔五代职方考序 / 欧阳永叔一行传序 / 欧阳永叔宦者传论 / 欧阳永叔伶官传论 / 欧阳永叔集古录目序 / 欧阳永叔苏氏文集序 / 欧阳永叔江邻几文集序 / 欧阳永叔释惟俨文集序 / 欧阳永叔释秘演诗集序 / 欧阳永叔卷九 序跋类四战国策目录序 / 曾子固新序目录序 / 曾子固列女传目录序 / 曾子固徐干中论目录序 / 曾子固范贯之奏议集序 / 曾子固先大夫集后序 / 曾子固馆阁送钱纯老知婺州诗序 / 曾子固书魏郑公传 / 曾子固卷十 序跋类五族谱引 / 苏明允族谱后录 / 苏明允元祐会计录序 / 苏子由会计录民赋序 / 苏子由周礼义序 / 王介甫书义序 / 王介甫诗义序 / 王介甫读孔子世家 / 王介甫读孟尝君传 / 王介甫读刺客传 / 王介甫书李文公集后 / 王介甫灵谷诗序 / 王介甫汊口志序 / 归熙甫题张幼于裒文太史卷 / 归熙甫书孝妇魏氏诗后 / 方灵皋海舶三集序 / 刘才甫倪司城诗集序 / 刘才甫卷十一 奏议类上编一楚莫敖子华对威王张仪司马错议伐蜀苏子说齐闵王虞卿议割六城与秦中旗说秦昭王信陵君谏与秦攻韩李斯谏逐客书李斯论督责书卷十二 奏议类上编二至言 / 贾山陈政事疏 / 贾山论积贮疏 / 贾山请封建子弟疏 / 贾山谏封淮南四子疏 / 贾山谏放民私铸疏 / 贾山卷十三 奏议类上编三言兵事书 / 晁错论守边备塞书 / 晁错复论募民徙塞下书 / 晁错论贵粟疏 / 晁错谏猎书 / 司马长卿谏伐闽越书 / 淮南王安言世务书 / 严安论伐匈奴书 / 主父偃禁民挟弓弩议 / 吾丘子赣谏除上林苑 / 东方曼倩化民有道对 / 东方曼倩卷十四 奏议类上编四尚德缓刑书 / 路长君论霍氏封事 / 张子高谏击匈奴书 / 魏弱翁陈兵利害书 / 赵翁孙屯田奏三首 / 赵翁孙入粟赎罪议 / 萧长倩罢珠厓对 / 贾君房卷十五 奏议类上编五条灾异封事 / 刘子政论甘延寿等疏 / 刘子政论起昌陵疏 / 刘子政极谏外家封事 / 刘子政上星孛奏 / 刘子政上政治得失疏 / 匡稚圭论治性正家疏 / 匡稚圭戒妃匹劝经学威仪之则疏 / 匡稚圭罢边备议 / 侯应讼陈汤疏 / 谷子云讼陈汤疏 / 耿育治河议 / 贾让谏不许单于朝书 / 扬子云毁庙议 / 刘子骏出师表 / 诸葛孔明卷十六 奏议类上编六禘祫议 / 韩退之复仇议 / 韩退之论佛骨表 / 韩退之潮州刺史谢上表 / 韩退之驳复仇议 / 柳子厚卷十七 奏议类上编七论台谏言事未蒙听允书 / 欧阳永叔移沧州过阙上殿疏 / 曾子固卷十八 奏议类上编八上皇帝书 / 苏子瞻卷十九 奏议类上编九代张方平谏用兵书 / 苏子瞻徐州上皇帝书 / 苏子瞻圜丘合祭六议札子 / 苏子瞻卷二十 奏议类上编十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 王介甫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 王介甫进戒疏 / 王介甫卷二十一 奏议类下编一对贤良策一 / 董子对贤良策二 / 董子对贤良策三 / 董子卷二十二 奏议类下编二对制科策 / 苏子瞻卷二十三 奏议类下编三策略一 / 苏子瞻策略四 / 苏子瞻策略五 / 苏子瞻决壅蔽 / 苏子瞻无沮善 / 苏子瞻省费用 / 苏子瞻蓄材用 / 苏子瞻练军实 / 苏子瞻倡勇敢 / 苏子瞻教战守 / 苏子瞻卷二十四 奏议类下编四策断中 / 苏子瞻策断下 / 苏子瞻君术策五 / 苏子由臣事策一 / 苏子由民政策一 / 苏子由民政策二 / 苏子由卷二十五 书说类一赵良说商君陈轸为齐说楚昭阳陈轸说楚王无绝齐交陈轸说齐以兵合于三晋苏季子说燕文侯苏季子说赵肃侯苏季子说韩昭侯苏季子说魏襄王苏季子说齐宣王苏季子自齐反燕说燕易王苏代止孟尝君入秦苏代说齐不为帝苏代遗燕昭王书苏代约燕昭王苏厉为齐遗赵惠文王书苏厉为周说白起卷二十六 书说类二张仪说魏哀王张仪说楚怀王张仪说韩襄王淳于髡说齐宣王见七士淳于髡说齐王止伐魏淳于髡解受魏璧马黄歇说秦昭王范雎献书秦昭王范雎说秦昭王范雎说昭王论四贵乐毅报燕惠王书周止魏王朝秦孙臣止魏安釐王割地卷二十七 书说类三鲁仲连说辛垣衍鲁仲连与田单论攻狄鲁仲连遗燕将书触詟说赵太后冯忌止平原君伐燕蔡泽说应侯魏加与春申君论将汗明说春申君遗章邯书 陈余卷二十八 书说类四谏吴王书 /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 邹阳说吴王书 / 枚叔复说吴王 / 枚叔报任安书 / 司马子长遗盖宽饶书 / 庶子王生报孙会宗书 / 杨子幼移让太常博士书 / 刘子骏卷二十九 书说类五与孟尚书书 / 韩退之与鄂州柳中丞书 / 韩退之再与鄂州柳中丞书 / 韩退之与崔群书 / 韩退之答崔立之书 / 韩退之答陈商书 / 韩退之答李秀才书 / 韩退之答吕毉山人书 / 韩退之答窦秀才书 / 韩退之答李翊书 / 韩退之答刘正夫书 / 韩退之答尉迟生书 / 韩退之与冯宿论文书 / 韩退之与卫中行书 / 韩退之与孟东野书 / 韩退之答刘秀才论史书 / 韩退之重答李翊书 / 韩退之上兵部李侍郎书 / 韩退之应科目时与人书 / 韩退之为人求荐书 / 韩退之与陈给事书 / 韩退之上宰相书 / 韩退之后十九日复上书 / 韩退之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 / 韩退之卷三十 书说类六寄京兆许孟容书 / 柳子厚与萧翰林俛书 / 柳子厚与李翰林建书 / 柳子厚答吴秀才谢示新文书 / 柳子厚卷三十一 书说类七与尹师鲁书 / 欧阳永叔寄欧阳舍人书 / 曾子固谢杜相公书 / 曾子固上韩枢密书 / 苏明允上欧阳内翰书 / 苏明允上王兵部书 / 苏子瞻答李端叔书 / 苏子瞻上枢密韩太尉书 / 苏子由答韶州张殿丞书 / 王介甫上凌屯田书 / 王介甫答司马谏议书 / 王介甫《古文辞类纂》是清代学者姚鼐编纂的一部古文总集。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课内外文言文组合特训(十四)
返回
语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 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为下文写太守乐做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 人民安居乐业。
返回
语文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 分)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曰:“此未足.为我学也。”焚其文,闭户 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嘉祐初,与二子轼、 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士大夫争持其文,二子举进 士亦皆在高第。于是,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 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
返回
语文
嘉祏初年,和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到京城。欧阳修把他的文 章献到朝堂上,大臣们争着看他的文章,两个儿子参加科举,进 士的成绩都在优等。因此,(苏家)父子的名声使京城惊动。而 苏氏的文章长于天下,(人们)把他们叫做“三苏”,苏洵是老苏, 苏轼是大苏,苏辙是小苏。
返回
语文
教材母题特训 1.(教材习题)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 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示例:文章第1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 景镜头。然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 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 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 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返回
语文
2.(教材习题)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 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柳宗元《游黄溪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柳宗元《游黄溪记》原文及翻译译文1、柳宗元《游黄溪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柳宗元《游黄溪记》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
祠之上,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
其缺者为崖峭岩窟。
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
揭水①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
其略若剖大瓮,侧立千尺。
溪水积焉,黛蓄膏渟②。
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
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龂腭③。
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
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
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
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
山舒水缓,有土田。
(选自柳宗元《游黄溪记》,有删节)【注】①揭水:撩起衣服,涉水而行。
②黛蓄膏渟(tíng):溪水积在潭里,乌光油亮,像贮了一瓮画眉化妆的油膏。
③龂(yín)腭(è):龂,牙根。
腭:牙床。
译文:黄溪距离永州城约七十里,由东屯向南行走六百步,就到达黄神祠。
黄神祠后面的高山陡峭险峻,犹如两面高墙矗立,山上并排生长着红花绿草,这些花花草草顺着山势蜿蜒起伏,或升或降,或沉或浮。
那些没有花草的地方,则是悬崖峭壁和各种岩洞。
黄溪水底铺满了小石头。
过了黄神祠,提起裤脚涉水八十步,来到初潭,(这里的景致)新奇美丽,美得几乎让人无法形容。
初潭的大概轮廓像一个剖开的大瓮,侧壁高达千尺。
溪水汇聚在这里,乌光油亮,像贮了一瓮画眉化妆的油膏;水流疾速,像一道白虹,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有数百尾鱼儿游来游去,相聚在石头底下。
又往南走百步,来到第二潭。
周边的岩石高峻耸立,靠近激流,(山石的形状)像猛兽龇牙咧嘴,参差不齐。
潭下许多大石块杂乱排列,可以当桌凳坐下来畅饮。
(石上)有一种红头黑翅膀的鸟,大的像天鹅、朝东面站立。
从这里再往南数里,地貌变化不大,树木茂盛,山石清瘦,流水锵然有声。
再往南行一里,来到一片广阔幽深的平野,这里依山傍水,山路平坦,水流舒缓,有土地田园。
柳宗元《渔翁》原文和翻译译文
柳宗元《渔翁》原文和翻译译文《柳宗元《渔翁》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柳宗元《渔翁》原文和翻译译文柳宗元《渔翁》原文和翻译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译文: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评析: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
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
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
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
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
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
“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
“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2、柳宗元《宋清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柳宗元《宋清传》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①,咸誉清。
疾病疪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
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
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②妄人也。
”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旧唐书·萧俛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旧唐书·萧俛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旧唐书·萧俛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旧唐书·萧俛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原文:萧俛,字思谦,贞元七年进士擢第。
坐与张仲方善,仲方驳李吉甫谥议,言用兵征发之弊,由吉甫而生,宪宗怒,贬仲方,俛亦罢学士。
十三年,皇甫镈用事,荐俛于上。
自是顾眄日隆,进阶朝议郎,袭徐国公。
十月,吐蕃寇泾原,命中使以禁军援之。
穆宗谓宰臣曰:“用兵有必胜之法乎?“俛对曰:“兵者凶器,战者危事,圣主不得已而用之。
如或纵肆小忿,轻动干戈,使敌人怨结,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帝然之。
时令狐楚左迁西川节度使,王播广以货币赂中人权幸,求为宰相。
而宰相段文昌复左右之。
俛性嫉恶,面言播之纤邪纳贿,喧于中外,不可以污台司。
事已垂成,帝不之省,俛三上章。
俛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之。
穆宗即位之始,两河廓定,四鄙无虞。
而俛与段文昌屡献太平之策,劝穆宗休兵偃武。
又以兵不可顿去,请密语天下军镇有兵处,每年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谓之“消兵“。
帝不能深料,遂诏天下,如他人之策行之。
而藩籍之卒,合而为盗,伏于山林。
俛性介独,持法守正。
以己辅政日浅,超擢太骤,三上章恳辞仆射,不拜。
改任吏部尚书。
俛又以选曹簿书烦杂,非摄生之道,乞换散秩。
不许。
俛家行尤孝。
母韦氏贤明有礼,理家甚严。
俛虽为宰相,侍母左右,不异褐衣时。
丁母丧,毁瘠逾制。
免丧,文宗征诏,恳以疾辞。
既致仕于家,以洛都官属宾友,避岁时请谒之烦,乃归济源别墅,逍遥山野,啸咏穷年。
(节选自《旧唐书·萧俛传》)译文:萧俛,字思谦,贞元七年考中进士科。
因与张仲关系好,张仲方驳议李吉甫的谥号,谈论用兵征调的弊端是因李吉甫而引起的,宪宗发怒,贬谪张仲方,萧俛也被免去翰林学士。
十三年,皇甫镈执政,向皇上举荐萧俛。
从此日益被看重,进阶朝议郎,继承徐国公的爵位。
十月,吐蕃侵犯泾原,派宦官带领禁军前去支援。
种漆南园待成器——试谈柳宗元的冉溪之徙
1神州文学种漆南园待成器——试谈柳宗元的冉溪之徙徐海斌湖南永州市零陵区柳宗元纪念馆摘要:柳宗元贬谪永州,在身体、情感、心理上都深受创伤,北归长安的强烈愿望破灭后,他决计从长谋划,休养生息,以俟重新受到起用的机会,迁徙冉溪不是随时光推移的消极观望,而是借愚溪的优美环境奋发图强,以重获起用机会,为以后造福人民奠定基础。
关键词:柳宗元;冉溪之徙;待成器唐宪宗元和四年(809)七月,谪居五年的永州司马柳宗元首次收阅外地寄来的信件。
信是其父生前挚友、时任京兆尹的许孟容写来的慰问信。
这使“俟罪非真吏”(《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但仍坚持“以兴尧、舜、孔孟之道”“利安元元为务”(《寄许京兆孟容书》)的柳宗元既“欣耀恍惚,疑若梦寐”(《寄许京兆孟容书》),又似乎看到了能援引自己北归,“复起为人”(《寄许京兆孟容书》)的希望。
他高兴地回信后,又在《与萧翰林俛书》《与顾十郎书》《与李翰林建书》等书信中叙述了被贬情状,申诉自己的无辜,表达了“为量移官,差轻罪累”(《与萧翰林俛书》),北归长安的强烈愿望。
尽管他的愿望像泡沫一样很快地幻灭了,处境没有丝毫改变;但他不仅更执着坚定自己“苟一明大道,施与人世,死无遗憾”(《贞符并序》)的顽强信念和“虽万授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愚不能改”的坚强意念,而且决计从长谋划,休养生息,以俟重新受到起用的机会,“但愿清商复为假,拨去万累云间翔”(《笼鹰词》)。
为此,他于元和五年(810)毅然迁出法华寺新构西亭,来到城外潇水西岸的冉溪之旁,更溪名为愚溪,择风景尤绝处筑室建房,决溪泉,浚沟地,开始了“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冉溪》),冀求东山再起的定居生活。
当然,柳宗元“待成器”的“待”,不是那种仅仅随着时光推移的消极观望,而是以愚溪这一风景优美的有利环境去积极努力的。
首先,柳宗元致力于疗治自己心理上的创伤。
柳宗元自永贞元年(805)十一月谪贬永州后,开始寄居城内千秋岭下的龙兴寺西厢;元和四年(809)在城内东山之上的法华寺西边构筑西亭居住。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冬十月,作新亭于马退山之阳。
不斫椽,不剪茨,不列墙,以白云为藩篱,碧山为屏风,昭其俭也。
是山崒①然起于莽苍之中,驰奔云矗,亘数十百里,诸山来朝,势若星拱。
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
然以壤接荒服②,俗参夷徼③,周王之马迹不至,谢公之屐齿不及,岩径萧条,登探者以为叹。
岁在辛卯,我仲兄以方牧之命,试于是邦。
夫其德及故信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
由是尝徘徊此山,以寄胜概。
乃壁乃涂,作我攸宇,于是不崇朝而木工告成。
每风止雨收,烟霞澄鲜,辄角巾鹿裘,率昆弟友生冠者五六人,步山椒而登焉。
于是手挥丝桐,目送还云,西山爽气,在我襟袖,以极万类,揽不盈掌。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是亭也,僻介闽岭,佳境罕到,不书所作,使盛迹郁湮,是贻林间之愧。
故志之。
译文:这年冬天十月份,在马退山的南面修建了一个新亭子。
(亭子)没有砍削椽子,没有修剪亭顶上的茅草,没有修建四周的墙,把白云当作篱笆,青山当作屏风,来彰显它的俭朴。
这座山高高耸立在茫茫群山之中,直插云霄,绵延几十近百里,四周群山朝向着它,那情形好像众星拱月。
大自然秀美之景聚集在这,不被地处边远而阻隔。
但因为这儿与荒僻之地接壤,风俗与东部边界之地夹杂,周穆王的远游之马未曾来过,谢灵运的足迹也没到过这里,山路寂寥冷落,登山探寻的人也为此而慨叹。
辛卯年(元和六年),我二哥获命担任当地长官,来到这个地方试任。
因为他实施德治所以得到百姓的信任,得到信任就政通人和,政通人和就有更多闲暇时间。
因此他常常流连于马退山,寄怀于这里的美景。
(他)就筑围墙涂泥浆,建造自己安适的房屋,因此,在很短时间内就建造完成了。
每当风停雨驻,空气清新的时候,(他)就戴上头巾穿上便服,带领兄弟朋友弟子五六人,爬上山顶登上茅亭。
(他们)就手弹着琴,眼望着环绕身边的流云,日落时的美妙景象,在我胸怀之中,远处的自然万物,收揽过来还放不满手心。
柳宗元的诗有哪些
柳宗元的诗有哪些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2、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3、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4、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5、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
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
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
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
瘴痾扰灵府,日与往昔殊。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
竟夕谁与言,但与竹素俱。
倦极便倒卧,熟寐乃一苏。
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
得意适其适,非愿为世儒。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者为我拙,智者为我愚。
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
贵尔六尺躯,勿为名所驱。
6、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7、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
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
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
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
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8、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9、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10、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11、零落残红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12、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13、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篇1原文: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看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解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译文: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
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
假如〔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
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即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
恰巧裴度也奏请照看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假如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教过的人,肯定会成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观看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柳宗元传原文及翻译篇2原文:王叔文之党坐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
广州市华附奥校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广州市华附奥校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史事。
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①。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②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③之。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物:自己以外的人。
此处指群众的利益。
②宽简:宽松简易。
③便:安逸、安适。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高大的样子B.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C.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D.未尝及文章尝:曾经(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萧翰林俛书(柳宗元)(2)原文
所有的人都想要升迁显贵,我先拥有了显赫的地位,才能不能超过同僚,声望不能盖过世人,所以世人怨恨我也是应该的。
我和罪人们交往了十年,官位因此得到进升,错就错在附会他们了。
圣朝宽宏大量,对我的贬黜很轻,不足以平息众人的愤怒,所以诽谤的话语转而更多,众人一起喧哗,我逐渐变成了怪人。
弄巧设诈求取官职的人,更是用责骂我来讨好仇恨我的人,每天都有新样,务必达到讨好成功,他们自以为这是被迅速提拔的途径。
因此对我们的侮辱也加重了,各种罪名横生,不知道其中的原委,真悲伤啊!人生少有活到六七十岁的,如今我已三十七岁了,长期以来觉得日月短促,一年更甚一年,大概不超过数十年,就没我这人了。
是非荣辱,又有什么可值得论道的!要是说个不停,结果只能加重罪名。
在蛮夷中居住的时间长了,也习惯了这里的炎热和瘴气。
楚、越之间的音调很奇特,说话喧闹难懂,如今听起来也觉得正常不足为怪了,我已和这里的人成为同一类了。
家中新出生的孩子,他们都自然学说这里的话语,一天到晚两耳全听的是这种话语,听到北方人说的话语,就啼叫大呼逃避躲藏,即使是病人也恐惧惊吓不已。
自己料想在此地还能居住几时,怎还敢不知停息,说长道短,再招致世人的非议讥笑呢?我读《周易》《困卦》到其人有言而他人不信,那是因为
在困顿之时的话语时,反复更加高兴,感叹说:唉!我即使每家安置一张嘴来自我称道,也只不过是挨骂更加厉害罢了。
因此更加乐意闭口不言,和树木湿透交朋友,不再把自己的意思表达给别人。
如今天子振兴教化,禁止邪恶扶持正气,天下人都喜悦快乐,而我和其他四五个人,沦落如此,难道不是命运吗?命运是由天而定,不是说话的人所能控制的,又有什么怨恨呢?只能高兴像你思谦这些人,赶上了好时候,能在正确道义的指引下一展宏图。
正确道义的实施,天下万物都能够享受到福分。
倘若因叛贼平定而庆贺行赏之际,得以被昭宽大,买上些能养活自己的土地来耕种,早晚歌唱进而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