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

合集下载

渔业文化研究综述

渔业文化研究综述

渔业文化研究综述作者:李平邴建峰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09期渔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对现今社会的启迪不可小觑。

本文对渔业文化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概述,内容涉及到渔业文化的定义及其分类等,另外也介绍了几种独特的渔业文化。

在文末提出了国内渔业文化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渔业文化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文化之星,在人类的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

它不仅能够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而且能够推动渔业的发展,对人们的经济活动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渔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渔民的需求,渔民们发展渔业旅游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由此可见,休闲渔业旅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成为一种时尚。

而对渔业文化的研究可以说对休闲渔业旅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渔业文化的概念含义关于渔业文化的概念,学者们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一)渔业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到渔业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渔业文化同样具有类似的发展特质,其核心理念是指以捕鱼生产为主轴,以捕鱼行为所派生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为支点,涵盖物质世界和精神生活的文化总和。

(三)渔业文化,广义而言是人类在渔业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人与经济水生生物、人与渔业、人与人之间各种有形无形的关系与成果。

比如有关渔神信仰、渔船渔具、渔歌、渔号子、渔风渔俗、渔业伦理、渔业法规与制度等文化事项。

狭义而言,渔文化主要指人类在渔业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上述三种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渔业文化是指人类在渔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同其它文化一样,渔业文化同样具有丰富的内容,渔业文化不仅包含鱼文化,而且包括有关贝类、蟹类、虾类、藻类等其他渔业经济生物的文化事项。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
中国渔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就有相关的记载。

自20世纪初起,人们开始把政治、社会等观点融入到渔文化研究中,使渔文化研究百年来不断发展壮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渔业研究的知识体系出现了巨大变化,渔文化研究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以致于现在有一种新的渔文化研究形式正在实现。

百年来,中国渔文化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从历史研究角度进行渔文化研究。

百年来,中国近现代史学者研究了渔业的历史现状,收集并研究了渔业文献,开展了许多渔业史上有影响的研究,在渔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是从蓝色经济角度来审视渔文化研究。

近年来,随着蓝色经济的发展,渔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学者从蓝色经济角度来研究渔文化变迁,为渔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

三是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中国渔文化。

近几十年来,中国渔文化研究已经发展到以社会文化学的观点来研究中国渔文化,探讨关于渔民的社会文化特征、渔民族文化发展对渔业的影响,以及渔民如何对渔业发展作出贡献等等。

四是从现代渔业文化角度研究中国渔文化。

当前,渔业文化研究不仅要考察渔业发展及渔民特有文化方面的内容,还要考察渔业与渔民之间的联系,研究渔业和渔场资源的利用,以及渔业文化发展对民族文化和国家文化的重大影响等等。

总的来说,百年来中国渔文化研究方面有着许多不同的研究,从起源、发展、转型、发展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

渔文化研究不仅使我们对中国渔业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还为渔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渔文化 非遗

渔文化 非遗

渔文化非遗
摘要:
一、渔文化的概述
二、非遗的定义和意义
三、渔文化与非遗的关系
四、我国渔文化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五、渔文化非遗的意义和价值
正文:
渔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渔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包括渔业生产、渔民生活、渔民信仰、渔民风俗等各个方面。

渔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庆祝活动、手工艺技艺以及相关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等非物质文化成果的总称。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渔文化与非遗有着紧密的联系。

渔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和技艺,如渔歌、渔鼓、渔舞、渔网编织、渔船制作等,这些都是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遗的重要内容。

我国对渔文化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十分重视。

我国文化部门已经公布了多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了许多渔文化非遗项目。

同时,各地也积极开展渔文化非遗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如建立渔文化博物馆、举
办渔文化节等。

渔文化非遗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文化价值,渔文化非遗是历史的见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渔业生产和生活状况;二是民俗学价值,渔文化非遗是渔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渔民的习俗、信仰、价值观等;三是社会学价值,渔文化非遗是渔民社会的缩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渔民的社会组织、社会交往等;四是生态学价值,渔文化非遗是渔业生产的实践,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渔文化非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渔文化 非遗

渔文化 非遗

渔文化非遗(实用版)目录一、渔文化的概述二、我国渔文化的发展历程三、渔文化中的非遗项目四、非遗渔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正文一、渔文化的概述渔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渔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它包括渔业生产方式、渔民生活习俗、渔业信仰和渔文化活动等方面。

渔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我国渔文化的发展历程我国渔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和渔民生活的丰富,渔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渔文化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丰富和发展自身。

从古代的渔猎时代到现代的渔业产业化,我国渔文化经历了从萌芽到繁荣的历程。

三、渔文化中的非遗项目在我国渔文化中,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渔歌、渔鼓、渔舞、渔船制作技艺、渔网编织技艺等。

这些非遗项目承载着渔民的智慧和文化传承,是渔文化的瑰宝。

1.渔歌:渔歌是渔民在劳动中创作的歌曲,内容丰富,旋律优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2.渔鼓:渔鼓是一种民间曲艺表演形式,以打击渔鼓为主要伴奏,讲述渔民生活的故事。

3.渔舞:渔舞是渔民在喜庆节日和祭祀活动中表演的舞蹈,动作优美,寓意吉祥。

4.渔船制作技艺:渔船制作技艺是渔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技能,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艺术价值。

5.渔网编织技艺:渔网编织技艺是渔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渔网编织技艺精湛,渔网结实耐用。

四、非遗渔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渔文化是我国渔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渔业文明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渔文化,政府和民间应共同努力,加强对渔文化非遗项目的挖掘、保护、传承和推广。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对渔文化非遗项目的普查和保护,将重要项目纳入国家和地方非遗名录,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2.建立渔文化非遗项目传承机制,培养传承人,传承渔文化技艺。

3.开展渔文化非遗项目的展示和交流活动,提高渔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渔家文化宣传材料

渔家文化宣传材料

渔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源于海洋文明,代表着渔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

下面是一份渔家文化的宣传材料,希望能够为您的宣传活动提供帮助。

一、渔家文化的概述渔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渔民的生产、生活、信仰等多个方面。

渔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海洋文明,代表着渔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

在渔家文化中,渔民们通过捕鱼、晒鱼、腌鱼等方式,传承着海洋文明的精神。

同时,渔家文化也包含了渔民们的信仰、习俗、艺术等多个方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渔家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渔家文化的特点1. 海洋文明:渔家文化源于海洋文明,代表着渔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

渔民们通过捕鱼、晒鱼、腌鱼等方式,传承着海洋文明的精神。

2. 传统文化:渔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多元文化:渔家文化包含了多种文化元素,如海洋文化、农耕文化、移民文化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渔家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渔家文化的价值1. 历史文化价值:渔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中国海洋文明的发展历程,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源。

2. 艺术价值:渔家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如剪纸、泥塑、雕刻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3. 民俗价值:渔家文化中的民俗元素,如祭祀、节庆、婚丧嫁娶等,反映了渔民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如何推广渔家文化1. 加强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加强对渔家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渔家文化。

2. 举办活动:定期举办各种与渔家文化相关的活动,如展览、演出、讲座等,让更多的人亲身感受渔家文化的魅力。

3. 传承创新:鼓励和支持渔民们传承和发扬渔家文化,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渔家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4. 加强合作: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广和保护渔家文化,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渔业文化研究综述

渔业文化研究综述

艺术文化交流2013年09月下半月刊渔业文化就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文化之星,在人类的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

它不仅能够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而且能够推动渔业的发展,对人们的经济活动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渔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渔民的需求,渔民们发展渔业旅游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由此可见,休闲渔业旅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成为一种时尚。

而对渔业文化的研究可以说对休闲渔业旅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渔业文化的概念含义关于渔业文化的概念,学者们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一)渔业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到渔业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渔业文化同样具有类似的发展特质,其核心理念是指以捕鱼生产为主轴,以捕鱼行为所派生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为支点,涵盖物质世界和精神生活的文化总和。

(三)渔业文化,广义而言是人类在渔业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人与经济水生生物、人与渔业、人与人之间各种有形无形的关系与成果。

比如有关渔神信仰、渔船渔具、渔歌、渔号子、渔风渔俗、渔业伦理、渔业法规与制度等文化事项。

狭义而言,渔文化主要指人类在渔业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上述三种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渔业文化是指人类在渔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同其它文化一样,渔业文化同样具有丰富的内容,渔业文化不仅包含鱼文化,而且包括有关贝类、蟹类、虾类、藻类等其他渔业经济生物的文化事项。

二、渔业文化的分类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渔业文化的分类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渔业文化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按地理位置不同进行分类中国的渔业文化按照地理位置不同可以分为海洋渔业文化和内陆渔业文化两类。

1、海洋渔业文化按照前文对渔业文化的定义,可以将海洋渔业文化定义为:人类在海洋中从事渔业生产活动中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以海洋为载体,以海洋为背景,反映中华民族在海洋环境中积淀的智慧和传统,展现了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多样性、宏伟性、包容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等。

中华海洋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其吸收了多种不同文化的特点,如海洋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岛屿文化等,并在这些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

在海洋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都会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中华海洋文化的宏伟性表现在海洋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性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海洋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古代文明是在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同时与海洋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

海洋文化也对中国的宗教神话、艺术文学、哲学思想、建筑技术、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华海洋文化的传承性体现在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坚定传承和保护,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海洋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延续和发展。

从中华文明古代时期的探索海洋、依赖海洋,到现代时期的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等多方面的发展,中华海洋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中华海洋文化的创新性体现在其以海洋为背景,不断创新和发展自身的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华海洋文化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

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海洋文化的传承等都需要中华海洋文化持续创新。

中华海洋文化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多元融合,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国古代海洋文明、新时代海洋文明以及对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古代中华文明向海拓展,与周边海域各文明融合,形成富有特色的中华海洋文化。

新时代海洋文明对地方海洋文化的持续发展,丰富了海洋文化内涵。

二是海洋经济文化,中国是海洋国家,海洋经济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

中华海洋文化被转化为经济的生产力,成为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中华海洋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海洋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的文化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海洋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和发展特点,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海洋意识的根深蒂固。

中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拥有广袤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古代的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有对海洋的认知和利用,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海上贸易、秦汉时期的海上军事等。

古代文学作品也大量涉及海洋题材,如《孟子》中就有“三纲船之比长江之长”等描写。

这一切都表明,中国人民在很早就有对海洋的认知和重视,海洋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华海洋文化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海洋精神的彰显。

中国人民在长期的海洋活动中形成了坚韧、勇敢、务实的海洋精神。

《孙子兵法》中就提到过“从水陆合一之道,攻心为上”,这反映了海洋与陆地相结合的作战方式。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关于海洋精神的不少表现,如“浪迹天涯”的船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壮怀壮志等。

这些都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海洋活动中所展现的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

中华海洋文化还以海洋为载体展现民族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在海洋活动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

海南岛的海南文化、闽南的闽南文化等都以海洋为载体,展现了各自的文化特征,形成了多元、丰富的海洋文化体系,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更多元、多样的气息。

中华海洋文化的发展特点之一是逐渐走向开放。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中国沿海地区开始逐渐开放向外,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特别是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加深入地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各国在海洋方面的合作,促进“海上丝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中国人民也开始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了解更多国外的海洋文化,吸收和融合这些文化的精华,使中华海洋文化更加开放、多元。

中华海洋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悠久的文化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中华海洋文化也在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中华海洋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海洋文化方面的持续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文化。

中华海洋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历史文化传承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和发展特点。

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中华海洋文化源远流长,秉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中华海洋文化共分为海岛文化、海滨文化、内陆水域文化和渔民文化等。

它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古代航海文化和开放思想,丰富多彩,流传至今。

中华海洋文化传承了“船为家园”,“路就是家”等思想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崇尚自然、自由、开放的特点,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自然和谐观中华海洋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和人是一体的。

自然是神秘的,是人类永远无法完全掌握的力量,需要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

中华海洋文化更是注重了人类和大海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了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华海洋文化充分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追求自然、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自然和谐观。

三、与时俱进的开放化思想中国自古就有开放思想,尤其是在海商兴盛时期,中华海洋文化经历了长达400多年的蓬勃发展,与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欧洲以及美洲等地区建立起互通有无的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

北海、南海、东海和黄海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上文化,对世界各国海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时俱进的开放思想在中华海洋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中华海洋文化带来了更加充沛的动力。

四、创新的发展方向中华海洋文化在传承中得到了升华,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创新已成为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海洋文化研究、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和海洋旅游等方面引入更多的创新元素,推动中华海洋文化不断壮大和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海洋文化也将更加注重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断拓展海上合作的新领域,为海洋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申论渔家文化

申论渔家文化

申论渔家文化摘要:一、引言二、渔家文化的概念与特点三、渔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传统渔家文化的传承2.现代渔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四、渔家文化在申论中的体现1.渔家文化对申论的启示2.申论中渔家文化的应用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我国丰富的民间文化中,渔家文化独具特色。

它既承载着沿海地区人民世代积累的生活智慧,又展现了海洋文化的精神内涵。

本文将围绕渔家文化展开论述,探讨其概念与特点,传承与发展,以及在申论中的体现。

二、渔家文化的概念与特点渔家文化是指渔民在长期渔业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渔家文化的主要特点有:1.依海为生,以渔业为支柱产业;2.勇敢拼搏,自强不息;3.浓厚的民俗风情;4.注重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三、渔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传统渔家文化的传承传统渔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其价值。

例如,渔民们敬畏海洋、珍惜资源的观念,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以及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品质,都值得传承和发扬。

2.现代渔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渔家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一方面,渔民们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渔业生产效率,改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渔家文化逐渐与旅游、文化产业相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四、渔家文化在申论中的体现1.渔家文化对申论的启示从渔家文化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如在保护海洋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可以借鉴渔家文化中敬畏海洋、珍惜资源的观念;在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方面,可以学习渔家文化中的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

2.申论中渔家文化的应用在申论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渔家文化的例子来丰富文章内容,展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例如,在论述海洋资源保护时,可以提及渔家文化的相关内容,以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五、结论总之,渔家文化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中国渔业文化的特征

中国渔业文化的特征

中国渔业文化的特征
中国渔业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 历史悠久:中国渔业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渔业文化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被誉为"四大民间艺术"之一。

2. 地域性强:中国各地的渔业文化都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例如,南方的渔业文化反映了南方沿海地区的渔业特点和海洋文化,而北方的渔业文化则更多地反映了内陆河流的渔业风情。

3. 艺术表现形式多样:中国渔业文化通过绘画、书法、雕塑、民间艺术、戏剧等多种方式进行表现。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美观,而且富有内涵。

4. 与民生相关:渔业是中国人民的主要职业之一。

渔民家庭和社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渔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对渔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宗教信仰影响:中国许多渔村中信仰佛教、道教的人较多,这些宗教信仰对渔业文化和渔民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有些佛教寺庙会举办水陆法会等渔业文化活动。

总的来说,中国渔业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富有感染力,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发展历史。

海洋文化展现了中国人民对海洋的认知和对海洋资源的利用,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海洋的景仰和保护。

在中国历史上,海洋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塑造了中国人民和国家的形象,也影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与自然相融、传承创新。

中华海洋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涵盖了海洋传统知识、海洋风俗习惯、海洋宗教信仰、海洋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体系。

海洋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也为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中华海洋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夏商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马路的兴起,中国的海洋文化得到了更深入的传播和发展。

海洋文化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成为东亚地区的海洋文化中心,对周边国家的海洋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海洋文化与自然相融,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对海洋有着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追求,将海洋与自然风光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海洋诗画,凝聚了中国人对海洋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中华海洋文化不断传承创新,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民不断丰富和发展海洋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海洋文化符号和精神成果。

中华海洋文化的发展特点是与时俱进、对外开放、保护环境、创新发展。

中华海洋文化与时俱进,面向未来。

中国人民在海洋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吸纳新知识,与国际接轨,为海洋文化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中国的海洋产业和海洋科技不断发展,为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华海洋文化对外开放,促进交流合作。

中国的海洋文化在对外交往中,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国的海洋文化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和交流,推动了海洋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倡导和平利用海洋,维护国际海洋秩序,推进海洋经济的全球化。

中华海洋文化重视保护海洋环境。

渔文化的变迁及其蕴涵的文化价值

渔文化的变迁及其蕴涵的文化价值

渔文化的变迁及其蕴涵的文化价值中国渔业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在历史上一直处于演变变迁之中,从百余年来渔业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变迁的历史轨迹、文化特征及其对当前民族文化发展的关键性影响力。

渔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有技术进步、旅行文化的发展、政策的变化以及市场的发展。

技术进步使得渔业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丰富了渔民们的捕捞工具,从而拓展出更多更丰富的渔业文化内涵。

旅游文化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渔业和人类文明之间的联系,使大众对渔民们的理解有了更丰富的认识,从而丰富了渔业文化。

政策的变化也大大影响了渔业文化,促进了渔业技术的发展,并为渔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此外,市场的发展也推动了渔业文化的演变,使渔业行业的发展更加成熟而稳定。

因此,渔业文化的变迁对民族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体现着渔民们独有的文化精神,更重要的是把丰富的人文精神、历史记忆和传统知识传递给后代。

渔业文化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和谐发展,使得民族文化在现代文明中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弘扬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中国渔文化记叙文

中国渔文化记叙文

探索中国渔文化的历史渊源渔业,是人类最早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一个产业。

中国是渔业大国,也是渔业最发达国家。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创造了人类最优秀的渔文化,从而为世界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渔文化也就成为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渔,古称戲,指人类捕鱼活动。

文化,最早见于《易.贲.象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文化有“以文教化”的意思。

现代对文化的认识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中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及改造世界的方式和能力;狭义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渔文化是广义的文化。

中国渔文化,是中华民族自起源在中华大地上,经原始社会及各历史阶段孕育出来的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文化。

它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加以发掘和发扬。

中国人类史始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元谋人起源于云南省元谋地区。

该起源地为一盆地,位于金沙江边,并有龙川江流贯其间。

这个地理环境是个捕鱼为生存的好地方,故先民们能以发展进步。

在出土文物中,该处有带有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粗制石器和火迹。

纵观人类起源地,无不与能以生存的条件相关,尤以生命之“水”密切关连,故人类起源处多散布于河流和海岸。

直立人从树居移于地面居,其食物随之亦有改变,近水域处捕鱼为食成之必然。

以说鱼水促进了人类的进化.故后世《山海经》载,有一种长臂人可以手人水捕捉鱼。

人类利用火,是促进人类进化又一重要因素,我国北京人(北京周口店,1927)约生活在40-50万年前, 他们已能利用自然火和能保留火种。

火能将生食变熟食,利于对鱼动物肉食物的消化吸收。

与此同时,也促进渔业的发展,人类捕鱼、食鱼量大为增多。

如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1933)生活在距今约5万-18000年,其遗物中有大量鱼骨蚶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过着渔猎为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人类进化发展史,说到底实际是人类创造和使用工具的历史。

中国淡水渔文化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淡水渔文化问题研究综述

专题策划 / Special Subject Planning具有丰富的内涵、多元化的功能和重要的传承价值。

学术界对渔文化内涵的界定尚不统一。

有的学者将渔文化等同于渔业文化,认为两者基本同义,是以渔业生产为中心的文化总称[1-2]。

有的学者认为渔文化是渔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将渔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受到渔业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4]。

有的学者从广义上界定,渔文化是人类在渔业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人与经济水生生物、人与渔业、人与人之间各种有形无形的具有流转性和传承性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的成果总和,既包括地表遗留痕迹,又包括各种文学、艺术、民间工艺,还包括渔民长年累月积淀而成的特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追求等[5-8]。

还有的学者从哲学视角理解渔文化,认为它蕴含着“与鱼共生”“人鱼和谐”的思想内涵[9-10]。

即便如此,大家却都公认,渔文化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还具有不可估量的观赏与审美价值、文学艺术价值、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

1.1从金鱼到锦鲤、观赏鲤鱼——观赏与审美价值我国最早的观赏鱼当属金鱼。

金鱼作为观赏鱼养殖和传播与佛教的中国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于佛教宣扬放生可使人消除罪孽和代表了向善之心,于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寺庙及其放生池越来越多。

到了唐宋时代,达官显贵家庭饲养红鲫鱼渐渐形成风气,南宋时期出现了专门养殖金鲫鱼的职业,名为“鱼把式”或“鱼儿活”,金鲫鱼养殖的专业化使得原为上流社会所独享的金鱼观赏逐渐开始走向了寻常百姓家。

到了明代中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繁荣的经济,使得金鱼养殖繁殖和鉴赏上升为理论。

民国时期金鱼养殖起起落落,抗战胜利时约有40个品种。

新中国成立以后,金鱼品种大为增加,1958年有154种,到今天已经有300多种,成为数十亿元的大产业,每年有金鱼选美活动数十场,金鱼养殖者数百万人。

沈伯平[11]认为,金鱼被广泛应用于年画、雕刻、刺绣、彩绘等各类工艺,文化艺术形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渔业文化特征(一)

渔业文化特征(一)

渔业文化特征(一)渔业文化特征1. 渔业文化概述•渔业文化概念•渔业文化的历史渊源•渔业文化的发展现状2. 渔业文化特征•渔业文化中的艺术形式•渔民民俗文化•渔业知识和技术传承3. 渔业文化的社会作用•渔民社会地位•渔业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渔业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4. 渔业文化保护和传承•渔业文化的保护法规•渔业文化传承机制建设•渔业文化的非遗传承结语渔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民俗文化和知识技术传承,使其成为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形式。

在保护和传承渔业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法规制定和传承机制建设,同时注重非遗传承和文化创新,为渔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 渔业文化概述渔业文化的定义渔业文化是指与渔业活动相关的文化现象。

其中包括艺术形式、民俗文化、知识和技术传承等方面。

渔业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国是渔业大国,渔业文化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在长期的渔业生产过程中,渔民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现象。

这些现象在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渔业文化。

渔业文化的发展现状目前,渔业文化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渔民村庄和文化景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渔业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2. 渔业文化特征渔业文化中的艺术形式渔业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如渔歌、渔舞、渔家画、渔民雕刻等等。

这些艺术形式反映了渔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海洋的崇敬。

渔民民俗文化渔业文化中的民俗文化是指具有地方特色、独具文化内涵的习俗和传统节日。

例如,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清明节时渔民会举行“划龙船”等活动,为祭祀先人和纪念历史而进行。

渔业知识和技术传承渔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渔业知识和技术。

这些知识和技术通过传统的口口相传方式,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这也成为了渔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渔业文化的社会作用渔民社会地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渔民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阶层。

申论渔家文化

申论渔家文化

申论渔家文化【实用版】目录一、引言1.介绍渔家文化的概念2.阐述渔家文化在我国历史和地理环境中的重要性二、渔家文化的特点1.依水而生的生活方式2.独特的捕鱼技术和渔船3.丰富的渔民风俗和信仰三、渔家文化在我国的发展1.我国渔家文化的历史渊源2.渔家文化在各地区的差异和特色四、渔家文化面临的挑战和保护措施1.渔家文化受到现代社会冲击的影响2.保护渔家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的保护措施五、结论1.总结渔家文化的特点和价值2.强调保护渔家文化的意义正文一、引言渔家文化,是指以渔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方式,由渔民创造并传承的一种地域性文化。

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江河湖泊背景下,渔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它不仅为渔民提供了生活的依靠,也成为了我国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渔家文化的特点1.依水而生的生活方式:渔民世代以捕鱼为生,对水有着深厚的感情。

渔家人以船为家,飘泊在水上,与水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

2.独特的捕鱼技术和渔船:渔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创造出多种独特的捕鱼技术和渔船。

这些技术和渔船既体现了渔民的智慧,也是渔家文化的重要载体。

3.丰富的渔民风俗和信仰:渔家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风俗和信仰,如祭海、祭船、祭网等仪式,以及对海洋神灵、龙王、观音等信仰,都是渔民祈求平安、丰收的精神寄托。

三、渔家文化在我国的发展1.我国渔家文化的历史渊源: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沿海地区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渔业生产。

历经几千年的演变,渔家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2.渔家文化在各地区的差异和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渔家文化各具特色。

如东海地区的渔家文化以捕鱼为主,南海地区的渔家文化以渔猎结合,北海地区的渔家文化以海洋捕捞为特点等。

四、渔家文化面临的挑战和保护措施1.渔家文化受到现代社会冲击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渔家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申论渔家文化

申论渔家文化

申论渔家文化渔家文化是指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一种族群文化,主要存在于我国沿海和江河湖泊地区的渔民群体。

渔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色。

首先,渔家文化强调生态环保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渔民们凭借自身的经验和智慧,积累了厚重的渔业知识和技术,形成了独特的渔业管理制度,保护和维护了海洋和江河湖泊的生态环境,并且通过制定渔业法规和限制捕渔的方式,保护和保增渔业资源。

其次,渔家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

渔家族群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和互助精神,船上的渔民们共同协作,合力捕鱼,并且遵循分工合作的原则,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确保船上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种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的精神也体现在渔家集体的共同经济、共有资源的利用和共同发展上。

此外,渔家文化注重家庭和乡土情感。

渔民们对家乡和家庭的依恋和热爱,表现在他们对渔村景色的热爱、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传承和弘扬,以及对家庭的关怀和照顾。

渔民们通过居住在一起、相互关心、互相扶助,维系着渔村社区的和睦和稳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渔家乡土文化。

最后,渔家文化融入了文化艺术和民俗习惯。

渔民们通过口头传统、民歌舞蹈、戏剧表演等方式,传承和发扬了渔家文化中独特的文化艺术,丰富了渔家族群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内涵。

同时,渔家文化中的一些民俗习惯和节庆活动,如渔民节、渔火节等,也成为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品牌,吸引了众多游客。

综上所述,渔家文化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它以生态环保为基础,弘扬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家庭和乡土情感,融入文化艺术和民俗习惯,丰富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宝库。

保护和传承渔家文化,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李 勇(苏州市职业大学 管理系;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苏 苏州 215104)提要: 1906—2006年百余年间,基于民生问题的中国渔文化在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研究内容,既包括渔业生产方式和渔民生活、习俗、信仰等,又将海防、环保、市场和公司制度、渔村建设以及水产教育科研等纳入研究视野。

灵活运用其他社会学科研究方法,促进渔文化研究的发展。

这些研究丰富了中国龙文化。

关键词: 百年;中国渔文化;研究特点;评述中图分类号: K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9)06-0095-04 “渔文化”是“文化”(c u l t u r e)的一个子概念,内容包括鱼类捕捞、养殖(p i s c i c u l t u r e)、渔获物加工等渔业生产方式,也包括渔民独特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内容。

渔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龙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近代“渔文化”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很多学者认为,渔文化研究仅仅局限于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的领域其价值是有限的,渔业发展和渔民队伍的强大对于维护国家海防安全、水资源环境保护、开发渔村旅游文化资源等意义重大。

在制度层面,有关学者肯定了近代市场制度、渔业公司制度以及渔业合作社制度,认为这些制度的创新能有效地减少渔业经济的“负外部效应”,对于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渔民自身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这些研究扩大了渔文化的内涵,促进了渔文化的发展。

一、20世纪初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渔文化研究著述特点中国近代第一部渔文化专著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上海江浙渔业公司铅印的《中国渔业历史》一书。

作者沈同芳,江苏武进人。

该著作是他在江浙渔业公司任职期间,为提倡新式渔业而写成的。

沈同芳认为中国渔业的发展历史,古代尚无专史,所以他提出:“渔古无专业,故亦无专史”。

①本书分“前代渔史总论”、“渔界总论”、“渔业公司”、“渔业设官”、“渔捞”、“制造”、“养殖”和“水产”8个部分。

着重记述的是清代我国渔业发展的历史。

“前代渔史总论”中,作者认为,“渔业”一词,是人类社会“利用羽毛鳞界诸品就其所长从而为之辞”。

②意思是指人类开始定向索取大自然的自然资源作为从业的分界线。

古代所以渔业没有专业,是因那时并非只专于一业的缘故。

渔业为一专业缘自“网罟耒耜”等改良后的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的使用,赖以“以佃以渔”。

在“渔界总论”中,作者首先强调祖国的领海权,认为“海界与陆界并重,各国公例也”,“渔业者,海岸之标帜也”。

③“海界”即允许国人行渔的海洋渔业权所及的海域。

书中对于沿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中国海洋渔业权所及的区域范围有明确的划定,这在当时外来入侵最猖獗的时代政治意义特别重大。

在“渔业公司”一章中,作者着眼于维护国家的鱼盐利益,感到“自中外交通,赆琛毕达,浸成商战之世界,商战之利用合群也,惟设公司为尤”。

④他推崇渔业公司制,向国民陈述推行新式渔业的重要性,对张謇1904年为中国引进拖网渔轮的功绩给予高度的肯定,还主张利用国家机器为后盾发展远洋渔业。

文末还附有渔会组织及章程、“渔校及水产商船校之组合”内容。

“渔业设官”简述其时筹办渔业公司的情形。

在“渔捞”一章中,记载了浙江镇海的海洋渔船、渔具和渔法,以及长江安庆段及湖南洞庭湖的淡水渔具和渔法。

在“制造”一章中,记述了中国早期的水产品罐头生产。

“制造”的内容实际上是水产品的初级加工和利用。

第七部分为“养殖”,谈到日本创设水产学校传授养殖技术,这在我国古书中有很多记载。

作者引证的史料有中国古代的移殖、保护、饲养三法。

移殖法实际是鱼苗的孵化以及后来的装捞;保护法是指在养殖过程中防病害的方法,其中提到了药鱼的恶劣习俗;饲养法着重介绍徐光启的江西养鱼法。

第八部分的“水产”内容以盐产为重点,兼及水菜类和珍宝类。

所以,本书虽然名为《中国渔业历史》,实际上主要反映了清代末年中国的渔业概貌。

准确地说来,该书实为清代渔业断代史。

因为作者的宗旨是为提倡新式渔业而作,所以也是顺应当时时代发展潮流的渔业经济学力作。

本书与梁启超的《中国国债史》、魏声和的《中国实业界进化史》⑤是近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学科的萌发之作,它的出现,结束了我国渔业没有专史的历史,是中国渔业经济史的拓荒之作,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书后来还有清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中国图书公司版本。

1936年,李世豪、屈若搴合著《中国渔业史》一书出版,有学者认为“本书90%的篇幅放在三十年代渔业现状上,只有10%左右的内容是探求渔业发展历史的”,“作者是上下五千年式地勾勒中国渔业史的某些方面的发展轮廓,而未专门分历史阶段叙述,显得有些零乱和不成系统,但对于我们考察明清海洋渔业的渊源关系和历史面貌及现代海洋渔业的诞生还是极有裨益的。

”⑥还有的学者认为“本书是通代勾勒中国渔业史某些方面的发展情况……涉及淡水渔业者较少。

”⑦其实本书近三分之一的内容具有较高的渔业史学术价值。

如在“渔政设施及渔业行政机构之沿革”一节中,对于从明代的编订渔户之法,到清季政府筹办渔团、光绪末年渔业公司的建立,再到民国中央渔政设立专局以及渔业立法等渔政设施的历史演进过程,作者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

“渔会及渔业合作社之推进”一节,作者将渔业合作社和渔业银团等组织视为渔政设施,认为渔业银团“为渔业合作社推进中重要之助力”。

⑧作者将中国渔业史划分为“未开明时代”、“半开明时代”和“开明时代”三个阶段,这种观点在当时的历史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以江浙渔业公司的轮船拖网渔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为例,以史实论述轮船拖网渔业对中国水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⑨。

该著作也是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渔业发展的一个总结。

为推行新式渔业,一些有识之士如张謇等早在1904年就主张开办渔业教育机构以培养渔业人才。

此后,有1912年成立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10年的直隶水产研究讲习所等教育科研机构,对渔业经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于渔文化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30年代,民国政府组织专门人员编辑专业性的水产期刊,这些期刊有上海鱼市场的《水产月刊》、上海渔业指导所的《上海市水产经济月刊》、江苏省渔业试验场的《渔况》、上海市渔管处的《新渔》、河北水产学校的《水产》等刊物的创办。

《水产月刊》创办于1934年6月,抗日战争期间停刊,1946年复刊,1948年底因解放战争而停办,上海解放后又出版几期,该刊前后共出版50余期。

《水产月刊》的内容主要涉及鱼类学、当时中外的渔具渔法、中外渔业行政、中国渔业资源调查、东海和黄海海域渔业区秀美风光和渔民极端贫困生活状况、水产知识普及、上海鱼市场的营业统计、国内外渔业新闻,日本、美国、苏联、英国、挪威等渔业大国的渔业发展概况,既是一种渔文化科普性的读物,也向国民说明一国“渔业权”与国家主权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新渔》创刊于1948年7月,至1949年停刊,总共出版10期,该刊物宗旨,按照主办者的自称是“为增进国人对新式渔业的认识”,“积极推进机轮渔业的发展”,⑩内容涉及渔业生产方式、渔民生活、鱼市场、渔村风情等渔文化许多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后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学术界对于海洋渔业史的研究不景气。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海洋渔业史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成果评述1983年4月,张震东、杨金森编著,海洋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海洋渔业简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我国海洋渔业史的第一部著作,也是目前内容较为全面的一部海洋渔业史方面的著作。

作者特别是从海洋渔业科学技术史的角度来研究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的历史,更具有学术特色。

编写体例方面,本书“以各种专门问题为经,以各个时代发展状况为纬;有些问题主要介绍了最早的史料,因后来变化不大而未加详述”,1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

这些特点和创新将中国海洋渔业史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20世纪末期以前,渔文化学术水平较高的著作当之无愧地要数丛子明、李挺主编的《中国渔业史》了,该著作于1993年7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本书从1983年“中国渔业史研究会”成立开始,组织当时全国渔业史学界最高水平的学术骨干,“搜集资料,分组撰写,集中统改,九易春秋”,12至1992年11月才完成全部的编著工作,因而可以说“代表了国内中国渔业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13全书分上、中、下三编,前有概论,后有附录。

上编、中编各五章,分阶段叙述了各历史时期的渔业概况。

上编为史前时期至中华民国的渔业历史:史前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秦汉至唐宋时期(前221年—1279年);元明和清朝初中时期(1279—1840年);晚清和中华民国时期(1840—1949年)。

中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5年的渔业。

下编为古近代名人事要。

全书详今而略古,从远古到民国时期一百多万年的渔业史和新中国成立后三十余年的渔业史所占的篇幅相差不多,而淡水渔业史的内容在全书中所占份额就更少。

本著作虽然对明清渔业进行专章分析探讨,但却将元、明、清三个朝代合并成一个大的历史阶段论述其渔业发展,这种做法明显很不科学,因为元代和明清两代的淡水渔业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比较大的差别,差异性远远多于共性。

但作者论述1840—1949年从研究经济史的角度出发,以晚清时期机轮渔业的出现作为中国现代渔业开始的标志,脱离了以政治制度的变革为划分历史时期唯一标志的机械做法,是一大创新。

作者还以较大的篇幅叙述渔业科技和教育,反映了八九十年代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思想。

欧阳宗书著,1988年11月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海上人家———海洋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一书,是海洋渔业史研究的又一巨著。

全书八个部分,内容是“详明清”而“略古今”。

1998年恰巧是国际海洋年,中国政府又在当年正式将海洋经济确立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既然中国是太平洋西岸的海洋大国,中国从大陆走向海洋,“首先是从渔业开始起步的”,“中国由海洋迈向世界,则渔民是开路先锋。

”这是作者的写作缘起。

这一研究成果确实弥补了中国渔业史研究的一些空白。

20世纪80至90年代,为总结改革开放的成果,全国各地掀起一股编写专业经济史和各种水产专业志的高潮,渔文化研究成果和渔业志书不断涌现,很多学者开始着眼于区域渔业史和断代渔业经济史研究,形成中国渔文化研究的一大特点。

这些著作中,以沿海的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区的渔业史为多。

如《太湖渔业史》、《福建渔业史》、《吴县水产志》、《洪泽湖渔业史》、《浙江当代渔业史》、《当代中国水产业》、《江苏省渔业史》、《广西渔业史》、《福建海洋渔业简史》等。

14这些研究成果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对区域渔业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