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讲析课文讲析《岳阳楼记》1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岳阳楼记》课文理解
阅读第三节思考: 1、这一节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 写 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
霪雨、阴风、浊浪、日、星、山岳、商旅、 樯、楫、虎、猿
2、这些景物体现了洞庭湖景观的什么特征?
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 萧然凄凉
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
321、、为面这何对一会此节产景描生,写这“景种迁物情客的感骚句?人子”有生哪出些怎?样的情感? 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
练习
本文在写作上采用了那些手法?请写出两点。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2、运用对比。
《梁惠王下》中“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在本 文中把这句话发展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文章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作用?
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与后文“古仁人”“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形成鲜明对比,引出 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突出
• 1、先指出岳阳楼的胜景集中在洞庭湖 ,渲染浩瀚的气势。
• 2、接着从空间上写浩瀚的湖面。 • 3、最后从时间上写湖面上变化万千的
壮丽景象。
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 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 “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衔”“吞” 运用拟人手法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 “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 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 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 果没有这样好。
绍 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
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 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内容导读
•
《岳阳楼记》全解全析
《岳阳楼记》全解全析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词义】[守] 做郡的长官。
“守巴陵郡”就是“知岳州”。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
越,及,到。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具]同“俱”,全,皆。
【分析】开头两句,点明了重修岳阳楼的时间和主持其事的人。
“谪”,写好友政治上的失意,而“通”和“兴”又突出了滕子京政绩斐然。
这表明作者对好友在遭贬谪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成绩是十分赞赏的。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译文】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和当今贤士名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词义】乃:于是。
增:扩大。
其:指岳阳楼。
[旧制]旧时的规模。
【分析】概述重修时的盛况。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句,写出岳阳楼重修后的文化氛围,诗情雅趣,为下文“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伏笔。
[属予作文以记之。
]【译文】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词义】[属]同“嘱”,嘱托。
予:我。
作文:写(一篇)文章。
之: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分析】说明写作缘由。
以上第一部分,一方面对好友的政绩十分赞赏,一方面对“重修岳阳楼”的盛举表示支持。
这反映了作者的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也应该奋发有为而不能消沉下去。
下文的写景、抒情、议论都是围绕着如何对待贬谪这一点展开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写登楼所见景物以及不同景物所引起的不同感受。
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段):概括描绘洞庭湖的美景。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
【词义】夫(fú):指示代词,那。
胜状:胜景,美景,好景色。
胜,形容事物优美、美好,这里意为优美。
《岳阳楼记》课文分析
岳阳楼记课文分析一、分析第一自然段:1、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
答:滕子京谪守的时间、政绩以及“我”写本文的原因。
2、文中那两个词显示了滕子京的政绩答:“通”、“和”。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感情?答:流露出作者对滕子京的赞美、欣赏的感情。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4、写岳阳楼大观时,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洞庭湖景色的?答:(1)地势(在洞庭一湖);(2)空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时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岳阳楼大观具有哪些特点?答:水势洪大,水面广阔,景象变幻无穷。
6、“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原因是什么?答:“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南北交通枢纽地区)。
7、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的原因是什么?答:因为巴陵胜状,前人之述备矣,没有必要多写了;做这些本文的目的不是写景,而是写景抒情,表达作者的抱负。
8、这段描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照应题目;为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做铺垫。
三、分析三、四自然段:9、“感极而悲”和“其喜洋洋”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验和思考(原文回答)?答: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宠辱偕忘。
10、概括的说一说这两段描写的景象各有什么特点?答:(1)阴晦萧索(悲凉、低沉);(2)晴朗明丽(喜悦、昂扬)。
11、选文虽然表现了登楼者的两种不同情感,但是产生的原因相同,这个原因是什么?答:(1)景象的变化;(2)他们是容易因外物变化、个人得失而引发心理变化的人。
12.用原文回答:(1)造成“日星隐耀,山岳潜形”的原因: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2)同时描写白天和夜晚的句子:日星隐耀。
(3)文中描写风平浪静时,水中月影的句子:静影沉璧。
(4)描写月亮的语句: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3、“皓月千里……此乐何极!”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答:写洞庭湖在明月照耀下的景色以及渔夫的快乐心情。
14、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5言的对偶句。
《岳阳楼记》课文赏析
《岳阳楼记》课文赏析《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一篇著名散文。
通过对岳阳楼的景色和情感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下面从语言精练优美、结构严谨完整、情感表达丰富、主题思想深刻、文化内涵深厚、艺术手法多样和自然景物的描绘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语言精练优美《岳阳楼记》的语言精练优美,用词精准,句式灵活多变。
作者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整篇文章的语言更加优美,富有韵律感。
二、结构严谨完整《岳阳楼记》的结构严谨完整,层次分明。
作者首先简述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和建筑概况,然后描绘了岳阳楼的景色和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接着阐述了作者的忧乐思想和政治抱负,最后总结全文,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期望。
整篇文章结构紧凑,逻辑严密,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三、情感表达丰富《岳阳楼记》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
作者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叹。
同时,作者也通过阐述自己的忧乐思想和政治抱负,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四、主题思想深刻《岳阳楼记》的主题思想深刻而独特。
作者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阐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及社会责任意识。
这种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使得整篇文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五、文化内涵深厚《岳阳楼记》的文化内涵深厚而丰富。
作者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底蕴。
同时,整篇文章还融入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道家的自然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文化内涵使得整篇文章具有强烈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厚重感。
六、艺术手法多样《岳阳楼记》的艺术手法多样而独特。
作者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手法,使得整篇文章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篇文章的艺术效果更加出色。
《岳阳楼记》1
一、导入:
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传唱不衰,《岳阳楼记》也是写景状物抒发真情表达作者志向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名篇,学习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志向的。
3、简介作者和他的好友滕子京的状况及本文写作的背景:
4、小结:由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文章的结构层次为: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叙述重修岳阳楼和作记的缘由。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岳阳楼的京观及迁客骚人的情怀。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板书叙事写景抒怀)
四、再读课文
板书
或
后记
3、在作者眼中岳阳楼上的景色如何?
雄伟:⑴“衔远山,吞长江”。气势非凡
⑵“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水波壮阔
⑶“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晴变化
4、作者笔下天下著名的岳阳楼可谓是气象宏伟,你认为哪些词语体现出了这一特点?
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
岳阳楼记(含课文注音及字词详细解释)
岳阳楼记(含课文注音及字词详细解释)岳阳楼记滔滔江水,荡漾着岳阳楼的辉煌历史。
岳阳楼作为湖南省岳阳市的标志性建筑,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文人墨客的赞美与倾慕。
《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宋宣和奉使岳阳观并登武岳山记》的别称,它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著,被广泛誉为中国古代游记和散文的巅峰之作。
岳阳楼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船山岛上,始建于三国时期的东吴年间,历经漫长的历史沧桑和几度重建,如今的岳阳楼已成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建筑风格的旅游胜地。
岳阳楼记记述了范仲淹在他担任湖南官员期间的所见所闻和思考,通过描绘楼内外的景色和历史沿革,向读者展示出岳阳楼的瑰丽与壮美。
述志篇登临岳阳楼,范仲淹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政治理念。
“端午之日,湖湘之会也”,他以岳阳楼为舞台,展示了湖湘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
通过描绘湘江及岳阳楼的壮丽景色,范仲淹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深情地表达了自己“矢志不渝”的政治抱负。
登楼篇范仲淹以诗句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楼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他将自己置身于楼顶,俯瞰湖山之美,感受着湘江之宏伟和云雨之壮丽。
同时,他也借景抒怀,以楼为载体,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家国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悲凉思考。
登愿篇范仲淹在岳阳楼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这是对于岳阳楼的充分体现。
作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他的愿望和呼吁便是让烽火连天,巍巍楼阁,成为一种庄严的身份和追求。
这种追求成为岳阳楼最大的特点与魅力。
总结篇《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为了纪念丧子的侄子写下的一篇散文,是他对于各位官员的告诫,同时也是展示了他的抱负。
通过《岳阳楼记》,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范仲淹对于政治的主张,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能透过他所赞美的岳阳楼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与志向。
在岳阳楼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湖南人民对于这座楼的喜爱和敬仰。
《岳阳楼记》全篇原文及翻译注释(考点剖析)
《岳阳楼记》全篇原文及翻译注释(考点剖析)《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
由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岳阳楼记》全篇原文及翻译解释,期望大家宠爱!岳阳楼记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其次年,政事顺当,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奇特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宏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或许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蔽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忧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判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哀痛的心情。
《岳阳楼记》原文译文知识点解析及语文学习方法
《岳阳楼记》原文译文知识点解析及语文学习方法《岳阳楼记》宋·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绩之大】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天气早晚变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风大浪急】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光泽】一碧万顷;【色彩】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动态】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静态】【前六句:明媚、恬静、愉悦】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之美,借喻】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博大胸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忧国忧民】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内容梳理: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
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一、一词多义明:(1)(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2)(明媚) 至若春和景明以:(1)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2)(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夫:(1)(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2)(表句尾感叹) 嗟夫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极:(1)(直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穷尽,尽头)此乐何极(3)(表示程度深)感极而悲者矣或:(1)(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2)(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空:(1)( 天空) 浊浪排空(2)( 消散) 长烟一空通:(1) (顺利) 政通人和(2)(通向) 北通巫峡和:(1)(和乐) 政通人和(2)(和煦) 春和景明则:(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课文详细解析
《岳阳楼记》课文详细解析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结尾“时六年”,指庆历(1046)。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滕子京,范仲淹的朋友,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
古时朋友间多以字相称。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具:通“俱”,全、皆。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乃:于是,就。
增:增加,扩充。
属:通“嘱”。
](翻译: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调任巴陵郡太守。
到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了起来。
于是重修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它在上面。
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谪”字为下文埋下伏笔。
点明题意,叙述重修岳阳楼和作记的缘由。
政绩突出,引出所记,又为下文“不以己悲”张本。
作记因由。
本段着重写滕子京谪守后的政绩,引出作记的原因。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胜状:胜景,好景色。
衔远山:指洞庭湖水连接着远处的群山。
浩浩汤汤(shāng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涯,边。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早上的阳光,晚上的月光,景色千变万化。
晖,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前人之述,指前文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
极,尽。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翻译:我看那巴陵的好景色,都在这洞庭湖上。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岳阳楼记》重要课文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岳阳楼记》重要课文知识讲解一、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二、相关资料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
滕子京心里有些愤慨,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
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
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借题发挥,写出自己所推崇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翻译课文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注释】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做郡的长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及、到。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通,顺利。
和,和乐。
具:同“俱”,全、皆。
旧制:旧时的规模。
属:同“嘱”,嘱托。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时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注释】胜状:胜景、好景色。
汤汤:水流大而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岳阳楼记》课文分析
《岳阳楼记》课文分析课文研讨一、整体感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八百里洞庭湖,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北分松滋、太平等长江支流,烟波浩淼,湖山辉映,自古以来就是令人神往的江山胜地;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洞庭湖与长江汇合之处,枕山带湖,为巴、蜀、荆、襄之要冲。
北宋庆历六年(1046),一代名臣范仲淹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于是诞生。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
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寓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
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2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
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
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
一“衔”一“吞”,何等的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
“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
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3~4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奔涌跳跃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3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
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
“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
霪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怎能不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呢?第4段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
岳阳楼记的课文讲解
岳阳楼记的课文讲解《<岳阳楼记>: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嘿,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一篇超级厉害的古文——《岳阳楼记》。
你们知道吗?这篇文章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等着咱们去发掘其中的奇妙之处!先来说说作者范仲淹吧,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他就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用他那神奇的笔,给咱们描绘了一幅岳阳楼的壮丽画卷。
文章开头,范仲淹先给咱们介绍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和修建的背景。
这就好像是在给咱们打开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让咱们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去一探究竟。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 瞧瞧,是不是感觉一下子就被拉进了那个时代?然后呢,他开始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啦!“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哇塞!这景色,简直美得让人窒息!就好像咱们站在那高高的岳阳楼上,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洞庭湖,远处的山连着天,长江水滚滚流淌,那气势,那场面,太壮观啦!这难道不比咱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美景还要让人惊叹吗?可是,这还不是最厉害的。
范仲淹接着说,在不同的天气里,岳阳楼的景色也完全不一样!“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哎呀呀,这阴雨连绵的日子里,岳阳楼周围一片凄惨,让人心里也跟着难受起来,感觉好悲伤啊!这就好像咱们在下雨天,心情也跟着变得糟糕一样。
再看看晴天的时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哇哦!阳光明媚,湖水清澈,鸟儿欢快地飞翔,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花草树木生机勃勃,这画面简直太美啦!让人心情一下子就变得超级好,快乐得想要飞起来!这不就跟咱们在公园里玩耍,开心得不得了的时候一样嘛!不过,范仲淹可不仅仅是在给咱们讲景色哦!他还通过描写不同的人在面对岳阳楼景色时的不同感受,告诉咱们一个道理。
第11课《岳阳楼记》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全解读
第11课《岳阳楼记》课文全解读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3、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学法指导1.借助注释和参考书,关注古今词义的差别,准确翻译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写景、抒情、议论之间的关系,体会立意、构思之美;抓住重点语句,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音韵美。
3.结合作者生平及社会背景,理解其览物情、悲喜观、忧乐观。
文题解读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扼长江,临洞庭。
始为三国时吴国都督鲁肃训练水师时构筑的阅兵台。
唐开元四年(716)在阅兵台旧址建楼。
唐宋以后此楼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六年(1867)建。
题目中的“岳阳楼”点明了写作对象,“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点明了文章体裁。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及第。
庆历三年(1043),参与庆历新政,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
庆历五年(1045),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
皇祐四年(1052),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文学成就突出,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
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向朝廷提出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重视农桑等10项改革措施,宋仁宗纳谏后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
可惜新政实施后不久就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以失败告终,范仲淹也被贬放。
滕子京(991-1047),名宗谅,字子京,与范仲淹是同年进士,交情甚深,虽才华出众却豪迈自负,为权贵所嫉,于庆历四年(1044)被贬至岳州做知州。
范仲淹熟知他的性格,几次想劝慰开导他,却苦无机会。
第二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写信请范仲淹作记。
于是,同样处于人生低谷的范仲淹写下了这一名篇,既规劝了朋友,又抒发了自己的襟怀。
《岳阳楼记》课文及知识点
《岳阳楼记》课文及知识点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著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以描写岳阳楼的壮丽景色为主线,展现了范仲淹崇山峻岭、
丰富物产的家乡湖南形象,表达了弘扬爱国主义情感和崇尚自然美的主题。
课文中的主要知识点有:
1. 描写手法:范仲淹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来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如“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城在
湖中,楼在城上”等。
通过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地感受到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2. 地理环境:范仲淹将岳阳楼描绘为屹立在洞庭湖中的一座城楼,提到了湖南的地理特点,如丰富的山川河流、广阔的湖泊等。
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湖南的热爱和自豪感。
3. 爱国情怀:范仲淹通过描写岳阳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他谴责了君主的荒废政事,号召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拯救国家于危亡之间。
4. 对自然美的崇尚:范仲淹在文中反复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美妙,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呼吁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不要扰乱自然的生态平衡。
5. 象征意义:岳阳楼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范仲淹将岳阳楼视作国家的象征,表达了自
己对国家兴旺发达的期望。
总之,范仲淹通过描写岳阳楼的景色和抒发爱国情怀的方式,展现了自然美、家乡情怀和爱国精神等多重主题。
《岳阳楼记》课文内容逐段赏析
中考金题榜
阅读三、四段后回答
9文段③④运用 对比 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
同的景象,抒发了迁客骚人感极而悲和喜气洋洋两
种情感。
(2007烟台市)
25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 阴晦萧索,第四段描绘 的画面特点是 晴朗明丽 ;如果请你朗读,应注 意分别读出 悲哀低沉 和 喜悦昂扬的语气语调
(2004北京海淀 )
第五段理解 精读研讨,体悟观点
• 7.本文的主旨句是哪句?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怀?
主旨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
• 济8.世范情仲怀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地 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 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11、“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 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五、写作者的胸襟、抱负,与友人共勉。(议论)
7、文章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 治抱负?怎样理解这句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我国古代早有“先忧后乐”的思想,即“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来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范仲淹在本文 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观点,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 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 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 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
试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
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 “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政治抱负。
18
试试我能力 阅读第5段,完成下面题目 1、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语言表达方式? 议论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岳阳楼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岳阳楼记》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教案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1.重点:(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法引导1.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岳阳楼就在本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zhé)朝晖夕阴(huī)迁客骚人(sāo)霪雨(yín)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潜形(qián)岸芷汀兰(zhǐtīng)皓月(hào)心旷神怡(yí)宠辱偕忘(xié)浩浩汤汤(shāng)2.朗读全文,做到本成诵?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部编版九上《岳阳楼记》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岳阳楼记》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职务。
昔日好友滕子京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一口答应。
庆历六年(1046),他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二、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范仲淹(989一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
本文需熟读背诵。
知识重点一、全文展示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哮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主题概述本文通过对岳阳楼景色的描写以及“迁客骚人”观景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同时也借以劝勉好友滕子京。
《岳阳楼记》课文解析
《岳阳楼记》课文解析岳阳楼记课文解析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写的一篇散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名篇之一。
它以岳阳楼为背景,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并深入探讨了人生哲理和历史变迁。
下面将从各个方面对《岳阳楼记》进行详细的解析。
导言范仲淹以“黄石公”自称,开篇即以岳阳楼作为文章的主题,并通过对楼的位置、形状、历史等方面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了文章的主题。
导言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为后文的叙述做铺垫。
景色描写接下来,范仲淹通过对岳阳楼所在地湖光山色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江南的美景之中。
他描绘了湖光山色的壮丽,山有峻峭之势,水有波澜之容,以此凸显出岳阳楼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壮丽之美。
历史变迁范仲淹在文章中将岳阳楼和当地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
他提到了楼台的渊源,从楼台的起源到不同朝代的修建与重建,展现了岳阳楼曾经经历过的历史风云。
通过对历史的描写,范仲淹向读者传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
人文风情范仲淹在文章中还描绘了岳阳楼周边的人文风景。
他描述了楼前的船只行人,以及楼上的观者们,展现了岳阳楼曾经的繁华与喧嚣。
并通过一位游客的感慨,提出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人生哲理文章的最后,范仲淹以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
他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呼应了历史的变迁。
这句话意味着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生的短暂,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结尾《岳阳楼记》是一篇通过对岳阳楼的描写来阐发人生哲理和历史变迁的散文。
范仲淹以生动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人文风情,并引发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这篇文章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总结通过对《岳阳楼记》的解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范仲淹的文学风格和写作技巧。
他以岳阳楼为中心,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变迁和人文风情的描写,展现了深邃的人文关怀和精湛的写作功底。
范仲淹以朴素而深刻的文字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讲析《岳阳楼记》1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岳阳楼记》,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篇初级班雨桐妈妈两次课的感想。
第一次课的感想:在非常老师紧锣密鼓的安排下,终于迎来了初级班的第一堂课。
孩子还比较平静,只是我既紧张又期盼,紧张的是怕我们没有准备好,跟不上节凑,盼的是快点儿让孩子的阅读和作文是那么回事儿。
在《小苹果》的音乐声中,老师哼着小调出现了,还鼓励小弟子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
女儿便在电脑前,哼哼唧唧、手舞足蹈来。
这哪是上课啊,就是一个茶话会、一个party,一个盛大的party。
这样的课孩子们能不喜欢么?原来,书是这样读的。
阅读不仅仅是阅,关键是要读,要读得有起伏、有腔调、有断续、有情感有气势,还要融入到作者的情感当中去。
朗诵的人是和作者同伤悲共快乐的。
而不是和尚念经式的读书。
在老师的带领下,女儿读起来是那么回事儿了,也激起了我朗读的兴趣,不过我觉得女儿比我悟得好,下课后还趁热打铁把当天的经典照老师说的方法读了。
希望她能坚持下去。
原来,正确读书的方法和习惯,是提高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根、是本、是源头。
现在既然找到了源头,就要从源头抓起。
用老师传授的方法去读,并把它转化成一种习惯和动力。
原来,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平庸的作文时写出来的。
一篇好的、完整的作文是要经过口说、文字和修改三部分完成的,一步也不能少。
平时写作文要孩子口说,总是半天才说一句,要么半天也说不出一句,看来还是平时说少了,也不怎么喜欢改作文,总之是嫌麻烦。
今后要弯下腰、附下身,从口说作文抓起。
先让孩子开口,到说,再到不停的说,最后说过不停。
要像群里许多优秀的妈妈一样,在游戏中说、亲子中说、睡觉时说、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说起。
原来,口说作文变成文字后还需要修改。
一篇文章的第一稿出来后,还是有很多臃散、累赘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去修改,去掉臃散、累赘,留下筋骨和主干,文章自然而然站直了,精气了。
读起来也顺畅了、有底气了。
修改是通向成功的最后一步,所以要带领孩子,去养成修改的习惯。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两个小时在朗诵、抢麦和老师激情高涨的讲座中溜走了,像一阵风一样溜走了,剩的是满满的收获,满满的......第二次课的感想:窗外的雨一直在下着,我坐在电脑前心如同这潮湿的空气般,需要来一阵烈风使劲地吹去阴霾,才能平复,而此时,初级班第二次课程已结束许久许久。
作为一个十岁孩子的妈妈,每晚还得坐在电脑前学习怎样写作文。
而古人那简短的、只有几十个字的诗里蕴含着如此绚丽多彩、悦耳动听的文字。
我不禁哀叹自己的薄学和寡闻,要学好作文,必须从文字着手,请大声读三遍“我要让我的文字充满颜色和声音”。
在老师的的浸染下,渐渐有所感悟。
颜色和声音是大自然的精灵。
这些精灵是调皮的、活跃的,它的出现让你的文章富有层次感、画面感,更如同一首优美的钢琴曲、交响乐。
只要你巧妙的利用它们,它们是有灵性的。
文字不应是白纸黑字下单纯的黑色符。
它们是有颜色、声音、、味道、气味的,更充满想象和灵性的。
六根六尘世解决作文干瘪、庸散的法宝。
它会让颜色充满动感、颜色和声音。
每一个东西都有他的多面性,只要你静心发现“我有一个比蜜还甜的名字”、“我有一个五雷轰炸的名字”、“我有一个彩虹般的名字“、“我有一个香气四溢的名字”、“我有一个如神仙般的名字”、“我有一个彩虹般的名字”、“我有一个酥脆脆的名字”......说破天,就是你想咋说就咋说,你怎样说都不为过。
此处无声胜有声,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制造声音,你只需似乎一下、好像一下、宛如一下、如同一下就会出效果。
老师的话如同强效剂注入我的体内,我正慢慢地消化、吸收,等待他开花、结果。
接下来我们学习《岳阳楼记》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这个名文,围绕几个方面来讲,也是大家要把握的重点。
一是讲这个文章的结构,这个文章的结构好在哪里,妙在哪里;二是细讲字意,文章里的字词好在哪里,意境在哪里;三是心性,从来没有一个文章,是为了写景而写景的,就如前天讲的潭记,如果只是体会到是一个写景的游记,那是入门都没有,门槛都没摸到。
景就是心,心就是景。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心如何,景就如何;识有变,物就有变。
我们学古文,一定要站在佛学的高起点上。
佛学是大智慧。
如果没有一定的佛学基础,对古文,就不会有更高的认识。
这个是真的道理。
岳阳楼记,一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开头,交待作本文的来由。
一开头,就是要讲来由,为什么来。
在佛经里,就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个部分,序是头,人的头就要有脑,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文章的主题,总纲;中间是身,这个身,不是简单的形容,是身就是要五脏六腑,心肝脾肺肾,彼此要有联系,最后是脚,我们现在讲叫尾,这个脚也好,尾也好,是用来干嘛的?是平衡的,站稳的,也是站定的。
这就是文章的标准,不要简单地理解文章的头,就是开头,不仅是开头,还是头脑的头;身、尾也是如此,所以文章的这个头、身、尾不要简单地当成是一个形,头是人之头,身是人之身,脚是人之脚。
要有这三个标准,没有这个标准,就会驴头不对马嘴,头是有了,但却是个驴头,脚可能也有了,但是个狗腿。
有其形,无其实,不会是好文章。
所以要是有孩子的作文上来,说不定我会讲这个作文怎么没头啊,孩子要是问了,这个开头不是头吗,我就讲了,这哪里是个头啊,最多是个驴头;同样,要是有孩子的作文上来,说不定我会讲,这个作文怎么没有尾,没有脚啊,孩子要是说了,这个最后一段不是脚不是尾吗,我就讲了,这哪里是个脚,最多是个狗腿,哪里是个尾,最多是个鼠尾,大家明白了吗,这个头、身、尾。
一定要有其名,还要有其实。
还是怕大家不明白,还要讲啊,现在的老师,当然是一个现象不是绝对的,指着文章的开头就讲,这是头,这样讲,孩子怎么可能明白,怎么能写作文的时候把头整好,明白了,就可能把这个头整理好好的,上点发胶,打点发腊,看上去就好看,这是表面,不是实质。
比如说,毛主席在论革命统一战线一文中,是这样开的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这个头,开得多有力,开得很直接。
大家知道一个人,往跟前一站,首先别人注意你的,就是你的整个头,别人注意你的这个头非常重要,我们也会讲,叫开卷有益,也是这个意思,打开书卷,就要有益,你往前一站,就要看出你是美女还是帅锅。
这是开卷有益。
往前一站,啊,美女,往前一站,啊帅哥,这就是开卷有益,所以啊,还要强调,这个头,不是平时讲的那个开头的“头”,是有头有脸的那个“头”,是头脑的“头”。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庆历四年春,庆历是年。
过去皇帝上台,都要重新起个年,为什么要有个年?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起警醒皇帝的作用。
我们在座的妈妈,特别是当户主的妈妈,也要有个年,称职多少年,不称职也没脸,梦妈的孩子三岁,所以起个年叫梦妈三年。
牛妈的孩子十二岁,现在可以叫闲步十二年。
这一年的春天,滕子京,是范仲淹的朋友,谪就是贬的意思,从京城被贬到了巴陵郡当太守。
这个守,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当太守,这就是古文有意思的地方。
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一个字放在哪里不会影响句子的意思,不象拼音文字,不能乱放。
中国字,可以自由放,“你吃饭了吗?”,“饭,吃了吗?”,“吃了吗,饭?”都可以。
越明年,就是过了一年。
这个滕子京有能耐,有本事,一下之后把这个地方治理得很好,所以下面讲——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通人和,很熟悉,但要细讲,就丰富了,什么叫政通?上级发个通知,说今天下雪,大家提前来上班扫雪,员工恨不得五点就来公司,开开心心地来,就叫政通,政令通畅,无事不办。
如果要你来扫雪,你还说昨天加班,晚上吵架,早上还要送孩子,找各种理由,结果三三两两来公司,没有气象,这不叫政通。
人和,就是团结,就是和气,就是和谐。
什么是和,这个是大学问,我们从心性上来讲,有句话叫心平气和,不急喘气,不心乱跳,没有高血压,不上火,就是和。
心静气顺就是和,心一和了,看不惯的事也看惯了,见怪也不怪了,见如不见,一片欢喜,就是和,每个人的喘气是平静的,心跳是正常的,这社会就安定,详和,所以这就叫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是俱,统统的。
一片兴荣,学校新建,马路翻新,农民不违农时,该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等等,这就叫俱兴。
政通人和,必然经济兴,所以地方财政就有钱了,就来把这个楼重新装修,这就是一个标志。
过去,在商朝流行铸青铜大鼎,标志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这个楼重建,也是这个意思。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所以,增其旧制,通俗地讲,就是恢复传统,大家学了这么久,在这个群里,大家要知道,孟子孔子老子是复古的,这个复古,要正思维,就是讲传统。
我们学《孟子》,孟子句句不离尧舜,“言必称尧舜”,讲的就是这个传统,这个传统是什么,这也是一个大题目,不要以为过年拜年吃饺子包汤圆就是传统,这只是传统的表面,是传统的一种表现形式。
传统的内核是什么?是明心见性,找到人自我的本来面目,这才叫传统。
在传统中找到人本来具足的仁、义、礼、智、善、孝、忠等等,这才是传统,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过去是铸鼎记事,现在是建楼,然后把唐朝的当今的贤人的文章,放在这个楼上。
在《千字文》里有一句话叫“勒碑刻铭”,都是一个意思,形式不同,但内核是一样的,这个勒碑刻铭,铸鼎记事,建楼赋诗,内核是一样的,有深意。
比如我们的公司,有几个公司有大事记?有几个公司搞这样的象征性的东西,不要小看这个象征。
就是去天安门,看升旗,这个多重要,这是象征意义。
作用不可思议,推荐一本书,叫创造卓越的激情,是外国人写的,其中就讲到这个象征的作用。
讲的很透。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是嘱,叮嘱交待、拜托。
这个嘱,也要好好体会,过去我们略略讲过,曾国藩的五到,其中一个叫口到,口到要怎么做,不是开开口讲讲话,是嘱,开口讲话不叫嘱,满含深情的、有感情的、真心的才叫嘱,我们当妈妈的,对孩子就要嘱,叮嘱,不要喊,不要嘴上说,要心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