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浅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合集5篇)
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合集5篇)第一篇: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1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
”也就是说,从小养成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一个人自幼就应该通过教育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我们的学习、生活、做人、处世,它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干预着我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我们的人生。
然而,一个人的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后天成长中慢慢养成的。
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从细节入手,潜移默化地融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一、改变固有环境,培养良好习惯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往往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孩子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孩子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大环境的特殊性。
农村地区相对来讲,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人与人之间交流较少,是一个不利于孩子好动和发展好奇心的环境,容易致使孩子性格孤僻;2.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由于当前农村家庭青壮年父母外出务工,孩子大多留守与老人生活,成为留守儿童,孩子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缺少文化知识的教育,致使影响孩子性格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的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
因此,教师要营造环境,制造氛围,尽可能地弥补孩子在这种大环境下的教育缺失,给予孩子更多情感上的帮助、心灵上的慰藉。
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追求上进,希望获得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认可与赞扬的孩子,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固化习惯所致。
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精选五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精选五篇)第一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小学生行为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学习,有助于个人的生活,有助于以后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使其真正获得成功。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案例介绍:学生李海瑞,聪明、好动,反应快,但自身有很多坏毛病,如:上学经常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注意听讲,捣乱别的学生等。
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一个“调皮大王”。
学习成绩一直很差, 刚转入我班时,每次测验都不及格。
上课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几分钟就动桌凳、摇头晃脑,甚至有时还把桌子弄翻了,影响别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时间爱搞“恶作剧”,欺负其他同学;书写很不认真;在家任性、冲动,稍有不如意就大喊大叫,母亲根本管不了他。
分析:该同学虽然好动、精力不集中、任性、学习成绩很差。
这主要是由于家长没有时间管他,在学校里也是“人见人恨”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甚至不再管他。
但该同学头脑聪明、精力充沛,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欲望。
如有时他表现好了或是认真做对了一道题,只要老师及时表扬鼓励,他就会保持比较长的时间表现良好。
采取的措施:对这样的学生老师需要倾注爱心、关心和耐心。
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多关心他的学习与生活,拉近他与教师的距离,要耐心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急于求成,要时时关心、时时指点,有进步就表扬鼓励。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及时鼓励他的每一次良好表现,有进步时就给予肯定,让他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头。
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你进步了,很好!”、“你做得很好很认真,同学们都应向你学习。
”、“你的回答太好了!”等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训练,就会使他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老师多和家长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转化。
耐心说服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让家长多关心一下学生的学习和表现,多问一下学会了那些知识,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并抽时间帮助他把问题解决。
从小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5篇范例)
从小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5篇范例)第一篇:从小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从小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生。
但时下的父母对孩子太过关爱,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有太多的容忍,甚至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但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孩子的恶习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演愈烈。
王品深信孔子之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通过教育培养,原初一样的孩子,后来却会大相径庭。
她认为,习惯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的。
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的养成中,才有伴随其一生的优秀品质与良好习惯。
有些孩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这不是因为没有受到惩罚,而是困为没有立即受到惩罚。
有一些父母常常碍于面子,或不想亲自对孩子进行惩罚,当发现孩子做错了事或者有某些不良习惯后,常常爱对孩子说:“你等着,等你爸回来了有你好看的{”“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这些话对孩子来说通常会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诚惶诚恐,只想赶快逃离家庭.一是不当一回事儿,把父母的话早忘耳根后了。
可见,不及时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惩罚,孩子会觉得你不过是说说而已,该犯的错误还是照样犯。
这样,父母的话就无法起到惩罚的作用。
所以,当发现孩子做错了某件事时,必须赶快执行惩罚措施。
从心理学讲,习惯是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个具体的事件中,日积月累而成的。
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就要从儿童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着手。
习惯的培养不是光靠说教就能完成的,孩子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有好习惯的,还是有坏习惯的,都是他学习的榜样,尤其是老师、父母、爷爷奶奶等。
大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产生影响。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养成的,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逐步养成。
因此,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要坚持到底。
第二篇: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良好习惯越早养成,孩子受益越早,家长越轻松。
那么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哪些良好习惯呢?如何养成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生活习惯1、坚持不懈,严格要求。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案例一:坚持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小明是一位非常自律的小学生,每天晚上都会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这种良好的作息习惯不仅提高了他的身体健康,也使他在学习和生活中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
教育方法:1.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家长为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
2.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家长陪伴孩子入睡,鼓励他们养成独自入睡的习惯。
同时,避免孩子在睡前进行过度兴奋的活动,如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
3.早起锻炼:鼓励孩子在早晨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晨跑、做体操等。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
案例二: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小红是一位非常注重卫生的学生,每次接触公共场所或外出回家后,她都会立即洗手,并定期修剪指甲、洗澡、换洗衣服等。
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她预防了疾病,也让她在同学和朋友中赢得了赞誉。
教育方法:1.示范引导:家长要亲自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教育孩子为什么要勤洗手,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勤洗手的重要性。
2.督促提醒:家长要经常督促和提醒孩子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或使用公共餐具后。
3.定期检查:家长要定期检查孩子的指甲是否修剪得当,衣服是否干净整洁。
案例三:培养整理物品的好习惯小李是一位非常有条理的学生,他的书桌、书包和房间总是整理得井井有条。
这种良好的整理习惯让他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高效和有序。
教育方法:1.制定规则:家长要为孩子制定合理的规则,要求他们把自己的物品整理好并归位。
例如,要求孩子在完成作业后立即将书桌整理干净,玩具和衣物要放在固定的位置。
2.提供帮助:家长可以提供一些整理物品的技巧和方法,如分类整理、标识等。
同时,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助他们一起整理物品。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5个案例分析养成好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5个案例分析,旨在讨论小学生如何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案例一:小玲的整洁习惯小玲是一名小学生,她经常把书包乱七八糟地塞满了,无论去学校还是回家都是如此。
她的书桌也总是一团糟,书、纸张和杂物到处都是。
这样的习惯让她经常找不到自己的东西,而且影响了学习效率。
解决方法:教育小玲养成整洁习惯需要从长远角度进行。
她的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制定一个简单的整理任务,例如每天放学后整理书桌,每周整理一次书包。
同时,可以鼓励小玲将自己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将书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
家长和老师的榜样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应该时刻保持自己的物品整洁有序,以此来影响小玲。
案例二:小明的良好饮食习惯小明是一个爱吃零食的小学生,经常把零食当作主食,偏食不爱吃蔬菜和水果。
这样的饮食习惯不仅影响了小明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肥胖。
解决方法:对于小明这样的情况,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给他提供健康的饮食选择。
他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饮食计划,包括提供多种蔬菜和水果选择,合理安排主食和零食的摄入。
同时,可以以身作则,让小明在家长和老师的影响下逐渐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案例三:小华的课前准备习惯小华是一个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的小学生。
经过观察,发现他在每次上课前都没有进行课前准备,导致上课时容易分神,听不懂老师的讲解。
解决方法:小华需要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他的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他建立一个定期的学习计划表,明确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且要求他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例如预习课本内容、背诵单词等。
同时,可以给予小华适当的奖励和肯定,鼓励他坚持下去。
案例四:小明的阅读习惯小明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小学生,他总是把看书当作一种负担。
这种习惯导致他的语文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不够强。
解决方法:为了培养小明的阅读兴趣,他的家长和老师可以多给他提供有趣的故事书和读物。
同时,可以让小明选择他感兴趣的书籍,培养他的主动阅读能力。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南昌市曙光小学黄恋恋心理学家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就等于在塑造成功。
”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化解困难、培养自信。
我们从小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孩子在小学这个阶段,小学是基础教育时期,在打好孩子基本功的同时,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孩子集中精力做事的好习惯。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要求孩子专注,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有的小孩总是喜欢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这样长而久之就会养成孩子三心二意的不好习惯,这时家长就应该及时的纠正孩子这不好的行为,如可以关掉电视,静静的坐在孩子身边一会儿,和孩子静静的讲讲话,然后再来让孩子一心一意的做作业。
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
经过训练,现在孩子回家后很快集中精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二、培养孩子养成有条理的习惯。
上课时,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我的本子没带。
”“老师我的笔找不到了。
”等等之类的问题,发生这样的现象都是孩子们没有养成有条理的习惯,那么在孩子就要养成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
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这时家长就要让孩子养成每天做完作业后或者看完书后,让孩子们检查检查,书本是否已经在书包里放整齐了,还有什么学习用具落下没?在等到第二天上课前再次进行检查,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做事有条有序的良好习惯了。
三、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我们经常会碰到孩子问:“爸爸这道题怎么做?您能教教我吗?”而大多数家长都说:“老师不都教过了嘛,自己去想,自己去做。
”这时我们的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
而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他就包办代替,这时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孩子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案例3篇
小学生学习习惯教育案例3篇案例一:培养良好的学习计划习惯背景介绍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
通过与小明的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我们发现小明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学习计划,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小明养成良好的学习计划习惯,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 与小明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我们与小明一起制定了一份每周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目标。
同时,我们鼓励小明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进行调整。
2. 设立短期目标:我们指导小明设定短期学习目标,例如完成某个数学题目的学习或阅读一本新书。
这样可以帮助他更好地掌握学习进度和提高学习动力。
3. 定期检查和反馈:我们定期与小明进行学习计划的检查和反馈,了解他的学习进展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结果与反思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有目标地进行学习。
同时,他也逐渐养成了制定和遵守学习计划的习惯。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培养小学生制定和遵守学习计划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学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背景介绍小红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她对阅读没有太大的兴趣,阅读能力也相对较弱。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小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有趣的阅读材料:我们为小红挑选了一些适合她年龄的有趣的阅读材料,包括绘本、故事书等。
我们希望这些材料能够激发她的阅读兴趣。
2. 设立阅读时间:我们建议小红每天设定一段时间用于阅读,可以是在睡前或者课余时间。
我们鼓励她坚持每天阅读,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心得。
3. 引导阅读思考:我们引导小红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例如思考故事的情节发展、角色性格等。
我们鼓励她与家长或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结果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逐渐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她的阅读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生是成长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益于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具有塑造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源于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应该从小抓起,给予孩子良好的榜样和引导。
父母应该注重孩子的日常生活细节,比如说话文明、礼貌待人、尊敬他人等。
父母还要正确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感情,学会宽容、谅解和帮助他人。
只有家庭环境良好,孩子才能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
老师是小学生的导师,应该给予他们良好的引导和榜样。
老师应该注重教育小学生遵守纪律,尊敬他人,有礼貌,学会独立和自主等。
学校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启发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学会感恩等良好的品质。
在学校的教育下,小学生将会懂得守纪律,尊敬关心他人,努力学习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社会环境也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着很大的影响。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社会环境是否健康和良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社会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减少不良的影响,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只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孩子们才能受到正确的引导,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家庭应该成为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第一课堂,父母要做好身心的示范,正确引导孩子。
学校应该成为孩子的第二课堂,老师要做好榜样与引导,教育孩子学会守纪律,尊敬他人,有礼貌等良好的品质。
社会应该成为孩子的第三课堂,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减少不良的影响,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小学生才能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的成长。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10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10个案例分析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的分析:案例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文明卫生,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活动。
班级老师利用班会时间,向学生讲解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例如,老师会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洗手液、牙膏和牙刷,并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同时老师也会鼓励学生每天做好床铺整理、课桌整理等日常卫生工作。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卫生的重要性,逐渐养成了自觉做好日常卫生工作的好习惯,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自我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好习惯,从书开始”的阅读活动。
活动中,学校购买了大量的优秀图书,并组织学生们进行阅读。
同时,学校也组织了一些读书分享会和阅读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自觉阅读的好习惯,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阅读水平,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安全出行,文明行为”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通过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养成了文明出行的好习惯,不仅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提高了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案例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某小学,学校开展了“健康饮食,从我做起”的饮食教育活动。
通过讲解饮食健康知识,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和农田等实地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饮食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也提供多样化的饮食选择,鼓励学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高热量食品。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逐渐养成了健康饮食的好习惯,不仅保持了健康的体魄,也培养了自己的饮食自律和健康生活方式。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案例1:每日读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明逐渐养成了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他发现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开拓思维,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小明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和鼓励,小明不仅培养了对阅读的兴趣,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案例2:定时作息小华是一个乖巧的小学生,但是他有一个坏习惯,就是经常熬夜玩电子游戏。
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他的父母决定制定一个定时作息的计划。
每天晚上的8点半,小华都要停止玩电子游戏,洗漱准备上床睡觉。
父母会给他读一段故事,帮助他放松身心,入睡。
早上七点半是小华的起床时间,无论是否有学校,他都要按时起床。
如果小华在起床后有剩余时间,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如画画、看书等。
经过持续几个月的培养,小华成功养成了定时作息的好习惯。
他发现自己每天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父母也感到欣慰,因为小华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他在学校的行为表现也变得更加规律。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定时作息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案例3:坚持运动小杰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但是他常常因为爱玩电子游戏而忽视了运动。
为了培养他的运动习惯,他的父母决定每天晚饭后一起进行户外运动。
他们选择了一些适合小杰年龄的户外运动项目,比如骑自行车、打篮球、跳绳等。
他们会为小杰制定一个运动计划,每次运动的时间大约为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杰逐渐养成了坚持运动的好习惯。
他发现自己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强壮,体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杰的父母也发现他在学校的表现更积极活跃,注意力更集中。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表现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3个案例分析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孩子们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案例分析,希望能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
案例一: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小华是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经常在课堂上打断老师的讲解,抢着回答问题。
虽然他有时候回答得很好,但这种行为却影响了课堂秩序和其他同学的学习。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和家长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改正这个习惯。
首先,老师在课堂上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在回答问题之前先举手,等待老师点名再回答。
同时,老师还经常请小华回答一些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以鼓励他养成认真思考和倾听的习惯。
在家里,家长也注重培养小华的倾听习惯。
例如在餐桌上,家长会要求小华先听完其他人的发言,然后再表达自己的看法。
同时,家长还会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小华学会尊重他人,比如耐心听别人说话,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华学会了尊重他人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这个习惯不仅帮助他在课堂上更好地学习,也使他在生活中更加受欢迎。
案例二:勤奋学习,注重时间管理小丽是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非常喜欢看电视和玩游戏。
因此,她经常拖延作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老师和家长决定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她改正这个习惯。
首先,老师为小丽制定了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将每天的作业分配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同时,老师还鼓励小丽在学习时集中精力,避免分心。
在家里,家长也注重培养小丽的时间管理能力。
他们设定了一个合理的时间表,要求小丽按时完成作业和休息。
在规定的时间内,家长会限制小丽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并鼓励她多参加户外活动和阅读等有益的学习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丽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勤奋学习。
这个习惯使她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也帮助她在生活中更加自律和有条理。
案例三:热爱阅读,提升语言能力小明是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平时不太喜欢阅读。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培养好习惯成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学阶段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教育者需要关注并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名小学生背诵英语单词的案例,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和培养,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案例分析: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在学校表现良好,但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尤其是在背诵英语单词方面,他经常临时抱佛脚,导致功效不高。
经过老师和家长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通过培养好习惯可以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效果。
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习惯对小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首先,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可以有效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培养自律和责任感。
小学生通过坚持养成好习惯,培养了自律和责任感,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
最后,良好的习惯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能够维护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为了帮助小明养成背诵英语单词的好习惯,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通过与小明一起制定背诵英语单词的目标和计划,明确每天背诵的单词数量和时间安排。
这样可以帮助他形成规律的学习习惯。
2.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小明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和诱惑。
这可以帮助他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引导正面反馈:每当小明坚持按计划背诵单词时,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
这种正面反馈可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4. 培养自律和坚持的意识: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小明理解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他自律、坚持的意识。
让他明白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收获。
5. 激发学习兴趣:为了增加小明背诵英语单词的动力,教育者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学习活动,例如利用卡片游戏、配对游戏等方式进行学习。
幼儿园小朋友的好习惯案例分析与行为培养方法
幼儿园小朋友的好习惯案例分析与行为培养方法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家长和老师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从幼儿园小朋友的好习惯案例出发,结合行为培养方法,探讨如何帮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
1. 起床洗脸刷牙小明是一名幼儿园小朋友,每天早上都能准时起床洗脸刷牙。
这是因为他的父母从他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定期作息和自理能力。
他们会在他身边陪伴他一起完成这些日常生活习惯,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他这些好习惯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会给予他一些奖励和肯定,让他养成坚持的习惯。
2. 整理玩具和书包小芳是另一位幼儿园小朋友,她能够很好地整理自己的玩具和书包。
这得益于她的老师在幼儿园里对她进行了行为培养。
老师会引导她们组织游戏和学习用品,告诉她们整理的重要性,并倡导“一物一放,一物一收”的理念。
她们还会进行集体榜样表彰和小组竞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整理,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3. 礼貌用语和行为小华在幼儿园里备受老师和同学们喜爱,因为他总是能用文明礼貌的用语和行为来与他人交往。
这得益于他的家庭教育和老师的引导。
在家里,父母会用身教和言传来教会他礼貌用语和行为,并对他进行鼓励和奖励。
在幼儿园里,老师会以身作则,引导他们在日常交往中用礼貌用语,并倡导互助和合作的行为模式。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养成好习惯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专业引导。
家长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借助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奖励机制,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养成坚持的习惯。
在幼儿园里,老师应该注意对孩子进行行为培养,通过游戏和集体活动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家长和老师们应该多给予孩子们肯定和鼓励,在失败中寻找成功,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
幼儿园小朋友的好习惯案例分析与行为培养方法,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引导和实践。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精选5篇]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精选5篇]第一篇: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南区九年制学校陈玉成内容摘要: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要靠学校教育、教师引领、家庭监管、社会氛围各方面的共同教育,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监管社会氛围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小学生的好习惯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而良好的习惯是小学生在小学生涯中必须要养成的,这是一个艰难切漫长的过程。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除了学生本身主动的在学习生活和日常活动中要进行一点一滴的积累,并且依照一定的标准及时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改正,和反省之外,更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运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起到一个监督,评判,并纠正的作用。
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规范,训练,矫正和强化。
同时,也学要学校的积极配合。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场所,需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来配合教师的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氛围,有助于加快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另外,家庭风气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
所以,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统一的习惯养成计划,并在良好的社会风气下,共同为学生的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不仅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要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
一、学校履行教育义务首先,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应绿化、美化校园,使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育人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师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就会增强。
让健康、向上、优美的校园环境在陶冶学生情操、创建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大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好的习惯不仅有助于学习,更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案例一:“小马虎”变“细心娃”学生姓名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但在学习上总是粗心大意,作业和考试中常常因为马虎而丢分。
老师通过观察发现,他在做作业时总是心不在焉,一边写一边玩。
为了帮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老师首先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让他明白认真细心的重要性。
然后,老师为他制定了一个专门的学习计划,规定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
同时,在他做作业时,老师会定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家长也积极配合,在家中为他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每当他认真完成一次作业或者考试取得进步时,家长都会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带他去公园玩或者买一本他喜欢的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姓名逐渐变得细心起来,作业的正确率明显提高,考试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像学生姓名这样马虎的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及时的监督和适当的奖励,帮助他们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案例二:“小懒虫”成“勤奋生”学生姓名在班级中是出了名的“小懒虫”,不爱运动,不爱劳动,就连学习也缺乏积极性。
老师经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他在家中也是什么都不愿意做,总是依赖父母。
为了改变他的这种状况,老师在班级中开展了“勤劳小蜜蜂”的评选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劳动和体育锻炼。
同时,老师给学生姓名安排了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擦黑板、整理图书角等,并在他完成任务后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家长也改变了教育方式,不再事事包办,而是让他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整理书包、打扫房间等。
并且,家长每天会和他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等。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姓名逐渐变得勤奋起来,不仅积极参与班级劳动,还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分析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学习,更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小学生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教育方法。
案例一:“小马虎”的转变学生姓名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但在学习上却总是粗心大意,经常出现漏题、看错数字等问题,被同学们戏称为“小马虎”。
老师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学生姓名在做作业时总是心不在焉,一边写作业一边玩笔或者和旁边的同学讲话。
为了帮助学生姓名改掉这个坏习惯,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与学生姓名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让他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并鼓励他树立改掉这个坏习惯的信心。
其次,为学生姓名制定了专门的学习计划,规定他在做作业时要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力,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
同时,老师还与家长进行了沟通,让家长在家中也对学生姓名进行监督和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姓名的粗心大意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小学生的不良习惯,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
要让孩子认识到不良习惯的危害,激发他们改正的动力,并给予他们具体的指导和监督。
案例二:“小懒虫”的蜕变学生姓名是一个非常懒惰的孩子,在学校里不爱参加体育活动,回到家也不愿意做家务,作业总是拖拖拉拉。
为了帮助学生姓名养成勤劳的好习惯,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了一个“勤劳计划”。
在学校里,老师鼓励学生姓名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给予他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同时,安排他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让他负责监督班级的卫生情况,从而增强他的责任感。
在家里,家长给学生姓名分配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等,并要求他按时完成作业。
如果学生姓名表现出色,家长就会给他一些小奖励,如允许他看一会儿电视或者玩一会儿游戏。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姓名逐渐变得勤劳起来,不仅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在家里也能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从上课纪律方面入手。
在课堂上,孩子们应该遵守老师的教学安排和纪律要求,保持良好的听讲态度,踏实做好每一堂课的笔记,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还应该养成按时上课、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课堂参与度。
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
家长可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资源,比如安排一个安静的学习角落、为他们购买适合的学习用品、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等。
家长也应该给孩子们树立榜样,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孩子们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还需要注重养成规律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孩子们应该养成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的好习惯,保证自己的生物钟正常运转。
还应该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自我管理学习进度,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需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学习不应该仅仅是枯燥的功课,而应该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家长和老师可以多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阅读、绘画、音乐等,从而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动力。
也应该让孩子们学会自律,坚持学习,不轻易放弃,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教育和学校规章制度来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可以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同时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教育。
而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宣传和引导,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
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学习更高效,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重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本文将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入手。
日常生活是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环境,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定时作息、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等都能够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家长和老师还应该督促孩子保持整洁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整洁的桌面上学习,以养成整洁有序的学习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需要从学习方法上入手。
学习方法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家长和老师应该教导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
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计划,让他们知道每天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怎样完成这些任务。
教导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适当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学习和玩耍导致疲劳和焦虑。
引导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会尊重老师和同学,勤奋学习,不断进取。
家长和老师应该在孩子学习中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需要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入手。
家长和老师的教育都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模范,不仅要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启发性。
孩子的自主性和启发性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保证。
家长和老师不应该盲目地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导,而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育案例研修
范家湾小学肖莉
李一虎是我们班的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记得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他看起来贪玩但很可爱,就是说话有点口吃。
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他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可是开学一个星期下来,我从作业中了解到他数字都不会写,什么也没学会。
于是我开始注意他,这才发现他上课不专心,学习习惯非常的差,动作也很慢。
对他进行批评也没什么大的作用,他依然如此。
这时我才从学生中了解到他已经上过一年一年级双科均为零分。
因为他没有上过学前班直接上一年级几个星期下来什么也不知道,所以老师觉得他智力太差也就不在注意他,他就坐在后面什么也不学,长期以来养成了极为不好的习惯,上课竟然不知道听讲。
于是我决定从培养他的听课习惯入手来培养他的学习习惯。
有一次,我发现他不听课在桌子上乱涂乱画,我就很严厉的批评了他,可是过一会儿又发现他这样做了,我想我刚刚批评他,怎么又这样了?下课后我找来了他的家长,他的家长反映,以前老师反应他也是这样的,自己在家也说可他就是改不了。
我想,这是他长期以来养成的不良习惯,要慢慢的帮助他改掉。
不要小看这只是行为习惯不好,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
后来我发现上课的时候他常不注意听讲。
所
以我就找一些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和他做同桌,以此来潜移默化他,我想通过学生影响和我的帮助,一定能把他的习惯培养好。
在给他换同桌的时候,我找他好好的谈了一次心。
告诉他,别人能做到的他也一定能做到,学习成绩也会很好的,要他向别人学习。
我还了解到他经常到校比较迟,我把班里的钥匙交给了他并信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说:“明天你一定要早到”。
第二天他果然来得很早。
上课时我也常常有意识的就一些简单问题对他进行提问,有时候我发现他不注意听就盯着他看一下他就会注意起来。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他的习惯有了好转学习也有了进步。
几周以后他爸爸告诉我说禹亚华对班级的事情很操心,他也觉得儿子有进步。
两年来马瑞在习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也进不了。
连口吃也不那么严重了。
我们大家都看到了他的进步。
他自己也很高兴。
李一虎的事例,让我再一次觉得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学初始阶段,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
良好习惯是大量良好行为积淀的结果,习惯培养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
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严格要求。
大多数习惯是行为达到自动化后才
出现了。
在行为向自动化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和按要求行为是必要的。
良好习惯的培养要从细节着手。
习惯培养中严格的行为要求必然也要求对细节的重视。
习惯培养必须融入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注重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尤其是那些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方面。
我觉得我在培养学生的习惯的时候遵循了三点原则,以下就是我的简单阐述。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对于聪明伶俐,但是习惯比较差的学生,我发觉对他进行全班的批评好像没什么大的作用,相反和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倒是非常有用的。
“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
现在的小学生,别看他们年龄小,可是他们都非常的要面子,你要是太严厉的批评他,效果反而不大。
因此,我觉得,作为一名
班主任,就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就如我对待禹亚华那样,当他做错事时,很真诚的和他谈心,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
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
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
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以此班主任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
对待学生的不良习惯时候,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潜移默化帮他们矫正,要让他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理想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当然在小学阶段,老师的督促也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教师平时的督促就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
禹亚华从一个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转化为一个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其中我的
督促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德育专家关鸿羽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小学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的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
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