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语文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高三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高三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一箪食,一瓢饮, __________。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2)______________,凤去台空江自流。

(李白《_________》)(3)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其中第一境是“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1)小明克服病情,在考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同学想表示祝贺,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2分)A.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B.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各政府职能部门横向上相互砍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一个封闭的金字塔式的结构。

①下一级对上一级层层负责②分别行使不同的管理职能③整个行政系统内部实行垂直领导④纵向上具有明显的权力行使的单向性A.④②①③B.①④②③C.③①②④D.②④③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①“元典精神”,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所集中体现的原创性精神。

这种典籍因其首创性及度盖面的广阔性、思考的深邃性,而在该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的指针。

印度的《吠陀经》,波斯的《古圣经》,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先哲的论著,犹太及基督教的"六经"《圣经》,伊斯兰教的《可兰经》,都被相关民族视为"元典"。

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堪称元典,与之相关的《论语》《孟子》《老子》等典籍也具有"元典"性质。

②文化元是特定时代、实地域的产物、当以历史文献视之,"六经皆史"即此之谓也。

同时,元典的某些基本精神又能观照久远的岁月,反复被后人重断刻勒,对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范式造成深远而长期的影响。

2023届重庆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届重庆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重庆市重点中学2023年高三下期第二次诊断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

”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

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反映人民生活。

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

广大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

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

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

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

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

(选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材料二人民性是文化、文学现代性的核心内容,既是其动机也是其成果。

2023届陕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含答案)

2023届陕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含答案)

2023届陕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含答案)语言文字运用Ⅰ陕西省咸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曹雪芹的笔是非常狡狯的,他一再声称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

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都是对封建皇帝和朝廷的①,但一开头他就写了一桩贪赃枉法的人命案,同时带出了②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由此开头,也就开始了他对封建社会的大揭露,大批判。

贪赃枉法的贪官贾雨村,是全靠贾府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枉断了薛蟠所犯的人命案以后,还直接向贾府和王子腾报告,这说明一切横行不法的事,都与“四大家族”有关。

通过对这个具体的“贾”府的描写,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具体情况,而且“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这就是封建社会政治势力的一张关系网。

所以“葫芦僧乱判”一案,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封建官场的一个总揭露和总批判。

当然《红楼梦》最最动人之处,是贾宝玉、林黛玉的③的爱情和他们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来贯通全局的。

这个爱情悲剧的内涵是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主张婚姻和爱情的自由。

(摘编自冯其庸《读〈红楼梦〉》)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愿意。

20. 下列句子中的“这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这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有你这样人,我倒要嫁你,你倒不来娶我。

B. 他一星期总有五天要这样往返的跑着。

C.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D. 这样丈夫在黄庄多着!那里出强健女子同忠厚男人。

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联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晨鸟)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晨鸟)上海市普陀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 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二模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按题目要求填空。

(1) _____,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2)“家住吴门, _____”出自北宋词人 _____的《苏幕遮·燎沉香》。

(3)《琵琶行》中,描写乐曲奏完后众人依然沉浸其中的场景的两句是“ _____, _____”。

(4).【答案】(1).(1)结庐在人境(2).(2)久作长安旅(3).周邦彦(3)东船西舫悄无言(5).唯见江心秋月白2.下列选项中,用语恰当的一项是A.小丁听了同学对自己阅读疑惑的解答,评价说“昭然若揭,深刻透辟”。

B.小李外出旅游开阔了视野,赞叹大自然的美景“造化万千,巧夺天工”。

C.小王为一本科幻小说写推荐语,把“炙手可热,畅销不衰”作为宣传点。

D.小赵分析月考作文失分原因后,告诫自己不可“生编硬造,贻笑大方”。

【答案】 D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作为,曲艺是,更是的“自律的艺术”,始终。

①方言艺术和地方特色艺术②有着整套自觉遵循的演观规则③乡土中国口传文化的一个枝蔓④在雅俗之间游弋A. ①③②④B. ③①②④C. 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答案】 A二、阅读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杜尚的质疑⑴1917 年,纽约正在酝酿一个大型独立艺术展。

法国艺术家杜尚把一件从器皿店购得的陶瓷小便池送到展会。

这件被命名为《泉》的作品,是作者刻意寻来的批量生产且“从任何审美角度来说都没有吸引力的东西”。

它的到来掀起了一场艺术风暴。

⑵在传统观念中,艺术是独特的,应该看上去是美的。

杜尚用自己的行动对习惯性的看法提出了质疑。

自此以后,艺术并不只是追求表现崇高的美、和谐的美,现代艺术打破了古典艺术的壁垒,拓展到了诸如荒诞、颓废、反讽、神秘等范畴。

⑶那么,从现代美学的视野来透视,究竟该如何看待艺术呢?美学上对艺术的讨论,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艺术是一个总体性的种概念,其中还包含一些具体的属概念,比如艺术品、艺术家、欣赏者等。

2024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7477

2024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7477

山东省济南一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

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的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下半叶,阶级概念的式微与市场经济的兴盛带来巨大的转折。

两个相互联系的历史事件同时投射到文化领域,一批陌生的观念迅速卷入雅俗之辩。

“俗”所依赖的大众从平民、无产阶级更换为消费者,“雅”代表了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化精英。

脱离阶级形成的文化对立之后,雅俗之辩的阵营围绕艺术与商品两个范畴开始重新组织。

通俗文化可以追溯至工业化与都市化,二者造成了现代社会的“原子化”。

一方面,土地不再成为劳动的基础,乡村社群的瓦解、宗教的衰落以及机械化与异化的工厂劳动动摇和侵蚀了古老的社会结构与价值结构,心理与道德的认同感正在消失,这时的“个体就很容易受大众媒介和通俗文化这样的核心公共机构的操纵和利用。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异于古典社会,而且,市场经济将向文化消费提供发达的商业网络。

这个意义上,一些批评家力图更为严格地区分“通俗”与“民间”——譬如“通俗文学”之中再度派生出“民间文学”概念。

现代性降临对于文化生产与消费形成不可忽略的后果。

一种观点认为,“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之别的标志是生产者。

“通俗文学”生产者是作家个体——他们同时享受知识产权获取的经济报酬;“民间文学”多半是民间无名氏的集体创作,并且按照传统的民间社会脉络传播,诸如瓦舍勾栏的说书演唱、乡村祭祀之际的社戏以及市井之间的道听途说。

江苏省七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七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Ⅰ试题2019年3月28日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石。

两者有诸多相通之处——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理念和激情▲的结果。

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只是两者在呈现方式上▲。

A.催化一脉相承各有千秋B.催生相辅相成各有千秋C.催生一脉相承平分秋色D.催化相辅相成平分秋色2.在下画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中国思想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形:不仅仅是避世的道家,就是貌似与道家严重对立、注重事功的儒家,▲,▲;▲,▲,▲。

在这样的情形中,人格的审美理想严重偏离道德的伦理理想,这种偏离使得道家超凡脱俗的个人修行和儒家至大至刚的“兼济天下苍生”都蜕变为“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学。

①这类人被视为高洁之士②而忧天下之患者反被视为俗人③往往被嘲讽与讥笑④也极为推崇避世风流、个人逍遥⑤他们的行为也往往被歪曲A.①④②③⑤ B.②④③⑤①C.④①②③⑤ D.④②③⑤①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清照故居的一组是(3分)①千秋绝唱消魂句一卷高歌漱玉词②东南形胜填词去岸柳月残煮酒来③锦书难托钗头凤青渡再遇蝶念花④闺中苏辛传孤本词里红瘦咏海棠A.①③B.①④C.②③D. ②④4.下列选项中,对图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该社区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更喜欢借阅实用性强的图书。

B.该社区的居民对图书馆的科学普及类图书不太感兴趣。

C.该社区的居民喜欢借阅休闲娱乐方面的图书。

D.该社区女性居民图书借阅量超过了男性居民借阅量。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焚琴子传顾彩焚琴子者,姓章氏,闽之诸生也。

为人磊落不羁,伤心善哭,类古之唐衢、谢翱,而才情过之。

为诗文,下笔累千言,皆感人心脾。

庚子乡试,文已为主司所赏。

及观五策①,指陈时事太过,至斥耿氏以为包藏叛志。

山东省章丘四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含答案

山东省章丘四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语文含答案

章丘四中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共享发展,首先要发展。

发展是前提,没有发展,共享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然,这种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富有质量的发展。

简而言之,没有“有质发展”就不会有共享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了30 年,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仍然保持了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变化大,在世界经济领域独树一帜、蔚为壮观。

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却在“蛋糕”的公平公正分配、改革成果的共建共享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和缺失。

因此,如何在确保“蛋糕”持续做大的同时分好“蛋糕”,着力化解分配领域的不公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以及社会阶层差距,已迫在眉睫。

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行的质量,确保发展惠及不同阶层、区域和城乡居民,着力解决发展方式粗放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一方面,要确保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十年间翻一番;另一方面,要把发展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确保发展的公平性、普惠性和平衡性。

通过对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和生态文明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不断拓宽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制度安排,通过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确保所有群体、阶层和区域都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既要保持经济发展的中高速,又要注重发展的结构、动力、效益和协调等质量指标,还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能毕其功于一时、一地、一役。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向更高阶形态迈进,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脱节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些地区或城市之所以缺乏发展动力,一方面是受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等非持续性发展方式的制约,另一方面是由于单纯地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增长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建设,从而偏离了发展的终极目标、终极价值。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统一调研测试(二)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统一调研测试(二)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禅城区2020届高三统一调研测试(二)语文参考答案1. C [ 丁三给孩子起名为“阎王”,是因为“这小子跟我小时候一样,贼胆大,鬼都不怕!”所谓的“反制措施”是杜吉祥自己认为的。

]2.(6分)①嫉妒狭隘。

对于丁三处处优于自己,杜吉祥心生嫉妒之心,竟利用给丁三看风水的机会,为其看了一扇“鬼门”。

②胆怯脆弱。

对于当年的错事,杜吉祥不敢当面承认,只能“将错就错”,可以看出其内心的胆小与怯懦。

③心怀良善。

虽然没有承认错误,但杜吉祥多年以来一直处于愧疚之中。

④勇于认错。

杜吉祥此前一直避免回家乡,不敢面对丁三,但最后还是鼓起勇气,直面现实。

[共6分。

每点2分,答对3点可得满分。

小说中的杜吉祥是一个“圆形人物”,性格多元同时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分析其性格,既要注意到过去的杜吉祥,也要注意到现在的杜吉祥。

其他答案只要合情合理,亦可酌情得分。

]3.(6分)①从内容上讲,小说的主要内容都与当年的“风水事件”有关。

②从情节上讲,小说的开头点出“风水”,中间不断回忆“风水”,最后揭示“风水”,情节曲折连贯。

③从人物形象上讲,对待“风水”的不同态度,形成了人物的主要特征,丁三的豁达恬淡以及杜吉祥的性格,都与“风水事件”有关。

④从故事主题上讲,本文意在说明,“风水”的迷信存于人的内心之中,只要人心正步履实,就不怕任何鬼神玄怪的“风水”。

[ 共6分。

每点2分,答对3点可得满分。

]4.C [ 时信州为蛮酋向五子王等所围,弘又遣迁哲赴援。

比至,信州已陷。

五子王等闻迁哲至,狼狈遁走。

]5.C [ 起算之年称“建元”。

]6.D [ “他用葛根磨粉代替米,分给兵士吃”有误,应为“用葛根粉磨粉掺上米,和大家一起吃,若有美味,就分赏给士兵。

”]7.(1)(我)世代承蒙梁国的恩惠,未能报恩效力,又不能为保全节操而死,实在因此感到羞愧啊。

[ 共4分。

“荷”“死节”各1分,句意2分。

](2)接纳投降如同受到敌方的攻击,我观察对方使者的神情还很高傲,恐怕会有欺诈吧?[ 共4分。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郊《游子吟》中那位“游子”的情怀,其实也是今天到处漂泊的人们的心声。

为了种种原因,离开故土,走上了漂泊之路,其间的情境今古有天壤之别,但其心理和情绪虽跨越千年,却彼此相通。

孟郊时代的时空距离比今天当然小得多,但在今天我们有了天涯咫尺的时空经验,却仍然无法消除我们“游子”的感情。

孟郊发现的其实是一个永恒的人类命题,这是一种永恒的人类情感的呈现。

精神分析者曾经有一个命题对于人生很有说服力,这个命题是:我们不得不失掉我们最宝贵的东西以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

我们的“游子”情怀,就是为追求人生目标而背离了母亲、故乡的那种感情,但这又总是无法阻止的、面对过去的一份思恋和怀念。

人们不可避免地失去,却又不可避免地怀念。

于是,《游子吟》不朽。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到处“流动”的世界。

全球的资本、产品、人口和信息的巨量的流动正是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的表征。

资本冲破了过去阻滞它流动的一切要素,不断地在一种逐利的冲动中跨出边界,寻找新的机会。

这种进程使得人口的流动也在一个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流动当然有不同的方向,一面是寻找机会的人从自己贫困或缺少机会的故乡向经济发达、充满机会的地方“流”过去。

这可以说是一种从低向高的流动。

这样的流动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民族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区域或民族国家的内部。

另一面从高到低的流动也在进行着,资本总是从成本高的地方流向成本低的地方,生产和消费的链条总是要向大有希望的新兴地区滑动。

于是伴随着资本的流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白领也在迅速地流动着。

他们身份“灵活”了,却往往被批评为数典忘祖,也会使自己漂在半空中。

但太不“灵活”,又会产生生存危机,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生活冲击。

其间的那份进退失据的痛苦和彷徨的确难于厘清。

我发现“游子”的生涯里有投入异乡的动力,却也深有对于过去的绵绵不尽的怀念感情。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学科素养检测(二调)语文(答案在最后)(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文言文阅读(66分)(一)文言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初,帝好文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并待制鸿都门①下。

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

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势之徒置其间,喜陈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又久不亲行郊庙之礼②。

会诏群臣各陈政要,蔡邕上封事曰:“夫迎气五郊,清庙祭祀,养老辟雍③,皆帝者之大业也。

而有司数以种种废阙不行,忘礼敬之大,拘信小故,以亏大典。

自今斋制宜如故典,庶答风霆、灾妖之异。

又,古者取士必使诸侯岁.贡,孝武之世,郡举孝廉,又有贤良、文学之选,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

汉之得人,数路而已。

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治政,未有其能。

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经术,听政余日,观省篇章,聊以游意当代博弈,非以为教化取士之本。

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而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

臣每受诏于盛化门,差次录第,其未及者,亦复随辈皆见拜擢。

既加之恩,难复收改,但守奉禄,于义已弘,不可复使治民及在州郡。

昔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

若乃小能小善,虽有可观,孔子以为致远则泥.,君子固当志其大者。

”书奏,帝乃亲迎气北郊及行辟雍之礼。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七,汉纪四十九)材料二:呜呼!世愈移而士趋日异,亦恶知其所归哉!灵帝好文学之士,能为文赋者,待制鸿都门下,乐松等以显,而蔡邕露章④谓其“游意篇章,聊代博弈”。

厦门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厦门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厦门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城市坐落于山水之中,是在自然山川基础上建立的人间秩序。

然而一旦城市建立,周边的自然山水即成为以城市为核心的人居环境的组成部分。

先秦时的“九州”观点就是这种实践的代表,每一“州”之中有其代表性的山镇、泽薮、川浸(即山、湖、河、泽等代表性要素)。

自此,古人便以城邑聚落为原点,构建了不同尺度的“山—水—城”极坐标系,从城市出发认识周边的山川界域、地产风物,持续赋予自然空间以人文秩序,使得自然空间浮现出文化概念,文化概念锚固于自然空间。

秦汉时期,随着交通网络的拓展,以及地理、测绘等知识的积累,广域自然地理格局和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被勾勒得愈发清晰,古人深刻地认识到城市等级高低与山川界域广狭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有意识地运用“山川形势”理论“整理山河”、布列城市。

通常,理想的城市选址必于山水“大聚会”处,山川的“聚会”越多,自然脉络越深湛,地理形势越广阔,所承载的聚落等级越高。

这一规律贯穿了从京畿、省城、郡府城、州县城到市井乡村的聚落等级体系。

相应地,人居基址也都以“聚”的大小别其优劣。

由山川脉络考察城市体系的视角,也是我国古代空间美学营造的基础。

秦汉以降,文学艺术的发展和对地理环境认知的深化,促进了诗境、画境与人居环境的交融。

唐宋以来,山水诗中往往寄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人居理想;宋代士大夫以“格物” 的态度探析山水、人居与心灵世界的关联,使“文人画”这一艺术实践与多尺度的地景设计相贯通。

文人旨趣与社会理想自唐宋不断传承,落实在文人主导的区域营建中,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山—水—城”思想,并在明清时期臻于完善。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需要重视以山川网络为主线、以城市体系为核心的文化空间建设,传承以“大国山河”为代表的广域空间规画传统,呈现中华文明“千年一脉”形成发展的磅礴气象。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合肥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3463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合肥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3463

2024年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古希腊以来的许多唯物主义者,他们思考的问题不是物本身,而是对物的阐释。

从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他们都在言说物的存在本质在于其物质上的构成。

这是一种最为朴素的对物的理解与阐释,仿佛在我们弄清楚了物的构成物质之后,便可以很清晰地理解物以及物的本质。

一把铁锤之所以是物,是因为它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一个电脑之所以是物,是因为它是由电脑的硬件物质构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中的怪物,我们无法说这个数字怪物是由某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但仍然可以将这个怪物看成是一个电子脉冲或比特。

这种对物的理解方式,可以被认为是向下还原。

海德格尔则以一个古希腊陶壶为例,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壶之所以为壶,不在于壶壁和壶底,而在于居于其中的虚空。

这句话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道德经》中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不过,海德格尔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壶中虚无的物质形态,而且是我们如何在观念中架构了壶这个物体。

也就是说,人将壶之物纳入人类本身的生存机制之中,当我们使用壶来装水、酒等物时,壶才向我们呈现为一个壶。

壶的物性,并不在于它如何呈现出自己物质材料的构成,而在于它是一种可以在人的生存机制中找到使用位置的物品。

这种对物的理解方式,可以被认为是向上还原。

无论是向下还原还是向上还原,都是把人当作主体,而把物当作外在于人的客体。

在数字空间中,情况却完全不同。

在进入数字空间时,我们以为自己是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其实只有通过一个用户名和网络账号才能进入其中。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 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 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群:714091542
汉中市 2020 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二次检测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 22 题,共 150 分,共 10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 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 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当今全球化的最尴尬之处是其几乎让所有国家的所有人都感到不满。 全球化引起了最广泛的不满,这种复杂情况在历史上倒是从未有过,故当前切不可在战术层面小 视中美贸易摩擦为“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当然,各方不满的原因是不同的:很多尚未搭上 高速增长快车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满,是因为传统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华盛顿共识等政策建议无法让 其跃出低收入陷阱;美国等发达国家之所以不满,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自身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以及 国内矛盾的加剧;中国等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满,是因为既有的全球治理的制度体系限制其 依靠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国力和改善人民福祉。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不满,旧的全球治理 体系是给不出有效解决方案的,因为这些不满恰恰是在旧体系下积累和爆发的。平息不满需要有新的 关于全球化的制度安排。 中国正在追求一种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的新制度体系,这种新的制度安排应该如何实现,恐怕还 是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发扬先试验、再推广的务实精神。历史是一座免费的试验场,而新一轮全 球化需要有不同于以往的制度安排,否则就可能被逆全球化潮流吞噬掉。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全球化发展路向:中国主张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合作 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美国则继续坚持一家独大的制度构建原则(美国目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和世界银行仍然拥有一票否决权),且正在向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向与“全球化”渐行渐远。美国在十九 世纪所保护的是处于上升期的幼稚产业,而现在保护的却是处于滑坡期的落后产能。这种消极的保护 主义从长期看只会阻碍美国经济结构的优化,且与整个世界的利益背道而驰。两种国际贸易领域的制 度竞争在全球化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经互会只能算是拒绝全球化,不能视作关于全球化的制度竞争)。 按照经济学的标准看法,竞争是个好东西,且竞争激烈些好,因为较为激烈的竞争会创造出比垄断时 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社会福利。但是再深入一些,如果所有参与竞争的备选方案都是坏选项呢?在挨饿 与挨揍之间似乎选什么都不好。于是,看起来一个让人乐于选择的全球治理的新制度体系有赖于中国 的奋斗。中国奋斗的成功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良币驱逐劣币,否则就是劣币与劣币之间菜鸡互啄,从 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奋斗就是世界的奋斗。

重庆康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康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语文语文测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病毒到底是不是生物?学界为此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

在看到病毒之前,科学家心目中的病原体和其他的一般细胞都是湿润柔软的脆弱球体。

虽然形状规则,但个体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可病毒呢?病毒好似埃舍尔笔下的图形,充满了“几何美”。

有的是像正二十面体一般的正多面体,有的像蚕茧一样呈螺旋状重叠在一起,有的则像无人火星探测器一样,颇有些机械感。

同一种类型的病毒都拥有完全相同的外观,无论是大小还是个性,都没有丝毫偏差。

这到底是为什么?因为病毒是种无限接近于物质的东西。

病毒无法摄入营养,也不会呼吸,自然不会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弃物。

换句话说,病毒是没有新陈代谢的。

如果把病毒提炼到不含任何杂质的状态,在特殊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就能使病毒“结晶化”。

湿润柔软、形状不规则的细胞绝不可能出现这种状态,只有结构完全相同的单位整齐排列,才可能形成结晶。

病毒在这方面与矿物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如假包换的物质。

病毒的“几何性”,就来源于蛋白质规则排列而成的外壳。

我们甚至可以说,病毒是来自机械世界的微型模型。

然而,病毒和单纯的物质之间有一个本质区别。

这也是病毒最显著的特性——病毒能自我复制,自我增殖。

这种能力是靠蛋白质外壳内部的单一分子核酸(DNA或RNA)来实现的。

病毒没法单独存在,寄生在宿主的细胞上,才能开始复制。

首先,它将充满动力的粒子附着在宿主细胞的表面,好似紧急着陆在小行星上的宇宙飞船。

甘肃省陇南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甘肃省陇南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届甘肃省陇南市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

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

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

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

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

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

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其次,“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

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

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最后,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语文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光之旅①瓦蒂姆·车诺布罗夫是一位热衷于时间倒流现象研究的科学家,从1987年起,他和一些科学家就开始利用地磁泵来制作时间机器。

2001年8月,他们在俄罗斯的伏尔加格勒地区的一个偏僻的森林里对一个“新型的时间机器”进行了试验。

这个机器即使只用汽车的电瓶作动力,能量很低,它改变时间的幅度仍能达到3010,就是说最大限度地减缓时间可以高达每分钟1.5秒。

时间的改变是由对称的晶体振荡器来记录的。

最初,研究人员花5分钟、10分钟、20分钟来操作这台机器,最长的一次时间延缓持续了半小时。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觉得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他们可以同时感受到不同时间的“这边”和“那边”的生活,仿佛空间完全打开了。

②而在有关宇宙探索和研究方面一直与俄罗斯暗中较劲、不遑相让的美国,一直在开展着一项据称“可能改变和重新谱写人类历史进程”的时间研究项目。

③2002年,美国物理学家马利特教授及其助手们已着手研制一种可以帮助人们遨游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机器”o它是以爱因斯坦相对论为理论基础的。

其设计方案是建造一个激光环,沿激光环旋转光束将穿越光子晶体。

光子晶体会扭曲光线,并给光线减速。

这样光束就可以令激光环里的时空扭曲成螺旋形。

比如说,这就像我们用勺子搅动锅里的汤一样,汤会出现漩涡。

在这个漩涡里,时空扭曲的混合体会出现不同的层次。

此时,将一个中子放入其中,如果这个中子自身的旋转轨迹发生变化,那么就意味着扭曲了的时空对其产生了作用。

这个中子就名副其实地完成了“时光之旅”。

④马利特教授相信如果这一试验获得成功,预计人类进行时光旅行的问题将在10年内解决。

但他同时指出,时间机器“并不能回到时间流无限的过去,它只能作有限的含有时间圈环历史中的旅行。

也就是说,它只能遨游“时间机器”已然存在的那个时代。

比方说我们今天造出了“时间机器”,那么100年以后的人们就可以探访今天的世界。

对于造出第一台“时间机器”的人来说,他只能回到这台机器开始运作的那一刻,这是他探寻过去的极限距离。

就像乘地铁一样,你只能到达已经铺好铁轨的地方。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下列各项关于“新型的时间机器”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是一种利用地磁泵来制作的能产生时间倒流现象的时间机器。

B.这种时间机器只需用汽车的电瓶作动力,对能量的要求很低。

C.通过对称的晶体振荡器,可以清楚地记录改变时间的幅度。

D.借助这一机器,可以打开空间,感受到不同时间的“这边”和“那边”的生活。

2.下列对文章第④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时间研究项目如能够获得成功,人类将可以进行时光旅行,甚至能与爱因斯坦对话。

B.我们若能在今天造出“时间机器”,那么人们在100年以后就可以探访我们之前100年的世界。

C.“时间机器”开始运作的那—刻决定了“时光之旅”的最初时间,也就是“铁轨”开始的地方。

D.“地铁”的比喻旨在说明“时间机器”并不能回到时间流无限的过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间倒流现象可以使研究人员进入另一世界,感受到已过去几百年前的“那边”的生活。

B.中子因为漩涡而发生了轨迹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中子的时光之旅开始了,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尽情遨游过去和未来成为可能。

C.美国物理学家马利特教授的设计方案中包含下面几种要素:激光环、光束、光子晶体和中子。

D.俄罗斯和美国科学家对时间倒流现象的研究重新谱写了人类历史进程,使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走上了新的旅程。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潘季驯,字时良,乌程人。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

授九江推官,擢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广人大便。

临代去,疏请饬.后至者守其法。

帝从之。

进大理寺。

四十四年,由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与朱衡共开新河。

加右副都御史,寻以忧.去。

万历四年夏,再起官巡抚江西。

明年冬,召为刑部右侍郎。

是时,河决崔镇,大学士张居正深以为忧。

河漕尚书吴桂芳议复老黄河故道,会桂芳卒,六年夏,命季驯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代之。

季驯以故道久湮:虽竣复,其深广必不能如今河,议筑崔镇以塞决口,筑遥堤以防溃决。

又淮清河浊,淮弱河强,河水一斗,沙居其六,非极湍急,必至停滞,当藉淮之清以刷河之浊。

筑高堰束淮入清口以敌河之强,使二水并流,则海口自浚。

遂条上六事。

诏如议,明年冬,两河工成。

又明年春,加太子太保,进工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

季驯之再起也,以张居正援。

居正殁,家属尽幽系,子敬修自缢死。

季驯言:居正母逾八旬,旦暮莫必其命。

乞降特恩宥.释。

又以治居正狱太急,宣言居正家属毙狱者已数十人。

先是,御史李植、江东之辈,与大臣申时行、杨巍相讦。

季驯力右时行、巍,痛诋言者。

言者交怒。

植遂劾季驯党庇居正,落职为民。

十三年,御史李栋上疏,讼日:“隆庆间,河决崔镇,为运道梗。

数年以来,民居既奠,河水安流,咸曰:此潘尚书功也。

昔先臣宋礼治会通河,至于今是赖,陛下允督臣万恭之请,予之谥荫。

今季驯功不在礼下,乃当身存之日,使与编户齿,宁不隳诸臣任事之心,失朝廷报功之典.哉?”十六年,给事中梅国楼复荐,遂起季驯右都御史,总督河道。

季驯凡四奉治河命,前后二十六年,习知地形险易,增筑设防,置官建闸,下及木石桩埽,综理纤悉。

积劳成病,三疏乞休,不允。

都给事中杨其休请允季驯去。

归三年卒,年七十五。

(选自《明史》有删改)4.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疏请饬.后至者守其法饬:整治B.寻以忧.去忧:父母的丧事C.乞降特恩宥.释宥:宽恕D.失朝廷报功之典.哉典:法则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潘季驯治河有方的一组是(3分)①总理河道,与朱衡共开新河②议筑崔镇以塞决口③筑高堰束淮人清口以敌河之强④习知地形险易⑤增筑设防,置官建闸⑥下及木石桩埽,综理纤悉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潘季驯恪尽职守,为百姓谋利。

他任广东巡抚时,推行均平里甲法,使广东大受其益;临近离任时,还上疏奏请以便使继任者能继续推行均平里甲法,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B.潘季驯整治黄河,功勋显著。

他四次奉命治理黄河,筑建堤坝,设置官吏,制定预防措施,使黄淮两河并流,河水安流,民居得以安置。

C.潘季驯为人讲义气,知恩图报。

他第二次被起用,是由于张居正的援助,因而在张居正死后,家属全被拘禁的情况下,他不畏风险,挺身而出,为其家属求情。

D.潘季驯治河有功,仕途却并不顺利。

他曾陷入朝廷纷争,因帮张居正说话遭李植弹劾,削职为民。

后来多亏李栋上疏为他申辩,力陈其功,朝廷才又再次起用了他。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季驯以故道久湮,虽竣复,其深广必不能如今河,议筑崔镇以塞决口,筑遥堤以防溃决。

(5分)(2)季驯力右时行、巍,痛诋言者。

言者交怒。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 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岁晏村居石介岁晏有馀粮,杯盘气味长。

天寒酒脚落,春近臛①头香。

菜色青仍短,茶芽嫩复黄。

此得深趣,真不羡膏梁。

【注】臛(huò):指肉羹。

8.结合这首诗的颔联,请谈谈运用虚实结合这种写作技巧的作用。

(5分)9.尾联中的“深趣”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定乎内外之分,。

(庄子《逍遥游》)(2)床头屋漏无干处,,自经丧乱少睡眠,。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而,为欢几何?,良有以也。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雨中[日]大西赤人开车后不到一小时,雨下得更大了。

我放慢车速,和前头的车稍稍拉开一点距离,只见前边的尾灯在大雨中影影绰绰……刚巧碰上路口亮着红灯,我打了个呵欠,揉揉双眼。

严格说来,现在我是违章的,我正带醉驾车,虽然只喝了两三杯斟得不算满的啤酒。

自从3年前夏天患肝疼以来,我差不多戒了酒。

但是,遇到今晚这种情况,需要到饭店那种地方去商量点事儿什么的,就得凑凑兴,不得不陪着喝上两杯。

戒酒后,每逢这种场合,我都主动充当高级出租车司机的角色,用自己的车送上司回家,颇得上司欣赏。

今晚也同样,这不,刚刚把部长送回家了。

本来开车时,我满以为只喝了一点啤酒,那点醉意马上会消失的,不料,部长刚一下车,驾驶座上只留下我一个人时,全身骤然瘫软下来。

不,我没醉,大概是太疲劳了吧。

我在中坚商社担任部长助理,在持续不断的慢性经济萧条中,终日疲于奔命。

公司业务不景气,公司内部甚至传出风声,说要裁减职员。

儿子哲夫明年即将考大学,现在正是紧要关口。

我已过40,如果被裁下来,那可太糟了。

因此,我拼命地干着。

车从大马路拐向我家所在的方向。

街上寥无人迹。

这没什么奇怪的,雨这么大,加之又已过了11点。

随着家门的临近,我的睡意越来越浓。

我朦朦胧胧,漫不经心地将车向狭窄的十字路口左侧拐去。

突然,车灯光柱的前端浮现出一个黑影。

我慌忙紧急刹车,可已经迟了。

车明显地震动了一下,无力地停了下来。

我愣住了,过了好一会才摇下车窗,把头伸到雨中。

我悄悄向后望去,沉沉夜色中只见一个人倒在后轮和保险杠之间。

一把伞正好盖住了他的身体,其余什么都看不见。

我下意识地去开车门,手刚摸到门柄,又僵住了。

霎时,各种想法像走马灯一样在脑海中转动起来。

我又看了看那倒着的人影,那人似乎在轻轻蠕动着。

我飞快地摇上车窗,周围依旧空无人影,路旁的房子里也没有人出来,我重新握住方向盘,踩下油门。

“酒后驾车”“打盹驾驶”,两个讨厌的词涌上心头。

总而言之,要让警察知道就麻烦了。

毫无疑问,责任该由我负……我离开那儿,莫名其妙地绕远道回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