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视域下的高校德育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
基于社会发展背景下的高中生德育教育研究
基于社会发展背景下的高中生德育教育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生德育教育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高中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高中生德育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一些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重视不足,教育内容单一,方法传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会风气日益复杂,道德风险和诱惑增多,对高中生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考验。
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生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修养,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当前高中生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社会发展对高中生德育教育的影响,提出提升高中生德育教育的策略和有效实施方式,并建立德育教育评估指标,以期为高中生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社会发展背景下高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高中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提升德育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为进一步推动高中生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高中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德育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以确保德育教育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研究高中生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方式,探讨如何借助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升高中生德育教育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高中生德育教育在当今社会发展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他们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社会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高中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
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德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观看了《品社》这节课后,使我对德育教育在品社学科中的渗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德育是个系统的工程,内容也比较多,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可见,品德与社会课承担着德育任务,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渗透德育教育呢?一、紧扣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结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把德育教育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融,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是在接受单纯的思想教育,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已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德育教育生拉硬套的附着在单一的知识传授上,德育教育在学科中自然而然渗透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把握学科特点,注意德育渗透的生动性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把握住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教育时,才能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
在日常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抓住品德与社会学科“生活性”这一重要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渗透的生动性。
例如:教学《全家福》一课时,通过搜集日常生活中父母长辈养育自己的典型事例,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学习《贴春联》一课,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感受浓浓的春节气息,通过对家乡民间文化传统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寻求学生精神需求与德育要求的最佳结合点,增强其针对性德育教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还应选准它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面对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学生耐挫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吃苦,自理能力差,父母教育方式不当,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意识淡薄等。
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的构建与思考
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的构建与思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在如今社会多元文化融合并存的情况下,学校德育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学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更要引导学生尊重并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就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学校德育教育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该以尊重和包容为核心理念。
学校应该通过教育课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包容他们的差异,学会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的教材和活动来介绍不同文化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让学生们对世界上不同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跨文化交流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包容心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校德育教育应该加强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全球竞争能力,让他们具备在国际舞台上竞争的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教育体系等。
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国际交流项目,让学生有机会去海外学习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培养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校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跨文化教育需求。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方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可能会面临着文化差异带来的教育观念上的摩擦。
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家长正确地认识和接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需求,共同努力为学生的跨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学校德育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多元文化背景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尊重和包容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全球视野,同时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跨文化教育需求。
和谐发展理念下的高校德育——社会规范教育与高校德育内容的创新
的过程 , 品德结构 就是经过整合的社会规范的遵从结构 , 足个体
在的 。 会 规 经 社
社 会规范是 指在一定社 会生产方 式和生 活方式 的基 础上 ,
范学习过程 就是个体 品德和性格的形成过程 。其次 , 社会规范学
包 括一 切历 史的与现实的 , 成文 的或 不成 文的 , 同社会生 活领 不
社 会适应性是 中外学者确认 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
。心埋
健康 的实质就是高度的社会适 应性 。 从生态学 的角度看 , 的生 人
命过程就是人 与环 境保 持和谐统一的过程 。这种过程包括 两个 基本 的方 面 : 一方 面是人与 自然环境保持 和谐统 一 ; 另一方 面是 人要 与社会环 境保 持和谐 统一 ,即作为具有社会特性的人要 能
目标 缺乏针对 性; 把德育 仅仅理解 为政 治教 育 , 这种 “ 育政 治 德 化” 缩小 了德育 的视野 , 响德育 其他部分 的教育 。高校 德育内 影
容的创新成为高校德育教育改革 的关键 。
高 校 德 育 的和 谐 性 目标
地位 的人 。因此 , 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也有一个是否和谐 的问 人
由一定 社会组 织提 出并要 求其 成员 共 同遵守 的社会 行为 的标
准、 准则或规则 。 就社会学意义而言 , 社会规范是“ 由社会所承认 的团体所制订 的与社会发展利 益相 一致 的正式规范 ,是调整人 们在生活 中相互关系 的行为准则 ” ,是社会 用于调整人们 的相 …“
习是个体社会化及社会性发展 的一个 重要 方面 社会化及社会 性发展对个体而言是极具意义 的事 。个体 的社 会特性是在后天
一
7 7
—
2 1 年 1 期 0 1 1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德育元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和教师仍面临如何将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效结合的挑战。
正确认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深入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机制和路径,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借助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具体学校和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讨其可行性和实效性,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可操作的建议和指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效果,分析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和策略,以及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渗透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学科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影响渗透德育教育效果的因素,为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1.3 研究意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而学科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方式。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获得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念。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在于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通过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教师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格品质。
学生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培养方案
学生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培养方案引言: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社会责任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当代社会中,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不仅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提出一些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方案和方法。
I. 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培养中,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教师。
家庭可以通过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传递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和环境,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II.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III. 培养学生自律能力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法之一。
学生通过自律,可以在行为上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承担起个人和社会的责任。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学生自律能力。
IV. 倡导公德心倡导公德心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学生的公德心。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V.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教育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竞争,明确竞争的本质是合作和进步,不是恶意嫉妒和压制。
只有正确认识竞争,学生才能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VI. 提供实践机会提供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亲身体验社会,增强对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VII. 建立榜样建立榜样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之一。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立项名单
国家一般 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国家一般 学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的有效应用研究 国家一般 北美面向青少年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机制研究 国家一般 教师视觉素养培养研究 国家一般 以智能交互技术构建汉语语言能力情境化测评 环境
国家一般 应用技术型高校标准体系研究 基于QEK工具的现代学徒制质量、成本与收益研 究 跨界与合作: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治理机制研 国家一般 究 适应“中国制造2025”高职制造类人才培养要 国家一般 素优化模式研究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 国家一般 国化研究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中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衔接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CIS技术的特大型城市体育空间结构与中小 学生体育活动行为时空特征研究 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三大球”项目后备人才 国家一般 培养模式研究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促进儿童动作发展及影响因素的教育干预研究 国家一般 青少年运动技能"选-学-评"的适应性研究及其标 准构建
附件: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评审结果一览表
课题批准号 VGA150001 VIA150002 VHA150003 VEA150004 VEA150005 AGA150006 AFA150007 AIA150008 AAA150009 ALA150010 AMA150011 AFA150012 AKA150013 BBA150014 BBA150015 BBA150016 BBA150017 BBA150018 BBA150019 BBA150020 BDA150021 BDA150022 BCA150023 课题类别 课题名称 姓名 刘宝存 徐小洲 袁振国 孙霄兵 李申申 蔡 春 工作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 河南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华东 东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关于教育社会学论文
关于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一: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基础教育整天围着书本转,老师是从早跟到晚,就是让学生好好学习书本知识,其它方面几乎很难顾及到,而且把老师也累得够呛。
甚至把老师变成了传授书本知识的工具,老师只要能把班里的成绩带上去,就是好老师,就是优秀老师,否则这个老师是不合格的,没有水平的。
殊不知,老师的言行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学生,我们现在很多学生不像学生,就与老师的言行多少是有关系的,比如有老师教导学生要知恩图报,要感恩这个世界,可是他自己却并没有任何感恩的行动,甚至传出他不好的话语来。
道德是对人的基本要求,人要是不讲道德或不讲理,与动物又有何异,所以我们骂那些没有道德或良心的人叫禽兽不如或猪狗不如。
由此可见,道德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
但是道德是被人内化而接受的,它与法律不同,因为违反法律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制裁和惩罚,而对于违反道德的人,我们通常则会显得束手无策,无可奈何。
因为道德没有刚性的要求,它更多是依赖人的自觉性和对外界环境的一种刺激反应,凭着这种自觉性和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应,人进行自我约束,所以“慎独”的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其实是非常容易看出来的,因为只要有人,就有道德存在的地方,而且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可以通过每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来观察和衡量。
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反映出国民素质的高低,更能体现出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所以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道德教育也是最难做好的教育。
道德教育与书本知识教育不同,书本知识教育可以通过考试来测量,而道德教育是否做好,人们的道德素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很难通过考试来测量的。
当前,我们的道德教育也是通过书本来这个途径来实现的,其测量方式也是考试,但是考试成绩高是否意味着道德素质就高,是否意味着道德教育就做好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纸上他可以这样写,可实际他会怎么做我们很难去要求他,而且他写的是否就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他内心是否真正接受了这样一种理论和思想,我们往往很难把握。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路径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路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前,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的引导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教育需求,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育德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是推动高校教育向着立德树人的目标迈进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师培训机制以及加强育人课程建设四个方面探讨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路径,旨在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道德修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识在当今社会,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多元化的需求,高校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现实中一些高校教师存在着师德不端、扭曲价值观念等问题,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高校教师作为育人主体,其育德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育德能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仅仅靠传统的师德师风建设和简单的培训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复杂多变的教育需求。
如何更有效地提升高校教师的育德能力,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有必要深入研究高校教师育德能力提升路径,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路径,旨在研究如何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育德能力,以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通过深入分析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内涵,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师培训机制、加强育人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的具体提升路径,旨在为高校教师的育德能力提升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一、本文概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升教育质量,高校需要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高校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将育人工作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过程,同时注重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育人工作。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
本文首先对“三全育人”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包括其内涵、特点、意义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探讨新时代高校落实“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和成效。
对高校在落实“三全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旨在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高校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也希望本文能引起更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三全育人”理念的理论基础“三全育人”理念作为新时代高校育人的重要指导思想,其理论基础深厚且多元,融合了现代教育理念、心理学理论以及社会学理论等多个方面。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提升。
而“三全育人”理念正是对这一理念的深化和具体化,它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为“三全育人”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这些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涉及到认知、情感、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因此,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成长。
学校德育的4个层次
◎关于“德育”的传统理解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矛盾之处:仅聚焦在“品德”“政治思想”方面,因而,以此解释“德育为先”等国家要求时,在合理性、合法性,总有一种“不足以服人”的感觉,从而带来“两张皮”的结果。
〗◎关于“德育”层次性认识1、价值论视域的德育:要回答的问题是:学校培养怎样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所要做好的事情:启迪德知、练就德行、养成德性所使用的载体是: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等文本,以及学校长期积淀的文化〖基础:价值=为何要这样做的道理。
源于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的需要。
〗2、课程论视域的德育:要回答的问题是:学校提供怎样的经验和内容实现教育价值追求?所要做好的事情:传递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所使用的载体是:直接课程、德育活动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构成的德育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学生在校一切经验的组织形式。
课程的基本构成:目标、、资源、情境、程序、评价(实现五大转变)〗3、规则论视域的德育:要回答的问题是:学校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和路径来确保实现价值追求?要使用的载体是: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基础: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一般表现为一个体系。
“调整一定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或规定行为者行为的强制性的规则体系。
制度动态地生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而静态地形诸文本或观念性地存在于人的大脑。
”简单的说:我们这里做事的规矩。
〗4、操作论视域的德育:要回答但问题是:学校应当做些什么来达到育人目的?要做好的事情是:精致管理、细节到位,环境育人所使用的载体是:日常管理行为(吃喝拉撒、卫生保洁等)〖实际上就是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
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方法
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方法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德育方法:1. 价值引导: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2.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命、情感、美感等,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
3. 实践育人: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形成德育合力。
5.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程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6. 网络德育: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德育工作,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和信息素养。
7. 多元化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8. 德育课程:开设德育课程,系统传授德育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德育规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9. 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文艺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10. 德育师资培训:加强德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方法的创新和改进需要注重多元化、实践性和实效性,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同时,需要加强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断完善德育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路径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路径心中神圣的道德感会使人觉察世间的美好,感受万物的和谐,领略生活的幸福。
现代教育的实质是人的教育,主要职责是塑造品格,让人变得更好。
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过分强调知识、智力,将人性、自信、道德、兴趣、意志力放到最后。
在这种教育导向下,很多学习落后的学生变成问题少年。
所以,教师不能不反思学科教学中德育缺失带来的危害。
为了教会学生更好应用知识,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文明人,教师要做学生道德的引路人,认识生活、情感、体验与德育的关系,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高中语文学科拥有得天独厚的文本资源,承担着德育的职责,是高中学生进入自律人生的中转场。
一、生活德育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学是为学生更好地生活服务的,一切违背学生生活愿望的教育都不是好的教育,德育渗透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要为保障学生幸福生活而服务。
但在实际教学中,德育目标过于知识化、理想化,常常不能熨帖文本而贴近生活,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品德建设对生活带来的有利影响。
教学方式也以说教、灌输为主,缺乏对学生个体及其价值现状和实际需求的关注与了解。
面对这种割裂人性与德性、德育与生活、德育与学科内容关系的传统德育,很多学者提出生活德育理论,认为德育应该回归生活。
这是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条路径,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反思生活,最终掌握处理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环境关系的方法。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编选的课文为先秦诸子一些经典的论说,对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领会先秦诸子对人生的洞察,实现修身养性的学习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比如《〈论语〉十二章》,深入浅出地将立身处世的规范原则一一道来,学生通过感受精辟隽永的语句,理解“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比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句,意思是“作为一个志士君子,必须要有宏大的志向和坚毅的品质”,这是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具备的精神状态。
社会学视域下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社会学视域下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涂尔干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道
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深远影响。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可以分
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社会实践教育、学生自治与社会参与。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
为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人,而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的学术能力。
他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精神、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培养,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情
感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公民。
涂尔干提出了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这一思想在社会学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
涂尔干提倡学生通
过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了解社会现实,培养社会问题意识并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使
学生的道德教育能够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作用。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自治与社会参与。
他主张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自治
的机会和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涂尔干还强
调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中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锻炼其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
他认为,通过学生的自治与社会参与,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德育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分析研究
德育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分析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德育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德育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德育教育的现状和提升德育教育的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一、德育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1.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德育教育对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非常重要。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形成明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
2.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德育教育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才能维持社会的和谐。
在大学校园里,德育教育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3.提高综合素质德育教育可以通过规范学生行为,增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的品德,使其具备从事各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良好素质,如正直、诚信、勇敢、谦虚、友爱等。
二、德育教育的现状当前,大学校园的德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1.德育教育人员不足目前,许多大学德育教育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很多德育教育工作依靠学生社团来负责,团干部经常要同时处理大量的事务,很难投入到德育教育工作中。
2.德育教育不够深入许多大学因为教育资源的限制,德育教育活动往往比较简单、单一,难以达到深入的效果。
德育教育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化和个性化的角度,从宏观与微观、制度与文化两个层面进行合理整合,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
3.德育教育方式单一许多大学的德育教育方式单一,只有几种模式,如讲座、演讲、培训、体验式教育等。
缺乏多样性,学生很难从德育教育中获得新的体验和感悟,也会失去对德育教育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德育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学生除了学习知识,还需要通过德育教育来培养品德和道德观念,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价值观的培养,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家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通过父母的榜样和言传身教,让孩子正确看待生活,懂得珍惜和感恩。
学校教育也要将德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判断事物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二、加强道德规范的教育德育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
学校应制定规范和纪律,明确学生在校内的行为准则,引导学生形成正面行为习惯。
在家庭中,父母也要严格要求孩子的行为,从小树立孩子的自觉守法意识和道德底线。
通过父母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教育学生遵守法律、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三、注重情感教育的培养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方面。
学校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情商,提供多元化的情感体验机会。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温暖和关爱,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家庭也应给予孩子充分关注和爱护,倾听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解决情感问题,增强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温暖和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学会关心他人、分享他人的困难与快乐,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个人德育素养的全面发展。
五、激发学生德育素养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德育素养的内在动力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关键。
高中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与实践策略研究
高中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与实践策略研究在当今社会,道德素养对于高中生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素养是指一个人具备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等各个方面的素养。
培养和实践高中生的道德素养对于其个人成长、社会适应以及未来职业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探讨高中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与实践策略。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道德观念最早形成的场所,也是孩子道德素养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因此,家庭教育在道德素养的培养与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父母的行为示范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行为举止往往会对孩子的道德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做出积极向上的表率,以身作则地引导孩子。
2. 家庭教育的温暖与关爱家庭教育应该注重温暖与关爱的氛围营造。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多给予鼓励和赞美,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要正确引导孩子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调适。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高中生道德素养培养与实践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肩负起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责任,提供相应的教育策略。
1.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道德教育需求,在课程设置方面予以合理规划。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应贯穿在各个学科中,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课、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 学校文化与氛围建设学校文化和氛围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应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举办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等,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和实践道德素养。
三、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对于高中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和实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教育是学生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接受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1. 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共同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责任担当。
2. 社会互动与合作学生在社会互动与合作中,能够了解与他人相处的道德规范和原则。
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对于塑造他们的品德、价值观以及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
尽管课堂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本文将从教育环境、社区参与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至关重要。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包括崇尚真实、善良、公正和诚实等道德品质。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道德教育活动,如道德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其次,学校应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在一个友善、团结的环境中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助互爱的氛围,鼓励他们关心他人、分享和合作,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操守。
社区参与的重要性社区是学生社会化和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场所。
社区参与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对社会的重要性和责任。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义工活动、社区清洁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快乐和意义。
此外,学校也可以与社区组织合作,开展道德教育项目。
例如,与志愿者组织合作,开展关于环保、扶贫等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学会关爱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学生道德素养培养的根基,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父母应该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和引导孩子的道德发展。
首先,家庭应该注重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并为他们提供正确的道德指导。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爱和支持,鼓励他们寻找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
其次,家庭应该创造有益的家庭环境。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和谐的家庭关系、愉快的家庭气氛等,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家庭可以通过共同参与有意义的家庭活动、讨论家庭中的道德问题等方式来提高孩子的道德素养。
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目标
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目标(最新版)目录1.引言:教育社会学课程的概述2.教育社会学课程的思政目标3.实现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目标的方法4.总结: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目标的重要性正文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目标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旨在揭示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社会学课程的思政目标愈发显得重要。
本文将从教育社会学课程的思政目标、实现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教育社会学课程的思政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通过教育社会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解,坚定信仰信念。
2.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学课程要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社会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等,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社会学课程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么,如何实现教育社会学课程的思政目标呢?1.课程内容与思政目标紧密结合:在教育社会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将思政目标融入到课程内容中,使学生在学习教育社会学知识的同时,自然地接受思政教育。
2.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思政目标。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能力培训,确保教师在教育社会学课程中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引领学生实现思政目标。
4.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思政目标实现情况,以评价促进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
总之,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社会学视域下的高校德育与学生道德素质培养摘要:高校日益侧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养,融入市场获取自身利益成为大学生普遍的价值追求,高校德育面临边缘化的窘境。
社会化程度低的德育导致大学生道德素质社会化进程的滞后,德育对象主体性的缺失和德育智育化造成大学生的低参与度和低效能感。
高校德育应以就业导向的德育模式的构建为契机促进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公民,通过对学生生活情境的渗透,解释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难题,推进大学道德生活的持续建构。
关键词:高校德育;道德素质;德育困境;公民道德教育;德育生活化培养和健全大学生素质,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道德素质在大学生的整个素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对大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
诚如威廉·洪堡所言,“大学是社会的道德灵魂”[1],高校不仅要为大学生提供知识能力平台,还要为社会孕育道德资源,是知识传授的机构,也是道德习成的场所。
总体来看,高校德育工作效果并不理想,与之相应的是,有关这个主题的讨论和实践依然存在深度和效度的局限。
考量特定的社会场景和复杂的结构脉络,对于高校德育及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这一主题的研究,将会在“社会—学生—高校”这一整体框架中得以明晰。
这是笔者运用教育社会学视角,审视高校德育及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理论初衷。
1失衡:高校德育的边缘化应该说,作为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德育并未缺席。
遗憾的是,一方面是德育在场的事实,另一方面是德育在高校工作中遭遇边缘化的现状。
如何解释这种尴尬的矛盾状况?无疑,就大学论大学、就德育论德育的分析路径只会半途而废,必须超越这种陈旧的狭隘讨论,将高校德育的相关主体置于宏大的社会关联框架中予以剖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人们的道德观念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择取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方位多层面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体系重建相对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缓慢的差距,客观上造成道德失范现象的衍生,必然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形成冲击。
面对社会急剧变迁,国家意识到强化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着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道德教育正当其时,社会转型为大学发挥社会功能提供了契机:高校可以在价值规范体系更新进程中为大学生提供道德教育资源;国家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视,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然而事实表明,大学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并未顺理成章得以优化。
这意味着上述考量仅仅看到高校德育的机遇空间,却忽视了这一表象背后多因素交互影响的复合逻辑:大学从来不是一座空中花园——“象牙塔”这一标签已被中国当前社会变迁的浪潮冲刷得无迹可寻——而是建立在总体性的国家、社会和人的需求预设的基础之上。
其一,德育是国家对高校多种教育功能的预期之一。
大学教育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引下还承载着政治、经济等多种社会功能。
改革开放前,道德教育成为政治教育事实上的附庸品,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市民社会的浮现,政治意识形态逐步松绑,大学道德教育也随着大学政治教育的相对弱化而有所动摇。
尽管近年来国家重新强调高校的德育功能,但收效甚微,主要缘于两点原因:一是德育数十年来因缺乏独立内容导致的附属性和空心化,难以应对社会急剧变迁,完成其在大学诸育中的重构;二是市场经济的深入拉伸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国家难以完全控制社会实体合法前提下的具体行为,侧重本单位利益的权宜性行为大量出现。
这种情况在高校教育工作中也普遍存在,德育工作不再象改革开放前那样上施下效,往往是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处境。
其二,高校作为社会机构,不仅要履行满足国家、社会其他部门、学生个人等外在利益需求的功能,还有自身的利益诉求。
当前,市场成了社会的主导性要素,大学未能从逐取功利的大潮中抽身上岸,除了满足国家对其社会功能定位之外,”大学越来越经常地被喻为服务站”[2],已经成为社会现实的适应者和世俗要求的提供者,如何高效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俨然成为大学的终极使命和主要职能。
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方向,愈来愈侧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养。
加之如今高校办学侧重点是教学评估、科研产出、学生就业率和考研率等可以量化的硬指标,于是,道德教育和价值构建作为高校办学质量评价中的软指标就处于被冷落的边缘地带,沦为一种附带品。
其三,作为高校教育的对象,大学生理所当然有对高等教育的预期,而学生的个人教育期求在根本上受制于社会的形势和需求。
市场经济的扩张和功利主义的震荡致使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迷失,显露出了重实用轻品性、重个体轻公共的端倪。
理想信念、生存意义、终极关怀等语词,逐渐从大学生的日常词典中消逝。
再者,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形势的严峻、高等教育目标的调整,对大学生的教育期求和价值选择产生了决定意义的影响。
注重实用技能提升与追求生存空间拓展,成功融入市场达致自身利益最大化,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价值追求。
在此目标下,大学生价值观念趋向务实,不断强化自我意识与效益观念,积极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
于是,形而上的精神追求被束之高阁,大学生为自我意识的高扬和道德感的式微找到了理由。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6卷第7期何子明,等:教育社会学视域下的德育教育与高校学生道德素质培养上述讨论展示了当前高校德育和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日益边缘化的窘境以及这种遭遇的内在社会逻辑。
这些解释的价值在于,它们引申出这样一系列问题:在市场力量强大的社会转型期,大学如何说服自己将德育置于多种教育的核心圈?如何说服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道德教育?面对这些拷问,大学德育必须作出回答。
回避、敷衍乃至答非所问,都将进一步加深大学德育边缘化危机。
2断裂:高校德育的症候对社会转型和德育边缘化带来的挑战,众多高校并非熟视无睹,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作出了回应。
然而,大学德育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要探究其中原委,必须剖析高校德育工作实践的症结。
2.1高校德育与社会生活的断裂现代大学作为开放性组织,与社会的联系千丝万缕,就其教育对象而言,源于社会,朝向社会。
建构一种教育与社会良性接轨的关系至为关键。
大学也正在努力以社会需求为重要风向标,调整教育目标、内容和模式。
从分类的眼光来看,大学在知识教育、技能教育、道德教育几个层面上出现了分野:市场经济时代的社会需求与高校和学生对这种需求的认知和认同,致使知识教育以及技能指导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内容,较好地实现了与社会的接轨;高校德育面对急剧变迁的社会及其衍生的纷繁现象则多少有些手足无措。
不难发现,下述两种思维和举措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最为常见:一种是不加反思地看待社会的变化和需求,片面认为社会转型奉行功利主义哲学、市场时代奉自利为圭臬,而道德、道德教育、道德素质对于社会、学校、学生皆无足轻重、无可作为。
这种“德育无用论”理念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有意无意将德育推向了高校教育的边缘位置。
其直接后果是:道德教育虽然在场,但未归位,非但没有开发社会变化带来的德育资源,而且对发挥大学德育烛照社会方向和提升学生素养的功能无动于衷。
这种做法与其说是附庸社会浊流,逃避大学对社会发展应尽的职责,毋宁说是切割大学德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正向关联。
另一种则与之相反,没有直面丰富的社会生态,而是选择闭门造车式的道德教导。
一些大学未能辩证地认知社会转型的多维性,只看到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没看到市场社会所蕴含的正面道德因素,将社会变迁带来的种种事实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拒斥丰富的社会生活对高校德育的介入,在德育理念和实践更新方面无所作为。
于是,道德教育照旧——德育目标上,“只注重‘好学生’的培养,而忽视‘好公民’的教育”[3];德育内容上,教授的道德理论规范较为陈旧,回避社会复杂的道德事实;德育方法上,重灌输说教、奖惩规训,轻社会实践、价值辩论。
这两种德育对策造成的后果是:社会领域里的道德现象反证着高校德育实践的低效,社会化程度低的德育导致主观上大学生忽视自身道德修养,客观上也导致了大学生道德素质社会化进程的滞后。
2.2高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的断裂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对社会转型期特有道德现象的疏离,可被视为对大学精神的一种局部维护。
让人遗憾的是,在这一前提下,高校德育同样未能紧密对应培养对象的生活实际。
首先,是大学德育对象的主体性缺失。
近年来,“双主体”说在理论界渐盛:作为教育对象,大学生并不仅仅是教育客体,而是和学校同属于教育主体。
作为教育主体之一,学生的主体性理应得到发挥。
然而,实际工作却远远滞后于前沿理论。
学校单方面充当了德育工作的规则制定者和实施者,德育过程也呈现出明显的单向性,传统德育的教导、榜样、规约等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倡导学生主动选择与积极创造的德育范式尚未成型,学生依旧处于客体位置和从属地位。
德育对象主体性的缺失造成学生的低参与度和低效能感,致使大学德育劳而无功,道德教育充其量“只能使学生说什么、不说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却无法迫使他们想什么、不想什么,换句话说,灌输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行为,但不能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观念”[4]。
其次,深为学界诟病的德育知识化、技术化现象仍然在高校普遍存在:在内容上,高校德育异化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知性德育和以理论推演为主的思维德育;在形式上,高校德育异化为以课程为导向的教材德育和以考试为导向的应试德育;在功能上,高校德育将自身异化为工具手段,将主体异化为工具对象,教师成为传授道德知识的工具,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工具。
这些处理最严重的弊端是道德教育较少朝向广博的学生生活世界,较少从中汲取丰富的道德素材,较少针对其中的失德行为。
其结果必然是知性内容被抽取出来作为德育的全部范畴,道德教育成为理论文本的宣示,孤立于教育对象的生活世界之外。
从本质上看,上述现象表征着德育被技术性地转换为智育,“德育的过程向智育看齐同样也成为单一的知识获得的过程。
它向学生传输的是被普遍化和客体化了的道德知识,……这种知识抽去了具主体生命表征的内容,它无视人的情感和态度,鄙视直觉与体验,它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放逐出外,以显示它的客观和科学。
”[5]3整合:高校德育的路向对于高校德育现实处境与主要症候的分析,是一种避免简化论而试图检视复杂关联性的解释。
为了避免高校德育之路愈走愈窄,我们必须解决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处理关涉大学德育的多重关系?答案的前提是,正视和承认前文已述的关系现状。
因此,优化高校德育和大学生素质培养绩效的途径同样是多维而非单维的。
3.1德育实践化,整合高校德育与社会需求显然,现代大学无法遗世独立,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强化大学满足社会发展职能有内在的逻辑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