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基本思路
深圳市“十一五”信息化工作回顾及“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思路
4、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国内领先
➢100%要求公开的政务信息可在网
名次
上查询 ➢100%行政审批项目可在网上申请
2005
36
年
和查询结果 ➢50%以上行政许可项目实现全过程
2006
5
年
在线处理 ➢100%的政府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
2007
2
可审批项目纳入电子监察范围
年
8
❖ 出台《深圳市互联网振兴发展规 划(2009-2015)》和《深圳 市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政策》
➢ 连续7年,每年投入5亿财政资金, 扶持互联网产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 涌现出腾讯、迅雷、A8音乐网 、芒果网等一批互联网龙头企业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12、电子信息产业平稳快速增长
❖ 2009年,深圳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 值1721.23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8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比重的5成
1、信息基础设施向下一代演进
❖ 2010底将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城全网”有线电视双 向改造和数字化整体转换
❖ 光纤到大楼比例超过60%,光纤到户数超过5万 ❖ 3G移动网络基本覆盖全市,人口密集地区无线宽带
网络覆盖达到100% ❖ 移动电话用户饱和率超过150%,家庭宽带普及率超
过65%,互联网人口普及率接近70% ❖ 已成为国家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 党政机关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内网和外网)
❖ 2008年9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构 建阳光政府的意见》,提出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实现
➢ 行政权力网上运行 ➢ 政务信息网上公开 ➢ 行政活动网上可视 ➢ 权力行使网上监控
❖ 进一步推动各区各部门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 ❖ 将电子政务与行政监督紧密结合,有效提高电子政务的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信息化十二五规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奋斗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全力构筑苏北信息产业第一高地(二)强力推进“智慧”建设(三)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四)着力推进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五)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六)努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七)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四、重点工程(一)信息产业千亿元工程(二)“智慧”建设工程(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531”示范工程(四)电子政务平台升级改造工程(五)信息惠农兴农工程(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工程五、政策措施(一)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构建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三)建立信息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四)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五)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我市按照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加以全面推进,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在探索符合市情的电子政务道路上取得明显成效,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数字”初具雏形,为“十二五”时期的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信息产业加速崛起。
信息产业成为全市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
2010年,实现增加值62.01亿元,销售309.21亿元,为2005年底的10倍。
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248.03亿元,初步形成了计算机及其配套件、绿色能源、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了富士康、达方电子等大集团、大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41.96亿元,初步形成“一核”(软件园)、“四特”(软件科技产业园、网新科技园、软件产业园、动漫科技产业园)软件产业园区格局, 4家软件企业通过CMMI3认证,11户企业、35项产品通过“双软”认定,网络游戏、动漫、呼叫中心、互联网与无线信息服务等现代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
“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华电漯河发电有限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1 指导思想信息化建设,要按照华电集团提出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的五统一原则和“系统集成、功能完善、决策支持”三个大的建设阶段来逐步实施信息项目,并严格按照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华电集团和华电国际的信息化规划为指导,全面完善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2.1 信息化建设工作回顾目前,漯河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平台已基本建立完善,计算机网络已实现主交换机双机热备,与广域网、互联网采用百兆传输,网络覆盖全公司所有办公地点及班组,厂区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了光纤。
一期网络布线工程所涉及的建筑物有:综合楼、食堂、临建机房、循环水处理、集控中心、工程师站A/SIS、工程师站B/SIS、凝结水、6米汽机电子间A、6米汽机电子间B、员工宿舍、物资材料库、招待所、化水楼、检修维护及材料楼、脱硫楼、除灰楼、圆形煤场、输煤综合楼、翻车机室配电间、地中衡、燃料制样室、铁路办公楼,主干网采用8芯和16芯铠装单模光缆。
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已实施了FAM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厂级监控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两票系统及其他辅助应用系统,这些系统相辅相成,互联互通,形成了覆盖公司各个业务层面的网络化、标准化应用系统,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管理水平。
由于网络系统的规范性和便捷性,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公司日常生产、运营、行政管理的主要工具和载体,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2 存在的不足公司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信息系统建设方面还需要完善,如数据备份系统及局域网管理系统方面的建设;二是对信息系统应用人员的考核力度不够,导致少量人员对信息系统的重视不足,应加大信息化考核力度。
3 “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目标3.1 信息化建设等级评价目标2012年信息化等级评价不得低于集团公司B级标准(即五星级企业的信息建设标准)。
门头沟区“十二五”信息化规划
北京市门头沟区“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门头沟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一○年十二月目录序言 (1)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2)一、“十一五”回顾 (2)二、历史机遇 (5)(一)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战略机遇期 (6)(二)信息化成为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催化剂 (6)(三)信息化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6)(四)区域合作为门头沟区信息化发展提供新视角 (7)(五)打造“智能门头沟”,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7)三、面临挑战 (8)(一)信息化为打破区域空间局限身兼重任 (8)(二)信息化对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意义深远 (9)(三)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任重道远 (10)(四)信息化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压力前所未有 (10)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13)一、指导思想 (13)二、指导原则 (13)三、发展目标 (15)(一)总体目标 (15)(二)具体目标 (16)第三部分主要任务 (19)一、以整合为中心 (19)二、全面促进四个转化 (21)(一)促进“经济发展低碳化” (21)(二)促进“服务政府高效化” (25)(三)促进“社会管理精细化” (29)(四)促进“基础设施智能化” (32)第四部分重点工程 (34)第五部分保障措施 (41)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体系 (41)二、推进信息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41)三、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机制 (41)四、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42)五、大力推行信息化服务外包制度 (42)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2)七、注重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43)八、加强信息化规划的实施与保障 (43)九、做好各级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工作 (44)附件一名词解释 (45)附件二规划依据 (51)。
福建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一) 指导思想 (1)(二) 发展目标 (1)二、主要任务及重点工程 (2)(一) 主要任务 (2)1. 基础教育信息化 (2)2. 职业教育信息化 (4)3. 教育督导信息化 (5)4. 高等教育信息化 (5)5. 继续教育信息化 (6)6. 教育管理信息化 (7)(二) 重点工程(项目) (9)1. 福建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建设 (9)2. 福建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10)三、保障措施 (12)(一) 建立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机制 (12)(二) 建立教育信息化发展经费保障机制 (13)(三)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材队伍保障机制 (13)(四)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14)(五) 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检查机制 (14)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2-2022 年)》和《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2-2022 年)》的总体部署,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为核心,全面提升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促进信息时代的教育创新,发挥信息技术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作用,引领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升全民信息技术素质,提高全民信息化学习能力,建设与全省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局面,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出贡献。
经过“十二五”的建设,彻底建成遍及全省城乡学校及教育机构的福建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建立开放灵便的福建省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教师及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对创新教学模式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贡献度显著提高 ,着力构建能促进教育公平、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信息化环境。
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十二五”山东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思路
“十二五”山东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思路指导思想广泛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信息技术和产品,主动占领市场和技术的制高点,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加快改造山东传统旅游产业,实现“科技兴旅”,逐步实现旅游业信息化,提高山东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促进旅游业的技术进步和特色创新能力。
奋斗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推广应用863项目---目的地数字旅游服务系统,建设标准统一、应用广泛、扩展性强、实用指南性、可交互性强的旅游信息基础数据库,推动旅游信息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和服务传播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定目的地旅游信息服务建设发展规划,完成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建立省、市、县、企业四级旅游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以标准化旅游信息数据为基础,运用整合信息化科技手段,开展旅游网络营销推广和信息服务;大力推动旅游企业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建设旅游产品服务平台,为旅游产品的生产、发布、预订、销售、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提供科技支撑和信息服务。
形成一套覆盖整个旅游产业链和目的地旅游行业的综合性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对山东省旅游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认真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分工负责;制定并颁布实施山东省旅游信息化建设标准,各地旅游信息化建设要按照全省标准进行,严禁自成体系,造成信息链的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建设的规模和水平要符合全省旅游业发展要求。
(2)政府主导,市场驱动旅游信息化建设要明确政府主导的原则,适当投入保证项目建设的启动和发展;更要依靠市场驱动,引入竞争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实行多种运作模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旅游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旅游产业六个生产要素和面向公众的系统工程,必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首先建设急需的、影响大的、关联度高的项目。
(4)确保实用,兼顾先进按照安全、高效的原则进行旅游信息系统的建设,要充分兼顾系统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先进性,跟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
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教育信息数字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建设数字校园,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构建一个集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为一体的数字环境,以满足教师对科研、教学、管理以及学生对学习、科研、生活的个性需求。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数字环境中,教师能够通过良好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提高学术和科研水平,培养优秀的学生;学生则能够通过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发掘个人潜能。
建设数字校园,是促进学校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举措。
建设好“数字校园”,对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转型升位,具有重大意义。
一、现状分析(一)“十一五”建设成就1.基础设施设备基本满足需求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学校已建成较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校园网覆盖率达100%,部分重点公共区域有无线覆盖,出口带宽834M,主干网带宽1000M,公共IP地址资源数8512个,网络交换机节点数712个,无线网AP节点数100个,二级网站数110个。
建设有校园网中心暨重庆教育城域网节点机房(60多平方米)和数据中心机房(150多平方米),建成“世界银行远程视频会议专网”、“一卡通专网”、“财务专网”、“医保专网”、“闭路电视传输系统专网”,“市教委教育电子政务专网”等专用网络,是重庆市教育与科研计算机城域网核心主环节点之一。
2.资源信息共享基本实现传输线路共享,监控、闭路电视、广播等弱电系统的传输逐步使用网络传输;服务器集中托管,用于公共服务管理的服务器全部托管到数据中心机房,现有学校公用和部门托管的小型机、服务器共100多台;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规范数据唯一来源(如学生数据由教务处负责,教职工数据由人事处负责),通过公共数据库设计和数据交换平台,各系统的数据全部集中到公共数据库,其他系统直接从公共数据库调用;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共享,校内用户或通过授权都可获取资源用于教学和科研;一卡通系统贯穿教职工、学生整个生活应用,并与其他系统无缝共享。
让信息化更有效益——“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改进建议
“ 二 五 ”信 息 化环 境 的 重 大 变化 十
有 以下 五 个 方面 :
一
展 、城 市 电信设 施 升级 、信
等 都依 赖社 会投 资 。投 资 多 二 五 ”信 息 化 规 划 的重 要 牛
四 是 行 政 机 制 为 主 变
是 以 设 施 建 设 为 主 变 为 以 实 现
第 八 , 探 索 低 成 本 、 集 约 化 、 见
社 会 效 益 为主 。“ 五 ” 十一 五 ”期 十 、“
间 信 息 化 建 设 的 重 点 是 基 础 设 施 的 建
为 主。 电子 政 务是政 府 投资 业 务信 息化 建设 ,其管 理橡 制 。社 会信 息化 建 设面 对 多 主 体 ,需 要采用 市 场机 制采 建 设 ,要 尊重 企业 的 自主朽
地方 。
“ 十二 五” 信息化 环境 的新 变化
信 息化 规划 要适 应环境 的 变化 ,
“ 二 五 ”规 划 面 对 的信 息 化 环 境 与前 十 两 届 规 划 已 有 很 大 改 变 , 因此 规 划 的 思 路 、方 法 、形 式 都 应 随 之 调 整 。
会共 同投 资 。在 电 子政 务拉
的 东 西 集 中 建 ,统 一 建 ;业 务 的 东 西
二 是 以 电子 政 务 为 中 心 变 为 社 会 信息 化应 用为 中心。 “ 五 ” 十一 五 ” 十 、“
的 信 息化 建 设 主要 是 电子政 务拉 动 的 ,
分 散 建 ,使 集 中 和 分 散 有 机 结 合 等
【工信规划】本溪市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工信规划】本溪市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国内外信息化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带动作用,推动经济社会调整和转型,奠定更加牢固的工业强市和信息社会发展基础,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信息化发展回顾(一)“十一五”发展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遵循“十一五”规划总体框架,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
1.信息基础设施和普及水平实现高速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公共信息网络已覆盖所有城乡,2010年底,本溪市通信光缆总长度达到22.5万芯长千米,建设移动通信基站2684个,行政村“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宽带”目标基本完成。
全市电话用户173.5万户,普及率达100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9.4万户,网民人口比重近32%,较2005年增长1.2倍;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60GB;广播电视传输容量达500套以上,光接点容量达50万户,现有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4万户,手持电视1000户,已实现有线电视到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4%。
信息网络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信息化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惠及公众范围大幅度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2.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深度应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在国民经济领域,一批国家信息技术应用试点项目进展顺利,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推广,计算机监控技术在40%规模以上的钢铁、建材、医药、食品加工等流程型生产企业得到应用,本钢等一批重点企业成功或部分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产品设计周期缩短65%,生产自动控制率达85%,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超过20%。
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把握信息科技发展机遇,大力夯实信息产业的龙头地位,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为率先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是深圳未来三十年发展的新起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的关键时期。
科学规划,前瞻布局,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深圳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深圳坚持把信息化作为推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在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信息网络向新一代网络演进,端到端的IP化承载和宽带化接入日益普及,网络全光化持续向用户端延伸。
光缆敷设超过200万纤芯公里,通信网络实现全网数字化,3G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和家庭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72.3%和66.5%,光纤到大楼的比例超过60%,光纤到户数超过11万。
深圳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城全网”有线电视双向改造和数字化整体转换,数字电视用户达300万户;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全市通信管道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展开;电子认证建设深入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已建成计算能力超千万亿次的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实现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突破。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一、现有基础(一)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我省信息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各领域信息化成效明显,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00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河北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
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2000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
“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
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
邯郸和张家口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
衡水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
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
河北钢铁、唐山三友、冀东水泥、保定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内容
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内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高等学校,目的是提高办学的质量,提高学院的综合实力。
以新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我校所处地域优势和特点,超越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培养适应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创新型人才。
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以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个性化门户、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为基础,在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学校社区服务等几个方面全面实现数字化,从而以数字化带动学院教育信息化,提高学院办学综合实力。
但是,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与兄弟院校相比,在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如校园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则和统一应用平台,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够规范等等。
这与我校今后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
这已经阻碍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实质上影响了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发展。
同时,学分制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应用需求,集中选课等教学管理需要更高的网络带宽,高水平的管理必须由高可靠的校园网来提供保障。
3.1 信息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核心交换设备等网络基础设施无冗余且超期服役,汇聚、接入交换机配备差、端口容量不足。
且接入设备老化严重;网络安全设施配置不到位。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和业务的不断拓展,已无法满足要求,亟待配备和更新设备。
(2) 中心机房设施落后配备不足,电力系统、空调系统等基础支撑系统配备不足。
(3) 无校园数据中心和容灾备份系统。
由于校园数据中心建设不到位,校内部门和单位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应用系统,因各系统采用不同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无统一数据接口和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平台和交换平台,导致应用系统无法兼容,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和共享,形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部门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数据的统计结果千差万别。
这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质上严重的影响了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发展。
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把握信息科技发展机遇,大力夯实信息产业的龙头地位,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为率先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二五”是深圳未来三十年发展的新起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的关键时期。
科学规划,前瞻布局,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深圳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二五”期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深圳坚持把信息化作为推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在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信息网络向新一代网络演进,端到端的IP化承载和宽带化接入日益普及,网络全光化持续向用户端延伸。
光缆敷设超过200万纤芯公里,通信网络实现全网数字化,3G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和家庭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72.3%和66.5%,光纤到大楼的比例超过60%,光纤到户数超过11万。
深圳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城全网”有线电视双向改造和数字化整体转换,数字电视用户达300万户;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全市通信管道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展开;电子认证建设深入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已建成计算能力超千万亿次的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实现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突破。
上海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过去工作的回顾和未来发展目标(一)“十一五”基本情况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抓住全球信息化发展机遇,始终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切实加以推进。
“九五”基础先行,着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十五”重点突破,促进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应用加快发展;“十一五”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战略,以“推进信息技术创新和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部分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主要参考国际电信联盟(ITU)面向信息社会的ICT评估指标。
,一批新兴技术创新成果在上海世博会上得到充分展示和示范应用。
1.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城市功能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信息通信网络普遍接入,率先启动城市光纤宽带网建设,城域网出口在国内城市中率先达到百万兆级别,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大幅提升,第三代移动通信(3G)进入商用阶段,各类终端普及率显著增长,基本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
新技术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国内首个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示范城市,软交换、IP多媒体子系统(IMS)等技术得到规模应用,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移动通信长期演进(LTE)等技术的应用部署取得突破。
融合业务逐步普及,网络电视(IPTV)用户超过120万户,本地手机电视用户月访问数超过20万。
各类功能型设施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曙光5000A主机系统投入运营,超级计算中心总计算能力突破230万亿次/秒。
集约化建设模式由信息管线向通信机房、移动通信基站、无线室内覆盖系统等全面推广,无线电管理机制不断完善,重大活动信息通信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信息化知识}抚州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
(信息化知识)抚州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根据省、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现就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如下意见:壹、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及现状(壹)信息化建设的成效1、信息化意识普遍增强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全市国土资源信息技术应用、开发利用程度有所提高。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办公效率,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强行风,树形象,增服务的信息化应用意识普遍增强。
2、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开通了和省厅的网络连接;建成了国土资源视频会议系统;新建了市国土资源局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网站;对局域网进行了更新改造,对抚州国土资源网站仍将进壹步完善,使土地招、拍、挂进行上网公告,增强土地招、拍、挂的透明度,增强社会公开监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虽然我们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壹些成效,但全市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现状不容乐观,和全省及其它地市信息化建设相比,仍存于不小差距。
1、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不够完善全市只有市局成立了信息中心,目前只有壹名技术人员。
各县局、分局目前只是局内部成立了信息中心。
2、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全市各县局和分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软硬件投资较少。
3、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缺乏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从事信息化建设的人员,绝大部分均是半路出家,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专业知识不够,经验不足,且且多是兼职,和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很不适应。
4、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县(区)、科室对国土资源信息化认识不到位,信息化于国土资源管理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全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仍不能和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相适应。
随着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变革,这些问题将显得日益突出。
二、“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目标根据省国土资源厅信息化建设总体工作部署,抚州市国土资源“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完整、安全稳定、监管有效、服务全面,覆盖全市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国土资源政务管理的网络化运行,增强国土资源行政管理的效能;形成网上双向互动式的国土资源公众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壹支稳定的国土资源信息化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