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构思想看当代城市重构_李晓东
李晓东建筑设计
这是建筑师李晓东完成了“玉湖完小*”后第二个丽江项目,“水平线”是我对这个设计的第一印象,山水之间,这是一种面对自然的处理手法,也是一种设计态度。
这是一个私人会所,基地是雪山脚下的一片河滩,建筑西面靠山,沿山脚用碎石筑起一个平台,建筑物置于平台之上。
步行从山下走向建筑,是看不到多少建筑物主体的,而平台以一层碎石墙的形式展现在眼前,石墙所用碎石均来自当地,颜色与雪山尖石体的颜色相近,设计师取自然中的一种颜色,重新梳理了眼前的风景:眼前的风景被这道“水平线”一分为二,石墙之上“它托起了雪山的景色”,石墙之下扎根于郁郁葱葱的山体。
穿过石墙上的门洞,通过一段台阶,平台之上,“水平线”完整的展开在眼前,这是主入口前的一片广场,通过车行也可以到达这里,除了停车等日常的功能,每逢佳节,也是人流聚集的一个场所:场地中央燃起一堆篝火,天与地之间,人们纵情欢舞......这是公共建筑在开放空间上的体现。
广场的做法,与碎石墙不同,颗粒相当的卵石铺砌出整洁的地面,清澈如镜的水面没有曲折的形状,水面一直铺到平台的边缘,替代了栏杆围护的作用,使得广场上没有刻意的边界,而仅有的那条线性的边界也因为水面反射的原因,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风景,人文建筑主体只有一层,没有很大的高低起伏,依靠体块、屋顶的转折关系、树木的种植,分出了远近的层次,从广场上看过去,建筑轮廓与背景山势融为一体。
如果说这背景是一幅风景画,那么现在就是一幅山水画了。
古代画家在描绘山水时,山间小路上行走的人、树林中隐约的庙宇等,成为画中不可缺少的;而诗人在叙述完宏观的场景后,孤帆、轻舟、小桥等总成为风景最后的落点。
无论画家、诗人还是建筑师,他们在为大家展示风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展示出他们心中的状态,李晓东说道,“有时候,一个建筑其实就是一个激活点”,一个对特点的地域,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激活,于是,风景中有了人文的一笔轻轻勾勒,风景也被激活了。
当代性?地域性?以灰色的瓦和木色百叶组成建筑的主色调,加上围合出的天井、建筑外的厦子(即外廊),让人想到了丽江的纳西民居。
“第三空间”理论视域下城市形象构建的逻辑进路、现实问题与优化策略——以黑龙江省为中心的考察
自2016年以来,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在传播的方式、理念和效果生成方面,颠覆和重构了传统的影音传播的模式,引发了学术界、新闻传媒业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探究短视频与城市形象领域,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形象短视频的特征、机制以及传播价值等方面。
从研究个案的角度看,现有研究聚焦于成都、重庆、西安、上海、北京等城市。
上述城市不是直辖市,便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心城市”。
目前研究缺乏对于欠发达地区城市的观照。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北部的边疆省份,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红色文化、北大荒文化、欧陆文化以及冰雪文化等多元文化荟萃的城市文化。
省会哈尔滨以城区建筑浓郁的欧陆风格和享誉中外的冰雪文化而著称,大庆则以铁人精神为代表的工业文化而知名,遍布省内的农垦城镇如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等,则浓缩了极具龙江特色的北大荒精神和文化。
近十年来,黑龙江的GDP 增长逐渐放缓,人口不断流失,在此背景下,研究以短视频为抓手,构建龙江城市形象,对于以“数字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为着力点的黑龙江省,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目前对于黑龙江城市形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既有研究重在归纳关于哈尔滨一隅的短视频内容描述,对于黑龙江其他城市尚无涉及,且对于短视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提升的策略探究,缺乏应有的观照。
本文将美国学者爱德华·苏贾的“第三空间”理论应用于相关问题的考察,试图解决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拾遗补阙。
一、“第三空间”理论视域下城市形象的建构逻辑所谓城市形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1]。
显然,城市形象与大众传媒的传播、个人经历及人际传播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此基础上,苏永华进一步认为:所谓城市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一座城市能够被感知的所有要素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是城市状况的综合反映”[2]。
爱德华·苏贾所谓的“第三空间”,其实质是在法国“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区域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性、社会性和历史性三元辩证法”“解构线性时间观和历史主义的单一统治”的基础上,建构了独立于第一空间(物理空间)和第二空间(想象空间)之外的混合空间。
城市边缘区的社会空间重构研究
城市边缘区的社会空间重构研究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与扩张中,城市边缘区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区域。
它既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问题。
城市边缘区的社会空间重构,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课题。
城市边缘区通常是指城市建成区与乡村地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这一区域的特点十分鲜明,它的土地利用往往较为混杂,既有农业用地,也有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
而且,人口构成也相对复杂,既有本地的农村居民,也有外来的务工人员。
这种复杂的土地利用和人口构成,导致了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边缘区的社会空间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例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水电、通信等设施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够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相对匮乏。
这使得居民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也制约了区域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边缘区的社会空间重构变得日益紧迫。
这一重构过程,首先体现在土地利用的优化上。
通过合理规划,将分散的土地进行整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例如,将一些低效的工业用地转化为商业或居住用地,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农业在城市边缘区逐渐向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引入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
同时,积极发展与城市相配套的服务业和轻工业,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在社会空间重构中,人口的流动与重新分布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随着城市边缘区就业机会的增加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流入。
这不仅包括外来的务工人员,还包括一些城市居民为追求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而选择迁移至此。
人口的流入带来了新的需求和消费观念,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空间的重构。
交通设施的改善对于城市边缘区的社会空间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交通网络能够加强城市边缘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促进资源的流通和共享。
新建的道路、公交线路和轨道交通,使得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也有助于拓展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空间。
当代城市文化重构与文化建筑
■ 卢 峰 陈维予 簿 L e g uF n Ch nWey e iu
[ 要】 本 文 从城 市 经济 整 体发 展 战略 与 代消 费 文 摘
化 特 征两 个 方面 着 手 ,对 当 代文 化 建筑 的 内 涵 、构成 模 式 、功 能 特征 作 了 简要 分 析 ,并提 出我 国 当代 文化 建筑在 新 的城市 竞争 背景 下 的发展 问题 与应 对 策略 。
在 智力和资本流动 日益频繁 的全 球市场背景下 独 技 术基 础上的机械化 、自动化 生产 为前提 进行大
特 的城 市文化特质 、完善 的文化设 施和优 越的居住 规模成 批生产和 复制。文化 工业的产品 ,是一种适
生活条件 已成为吸引高端人 才和跨 国公 司 ( 特别是 应大众 口味的、方便面式的精神消费品。 。由此 , 文 全球经 济 5 0强公 司)的重要手段和基本 条件 ; 0 而 化从 为特定 阶层服务的精英文 化转 变为立 足于世 俗 城市 文化设施 的建设 与完善 , 也有 助于提高市 民整 的大众文化 , 也被赋予 了更多经济 工业化生产 流 体 素质、培养市民开放意识 与创新精神 从而 为知 行 化等现 代商品特征 .表现在城市文 化建筑的发展
维普资讯
当代城市文 化重构与 文化建筑
T 一O_ ~一一 m 一一 ~g 一M 、帅 一~ ~h 堇 n
Co t mp r r b n Cut r c n tu t n a d Cut r l c i c u e ne o a y Ur a l e Re o sr c i n l a ht t r u o u Ar e
设 计服务 类等 ,是典型 的知识、资金和技术密集型 克 海默 和阿多诺在 《 启蒙的辩 证法》一 书中提 出了 产业 往往具有巨大的市 场空间和经济效益 对下游 相 关配套产业 的带动和 引导作用也非常明显 。因此 “ 文化工业” ( l rlId sr Cut a n u t u y)的概念 ,他们认 为 随着科 技的发展 ,文 艺创作正转 变为以建 立在科学
清华大学教授李晓东建筑作品1
→百叶细部
淼庐
低矮的座椅使人以最大 限度的接近水面看出去 ,视野中平整的水面为 巍峨远山加上了恰当的 注脚。
↑室内客厅
→远山近景
淼庐
钢 梁 、 钢 柱 细 部
玉湖完小
• 李晓东的设计理念的 产生建立在他对当地 传统、建造技术、建 筑材料以及资源的研 究基础之上。因此, 该项目将研究和设计 融为一体,试图通过 对环境,社会和建筑 保护的根本理解来达 到对丽江乡土建筑的 新的诠释。
玉湖完小
• 这个建筑将研究和设计 巧妙地融为一体,并试 图通过建筑师对环境, 社会和建筑保护的理解 ,来达到对丽江乡土建 筑的新的诠释。房屋全 由碎石砌成,墙壁、小 路、井台、沟渠、水池 ,整齐又有参差,从地 基一直垒到窗下,仿佛 根植于大地。
淼庐
淼庐是一个私人会所,坐落在丽江郊外,雪山脚下 ,房子在山坡之上,坐山拥水而建,建筑的坡屋顶 与山势相和,中有水院,外有水池环绕,三块水面 像是盘子一样将建筑托起,和四面的山景一齐,从 内到外为建筑 创造了全角度 的视野。
淼庐
玉龙雪上脚下是一片开阔的平野,四周有山环绕,前面有玉湖 水库。斑驳的火成岩和绿树清水相映,为这一块地区提供了丰 富的颜色和质感。附近的村落建筑受传统影响,大多是传统院 落式布局,一般是封闭内向的。这种内敛、含蓄的建筑发则专 注于营造建筑内部的空间关系,却与外界的山水天际保持队里 ,在此地,建筑必须 回答环境提出的特殊 挑战,如何在平野之 处能够安然独立,更 与周围景色相和并纳 为己用。
淼庐
• 项目名称:淼庐 • 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 • 造价:750万
• 建造年代:2005-2009年
• 建筑师:李晓东 • 施工地点:玉湖村
• 淼庐是一座私人住宅,位于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 它坐落在一个宽敞开放的斜坡上,可以看到古代贸 易之城——丽江的全景,这座古老的城镇因为水路 和桥梁组成的历史网格而著名。玉龙山的山峰成为 这座建筑的宏伟背景。
新城市时代特大城市空间重构济南论文
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进入新城市时代,城市人口不断超越农村人口的同时,知识经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的精明增长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进入剧烈变化时期,空间重构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突出特点。
以济南市为例,在总结大量基础理论、分析诸多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地理计量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展开对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的研究。
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是复杂的,不仅包括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交通状况、政策规划等传统动力,还包括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精明增长理念等新城市时代的新型动力。
这些动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城市的空间重构。
分析发现,济南城市的空间形态演变经历了自由扩展、南北约束、填充扩展、突破扩展四个典型的阶段,城市空间结构由“中轴对称”到“一城三组团”再到“一城两区”发展。
现阶段,能够充分反映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交通干线结构、城镇等级结构、城镇职能结构等都呈现出新的面貌。
在分析济南近期城市人口变动的基础上总结出人口空间重构的三个典型规律:城市人口空间布局不平衡且具有突变性、城市中心区人... 更多还原【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the city entered a new era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this period, urban population exceeded the rural population and knowledgeeconom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loba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mart growth became the typical sig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Furthermore,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hinese megalopolis changed hardly, the spatial reconstruction became a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space. Taking Jinan for an examp... 更多还原【关键词】新城市时代;特大城市;空间重构;济南;【Key words】New city times;megalopolis;spatial reconstruction;Jinan;【索购硕士论文全文】Q联系Q:138113721 139938848 即付即发目录中文摘要6-8Abstract 8-91 引言10-15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21.1.1 全球进入新城市时代101.1.2 中国特大城市空间结构进入剧烈变化时期10-111.1.3 济南城市发展进入新城市时代11-121.2 研究方法121.2.1 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121.2.2 计量方法121.3 研究思路和框架12-131.4 国内外研究进展13-152 城市空间重构的理论基础15-222.1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内涵15-162.2 城市空间结构模型16-202.2.1 古典模式16-182.2.2 现代模式182.2.3 其他模式18-202.3 城市化阶段理论20-212.4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力理论212.5 新城市时代城市空间结构新理论21-223 新城市时代中国特大城市重构动力22-313.1 城市空间重构的传统动力22-253.1.1 自然条件22-233.1.2 经济发展23-243.1.3 交通状况24-253.1.4 政策规划253.1.5 其他253.2 城市空间重构新动力25-303.2.1 信息化26-273.2.2 经济全球化273.2.4 精明增长理念29-303.2.5 可持续发展303.3 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作用机制30-314 济南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历史与现状31-444.1 济南城市概况31-324.2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分析32-374.3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分析37-414.4 城市空间结构存在问题41-444.4.1 “大省小省会”现象突出,城市区域空间亟待扩大414.4.2 区域中心地位不高,面临冲击和挑战41-424.4.3 城市功能高度重叠,城市发展不堪负重424.4.4 中心城区极化发展,“单核”结构极为突出42-434.4.5 城区空间差异性明显,发展不平衡434.4.6 空间竞争激烈,利益冲突严重43-445 新城市时代济南城市空间重构44-635.1 城市内部旧空间的改造和优化44-465.1.1 棚户区改造44-455.1.2 城市综合体建设45-465.1.3 大学城建设465.2 城市内部空间重构46-585.2.1 人口空间重构46-535.2.2 经济空间重构53-585.3 城市外部空间重构58-635.3.1 特大城市外部空间张力58-595.3.2 济南都市圈内济南城市外部空间张力59-615.3.3 山东半岛城市群内济南城市外部空间张力61-636 济南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措施63-666.1 优化提升中心城区,促进区域和谐发展636.2 加强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产业布局63-646.3 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府作用646.4 加强城区内部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支撑能力64-656.5 土地集约利用,实现城市精明增长656.6 推动城市创新,构建信息城市65-667 结语66-687.1 基本结论667.2 创新点66-677.3 不足和展望67-68参考文献。
城市空间重构与城市功能改善研究
城市空间重构与城市功能改善研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功能改善成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
城市空间重构与城市功能改善的研究,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城市空间,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居住环境,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城市空间重构是指对城市现有空间进行重新规划、改造和优化的过程。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已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城市空间需要进行合理的重新配置。
例如,通过将商业区与居住区相结合,缩短居民通勤距离,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此外,城市空间重构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用地规划,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功能改善则是指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升级和改善,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居住质量。
城市的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等多个方面。
为了提升城市的经济功能,可以通过发展产业园区和创新中心,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
社会功能的改善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和公园等,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文化功能的提升则需要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城市空间重构与城市功能改善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和交叉合作。
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等专业人士可以共同参与城市空间的设计和改善。
他们可以通过调研和可行性研究,提出具体的城市空间改造方案,并评估其对城市功能的改善效果。
在进行城市空间重构与城市功能改善的研究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城市空间的改造应遵循合理用地、节约资源的原则,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例如,可以推行低碳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的环保意识,建设更多的绿地和公共交通系统,减少城市的碳排放和尾气污染。
此外,城市空间重构与城市功能改善的研究还需要与居民、企业和政府等相关方进行广泛的讨论和合作。
他们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和意见,共同制定更符合实际需求的城市改善方案。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和功能的全面提升。
05-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1
城市肌理的延续
注重历史与现代空间的过渡 (2)探索新的城市建筑类型
不同的时代为了满足不同的社会生活要求先后出现了不同的 建筑类型。新的类型必须将古典的城市与现代的城市类型相结合。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1
城市肌理的延续
注重历史与现代空间的过渡 (3)营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场所
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认为: 聚居场所“局”的最基本特征是 围合,“夫局者一圈也”。现代 城市场所理论认为,城市场所不 是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体事物 构成的,特色是场所的精髓所在。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1
城市肌理的延续
延续传统的地块界线 地块界线是个人或者机构用地范围的清晰划分,因而同一地
块内衍生出一类契合功能和环境要求的建筑单元模式,一种建筑 形式在相邻地块的反复重现则最终整体地定义了一个地段的特有 肌理,连片地形成一种空间格局;而一旦这种地块界线被打乱, 则相关的建筑形式将无重复的边界可循,或者由于用途改变而使 先前的建筑群落合并消解为新的建筑模式,从而造成整个地段空 间肌理的突变,长此以往,逐渐失去原有的风貌特色。
轴线分析是我们解读城市空间并赋予其意义的一种经典研究方法,也是 规划设计中预期城市空间架构的一种手法。
城市传统的空间轴线主要诉诸视觉层面,并由轴向线性空间、广场、相 关的建(构)筑物等组成。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2
整体的、贯穿城市核心地区的轴线
空间;(如中国明清两代的北京城
市中轴线、巴黎以东西向贯穿新旧 城区的城市中轴线为核心的多组轴 罗马共和广场鸟瞰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1
城市肌理的延续
延续肌理的关键词 修复:引入街区结构,修复由图——
底关系中所发现的破损残缺的城市之地, 重构都市秩序;
从大阪到上海 40年变迁看世博
poecs o t eOsk x oan o p r o fE p r j t f h r a aE p dac m ai  ̄o x o s
1 7 t x o 2 t s a c e a g s f a mo r 0 wi E p 01 hi  ̄i ue r 9 h 0 l r o e h man s i a p o c o a c i e t n a s i u i c p a h t  ̄ h t c U e a d u b ni t r r r m 1 tep tE p h os x o e a r K Y WORD E p 1 0 O a a E p 01 ha g a ; E S x o 97 s k ; x o 2 0 S n h i Me ab l m; t l n s t oi s U Op a i m
世 博 尝 吾 能 的
个国家存特定时期城市建设与社会盘革z问活跃 世 博 会
幕的集中体现
境 与 能 源 持 续 关 注 的 背 景 下 此 后
后 世 博 的 中 目城 与 建 筑 文化
预 城市的
’
这类大型目 事件在Ⅱ 城市发生的
个特点是
现在来断定 海世_ 含对建筑创作和城市发展的 直 长 久影响为时尚早 建筑历史批 判 个 0年规则 有 d 4 e ue 0 a R l) y r 或 4 年z后, 个建筑 0 一个规划
I eWor x os in fe a e i ic tol n l k dE p io s t npl d as f an ei l t o y gn r
t e po e so r a iain n e e t a d n i h c s f u b n z t .a d r f c ed n i e t y r o l t of h o t n l h t c u e Th r c n x o e s de y a d i a c i t e e e t E p t s r e r
巨构的符号——高密度城市中基础设施的复合、连接与重构
——高密度城市中基础设施的复合、连接与重构巨构的符号Symbol of Megastructure: Combination, Conn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In High-density City自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的城市群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活动,其中深圳更是以极高的速度推进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
这种规模巨大、速度极快的进程,无疑衍生出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大量的人口涌入、新旧城市的融合、机动车道路带来的环境问题、高密度的城市空间、绿色空间与城市文脉的复兴等。
从坊城成立之初,我们的议题就是围绕着这一系列问题来思考,即在深圳这片中国城市化"最极端"的城市中,如何创造一个更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如何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生活。
这种思考是发自对建筑和城市设计最原始而朴素的热忱向往,回到城市视角的原点,去衡量设计的价值。
我们看到深圳有些方面是值得深思的。
第一点是城市道路空间价值的挖掘,尤其是城市干道、快速路,这些道路在加强区域之间的连接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过宽的道路因车行干扰、街道围合感的丧失等因素,不仅不能很好地提升步行氛围,其本身过宽的占地、垂直方向上不充分的利用,也使之沦为城市的“剩余空间”。
第二点是城市中心绅士化,从土地价值的角度来看,这个阶段是必然的,但却产生了外来居民与城市生活的割裂、城市边缘的设施水平与城市中心区的不平衡、城市公共空间流失等问题。
从关注这些问题开始,我们试图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案,通过对诸如城市道路的剩余空间,创造垂直方向的“修补空间”,将道路用作交通之外的复合功能,来解决当时爆发式增长的深圳城市中心外来居民的生活居住难题。
这就是我们双年展的《桥·都市生活原型》的原点,后续也将这种思路应用在了城市边缘的夹缝,即《城间城》。
在这些项目中,我们首先思考,对城市空间采取复合利用的手法,去挖掘城市空间中的未被积极、充分地使用的空间价值。
生态新城区建设规划设计的思考
生态新城区建设规划设计的思考
李晓东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08(034)026
【摘要】以某市生态新城区建设规划为例,阐述了生态新城区的建设目标,从城市景观设计、产业设计、住区设计三方面探讨了如何精心做好生态新城区设计,指出生态新城区建设不仅要科学规划,而且在设计和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李晓东
【作者单位】白俄罗斯国家技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生态新城区建设规划设计的思考 [J], 聂浩
2.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J], 王珏
3.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思考 [J], 戴斌;
4.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思考 [J], 戴斌
5.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村生态规划设计思考 [J], 张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新加坡建筑回顾
当代新加坡建筑回顾
李晓东
【期刊名称】《世界建筑》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本文分3个阶段对新加坡当代建筑的发展作了简要的回顾:1960~1975年,现代主义所追求的理想主义与新共和国的理想不谋而合,多元文化、多元种族使新加坡成为多种要素、记忆、传统并置的场所;1975~1985年,外国建筑师涌入新加坡建筑市场,提高了本地设计事务所的生产效率和设计水准,同时本土建筑师也在探索一条能反映地域特征的创作道路;1985年至今,本地及外来建筑师的设计质量都大幅度提升,新加坡建筑正在形成自己的风格,一种有别于西方的热带现代建筑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李晓东
【作者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叙事的建筑——当代博物馆系列设计实践回顾 [J], 张振辉
2.当代中国建筑界关于建筑本质思考之回顾 [J], 郝曙光
3.“当代建筑欧洲联盟奖——密斯·凡·德·罗奖”作品展回顾 [J], 王小玲
4.开放建筑发展回顾与对中国当代住宅设计的启示 [J], 江盈盈;贾倍思
5.当代城市文化建筑中文化与商业的复合联动初探--以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与新加坡市民文化中心为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 遗余空间
114世界建筑 2009/01二、1. 城市空间城市空间概念的发展则基于并综合了“场所”的概念及其衍生出的“场所精神”。
如果将城市抽象地看作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活动的集中和统一,那么城市空间则是所有上述的抽象内容集合的载体,因而场所的特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城市空间的主要特性。
一切的城市活动都必须有人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人与城市空间彼此统一,城市是一个有机体。
[3]笔者以为富利(L.D.Foley)提出的四维城市空间结构恰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契合的理论框架。
第一,城市空间具有3个结构层面:物质环境、功能活动、文化价值;第二,城市空间包括“空间”与“非空间”两种属性,空间属性指上述3个基本层面在地理上的空间分布,非空间属性则指除上述空间要素外,在空间中进行的各类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以及现象;第三,对于城市空间的理解包含“形式”与“过程”两个层面,形式即空间分布模式与格局,过程即空间的作用模式,形式与过程的关系恰恰将空间与行为的相互依存性和统一性体现出来;最后,对待城市空间演变、发展的历时过程,不仅需要关注某个阶段的共时态特征,更需要引入时间层面的因素,将其置于历时性的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动态地进行研究。
一言以蔽之,城市多个方面的属性,如物质属性、社会属性、自然属性、认知与感知属性等等,在此城市空间的结构中被高度地整合,并且将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清晰地阐释出来。
2. 城市“遗余空间”简言之,城市“遗余空间”即为剩余的、残余的城市空间,然则“遗余”含义的延伸以及城市空间属性的多样性,城市“遗余空间”应具有如下基本内涵:首先,城市“遗余空间”属于城市空间的范畴。
然而“遗余空间”并未涵盖在任何一种城市空间的分类方式中,无论是根据功能而划分的娱乐空间、购物空间、行政空间等,还是根据空间性质划分的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或者街道、广场,“遗余空间”均可能归属于其中的任何类别,即任何类别的城市空间都可能涵盖或者产生“遗余空间”。
[U·说]李晓东·说
[U说]李晓东说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设计》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第一部分建筑与城市实践 Q1您的建筑创作理念有很强的地域性,体现出您以前所谈到的自省的地域主义这样一个特点,怎样理解这种特点?这个概念实际上现在很多人都已经接受了,也就是所谓"在地化"。
台湾把它叫做"在地化",我们这儿对此也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词汇,大家越来越趋同于一个想法,就是指本地东西。
【总页数】14页(P54-6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建立中国现代小说学知识体系的艰难尝试——重析《余之小说观》《说小说》及《小说丛话》 [J], 靳大成
2.新时期历史小说的叙述方式:正说、反说、闲说与戏说 [J], 王挺
3.重视中国艺术精神象征物的研究——兼评舞蹈说、日神说、酒神说、月亮说、龙凤说 [J], 秦佩
4.不说,不说,坚决不说——谈悬念作文中的该说不说法 [J], 江玉辉
5.李晓东·说 [J], 李晓东; 商谦; 陈梓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2-【课件】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引言图片来源:https:///pin/855613629181168286/?lp=true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简称CIAM)组织讨论如何解决城市的发展问题。
并在1933年提出了《雅典宪章》。
图片来源:https://www.abebooks.fr/Charte-dAthenes-CIAM-Corbusier-%C3%89ditions-Minuit/21508570120/bd图片来源:https:///collection/works/7776图片来源:https:///search-cases/v01-ciam-summer-school/图片来源:https:///wiki/Congr%C3%A8s_Internationaux_d%27Architecture_Moderne#/media/File:Congres_Team_10_in_Otterlo_-_Team_10_Meeting_in_Otterlo.jpg霍华德的田园城市霍华德1898年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提出田园城市概念。
图片来源:https:///wikipedia/commons/3/3d/Garden_City_Concept_by_Howard.jpg 图片来源:/en2zh/Ebenezer_Howard图片来源:https:///gardencity/gardencityj.html田园城市中心城市居住人口5.8万,以中心公园为核心,放射出若干条林荫道。
图片来源:https:///gardencity/gardencityj.html 图片来源:https:///gardencity/gardencityj.html 图片来源:https:///gardencity/gardencityj.html图片来源:https:///gardencity/gardencityj.html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赖特的广亩城赖特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主张城市回归农村田园,让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独院,可以自由地享受空气、阳光。
建筑学视角下的城市设计_2
建筑学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发布时间:2022-05-07T03:48:04.129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2月34期作者:陈旭东[导读] 从科学角度看待建筑、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的联系,使城市规划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实现建筑和规划思想的迁移陈旭东身份证号 23022319931214****摘要:从科学角度看待建筑、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的联系,使城市规划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实现建筑和规划思想的迁移,并使建筑形式的设计以建筑艺术为指导;并且控制城市发展以城市规划为主。
城市设计是建筑和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设计的发展,对其多学科、多学科协作特征的认识更加明确,建筑维度的视角也在转向城市设计,人们更加关注如何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城市设计凸显,促进城市设计,改进城市设计,开发新技术.关键词:建筑学;视角;城市设计引言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扩大城市规模,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对城市中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优化与完善,借助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与方法,不断改进城市设计的整体方案,从而使城市更新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更强。
以各种各样的市政工程为例,部分市政工程的施工地点选择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而借助于合理的城市设计方案,就可以有效避免施工现场出现失误,从而使各种市政工程能够更加契合城市发展需要,真正造福于城市居民。
另外,一个优秀的城市设计方案还能够更加立体地展现出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从而有效应对城市更新时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问题,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规划方案中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正,是真正提高城市更新合理性与可行性的重要措施。
1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以城市规划为指导的建筑理论,完成了城市空间的建筑设计,最终形成了城市管理体系。
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中介。
同时,城市设计可以通过工业布局和科学的空间布局,大大降低城市空间的负荷和破坏率。
城市规划、阴影和建筑设计。
城市设计是一种设计,在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和建筑设计之间,一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各种高层建筑的指导下进行开发。
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
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形态的概念(environmental concepts)根植于西方古典哲学性的研究框架论与方法思维和由其演生出的经验主义哲学(empiricism),其中包含两点重要的思路:一是从局部(ponents)到整体(wholeness)的分析过程,复杂的整体被认为是由特定的简单元素构成,从局部元素到整体的分析方法是适合的并可以达到最终客观结论的途径;二是强调客观事物的演变过程(evolution),事物的存在有其时间意义上的关系(chain of being),历史的方法可以帮助理解研究对象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的完整的序列关系。
作为西方社会与自然科学思想的重要部分,形态的概念广泛的被应用于传统历史学、人类学和生物学研究。
形态的方法用以分析城市的社会与物质环境可以被称为城市形态学,在英文文献中以urban morphology、urban form或urban landscape 表达。
斯卢特(Schlter,1899)、索尔(Sauer,1925)、和康泽恩(Conzen,1960)对城市形态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基础性贡献,其中索尔在“景观的形态”一文中指出:形态的方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包括归纳和描述形态的结构元素,并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恰当的安排新的结构元素。
城市形态的概念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学等学科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广义的城市形态研究包括社会形态和物质环境形态两个主要方面。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认识,在本文中城市形态可以被定义为一门关于在各种城市活动(其中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和规划过程)作用力下的城市物质环境演变的学科。
在探讨城市形态研究自身的进一步整合以及城市形态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对广泛的相关理论研究作一回顾。
为了便于分析讨论,将之作以下归类:城市历史研究、市镇规划分析(town plan analysis)、城市功能结构理论(theories of urban functional structure)、政治经济学的方法(political economy analysis)、环境行为研究(environmental behavior studies)、建筑学的方法(architectural approaches)和空间形态研究(space morphology studies)。
探究智慧城市构建框架及其技术_1
探究智慧城市构建框架及其技术发布时间:2022-09-12T02:45:28.53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5月9期作者:贾佳汲东宋健周锋张玉良[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化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智慧城市建筑越来越多。
贾佳1 汲东2 宋健2 周锋2张玉良21山东正元航空遥感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1012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4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化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智慧城市建筑越来越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逐步普及,为建设智慧型城市的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各国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转变的重要形式,已经得到了多方认可。
但智慧城市构建的框架和技术仍旧需要明确和发展,智慧城市需要将信息技术和城市建设工作进行有机结合。
本文首先分析了智慧城市基本概念,其次探讨了智慧城市基本概念,最后就智慧城市构建过程中涉及的部分技术类型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城市;构建;框架体系;要素;创新技术引言大数据发展至今,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推进城镇化,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破解大城市病,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借助信息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通过克服城市物理空间的限制,革新原有的社会治理手段和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建立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制度,最终实现整体智治、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能的目的。
1智慧城市基本概念所谓智慧城市就是指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他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理念,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资源环境控制与保护、社会环境管理与保护、经济体系建设与管理等多方面的市政管理领域,将信息技术应用当中,建立物联、互联、云计算等体系,从而实现城市各个体系间的互联、处理和协调,使城市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构建出高效和谐的社会、经济、人文城市体系,使城市各系统更完善、更智能、更协调、更发达、更和谐。
让过去通向未来--桥上书屋
让过去通向未来--桥上书屋李晓东【期刊名称】《广西城镇建设》【年(卷),期】2013(000)008【总页数】7页(P52-58)【作者】李晓东【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 建筑师简介李晓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修建筑历史与理论。
李晓东工作室主持设计师。
先后获取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学位、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及埃因霍温大学建筑系城市设计专业硕士、建筑学博士学位。
其主要学术成果和建筑设计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并先后在国内外出版多本著作。
□ 作品简介项目地点: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设计团队:李晓东,陈建生,王川,梁琼,刘梦佳建筑材料:钢(结构),木质(内装与格栅),混凝土(基座)建造时间:2008年—2009年基地面积:155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造价:65万元桥上书屋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带领他的学生架起的一座桥上希望小学,曾获得世界新锐建筑奖及世界六大最著名建筑奖之一的“阿迦汗”建筑奖,并于2012年被英国《卫报》评为全球八大环保建筑之一,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建筑。
桥上书屋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的两座土楼之间,长28米,宽8.5米,于2009年耗资65万元建成,建筑中包括两个阶梯教室和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同时也是附近居民的公共文化场所。
_设计背景:源自土楼与客家往事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下石村的中心有两个圆形土楼,中间横跨一条溪水。
传说旧时两个土楼的家族互为仇敌,遂划渠为界,互不往来。
桥上书屋的概念由此而生。
土楼之间,溪水之上,桥与学校,舞台与场地,意在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
位于两座土楼之间的桥上书屋,细密的桉树木条包裹住它方筒式的建筑,横亘于溪水上,下方用钢索悬吊着一座轻盈的折线形钢桥。
土黄的颜色与土楼相融在一起,强烈的方圆对比由此显得柔和而贴切。
从土楼这种独特的集合住宅形式中,可以读取到客家聚落历史中的宗族中心文化,强烈的内向防御性特征和颠沛流离的往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收稿日期:2012-09-201.巨构城市产生背景与当代语境下的城市重构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因轿车的普及带来了大规模城市蔓延趋势,出现了以大片低密度的独栋住宅为特征的城市郊区化现象。
给城市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侵害。
同时,城市的郊区化使城市中心区迅速衰退,成为滋生严重的贫穷、犯罪等社会问题的场所。
另一方面,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现代主义城市规划逐步实现,带来机械的功能分区,单调的城市空间,使原来宜人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混合形成的城市丰富性遭到破坏。
西方建筑与规划界发起了对现代主义运动的深刻反思,他们从社会、文化、生态、经济等各个方面,积极探索城市问题的解决方式,对建立城市新的秩序提出深刻的思考。
1960年代的短短10年间,涌现出的众多的城市设计呈现出一种巨构(Megastructure) 的城市形态,反映出建筑师试图以一种彻底颠覆的方式来改变城市现状的愿景。
那么,巨构城市具有怎样的特征呢?借用槙文彦对于巨构城市的定义予以说明:巨构型的城市指一个大型的构架,其中容纳了所有或者部分的城市功能。
首先,它具有典型清晰的结构特征,呈现出高度集约化的城市形态,不是在城市逐渐的发展中形成的,而是以一个完成的形式展现。
其次,它具有城市运转所必需的功能,在巨构结构中进行高效的物质运输、信息交流等。
本文意在通过对巨构城市设计的深入分析,探索其背后的理论价值,挖掘其对于解决当下城市问题的启示(图1)。
21世纪,我国正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趋势。
面对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不少大城市正进行着急速的扩张,造成对自然资源的侵蚀。
同时,城市中心区有限的空间尽显疲态,正经历着城市结构和功能的衰退。
一方面,原来的交通设施承载能力面对不断增长的交流需求远远不足,不少大城市由于城市路网本身较低的连接度造成城市可达性低,城市空间流动性低。
另一方面,城市功能组织缺乏相互配合,导致城市空间利用率低。
我国由于自然资源与空间的限制,城市形态不能以无节制的方式扩展;维持城市运转的功能体系越来越复杂,要求提高空间的经济效益。
这就需要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实现城市空间的高效使用。
因此,城市需要进行重构。
城市重构与传统意义的城市更新强调物质更新与功能置换不同,需要进行结构优化与功能的有机重组,实现立体维度上的流动性与多功能的整合,使城市中心区进行网络化重构。
一方面,对城市中心空间格局优化,即结构调整,包括城市各种交通工具便捷的换乘联系,与步行系统的整合,体现了城市结构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以一种不破坏城市中心丰富性的功能有机重组,即提倡紧凑、多元混合的开发模式,城市土地的复合利用,对地上、地下空间的立体化开发,形成旧城中心资源高密度多样化的高效整合。
同时,城市重构呼唤一种多方的合作与协同发展,避免传统城市更新带来的地价上升导致功能置换对老居民的驱逐,引起城市更新地区的绅士化。
城市重构因实现旧城中心功能多样性的保留和城市文化多元化的保护,城市社会各阶层混合居住的均衡发展。
然而,具体怎样进行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城市中心究竟怎样形成高度的流动性和立体化整合的网络化?怎样才能在城市更新中保留城市中心的多元化活力?巨构城市思想的探索,对城市重构具有启示作用。
巨构城市的设计中关注的很多方面,例如,对于城市交通与城市骨架的整合、城市流动性、高密度紧凑型发展、多功能混合、城市立体化等等,同样是解决当下城市问题的有益考虑。
同时,建筑师对于城市问题的哲学层面的思考也有极大的启示,例如,新陈代谢派的思想,城市建筑生态学思想等。
一些典型城市在重构过程中涌现出城市巨构化的趋势,对于巨构城市思想的意义也起了佐证作用。
但现代城市在重构过程中,又表现出不同于巨构城市清晰的结构特征,而是倾向于去等级化的多重关联交错的空间形态,这是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基础。
城市的重构,既体现出巨构城市的特征,又体现出远比其更复杂的网络化城市的形态与机能。
摘要:当下,面对快速的城市化趋势,城市合理的发展呼唤对旧有城市区域进行结构的优化与功能的有机重组。
本文对曾经同样为解决城市问题而涌现出的巨构城市理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提出建立城市高度的流动性与立体化的重构方式,促成城市空间集约化、多功能、高效性的发展。
以香港中环地区为案例,探索在其城市重构过程中涌现出的城市巨构化特性,以此佐证巨构城市思想对城市重构的启示意义,同时将城市重构的意义向城市网络化延伸。
Abstract : At the moment, China is experiencing the massive urbanization trends. Rational urban development aim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ed and organic reorganization of the old urban area'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Generated in a period with the same severe urban problems, the Megastructure theory has a profound ideological value. The thesis thinks critically of the Megastructure theory, and proposes a high degree of mobility and three-dimensional urban reorganization,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intensive, multi-functional and ef fi cient urban space. Take the Central Hong Kong as a case study, the thesis explores the emerged trend of Megastructural feature in its urban reorganization process. It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value of Megastructure theory to the urban reorganization. In the meantime, the thesis extends the urban reorganization from the Megastructure to the networking trends.关键词:巨构城市,城市重构,流动性,立体化Key words : Megastructure, Urban reorganization, Mobility, Tridimensional integration从巨构思想看当代城市重构RESEARCH ON THE URBAN REORGANIZATION WITH THE MEGASTRUCTURE THEORY李晓东,刘瓅珣/LI Xiaodong, LIU Lixun11 研究框架2.早期巨构城市相关理论1960年代,以丹下健三为代表的新陈代谢派反对传统中心城市的辐射结构,其设计的新城市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高效的移动性。
战后,毁于战争的东京飞速复苏,人口飙升,城市中心区迅速变得拥挤不堪,同时,基础设施老化,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剧烈的城市转变刺激着新陈代谢派的成员,同时,日本传统文化中转变与再生的思想影响着新陈代谢派的思想,促使他们意识到新的城市结构不仅要满足城市的发展,还必须是一个灵活的可变的结构,不断改变进化的有机体,以适应城市持续的剧烈变化。
例如,丹下健三的东京湾规划,城市结构以城市交通为主体骨架组织城市的各种公共功能。
从东京城市中心生长出主体脊柱,主体脊柱上再水平生长出次级结构,串联起居住单位(图2、3)。
新陈代谢派的其他城市设计,如菊竹清训的海上城市(图4),矶崎新的连结核心筒体系(图5),将核心筒作为城市结构主体,个体以平均的单元化处理,以清晰的层级结构组织城市。
反思新陈代谢派的巨构城市,城市结构体现出明确的等级性,将城市中变化慢的主体结构与变化快的个体单元清晰区分。
这种简单的划分实则带来了城市结构的僵化,否定了城市发展中的不定性,极有可能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
另一方面,将个体单元均一化,看似给予个体单元极大的自由度,实则否定了个体的多样性,同时割裂了个体之间丰富的联系。
另一方面,1960年代的巨构城市设计同时也体现出对城市文化与人情感层面上的思考。
十次小组(Team 10)的一些城市组织结构趋向于网络化,具有非等级性的高度流动性特征。
史密森夫妇认为,城市的流动性不仅体现在机械的交通流动本身,更包含了信息交流,公共活动的流动,是现代城市各个系统间交织的复杂关联。
如柏林首都规划(图6、7),在城市机动交通路网上建立一个网状的步行系统,同时包含了城市多种功能活动。
相似的设计也反映在其金巷住区规划中空中网络状的社区(图8-10)。
再例如,坎迪利斯-琼斯-伍兹设计的图卢兹茎状的新城(图11),基础设施与多种功能的公共空间沿茎状主体结构分布,并向城市区域内部蔓延,为城市各个区域带来高度的可达性,同时结构具有进一步更加复杂化生长的可能性。
康斯坦特(Constant)的新巴比伦,展现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图12、13)。
这是面对城市环境和发生的事件,情景主义者对于情感意识与行为模式的流动性需求的物化。
同样的,弗莱德曼(Friedman)的空中城市,在空中自由移动的舱体,是人对于城市中流动性需求的物化(图14)。
建筑电讯派(Archigram)的插接城市等巨构城市设计,则体现了城市文化的消6543272.3 丹下健三东京湾规划4 菊竹清训海上城市5 矶崎新空中之城6、7 史密斯夫妇柏林首都规划费主义观下城市主体结构(作为主体结构)与个体单元的不断移动更迭(图15、16)。
1990年代,为了满足城市对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日本政府邀请建筑师设计新的巨构城市。
索勒里的巨构城市(图17)建在美国的莫杰夫沙漠中。
形成于1960年代的索勒里的城市建筑生态学(Arcology)思想认为,城市应该遵循有机体发展的规律,在城市内部随着功能运转的复杂化,城市形态收缩,呈一种缩微化趋势。
同一时期,还涌现出众多的巨构城市设计,例如,东京湾的TRY 2004、SKYCITY 1000、 X-Seed4000、千年塔等(图18、19),城市功能高效集中,交通物流运输在结构中高效进行。
3.反思巨构城市——城市结构优化与多功能有机重组早期的巨构城市思想产生于解决城市衰败的机能,同时杜绝现代主义功能分区带来的城市文化的丧失,寄希望于以新的城市空间形态来解决城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