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2)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古诗二首》中的《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和《江畔独步寻花》。

这三首诗分别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谐生活和作者的闲适心情,通过学习让学生领略古人的审美情趣和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熟读成诵,理解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掌握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了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难点:对诗词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和诗词意境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乡村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游玩过的乡村景色,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诗词学习:(1)学习《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诗中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讲解关键字词,解析诗人的情感。

(3)学习《江畔独步寻花》,通过例句解析,让学生理解诗词的写法,体会作者的心情。

3.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仿写,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法。

六、板书设计1.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乡村风光,抒发闲适心情。

2. 《清平乐·村居》:表现乡村和谐生活,传递美好愿景。

3. 《江畔独步寻花》:借景抒怀,展现诗人豁达情怀。

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宿新市徐公店》仿写:夜宿古镇张公馆,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牧童遥指杏花村。

2. 课后收集其他描绘乡村风光的古诗词,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践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与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的安排5. 板书设计的信息准确性与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示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践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可操作。

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

【译文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析
江上一位老翁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 衣,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 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感情朗读
【词句赏析】
青箬笠 绿蓑衣
【自由读词】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你能读出什 么?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村庄儿女——耘田 织布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学种瓜
——天真可爱、勤劳
朗读古诗,思考全诗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田园生活生动真切的 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勤劳的农民 和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之 情。
补充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俗称“花鱼”或“桂鱼”
青箬笠,绿蓑衣,
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斜风细雨不想不须回归去。、回家。
【译文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高飞, 桃花夹岸的溪水中,漂浮在水中 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鳜鱼是那 样肥美。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
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白天
除草
搓麻线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如下:
1.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王之涣写的唐代著名古诗,《登鹳雀楼》以秀丽的自然景色引人入胜,表达了登高远望的美好心情。

2.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李白写的唐代名篇,以月亮为素材,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柳宗元写的唐代名篇,以描绘冬日江边的景色,表达了寂寞凄美的意境。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语文下册的古诗词三首包括《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诗中描述了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的景象,诗人李白与敬亭山相对而坐,彼此两不相厌,只有诗人与敬亭山能够心心相印。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诗中描绘了秋月与湖光交相辉映,潭面无风,镜未磨,远望洞庭的山水翠绿,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美丽景象。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

诗中描述了梅子金黄,杏子肥硕,麦花雪白,菜花稀疏的田园景色,以及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的宁静乡村生活。

以上三首古诗词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全部

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全部

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全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有六首古诗。

第1课:《古诗词三首》(1)独坐敬亭山李白(唐)鸟儿飞得无影无踪,留下孤云自在逍遥。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彼此之间,只有我和敬亭山山的眼睛。

(2)望洞庭刘禹锡(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忆江南白居易(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第23课:《古诗词三首》(1)乡村四月翁卷(宋)遍青山白河,规则之声如雨如烟。

四月的农村很少有闲人,地里只种蚕桑。

(2)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宋)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渔歌子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四年级上下册古诗有哪些一、《题西林壁》:苏轼(宋朝诗人)从山峰和山谷的正面和侧面,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去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

我认不出庐山的真面目,因为我在庐山。

【翻译】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二、《游山西村》:陆游(宋代诗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以后,如果你能在月光下出门,我一定随时用拐杖敲你的门。

【翻译】不要嘲笑农家腊月酿的浑酒。

在丰收年,有丰富的美食招待客人。

有山有水,在我怀疑会不会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看到眼前又是一个村庄,杨柳深绿,颜色鲜艳。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朝诗人)故人频频向我招手,告别黄鹤楼,在这柳絮缭绕、鸟语花香的美丽春天去扬州旅游。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2)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2)

吗?预设: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

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

“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4.读诗题。

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宿/新市/徐公店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

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

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借助课文注释及其他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生字①注意读准平舌音“宿”,翘舌音“疏”,边音“篱”②指导书写“篱、疏”注意“篱”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倒数第二笔是撇折。

“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一笔是横撇,下面的“止”最后一笔横要变成提。

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

(2)词语理解。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疏疏:稀疏。

阴:树荫。

三、图文结合,初读感知1.了解景物。

自由朗读后交流: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

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预设:杨万里在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篱”(篱笆)“树”“菜花”(油菜花)“儿童”“黄蝶”;预设: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指的就是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9篇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 1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感受清新明丽、宁静美好的的春日垂钓图,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3、初步感受“渔歌子”词的形式特点。

4、培养阅读词的兴趣和对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体会这首词描绘的景象,培养阅读词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悠闲自得的心境。

教学方法:情景感悟法、引导发现法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学准备:PPT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歌景交融( 7 分钟)(一)好语积累:师:出示词语(1) 学生齐读师:这组词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生:回答师:出示其他几组生:齐读后回答师:好词都是靠我们平时积累的,现在老师就考考大家,就读了这一遍,不看屏幕,谁能记住其中的三个以上?生:汇报师:总结并鼓励。

我们平时学习读书的时候,就是要向今天一样一边读一边往了脑海里记,这样随着时间的增加,我们的词语积累会越丰富,我们的读写能力才会提高的快。

(二)激趣导入:师:播放歌曲:《渔歌子》师:你从画面中都看到了什么?生:汇报看到的内容师:谁能凭着记忆,把歌词给大家念出几句吗?生:试着背出师导入:刚才这支歌,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歌曲中唱的是千古流传的词,这首词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正音感知品味( 10分钟 )1、解题师:板书课题 (渔歌子【唐】张志和)生齐读课题师:这《渔歌子》不仅是词的题目也是词牌名,所以这里的“子”不能读成轻声,要读成三声。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忆江南写的是什么?那么大家猜猜,结合你的预习,说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渔歌子》是写什么的?生:回答师:打开课件理解课题(打渔者或者垂钓爱好者唱的歌。

)2、初读(正音、品味)一读正音,读得字正腔圆生:学生看书试读师:指名读词学生纷纷读词。

(师在声音、字音上加以指导)师:(出示:多音字:塞指导)二读品味,要读得韵味十足师:古时候啊,诗词是用来唱的,它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所以我们要读出古诗词的韵味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渔歌子》。

WTT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不,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

四时田园杂兴①[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②夜绩麻③,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也傍⑥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⑥傍:靠近。

渔歌子[唐] 张志和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②肥。

青箬笠③,绿蓑衣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③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④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课文同步练习题一、我能把字写好。

蚕桑昼耘塞鹭绩笠二、照样子,做一做吧!例:sàisāisè塞车(sāi) 边塞(sài) 茅塞顿开(sè) lù lǜ绿化( ) 碧绿( ) 绿林( ) 鸭绿江( )le liǎo好了( ) 行了( ) 对了( ) 了不起( )jiě xiè未解( ) 浑身解数( ) 解释( ) 解甲归田( )ɡònɡ ɡōnɡ供给( ) 供耕织( ) 提供( ) 供词( )三、比一比,再组词,烟()闭( ) 耕( ) 膀( ) 衷( ) 观( )咽( ) 闲( ) 耘( ) 傍( ) 蓑( ) 规( )塞( ) 须( ) 若( )赛( ) 烦( ) 箬( )四、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部编版四班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课文1 古诗词三首一、多音字。

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剥:bō剥削bāo剥皮二、古诗内容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

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解释:①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②疏疏(shū):稀疏。

③阴:树荫。

④走:这里是跑的意思。

译文: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

儿童们飞快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寻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

可是黄色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黄色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主题:《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美丽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以脏话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 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介绍:范成大,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

南宋诗人。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解释:①杂(zá)兴: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②肥:诗中指杏花落后,杏儿越来越大,越来越肥。

③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上升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主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等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及农人紧张的劳动气氛,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

词,又称“诗余”、“长短 句” ,是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 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名,比如: “忆江南”、“渔歌子” ,还有 “江城子” 、 “菩萨蛮”等。
忆江南
白居易,唐 代著名诗人。字 乐天,号香山居 士 。白居易一 生留下近3000篇 诗作 。
白居易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 作了很多好事。白居易的江南,留有 他的播种,留有他的心血,这样的江 南之忆,收获的自然是甜甜的慰藉和 温馨。
解读课题:李 白当时的心态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Hale Waihona Puke 众鸟高飞尽 , 孤云独去闲 。 相看 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独:独自一人。 敬亭山:山名。在今安徽省宣 州市郊外。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 高飞尽:都飞远了; 孤云:一片白云; 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鸟儿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 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其三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修辞方法:
比喻:潭面无风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 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反问:能不忆江南?
1、古诗词三首
我会写
tí ng

tí ng 庭
家庭 法庭
tán 潭
水潭 泥潭
luó 螺
青螺 田螺
ān 谙
谙熟 谙练
书亭 亭子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李白(701-762), 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 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 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 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 深远的影响。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店铺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文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原文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①[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独坐敬亭山1.课文简说。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 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2.词句解析。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范文(2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范文(2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范文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写洞庭湖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古诗先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洁,一片和谐。

湖面无风,如月下铜镜铺展于大地。

“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呈现出迷蒙之美。

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

全诗构想新奇,化大为小,色调淡雅。

【教学理念】1、把握好两点:⑴“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新课标》)2、诗歌教学从三方面抓:⑴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

⑵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

⑶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思路】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

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积累内化,拓展迁移。

3、大致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后背《望洞庭》:1、解题,了解诗人:⑴板书课题:望洞庭。

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⑵介绍诗人: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2、初读: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背诵《山村咏怀》这首诗,并理解诗中的意义。

2.引导学生了解咏物诗的基本特点,以及树木、花草的生长过程。

3.学生能够自己掌握一些常见的古诗句,对古代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4.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喜好和兴趣,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来吟诵古诗词。

教学重点1.理解《山村咏怀》诗句的意义。

2.引导学生对于咏物诗的认知,掌握树木、花草的生长过程。

3.学生对于所学古诗词的了解和喜爱程度。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山村咏怀》这首诗的意义。

2.了解古代咏物诗的意义和基本特点,学生能够自己掌握一些常见的古诗句。

教学准备1.《山村咏怀》、《梅花》、《长恨歌》三首诗的抄本。

2.用于展示图片的电子设备。

3.学生需要用笔纸进行记笔记。

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10分钟)1.展示一张描绘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风光。

2.让学生分享自己周围的自然风光,加强学生对于自然风光的认知。

2. 学习《山村咏怀》(20分钟)1.引导学生背诵《山村咏怀》这首诗,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了解。

2.分享一些诗句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背诵古诗的意义。

3. 学习咏物诗(20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咏物诗的基本特点及分类。

2.通过图片展示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花草、树木的生长过程。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木,写下自己的体验感受。

4. 学习古诗句(20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分享一些常见的古诗句,并进行解释。

3.让学生自己动手用自己的语言来吟诵这些古诗句。

5. 课堂小结(10分钟)1.回顾今天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认知。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引导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喜欢和兴趣。

教学扩展活动1.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古诗词,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小诗。

2.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地了解。

3.带领学生进行一次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古诗词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诗仙)
•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只有”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后两句 用了拟人的写法。 “孤”“独”是近义词,“众”“独”是反义词。 全诗表现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望洞庭 唐 刘禹锡(诗豪)
• 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 • 白银盘• 全诗表现了刘禹锡对秋夜洞庭湖的喜爱之 情。
•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
忆江南 唐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诗王”, “诗魔”)
• 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 风景旧曾谙。
• 江南好,
• “旧”译为从前,“蓝”译为蓝草。 • 忆江南是词牌名。 • 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望洞庭
• 洞庭湖的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湖面平静好像
铜镜没有打磨.远望洞庭湖的君山和湖水,好 似白银盘中托着一青螺.
忆江南· 江南好
• 唐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日出时,江边 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忆江南(其2) 唐 白居易
• 江南忆, • 最忆杭州。
• 山寺月中寻桂子, • 郡亭枕上看潮头 。 • 何日更重游 ?
江南忆(其3) 唐 白居易
• 其次忆吴宫 。
• 江南忆,
• 吴酒一杯春竹叶 , • 吴娃双舞醉芙蓉 。 • 早晚复相逢。
独坐敬亭山
•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
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 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 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 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2021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全

2021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全

请欣赏下面这幅图画,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简介
(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 中兴四大家”。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 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 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舟过安仁》等。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些事物? 篱落、一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
从整体上看,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些景物都是乡村中的典型事物;都是暮春时节的典型 事物;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宿新市徐公店
___篱__落__疏__疏____一径深, ___树__头__新__绿____未成阴。 ____儿__童__急__走__追__黄__蝶____, 飞入菜花 无处寻_____。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__杨__万__里__ 写的,整首诗选取了
____篱__落__、__菜__花__、__儿__童__、__黄__蝶____等事物,描绘出一幅闲
这首诗中,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闲适、惬意、愉悦。
借助注释理解意思,紧扣古诗中的事物想象画面, 通过朗读浮现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结构梳理
宿 新 市
田园风光
篱落疏疏 树头新绿
一径深 未成阴

急走 追黄碟
公 店
儿童追蝶
飞入
无处寻
心境恬淡闲适 喜爱田园生活
概括主旨
《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描绘了在幽静安逸的 田园风光里,儿童在菜花地里追逐蝴蝶的生动画 面,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儿童 的喜爱之情。

四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2

四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2

四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三首》2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古诗词三首【第2课时】
22 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走进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 吴县(今属江苏)人。南宋诗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 齐名,合称“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四时田园杂兴》(60首)《石湖居士集》
《菊谱》《梅谱》等。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课文结构
四 时 田 园 杂 兴ຫໍສະໝຸດ 昼—耕田 大人 夜—绩麻 未解供耕织 小孩 树下学种瓜
日夜劳碌
大人勤劳 儿童可爱
天真活波
课文主旨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 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 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 的形象,流露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扬之情。
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理解品析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两句诗描写了怎样的劳动情景?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表现了一个字“忙”,白天忙,夜里也 忙,昼夜不停。生动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 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积累: 春播春种真忙,可在一年之中非常重要啊!我想起这样

结构:左右 音序:Y 部首:耒 耘田 组词:耕耘 造句:农民在田地里辛勤地耕耘。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面的 三横要短。
yún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纟
纺绩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责”的 三横间距要均匀。
组词:绩麻
造句:绩麻是古时候人们的 重要手工业。
梳理文意
四时田园杂兴
【杂兴:各种兴致。】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这首诗写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

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

曾:曾经。

谙:熟悉。

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

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

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

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

“蓝”字形容春水深碧。

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