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平衡剖面应用价值的有效方法

合集下载

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 : P 6 3 1 . 4
文献标识 码 : A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Ba l a n c e d Cr o s s S e c t i o n i n S e i s mi c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s e c t i o n ma k i n g p r o c e d u r e , a n a l y z e d s t r u c t u r a l e v o l u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n a He n a n r e g i o n ,a n d c o n s i d e r e d t h a t t h e Ca l e d o n i a n o r o g e n y h a d
第2 7 卷5 期 2 0 1 5 年 5月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1 8 0 3 .章编 号 : 1 6 7 4 - 1 8 0 3 ( 2 0 1 5 ) 0 5 - 0 0 6 3 一 O 3
i ng f o r s t r uc t ur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h i s t o r y t o r e p r o du c e t he o ig r i n a l g e o me t y r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s t uc r t ur e a n d r e v e a l s t uc r t ur a l d ev e l o pme n t p r o—

国 煤



C0AL GE0L0GY 0F CHI NA

大作业毕业设计论文

大作业毕业设计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平衡剖面的制作流程及意义学习中心:华北学习中心年级专业:网络07秋资源勘察工程学生姓名:王立元学号:0740121013指导教师:艾亚明职称:高级工程师导师单位:北京晶格恒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2009 年04 月28 日摘要: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思维与计算机技术的结晶,其基本原理是如果变形前后物质的体积不变,则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面积不变”如果变形前后岩层厚度保持不变,则转化为“层长不变”。

在此几何学的守恒原则下,将已经变形的剖面恢复到未变形状态及应用变形原理得到变形剖面建立盆地的构造发育史正演及反演模型,更形象的展现地下构造的几何形态,为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提供合理的方案。

为认识盆地的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提供了依据,为油藏模拟及定量分析构造伸缩量等研究打下了基础,同时为地震勘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平衡剖面技术,构造发育史,技术机技术,均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地质思维的结合,平衡剖面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油气和地质勘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为地质构造解释提供方案,并进行检测方案是否合理的标准方法。

这种技术根据变形构造在几何学上守恒的原理建立地质演化剖面,利用数学计算方法对盆地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

利用该技术可以检验和修正地震解释方案。

而计算得到的伸缩量可对盆地的构造演化进行定量分析,以便制定有效的勘探策略。

1 平衡剖面技术原理概述平衡剖面技术是根据物质守恒定律推出的,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是力求达到平衡的稳定状态。

旧的平衡态的破坏与新的平衡态的建立是相辅相成的。

就全球构造而言,一个地区的拉张必然伴随着另一个地区的压缩,否则就无法保持地球表面积的恒定。

对于一条剖面而言,剖面的缩短与地层的加厚是一致的,否则就不能保持剖面面积的守恒,平衡剖面正是根据这一原理提出了一系列几何学法则并以此制约在剖面解释中的随意性。

盆地分析-平衡剖面原理

盆地分析-平衡剖面原理

相关系的研究不仅具理论 意义,而且可用来识别多孔 储油岩的位置以及查明地层 圈闭中生油层、储油层与盖 层之间的关系(图7)。连续 复原的剖面(Royse, Warner和 Reese 1975)可以 表现逆冲带在其演化的不同 阶段的构造图象,这对于评 价碳氢化合物的形成、运移 及储存的相对时间来说是很 有必要的。
平衡剖面的发展――历史的回顾
剖面的平衡技术正在日益完善。许多作者已经指出,在剖面
平衡过程中有几种误差可能是难以避免的。构造压实作用 (
Hossack,1979)和压溶作用可以产生误差。Woodward等(1986 )还在他们编制的南阿巴拉契亚的剖面中利用了应变资料。
三、基本原理
在开始建立一条平衡剖面时必然碰到的下列问题:
历史的回顾: 平衡技术的概念孕育于20世纪初就已发展起来的构
造分析技术中。平衡剖面的概念首先被Cham-berlain(1910, 1919)用于计算滑脱面的深度。他假定在沿脱面之上的变形剖面 中的面积是守恒的,以此为前提估算出了滑脱面的深度(图 3a) 。
历史的回顾: Cham berlain估算滑脱面的深度的方法,在后来
1.选择剖面线
小规模(即露头尺度)的褶皱(图9a、b)不宜用来确定运 动方向。 解决方法是,将大量褶皱轴投影到赤平网上就可以确定出运 移方向;运移方向位于褶皱轴组成的大圆平分线上(图gb)。
1.选择剖面线
在 变质地区,稳定且一 致定向的矿物拉伸线理指 示运移方向。 例如在蓝岭区的祖父山 (图10),通过矿物拉伸 线理确定的运移方向(图 10b)与通过区域性构造的 走向确定的运移方向 (图 10a)是一致的。
尽管有了上、下 边界所给出的限制条 件,仍然可有许多不 同的方案来填补中间 空 白 区 。 Dahlstrom (1969)提出了可以 用来评价这些方案合 理性的平衡技术,主 要侧重于逆冲带构造 的几何学研究,必须 详细分析零散资料, 并尽早地识别出潜在 构造的性质、形态及 方位。

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分析—平衡剖面技术

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分析—平衡剖面技术

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分析—平衡剖面技术200613003*摘要:盆地模拟做到了对盆地构造演化、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分布等内容的定量研究。

地史模型作为盆地“五史模型”之一,其模拟内容包括沉降史、埋藏史及构造演化史。

而平衡剖面技术,则是目前进行盆地构造演化史分析的重要手段。

本文结合《盆地模拟与资源评价》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平衡剖面技术的原理、应用、尚存不足及其发展动向。

关键词:构造演化史;平衡剖面技术;应用;尚存不足;发展动向1平衡剖面技术的原理Dahlstrom等(1969)定义平衡剖面技术为把剖面上的变形构造通过几何学原则全部复原成合理的未变形剖面的技术。

据物质守恒定律,可推导出体积守恒、面积守恒和层长守恒等系列平衡剖面恢复的几何法则。

当岩层长度在变形与未变形的两种状态下等是,剖面为平衡的。

其编制原则如下:(1)面积守恒原则。

在地层变形前后其地层所占面积应是不变的,对比区域在变形前后是同一种岩石,若孔隙度保持不变,计算过程中构造压实作用不考虑。

(2)断层法则。

断层活动引起的岩层缩短在上、下岩层一致。

(3)能量最小法则。

断层在能量消耗最小部位发生。

(4)伸缩量一致原则。

岩层经过断裂、褶皱,其伸缩量应基本一致。

2平衡剖面技术的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挤压构造和褶皱一冲断带中的构造分析,并能定量描述变形和形成发育过程。

李汉阳等(2013)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对川西凹陷侏罗系剖面进行了构造恢复,编制了构造发育剖面,恢复了该区的构造演化史。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为典型的前陆冲断带,复杂的地质条件致使地震波速横向变化较大,郭峰等(2012)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解决了如何研究该区构造演化及动力学机制这一难点。

结果表明,研究区经历了挤压、伸展、挤压三期构造运动,构成一完整的构造旋回。

其中,晚二叠世存在一个小幅度的快速挤压期,而三叠纪为构造挤压最强烈期,对该区构造演化、构造格架形成、油气运聚成藏等均具重要影响和控制作用。

平衡剖面技术在洼陷构造分析中的应用——以临南洼陷古近系为例

平衡剖面技术在洼陷构造分析中的应用——以临南洼陷古近系为例
层) 向鲁 西 隆起 过 渡 , 成 了北 断 南 超 的 半 地 堑 式 构
洼 陷。
深 湖 暗色 泥 岩 至扇 三 角 洲一 深 水 浊积 扇砂 岩 ; 营 东
组 末期 盆 地全 面 填充 而消 亡 , 后 盆 地 整 体 抬升 遭 之
受剥蚀 , 近 纪 盆 地 整 体 坳 陷 , 积 物 披 覆 在 古 新 沉
身特点 。临南洼 陷是 在古 生代 地 台基底 基础 上形 成 的 , 生代 到新 生代地 层保 存较 全 , 古 古生 代 以后形 成
演 化 大 体 可 以分 为 中生 代 断 陷 、 店组 一 沙河 街 组 孔 四段 沉 积 时期 的斜 坡 、 沙河 街 组 三 段一 东 营组 沉 积 时期断 陷和新 近 纪拗 陷 4个 阶段 。
供 依据 , 同时可 以把地 质观 点通 过 图形 准确 、 直观 地 反 映 出来 。其结 果也 可作 为盆 地模 拟 、 油藏模 拟 、 定
较 弱形 成北 断南 超 的半地 堑箕 状 坳 陷 , 时 临南 洼 此 陷处 于 箕状 坳 陷 的 缓 坡 带 上 , 裂 不 发 育 , 层 断 地 自北 向南逐 渐减 薄 沉 积 了一 套 滨 浅 湖 相 的 粉 、 细砂
2 平衡剖面技术
D hso (99 首 先 详 细 论 述 了平 衡 剖 面 alrm 16 ) t
的概念 , 后经 众 多学 者深 入研究 , 衡剖 面技 术和理 平
收 稿 日期 :0 0—0 21 8—1 ; 订 日期 :0 0— 9—2 ; 辑 : 光 锁 0修 21 0 6编 程
作者简介 : 李翔( 9 6 ) 男 , 18 一 , 硕士研究生 , 现就读于中国地 质大学 ( 北京 )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 E—m i: c g@sh .o 。 all ub ou cr x n

盆地分析5平衡剖面原理

盆地分析5平衡剖面原理

高精度地层对比技术
复杂构造变形恢复技术
建立高精度地层对比格架是平衡剖面制作 的基础,需要解决地层划分、对比和追踪 等关键技术问题。
针对复杂构造变形区,需要采用先进的数 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高精度恢复,以 揭示盆地的真实构造形态。
多期次构造叠加分析技术
大数据量处理与可视化技术
盆地往往经历多期次构造运动,需要采用 多期次构造叠加分析技术,以揭示盆地的 完整构造演化历史。
平衡剖面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资料精度和解释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可能会影响分 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前平衡剖面技术主要关注二维剖面的恢复和分析,对于三维空间中的构造变形和 演化研究相对较少。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不断发展,未来平衡剖 面技术将更加注重三维空间中的构造变形和演化研究,实 现更加精细化、定量化的分析。
2
通过平衡剖面分析,可以识别出盆地内的主要构 造样式和变形机制,为盆地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 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3
平衡剖面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盆地的构造-沉积分析、 构造-地貌分析等领域,推动盆地分析学科的发展。
存在问题和挑战
在复杂构造地区的平衡剖面恢复中,由于构造变形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往往难以 获得准确的平衡剖面结果。
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01
通过平衡剖面恢复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揭示盆地的形成机制
和演化历史。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预测
02
利用平衡剖面分析油气藏的构造背景和形成条件,预测油气藏
的空间分布和储量规模。
矿产资源评价与预测
03
通过平衡剖面分析矿产资源的赋存状态和成矿条件,评价矿产
资源的潜力和预测远景区。
关键技术与挑战

伸展构造区的平衡剖面恢复

伸展构造区的平衡剖面恢复

伸展构造区的平衡剖面恢复在伸展构造区中,平衡剖面可以反映地下岩层在伸展作用下的变形和演化过程。

平衡剖面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下岩层的结构和特征,以及伸展构造的形成机制。

1.平衡剖面是指剖面上的构造变形、变位通过几何准则可以复原的剖面。

它遵循在封闭体系中体积守恒、面积守恒和线长守恒三项基本原则。

在资料足够充分时,这种平衡剖面所复原的构造符合实际,可信度高。

在建立平衡剖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建立平衡剖面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历史、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等多种因素,需要充分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层特征。

2. 建立平衡剖面需要充分考虑沉积环境的变化,包括沉积速率、沉积相、古地理环境等因素。

3. 建立平衡剖面需要充分考虑地层变形和构造运动对沉积的影响,包括褶皱、断裂、地层错位等因素。

4. 建立平衡剖面需要充分考虑古气候和古环境对沉积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等因素。

5. 建立平衡剖面需要充分考虑地球物理探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的应用,以便更好地了解地下岩层的结构和性质。

2.伸展构造区建立平衡剖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逐层回剥法,该方法可以建立具有演化特征的平衡剖面。

2.在拉伸构造区,需要考虑同沉积、同剥蚀、同生正断层、盐构造和阶段性演化等问题,通过消除后期构造变动的改造,重塑各断块的初始形态,然后从断块→剖面→平面和空间→时间逐步恢复古地质构造,再现拉伸。

3.平衡剖面恢复中考虑压实作用伸展构造区中压实作用在平衡剖面恢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沉积物堆积,上覆水体和沉积物的负荷压力不断增加,沉积物中的孔隙度会逐渐降低,水分排出,体积逐渐缩小,这个过程就是压实作用。

压实作用可以分为机械压实作用和化学压实作用两种类型。

机械压实作用主要表现为颗粒的重新排列、塑性变形和破裂。

例如,在沉积物中,片状、针状和柱状颗粒会因为压力作用而发生重新排列,形成页岩的页理和沿页理方向的易裂性;化学压实作用也称为压溶作用,是指压力导致矿物选择性溶解的过程。

盆地分析(5)平衡剖面原理

盆地分析(5)平衡剖面原理

概念与目的
由于在编制一条平衡剖面的过程中增加了上述额外的 由于在编制一条平衡剖面的过程中增加了上述额外的 限制(即平衡条件限制) 限制(即平衡条件限制),在完成平衡剖面编制过程之 后就很可能获得更多的有益结论。 后就很可能获得更多的有益结论。 平衡剖面不一定是真实的; 平衡剖面不一定是真实的 ; 但与未平衡的剖面相比 更接近于正确。 ,它满足了大量合理的限制条件,因此更接近于正确。 它满足了大量合理的限制条件,因此更接近于正确 由于平衡剖面提供了更准确的变形图象, 因此有助 由于平衡剖面提供了更准确的变形图象 , 因此 有助 于对勘探目标的评估。 于对勘探目标的评估。
二、平衡剖面的发展――历史的回顾 平衡剖面的发展――历史的回顾 ――
平衡剖面概念的发展可归因于科学的探索与勘探 平衡剖面概念的发展可归因于科学的探索与勘探 需求的结合。 需求的结合。 Dahlstrom(1969) Dahlstrom(1969) 首先较详细地讨论了 平 衡剖面的概念。 衡剖面的概念。 Bally等的剖面 1966)表明, 等的剖面( 然而 Bally等的剖面 (1966)表明,其他加拿 50年代中期就在使用平衡剖面。 年代中期就在使用平衡剖面 大勘探地质学家于 50年代中期就在使用平衡剖面。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先进的处理 及 探测方法,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先进的 处理及 探测方法 , 但 处理 是地震资料仍然留出了很大的推测余地 推测余地。 是地震资料仍然留出了很大的推测余地。
历史的回顾: Hossack(1979)指出,如果滑脱面深度是已知的 历史的回顾: )指出,如果滑脱面深度是已知的,
Chambarlain的技术可反过来用于计算造山带的缩短作用。这种方 的技术可反过来用于计算造山带的缩短作用。 的技术可反过来用于计算造山带的缩短作用 法-结合面积平衡原理——已被 结合面积平衡原理 已被Gwinn、Price和Mountjoy(1970 、 和 ( 已被 所应用( )所应用(图 4)。 )。

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平衡剖面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张卫东 李鸿
大 庆 钻 探 工 程 公 司物 探 一 公 司研 究 院 1 6 3 3 5 7
张卫东
摘要 地震 资料解释 的正确 与否直接 关 系到预测结 果的 准确性和精度 ,由于平衡剖 面技 术在地 震资料解释 中能够起 到一 定的制 约效果 ,为定量化解释 分析 与研 究翻 开 了崭新 的一 页。地质剖 面的形成历 经 了上亿年 的构造 变形过程 ,这种 变形的地质构 造在 面积、地层厚度 、不 同层 次的 变形 前后都会 保持平衡 的状 态。本文将对平 衡剖 面技 术进行 分析和 了解 ,并研 究其在地 震解释 资料 中的 应 用情 况 ,以及在应 用 中需注意的问题 ,充分发挥 其应 用效果。
集大量资料 ,还要熟悉资料 ,了解不同地 区的地 质构造 、 地震情况、钻井等资料及相关成果报告 。地震资料解释主 要步骤是层位标定、断 层和层位解释、空 间归位 、模型验 证以 及 多种 信息 综 合研 究等 方面 。
率和倾角。并在平面上对多个构造时期产生的裂缝密度和 分布情况进行预测。基于L i t h T e c t 软件在平面剖面技术在 地 震 资料 解 释 中的应 用 ,能 够 清晰 的 了解 到该 软 件能 够 平
2 平衡剖面技术 的应 用现状
平衡剖面技术在l 9 世纪五十年 代就开始出现 了,并在
2 1
面 剖 面以 及 对地 震资 料 解释 方 面提 供 不同 应用 技 术 ,并 结 合 该软 件 不 同功 能快 速精 确 地 实现 剖面 平 衡 ,并利 用 多 种 技 术手 段 和测 量 工具 来 解释 地 质剖 面 ,对 平面 剖 面技 术 在 地 震资料 解 释 中的应 用起 到十 分重 要的 作用 。
该项 技 术 的 应 用价 值 ,我 公 司 采 用 了L i t h o T e c t 软 件 ,利 用所 提 供的 数据 ,并综 合地 质学 家 的观 点 ,在地 质 构造 解 释中精确解释和解释构造模式。L i t h T e c t 软件 系统是 由美 国G L S 公 司推 出 的产 品 。主 要 对复 杂地 质构造 分 析 、 层序 建模 与 裂缝 预测 的 专用 软 件 系统 ,适 用于 复 杂 的逆 掩推 覆 带 、断 层发 育 区 、反转 构造 区 、扩 张 大陆 边缘 等 构造 复杂 地 区 的构造 研 究和对 地震 解释 方案 的确 认 。 L i t h T e c t  ̄ ] 1 面解 释 工具 包 括一 套完 整 的倾 角约束 和 图 形 的 生成 、外 形 、油 井 和地 震 解释 方法 。可 以对 地震 资 料 直 接 进行 层位 或 断 层的 解释 或输 入 解 释成 果 ,可 以结 合 油 井 数 据 ,地 质露 头 数据 。L i t h Te c t 是 通 过 对地 层 的构 造 发 育分 析以 及地 层 层理 的 几何 重 建来 计算 地 层形 变 程 度 的 曲

建筑剖面设计中空间的处理和利用

建筑剖面设计中空间的处理和利用

建筑剖面设计中空间的处理和利用摘要:建筑剖面设计中的空间处理,是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空间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

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要求,给人以美感。

室内空间处理的手法多种多样,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本文从空间的形状大小与比例尺度、空间的联系与分隔划分等方面介绍。

关键词:剖面设计;空间;处理;利用建筑剖面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建筑功能要求、规模大小等因素确定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在垂直方向上的布置,如房间的形状、房屋的层数、房屋各部分的高度及建筑空间的利用等。

剖面设计与平面设计、立面设计有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一、建筑剖面空间的组合建筑剖面空间的组合设计是在平面组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确定建筑物各部分在垂立方向上的空间组合。

一幢建筑物中有许多房间,各房间在垂直方向上所处的上、下位置,应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

一般把对外联系较密切、人员出人多或室内有重型设备的房间放在底层;对外联系不多,人员出入少,要求安路的房间放在上部。

如由旅馆建筑中,将人员出入较多,对外联系较多的餐厅、休息厅放在下部,将需要安貉、隔离的客窟放在上部。

在剖面空间组合时,还应考虑各使用房间的相互联系。

一般将功能相近、联系密切的房间组合在同一层中。

此外,各种房间,有着各自的使用性质和空间特点。

因此,必须合理调整和组合不同的空间,使建筑物的各部分在垂直方向上协调统一。

二、建筑空间的处理1、空间的形状大小与比例尺度不同形状的室内空间,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在确定空间形状时,必须把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结合起来考虑,使之既适用又能给人以良好的空间感受。

一般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形状,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规整的几何形;另一种则是不规整的线形。

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空间所处的环境、功能要求等条件,再加上特定的艺术构思来选择建筑空间的形式。

要获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必须认真处理空间比例。

如一个纵向狭长的空间会自然产生强烈的导向感,能起到引导人流沿着纵深方向前进的作用,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由此空间进入另一空间的期待感。

盆地分析7平衡剖面复原挤压构造为例

盆地分析7平衡剖面复原挤压构造为例

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通过 对盆地的平衡剖面复原和挤压构造分析,可 以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指导。
探讨挤压构造形成机制
挤压构造是盆地中常见的构造类型, 通过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可以深入 了解盆地的构造特征和动力学背景。
研究意义
01
深化对盆地构造演化的认识
通过对盆地的平衡剖面复原和挤压构造分析,可以深化对盆地构造演化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开展三维构造 研究
随着三维地震资料的不断丰富 和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挤压构造 的空间展布和几何形态。
加强构造动力学研 究
目前对挤压构造的研究主要侧 重于几何学和运动学方面,对 动力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未来可以加强构造动力学研究 ,探讨挤压构造的形成机制和 驱动力来源等问题。
03 平衡剖面技术
平衡剖面原理与方法
平衡剖面原理
基于物质守恒定律,通过几何学和运动学原理,将地层变形前后状态进行恢复与 对比,从而揭示构造变形过程。
平衡剖面方法
主要包括正演模拟法、反演模拟法和综合分析法。正演模拟法通过设定初始条件 ,模拟构造变形过程;反演模拟法根据已知地质资料,反推构造变形历史;综合 分析法结合地质、地球物理等多源信息,进行综合解释。
04 挤压构造识别与复原
挤压构造类型与特征
逆冲断层
01
断层面倾斜,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主要由水平挤
压形成。
褶皱构造
02
岩层在侧向压缩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褶皱能
直观地反映地壳的水平收缩。
挤压盆地
03
挤压盆地是在地壳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盆地,通常具有不对
称的构造形态。
挤压构造识别方法
结合数值模拟方法 进行验证

设计中的平衡与视觉重点的处理

设计中的平衡与视觉重点的处理

设计中的平衡与视觉重点的处理设计是一门艺术,旨在通过各种元素的组合和安排来传达特定的信息或情感。

在设计中,平衡和视觉重点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决定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观看体验。

本文将探讨设计中平衡的概念以及如何处理视觉重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设计原则。

一、平衡的概念与种类平衡是指设计作品中各种元素的分布方式,使整体呈现出稳定、和谐和统一的感觉。

在设计中,有三种主要的平衡类型:对称平衡、不对称平衡和放射平衡。

1.对称平衡:对称平衡是指将设计作品分为两个或多个相等或相似的部分,并在中心或某个轴线上对称排列。

这种平衡方式给人以稳重、平静和优雅的感觉。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两侧对称的家具或装饰品可以给人一种稳定的印象。

2.不对称平衡:不对称平衡是指将设计作品中的元素按照其大小、色彩、形状等特性来进行分布,使整体呈现出不均衡但协调的效果。

这种平衡方式可以给人一种活力、动感和新颖的感觉。

例如,在平面设计中,将大型元素与小型元素组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出一种有趣而富有张力的效果。

3.放射平衡:放射平衡是指将设计作品中各个元素以某个中心点或中心轴线为基础向外辐射排布,形成一种辐射状的平衡感。

这种平衡方式可以给人一种活力、吸引力和重点突出的感觉。

例如,在平面设计中,以一个中心点为起点,将文字、图像或形状放射状地分布,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二、处理视觉重点的技巧在设计中,视觉重点是指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重要元素或区域。

通过处理和突出视觉重点,可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和情感,增强设计作品的表达效果。

1.色彩对比:使用鲜明的颜色对比可以有效地突出视觉重点。

通过在设计作品中使用明亮的颜色与暗淡的颜色、冷色调与暖色调等形成对比,可以使视觉重点更加显眼。

例如,在海报设计中,通过在背景上使用鲜艳的颜色与黑白照片形成对比,可以使照片成为视觉重点。

2.大小比例:通过放大或缩小某些元素的尺寸,可以突出它们在整体中的重要性。

较大的元素会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盆地分析5平衡剖面原理

盆地分析5平衡剖面原理
Chambarlain的技术可反过来用于计算造山带的缩短作用。这种方 法-结合面积平衡原理——已被Gwinn、Price和Mountjoy(1970 )所应用(图 4)。
完整版pt
11
历史的回顾:Dennison和 Woodward(1963), Royse、Warner和Reese (1976)利用长度平衡方法计算了造山带的缩短作用(图 5)。
完整版pt
9
历史的回顾: Cham berlain估算滑脱面的深度的方法,在后来
Bacher(1933),Goguel(1962),Laubscher(1962),Dahlstrom (1969)等都应用过这一技术(图3b)。
完整版pt
10
历史的回顾: Hossack(1979)指出,如果滑脱面深度是已知的,
完整版pt
4
二、平衡剖面的发展――历史的回顾
平衡剖面概念的发展可归因于科学的探索与勘探 需求的结合。 Dahlstrom(1969)首先较详细地讨论 了平衡剖面的概念。然而 Bally等的剖面(1966)表 明,其他加拿大勘探地质学家于 50年代中期就在使用 平衡剖面。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先进的处理及探测方法,但是 地震资料仍然留出了很大的推测余地。
3
目的
应当细心区分平衡剖面问题的两个方面,即:①岩石在自然
界真正的行为是怎样的?②我们的几何学限制条件(假设条件)
在平衡剖面中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
对平衡剖面的几何学假设,必须考虑其与具体实际情况的接近
程度。例如,几何学方法通常是以平行或圆柱状褶皱作用为基础
的,但是自然界的许多褶皱并非如此。
要注意鉴别实际问题和平衡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断截褶
和变形剖面必须同时建立,如果一条剖面能够被复原至未变形的

同沉积挤压盆地构造演化恢复的平衡剖面方法及其应用

同沉积挤压盆地构造演化恢复的平衡剖面方法及其应用

本文由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

改回日期:2003-6-20;责任编辑:宫月萱。

第一作者:周建勋,男,1961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油气构造地质和构造物理工作;E -mail:Jxzhou@ 。

同沉积挤压盆地构造演化恢复的平衡剖面方法及其应用周建勋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北京,102249摘 要 平衡剖面技术是构造演化定量恢复的有效手段,但须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

本文针对中国西部的陆相同沉积挤压盆地的特点,提出更好地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进行构造演化恢复的方法:¹采用变速时-深转换获取可靠的地质剖面;º采用分层恢复方法抑制变形恢复误差;»对浅部地层按弯滑机制进行恢复,对深部或塑性地层则按垂直/斜滑和塑性变形机制进行恢复;¼对岩性横向变化大的地层进行分段去压实以减小去压实校正误差。

并以柴达木盆地为例,探讨这一方法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平衡剖面技术 构造演化 柴达木盆地The Balanced C ross -Section Method for Restoration of Structural Evolution in Compressional Basins with Synkinematic Sedimen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ZHOU Jianx unKey L aboratory f or Hyd rocarbon Accu mulation ,Petroleum Univ ersity ,Depar tme nt of Earth S cience ,Petroleu m Univ ersity ,Beij ing ,102249Abstract Balanced cross -section is an effect ive tool fo r quantitativ e restoration of structural evolut ion.N ev er theless,to obtain reliable r esults,one must choose suitable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actual geological conditions.In order to obtain r eliable restoration of struc -tural evolution by balanced cross -section in such compressional basins w ith synkinematic sedimentat ion as those in nort hwestern China,t he autho rs suggest several critical steps:¹using variable velocity parameters in time -depth conversion to obtain r eliable g eolog ical sections,ºusing multiple component restoration method to restrain restoration err or of deformation,»adopting the flexur al slip mechanism for upper strata and the vertical/oblique slip method or plastic defor mation mechanism for lower or plastic strata,and ¼using mult iple seg ment metho d for strata of remar kable hor izontal v ar iations in ro ck kinds to decrease the deco mpaction erro r.In add-ition,ex amples from Qaidam Basin in N orthwest China are discussed.Key words balanced cross -section structural ev olution Q aidam Basin1 引言自1969年Dahlstrom 系统地提出平衡剖面方法,并在阿巴拉契亚山前的阿尔伯达油田得到成功应用以来(Dahlstrom,1969),这一方法逐渐推广至逆冲推覆、伸展、反转和盐底辟构造的形成演化研究。

平衡剖面

平衡剖面

2.平衡剖面优势
与简单层拉平的区别
简单层拉平
平衡剖面
要做出高质量的剖面: (l)增加更多的资料——资料越多,做出的结果越准确。 (2)提出假设——合理的假设可以代替某些资料的空缺。 (3)更有效的技术——有利于得到更高质量的平衡剖面。
3.平衡剖面恢复方法
平衡剖面的计算方法可归纳为正演法和反演法(恢复法)。
性应变的情况下,这种差异是不重要的,在平衡过程中可以忽略。
当转折端和翼部的岩层厚度发生重大变化时,通过与厚度不变岩层(标志层)长度的比较,用面 积平衡法即可处理空间问题。 如果在褶皱作用中劈理非常发育(或透入性应变),就可能出现体积变化及不可复原性的问 题。在这种情况下,可对无劈理岩层用关键层法进行去褶皱的平衡,并可用以估算其它地层可能 发生的面积变化。
1.基本概念
平衡剖面(balanced cross section) 是指剖面上的构造变形、变位通过几何准则可以复原的剖面。它遵循 在封闭体系中体积守恒、面积守恒和线长守恒三项基本原则。
0
-5
-1 0
岩层长度守恒原理,是以平行褶皱作用这一假定为前提的。
非平行褶皱的处理要点
在局部非平行褶皱作用出现时,重要的是考查在体积上是否具有重要差异。在大多数无透入
H 1 / H2 = H 3 / H 4 剥 蚀 厚 度 = H 3 - H5
邻层厚度比值法确定剥蚀厚度图 2、未被剥蚀地层厚度趋势延伸法(牟中海,2001年) 这种方法又称地质构造法或地质外推法或地质分析法或趋势面分析法。使用该方法的前提是假设剥蚀前岩层的厚度均一或厚度变化均匀。根据厚度的变化推 算剥蚀量。经常使用的资料品质比较好的地震剖面。 地层厚度在横向上常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根据未剥蚀地层厚度及沉积边界(厚度为零)内插或者根据未被剥蚀的两点地层厚度外插可估算被剥蚀地层厚度(见 图2-2)。该方法有较强的适用性。

地质构造的物理平衡剖面法

地质构造的物理平衡剖面法

地质构造的物理平衡剖面法
毛小平;吴冲龙;袁艳斌
【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8(23)2
【摘要】为了使平衡剖面法具普遍性,在经典的几何平衡剖面法3原则基础上提
出了物理平衡剖面法.该法的核心是岩层层面法线不变原则和变形匹配原则,兼顾了岩石变形的物理属性和几何属性.理论分析与实践结果表明,该法不仅可提高地质构造剖面的还原精度,而且可以简化地质分析,降低人为误差,提高自动化程度,更适合于大尺度、多期次构造变形剖面恢复.
【总页数】4页(P167-170)
【关键词】盆地模拟;物理平衡;剖面法;平衡剖面;地质构造
【作者】毛小平;吴冲龙;袁艳斌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中国地质大学地矿信息系统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28.3;P542.3
【相关文献】
1.剖面法编联地质界线在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J], 王辉;康高峰;尹卫军;滕志宏
2.跨断层综合地质剖面法在隐伏断层野外地质调查中的研究与应用——以瑞昌-武
宁断裂为例 [J], 曾新福;汤兰荣;陶鑫;李清武;吕坚
3.玲珑-焦家式金矿构造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物理化学参量因子分析——以阜山金
矿区为例 [J], 吕古贤;郭涛;刘杜鹃
4.伸展区域平衡剖面法及其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J], 薛冈;卢华复;朱成宏;包红林
5.韧性构造地质事件时限的确定--一种构造物理定年方法探索 [J], 刘德良;曹高社;杨晓勇;方国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衡剖面技术恢复云南兰坪—金顶地区白垩纪地层缩短历史及其意义

平衡剖面技术恢复云南兰坪—金顶地区白垩纪地层缩短历史及其意义

平衡剖面技术恢复云南兰坪—金顶地区白垩纪地层缩短历史及其意义刘礼洁;郭福生;姜勇彪;朱志军【摘要】兰坪盆地为中新生代陆内盆地,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拼合带,其中兰坪金顶地区白垩系发育,很好地记录了该区的区域构造运动特征.通过野外实测和室内资料整理,在兰坪金顶地区选择一条北西—南东向地质剖面,用平衡剖面技术恢复研究区白垩系因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而引起的北西—南东向地层缩短量,揭示盆地的性质及变形历史,检验其地质构造解释的正确合理性,并进行数字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垩系景星组下段至南新组沉积期间地层总缩短量为2.938 km,在南新组构造活动最为强烈.%The Nanping Basin, located between the India and Eurasian plates, was a large Mesozoic-Cenozoic basin and deposited huge thick continuous Cretaceous strata, which recorded well the regional tectonic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field survey and indoor data sorting, a technique of balanced section across the Lanping-Jinding region was applied to a NW-SN geological profile to reconstruct the crust shortening history from Cretaceous and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basin and to check up its geological structure explained correctly and to make a digit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length about the Cretaceous crust shortening was 2. 938 km from the under section of Jingxing Formation to Nanxin Formation, and Nanxin Formation had the most strongest tectonic movement.【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年(卷),期】2011(017)003【总页数】7页(P243-248,261)【关键词】兰坪金顶地区;白垩系;缩短量;平衡剖面技术【作者】刘礼洁;郭福生;姜勇彪;朱志军【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53平衡剖面技术诞生于石油勘探实践,从Dahlstrom(1969)提出此概念,至今经历了40余年的时间[1~3]。

平衡剖面技术及原理简介培训PPT教案学习

平衡剖面技术及原理简介培训PPT教案学习
同时,它同样适用于扩 张构造背景 ,如犁式正断 层产生的宽缓滚动背斜构 造。
Angular Shear
Default for: • Fold & Thrust belts • Inversion • Salt tectonics
第7页/共10页
剖面恢复流程
1、地震剖面解释 2、采用层速度、区域厚度岩性资料,进行时深转换, 将剖面转换成深度剖面。 3、选择基准层,张性构造一般以水平面作为基准面,压性 构造一般选择剖面中不缺失地层层面作为基准层,以后剖面 恢复均以该层为基准。 4、对剖面张性构造采用断层滑动及垂向/斜向滑动机制进行 恢复。 5、压性构造恢复主要采用弯滑、断滑、断弯机制进行恢复 。
第4页/共10页
斜剪切
运 动 学 恢 复 算法 1 :
原理: 断层上盘的形变是由断层的几何形态决定的。用一系
列用户可选的参数包括移动方向、剪切矢量和水平断距等参 数来控制恢复,沿断层移动上盘,上盘体积守恒。
Footwall A In EAxtension A2 = A1
Hangingwall
A1
Extensional area
C
第6页/共10页
断层平行流
运 动 学 恢 复 算法 3 :
原理: 基于颗粒层流理论。通过定义与断层平行的流线,上盘地层
的颗粒沿着这些流线运动来恢复上盘变形。
Footwall A
B
C
Hangingwa ll
Flow Lines
Dip Bisectors
这一算法主要用来解 决断面几何形态复杂的褶 皱逆冲带。
原理: 用弯曲滑动机制恢复或正演褶皱模型,沿钉线或
钉面将褶皱顶层和它内部的平行滑动系统恢复到基准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 2004年3月,第2卷,第3期Science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Online Mar. 2004, V ol. 2, No. 3收稿日期:2004-01-12提高平衡剖面应用价值的有效方法刁 博 ,程顺有(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陕西 西安 710069)摘要:为提高平衡剖面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探索将盆地构造发育史研究提高到定量研究水平的途径。

通过区域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紧密结合,选择恰当的剖面方向,准确的时-深转换和多次地修改地震构造解释剖面,制作平衡剖面。

结果表明,模拟的平衡剖面与实际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十分吻合。

通过运用有效的解释和制作技术,平衡剖面不仅可用于检验地震解释结果的正确性和进行构造演化分析,而且可以精确地确定目标层位深度和指导油气资源勘探。

关键词:平衡剖面技术;正演与反演模拟;构造发育史;计算机技术;时-深转换中图分类号:P628+.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4X(2004)0058-08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与地质的结合,平衡剖面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油气和地质勘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检测地质构造解释是否正确合理的标准方法。

这种技术根据变形构造在几何学上守恒的原则建立地质演化剖面,利用数学计算的方法对盆地构造发育史进行正演和反演模拟[1]。

利用它可以检验和修正地震解释的地质构造剖面,而计算得到的缩短量可对盆地的构造演化进行定量的分析,以便制定有效的勘探策略。

近几年来,平衡剖面主要用于盆地构造发育史恢复,但一般精度不高。

因此,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利用二维平衡剖面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目标层位进行精确标定、井位的直接布置,以及高精度的构造变形研究等,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1 平衡剖面技术原理概述20世纪初,Chamber Lain (1910,1919)首次应用平衡剖面原理估算了北美阿巴拉契亚山脉及落基山脉的底部滑脱面深度。

1969年,加拿大学者Dahlstrom 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平衡剖面方法的概念,从几何学角度研究了剖面平衡原理的应用[2]。

此后,平衡剖面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主要用于检验地震解释结果的正确性、构造变形的定量研究和进行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平衡剖面基本原理为:如果变形前后物质的体积不变,则在垂直构造走向的剖面上体现为“面积不变”;如果变形前后岩层厚度保持不变,则转化为“层长不变”。

所以,平衡剖面技术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遵循岩层层长或面积在几何学上的守恒原则,将已变形的剖面恢复到未变形状态或从未变形地层剖面依据变形原理得到变形剖面的方法。

当剖面进行平衡计算时,岩层长度或剖面面积在变形与未变形的两种状态下相等时,剖面是平衡的。

如果不相等,而且这种不相等又无法解释,那么剖面就是不平衡的。

一条未作平衡检验的剖面是不可信的,不平衡剖面的地质构造解释则是错误的。

平衡剖面也只是一种模式,不一定真实,只是满足了大量合理的限制条件,更接近实际。

平衡剖面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恢复法(由实际变形的剖面恢复到原始的、未经构造变形的剖面)和正演法(由原始的未变形的剖面演化至经构造变形的剖面)。

它们都需要对变形过程进行定量的分析,并且可以由此得到缩短量等重要数据,正是这一点使地质构造的研究提高到了定量解析的水平。

由于正演法实现起来复杂,涉及几何模型和变形模式的不确定性,所以目前广泛应用恢复法制作平衡剖面。

恢复算法可分为非运动学和运动学恢复。

非运动学恢复主要有:①弯滑去褶皱(图1,a),即对由弯滑机制生成的褶皱进行恢复,去褶皱是围绕钉(线)面进行的,所有与(线)面相交的点在去褶皱过程中不受剪切或去褶皱作用;②斜剪切(图1,b),通过垂直或斜剪切的方式去除形变而对每一层去褶皱。

(a) (b)图1 非运动学恢复Fig.1 Non-kinematic recoverya 弯滑去褶皱b 斜剪切运动学恢复是在对断层进行恢复时,设下盘不动,上盘的形变是受断层形状及形变算法控制的,在断面上移动上盘,主要有:①斜剪切(图2,a),通过保持剪切矢量棒的长度(剪切矢量方向上断面与上标志层之间的距离)不变,使形变前后上盘的体积不变;②断层平行流(图2,b),通过断层平行的流线对形变机制的控制进行恢复,形变前后上盘的体积不变,适合于逆冲褶皱、盐丘构造、反转构造等。

平衡剖面的原理表明,剖面的平衡应是三维的,而且地质体实际上多为三维变形。

囿于我国实际资料和软件的限制,三维平衡剖面技术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3],但基于SGI IRIX64 6.5I、SUN Solaris2.6, 8 (64 bit)和Red Hat Linux 7.2, 7.3 3个平台,在三维构造分析和解释过程中建立三维模型的可视化软件GeoSec 3D,已经由GKC公司(The Geoscience Knowledge Company)推出。

因此,三维平衡剖面将会很快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a) (b)图2 运动学恢复Fig.2 Kinematic recoverya 斜剪切b 断层平行流2平衡剖面的制作及提高其应用价值的有效方法2.1 平衡剖面的制作制作平衡剖面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建立该地区丰富的地质实际资料库[4]。

这是非常重要和基础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实测资料和井资料及地震、重力、磁力等物探资料建立研究区的地层柱状图,以及了解研究区内的主要构造期次及构造样式,确立区域地质构造框架。

2) 选择恰当的剖面方向,并对所选剖面的地震剖面作初步解释。

根据平衡剖面的原理,最佳的剖面应该选择垂直于构造带走向的方向。

平衡剖面的制作是在地震解释剖面基础上进行的,其形态和精度最终取决于地震剖面的质量和反射特征[5]。

3) 应用软件进行剖面的平衡模拟[6]。

例如GEOSEC(GEOLOGICAL SECTION)是由法国CSD公司开发的,在UNIX操作系统下运行的大型地质制图软件,制作平衡剖面是其中的一项功能。

此软件是依据线长平衡或面积平衡原理编制的,不局限于特定的几何模型,既适用于挤压地区也适用于拉张地区。

用其制作平衡剖面的主要步骤是:①用数字化仪对地震剖面的初步解释进行数字化;②在GEOSEC软件中,利用数字化的数据,建立基本解释剖面,如果数字化的剖面不是深度剖面,则需要进行时-深转换,得到反映真实地层和断层产状的深度剖面,才可用于平衡剖面计算;③利用基本解释剖面制作平衡剖面,主要是对某地层进行断距消除和层拉平操作,并复制层拉平之后的模型,作为下部地层平衡的源地质模型,每一地层均完成上述操作,即可得到构造发育史的平衡剖面。

4) 将平衡剖面模拟结果输入绘图软件,绘制构造发育史的平衡剖面。

绘图软件通常使用AutoCAD,用其标注各种地质符号、深度数据、地层填充颜色等,最终形成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的正式图件。

2.2提高平衡剖面应用价值的有效方法平衡剖面技术有许多优点,但要想真正发挥优势,提高精度,需在以上制作过程中运用以下有效方法,使其在地质勘探中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1) 平衡剖面技术是地质研究的一种方法,只有深入了解研究区的各种地质资料,才能通过平衡剖面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果一个区域的构造背景为走滑和塑性变形,例如压扭性盆地,则在理论上二维的剖面是难以平衡的;构造演化中不整合面的剥蚀恢复更是难以单靠平衡剖面技术解决;由于压实和压溶作用,以及沿造山带走向的伸长和剖面方向与运动方向的不一致,都会导致的体积不守恒,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进行压实恢复和校正。

在剖面的平衡过程中,需要与其他的地质资料结合,反复修改方案,达到平衡剖面与实际区域地质的统一,而平衡、合理但不符合实际的平衡剖面,对于地质勘探是毫无意义的。

2) 如果研究区经历了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多次构造叠加,剖面方向与浅部构造走向垂直,但不一定与深部构造正交。

因此,为了研究整个区域的演化,对于二维平衡剖面可以适当选择垂直于多个构造走向的多条剖面,相互对比,相互检验,使平衡剖面的结果更为准确。

3) 由于速度的非线性变化,利用计算机进行准确的时-深转换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GEOSEC软件提供的时-深转换是以剖面上选取的某一回声时间作为标准,分别向浅部和深部进行计算,导致界面深度在浅部和深部误差较大。

为了准确地得到地层深度、厚度以及产状等重要信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人工时-深转换制作构造剖面图,然后进行平衡剖面模拟。

实践表明,这样获得的平衡剖面不仅可以用来研究盆地构造发育史,还可以直接指导井位的布置,确定目标层位深度,以利于油气资源评价(见表1)。

表1 Q3测线平衡剖面成果Tab. 1 The result of Balanced section along Q3 line层位实钻深度/ m 平衡剖面/ m缩短距离/ m缩短率/ %E K J2(上) J2(下) J1 S O2+3合计1 6721 7641 8313 412.84 600▽1 6701 7581 835.83 410.639.720.021 391.82999.16672.651 565.82552.845 222.02-0.01-0.05-0.36-0.38-0.92-2.12-0.8011.074) 地震剖面的解释直接影响平衡剖面的结果,要注意遵循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构造解释方案进行多次的修正。

一般,要根据实际地震剖面的特征,结合其他地质资料进行解释,不作模式化的解释;地层对比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串相位,特别应注意断层两侧地层的波组特征关系对比,地震剖面中的各种假象的排除,以及地震剖面上变形和断层效应、性质和空间配置与不同地质时期区域构造应力场的配套等。

5) 在GEOSEC软件中建立剖面时,由于软件所限,只能提供一个方向的准确比例(纵向或横向),横向上通常有大地坐标和测线标记等,易于准确控制位置,所以一般纵向(深度)坐标使用准确的比例。

当然,平衡剖面技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于多期构造演化中的不均匀剥蚀区、斜向滑动、强烈挤压变形带中的塑性物质,都难以用目前平衡剖面技术解决。

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三维平衡剖面理论的发展[7~8]以及三维平衡剖面软件的应用,平衡剖面技术一定会在地质勘探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平衡剖面制作实例及分析某研究区处于盆地边缘,是临近造山带长期发育的一个斜坡,为了研究其油气勘探方向和有利的圈闭条件及范围,采用恢复法对构造主体的多条主要测线进行研究。

在实际工作中,平衡剖面的制作使用上述相应的技术,提高了剖面的精确度,取得了满意的研究成果。

以Q3测线剖面为例(见图3)对该区域的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

O2+3+O1An第三系沉积前(燕山运动之后)1) 分析该地区的构造背景后,发现该区构造变形是由早古生代北东走向的构造和中、新生代北西走向构造的叠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