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堆工程概论第3章
第三章 第5节 核裂变
第5节核_裂_变一、核裂变1.定义重核分裂为几个中等质量原子核的过程。
2.裂变常见的方程235U+10n―→14456Ba+8936Kr+310n92[特别提醒]同一重核发生裂变时,产生的中等核可能不同。
二、链式反应1.链式反应一个反应过程的产物能够再次引起这种反应,从而使反应一旦开始就能自动延续下去,这种反应过程就称为链式反应。
2.临界体积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裂变物质的最小体积。
三、核电站1.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施是核反应堆,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燃料、慢化剂、控制棒。
2.工作原理核燃料裂变释放能量,使反应区温度升高。
3.能量输出利用水或液态的金属钠等流体在反应堆内外循环流动,把反应堆内的热量传输出去,用于发电。
4.注重核污染的防护1.判断:(1)铀核的裂变是一种天然放射现象。
()(2)铀块的质量大于临界质量时链式反应才能不停地进行下去。
()(3)铀核裂变时会吸收大量的能量。
()(4)中子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发生铀核裂变。
()(5)核能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比火力发电要小。
()答案:(1)×(2)√(3)×(4)×(5)√2.思考:核反应堆中的控制棒是由什么制成的?控制棒起什么作用?提示:控制棒由镉棒制成,镉吸收中子的能力很强,在铀棒之间插进一些镉棒,可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
1.(1)核子受激发:当中子进入铀235后,便形成了处于激发状态的复核,复核中由于核子的激烈运动,使核变成不规则的形状。
(2)核子分裂:核子间的距离增大,因而核力迅速减弱,使得原子核由于质子间的斥力作用而分裂成几块,同时放出2或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引起其他铀核裂变,这样,裂变就会不断地进行下去,释放出越来越多的核能。
(3)常见的裂变方程:①23592U+10n―→13954Xe+9538Sr+210n②23592U+10n―→14156Ba+9236Kr+310n2.链式反应的条件(1)铀块的体积大于临界体积。
第三章 核反应堆瞬态分析基础
2. 温度效应
温度变化引起慢化剂密度和核截面变化,影响反应性,称为温度效 应。
T
d 1 dk dT k dT
1)燃料温度系数,由于U-238共振吸收随燃料变化而引起 2)慢化剂温度系数 3)空泡系数
第三节 反应堆动力学模型
1.简化动力学模型 2.堆芯热传输模型 1) 集总参量模型 2) 能量平衡:堆内燃料元件的能量平衡;堆芯容积内 冷却剂能量平衡
第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应堆反馈机理
1. 反应堆反馈含义
反应堆功率水平的改变将因产热与传热不平衡引起温度、密 度等状态参量的变化,反过来也会影响功率水平的变化,这种现 象叫反应堆反馈。 讨论:1)正反应性反馈会导致反应堆功率发散增长,引起堆的 不稳定 2)适当的负反应性反馈有利于反应堆稳定 3) 时间常数短,有利于反应堆稳定 4)过大的负反应性且时间常数大时,可能会引起反应堆 震荡
2. 点堆动态方程
dn n (1 ) k dt l d ci i k i ci dt l
i ci S e
i
n l
l
为中子寿命
3.反应性动态
若
k eff 1 n (t ) n ( 0) k eff
t /l
例:
keff 1.01
1) 压水堆瞬发中子寿命约10-4s 只考虑瞬发中子,中子密度增长3X10 45倍/s 2)考虑缓发中子,中子平均寿命约0.08s 中子密度增长1.13倍/s 结论:1)由于缓发中子的存在,反应堆才能进行有效控制 2) 启动时,功率上升过程平缓,易于控制 3)停闭时,功率下降过程平缓,剩余发热持续一段时间
第三章 核反应堆瞬态分析基础
第一节 反应堆瞬态
1. 中子平衡
第三章 反应堆保护
X、Y逻辑单元由固态磁逻辑元件组成,并采用负逻辑电路设计,比较结果分别送到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KIT)、报警系统(KSA)和主控室的状态指示灯(LA)。另外,在做T2试验时,比较电路向T2试验装置发送逻辑测试结果。
3.输出单元
输出单元接受逻辑处理单元来的X、Y逻辑信号,先对X,Y进行“与”运算,然后经磁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推动输出继电器向各执行机构送出保护命令。输出单元由磁性元件和继电器组成。
3.1.7 停堆通道的响应时间
保护系统响应时间是指该系统的每一个输入变量从超越保护整定值起到触发保护系统执行机构完成相应保护命令所需要的时间。其中紧急停堆通道响应时间分解图,如下图3.9:
TRT—紧急停堆通道响应时间。这段时间T由下式几个时间组成:
TRT=T0+T1+T2+T3+T4+T5+T6
其中,T0——介质传输延迟时间,T0只有在ΔT保护通道中有,因为堆进,出口温度测量用的探测器是安装在主管道的旁管路上的,所以T0是指主冷却剂由主管道流至旁通管路的时间。(参数为温度时:T0=1S,其余参数为T0=0S).
根据失电安全准则,紧急停堆保护输出应在系统失去电源时产生停堆命令;但这一准则不适用于专设安全设施保护,即电源丧失时专设安全设施不应当产生保护动作。因此,对于紧急停堆保护和专设安全设施保护,保护系统应采取不同的输出方式。所以,秦山第二核电厂RPR设计为:紧急停堆输出单元采用失电操作方式,而专设安全设施保护则采用带电操作方式。
6.可试验性和可维修性
为了发现、验证和维修故障元器件,以防止故障的累积触发保护系统故障,需要对保护系统进行定期试验。
保护系统的冗余性,为在线试验提供了可能,对于整个保护通道,共有T1,T2,T3试验。关于周期试验,可详见3.6节。
第三章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设备
3-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2.压力调节系统 为了保证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具有好的冷却能力,应 当将堆芯置于具有足够欠热度的冷却剂淹没之中。核 电厂在负荷瞬变过程中,由于量测系统的热惯性和控 制系统的滞后等原因,会造成一、二回路之间的功率 失配,从而引起负荷瞬变过程中一回路冷却剂温度的 升高或降低,造成一回路冷却剂体积膨胀或收缩。 水经波动管涌人或流出稳压器,引起一回路压力升高 或降低。当压力升高至超过没定值时,压力控制系统 调节喷淋阀.由冷管段引来的过冷水向稳压器汽空间 喷淋降压;若压力低于设定值,压力控制系统启动加 热器,使部分水蒸发,升高蒸汽压力。
3-5 稳压器
二、稳压器分类 按原理和结构形式的不同,稳压器分为两类, (1)气罐式稳压器:容积大,易腐蚀,淘汰 (2)电加热式稳压器:大都采用 三、稳压器本体结构(电) 结构图 现代压水堆核电厂普通采用电加热式稳压器。 这种稳压器是一个立式圆柱形高压容器。其典型 的几何参数为高13m,直径2.5m,上下端为半 球形封头,总容积约40m2,净重约80t。立式 安装在下部裙座上。
第3章 反应堆冷却剂系 统和设备
动力工程系 余廷芳
主要内容
3-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3-2 反应堆本体结构 ----------系统设备 3-3 反应堆冷却剂泵 3-4 蒸汽发生器 3-5 稳压器
3-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一、系统的功能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又称为一回路系统,其主要功能 是: (1)在核电厂正常功率运行时将堆内产生的热量载出, 并通过蒸汽发生器传给路工质,产生蒸汽,驱动汽轮 发电机组发电。 (2)在停堆后的第一阶段,经蒸汽发生器带走堆内的衰 变热。 (3)系统的压力边界构成防止裂变产物释放到环境中的 一道屏障。 (4)反应堆冷却剂作为可溶化学毒物硼的裁体,并起慢 化剂和反射层作用。 (5)系统的稳压器用来控制一回路的压力,防止堆内发 生偏离泡核沸腾,同时对一路系统实行超压保护。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习题答案 第三章-6页word资料
第三章1.有两束方向相反的平行热中子束射到235U 的薄片上,设其上某点自左面入射的中子束强度为122110cm s --⋅。
自右面入射的中子束强度为1221210cm s --⨯⋅。
计算: (1)该点的中子通量密度; (2)该点的中子流密度;(3)设2119.210a m -∑=⨯,求该点的吸收率。
解:(1)由定义可知:1221310I I cm s φ+---=+=⨯(2)若以向右为正方向:1221110J I I cm s +---=-=-⨯ 可见其方向垂直于薄片表面向左。
(3)2122133119.21031010 5.7610a a R cm s φ---=∑=⨯⨯⨯⨯=⨯ 2.设在x 处中子密度的分布函数是:0(,,)(1cos )2x aEn n x E e e λμπ-Ω=+ 其中:,a λ为常数, μ是Ω与x 轴的夹角。
求: (1) 中子总密度()n x ;(2) 与能量相关的中子通量密度(,)x E φ; (3) 中子流密度(,)J x E 。
解:由于此处中子密度只与Ω与x 轴的夹角相关,不妨视μ为视角,定义Ω在Y Z -平面影上与Z 轴的夹角ϕ为方向角,则有:(1) 根据定义:可见,上式可积的前提应保证0a <,则有:(2)令n m 为中子质量,则2/2()n E m v v E =⇒= (等价性证明:如果不做坐标变换,则依据投影关系可得:则涉及角通量的、关于空间角的积分:对比:可知两种方法的等价性。
)(3)根据定义式:利用不定积分:1cos cos sin 1n nxx xdx C n +=-++⎰(其中n 为正整数),则: 6.在某球形裸堆(R=0.5米)内中子通量密度分布为 试求:(1)(0)φ;(2)()J r 的表达式,设20.810D m -=⨯;(3)每秒从堆表面泄露的总中子数(假设外推距离很小,可略去不济)。
解:(1)由中子通量密度的物理意义可知,φ必须满足有限、连续的条件(2) 中子通量密度分布:17510()sin()rr r Rπϕ⨯= 21cm s -- ()r D e rϕ→∂=-∂ (e →为径向单位矢量)(3)泄漏中子量=径向中子净流量×球体表面积 中子流密度矢量:∵()J r 仅于r 有关,在给定r 处各向同性 7.设有一立方体反应堆,边长9a =.m 中子通量密度分布为:已知20.8410,0.175.D m L m -=⨯= 试求: (1)()J r 的表达式;(2)从两端及侧面每秒泄露的中子数;(3)每秒被吸收的中子数(设外推距离很小,可略去)。
第3章-核反应堆临界理论
的通解
(x)=AcosBx+CsinBx (3-8)
式中,A和C为待定系数。由边界条件(2),则 有C=0。因而式(3—8)可写成下列形式
(x)=AcosBx
8
由边界条件(1)
得
( a ) Acos(Ba) 0
2
2
因为A≠0,故有
因而
n
B Bn a
Ba n n=1,3,5
22
无限长平板堆单位面积所对应的体积所发出的功率为
积分后得
P E f f
a
2 a
(
x)dx
Ef
f
2
a
2 a
2
A c os(x )dx
a
A P
2aE f f
11
3.1.3 有限高圆柱形均匀裸堆
设一有限高圆柱形 均匀裸堆,高为H, 半径为R,如图3-2 所示,采用圆柱形 坐标,坐标原点位 于轴线的半高度上。
2
什么是均匀裸堆?
均匀:燃料、慢化剂、结构材料等堆芯 内一切材料均匀混合:
裸堆:没有反射层; 中子源:有增殖介质。 在非均匀堆的研究上,从理论上给出了
均匀堆和非均匀堆的中子通量密度分布 的差别,并对非均匀堆与均匀堆的四因 子公式差别作了简要分析。
3
3.1 均匀裸堆的单群理论
3.1.1 单群扩散方程
k 1 1 L2 B 2
5
3.1.2 平板裸堆
图3-1 无限宽有限厚的平板均匀裸堆
6
3.1.2 平板裸堆
均匀平板的波动方程为
d 2 B 2 0
dx 2
边界条件 1外边界
xa 0 2
2 中心处
d 0
dx x0
7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PPT文档演模板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2.1、纵深设防
通常是通过三级安全防线的考虑来贯彻 第一级安全性考虑:要求在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行 中采用多种有效措施,把发生事故的几率降到最小程度。 要求:反应堆及动力装置的设计必须包括内在的安全特 性;系统对于损伤必须有最大的耐受性;设备必须有冗 余度和可检查性及运行前整个工作寿期内的可试验性。
核安全文化是所有从事与核安全相关工作的人员参与的 结果,它包括电厂员工、电厂管理人员及政府决策层。
与核安全相比,核安全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
PPT文档演模板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3、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与管理(1)
PPT文档演模板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3、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与管理(2)
l 核安全文化作用于或表现在下面两个领域 核电厂领导阶层和国家政策方面:
PPT文档演模板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1、核安全的目标
安全的总目标:
在核电厂里建立并维持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 居民及环境免遭放射性危害。
辅助目标:
辐射防护目标:确保在正常运行时核电厂及从核电厂释放的放射 性物质引起的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并且低于规 定的限值,还保证事故引起的辐射照射的程度得到缓解。
PPT文档演模板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2.2、多重屏障(3)
第四重屏障:安全壳 所有反应堆都需安全地包容在安全壳壳体之内,后
者是防止放射性物质向外环境扩散的最后一道屏障。
安全壳大体上一座顶上呈半球形的圆柱形密封建筑。 直径约30-40米,总高约60米。通常由厚1米的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制成,内有厚约38毫米的钢制衬套。整个一 回路即压力容器、稳压器、蒸汽发生器、主泵以及应急 堆芯冷却系统的安全注水箱等全部包容在安全壳之中。
《核工程概论》第3章 核反应堆结构和材料
3.2 反应堆压力容器
当前压水堆的压力容器材料普遍选用低合金钢。 低合金钢及其焊缝在快中子积分通量大于1018cm2 的辐照后,脆性转变温度明显升高,这是危及反 应堆压力容器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改善低合金钢 抗辐照脆化能量的措施有:严格限制铜和磷的含 量,添加少量铝、钒、铬、铂、镍等元素。
反应堆压力容器是由容器本体以及双头螺栓连接 的反应堆容器顶盖组成。反应堆容器是由低合金 锻钢环形锻件焊接而成。反应堆压力容器包容堆 内构件、堆芯,以及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的水。 为防止锈蚀,凡与水接触的容器内表面都堆焊不 锈钢覆面层。
3.2 反应堆压力容器
反应堆压力容器是用来固定和包容堆芯、堆内 构件,使核燃料的裂变链式反应限制在一个密 封的金属壳内进行。一般把燃料元件包系统称为第二 道屏蔽。
压力容器外形尺寸大、质量大,加工制造技术 难度大,特别是随着核电站单堆容量增大,压 力容器的尺寸也越来越大。
第3章 核反应堆结构和材料
3.1 概述
压水堆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其结构特性要满足 物理设计和热工设计的基本要求,既要保证可控 的裂变链式反应可靠地进行,又要把裂变产生的 热量及时带出。一般来说压水堆主要是由反应堆 压力容器、堆芯、堆芯支撑结构、控制棒驱动机 构等组成。
反应堆的外壳称为压力容器,运行在很高的压力 下,容器内布置着堆芯和若干其他内部构件。压 力容器上带有若干个接口管嘴,整个容器重量由 出口管嘴下部钢衬与混凝土基座支撑。
近代压水堆的压力容器增大,下封头设有中子通 量测量管,需要较大的下堆腔。因此,在核电站 中,利用冷却剂进出口的接管作为压力容器的支 撑,整个压力容器依靠接管和与接管相连的钢垫 支撑在混凝土的基础上。
3.3 反应堆堆内构件
反应堆堆内构件包括吊篮部件、压紧部件、堆内 温度测量系统和中子通量测量管等。其作用是:
核电站原理 第3章 反应堆 压力容器
封
号轴封之间,其作用是: 1)保证主泵轴承的润滑。
组
2)通过三个串联的轴封,保证一回路水不向外泄 漏。
件
3)在RRI系统暂时断水时,保证主泵轴承和轴封的
短时应急冷却。
由RCV系统供给的轴封水压力为15.8Mpa.a ,略高
于一回路压力,流量约1.82m3/h,其中通过轴封约
0.68 m3/h,其余流入一回路
(4)顶盖冷却旁通流量——有2.2%的流量从 导向筒支承板法兰上的小孔流进顶盖进行冷 却。
这一区域的水可通过支承柱向下流回上部堆内 构件构成的水腔室。
上述各项旁通流量总计为冷却剂总流量的6.04 %,热工设计时取为 6.5%。
旁路流量增大意味着什么?有什么危害? 使流经堆芯流量减少,平均温度增加 自动控制调节 使功率下降。
芯内的支撑与定位。
2. 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一部分,起着承受一回 路冷却剂与外部压差的压力边界的作用
3. 考虑到中子的外逸,起到对人员的生物防护的作 用
反应堆压力容器按照提供包容反应堆
设
堆芯、上部堆内构件及下部堆内构件所要
计
求的容积设计,考虑到核电厂的寿期为40
考
年,以及运行时冷却剂的循环流动,水对
主 冷却。为防止安全壳内空气升温,在冷却回路出口装 有两台冷却器,由RRI系统冷却。电机设有电加热器,
泵 在泵停运时加热,使线圈保持一定温度,防止凝结水。 为了便于维修主泵和电机,在泵轴与电机轴之间由
电 400mm长的短轴刚性连接。 在电动机定子上有6个测点,监督线圈温升,
机 温度不允许超过120℃。 在冷却器出口装有RRI系统 流量测点,流量低于25m3/h时,给出报警信号。
各种旁通流量及其大致数值为:
第3章-中子扩散理论
主讲:马续波
maxb@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1
堆内链式裂变反应过程实质:中子在介质内不断的产生、
运动和消亡的过程
反应堆物理的核心问题之一:确定堆内中子通量密度按空 间和能量的分布 第二章通过求解中子慢化方程,解决了中子通量密度按能 量的分布, φ (E)~ E,即中子能谱
19
场论知识
• 数量场φ的梯度
• 向量场 J 的散度 div J J
算子
grad
i j k x y z 2 2 2 x y z
2 2 2 2
20
2、菲克定律的推导
– 确定性方法(Deterministic method)
• 数学模型用数学物理方程表示,然后采用数值方法求解 • 优点:计算快速,相对精确等
• 缺点:模型简化,大型多维问题需大量计算时间及存储空间等
• 典型方法:离散纵标法(SN) – 非确定性方法(蒙特卡罗方法,Monte Carlo method): • 基于统计理论,通过计算机的随机模拟来跟踪中子在介质中的运动 • 优点:计算精确,可以模拟三维复杂几何模型 • 缺点:对于深穿透问题(Deep-penetration),计算非常耗时
6
2、中子状态的描述
中子状态: 位置矢量 r (x,y,z)、能量E(或运 动速度v)、运动方向、 时间 (7个)
:单位矢量,模等 于1,方向表示中子的 运动方向,通过极角 和方位角来表示
7
中子角密度:在r处单位体积内和能量为E的单位能量间
隔内,运动方向为 的单位立体角内的中子数目。
由于中子与原子核的无规则碰撞,中子在介质内的运动是一种 杂乱无章的具有统计性质的运动,即初始在堆内某一位置具有某 种能量及某一运动方向的中子,在稍晚些时候,将运动到堆内另 一位置以另一能量和另一运动方向出现。这一现象称为中子在介 质内的输运过程(Transport)。描述这一过程的精确方程为玻 尔兹曼输运方程(Boltzmann equation)。 输运理论:微观粒子(中子、光子、电子、离子和分子等)在介 质中的迁移统计规律的数学理论;不是研究个别粒子的运动,而
第3章反应堆物理设计计算
1973 1974 1976 1962 1968 1991 1995 2002 2006
哈钦森岛1 勇士 比布利斯 萨瓦娜号核商船 奥托· 哈恩号核商船 秦山一期核电厂 大亚湾核电厂 秦山三期 田湾
825 1130 1180
300
900 700 1000
3.5×3.5 3.66×3.3 3.9×3.6 1.7×1.6 1.12×1.15 2.90×2.486 3.65×3.36 5.945×6.286 10 3.53×3.16
27
第二步是利用栅元计算结果进行燃料组件的均匀化计 算;每个栅元一个网点,可得到: 组件内多群中子通量分布,以此为权重函数求出组 件均匀化少群常数。需考虑可燃毒物和控制棒。 组件内局部功率峰值
28
第三步是利用求得到的燃料组件少群均匀化常数进 行全堆芯扩散方程的求解,得到堆内功率分布。 二维功率分布、控制棒价值、停堆裕度、慢化剂温 度系数、堆芯二维燃耗分布
R 2 H
R
0
H /2 2.405 J0 ( r )2rdr cos( z )dz H / 2 R H
Kr Kz
11
中子通量密度分布不均匀系数
中子通量密度分布径向不均匀系数: 中子通量密度分布轴向不均匀系数:
R 2 Kr R 2.405 J0 ( r )2rdr 0 R
H eff H 轴向反射层 z 2 2 节省:
20
反射层对中子通量密度分布的影响
21
非均匀反应堆特点
采用燃料、慢化剂的非均匀栅格布置方式,这种方 式的优点:
首先,它能有效地提高中子的逃脱共振吸收几率p,从而提高
系统的无限增殖因数k∞。 其次,它可以提供独立的冷却剂通道,把反应堆热量按照要求 排出堆外。 栅元的非均匀效应
核反应堆-核电-核技术-核工程-3.1 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主系统1
•放射性屏障
RCP系统压力边界作为裂变产物放射性的第二道 屏障,在燃料元件包壳破损泄露时,可防止放射性物 质外外逸。
3
3.1.2 系统描述 系统组成
冷却系统
压力调节系统
超压保护系统
提高冷却剂质量流量可 一回路冷却剂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当压力超过限制值,卸压管线
以减少堆出入口的温差。 造成一回路冷却剂体积膨胀或收缩。 上的安全阀开启,向卸压箱排放蒸
提高压力,提高承压要求,材料和加工制造 难度加大,从而影响电厂的经济性。
• 燃料包壳温度限制,抗高温腐蚀性能 • 传热温差的要求,冷却剂温度至少要
比包壳温度低10-15oC,保证热交换
• 冷却剂过冷度的要求,应有20oC左右
的过冷度。
3.入口温度
• 出口温度确定,对于额定热功率 的反应堆,入口温度与流量为单 值关系。
蒸汽压力。
值不同的安全阀。
4
冷却系统
冷却剂载热方程:
Pt qmCp (tout tin )
燃料表面的放热过程:
PU A h (t f tc )
h~ qm0.8
Pt: 堆芯热功率 qm:冷却剂流量 Cp: 冷却剂定压热熔 tout,tin:堆芯出入口温差
Pu: 堆内燃料棒的总功率 A: 燃料元件总表面积 tf : 燃料元件表面温度 tc : 冷却剂温度 h : 冷却剂与燃料元件表面的
• 入口温度越高,冷却剂平均温度 越高
• 入口温度高,冷却剂的温升小, 所需质量流量大,增加泵的唧送 功率,降低了电厂的净效率。
4.冷却剂流量
qm
c p (tout tin ) pt
• 进出口温升30-40oC
• 核电厂变工况时,平均温度变
03 第三章压水堆核电厂 先进核反应堆结构原理
下部支承组件-吊篮组件
吊篮组件 热中子屏蔽 围板幅板组件 堆芯下栅格板 流量分配板 堆芯二次支承和测量通道
23
堆芯下部支撑结构
24
堆芯上部支撑结构
堆芯上栅格板 支承柱 控制棒束导向筒 上部支承板
25
堆芯上部支撑结构
26
堆芯上部支撑结构
27
压水堆堆芯组件
核燃料组件 棒束控制棒组件 可燃毒物组件 中子源组件 阻力塞组件
5
核电厂主回路系统简介
6
主、辅助系统
7
3.1 压水堆堆芯(reactor core)
堆芯设计满足的一般要求: 1 堆芯功率分布尽量均匀,以便堆芯有最大的功率输出 2 尽量减少堆芯内不必要的中子吸收材料,提高中子经济性 3 要有最佳的冷却剂流量分配和最小的流动阻力 4 有较长的堆芯寿命,适当的减少换料操作次数 5 堆芯结构紧凑,换料要简易方便。
作用: 1 防止放射性外逸第二道屏障 2 压力边界 3 堆内构件的支承和固定作用 选材原则 1 高度的完整性 (杂质少,纯度高)2 适当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 3 低的辐照敏感性 4 导热性能好:热应力 5 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15
压力容器选材
当前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普遍选 用低合金钢,与冷却剂接触 表面堆焊一层5mm厚的不锈钢。
46
初级中子源组件
作用: 1 提高中子通量 2 点火
初级中子源 2个组件:1+1+16+6
材料:锎 结构与位置 1.06×17.7, 堆芯下部 初装料情况
47
次级中子源组件
次级中子源 2个组件:4+20
材料:锑、铍 作用,二次启动
48
阻力塞组件
作用: 结构与材料: 304不锈钢,短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单群扩散连续性方程
单群扩散连续性方程:
S-∑aΦ - ∙J = 0 引入斐克定律:
D Φ-∑aΦ + S = 0
19
2.2、单群扩散连续性方程
单群扩散连续性方程: 反应堆功率运行中,中子源最初来自于裂变, 所以S与Φ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如S可以表示成 S= ν∑fΦ),扩散方程最终可写成如下的简单形式: ΔΦ + B2Φ = 0 B2称为材料曲率。求解通量随空间的变化归 结为求解上述二阶偏微分扩散方程。 上述扩散方程(扩散近似)成立的条件:散射各 向同性,介质均匀,吸收较弱,距离边界较远。
27
3.1、反应堆临界的概念
反应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维持连 续稳定的运行,即维持连续稳定的链式 核裂变反应。这种状态称为临界状态。 若裂变反应率自发地不断增加,称之为 超临界,反之为次临界。 倍增因子K:反应堆内中子产生率与消 失率的比值,或:代中子比值。
28
倍增因子k
新生一代中子数 k 直属一代中子数 系统内中子的产生率 k 系统内中子的总消失(吸收+泄漏)率 系统内中子的产生率 k 系统内中子的吸收率 系统内中子的吸收率 PL 系统内中子的吸收率+系统内中子的泄漏率 k k PL
25
2.4、扩散理论小结
反应堆物理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得到中子 通量。一般情况下,中子通量是中子能 量、空间位置、时间等的函数(更细致 的考虑要包含空间角度,即中子输运理 论)。我们的处理办法是分离变量和离 散化,根据实际需要求得中子通量,从 而知道各种核反应的反应率。
26
三、反应堆临界理论
3.1、反应堆临界的概念 3.2、四因子、六因子公式 3.3、扩散方程确定的临界条件
17
2.1、中子流密度与斐克定律
中子流密度与斐克定律: 当中子密度在空间承不均匀分布时, 存在中子的定向流动,中子由密度高的 地方流向密度低的地方,定向流动的大 小与中子密度函数的梯度成正比。 引入 中子流密度这一物理量: J=-D’ n = -D Φ
D=D’/v,称为扩散系数,具有长度的量 纲。
方程的形式比较简单,余下的问题就是解方 程,求出各群中子通量随空间的变化。
24
2.4、扩散理论小结
反应堆中中子能量应该说是连续的,上述多 群扩散处理实际上是把能量变量离散化的处 理办法。单群是多群的极端形式。无论是单 群、多群还是多群,关键是诸如∑si、∑ai、∑fi 、 Di等等这些群参数。一般情况下,截面及扩 散系数是随中子能量连续变化的。群参数是 某种权重值,群参数乘以群通量应准确反应 该群中子的行为特性。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条 件是先获得中子通量随能量的变化,即中子 能谱。
经过一次碰撞后,中子的能量在αE和E之间。 对于H,A=1,α=0,因此,快中子与氢 原子核碰撞时,有可能一次失去全部能量。 对于重水,A=2,α=0.11。对于石墨, A=12,α=0.716。 假设在质心系内散射是各向同性的,则一次 碰撞后中子的能量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 p(E’)=[(1-α)E]-1,为一个常数。即碰撞后中 子能量变成αE和E之间任何值的概率是相同 的。碰撞后的平均能量为 (1+α)E/2或β E,β 定义为(1+α)/2。一次碰撞后的平均能量损 失为E-(1+α)E/2=(1-α)E/2。
6
T=300K时的麦克斯韦-波尔兹曼分布
m 3/ 2 2 mv2 / 2kT N (v) 4 ( ) ve 2 kT
7
热中子能谱的“硬化”和中子温 度
m 3/ 2 2 mv2 / 2 kT N (v) 4 ( ) ve 2 kT
8
慢化时间、扩散时间和热中子平均寿命
9
1.2、慢化能力与慢化比
Keff = Kinf/ [(1 + L12Bg2)(1 + L22Bg2)] L12= D1/(∑a1 + ∑1->2);L22= D2 / ∑a2 Pf = 1/(1 + L12Bg2); Pt = 1/(1 + L22Bg2)
解多群扩散方程时可以得到反应堆的Keff。
34
四、工程因素
4.1、反射层 4.2、堆芯非均匀效应
4
235U是自然界存在的唯一易裂变物质,低
235U热中子裂变时裂变中子能谱
5
1.2、慢化能力与慢化比
中子慢化可以进行到什么程度呢? 当中子运动速度比靶核运动速度高很 多时,中子与靶核碰撞总要损失能量,实 现慢化。但当中子运动速度与靶核相当时, 中子与靶核碰撞可能损失能量,也可能获 得能量,这时不再是慢化,称之为“热 化”。中子热化过程实际上是与介质的原 子核达到热运动平衡的过程。与靶核达到 热平衡的中子的飞行速度满足麦克斯韦分 布。室温情况下,最可几速率为2200m/s, 对应的能量为0.0253eV。
22
几种几何形状裸堆的 几何曲率和热中子通量分布
23
2.3、多群扩散连续性方程
多群扩散连续性方程: 设有n群中子,每群中子具有单一能量, 从高能到低能分别为第1、2、3……n群。连 续性方程:
Si +∑∑m→iΦi -∑∑i→mΦi -∑aiΦi + DiΔΦi = 0
∑si、∑ai、∑fi 、Di等等称为群参数,Φi为群通量。
35
4.1、反射层
36
4.2、堆芯非均匀效应
37
实例
堆 芯 和 反 射 层 内 波 动 方 程 的 解
38
结
束
39
12
1.2、慢化能力与慢化比
1、反应堆的大小与慢化能力的关系? 2、反应堆核燃料的加浓度(或浓缩度,或峰度) 与慢化比的关系?
13
1.3、中子慢化能谱
热中子反应堆中,大量的中子 参与了慢化过程。我们关心的是, 处在不同能量值上的中子数目有多 少,或中子数目随能量的变化,即 “中子能谱”。
14
1.3、中子慢化能谱
31
共振吸收
32
多普勒效应
33
3.3、扩散方程确定的临界条件
若方程有解,则必须B2=Bg2,材料曲率=几何 曲率 即: Bg2 = (Kinf-1)/L2,或: Kinf/(1 + L2Bg2 ) = 1 因此,Keff = Kinf / (1 + L2Bg2 ), 1/(1 + L2Bg2 )表示的是不 泄漏几率。 应用双群扩散理论,可类似得到:
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第三章:中子的慢化、扩散与 反应堆临界理论
核反应堆工程概论
第三章:中子的慢化、扩散与 反应堆临界理论
一、中子慢化 二、中子扩散理论 三、反应堆临界理论 四、工程因素
2
一、中子慢化
1.1、中子慢化的意义 1.2、慢化能力与慢化比 1.3、中子慢化能谱
3
1.1、中子慢化的意义
能中子-即热中子(能量远低于1eV)-更容易引发 235U的裂变。快中子堆以Pu为主要核燃料,Pu 主要也先从热中子堆中获得。因此热中子堆是 反应堆最初发展的主要方向。 裂变释放出的中子为快中子(平均能量约 2MeV),所以在热中子堆中,要把快中子变成 热中子,让热中子去引发裂变。快中子变成热 中子即是损失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之为 “中子慢化”。中子慢化主要依靠中子与轻核 物质-慢化剂-之间的弹性散射,当然重核的 非弹性散射也有慢化的作用,但对热中子堆来 说,这一作用很小。
中子慢化能谱: 1/E谱
15
1.3、中子慢化能谱
实际反应堆比上述情况要复杂许多,主要 是慢化过程中包含吸收,甚至是非常复杂的吸 收(共振吸收)。另外,高能区有一定的中子源, 介质是多样的、非均匀的,有限空间情况时中 子还可能泄漏。因此更具有普遍意义的能谱方 程为:
∑t(E) Φ(E) dE = ∫dE ∑s (E’ →E)Φ(E’)dE’ + S(E)
20
一些几何形状下波动方程的解
21
2.2、单群扩散连续性方程
单群扩散连续性方程: 对于实际的反应堆,上述方程有解的条件为: B2必须取与反应堆几何尺寸有关的一个数值, 该值称为反应堆的几何曲率,记为Bg2; Φ的形状由上述方程所确定,但绝对数值还 不能确定; Φ的绝对数值实际上由反应堆功率水平确定。 简单几何形状下方程有解析解。
考虑中子与静止靶核之间的碰撞,碰撞 一次以后能量变为: E’ = E [ (1+α) + (1-α) cosθ ]/2
式中, E:碰撞前中子的能量 E’:碰撞后中子的能量 α:[(A-1)/(A +1)]2 ,A是靶核的质 量数, 0 ≤α≤ 1 θ :质心系观察到的散射角
10
1.2、慢化能力与慢化比
要得到中子能谱,就要求解上述中子能谱 方程。 热中子堆中的中子能谱(中子数或中子通量 随能量的变化关系)由三部分组成:裂变中子谱 (试验获得)、慢化谱、麦克斯韦谱(近似)。
16
二、中子扩散理论
2.1、中子流密度与斐克定律 2.2、单群扩散连续性方程 2.3、多群扩散连续性方程 2.4、扩散理论小结
11
1.2、慢化能力与慢化比
反应堆中中子能量变化的尺度很大, 裂变中子到热化中子能量相差约8个量级。 因此可以把能量尺度进行数学变换,定义 “勒”这一变量:u=ln(Eo/E)。则碰撞后 的能量损失对应的是“勒”的增加。一次 碰撞后的平均勒增量(即平均对数能量缩 减)称之为ξ : ξ ≈1 + αlnα/(1-α) ξ ∑s称为慢化剂的慢化能力, ξ ∑s/∑a 称为慢化比。
29
热中子反应堆内 中子平衡
初始裂变中子:n 铀-238吸收倍增: 慢化过程泄漏:Ps 铀-238共振吸收:p 热中子泄漏:Pt 慢化剂及其他材料吸收:f 燃料吸收: 故:n pf Ps Pt nk
30Leabharlann 3.2、四因子、六因子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