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印度在金融转型中的比较

合集下载

中印两国宏观经济管理比较其启示论文

中印两国宏观经济管理比较其启示论文

中印两国宏观经济管理比较及其启示中图分类号:f1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2摘要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文明古国在经历了长时期的殖民和战争的创伤之后,针对本国国情采用不同手段开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在印度的发展史上,一直注重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研究,而发展迅猛的印度,也在改革发展中对中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软件业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总量扩张。

在经济转型中,中国和印度都选择了政治稳定条件下的渐进式改革,但在改革的突破口、通向市场化的道路、对外开放以及经济增长的模式方面却存在着差异。

经济发展模式和战略的选择,既深刻地受制于时代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又会对以后的经济发展进程产生路径依赖,从而产生长期的重大影响。

一、早期计划经济模式发展时期中印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独立后的印度为消除殖民地经济的影响,建立了以公营和私营并存的混合经济发展计划为手段,以“社会主义类型”为目标,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消灭贫困和争取社会公正的国家。

印度主要依靠外国经济援助弥补本国的不足,重点发展国营经济,加速民族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保持较低的储蓄投资比例,较低的对外经济依存,较大的服务经济成分,较多的劳动力参与,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且秉持着经济独立自主的计划战略目标,从而逐渐形成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解放以后,基本上照搬前苏联斯大林的集权计划经济模式,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土地改革运动,建立起计划性的社会主义工农业基础,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农村集地化。

中国的工业化模式基本上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利用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从农业那里汲取工业化资金。

在新中国最初建立的那段特殊发展时期里,以“集中统一、自上而下”为特点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重建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并使人民均享增长带来的利益,这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目标。

中印经济形势比较分析

中印经济形势比较分析

中印对比看改革开放的影响中国和印度同为四大文明古国,在当代世界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巧的是地理上相邻,人口也相近,近代也同曾面临殖民主义的威胁又同为金砖国家.印度和中国人口加起来占全世界40%左右,所以印度和中国的崛起不仅代表着各自国家的崛起,也不仅代表亚洲的崛起,更是对解决贫困人口有着重要的世界意义.另外论了解程度的话,我们对日本、韩国、越南、朝鲜的了解比对印度的了解多,也许是因为同为或者说同曾为汉字文化圈的原因吧。

我们和印度在近代历史上命运如此相似,也许是出于曾经上的领土纠纷,又或许是国情有些相似且地理相邻的缘故两个国家都在互相比较,既然我们在讨论一件事物是时候,就有必要去了解它,去了解这个陌生的邻居1947年印度独立,1949年新中国诞生,经济起点也相近。

印度从英国殖民体系中独立出来,继承英国遗留的工业体系和制度,中国这一边1945结束抗日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内战,百废待兴。

不光我们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印度也是如此,而2017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GDP总量约为印度的5倍,而改革开放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其实除了总所周知的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外,印度1991年也实行了一次某种意义上的改革开放。

图1:2017年全球GDP前20强(来自世界经济信息网)1.印度的改革开放两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得不面对自己社会所存在的问题。

印度国内100多个民族,各种语言林立,也不像中国一样有主体民族和统一的文字,不同的邦的官方语言也不尽相同,联邦制度,且各邦的权利过高,宗教矛盾突出。

而且种姓制度的余毒的影响残留至今,即便印度政府也想要淡化种性观念。

这是内部矛盾,而印度雄踞南亚次大陆,地理位置优于我国,不过也有印巴分治带来的边境冲突,和与中国的边界纠纷。

而在教育方面,1949年前后两国文盲率大致相当。

印度从独立到1986年为止,文盲率仍高达%63。

77,但辍学率也高达31%,毋庸置疑贫穷是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后危机时代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转型

后危机时代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转型



中国和 印度的经济发展路径 比较
低, 但是新兴经济体中的两位巨人 ( t w o g i a n t s ) 仍 然 保持 着正 的而不 是 负 的增 长 率 。有 研 究 显 示 ,
两 国在 未来 的增 长 潜力 很 大 , 不 过 印度 将 具 有 更 大 的发 展潜 力 ( P r i t c h e t t , 2 0 0 9 ) 。 从2 O世纪 9 0年 代 开始 , 世 界 经 济 格局 逐 步
完 成 了从西 到东 和从 北 向南 的 大 范 围重 心 转 移 。
法 国历史 学家 布 罗代尔 认 为 , 作为 1 5~l 8世 纪远 东地 区 的二大 经济 体 , 印 度经 济 在 1 7 5 7年 6 月2 3日的普 拉赛 战役 ( P l a s s e y C a m p a i g n ) 以后 逐 渐被 东 印度公 司所 控 制 , 而 中 国的 衰 落稍 微 晚 于
于两 国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差异 , 两国在具体
摘要 : 在后危机时代 , 要有效解决中国与印度经济面临的诸多挑 战, 就 必须深刻认识 到两国在技术水平 上属于后
发 国家 , 在经济体制上正处于转型期这一实际背景。由此 , 本文认 为, 在 当前 中印两 国进 入经济开放新 阶段 的条 件下 , 必须改变原有的单纯依靠资源和资本投入获得技术的增 长模式 , 进而实现 向主要依靠以 自主创新战略为基 础的能力发展的结构性转变 。 关键词 : 后危机时代 ; 中国; 印度 ; 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 : F 1 2 4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7 2 3 X( 2 0 1 3) 1 2— 0 0 9 9— 0 3
间, 世 界经 济 总量 G D P的一半 以上 是 由 中印两 国 贡献 的 。但是 , 两 国经 济在世 界 G D P的份额 到 了 1 8 7 0年 减少 到 3 0 %, 而在 1 9 5 0—1 9 7 3年 更 减 少

中国与印度金融现状比较

中国与印度金融现状比较

银行信贷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我国非金融部门
融资结构 中, 超过 6 %依赖 于商业银 行 , 5 从而导致“ 银行 系统 提供 的信贷 占 G P的 比例” 一指 标很 大 , 2 0 D 这 在 0 2年这 一
政府还是地方政府, 都不可以要求我们贷款条件给特定行业 或企业, 除非我们经过详细的审查, 认为对方确实值得信任,
呆坏账标 准按 国际标 准即逾 期 3 个月 , 逾期 1 个月就销账 。 8 资本充足率要求 比巴塞 尔协议高一个 百分点 即 9 %。
与 印度相 比, 中国的银行体 系还是 国有性 质大一统 的局 面 , 家商业银行 目前还正在努力 达到 巴寒 尔协 议对资本 充 多
的 比较分析 , 以印度 为镜 , 发现我 国在 金 融领域 中存 在 期 来
维普资讯
第1 9卷第 2期 20 06年 4月
西 安 财 经 学 院 学 报
J LT8 fXia n ttt fFn n ea dEcn mi OI I1 I o ’n Isi eo ia c n u oo c s
Vo .9 No 2 11 . Ap . 0 6 r2 0
量 比较好 。印度商业银行全 国合 计的呆坏账 比率为1 . %。 08
改革的历程 , 2 世纪 9 年代叉都成为 世人瞩 目的经 济快 到 0 0
速增长 国家, 被人们 预测为新的世 界大国 。尽 管中 印之 间有 如此多 的相似 , 但不可忽视 的是 中印两 国在一些 重要领 域里 存在的差异 , 下面通 过中印两 国在金融 领域 中一 些重要 方面
的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足率的要求。中国国内的银行贷款方向中 7 %是面向政府 0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比较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加速,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越来越密切。

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探究两国的差别与相似之处,以及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经济总量和增速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2019年世界银行数据,中国的GDP总量达到14.4万亿美元,印度为2.8万亿美元。

但是,从增速上看,印度则表现更为出色。

2019年,印度经济增长率为5%,高于中国的6.1%。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和2018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已经相继下降,表明印度经济出现了放缓迹象。

而中国的经济增速在近年来也有所下滑,但总体来说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

二、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中国的经济起点比印度高,不仅世界第一的庞大制造业是优势所在,其它诸如石油化工、建筑、通信等也都非常发达。

然而现在中国正在推动产业升级,加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新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而印度则还处于工业化进程的起步阶段,但印度在软件、通信和服务业等领域也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在国际贸易方面,中国向全世界输出了大量的产品,发挥着重要的贸易国家作用。

印度虽然也有出口业务,但不同于中国的大批量出口,它更擅长高端技术、空间技术、IT技术和软件开发等领域,和中日韩三国有不少合作机会。

三、劳动力市场和人口结构中国拥有13亿多人口,为全球最多的国家。

劳动力供应充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成本也较低,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但同时也导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而印度的人口为13亿,比中国小一些,但不同的是,印度的劳动力市场更为灵活,但也面临着技能结构匹配和贫困化高居不下等问题。

四、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除了产业结构和人口因素,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建设也至关重要。

在高速公路、机场、高铁等方面,中国的基础设施比印度更加完善,特别是在以科技城市为代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也比印度先进得多。

中印金融服务外包的比较与借鉴

中印金融服务外包的比较与借鉴

中印金融服务外包的比较与借鉴摘要印度金融服务外包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印度政府的政策支持,其中包括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制定严厉的监管制度,以及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和机构。

随着我国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及其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作用的显现,亟须指定和完善金融服务外包法律法规,建立并发展相关的行业协会,给予金融外包企业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争取为海内外外包企业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本论文通过中印金融服务外包的比较,认为我国现有的政策制定宜采取“政策三部曲”——吸引、优化和改善等三个步骤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促进金融外包的发展政策,加快进行相关金融制度和环境改善,从而加速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

关键词:我国;印度;金融服务外包;比较与借鉴引言 (3)(一)国外研究现状 (3)(二)国内研究现状 (3)(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3)一、中印两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一)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二)印度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4)二、中印两国金融服务外包的推动因素和主要经验 (5)(一)印度金融服务外包的推动因素和主要经验 (5)(二)印度金融服务外包的推动因素和主要经验 (6)(三)印度金融服务外包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7)(四)加快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建议 (8)参考文献 (10)(一)国外研究现状随着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国外学者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许多研究成果。

从实证角度,国际清算银行联合论坛、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5)在《世界金融服务外包文件》中对金融服务外包的动机及发展趋势、外包风险及其管理、外包监管原则、外包合同需明确的责任、承包商对金融机构保密承诺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案例分析。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2007年全球金融服务外包报告》、《全球金融服务概览》、《外包如何改变金融服务业》等研究报告中,对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的规模、动因及趋势进行了研究。

中印农村金融体系的比较及启示

中印农村金融体系的比较及启示
’ .
图 1 中 国农 村 金 融 机构 示 意 图
1 .中 国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的 构 成
2 印度 农 村 金 融机 构 的构 成 .
中 国农 村 金 融 机 构 的发 展 从 单 一 化 、 序 化 逐 无
印 度 为 了在 短 时期 内促 进农 村 金 融 市场 的发 展 和农 村 信 贷 的普 及 ,建 立 了各 金 融机 构 之 间既 分 工
贷 款 利 率 大 幅 度 下 降 。并 且 对 于 优 先 行 业 的贷 款 ,
优 惠利率 与市场利率 之差 , 由政 府 予 以 补 贴 , 而 从
降 低 了 印 度 农 村 市 场 的 贷 款 利 率 ,高 利 贷 不 再 存
在 。印度 从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来 , 商业银 行 可 以在 一 定 范 围内 自由浮 动 存 贷 款 利率 ,比如 在存 款利 率 方 面 , 业银 行 可 以 在 45 1 %的范 围 内 自由决 定 其 商 .%一 l
( 重庆 440 ) 0 0 0
中国 和 印 度 同 为 世 界 上 发 展 中 大 国 . 经 济 的 其
图 1 示。 所
中 国 农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一 一一 一 一 一 一
农 村 商 业 银 行 农 村 合 作 银 行 小 额 贷 款 公 司
发 展 推 动 了两 国金 融体 系 的 变革 。 行 体 系 不 断 健 银 全 , 本市 场 也 不 断 完 善 。但 是 两 国作 为 农 业 大 国 , 资
农 村 经济 的发 展 是 经济 可 持 续 发展 的基 础 。中 国和
印 度 的农 村 金 融 市 场 在 不 同 经 济 体 制 背 景 下 经 过

中印经济发展比较与启示

中印经济发展比较与启示

潜力与前景
印度经济增长潜力较大,未来有望继续保 持快速增长。
中印两国贸易总量比较
贸易规模
中国与印度的贸易总量相对较小,但近年来呈增长趋势。
贸易结构
中印贸易以中间品为主,中国从印度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向印度出口加工制成品。
贸易平衡
中国对印度存在贸易顺差,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较大。
04
中印经济发展的启示与建 议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01
02
03
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 训
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利 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 种资源,拓展经济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空间;
发挥人口和劳动力资源 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
业转移;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注重技术创新和产 业升级,提高国际 竞争力;
印度经济发展的经 验教训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 略,实现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趋势
01
中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 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
02
印度经济发展趋势
03
印度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趋势
印度将加强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在 业务流程外包和呼叫中心等领域。
VS
印度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社会稳定和治安问题较为突出,影响投资环 境;
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创新机制有待完善。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中国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 级;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人才培养,提 高核心竞争力;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印度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中国印度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比较研究

中国印度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比较研究
表 1 实体部 门部分年份宏观经济变量 比较 ( %)
宏 观经 济 变 量 G P增 长 率 D 中 国 1 .4 2 1 ) 0 1 ( . 8 印 度 5 7 ( .2 .020 )
F n n e f rGr w h a d p r r d c in s o s r d b I i a c o o t n o e t Re u t p n o e y W DER,Un t d Nai n ie st y o i t sUn v r i e o y,He sn i l ik .
究》。
作者简 介: 黎平 海( 99 ) 男 , 15 一 , 重庆人 ,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教授 , 硕士研究生导师 , 经济学博士 , 主要研究方 向: 国际金融。
① D sP K.n . u a—k anbs Fn nea dGot a , . adB G h h sai: ia c n rnh—A m icl ss —met fh da cnmy pprpeae r r et n nE pr a es i As n eI inE o o , ae rp rdf po c o ot n oa j
2 1 中印建 交 6 00年 0周 年 , 国关 系虽几经 两
增长如影相随 , 经济增长是 因, 但 金融 发展是 果。 因而这一 观 点佐 证 了卢 卡斯 ( ua) L cs 和鲁 宾 逊
( oi o ) R b sn 的看 法 , n 即金融 随经 济增 长 而发展 。
风雨 , 但合 作领 域却在 不 断扩展 。 目前 , 国已 中
第1卷 第1期 9 0
21 年 1 0 1 0月





Vo. 9,No 1 11 .0 Oco e 01 tb r2 1

金融危机下中印经济比较

金融危机下中印经济比较

龙象之争” 08 的金融危机对两国都有很 大的影响 。笔者将首先对 中印两国的经 济结构进行比较 , 。20 年 其次 比较两国在金 融危机 中受到的影响 ,
及 两国的应对措施。最后得 出中印经济 由于经济结构相似 , 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的内容也相似。但 两国政治经济体制在应对金融危机上各 自有
五大 出 口 目的 国分别 是: 国 、 联酋 、 国、 国和 新加 坡 。 五 美 阿 中 英 前 大 出 口商 品是 : 油产 品、 宝 、 石 珠 机械 设 备、 服装 、 品和 化工产 品 药 ( 自商 务部驻孟 买总 领馆经 商室 ) 来 中印 出 1占 G P的 比重都 比较大 , 5 1 D 特别 是 中国 , 07年 中国 20 出 口占 G P 的比重 高达 4 %。所 以如 果出 口受到 的影 响较大将 D 3 会 影 响经济 增长 。 二、 金融 危机 下中 印经济 比较 对 中 印经 济在 金融危 机 的比较 ,首先要 看 的是 中印在金 融危 机 中所 受 的影 响 。 1中 印在金 融危 机 下所受 影响 的比较 、 ( ) 两 国金融 业 的影响 1对 对 中 国来 说 ,中国银行 对外 国投 资 占资产 比重较 小 。总 体来 看, 由于 中 国金融业 相对封 闭 , 我 国金融业 的直 接影 响不 大 。 对 而 印度在 2 世纪 , l 除对外 直接投 资有 所增 加外 , 外证券 投 对 资 也有扩大 。 印度购 买 的美国政 府债券 约 占印度 外汇 储备 的 1%。 0 由于 曾大 量投 资到股 市和房 地产 的资 金的撤 出,印度 的外汇储 备 从 2 0 年 6月 2 08 7日的 3 2 0 0亿美 元下 降到 了 l 月 l 1 7日的 2 2 40 亿美 元 , 得外汇 需求 变小 , 使 引起 印度卢 比大 幅度对 外贬 值 。 ④但 同 时贬值 反过来 又会增 加 出 口, 相应减 少进 口, 有利 于逐渐 改善 印 度 的 贸易环境 。 () 2 对进 出口贸易 的影响 对 中 国来 说 , 中国的储 蓄率 很高 , 济依赖 国外 需求 的比重 比 经 较 大 , 美 国占我 国出 口贸 易的 5 %, 国需 求的下 降讲 极大地抑 而 0 美 制 中 国的 出 口, 响中 国经济 发展 。 由于中 国经济 的外贸 依存度 影 高, 已经高 达 6  ̄ , 0 ' 我国 G P的 4 %左 右是 由 出口拉动 的 , / 0 D 0 因此 , 在 金 融危机 阴影 的笼罩 下 , 国的外 贸 出 口将 受到最 大冲击 。 我 对 印度来 说 , 由于 印度 的服 务业较 为发 达 。 出 口过程 中, 在 最 引 人注意 的就 是 印度 的服 务外包 行业 。印度 最大 的三 家软件外 包 巨头中, 塔塔 2 0 年一季 度净利 润增长率 仅为 4 %, 于上年 同 08 . 远低 9 期 3%的水平 ; 瑟斯( fss 2 0 7 印孚 I oy) 07年度利 润增 长率 为 1%, n 在 8 上年 则高 达 5%; 布洛( i oN润 增速 同样放 缓, 6 维 w r) p 只有 l. 而 1 %, 6 上 年是 4 . 23 %。⑤ 三、 结论 从前 两个部 分对 中印经 济 的 比较 ,对 中印在金 融危机 下所 受 影 响及采 取措施 的 比较 , 我们 能够 得 出中印经 济在 金融 危机下 的 相 同和不 同之 处 。 1在金 融危 机下 中印 经济 的相 同之 处 、 () 1 中印经 济本 身的 相同之 处 同为 发展 中国家 , 年米 经济发 展相似 , 为亚洲地 区 的发展 近 都 做 出重大 的贡献 。在经 济中 , 劳动 密集 型产业 占 了较 大 的比重 , 出 口较 多的 部分也 是劳动 密集 型产 品。 ( ) 金融危 机影 响 的内容相 似 2受 美 国金融危 机对两 国 的金融 ,进 出 口贸 易和实 体经济 产生 影 响 。在金 融方 面 , 国的股 市都 受到 冲击 , 两 股市 都出现 一路 下跌 。 由于 两国 出 口主要 是 出口到美 国 , 欧洲 市场 受金融 危机 的影 响, 出 口都 大幅下 降 。同时 ,在金 融和进 出 口受到影 响后 也都 一定程 度 上的波 及到 实体经 济 。特别 是对两 国房 地产业 的影 响 。 2 中 印经济发展 的不 同之 处 、 () 1 印度 的金 融业相 比影 响程度 更深

印度金融环境对其吸引外资及本土企业发展的影响——兼与中国比较

印度金融环境对其吸引外资及本土企业发展的影响——兼与中国比较

来间接投资 ( 包括不带控制权的股权投资) ;第二 ,在经济发展过程 中,涌现出一大批可与 著名世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本土高科技企业 。若与中国相比, 这两个特点就更为明显,因为
中国吸引的外来投资中,绝大多数是直接投资 ,而且 ,中国总体经济崛起的同时,并没有造 就一批出色的本土企业 。本 文拟从印度金融环境 的角度 ,对这一现象予以分析 ,就教 于方
改革 取得 了明显 的成效 。印 度商业 银行 全 国合 计 的坏账 率 为 1 . 8 0 %。坏 账标 准 按 国 际 标 准逾期 3个月 为坏账 ,逾期 1 8个月 就销 账 。资本充 足率要 求 比巴赛尔 协议 高一 个百 分点 ,
即 9 。商 业银 行 的贷款 方 向 ,3 是 给政府 和政府 公 司 ,6 是 给 私人 和 私营 企业 。银 行 5 5
产 的 比例 仅 为 4 ,占总贷款 额 的 8 。据 统计 ,近 2 .4 .8 O年来 ,大 国中 尚未爆 发严 重银
也 促 进 了本 土企 业 的发 展 。
[ 关键 词]印度 I金融环境 l外资,本土企业 [ 中圈分类号] 8 3 8 L 1[ F 3/ 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10 (0 6 3 o 3 5 0 4 5 度 的经 济发 展 中 ,有 两个非 常明 显 的特 色 :第 一 ,吸引 的外来 直接投 资远 远少 于外
维普资讯
南亚研 究季 刊 ・ 0 6年 第 3期 ・ 20


兼 与 中国 比较
赵 志泉 邓 常 春”
[ 内窖提 要]本文拟从金 融环境的角度 .分析 印度 经济发展 中的两个明显特 色:第一 ,吸引 的外柬直接投 费远远 少于外柬间接投 资 ( 包括不 带控制权 的股 权投资) ;第二,在经济发展 过程 中。涌现 出一 大批 可与著 名世 界跨 国公 司相 抗衡 的本土 高科 技企业。本文{ 为 ,印度较 为 完善 L 的银行体 系和 责本市场,便 利 了本土企业的融资 ,促成 了印度 外包业务 和外来 间接投 资的盛行 ,

中印金融结构的变迁与效率评价-王辰华,王玉雄.世界经济研究,2006(3).

中印金融结构的变迁与效率评价-王辰华,王玉雄.世界经济研究,2006(3).

,但与此同时, 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因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困扰而 ’((7; 8,99 :/;#0/, ’(((、 <===) 4536,.,
’((<; ?3@/5
302
A/#09"/#0, ’((); B,.C6
302
。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信息披露、 D363EF.3, ’((() 分散风险、 促进市场竞争、 提高资产流动性和企业创新 能力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C6 302 :/;#0/, , <===) 但容易产生 “搭便车” 等问题。 实际上, 银行主导型金融 体系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 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历史发展轨迹来看,金融中介
体的形成条件比金融市场的形成条件相对宽松。在经
一、 引言
依据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 地位, 可以把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划分为两种类型: 第 一类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代表国家为德国和日本; 第二类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代表国家为英国和美 国。 两种金融体系各具优势。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储 蓄动员、 项目识别、 经理人监控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 明 显 优 势 (!"#$%#"&, ’()*; +,,"、 -.//01,,2 302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不仅缺乏有效创新激励机制, 而 且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和抑制市场竞争 (83>30,
./0 个百分点,但从比重的变化过程来看(如图 ) 所
示) , 中 国 金 融 业 增 加 值 占 %&’ 的 比 重 在 经 历 过
)!*+,)!*! 年间的迅速提升阶段之后就进入相对稳定
时期, 并且从 )!!$ 年起呈现持续下降变化态势。与此 同时, 印度金融业增加值占 %&’ 的比重则呈现稳步上 升的态势。 由此也就决定了 )!!$ 年之前中国金融业增 加值占 %&’ 比重高于印度,而此后印度又高于中国。 实际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印两国金融效率的 变化情况,即 -. 世纪 !. 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的金融效 率比印度高,而 -. 世纪 !. 年代后期印度的金融效率 显著提升并且超过了中国!。

中国与印度经济比较

中国与印度经济比较

中国与印度经济政治对比近年来关于中印对比的讨论很多。

总体来说,中印两国在1980年大致在同一起跑线上,而现在中国已将印度远远地甩在身后,在两国的对比中,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国民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全面领先。

于是我们很乐观,很瞧不起印度。

诚然,我们有理由为自己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但应当看到,我们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在自身的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果只是与印度比,我们就沾沾自喜,盲目乐观,自以为了不得,那不比也罢——因为还有好多先进的国家等着我们比呢,一比差距太吓人。

即便与印度相比,我们在几个方面也处于劣势。

这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印度的耕地面积比我国的大30%左右。

中印两国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中国人口现在为13.5亿,印度为11亿,对这样的人口大国,保有足够数量的耕地面积至关重要,否则吃饭都成问题。

虽然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印度的三倍还多,但从耕地面积上看,印度以24亿亩耕地居亚洲之首,中国以18.3亿亩尾随其后。

问题是:我国的耕地面积仍然呈每年下降的趋势,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开发拓展、土地荒漠化等几方面,我们每年要损失上千万亩耕地。

这难道不足以让我们警觉吗?尽管我国的农作物产量比印度高,那是因为我们在农业生产体制改革和精耕细作方面比他们做得好,但应当承认,印度现在落后就意味着它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而我们,则应该在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科学开垦可耕荒地上下更大的功夫。

[ 转印度的地理条件比我国更适于进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是山地众多的国家,地形复杂,进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遇到的困难很多,造价也比较高。

而印度,其国土面积范围内除了北部喜马拉雅山地外,中南部的恒河平原、中央平原、德干高原地形起伏变化不大,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良好。

印度由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留下较好的基础以及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多年来铁路运营总里程雄居亚洲之首,直到2003年才被中国超越。

中印两国金融体系的比较研究

中印两国金融体系的比较研究
表1 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外源融资结构 单位:%
体系和市 场主导 型金融体 系� 中国和 印度同是 亚洲经 佳� 此外 �我国银 行贷款 与 � � �
目前我 国金 融体 系的 现状 是� 庞大但 却 效率 低下 提供 的 信 贷占 的 比 例 "保 持 在 4 0-60% � 银 行通 �
一� 中印两国银行体系的比较
印度自 独立 以来 � 曾 长期 奉行 计划 经济 的原 则 � 但是 其 金融 体 系仍 旧 延 续 了英 国 人 留下 来 的 金融 制 度� 印 度商 业 银行 35% 的 贷款 方 向 是政 府 和 政府 公 司�65% 贷 给私人 和私 营企 业� 因此 , 印 度的 银行 有充 分的 自主独 立性 �可 以有 选择 性地承 担风 险相 对 较低 的投 资, 银行 贷款 大多贷 给了 成熟 稳定 的大 企业 , 这样
中最 重 要的 两 家 全国 性 股 票交 易 所 是 孟买 交 易 所和 印度国 家股 票交易 所, 全国所 有的 2 7 个 股票市 场都进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 0 9 年第 1 期 总第 67期 � � � � � � � � � . 1 20 0 9 � � � � � . 67
�金融与证券�
中印两国金融体系的比较研究
李晓丹
(贵州财经学院, 贵州贵阳 ������ ) 内容摘要: 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程度的 重要标志� 我国与印度同属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大国, 两国有许多的相似性, 这为中国和印度的比较提供了 基础�本文主要通过中印两国在金融领域中一些重要 方面的比较, 如银行体系 � 资本市场和利率市场化程度 的比较来发现中印两国在金融体系中的差异, 提出了 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主要构想� 关键词: 中印金融体系 银行体系 资本市场 利 率 比较 中图分类号: 832� 2 1 :833 � 351� 1 文献标识码:

中国和印度的金融开放度:对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启示

中国和印度的金融开放度:对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启示

中国和印度的金融开放度对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启示一导论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的决策者们都宣布,他们计划让本国仍然受到严格管理的资本账户进一步自由化。

全世界都与中国和印度存在重大利害关系,都希望两国金融在融入全球市场时,不会产生破坏性的溢出效应(Hooley,2013)。

中国的情况更重要,因为与印度相比,中国的经济规模更大,其在未来若干年内更愿意渐进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

这两个经济体在全球金融一体化方面的融合程度是决策者们对未来资本账户开放进行管理时的一个实际出发点,因为人们可以发现资本账户开放面临的潜在挑战和随之而来的风险。

例如,如果金融融合程度高,中国和印度就可以用资本以账户开放“倒逼”国内金融自由化,所失甚少,所获颇多。

但是,如果金融一体化的程度较低,双方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国内经济和市场需要对资本账户开放进行更大规模的调整。

我们在对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进行研究时,大多使用金融开放指数Chinn-Ito(2008)。

该指数是一个区间值和法律意义的标准,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交易安排与限制年度报告》中规定的4个变量(见图1上)。

对事实上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而言,“使用最广泛的标准”(IMF,2010:51)是一国的国际资产和负债的总和与其GDP的比值(Lane and Milesi-Ferretti,2003,2007)(见图1下)。

图1 中国与印度的资本账户开放:法定上与事实上的测度我们怀疑,这些标准能否正确反映中国和印度在国际金融一体化之路上的改革进程和相对地位。

[1]我们不同意Chinn-Ito关于中国和印度在金融开放之路上止步不前的说法,我们赞同Lane和Milesi-Ferretti的观点,即中国和印度对外开放都保持前进姿态。

诚然,这个过程有时是进两步、退一步。

此外,从过去10年的平均情形看,在中印两国金融开放中的相对地位方面,我们对Chinn-Ito(中印两国不相上下)或Lane和Milesi-Ferretti(中国领先于印度)的观点提出质疑。

中、美、印农业融资体系比较研究

中、美、印农业融资体系比较研究

动产约 占总资产 的 7 5 %,动产只 占约 2 5 % ( 表 1 ) 。 这说 明在 美 国农 业 融 资 体 系 中 , 以不动 产 作 为抵 押
获 得贷 款 较 为 容 易 ,而 动产 融 资 受 到一 定 程 度 的限 制 ,对农 场 主动 产融 资 的支持力 度不 够 。
( 2 ) 商 业 银 行 和 农 村 信 用 合 作 系 统 是 农 业 融
1 . 美 国农 业 融 资体 系的 构 成 美 国农 业 发 达 ,
限不 超 过一 年 的短期 贷 款通 常 在 农 户 获得 收 入 后 随 时 归还 ,中短 期 贷款 一 般 以农 业 机 械 、农 作 物 、家 畜等 作抵押 ,而 长期 贷款则 要 以不 动产作 抵押 。
接金项 目 :2 0 1 3年 广 曲教 育厅 人 史社 会 科学 基 金项 目 “ 南 宁 域 性 金融 中心 建 设 与广 西 中 小 企 业发 展 研 究 ” ( S KI 3 L X 5 7 1 ) 作 者 简介 :罩群 发 ( 1 9 7 1 ) , 男 ,广两 宾 阳人 ,硕 士 , 讲 帅 ,研 究 方 向 : 中小 企业 融 资 研 究 .E — m a i l :z h 7 3 1 0 2 4 @y e a h . n e t
和 美 国 进 出 口银 行 5个 机 构 组 成 。这 些 政 府所 有 的
金 融 机 构执 行 政 府 的农 业 政 策 ,为农 村 经 济 发展 提 供 长 期 贷 款 支 持 ,对 农 产 品 销 售 等 予 以价 格 支持 ,
( 1 )动 产 融 资规 模 J。美 国农业 负债 中 ,不 动 产 和动 产 的负 债大 致 相 当 ,而 农 业 资产 分 布 中 ,不

中国和印度股票市场的比较研究

中国和印度股票市场的比较研究

中国和印度股票市场的比拟研究中国和印度股票市场的比拟研究【摘要】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众多、低收入的开展中国家,本文主要是对中印股票市场的宏观环境以及股票市场的各自特点进行比照分析,以期从印度股票市场的开展中得出一些经验,为我国股市的良性、健康开展提供一定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印度;股票市场中国股票市场开展无论在政策方面,还是在成效方面,都相对滞后于其它领域的改革,这种状况对总体改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鉴于印度股票市场开展是开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并面临着与我国相同的开展任务。

考察双方开展历程,分析股票市场和企业制度的经验,对中印双方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中印两国股票市场的开展历程印度股票市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孟买的非正式股票交易。

1875年,22名股票经纪人成立孟买证券交易所地方区域性市场0 21家上市公司数量1300家10000多家股票市场历史13年100多年交易制度差异股权分置全可流通全国股票日平均交易量140亿人民币折合400亿人民币总交易量世界排名远远落后于印度第三或第四股票总市值占GDP比率12%〔流通局部〕80%以上主板企业上市资本金门槛〔人民币〕5000万8000万股票市场主导力量政府政策主导市场配置机制上市公司治理评分〔里昂证券〕4.3 6.6股市市场表现因股权分置陷入多年熊市的泥潭随国家经济开展而蓬勃向上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中经专网;?中国经营报?,2004年4月11日,数据截止时间为2003年。

总之,将中印两国股票市场的进行整体比拟,可以看出印度明显领先。

我们国家的股票市场体系与印度相比,无论是股票市场数量、上市公司数量、股票市场结构、市场体系、市场运行机制等等方面都远远落后。

而这种市场系统差距已经非常明显地影响到了两国的现实经济开展和未来开展潜力。

下面将从股票开展格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股市监管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中印股票市场制度的差异。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模式有哪些不同点?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模式有哪些不同点?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模式有哪些不同点?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和印度被视为新兴经济体,各自拥有独特的经济模式。

虽然两国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地方。

本文将分别从国家治理、政策制定、产业结构、国际合作等方面阐述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模式所存在的不同点。

一、国家治理中国的国家治理是以党政分开为基础的。

政府作为行政机关,是党的领导下的具体实现者。

在经济方面,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作用,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和参与,加快企业发展速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保证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平衡,以此来保证中国经济的稳中向好发展。

相比之下,印度是一种混合经济体制,政府与私营公司共同承担着经济发展和治理的重任。

印度政府在其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不仅负责如教育、社会福利、贸易协定签订等日常行政管理,而且承担着重要的宏观调控功能,并协调各项政策的相关环节。

二、政策制定中国的经济发展倚重于政府引导。

政府向市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进步,如五年规划,南水北调,高铁等,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府的按需调整,保证了经济的稳增长,并具有扩大国内需求、消除贫困和不平等方面的作用。

印度在各个领域的政策也是通过中央和邦政府共同决策,或者通过司法机构制定出来的。

政策方面的制定一般会从众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协调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印度政府更注重吸纳外来投资和全球化程度,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产业结构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已相当高,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国制造业已由大量的小型企业向规模化的中型企业转型并快速提高产能,由简单部件制造向研发和创新转型,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全方位推进的信息化、数字化生产,具备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基础。

印度则相对落后,印度对制造业的投资较少,从而导致整个制造业的生产率较低。

此外,受到劳动力短缺和基础设施不足的影响,印度制造业普遍存在生产效率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制造业的占比比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我国与印度在金融转型中的比较
宋桂峰 蔚县县பைடு நூலகம்党校 0 50 770
得到 了消化和吸收 ,但是不 良资产仍然是 困扰我国银行业 的主要 问题 。在不 良资产 的问题上 , 印度与我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 印度的不 良资产 问题也 比较严重 。虽然印 度近年来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银行的不 良 资产 ,印度总 的不 良资产与净不 良资产虽 有不断下降 的趋势 ,但总额还在扩大 ,尤 其 是 公营 银 行 的不 良资 产 比例 过 高 。 有不 少银行 出现亏损 ,1 9 - 00年期间公营 92 20 银行的平均盈利率仅为 0 3 %,而私营银 .4 行与外国银行分别为 15 %和 12 %。但 .5 .9 是造成 印度公营银行不 良资产的原因和我 国有很大的不 同。印度的发展主要是私有 化 的道 路 ,所 以 国家 从 一 开始 就 偏 重 私有 银行的发展 ,不断降低国有股权 ,力图通 过 降低政府对银行的控 制,让社会资本进 入银行 内部 。但印度本 身具有的社会特点 使其不可能走与话方国家相 同的道路 。在 印度社会 中, 一直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 , 并 且 等级观念深入人心。这样 印度的政 治经 济 实际上是集 中于少数具有高等姓 氏人的 掌握之 中,所以国家对 经济调控的能力很 弱 ,不可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公营银行 的不 良资产 问题。 而我国银行 的不 良资产问题 恰恰是 由于国家过度重视公有经济,即国 有企业的发展 ,致使银行与企业之 间的权 责利界定不清, 造成国有银行 的大量坏账 。 但是我国 已经成立 了资产管理公司,加上 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银行不 良资产的 问题 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 。 ( 三)资金配置效率的不 同 资金规模并不能说明一切 , 金融 系统 在资源配置方面 的效 率同样 十分重要。 在 这 方 面 ,印度 似 乎 表 现 出 了一 些 优 势 。中 国近三分之二 的金融资产是以银行存款的 方式持有的 , 而印度 的这一 比例还不到二 分之一 。另外 , 国商业银行 的长期贷款 我 19 年 为 32 92 9 4亿元 ,占GD P的 1 .%, 47 而到 2 0 年底 , 到 70 7 04 达 9 7 亿元 ,占G DP 的 5 .%。这说 明在 目前的体 制下 ,由于 83 债券市场的 限制 、 股票市场的发行额度限 制 ,致使厂商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因而厂 商资金来源更多地依赖于银行贷款 。 印度 银行贷款从 19 92年 的占 G DP 的 2 .%, 33 发 展 到 2 0 的 占 G P的 3 .%,银 行 0 4年 D 26 贷款 占 G DP 的 比重低于 中国,印度商业 银行将 3 %左右 的资金投入到债券市场 。 0 由此 可见 ,印度 的金融转 型还 是较成 功 的 ,其 已经 建立起颇具规模 的资本市场 ,
》转 2 5页 _
【 容 摘 要】 内
印度和我 国均是亚洲经 济发展较
快 的 国 家 ,- 社 会 制 度 不 同 , 在金 4- 管 但
是这两个 国家却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 的 奇 迹 。但 是 同样 作 为 发展 中 国 家 ,中 国 与印度 却走上 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 中国于 1 7年开始决定 中国未来 的经济体制改革 98 和对 外开放 , 着力建立有 中国特 色的社 会 主义 市 场 经 济 。 印度 由于 在 经 济 发展 中 而 受 挫最 终选择了资本主义制度 。 以 ,伴 所 随着 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 , 我国金融 自由 化程度 落后 于印度 。印度较早地开放 了金 融 市 场 , 许 外 资 银 行 进 入 和 开 办 民营 银 允 行。 而我国至今对 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还 没有完全放开 , 并且对外资银行 的进入和 在我 国经营 的业务都 有严格 的审批。 这直 接导致我国至今不能摆脱金融业 国有商业 银行 占有垄 断地 位的现象 , 民营银行 的 而 力量 明显处于劣 势。 印度 自由开放 的金 而 融制度使其金融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都 明 显超过我 国。 印度全国 已有2 个证券交易 3 市 场 ,其 中,最大 的孟 买交易 市场 拥有 5 0 多家上市公 司。但另一方面 , 00 金融 自 由化使 印度 易于 受 外部 的冲击 。例如 在 1 9 年 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的影响下 , 97 外国 对 印度的投资急剧下降 , 外国投资者明显 撤离 , 致使股 指大 幅下跌 , 经济增长减速 , 印度经济增长率减至 4 8 可 见, .%。 如何保 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 减少外部资金的冲击 是 印度急待解决 的问题 。 ( )金融深 化程度 的不 同 二 储蓄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 的增 长速度 , 我们一般 使用 M2 GD 来代替经 / P 济货 币化程度 。 90 自18 年以后 , 我国的M2 / GD P的比例稳步提高 , 印度的M2 GD 而 / P 无论在相对值上还 是在 绝对值上都被甩在 了身后 。 19 年一 2 0 年的 l 年 中, 从 93 03 0 印 度 的金融资产存量年增 长率为 l%,虽然 2 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 但仍低于我国 1 .% 45 的增长水平。这种高的储蓄率决定我国的 经济总量非常大 ,加上我 国强有力的宏观 调控 ,我国的投资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 段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 出在我国和印 度都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 ,我 国 1 9 — 92 2 0 年的G P  ̄ 04 D ) 长率一直领先于 印度的原 因。但是由于历 史和制度上的原因 ,我国 的不 良资产的数额一直居高不下 ,虽 然我 国成立了资产 管理 公司 ,一定的不 良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