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考及其现实意蕴

合集下载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1. 引言1.1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简介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思想是他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的产物。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演进是由现实的人的斗争和实践推动的,而现实的人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马克思强调现实的人不是一种抽象的理想形态,而是具体存在于世界上的活生生的个体,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实现自身利益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奋斗的人们。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具有独特历史背景和社会地位的个体,他们面对着现实的矛盾和挑战,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斗争来改变自身和社会的命运。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思想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是对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坚定信念,是对人类尊严和自由的高度追求。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思想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理想,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和谐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2. 正文2.1 现实的人的概念马克思提出的“现实的人”概念是指那些生活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们,他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受到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而这些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又反过来影响着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要理解一个社会,首先需要了解这个社会中的“现实的人”。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群体。

他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关系不仅影响着他们个体的生活和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运行和改变。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人被剥夺了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导致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和剥削现象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彻底改变现实的人的生存条件,才能实现社会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

2.2 现实的人的内涵现实的人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的个体。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四重意蕴与当代价值——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唯物史观基础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四重意蕴与当代价值——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唯物史观基础

2021年第1期总第115期No.1,2021General No.115湖北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马克思主义研究•DOI:10.3969/j.issn.1671-7155.2021.01.001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四重意蕴与当代价值——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唯物史观基础陈绍辉[李艳平2(1.北京大学,北京100171;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作者简介〕陈绍辉(1991—),男,河南郑州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雅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政治哲学;李艳平(1989—),女,河南郑州人,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共同体思想。

〔摘要〕马克思将实现人类解放和建构真正共同体作为毕生的理想追求和终极价值。

马克思从四个维度阐述了真正的共同体,即真正共同体的经济面相:扬弃“货币一资本”共同体,重建个人所有制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真正共同体的政治面相:“与个人隔离的虚幻共同体归根到底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打倒”;真正共同体的精神面相:终结观念支配现实的神话,需要“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真正共同体的交往面相:“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实现真正共同体的外部条件。

这为我们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理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方法论启迪和价值遵循。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真正共同体;虚幻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A81,D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155(2021)01-0005-08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共同体是处于一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生存生活的聚合状态,由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构成住产实践是共同体的物质保障,生产方式决定着共同体的性质与形态。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1. 引言1.1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强调了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在当代社会,这一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

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理解是全面的,他认为人的本质是实践的动物,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现实的人需要通过劳动来创造财富,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现实的人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体现在各个方面,无论是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需要关注人的真实需求和利益。

只有关注现实的人,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现实的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在于,我们需要关注人的整体利益,实现个体与集体的统一,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只有关注现实的人,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的应用和发展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引领我们走向更加人性化、可持续的社会发展道路。

通过对现实的人思想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发现其中的精髓,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当代社会实践中。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对我们指导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作用。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这一思想的研究和应用,探索更加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发展路径。

2. 正文2.1 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理解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理解可以从他所倡导的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理论中得以窥见。

马克思认为,人是具有创造性和自我实现能力的生命体,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

在他看来,现实的人不仅是劳动者、生产者,更是意识形态的创造者和批判者。

马克思强调人只有通过劳动和实践才能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和改变世界,只有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自由和自我价值。

他认为,人类的理性和创造力是无限的,只有在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和繁荣。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思考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下面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思考。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与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全球化背景下,全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理念。

它强调人类共同性,并主张各国和民族应该超越利己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共同构建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世界。

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促进人类命运的共同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1. 辩证唯物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认为世界是一个动态的、矛盾的统一体,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辩证唯物主义提醒我们要正视和解决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通过矛盾的斗争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2. 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产生和变迁的。

它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过程,各个社会形态都有其历史使命和特定的发展阶段。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通过历史经验和教训来指导我们解决当今存在的社会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

3. 公有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所有。

这种公有制的实现有助于消除私有制带来的社会不平等和剥削,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公有制有助于解决贫富差距、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

4.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即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马克思的一生对我的启示

马克思的一生对我的启示

马克思的一生对我的启示马克思的一生对我的启示马克思,生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极具影响力,对于我来说,他的一生给予了很多启示。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马克思的思想都能给予我深刻的启发和指引。

首先,马克思的一生教会我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马克思年轻时就表现出对于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关注,他勇敢地提出了一种新的社会理论——共产主义,并为此奋斗了一生。

他在逆境和困难中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为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这启示我,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信念时,要坚定不移,不被外界的干扰和阻碍所动摇。

其次,马克思的一生告诉我,要注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马克思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剥削现象,他致力于揭示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思想。

他一直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对待,并主张消除剥削和不平等。

这让我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还要思考和关注社会的公正和正义,为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平等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马克思的一生也教会了我要勇于批判和质疑。

马克思是一位具有开创性思维的哲学家,他通过观察和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根本问题。

他勇于批判和质疑现行的社会制度,并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观点。

这让我明白,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质疑和分析,不盲从和从众,以此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重要的是,马克思的一生给我带来了对于人类解放和幸福的追求。

他的理论认为,只有消除剥削和不平等,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这让我认识到,我们不能只关注物质的追求和个人的利益,而是要以人类的整体福祉为出发点,以人为本,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

这种追求使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更加愿意为改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做出积极的努力。

总而言之,马克思的一生给予了我很多启示。

他的坚持、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勇于批判和质疑以及对人类解放和幸福的追求,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马克思是19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革命家,他对共同体思想有着独特的见解,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共同体、社会和人类命运的理论。

马克思所提出的共同体思想,对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首先是基于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分析和理解。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阶级对立、私有制和剥削的社会,这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缺乏真正的共同体意识和联系,而是处于相互对立和竞争的状态。

马克思指出,要想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就必须彻底改变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消除阶级对立和剥削,使人们能够真正平等、自由地共同生活。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还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和进步。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共同利益和命运,形成了共同的社会目标和理想。

在这个过程中,共同体意识和觉醒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团结和合作,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共同体不仅仅是一个在经济上彼此依赖、在政治上团结一致的群体,还应该是一个凝聚了所有成员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的社会集体。

这种集体不仅在实践中体现出共同利益,还表现出对于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整个人类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正是基于对这种共同体的理解,马克思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念,认为只有消灭私有制、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共同体。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马克思的思想,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增强对于共同体意识和觉醒,从而有利于推动我们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能够启发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探讨,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实现人类共同体的道路和途径。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分析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主体的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和探索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战略和策略。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它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偶然形成的,而是在历史进程中产生、发展和完善的。

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依赖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找到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二、阶级斗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中的阶级斗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存在的阶级利益冲突和矛盾,并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要解决不同阶级和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分歧和冲突,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共同进步。

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阶级斗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才能有效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中的人的全面发展,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物质层面上的满足需要和提高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在思想、道德、文化、精神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够真正树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观念,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四、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中的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社会制度和发展方向,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指导。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有着紧密的关联。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通过实现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是19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对人类社会的探讨被视为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对人类社会向度的研究更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思想中,人类社会的向度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还包括法律、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而这些向度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现实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向度理论为我们解析社会矛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是由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

通过马克思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当生产力得到显著提升时,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会变得落后和束缚,进而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这个理论为我们分析社会矛盾的本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视角,有利于我们研究和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向度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由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发展规律所推动的。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促使社会不断发展和变革。

这一理论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助于我们看清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向度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的根本结构。

在他看来,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的。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基础,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而上层建筑则包括政治、法律、宗教、文化等意识形态。

这个理论为我们认识社会的根本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社会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向度理论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社会的各个向度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

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矛盾激化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提升生产力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政治改革时,我们可以通过改革上层建筑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进行文化建设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思想观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人类解放为目标的一种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他费尽心思地探索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是其独特的一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之一。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探讨。

我们来谈谈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核心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是历史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主张消除一切压迫和剥削,为人们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条件。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强调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认为人类应当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束缚。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在当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挑战,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依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人的自由和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侵犯,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推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促进每个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当代价值还体现在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解决上。

在当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人权问题等。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性,提倡人的团结合作和共同发展,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理思路和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还对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在政治领域,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提倡人民主体地位,主张人的自主性和民主参与,有助于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和进步,促进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是19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对现实社会的分析和对人的本质有着深刻的理解。

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人,意味着人是直接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相联系的。

他的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也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强调人是现实的人,意味着人是通过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纯存在或自然界的概念,而是他的生活实践。

”人不是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是通过对现实的认识和改造来实现自己的本质。

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包括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还包括对社会规律和现实状况的批判性思考和解释。

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由他们的社会实践所决定,实践是人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方式,也是人认识和改变自己的途径。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思想具有当代意义。

在当代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着现实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社会不公等问题。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思想提醒我们,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和改变现实,不能空谈理论,也不能止步于空想。

在面对环境问题时,我们不能只是口头上呼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而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环境,如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废弃物排放等。

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人们才能真正地认识和改变现实,真正地发挥作用。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思想还提醒我们,要摆脱传统的唯心主义观念,要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

在当代社会,人们普遍受到唯心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忽视了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实践活动,忽视了对社会规律和现实状况的批判性思考和解释。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思想提醒我们,要重视对现实的认识和改造,要重视对社会规律和现实状况的批判性思考和解释。

只有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人们才能在现实的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马克思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及现实启示

马克思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及现实启示

马克思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及现实启示文章标题: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人生理想与现实启示导言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思想家对人生理想进行探讨。

其中,马克思作为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其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启示,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深入探讨马克思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我们当下生活的启示。

一、马克思对人生理想的追求1.1 马克思的理想社会马克思认为,理想社会应该是一个没有私有制的社会,人们在这个社会里不再受剥削和压迫,而是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氛围下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这一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构想。

1.2 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主张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

在他看来,只有在消除了物质的欠缺和精神的束缚之后,人们才能真正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并且这种自由的发展应该是每个人都能够享有的。

1.3 实现个人价值马克思认为,人生理想的追求应当是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而这种价值的实现,不仅要求个人在物质上得到满足,更需要在精神上得到解放和提升。

二、现实启示2.1 尊重个体差异马克思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对我们提出了尊重个体差异的现实启示。

在当下社会,我们应当尊重每个人的不同选择,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2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马克思主义强调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对于当下社会存在着重要的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呵护公共利益,共同参与社会建设,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理想中的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目标。

2.3 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解脱马克思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没有私有制、物质充裕、精神自由的社会,对于我们也提出了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解脱的启示。

在当下社会,我们需要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品质的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满足,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理想中的人生理想。

结语马克思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及现实启示,对于我们认识和塑造当下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

马克思主义人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历史使命。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角度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蕴,并提出相应的方略和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人学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的发展和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目标。

在当前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下,各国人民的利益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空前频繁,形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现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人学提出,要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推动各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强调人的平等和团结。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平等和团结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和分歧仍然存在,不平等、不公正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和剥削,推动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

马克思主义人学主张,各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合作、共同发展,通过平等对话和互利共赢的方式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人学强调人的自觉和自我解放。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解放是人自我解放,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人们自觉认识和积极行动。

在当今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愈发频繁,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的发展为人们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渠道。

马克思主义人学主张,要加强广泛的国际交流和人文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学习,促进人类的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增强人们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属感,从而更加自觉地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实践中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论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分析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指全人类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人类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社会问题,都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进程,各个国家和民族应该通过合作和互助来实现共同的发展。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在当代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无论是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还是经济危机,都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解决。

只有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有效应对这些全球性问题。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促进国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国际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只有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各国才能和平相处、互利共赢。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与挑战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并面临一些路径与挑战。

首先,各国应加强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

其次,各国应加强交流与交往,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合作。

同时,要建立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的全球经济体系,促进资源和利益的共享。

然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各国之间的利益分歧和地区冲突仍然存在,需要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加以解决。

马克思的人学观及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人学观及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人学观及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人学观始终贯穿他一生的思想探索和实践活动,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
内容之一。

马克思的人学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人的本质是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历史的发展首先是人类生产活动方式的发展。

在生产活动中,人类不仅创造出物质财富,也创造出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因而形成了各种社会制度和文明。

马克思的人学观具有一定的当代启示。

首先,它强调生产活动对于人类社会的决定性
作用,使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创造出适应生产条件和社会关系的新形态。

其次,它强调人的群体性和历史性,强调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人类命运是密切相关的,之间存
在着历史性和群体性的联系。

这提醒我们要关注人的群体性和社会性,让自己的行动与社
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最后,马克思的人学观提醒我们要关注人类社会的未来,推动新技术、新生产方式与新文化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然而,马克思的人学观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人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个人的意志和活动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其次,
马克思的人学观只着眼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影响。

影响社会发
展的因素很多,如科学技术、人文传统等,这些因素也同样重要,不能简单地把社会发展
归结于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当我们借鉴马克思的人学观时,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并充分考虑人的自觉性和
主动性,同时也要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与其他相关理论相结合,充分把握社会发展的复
杂性和多样性,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现实和社会变革的理论体系,而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不仅是对人类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更是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指引和启示。

本文将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出发,探讨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强调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命运。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共同体,社会中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更加依赖于其他人的劳动和产品,而个体间的共同利益和命运已经变得更加密不可分。

马克思主张人类社会应该建立在互助、合作和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这种共同体思想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因为它提醒人们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强调了人类社会应当实现的共同人类性和平等。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中的个体应当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并且尊重彼此的人类尊严和人身权利。

而实现这种共同人类性和平等需要在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上进行全面的重塑和变革。

这种共同体思想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因为它提醒人们要思考如何消除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从而建立起一个真正平等和和谐的人类社会。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强调了人类社会应当实现的共同历史和文化。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中的个体都是属于一个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中,而这种历史和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马克思主张人类社会应当正确认识和尊重这种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以及在这种传统中寻找到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启示和方向。

这种共同体思想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因为它提醒人们要思考人类社会中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这种传统中寻找到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经验和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哲学意蕴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哲学意蕴

文化探索105摘要:步入21世纪,在现代世界历史中,一个国家的发展与世界范围内各国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习近平站在全人类整体的视角下,对于人类未来的思考。

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共同体思想,提出中国方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研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共同体思想,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并且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指明方向。

关键词: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路径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中共同体思想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下了广义的概念界定,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具有 “分享、合作、共赢、包容”的精神内核。

2014年,国际联盟给人类命运共同体下了一个定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们在共同条件下结成的最有同心力的集体,也是人类获得文明幸福及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于人类未来的思考。

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将维护现有成果,并与世界其他国家共享经济全球化成果。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便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做出的科学研判,作为破解全球性治理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各国需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关系,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2015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途径和内涵做了详细的阐述。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这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等性、互利性、互鉴性、时代性、包容性五个基本特征。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哲学意蕴的多重飞跃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哲学意蕴的多重飞跃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哲学意蕴的多重飞跃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种新的哲学理念,它具有多重飞跃的意蕴。

它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进行了突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贴近现实世界。

它对当代哲学思想进行了超越,提出了全新的人类社会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进行了突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多强调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忽视了人类作为整体的命运和福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将目光从国家个体转向了人类整体,将人类命运上升为一个更高的层面。

它强调了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富分化等,呼吁各国携手合作,并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实现人类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这种飞跃使得国际关系理论具有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境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贴近现实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逐渐与现实脱离,无法完全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命运,超越了阶级斗争的观念,更加贴近当代社会的现实。

它提倡的是人类整体的利益和发展,追求的是人类共同的幸福和进步。

这种飞跃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当代哲学思想进行了超越,提出了全新的人类社会理念。

当代哲学思想多以个体为中心,关注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个人的幸福。

这种个体主义的思想容易导致自私和利己主义的问题,无法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个体主义的限制,关注的是人类整体的利益和福祉。

它提出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强调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

这种飞跃使得人类社会理念具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角度人类命运共同体看法

马克思主义角度人类命运共同体看法

从事物的普遍联系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同时也共同面临着很多挑战。

我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非常必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这对于解决全人类在发展中出现出现的若干问题有着积极意义。

运用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我们可以探明为什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来源课本)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来源课本)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都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

人可以改变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却不能消灭它。

所以特朗普一系列退出多边组织,妄图实行“逆全球化”的行为,是违背了联系客观性原理的,世界并不会因为他的意志而减弱联系性。

美国在时代的洪流中无法全身而退,世界也不会因美国的离去而运行失序。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我们应该既注重人类社会客观外在条件,又恰当运用各国自身的主观条件;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内部条件,又时刻关注外部条件;既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又要重视限制自身发展的不利条件。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够孤立存在,都同其他的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来源课本)如这次全球范围内的疫情爆发,也是因为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

如今交通条件的高度便捷,人与物的流动非常频繁,所以病毒才会在全球肆虐。

而治理病毒也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如果说中国成功控制疫情后没有对疫情严重的国家身处援手,那么当国外的疫情发展到不可控的程度后必然会反过来影响到中国。

所以说全人类都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得各国能够集中自己的智慧和优势,通力合作就有助于解决那些会影响到全世界的难题。

卡尔·马克思语录

卡尔·马克思语录

卡尔·马克思语录标题:卡尔·马克思语录:探索人类社会的命运引言:卡尔·马克思是19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他的语录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更是对人类社会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本文将以卡尔·马克思的语录为线索,探讨人类社会的命运和发展。

第一段:马克思曾说:“历史总是以一种奇异的方式重复自己。

”这句话揭示了历史的循环性和规律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一系列的循环和重复,不同的时代会面临相似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命运。

第二段:另一句马克思的语录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是人类对自身状况的不满。

”这句话强调了社会变革的动力源于人们对不公正和不平等的不满。

人类社会的命运往往取决于人们是否有意识地反思和改变现状。

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公,并且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推动社会向更公正和平等的方向发展。

第三段:马克思还说过:“哲学的任务不是仅仅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

”这句话强调了哲学和思想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体系,旨在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和批判,引导人们思考和改变社会。

人类社会的命运需要有人们的积极参与和改变,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

第四段:最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理念:“无产者们,联合起来!”这句话呼唤着无产阶级的团结和斗争。

人类社会的命运与阶级斗争密不可分,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团结和斗争,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结论:卡尔·马克思的语录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更是对人类社会命运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对他的语录的解读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循环性、社会变革的动力、哲学的实践性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积极行动,我们才能共同探索人类社会的命运,并为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人 类命运 ;三重关 系;共 同体 ;人 类主体 ;人 类命运 共同体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088(2018)05—0034—07
费尔 巴哈从神性主导人性的迷障 中,发现了人性觉醒的阿基米德点 ,力 图将 人类命运的主 体交还于人类手中,引发了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深入思考。然而,人类该怎样认识 自身并进一步 找到掌握 自身命运的规律和方法?费尔巴哈哲学并没能解决 ,马克思也没有随其身后亦步亦趋 。 他深知“命运是一个冷酷的抽象物 ,这是人们开始领会一切事物都受 自然规律支配这一事实的 产物”【1J㈣ ,而不是神 、某种 自然存在抑或是某种理念。马克思对人类命运问题 的论述从来都是在 特定 的时代语境和概念澄明中进行的 ,诸如人 的本质 、人 的生存状况 、异化劳动 、人类解放等问 题。在 《关 于费尔巴哈 的提纲》中他写道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 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对象 、现实 、感性 ,只是从客体 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 当作 人 的感性 活 动 ,当作实 践去 理解 ”。[2I ̄P 3"6这 里 ,马克 思看 到 了 旧唯物 主义 一方 面把 人从各 种 自 然神 、图腾崇拜 、古代实体本体论 中解放 出来 ,为人类掌握 自身命运打开了物质空间 ,但也只是 停 留在 人 的 自然存 在 的抽 象本 性 ;另 一 方面 ,马克 思 赞 赏黑 格 尔 在精 神领 域 中针 对 主客 二 元 分 立的努力 ,发现了主客体的认识关系却又丢弃了实践关系,陷入主客二元分立的泥沼 ,充分肯定 了其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的思想 ,进而指 出实践是人类特有 的存在方式 ,人类命运取决于主 客体 关 系在 人 的感性 活动 的意 义上 的新 定 位 。纵 观 马克 思关 于人 类命 运 的运思 理路 不 难发 现 , 以实践的历史超越性考察人类命运的 自我否定 、自我超越的现实 ,是 马克思直面人类命运问题 的宏观视野 ,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的思考 :一则 ,与人类命运攸关 的三重关系——人与 自 然 、人与人 、人与社会 的关系论析 ,发现 了人类实践于三者关 系的决定性作用 ,消解 了“物质 自 然 ”与“精神 自然”截然对立 的思维方式 ,为人类找到 了主宰 自身命运的唯物史观视野 ;二则,在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 8年第 5期
马克思关 于人类命运 的思考及 其现 实意蕴
徐 宁
(中共 中央 党 校 (国家行 政 学院 ),北 京 100091)
摘 要 :以 实践活动为“人 的存 在”本性 ,考察人 类命运 的 自我否定、自我超 越的历史发展 过程是马克思 直面 人类命运的历史视 野 ,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的思考 :与人类命运攸 关的三重关 系——人 与 自然、人与人 、人与
收稿 日期 :2018—04—15 作者简 介:徐 宁,女 ,2016级 中共 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哲 学部博 士研 究生,新 乡学院马 克思主 义学院讲 师,
主要 研 究方 向 为 发 展 哲 学 。
· 34 ·
马克 思关 于人 类命 运的 思考 及其现 实 意蕴
“虚假共同体”的真实存在 中构想 了“真实共同体”—— 自由人联合体 ,从人的本质的高度指 明了 人类命运的归宿 ;三则 ,为确立 “人类主体 ”思维方式明晰了唯物史观原则 ,亦为新时代树立人类 命运共同体意识提供 了理论指导。
马克 思从 生态 意 义上 认 为 ,一 方 面 ,人与 自然 的关 系 ,折 射 了人 的需 求 (Needs),甚 至人 的欲 望 (Wants),体现着人性主体力量 ;另一方面 ,马克思也指出了这种对象性活动的制约性 ,并警示 人类“不 以伟大的 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 针对工业和商业 的持续发展 所 引 发 的 能源 消 耗 、环 境 污 染 、生 态 失 衡 等 问题 ,指 出人 的实 践 蕴含 着 两 个 尺 度 内在 统 一 的 自 省 ,即:发挥主体能动性 的内在尺度—— “人”的尺度之合 目的性 ;符合受动性 的外在尺度—— “物”的尺度之合规律性。任何人与 自然互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进步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 不能因为“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相伴生 ,而拒斥现代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 思使用 了“违反 自然 ”来批判浪漫主义者提 出回归 自然 的倡议 ,在马克思看来 ,这样的复古是提 倡人以不发达的状态安于贫困。人对 自然界的实践活动 ,改变了人的受动命运 ,但又必须展开不 懈的反省与批判 。斯人 已逝 ,人与 自然关系的问题仍在继续。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西 方 思想 家都 曾对 科技 异化 导致 的人 与大 自然 分裂 、对抗 ,进 行过分 析 和批判 。科 技 的发展 是 以全 球 自然 环境 损害 为高 额代 价形 成 的 。随着新 科技 的不 断突 破 ,科 技异 化诸 如生 化武 器 、核 武器 的 灭绝性 、地球能源 的过度开发 ,使得人类 的命运紧紧绑定在风险共同体中。党的十九大报告言简 意赅地提 出“人与 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Slfl ̄o)的命题 ,蕴含了马克思关于“自然界 ,就它本身不是人 的身体而言,是人 的无机的身体”[6]fP55)的思想。世界历史 的真正意义 ,首先在于人与 自然之间关系 的根本性改变 ,从人对 自然征服和改造 ,采取对抗性 、掠取性不加限制地 向 自然索取 ,忽略 自然 本 身 的 系统 承受 力 的 实践 方 式 ,到 对 自然 的顺 应 和尊 重 ,自觉 地 、能 动地 建 构 人 与 自然 的 和谐 、 美丽 、并 以此为生态文 明的价值 目标 ,维护可持续发展 的代际平衡 。为 自然力量所打击 ,两败俱 伤的“双重 自反性”引发了生态危机 ,使人 明晰了人 与 自然终极关系不是唯我意义上的人类 中心
一 、 人类命运 的“三重关 系"之维
马克思 表达对 人类 命 运 的深刻关 切 是从人 禽 之辨 开始 的 。他说 :“自由 的有 意识 的活动恰 恰 就 是人 的类 特性 。”指 出“通 过实 践 创造 对 象 世 界 ,改造 无 机界 ,人 证 明 自己是 有 意 识 的类 存 在 物 ,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 ,它把类看作 自己的本质 ,或者说把 自身看作类存在物 。”I310'273)马克 思 以“类 ”概念为视角,所试图凸显的是人类命运攸关 的三重关系 ,即:人与 自然、人与人 、人与社会 以实践关系为中介 ,且三位一体处于密不可分的社会有机体系统中发生着复杂的多重矛盾关系。
社会的 关系论析 ,揭示 了人类命运发展 的规律 ,为人类找到 了主宰 自身命 运的唯物 史观视野 ;在“虚假 共 同体”的 真 实存在 中构想 了“真 实共 同体”—— 自由人联合体 ,预测 了人 类命运 的归宿 ;确立“人类主体”思维方式明晰 了唯
物 史观原则 ,亦为新 时代树立人类命运共 同体意识提供 了理论指 导。
首先 ,马克思肯定 了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先在性 、独立性 、规律性 ,提出人与 自然 的关 系主 要指的是物质变换过程中的社会实践 ,人与人联系的纽带获得了超越孤立个体存在的社会形 式 。“有生命 的个人”的自然存在首先形成了人化 自然活动 ,无论从人类命运的始源意义而言 ,还 是从“现实的人”而言都体现了人作为“类存在物”特有的存在方式 ,这种社会形式作为人的生命 本质 ,使人不断获得满足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生命本质源于 自然 界 ,人对 自然界 的作用是通过实践使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 ,或者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 化 ,达成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此 间形成 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且这一基本矛盾又处于 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中,才为人 的历史命运创造了一个愈来愈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是一 个形成并通过人类社会获得命运主导性力量的人类文明史 ,同时又是一个人类不断突破 自然界 盲 目力 量 ,人类 历史 与 自然 历 史相互 制 约又 相统 一 的过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