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站安全管理制度及设计规程
2024年氢站安全管理制度
2024年氢站安全管理制度引言:随着氢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氢燃料电池车的数量不断增加,为了确保氢能技术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对氢站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阐述2024年氢站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氢站设备安全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等方面。
一、氢站设备安全管理(一)设备选择与设计1. 氢站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设备供应商需通过合格认证。
2. 站内设备应具备超温、过压、漏电等故障监测与报警功能,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3. 氢站设备的设计应考虑防爆、防火、防雷等因素,确保设备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二)定期检修与维护1. 氢站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的维修和更换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安全。
3. 设备周边环境的清洁和维护应保持良好,防止灰尘、杂物等对设备运行的影响。
(三)安全运行监控1. 氢站设备应安装监控设备,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监控设备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现场安全管理(一)氢气储存与输送1. 氢气储存罐应选用高强度材料制造,具有防爆、防火等功能。
2. 氢气储存罐的放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安全距离,并应划定相应的应急区域。
3. 氢气管道的布局和安装应避免弯曲和堆积,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破损。
(二)易燃易爆物管理1. 氢站现场应设立气体储存和充装区域,保证与氢气无关的易燃易爆物的储存和使用不会对氢气设备造成危险。
2. 现场使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标准,减少火灾的风险。
(三)现场安全设施1. 氢站应配备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以应对火灾等突发情况。
2. 现场应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如禁止吸烟、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存放等,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三、应急管理(一)事故应急预案1. 氢站应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并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进行演习,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 预案应包括事故报警、事故隔离与处置、应急疏散等方面内容。
氢站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氢站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氢站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第一章进入制(储)氢系统区域人员管理第一条制氢系统区域为电厂重点要害防火区域,所有进入制氢系统区域的人员应遵守制氢系统区域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条非制氢系统区域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一律不得入内。
第三条因检修工作需要进入制氢站,必须办理工作票。
第四条所有进入制氢系统区域的人员,一律不得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火种。
若有携带,必须交值班人员统一保管。
穿着应符合电力系统的规范要求,严禁穿带铁掌的鞋子。
第五条进入制氢系统区域前必须关闭手机、信息机、对讲机等无线通讯工具,制氢系统区域内禁止使用无线通讯工具。
第六条进入氢站机动车辆必须加防火罩,严禁电瓶车、履带式推土机等进入制氢系统区域。
第七条凡进入制氢系统区域的工作人员,应掌握一般的消防知识,掌握火灾扑救办法。
第二章运行管理第八条制氢系统设备的运行、巡检、操作由制氢系统区域值班员负责。
第九条按照规定进行设备检查,发现问题应能够正确判断、果断处理,并采取适当的安全运行防范措施,杜绝人身及设备事故的发生。
同时汇报运行班长,重要问题要及时汇报运行值长。
第十条设备巡检时应对制氢系统运行情况、管路有无洩漏、制氢系统区域消防设备等进行检查。
第十一条制氢站氢侧氢纯度应连续记录,并配备低纯度报警和跳压气机的联锁装置。
在氢纯度表失灵暂时不能监测时,制氢装置运行中每小时至少手测氢纯度(或氢中含氧量)一次。
氢站安全管理规定
氢站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氢站的安全运营,防范事故风险,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资产安全,特订立本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氢能源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旗下全部氢能源站点,包含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等环节。
第二章氢站建设与设备安全管理第三条设计与建设1.氢站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由专业设计机构进行设计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氢站设备应选用具备合格证书的可靠产品,不得使用伪劣产品。
3.施工单位应依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严格依照规定流程进行验收。
第四条设备检测与维护1.氢站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与维护,并建立相应的检测与维护记录,以确保设备良好状态。
2.检测与维护工作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执行。
第五条库存安全管理1.氢站应设置安全储存区域,存放与氢有关的设备、气瓶和化学品,并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管理。
2.库存区域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确保设备和化学品的安全存放。
第三章氢站操作与人员安全管理第六条氢站操作规程1.氢站应编制和完满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责任,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安全操作。
2.操作规程应定期依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修订和完满,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
第七条岗位责任1.氢站应设立安全负责人,并明确其岗位职责,负责订立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组织实施安全培训和应急救援工作。
2.氢站的运营人员应持相关证书,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八条安全防范措施1.氢站应配备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安全。
2.氢站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查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第九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氢站应订立并完满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的分类和处理程序,并进行实际演练。
2.氢站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本领。
第四章考核与监督第十条考核标准1.氢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将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之中,考核内容包含设备的维护情况、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等。
加氢站规章制度内容有哪些
加氢站规章制度内容有哪些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加氢站的运营管理,保障加氢站的安全运行,确保加氢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加氢站的运营管理,具体包括加氢站的设施设备管理、操作规范、安全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加氢站应当依法取得加氢服务经营许可,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运营管理。
第二章加氢站设施设备管理第四条加氢站应当按照技术标准和要求建设,确保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五条加氢站应当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维护设施设备的寿命和性能。
第六条加氢站应当建立设施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技术参数、维护保养情况、使用记录等信息。
第七条加氢站设施设备管理应当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第三章加氢操作规范第八条加氢站操作人员应当具有相关资质和培训证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加氢安全。
第九条加氢操作人员应当熟悉加氢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第十条加氢站应当建立加氢操作规程和操作手册,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
第十一条加氢站应当规范加氢流程,确保加氢的安全、快捷和高效,避免发生事故。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二条加氢站应当加强安全防范,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三条加氢站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四条加氢站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五条加氢站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服务质量保障第十六条加氢站应当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评价监督制度,对加氢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第十七条加氢站应当提供优质的服务,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和投诉,保障用户的权益。
第十八条加氢站应当建立客户投诉处理制度,保证用户的投诉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理。
第十九条加氢站应当建立用户满意度调查机制,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制氢站消防管理制度
制氢站消防管理制度1、制氢站为独立建(构)筑物,制氢站、氢气罐区设置非燃烧体的围墙,其高度不小于两米;制氢站、氢气罐区与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氢气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2、制氢站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制氢间采用钢混凝土柱承重的框架,设置必要的泄压设施,房间的安全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其中一个应直通室外。
制氢间与无爆炸危险房间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非燃烧体防护墙隔开。
3、制氢间与无爆炸危险房间之间,如必须穿过管线时,应采用非燃烧体材料填塞空隙。
制氢间的门窗均应向外开启,并应采用撞击时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作,房间上部空间通风良好。
4、制氢间的温度应低于15摄氏度;自然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少于3次,事故排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少于7次。
5、避雷针与自然通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5米,与强制通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小于3米,与放空管口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米,避雷针保护范围应高出放空管口1米以上。
避雷设施防静电装置每年雨季前进行一次接地电阻的检测。
6、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中“氢冷设备和制氢、储氢装置运行与维护的”有关规定。
7、氢冷系统和制氢设备中的氢气纯度和含氧量必须符合《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1985)8、增加检测手段,保证氢纯度测定的准确性,确保发电机氢气纯度在线表连续运行、记录正常。
9、如遇检测数据异常时,要缩短检测周期,增加检测次数;落实责任,维护好在线仪表;加强运行、试验、维护人员的培训,对纯度分析试验采用试验人员、班长、车间或专工的多级检验制度,确保分析无误。
10、制氢站周围30米内禁止明火,如需要在氢站或氢气系统附近进行明火作业时,严格遵守《动火工作管理规定》。
动火作业的地点所测量空气含氢量应在允许的范围内,并经批准后才能进行动火作业。
在氢区动火前,用两台仪表测量氢气含量。
11、在氢区进行检修维护作业,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氢气站设计规范
(2007-05-24 10:07:35)分类:气体生产标准条文说明1 总则1.0.1 本条是本规范的宗旨。
鉴于氢气是可燃气体,且着火、爆炸范围宽,下限低,氢气站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
各种制氢方法均需消耗一定数量的能量,有的制氢方法需消耗比较多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如水电解制氢需消耗较多的电能,因此,应十分注意降低能量消耗,节约能源。
氢气目前主要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化工、电力、轻工、玻璃等行业,用作保护气体、还原气体、原料气体等,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对氢气的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应充分满足生产对氢气质量的要求。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氢能的应用将会逐步得到推广。
因此,氢气站、供氢站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切实采取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认真分析比较,采用先进、合理的氢气生产流程和设备;认真执行本规范的各项规定,使设计做到安全可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满足生产要求,达到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
1 近年来,国内工业氢气制取方法主要有:水电解制氢、含氢气体为原料的变压吸附法提纯氢气、甲醇蒸气转化制氢以及各种副产氢气的回收利用等。
各种制氢方法因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单体设备的不同,各具特色和不同的优势,各地区、行业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氢气制取方法。
如上海××钢铁公司,在一期工程时,采用水电解制氢方法,装设2台氢气产量为200Nm3/h的水电解制氢装置,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氢气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该公司在扩建工程中采用于利用公司内焦化厂的副产焦炉煤气(含氢气50%~60%)为原料气的变压吸附提纯氢气系统,氢气产量为2000Nm3/h、氢气纯度大于%。
变压吸附提纯氢气技不及装置已在我国石化、冶金、电子等行业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
甲醇蒸气转化制氢也在国内外得到积极应用,据了解国内有多家制造单位已商品化生产,仅北京、天津就有多套500Nm3/h左右的甲醇蒸气转化制氢系统正在运行中。
制氢管理制度文件
制氢管理制度文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管理单位内部制氢业务,确保生产安全和环保,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制氢生产活动的单位。
第三条制氢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制氢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第四条制氢单位应建立健全制氢管理机构,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制氢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制氢单位应建立健全制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材料、仪器设备、生产工艺等环节的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二章制氢生产管理第六条制氢单位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提高生产效率。
第七条制氢单位应建立健全生产工艺流程,确保制氢过程安全可靠。
第八条制氢单位应建立健全危险品管理制度,确保危险品的储存、使用符合安全规定。
第九条制氢单位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第十条制氢单位应建立紧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章制氢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制氢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第十二条制氢单位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第十三条制氢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十四条制氢单位应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第四章制氢环保管理第十五条制氢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气、废水排放,保护环境。
第十六条制氢单位应遵守国家有关环保法规,保障生产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七条制氢单位应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做到分类收集、安全处理。
第五章制氢质量管理第十八条制氢单位应建立健全制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原材料、生产工艺、成品检测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第十九条制氢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产品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六章制氢监督检查第二十条制氢单位应定期组织内部检查和外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二十一条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制氢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氢气站设计规范
氢气站设计规范随着社会发展,氢气在工业、科研、军事方面被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重大的社会意义。
氢气的存储和使用需要符合一定的安全技术规范,提高氢气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氢气的安全使用,应遵循一定的氢气站设计规范。
一、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氢气站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对氢气站的使用者、设备、技术、管理质量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该场所的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体系的设置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作业人员制度:氢气站得建立完整的安全作业操作机制,建立安全作业人员制度,规定安全作业的行为要求和责任范围,并由安全员有效监督管理。
2.全文件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文件管理体系,如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确保全面有效执行。
3.境污染防治:控制环境污染,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防止环境污染的发生。
二、安全设施的设置在氢气站的设置上,要确保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装有效的排气系统:在氢气站应安装有效的排气系统,及时将储存室里的多余氢气排出,并在空气充足的地方做排放处理,避免危险污染。
2.意安全疏散通道:氢气站内应设有一定数量的安全疏散通道,防止可能发生的火灾造成的危害。
3.置有效的报警系统:在氢气站安装有效的报警系统,当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危险化学品。
三、存储容积的计算1.计算氢气液化罐的容积:液化氢气存储罐的容积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V=Lhz÷ρ+S,其中:V表示存储容积;L表示氢气液化罐的长度;H表示氢气液化罐的直径;ρ表示氢气的比重;S表示保安室的体积。
2.计算氢气瓶的容积:小型氢气瓶一般由铝制成,它的容积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V=πR2h,其中:V表示存储容积;R表示瓶口直径;h表示瓶子的高度。
四、设备安全技术氢气站的设备应具备泄漏检测和报警功能,以确保设备、管线的正常状况。
该设备可以采用声、振动这类传感器,能够及时发现温度、压力异常,及时报警,保障安全。
氢气站设计规范
总则1.0.1 本条是本规的宗旨。
鉴于氢气是可燃气体,且着火、爆炸围宽,下限低,氢气站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
各种制氢方法均需消耗一定数量的能量,有的制氢方法需消耗比较多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如水电解制氢需消耗较多的电能,因此,应十分注意降低能量消耗,节约能源。
氢气目前主要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化工、电力、轻工、玻璃等行业,用作保护气体、还原气体、原料气体等,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对氢气的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应充分满足生产对氢气质量的要求。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氢能的应用将会逐步得到推广。
因此,氢气站、供氢站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切实采取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认真分析比较,采用先进、合理的氢气生产流程和设备;认真执行本规的各项规定,使设计做到安全可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满足生产要求,达到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
1 近年来,国工业氢气制取方法主要有:水电解制氢、含氢气体为原料的变压吸附法提纯氢气、甲醇蒸气转化制氢以及各种副产氢气的回收利用等。
各种制氢方法因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单体设备的不同,各具特色和不同的优势,各地区、行业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氢气制取方法。
如××钢铁公司,在一期工程时,采用水电解制氢方法,装设2台氢气产量为200Nm3/h的水电解制氢装置,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氢气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该公司在扩建工程中采用于利用公司焦化厂的副产焦炉煤气(含氢气50%~60%)为原料气的变压吸附提纯氢气系统,氢气产量为2000Nm3/h、氢气纯度大于99.99%。
变压吸附提纯氢气技不及装置已在我国石化、冶金、电子等行业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
甲醇蒸气转化制氢也在国外得到积极应用,据了解国有多家制造单位已商品化生产,仅、天津就有多套500Nm3/h左右的甲醇蒸气转化制氢系统正在运行中。
氢气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篇)
氢气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氢车间工作人员必须服从车间主任的统一安排,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车间主任;(二)未经氢车间主任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氢车间;(三)进入氢车间严禁烟火及使用明火,不准带火种,禁用手机,不得穿拖鞋和带有铁钉的皮鞋,必须使用本公司下发的防静电工作服及劳保用品、专用工具;(四)非本车间人员或本车间未经培训合格人员不得操作本车间设备;(五)在车间内不准打闹或抛掷物品,在工作中严禁脱岗;(六)设备在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各安全操作要点;(七)对车间内设备,各岗位要勤于检查维护,压力表和安全阀的铅封严禁拆卸;(八)岗位人员必须严守其岗位责任制;(九)每班组必须有生产、充装记录;(十)每班组应在生产过程中对氢、氧纯度进行人工检验(防止在线仪器失灵);(十一)氢氧化钠在加料和溶解过程中,应避免化学灼伤和溶解速度过快,对氢氧化钠要妥善保管;(十二)灭火器等应急物品应放在显著易取处,要定期检验及时更换确保紧急时有效;(十三)车间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不得堵塞通道;(十四)如发现特殊情况(停电停水等)应按照操作规程紧急停车处理。
氢气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1. 氢气站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明确氢气站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要求。
2. 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氢气站应指定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氢气站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安全生产规程的制定、安全设施的维护、事故报告与调查等。
3. 安全生产规程和操作规程:氢气站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程和操作规程,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安全操作技能。
4. 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氢气站应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气体泄漏报警装置、火灾报警系统、紧急停车装置等,同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氢气站的安全运行。
5. 氢气站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氢气站应定期对氢气储存设备、输送管道和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氢气站的安全性能。
供氢站安全管理规定
供氢站安全管理规定
1、非生产人员严禁私自进入供氢站。
生产人员进入供氢站前应联系当班运行值长,在告知安全注意事项并进行登记、消除静电后方可进入。
2、氢站30m范围内严禁烟火,进入人员着装应符合要求,禁止穿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类服装和带有铁钉、铁掌的鞋,以免产生火花。
3、进站人员必须交出随身所带的火种、手机及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物品。
4、进站人员应了解氢气的特性及有关氢气防火、防爆规定。
5、进站人员应在进站前用手触摸静电释放球消除身上静电。
6、进入供氢站参观、学习、检查人员应登记姓名、工作单位、进出时间等信息,并告知供氢站安全注意事项,在公司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方能进入。
7、供氢站内的电气设施应符合安全防爆要求。
8、供氢站内未经许可不得使用闪光灯进行拍照。
9、巡检人员进出供氢站大门,必须随手将门关闭,离开前应将门锁好。
10、系统、设备运行时,不准敲击、撞击管道、设备。
11、工作人员操作和检修设备应使用防爆(铜质)工具。
12、供氢站禁止电瓶车进入,因工作原因需进入供氢站的车辆,进入前需加装阻燃器(防火帽) ,并按照指定路线或区域行驶和停留,运行人员应全程监护。
13、供氢站区域应保持清洁,不得堆积易燃物及杂物。
14、灭火器材应存放在用不产生静电火花材料制作的箱子里,箱子内部应采取防止灭火器材相互碰撞的措施。
15、灭火器及自动灭火装置、消防水源正常备用。
供氢站区域配置的消防设施非火警严禁动用。
XXXXXXX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氢气存储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氢气存储安全管理,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氢气存储、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
三、职责分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氢气存储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检查,监督各项安全措施落实。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氢气存储设备的维护、检修和安全使用。
3. 使用部门:负责氢气存储、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操作,遵守本制度。
4. 员工:提高安全意识,掌握氢气安全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四、氢气存储安全管理措施1. 库房建设(1)氢气库房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建设,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2)库房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保持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3)库房内温度应根据气瓶内介质确定,一般应在5℃以上、35℃以下。
(4)储存氢气等可燃气体气瓶的库房,必须装设避雷装置。
(5)库房内可装设与有毒、可燃或窒息性气体相适应的自动报警装置。
2. 氢气储存设备(1)氢气储存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完好。
(2)储存氢气的设备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电气开关和熔断器应装在房外。
(3)储存氢气的设备应设置运输和消防通道,配备消防枪和消防水池,备有专用灭火器、灭火工具和防毒用具。
3. 氢气储存安全管理(1)氢气储存库房周围10米距离内禁止存放任何易燃物品,禁止进行任何有明火的作业。
(2)库房管理员应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熟悉氢气的性质,能够熟练操作氢气储存设备。
(3)储存氢气的库房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4)储存氢气的库房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五、奖惩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加氢站安全管理程序初版
加氢站安全管理程序∙2019年初版目标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加氢站的安全管理程序,确保加氢站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
Zl匕里.
H乐
加氢站是提供氢气燃料给氢燃料电池车辆的设施。
然而,加氢站操作涉及高压氢气,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因此,制定一套安全管理程序对于保障加氢站的安全非常重要。
程序概述
1.安全培训:所有加氢站员工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包括了解高压氢气的性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2 .设备检查:定期对加氢站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包括但不限于压力传感器、泄漏检测装置、安全阀等设备的检查。
3 .安全标识:在加氢站内部和外部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指示高压氢气的存在以及应急撤离路线等信息。
4 .紧急应对:制定紧急应对计划,包括针对泄漏、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员工熟悉应急程序。
5 .安全监控:加氢站应安装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氢气供应、压力以及泄漏等情况。
并建立报警系统,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问题。
6 .安全记录:加氢站应建立完善的安全记录系统,记录设备检查、事故处理、紧急演练等信息。
并定期进行安全数据分析,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论
加氢站安全管理程序的制定对于保障加氢站的运营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培训员工、设备检查、安全标识、紧急应对、安全监控和安全记录等措施,可以提高加氢站的安全性,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因此,加氢站应积极执行本安全管理程序,并持续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需求。
氢气系统安全工作规程模版
氢气系统安全工作规程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氢气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为确保氢气的安全使用,保护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制定本工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氢气使用的工作场所和人员。
二、责任和义务1. 管理部门负责对氢气系统的管理和安全监管工作。
2. 使用氢气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氢气系统的安全管理,并落实相关任务和控制措施。
3. 氢气系统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岗位培训和技能证书,并熟悉氢气的特性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氢气系统的设计与建设1. 氢气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经专业人员审核确认。
2. 氢气系统的设备、管道、阀门等应进行强度和泄漏测试,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氢气系统的布置应考虑通风和消防设施,并避免与易燃、易爆物质接触。
4. 氢气系统应设有可靠的泄漏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
四、氢气存储与输送1. 氢气存储容器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型和安装,并设有泄漏监测和防护措施。
2. 氢气储罐应定期检查压力、温度等工作状态,并确保阀门、安全装置完好有效。
3. 氢气输送管道应定期检查泄漏情况,并定期清洗、排气管道。
4. 氢气输送过程中应采取防静电措施,避免产生火花导致火灾和爆炸。
五、氢气使用1. 使用氢气的操作人员应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爆眼镜、防火服、防静电鞋等。
2. 使用氢气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氢气的危险性和操作规程。
3.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并维护使用设备,并确保操作区域良好的通风条件。
4. 使用氢气时,应注意火源的远离,并确保周围环境无易燃物质。
六、事故应急预案1. 应制定氢气系统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紧急疏散、事故处理等内容。
2. 相关人员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熟悉应急预案流程,并能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
七、培训和宣传1. 应对使用氢气的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包括氢气的特性、安全操作规程以及事故应急预案等。
2. 定期开展氢气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用氢单位安全管理规定
用氢单位安全管理规定一、规定目的本安全管理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气体单位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并保护员工、环境以及公众的健康和财产安全。
二、组织与职责1. 气体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并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
2. 安全管理部门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关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并进行及时的宣传与培训。
3. 气体单位的管理层应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对安全管理负有最终责任,并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 安全管理部门应与政府监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汇报安全情况,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合规性检查和审计。
三、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1. 气体单位应实施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对生产过程、储存设施、运输方式等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
2. 安全风险评估应包括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突发事件进行预测,以及评估对人员、设备、环境等可能产生的危害和损失。
3.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气体单位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
4. 气体单位应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及时的安全培训和培养安全意识,以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生产安全管理1. 气体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设备安全管理、工艺安全管理和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
2. 气体单位应定期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3. 气体单位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4. 气体单位应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调查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储存安全管理1. 气体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储存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储罐、仓库和容器的安全管理。
2. 气体单位应对储存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并建立设备台账和记录系统。
3. 气体单位应对储存场所进行合理布局,设立防火、防爆和防静电设施,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氢站安全管理制度及设计规程
制氢站值班管理制度1、制氢站是电力生产企业的重要车间之一,为利于制氢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搞好文明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制氢站管辖范围为制氢站内所有的系统和设备。
3、值班期间对进入制氢站外来人员的管理。
非值班人员进入制氢站,应将本人姓名、进入时间、原属单位、进入制氢站原因、持有的有效证件登记在外来人员登记本上,登记手续必须是本人签名,不允许他人代签名,对进入制氢站人员要求如下: (1) 不准携带火种;(2)手持移动通讯工具需关闭 (3) 穿棉质工作服;(4) 穿防静电鞋,禁止穿铁钉鞋; 4、制氢站值班员职责4.1按运行规程规定,负责制氢站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并向当值班长或值长汇报;4.2按《氢区防火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做好防火防爆等安全工作; 4.3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严格遵守与本岗位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规范化值班。
4.4按规定对制氢站内进行巡检。
制氢站巡回检查路线为:氢站A、B列框架三→A列制氢设备→汇流排→氢气贮罐区→冷却塔→B列制氢设备→整流柜→控制柜→氢站值班室4.5按规定完成制氢站的定期工作4.5.1每天白班测定发电机氢冷系统氢气湿度和纯度各一次,露点为-5℃~-25℃,纯度≥96%;4.5.2每周一白班测定氢区空气中的氢含量一次,含氢量≤1%;4.5.3每月1日、16日白班氢气贮罐底部排污一次; 4.5.4每月1日白班更换分析仪器所用药品和急救药品;4.5.5每季分析碱液浓度一次,并做调整; 5、本制度由发电部负责解释。
制氢站出入管理制度1、任何人员进入氢站必须交出火种,手持移动通讯工具需关闭,由值班人员保管,进入氢站不得穿能产生静电的服靴,不准穿带钉子鞋。
2、非当班运行人员进入制氢站,必须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入内。
3、外单位参观人员进入制氢站,除需办理登记手续外,必须经有关人员批准,并有专人带领。
4、检修人员进入制氢站必须持有工作票或胸卡。
5、进入制氢站必须由值班人员的引导,并听从值班人员的规劝。
发电厂氢站管理规定
发电部氢站管理规定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氢站管理内容、管理目标及主管、协管部门及岗位。
本标准适用于莒南力源热电有限公司发电部氢站管理工作。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6164.1-201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4962-2008 氢气安全使用技术规程GB50177-2005 氢气站设计规范DL/T 246-2006 化学监督导则SD 246-88 化学监督制度三、管理目标1.管理目标全面落实关于氢站运行管理工作的各项技术标准、管理和工作标准,保证氢设备安全运行,有效监督氢气各项控制指标,以保障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2.主管、协管部门及岗位2.1氢站管理由生产总经理负责总体协调。
2.2氢站管理由发电部部长、安监部部长主要负责。
2.3氢站运行协调工作由当值值长负责。
2.4氢站具体运行工作由化学运行专工及化学运行人员主要负责。
3.管理内容3.1 防止氢站及氢气系统爆炸事故技术措施3.1.1氢气管道系统每年进行一次严密性试验,必要时应做水压试验。
3.1.2发现影响安全运行的设备缺陷,应立即消除或停止设备运行,联系处理。
3.1.3在储氢站和氢气系统附近动火,必须按规定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动火区域设备系统必须事先与氢气系统隔离,且在动火前必须经氢气检测仪检测,确定动火区域或设备系统内部最高含氢量小于3%,动火期间,工作票负责人员应每两小时用氢气检测仪检测工作区域氢气含量小于3%,同时做好记录。
3.1.4储氢站值班人员,事先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具有独立操作能力,才允许正式值班。
3.1.5氢气系统运行时,不得带压修理,紧固和敲击,储氢站内应使用铜或铜铍合金工具。
氢气区管理制度
氢气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氢气区的管理,保障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氢气区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保证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和高效。
第四条氢气区管理应当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相关信息应当公正、准确、及时发布。
第五条氢气区管理应当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管理责任,保证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第六条本制度由氢气区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实施。
第二章氢气区规划建设第七条氢气区规划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划的要求,依法进行环评和安全评估,严格按照《氢气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和投产。
第八条氢气区规划建设应当遵守环保、安全和城乡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安全、环保。
第九条氢气区建设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安全。
第十条氢气生产、储存、运输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经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和监督。
第三章氢气区安全监管第十一条氢气区安全监管主要包括设施安全监管、生产运营安全监管、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等内容,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确保氢气区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二条氢气区设施安全监管应当包括定期巡检、设备检测、设施改造更新等内容,确保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安全。
第十三条氢气区生产运营安全监管应当包括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记录等内容,确保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安全。
第十四条氢气区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保证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及时、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轻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第四章氢气区环境保护第十五条氢气区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废液等的治理,应当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保障氢气区环境安全。
第十六条氢气区废水、废气、废渣、废液处理应当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确保氢气区环境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氢站值班管理制度1、制氢站是电力生产企业的重要车间之一,为利于制氢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搞好文明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制氢站管辖范围为制氢站内所有的系统和设备。
3、值班期间对进入制氢站外来人员的管理。
非值班人员进入制氢站,应将本人姓名、进入时间、原属单位、进入制氢站原因、持有的有效证件登记在外来人员登记本上,登记手续必须是本人签名,不允许他人代签名,对进入制氢站人员要求如下: (1) 不准携带火种;(2)手持移动通讯工具需关闭 (3) 穿棉质工作服;(4) 穿防静电鞋,禁止穿铁钉鞋; 4、制氢站值班员职责4.1按运行规程规定,负责制氢站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并向当值班长或值长汇报;4.2按《氢区防火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做好防火防爆等安全工作; 4.3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严格遵守与本岗位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规范化值班。
4.4按规定对制氢站内进行巡检。
制氢站巡回检查路线为:氢站A、B列框架三→A列制氢设备→汇流排→氢气贮罐区→冷却塔→B列制氢设备→整流柜→控制柜→氢站值班室4.5按规定完成制氢站的定期工作4.5.1每天白班测定发电机氢冷系统氢气湿度和纯度各一次,露点为-5℃~-25℃,纯度≥96%;4.5.2每周一白班测定氢区空气中的氢含量一次,含氢量≤1%; 4.5.3每月1日、16日白班氢气贮罐底部排污一次; 4.5.4每月1日白班更换分析仪器所用药品和急救药品; 4.5.5每季分析碱液浓度一次,并做调整; 5、本制度由发电部负责解释。
制氢站出入管理制度1、任何人员进入氢站必须交出火种,手持移动通讯工具需关闭,由值班人员保管,进入氢站不得穿能产生静电的服靴,不准穿带钉子鞋。
2、非当班运行人员进入制氢站,必须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入内。
3、外单位参观人员进入制氢站,除需办理登记手续外,必须经有关人员批准,并有专人带领。
4、检修人员进入制氢站必须持有工作票或胸卡。
5、进入制氢站必须由值班人员的引导,并听从值班人员的规劝。
6、值班人员有权对进入制氢站的人员进行询问,有疑问时需经核准后方可进入。
7、违反上述规定强行进入制氢站者,值班人员应立即报警。
8、值班人员违反本制度,按违章处理。
制氢站安全防火管理制度1、制氢站范围内严禁吸烟,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进入制氢站。
2、禁止在制氢站或储氢罐近旁进行明火或能产生火花工作,如必须在氢气管道附近进行焊接或动火工作,应事先经过氢气测量,证实工作区域内空气含氢量小于3%,并办理动火工作票后方可开工。
3、制氢室内和其它装有氢气设备附近,严禁烟火,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并应设“严禁烟火”标示牌,储氢罐周围(10米以内)应设围栏。
4、排除有压力氢气或者进行储氢时,应均匀缓慢地打开设备上阀门,使气体缓慢放出,禁止剧烈地排送,以防因摩擦引起自燃。
5、制氢室内管道阀门或者其它设备发生冻结时,应用蒸汽或热水解冻,禁止用火烤、敲击。
6、在制氢系统上进行检修工作,不得使用能够产生火花工具,应用铜制工具;必须使用钢制工具时,应涂上黄油,手和衣服上不应有油脂。
7、制氢站要有足够消防器材,值班人员应熟悉这些器材使用方法。
8、进入氢站人员不得携带火种,不得穿带钉子的鞋。
9、未办理批准许可手续,制氢站内禁止使用电炉、电钻、喷灯等一切产生明火、高温的工具和物体。
10、.制氢站着火时,应立即停止电气设备运行,切断电源,排除系统压力,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由于漏氢而着火时,除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外,还应用石棉布密封漏氢处,不使氢气逸出,或使用其它方法断绝气源。
11、制氢站值班员不准穿易产生静电的服靴值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氢气站设计规范GB 50177-2005条文说明1 总则1.0.1 本条是本规范的宗旨。
鉴于氢气是可燃气体,且着火、爆炸范围宽,下限低,氢气站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
各种制氢方法均需消耗一定数量的能量,有的制氢方法需消耗比较多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如水电解制氢需消耗较多的电能,因此,应十分注意降低能量消耗,节约能源。
氢气目前主要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子、化工、电力、轻工、玻璃等行业,用作保护气体、还原气体、原料气体等,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对氢气的质量要求也各不相同,应充分满足生产对氢气质量的要求。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氢能的应用将会逐步得到推广。
因此,氢气站、供氢站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切实采取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措施;认真分析比较,采用先进、合理的氢气生产流程和设备;认真执行本规范的各项规定,使设计做到安全可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满足生产要求,达到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
1 近年来,国内工业氢气制取方法主要有:水电解制氢、含氢气体为原料的变压吸附法提纯氢气、甲醇蒸气转化制氢以及各种副产氢气的回收利用等。
各种制氢方法因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单体设备的不同,各具特色和不同的优势,各地区、行业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氢气制取方法。
如上海××钢铁公司,在一期工程时,采用水电解制氢方法,装设2台氢气产量为200Nm3/h的水电解制氢装置,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氢气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该公司在扩建工程中采用于利用公司内焦化厂的副产焦炉煤气(含氢气50%~60%)为原料气的变压吸附提纯氢气系统,氢气产量为2000Nm3/h、氢气纯度大于99.99%。
变压吸附提纯氢气技不及装置已在我国石化、冶金、电子等行业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
甲醇蒸气转化制氢也在国内外得到积极应用,据了解国内有多家制造单位已商品化生产,仅北京、天津就有多套500Nm3/h左右的甲醇蒸气转化制氢系统正在运行中。
各种制氢方法以不同的规模在各行业设计、建造、运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氢以及氢气纯化、压缩、灌装技术日臻完善。
据了解,国内设计、制造、运行中的产氢量15万Nm3/h的变压吸附提纯氢气系统、产氢量350Nm3/h 的水电解制氢系统等正在良好地运转中。
实践证明,采用各种制氢方法的氢气站在我国已有成熟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经验,为此本规范应该适应这种实际情况和需求,从只适用于水电解制氢的氢氧站扩大为适用于各种制氢方法的氢气站,并按此要求将各章、节和条文作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2 本条所指的供氢站是不含氢气发生设备,以氢气钢瓶或氢气长管钢瓶拖车或管道输送供应氢气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统称。
本条所指的氢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氢》、《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及要求。
据调查,目前国内电子、冶金、石化、电力、机械、轻工等行业使用的氢气,除了工厂自建氢气站外,瓶装或邻近工厂用管道输送供应的氢气,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国家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
供氢站根据氢气来源、规模、技术参数的不同,可包括:氢气汇流排间、实瓶间、空瓶间、氢气纯化间、氢气加压间等。
1.0.3 本条规定的依据为:1 氢气的主要特性。
(1)主要特征数据:比重:20℃时(空气=1)为0.06953;燃烧温度;在空气中为574℃,在氧气中为560℃;燃烧界限:在空气中为4%~75%(体积),在氧气中为4.5%~94%(体积);爆轰界限:在空气中为18.3%~59%(体积),在氧气中为15%~90%(体积);不燃范围:空气-氢-二氧化碳中O2<8%,空气—氢—氧中O2<5%;最大点火能量(大气压力):在空气中为0.000019J,在氧气中为0.000007J;最高燃烧温度(氢气与空气的体积比为0.462)为2129℃。
(2)氢气无色无嗅,人们不能凭感觉发现。
(3)氢气比空气轻,呈上升趋势。
(4)当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形成一种混合比范围很宽的易燃易爆混合物。
(5)点燃爆炸混合物所需能量低,仅为汽油—空气混合物点火能的1/10。
一个看不见的小火花就能引燃。
(6)氢气易扩散,约比空气扩散快3.8倍。
(7)氢气易泄漏,由于分子量小和粘度低,氢气的泄漏约为空气的2倍。
2 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氢气站、供氢站属于甲类生产。
3 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的有关条款规定,确定氢气站、供氢站内有爆炸危险区域为1区或2区的主要依据是:(1)有爆炸危险的制氢间、氢气纯化间、氢气压缩机间等的空间都不大,设备布置间距最大仅4m,因此本规范规定,建筑物内部的爆炸危险区域范围,一般以房间为单位。
(2)规范规定,“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并在注中明确:“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
”氢气站内有爆炸危险的房间内的生产设备在开车、停车时,均有可能出现爆炸性混合气体环境。
(3)对“第一级释放源”的规定是:“预计正常运行时周期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会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等的密封处……”鉴于目前阀门等附件的密封性能难以保证易于泄漏的氢气不外泄,所以,氢气站有爆炸危险房间内,在正常运行时,存在着周期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即属于第一级释放源。
(4)根据规定,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方式与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和范围之间的关系是:在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的情况下,第一级释放源可划为1区;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局部机械通风,在降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更为有效时,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使等级降低。
根据对各种类型氢气站的调查了解,有爆炸危险房间内均设置自然通风和一般的机械通风,未设局部通风。
因此,在氢气站的制氢间、氢气纯化间、氢气压缩机间、氢气灌装间等房间内爆炸危险物质的释放属于第一级释放源,其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定为1区。
(5)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的有关条款的规定和对现有氢气站的调查了解,本次规范修订中,将有爆炸危险为l区的各类房间的相邻区域、空间和氢气排气口周围空间等规定为2区有爆炸危险场所。
氢气站室外制氢设备、氢气罐的周围空间和氢气放空管周围空间规定为2区有爆炸危险场所。
(6)本规范附录A是根据前面的叙述和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对氢气站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范围划分作了规定,并附图说明。
1.0.4 与本规范有关的标准、规范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气瓶安全监察规程》、《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工矿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氧气站设计规范》、《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