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合集下载

五院遥感总体评价报告

五院遥感总体评价报告

五院遥感总体评价报告五院遥感总体评价报告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成立了五个院士工作站,为中国遥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对五院遥感工作进行总体评价,我们发现其在遥感技术研究、应用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首先,在遥感技术研究方面,五院遥感工作站不断开展遥感传感器研制、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等研究,提高了我国遥感技术的水平。

例如,通过院士工作站的支持,我国成功研制了一系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如“中科院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监测卫星”、“环境与资料综合分析小卫星”,为我国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撑。

此外,五院遥感工作站还积极探索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和遥感数据的开放共享机制,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利用效果和传播效益。

其次,在遥感应用推广方面,五院遥感工作站积极参与国家级遥感应用项目,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院士工作站组织了多个重要遥感监测项目,如“长江金三角区域综合遥感监测与评价”、“人工林遥感监测与评价”等,为相关领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同时,五院遥感工作站还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遥感应用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五院遥感工作站注重人才培养,为遥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院士工作站组织了一系列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活动,如遥感学术会议、研讨班等,促进了学术思想交流和青年科学家的成长。

此外,五院遥感工作站还支持遥感领域的科研团队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培养一流遥感科学家和技术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五院遥感工作站在遥感技术研究、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也需要注意的是,五院遥感工作站在遥感数据的开放共享、遥感应用需求的指导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合作,提高遥感数据的开放与共享水平,加大对遥感应用需求的研究和指导,为遥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考试120分钟)一、积累·运用(19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我们的成长要摆脱低俗事物的纷rǎo(),用传统文化来zī()养。

有句话说柔日读史,gāng()日读经。

这是说,意志懈dài()时读史以明志,读史书,能养浩然正气;焦躁狂暴时读经以养性,读经书,能塑静俭德行。

2.古诗文默写。

(9分)(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3)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4)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A.尔安.敢轻吾射安.能辨我是雄雌B.尝射于.家圃相与步于.中庭C.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D.对.子骂父丁氏对.曰4.名著阅读。

(3分)1936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来到宁夏豫旺、下马关等地进行采访,他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四分之一的篇幅是记述在宁夏豫旺地区的采访活动和感受,他是第一个向世界宣传宁夏的外国人。

A.埃德加·斯诺B.爱泼斯坦C.史沫特莱D.白求恩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问答问题。

(12分)爱如茉莉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从一本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中抬起酸肿的眼睛,不禁对着一旁正在修剪茉莉花的妈妈冲口说:“妈妈,你爱爸爸吗?”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净问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我见从妈妈的口中诱不出什么秘密,便改变了问话的方式:“妈,那你说真爱像什么?”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几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2023年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2023年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遥感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应用广泛的交叉学科,涉及数学、物理、地质、生态、土地空间规划等多个领域。

遥感技术利用航空、卫星等平台获取地球表面各种信息,可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农业、地质灾害预测、城市规划等。

在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遥感技术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对这个领域感兴趣,可以考虑考研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下面将介绍2023年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一、考研方向1. 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图像处理中的核心学科。

在遥感图像处理中,数字图像处理方面的知识无所不用其极,包括光学成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等。

如果你想从事遥感图像处理相关工作,选择数字图像处理方向会有益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2. 遥感信息获取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该方向将帮助你充分理解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联,以及导致试验设计,开发新的算法和工具来整合到GIS中。

这方面的专业能力将使你更愿意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工作,并能开发更具创新性的软件和方法。

3. 遥感影像处理与遥感应用遥感影像处理与遥感应用是两个面向未来的遥感科学方向,在农业、林业、草原、气象、环境等领域具有显著的遥感应用。

选择这个方向,将加深你对空间科学的理解和掌握,让你更容易找到与未来相关的工作。

二、院校排名1、东南大学东南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获得了高度的评价,不只是因为该校在《自然计算》和《计算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期刊》两个领域拥有着不错的影响力。

此外,东南大学还设有“遥感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这个焦点学科,该学科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2、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的“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之一,也是中国遥感领域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基地之一。

武汉大学设有一个实验室,进行遥感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018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秋季入学博士拟

2018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秋季入学博士拟

2018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秋季入学博士拟录取名单(含硕转博)(按姓名排序)编号考生姓名录取专业1 白瑜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 曹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 曹洪涛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 曾业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5 陈国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6 陈庆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7 迟登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8 段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9 贡成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0 谷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1 郭宇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2 韩向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3 郝亚蒙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4 季建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5 贾珺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6 贾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7 金兴信号与信息处理18 李明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9 李鹏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0 李文宁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1 梁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2 刘奇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3 欧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4 任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5 宋博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6 王更科信号与信息处理27 王京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8 王濮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9 王润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0 王爽信号与信息处理31 王宛楠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2 吴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3 谢帅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4 荀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5 杨轩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6 尹然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7 张昌赛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8 张静信号与信息处理39 张隆裕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0 张罗信号与信息处理41 张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2 张欣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3 张懿信号与信息处理44 张智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5 赵云聪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6 朱莉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7 朱欣然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8 朱自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练46新闻报道阅读专练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天天练46新闻报道阅读专练二

天天练46 新闻、报道阅读专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揭秘“中国天眼”选址过程白皓'王景烁''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正式投入使用。

这个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安放“观天巨眼”的洼地“大窝凼”成为“地球上最美的眼窝”。

2002年11月,贵州工业大学教师、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后宋建波接到大射电望远镜台址第二轮选址科研任务。

“如果把每个可以建造望远镜的天然洼地比作一个‘窝’,那我们的研究范围内到底有多少‘窝’?这些‘窝’都在哪里?当时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用的技术手段又非常有限,只能用‘笨办法’一个一个找,一个一个数。

”宋建波说。

科研团队一头扎进了等身高的地形地质图里。

从1∶500 000的地形地质图看起,岩石的分布特征让他们首先确定了“窝”肯定不会出现的地理位置,排除这些之后,其他区域就可能有适合望远镜“安家”的“窝”。

2003年7月,经过多次筛选,一个由743个“窝”组成的备选洼地数据库正式形成。

紧接着,科研团队拿着一份“苛刻”的指标,评价每一个“窝”的情况。

最终,743个“窝”里筛选出82个成为重点考察对象。

当时贵州的交通状况很差,有时调查一个“窝”路上要花一天时间,越野车顺着狭窄的山路前进,一边是大山,一边是悬崖,开到实在没办法前进的地方就停下来,大家徒步走到“窝”里。

一些地方官员打听到选址消息后千方百计联系科研团队,希望能把建设地址定在自己的县里,一方面在建设周期带动的投资拉动效益巨大,另一方面大射电望远镜项目对当地经济、科技、社会水平的发展影响深远。

整个科研团队当时抱着一个信念:哪个地址最合适要靠科学计算成果得出来,选址结果要对历史负责。

两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后,他们计划开发一套仿真系统,立体呈现每一个重点考察的“窝”和大射电望远镜结合在一起的样子,再对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几何、地质、工程等条件进行综合计算。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评级排名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评级排名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评级排名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评级排名是根据多种因素对各大高等院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综合评估和排名的结果。

目前,国内外一些机构和媒体对该专业进行了相应的排名。

以下是一些国内外机构和媒体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评级排名(仅供参考):
1. 2021年中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工程院学部学科组、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公室等机构发布):
- 武汉大学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南京大学
2. 2020年《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方向):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瑞士)
- 剑桥大学(英国)
- 牛津大学(英国)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3.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国内专业组织):
- 武汉大学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南京大学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机构和媒体的评价标准、数据来源和权重设置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评级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评价结果也可能存在时间上的滞后,因此建议根据最新的评级结果进行选择。

此外,学校和专业的综合实力还与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硬件设施等因素相关,建议考生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科创中国·人物

科创中国·人物

科创中国·人物作者: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24年第06期5月22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第6届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国际会议的颁奖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被授予“CIGR卓越功勋奖”。

颁奖词写道:“罗锡文院士是中国最资深、最受尊敬的专家之一。

他是国内外农业和生物系统领域最杰出的贡献者。

他对农业技术发展和推广的深远影响,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

”6月2日,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嫦娥六号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关键一环”,将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等重要任务。

探月工程四期首席科学家王赤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主任,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负责人、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MILE)中方首席科学家,亲自参与了“子午工程”“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等国之重器的研制和发射,他带领中国空间科学不断取得突破。

全球过敏科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过敏科学》是欧洲过敏科学与临床免疫学会的官方期刊,新一期“中国主题”于2024年5月面向全球正式出版。

作为中国鼻科学和过敏科学代表,《过敏科学》副主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已是连续第4次受邀担任“中国主题”的客座主编,他协同国内多位过敏科学与免疫学领域顶级专家,共刊登了来自中国学者的20篇文章,包括2篇述评、5篇长文、12篇速报和1篇评论,集中展示了中国学者在过敏科学、鼻科学、呼吸病学和皮肤病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其成为中国学者向世界全面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舞台。

多年来,张罗主持制订我国过敏性鼻炎领域第一个英文诊疗指南(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 2018)、主编首部CRS 英文专著(Chronic Rhinosinusitis,2021)等,为扩大中国鼻科学和过敏科学在世界学术领域的影响作出突出贡献。

借卫星之眼 瞰天地之境——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家国

借卫星之眼 瞰天地之境——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家国

借卫星之眼瞰天地之境——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家国作者:宋洁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9期本刊记者宋洁李家国是我国遥感卫星事业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经历了与国家事业共同成长到蜕变的铭心历程。

2003年10月21日,“资源一号02星”成功发射,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卫星遥感数据的历史,那年李家国读大三,刚刚接触遥感;2007年,我国正在筹备建设“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适应环境监测和防灾减灾新的形式和要求,那年李家国获得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硕士,结合着地理信息研发和遥感应用,走进了遥感研究领域;随后,我国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即将陆续发射7颗高分卫星,为遥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支撑和保障,李家国则一直默默坚守在遥感领域,为我国的遥感事业贡献着一己之力。

一门课引发的兴趣2000年,李家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十分珍惜大学生活的他也格外奋发图强。

直到一门课的出现,他前进道路的方向从此被改变。

“当时修了一门课叫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又恰逢我国发射了‘资源1号02星’”,在课上,老师讲述了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的遥感卫星未来发展的规划,这使李家国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他决定研究生转变研究方向,于是报考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李家国不断深造,于2010年取得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定量遥感理学博士学位。

随即,他进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工作,直至今日。

围绕着传感器辐射定标与校正、水环境遥感监测、遥感大数据快速处理这3大研究方向,李家国辛勤耕耘,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

传感器辐射定标与校正,即把卫星或传感器探测到的信息转换成人所能理解的信息,“因为传感器观测到的是地球光电转换的过程,通过接收地球反射来自太阳光的能量,或地球自身发射的辐射,从而记录下数字”,然而,这些干巴巴的数字对于科研者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需要把数字转换成具有物理意义的参量,比如太阳光反射率、地表发射热辐射的辐量度等。

空间应用中心(筹)-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空间应用中心(筹)-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筹)(下简称空间应用中心)始建于1992年,前身为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受中国科学院委托负责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管理和技术集成工作。

19年来,空间应用中心在对地观测、地球环境监测、空间天文、空间环境、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等多个领域,完成了200余台(套)有效载荷的全新研制,圆满完成了“神舟”一号到七号飞船的飞行试验任务,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价值的科学与应用成果,建成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支持平台和工程管理体系,多项科研成果取得了跨越性突破,并在相关领域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

空间应用中心在空间电子工程、飞行器设计、航天地面系统软件技术、卫星测控与通信系统研究方面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主要学术带头人在飞行器设计、卫星数据传输、卫星地面站和信息系统、射频无线电、软件无线电、遥感信息处理、微小卫星的计算机系统等领域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心下辖应用总体室,信息技术室、专业技术室、软件测评站、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可靠性保障中心等科研及支撑部门,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硕士生导师34名,博士生导师5名,通过科教结合已经培养、联合培养研究生近百名,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去向主要为:相关科研院所、国家机关、及高新技术企业、银行等。

空间应用中心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强大的科研支撑、优越的学术氛围、舒适的生活条件。

中心所招收研究生全部为公费名额,免收学费、住宿费等一切杂费并实施“研究助理”、“教学助理”、“管理助理”及奖学金制度。

2012年空间应用中心预计招收6名博士研究生(信号与通信处理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最终以教育部批准招收名额为准,热忱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

空间应用中心筹建期间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依托中科院对地观测与地球科学中心招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依托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招生。

hs3参数

hs3参数

hs3参数HS3(Hyperspectral Imaging Spectrometer三号),是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制的一种高光谱成像遥感卫星。

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地球表面的高光谱数据,实现对环境、资源和生态等方面的广泛监测,为各方面的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国家安全提供支持。

下面是关于HS3的基本参数的介绍。

1. 任务目标HS3卫星主要任务是获取地球表面的高光谱数据,覆盖范围包括全球大陆和海岸线,可以进行高精度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以及气象、农业、地质、能源、海洋和生态等领域的研究。

2. 卫星类型HS3卫星是一种高光谱成像卫星,利用遥感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高光谱成像,实现对环境、资源和生态等方面的广泛监测。

3. 卫星参数HS3卫星的参数包括:(1)轨道高度:705千米;(2)重量:1200千克;(3)预期寿命:5年;(4)频段:1.2 GHz。

4. 传感器参数HS3卫星的主要设备是一种高光谱成像仪,其参数包括:(1)有效带宽:10纳米;(2)光谱范围:380-2500纳米;(4)空间分辨率:30米。

5. 任务覆盖范围6. 数据处理与管理HS3卫星所获得的数据需要经过数据处理与管理,包括数据的传输、存储、归档和分发等。

为此,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建立了遥感科学数据中心,以便对HS3卫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及时、安全、有效的处理和管理。

7. 应用前景HS3卫星成像数据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资源、气象、农业、地质、能源、海洋和生态等领域的研究以及相关产业的开发和管理。

比如,通过采用HS3数据,可以实现对大气物质和气体的遥感监测,对城市环境、沙漠化和土地变化等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估,对天气预报、海洋气象预测、灾害监测和预警等方面提供支持等。

因此,HS3卫星将会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和应用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龙门石窟阅读理解答案

龙门石窟阅读理解答案

龙门石窟阅读理解答案【篇一:说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word 文档】t>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力及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

90%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征。

从广义上讲,电脑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

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很大。

【病例回放】青光眼曾是老年病,近年来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

网络工作人员小王今年35岁,最近眼睛干涩发胀,视物不清,经诊断已是青光眼晚期。

医生分析这与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他每天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夜间还经常躺着看手机。

(《长江商报))2013.5.7)高三毕业生小宇高考结束后每天都要玩十几个小时的电脑游戏。

一周后,他觉得眼睛酸、脖子疼、腰疼,甚至头疼,原本高度近视的他看东西更加模糊,一闭眼就不由自主地流泪。

经诊断,小宇视网膜裂孔,需进行手术治疗。

(“中关村在线”2011.6.13)“医生,我关着灯上网,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了?”医生告诉这名患者,她的视力已严重受损。

长期关着灯上网,电脑屏幕的辐射会毫不费力地穿透眼表组织,损伤眼的成像功能,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失明。

(《齐鲁晚报))2010.6.16)【调查统计】2012年中国网民年龄结构统计图【专家观点】胡向明(视疲劳缓解研究专家):中国一年有60万人“过劳死”,很多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这一群体的共同点是年龄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长期面对电脑。

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

(《嘹望))2013年第l4期)袁俊彦(太原爱尔眼科医院):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看看远处。

另外,电脑屏幕要干净,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使眼睛不易疲劳。

(《生活晨报))2013.3.6)魏瑞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的次数会相对减少,眼球缺乏泪液滋润,全引发角膜、结膜干燥,导致干眼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硕转博学生研究介绍
姓名
研究室名称
导师姓名及职称
年月日
1.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情况
所修学分、参与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介绍,让老师对于申请学生入学以来的表现有一个了结。

2.科研进展
2.1.选题依据
研究的意义所在
2.2.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关领域的介绍。

包括主要参考文献
2.3.研究内容
2.4.研究方案
包括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流程图),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2.5.研究工作进度
大致安排
2.6.预期成果
能解决何问题,以及科研创新介绍
请注意,本介绍总共10页(最多),正文统一为4号宋体,标题请参照第二页范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