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勘查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任务及实物工作量

贵州荣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开发天柱县金银洞金矿区的金矿资源,特委托广西三一0核地质大队开展矿区探矿权范围内的钻探勘查工作。

钻探勘查的主要任务为:在原贵州省地矿局117地质大队的地质详查工作基础上,施工部分钻探工程进行深部揭露,了解、探索矿区深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化特征,提交《贵州省天柱县金银洞金矿钻探勘查报告》。

本次钻探勘查仅限于矿区内的金场及金良冲两个地段,共施工钻孔5个,孔深220.70-496.60m,钻探总工作量1762.72m,地质编录1762.72m,取岩心样 42个。其中,金场地段共3个孔,工作量1056.60m,地质编录1056.60m;金梁冲地段共2个孔,工作量706.12m,地质编录706.12m。

二、位置交通

天柱县金银洞金矿区位于天柱县城北东方向直距约15Km。天柱县城东至渡马镇公路行程17km,再转向北有乡村公路4-6km即抵达矿区。目前矿区交通还不甚方便(插图1、交通位置图)。

天柱县金银洞金矿详查勘查许可证号为5200000731282,探矿权范围由12个拐点(见表1-1)构成,面积41.27k㎡,详查区大致为长条状呈北东向分布,长约14km,宽约1.85-3.70km。行政区划主要属天柱县渡马镇,少部分属兰田镇、瓮洞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6′30″-109°25′00″,北纬26°59′00″-27°02′00″。

天柱县金银洞金矿探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表1-1

三、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矿区属侵蚀切割低山地貌,总的地势表现为中部高南北两面低,一般海

拔高程380-500m,中部林排坡西面山顶高程790.8m为区内最高,近东部一条

北西向溪流由北往南流,河谷地带为区内地势的低点,海拔高程315-280m,以该溪流流出南矿界点海拔高程280m为矿区之最低点,由此矿区一般高差为120m左右,最大高差510.8m。

区内气候为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1℃,极端气温最高39℃,最低-0.1℃年均降雨量1280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份,冬季雨水较少。

区内居民主要为汉族、侗族及苗族,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除少数人开挖金矿之外,当地无较大的工矿企业,经济不甚发达。

四、以往地质工作概况及开发现状

(一)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矿区金银洞、金场等地段早在明、清时代即有人以手工开采金矿。前几年有外地老板投资开挖采金硐,至今遗有多个矿硐,因无证基本上已停采。

1970年湖南省区调队进行过1:20万会同幅区域地质及矿产调查工作。

1989年及2000年贵州省地矿局101地质大队先后开展了1:20万会同幅区域化探及区域重力调查工作。

2002年12月贵州省地矿局一0六地质大队编制了《贵州省天柱县金梁冲金矿普查地质报告》。

2003年12月贵州省地矿局一0三编制了《贵州省天柱县金场金矿地质普查报告》。

2007年9月贵州奇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编制了本矿区的《贵州省天柱县金银洞金矿普查地质报告》,报告送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评审后未获通过及备案。

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由贵州省地矿局117地质队对矿区1:1万地质图作修测,对区内坑道及老硐进行了调查、观察记录、采样化验。同时收集以往矿山资料,经综合分析研究,编制完成了矿区详查地质报告。

2008年6月至2008年7月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对矿区1:1万地质图作修测,对区内坑道及老硐进行了调查、观察记录、采样化验。同时收集以往矿山资料,经综合分析研究,编制完成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矿区内经贵州省地矿局117地质队详查及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进行储量核实共圈定大小金矿体计14个。经资源量估算,共求得332+333+334类金金属资源量833kg(矿石量180738吨),矿床平均品位(A U)为12.63×10-6,矿体平均厚度0.45m。其中332类资源量21kg(矿石量563吨),平均品位36.97×10-6;333类资源量644kg(矿石量127245吨),平均品位14.36×10-6;334类资源量168kg(矿石量52930吨),平均品位3.18×10-6。

(二)开发现状

1、区域开发现状

区域金矿开发较早,清代以来断续有金矿开采。区内金矿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由于石英脉中含金极不均匀,石英脉本身变化较大,石英脉厚度较薄且延伸不远,尖灭再现现象极为普遍,金矿体受石英脉控制规模不大,厚度较小品位变化大,因此该类型金矿只适宜边探边采,故多年以来,区域金矿开发以民营采金为主,采金势头时冷时热。

2、矿山开发现状

本区曾有金矿开采,至今遗有较多采金老硐,近年随着国家整顿矿业秩序的力度不断加强,无证开采现象得到一定控制。

第二章区域地质

矿区大地构造位属华南褶褶皱带,地处杨子准地台与华南褶褶皱带的边缘地带。区域主要构造形迹为北东向的褶皱伴随一系列的北东向的断裂,延伸长度几公里至数十公里,其次为近东西向及北西向的横断层,北西向断层常错切并破坏北东向褶皱和断裂构造,北东向构造是控制区域金矿分布的主要构造。

一、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江群清水江组(Qbq)、平略组(Qbp)、隆里组(Qbl)浅变质岩系,在摩天岭花岗岩体北缘有少量中元古代四堡群出露。岩性为一套沉积厚度达数千米的陆源碎屑浊积岩与火山凝灰岩组成,主要岩性为绿泥石绢云母板岩、板岩、粉砂质板岩、粉砂质绢云板岩、变余砂岩、变余沉凝灰岩及变余凝灰岩。

其次为二迭系中统梁山组至茅口组(P2l-m)、上统的吴家坪组(P3w),第四系等。其间缺失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及三叠系。各地层特征详见插图2及表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