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清墨宝——成清临摹《山海经.山经.南山经》
《山海经》两考
《山海经》两考一、《山海经》的篇章结构《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典籍,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山海经》十三篇”,并将其列为“数术略”中“形法”类之首。
全书篇幅不大,不到3100字,包括《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
《山经》分为《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个部分,故《山经》又称作《五臧山经》(或作《五藏山经》,臧、藏为古今字)。
《海经》分为《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三个部分。
《海外经》包括《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四个部分;《海内经》包括《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海内东经》四个部分;《大荒经》包括《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海内经》五个部分。
如果稍微留意的话,就会发现《山海经》的篇章结构与众不同。
除《大荒经》以下五篇外,其方位展开顺序不是大家习知的东、南、西、北,而是南、西、北、东。
这是怎么回事呢?蒙文通先生曾经指出,《山海经》是古代南方(即古巴蜀和楚)人的作品,故在篇章安排上以南方为首。
但是先秦典籍甚多,我们并未见到与此类似的事例,实难采信。
原来,《山海经》作为主记山川道里的地理书,其方位顺序与我国早期地图的方位顺序是一致的。
从出土资料来看,早期地图的方向并非现在的地图那样“上北下南”,而是有“上南下北”的,“例如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形图》、《驻军图》、《禹藏图》和《阴阳五行》的插图等等,它们就都是以‘上南下北’为正”。
同样,《山海经》的这种南、西、北、东的方位顺序亦当与“上南下北”的地图方位有关。
这种独特的篇章结构安排,可能古经就是如此,刘秀校录《山海经》时,遵依旧章,未作改动。
刘秀《上山海经表》云:“校秘书太常属臣望所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今定为一十八篇,已定。
”今传本亦为十八篇,表面上看来,今传本就是刘秀校录本。
实则不然。
袁珂先生《山海经校注》于《大荒东经》下云:明《道藏》本目录,《海内经》第十八之下注云:“本一千一百十一字,注九百六十七字。
成清墨宝——成清临摹《孙子兵法.地形篇》
成清墨宝——成清临摹《孙子兵法.地形篇》■■导读■■成清墨宝拥有全网最全的小楷作品,现在网上有很多书画交易的网站,可信度都不大高,字画作品质量最好的还是成清墨宝,在成清墨宝上淘得字画的消费者普遍认为成清墨宝的小楷书法作品不错!.■■成清墨宝简介■■成清墨宝_国家一级书法家成清作品展示,全网独家纯小楷作品!中国书法艺术品交易,中国小楷书法展览,中国书画收藏,中国名人笔墨真迹,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中国书法,名人小楷,居家装修书画,书法作品展览,字画收藏,名人书法定制。
成清墨宝小楷书法收藏。
■■成清墨宝作品详情■■地形篇作者:孙武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
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
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
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
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苍茫率意 沉着痛快——成清先生书法
苍茫率意沉着痛快——成清先生书法美,应该有很多不同的棱面。
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委婉,亦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可以是正襟危坐,亦步亦趋,也可以粗头乱服,不拘一格。
成清先生的书法应归为后者。
中国书法,应该是最能接近人类心灵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
汉字,只是表现它的一种艺术载体,一种经过高度提炼过的艺术形式符号。
其形式的表达无不表现为一种人格,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境界。
所以,书法艺术可以被称为是居于各艺术门类之首。
小楷,是一种介乎于隶书与楷书之间的书体。
其用笔既有颜体的跳跃萦带,又有汉隶的波磔迂回,这样的用笔特点其实是给了今人很大的创作空间。
另外其在字的结构上,伸缩性也很大,或圆或方,或长或扁,随势而变,加之,造型结构古朴天真,创作起来有很大的趣味性。
成清先生的书法作品,大多出自小楷。
其用笔苍茫率意,点画狼藉,不拘泥于固有的一些技法,而是竭尽表达之所能,直抒胸臆,满纸一派生气。
另外其今草作品,不仅吸收了古代一些草书大家的长处,而且,加入了自己的体悟。
在用笔上融入各家之长,使得颠陂跳跃草书作品增加几分凝重和质朴;章法上通过线条和面块的对比,增强了草书的视觉冲击力。
“世间万物皆楷书”,成清先生的书法作品,凡章草,今草皆能手到擒来,各家风貌也早已谙熟于胸。
无论皇象、怀素、孙虔礼等等,其各家的特点都被成清先生融入自己的作品当中。
不仅如此,更极难得是书家把书法纳入到一个大美术的环境中去审视,其作品很多兼顾了现代视觉的审视要求,不仅彰显书法的文化性,更具其艺术性。
这样的思考和实践,无疑为成清先生的书法世界构建了一个全球艺术语境下的高标。
成清先生的书法——“雅”与“清”
成清先生的书法——“雅”与“清”
成清先生书法的雅,得力于他对三千多年书法经典的顶礼膜拜和从未间断过的研习临摹。
特别是以二王为代表的南帖书艺,让他梦萦魂牵,手摹心追。
他以自己的性格潜质为依据,从星汉灿烂的书法经典中,遴选适合自己器具的范本,精钻深研,然后取诸家之长,铸自家风范。
笔致飘逸中含拙劲,结构变化中求和谐,既古趣葱茏,又生机盎然,雅而不奥,雅中寓俗。
自由潇散的风致,正是当代中国风习在秦书中的投影。
随着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富裕程度的普遍提高,国民对雅文化的欣赏心理和精神消费将会越来越普遍、越强烈。
缺少雅趣,正是当代许多书法家不被群众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是秦书的一种艺术面貌,即,清纯,清静,清峻之谓。
它的对立面是浊、闹、软。
成清先生书法艺术属于传统一路。
传统美学受儒家思想和黄老哲学影响极大,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成为士人抱负和人品的象征。
做官要清廉,做人要清纯,做学问要清静,做节士要清峻,“留得清气满乾坤”。
清气即骨气,骨峻,则气必清。
以是观之,成清先生的书法表现的清,从章法上说,不杂不芜,干净利落;从笔墨线条上说,率真而不造作,柔中见刚,刚柔相济;秀里藏拙,秀拙互参,因之清而不浅、不俗、不狞、不软,读其书作,如夏日饮冰,神目俱爽。
“舒”如果诉诸的是视觉,犹如曼舞,节奏井然,“雅”就是一种综合面貌的印象,如春雨杏花,馥郁心脾,而“清”则诉诸
的是精神,是直抵灵魂深处的一种力量。
这三者统一在成清先生书法中,和成清先生其人浑然一体,形成秦书独有的韵致和风貌。
《山海经》练习题
《山海经》练习题
1. 什么是《山海经》?
《山海经》是古代中国的一部重要文献,全称为《山经》和
《海经》。
它是记载了中国神话传说、地理地形以及神兽怪物等内
容的书籍。
2. 《山海经》分为几卷,各有什么内容?
《山海经》分为经部和经注两部分。
经部包括《山经》和《海经》,经注是对经部内容的注释说明。
- 《山经》分为南山经、北山经、西山经和东山经,记载了中
国各个山脉的地理、景观、动植物等信息。
- 《海经》分为北海经、南海经、西海经和东海经,记载了中
国各个海域的地理、水性生物、神话传说等内容。
3.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
《山海经》的作者不详,它是由多位古代文人陆续编纂而成的。
4. 《山海经》的价值和作用是什么?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具有以下价值和
作用:
- 了解古代神话传说:《山海经》中记录了丰富的神话传说,
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与想象力。
- 研究古代地理:《山海经》中对地理地形的描述有很高的价值,能帮助研究古代地理知识。
- 研究古代动植物:《山海经》中有大量关于动植物的描述,
对于研究古代动植物学有重要意义。
- 文化研究:《山海经》中蕴含着深厚的古代文化,可以为文
化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
5. 你对《山海经》的看法是什么?
《山海经》是一部宝贵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下了中国古代地理、动物、神话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丰富想象力都
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它也是研究古代地理和文化的重要资料,有
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研究古代中国。
古籍《山海经》之山经·南山经介绍
古籍《山海经》之山经·南山经介绍山经·南山经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
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
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
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能够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
其阳多赤金。
其阴多白金。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能够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
多水,无草木。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
食之无肿疾。
又东三百里曰亶爰之山。
多水,无草木,不能够上。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曰基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
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鵸鵌,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青护-言]。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
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
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
汉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
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莹为席。
南次二山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东望长右。
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
《山海经》的史料价值
《山海经》的史料价值早在文字和历法出现以前,聚居在中国各地的人类各自都有许多关于其先民的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产生的基本原因,是基于“对自然力量力量的崇拜以及对人格化的神灵和伟大主宰的模糊概念--想象力。
中国的神话传说虽然产生很早,但用文字记录下来却很晚;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仅数量少,而且缺乏系统的专门著述。
数千年来流传着的神话传说,基本上凭借着《山海经》、《楚辞》以及诸子著述片片断断地保存下来。
而这些神话故事,为我们了解远古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史料。
神话传说中的历史,差不多包括了人类起源、野蛮时代乃至氏族公社的整个客观过程。
下面我们就通过对这些神话的分析,考察远古时期生物和社会情况。
一、关于远古生物的记载《山海经》一书,司马迁谓之:“所有怪物,余不敢言”,就让我们以今传本《山经》5卷、《海经》13卷的顺序经历一番研究,从中见识一下古生物。
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所谓的怪物,它们“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以及其它们与怪鱼、白玉、蝮虫、怪蛇、怪木等生活在一起龙蛇混杂的画面。
不仅如此,在他们的周围还夹杂着其它奇怪的生物。
在《南山经》中,这些奇怪的生物就有:阳之山的“鹿蜀”,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
柢山的“鲑”,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擅爰之山的“类”,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基山的“犭尃訑”,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佩之不畏。
基山的“尚付”,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食之无卧。
我们接着看招摇之山的记载: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走进《山海经》
作为华夏子孙不可 不知的神异之作 《山海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走进《山海经》
走进《山海经》
作者疑云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神话传说的地 理著作。旧传是夏时的大禹、伯益所作。 近代研究者则认为其书成于战国初年到西汉初 年这一时期,作者非一人。其中有4卷为后人增补作 品。最初的撰写人很可能是就是夏代的伯益。 也可能是一部述图(《山海图》)之作。
走进《山海经》
版本问题 《山海经》的今传本最早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 子校刊而成的,后经历代多位文人学者为其作注,形 成多种版本流传于世。
版本太多啦!
走进《山海经》
主要内容 全书共18卷,分为《山经》5卷(《南山经》、《西山 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 ,《海外经》 4 卷(《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外北经》、《海外东经》) 、 《海内经》4卷(《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北经》、 《海内东经》),《大荒经》4卷(《大荒东经》、《大荒南经》、 《大荒西经》、《大荒北经》),《海内经》。
《山海经》有多牛?
1、文学之源:《山海经》开启中国文脉中的“妖 鬼情怀”;里面的大量神话传说,给后世文学提供 了充足的养料。(《封神演义》《西游记》和《聊 斋志异》乃一脉相承之作) 2、《山海经》已然成为玄幻片的灵感富矿,“搭 建”多部玄幻作品框架; 3、《山海经》为科学家提供了一扇了解远古人类 生活的窗户; 4、《山海经》可能改变人类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
传说,四千多年前黄河泛滥,中游的龙门山堵塞了河水的 去路,奔腾东下的河水常常溢出河道,造成水灾。禹受命治水, 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中,保护了一方水土。 因治水造福百姓,被后人称为大禹,意为伟大的禹。
“陇上书圣”——成清先生
“陇上书圣”——成清先生成清,号陇上书圣,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人。
现在退休后在家精研书法。
1974年秋季,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
受祖、父辈熏陶,从小酷爱书法,研习书法艺术近40年。
师从欧阳中石先生,并得到沈鹏、刘炳森、林岫诸名家的精心指导,尤擅楷书。
书作崇尚古朴自然、雄浑博大的书风,追求潇洒奇逸而又典雅凝重的意趣。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展览、大赛,并多次获奖;被编入多种书法作品集、纪念册,或被博物馆、艺术馆、书画院收藏,勒石于多处碑林,并在全国多种报刊上发表中文名:成清别名:陇上书圣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性别:男1个人简介成清,号陇上书圣,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人。
现在退休后在家精研书法。
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
197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
师从欧阳中石先生,并得到沈鹏、刘炳森、林岫诸名家的精心指导,尤擅小楷。
被称为“陇上书圣”。
2成就影响成清,号陇上书圣,现在退休后在家精研书法。
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
1197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
受祖、父辈熏陶,从小酷爱书法,研习书法艺术近40年。
师从欧阳中石先生,并得到沈鹏、刘炳森、林岫诸名家的精心指导,尤擅小楷。
书作崇尚古朴自然、雄浑博大的书风,追求潇洒奇逸而又典雅凝重的意趣。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展览、大赛,并多次获奖;被编入多种书法作品集、纪念册,或被博物馆、艺术馆、书画院收藏,勒石于多处碑林,并在全国多种报刊上发表。
《甘肃日报》、《甘肃工人报》、《甘肃农民报》、《兰州日报》、《兰州晚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甘肃电视台、兰州电视台、兰州有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进行了新闻或专题报道。
个人传略被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家辞典》等辞书。
个人书法艺术简介和作品还被收录在新华网甘肃频道书画网上。
古今中外九种三大奇书
古今中外九种三大奇书一、上古三大奇书《山海经》与《易》、《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
它有如下几个特点:述图之书、远古史料书、记述了与东方夷族的关系、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时的顺序不同。
第一,《山海经》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
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
马倡议也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 刘宗迪写道:“《海经》的荒诞色彩和神话色彩,与这本书的特殊来历息息相关,这本书的来历在古代典籍中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讲,这本书是述图之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先有图,后有书,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
《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间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
实际上,像《山经》那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不可能在图中画出来的,更何况其中还记载了很多动物的声音、习性等等,这些内容又如何能用图画表现出来呢?除非古时候已经有了现在这样的多媒体技术。
不过,《海经》所凭借的图画早就佚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那只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增补的,与我说的古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
《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
2023年《山海经》读书笔记_3
2023年《山海经》读书笔记2023年《山海经》读书笔记1最近,我读了彩图全解《山海经》,这本书分为《山经》和《海经》,是先秦时代的古书,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神话”。
这本书里介绍的是一个个神话故事,比较有名的有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等,这些故事非常神奇精彩,故事中还有好多奇形怪状的动物、神仙,比如三足鳖、蛇身人面像,还有凤凰。
《山海经》里,我最喜欢的国家是氐人国,因为那里的人都有美人鱼一样的尾巴,非常好看。
印象最深的形象是西王母,我猜大家印象中的她应该是貌美如花吧?可真实的西王母长了又尖又白的虎牙和长长的指甲,还有一条又长毛又多的尾巴,有点吓人哦!《山海经》里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精卫填海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种鸟,叫精卫鸟,传说她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的化身,有一次她想去看看东海的样子,就坐着小船去了东海。
可是,海上突然起了风暴,海浪吞没了小船,淹死了她,精卫痛恨大海夺去了她的生命,就一直口衔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平东海,这个故事表现了她不畏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我们要学习精卫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本书里有古人智慧的'结晶,值得大家读一读,你们喜欢这本书吗? 2023年《山海经》读书笔记2喜爱精怪的我,最近读了一本堪称精怪书中无法超越的经典,那本书就是《山海经》。
打开书的那一刻,仿佛打开了另一个奇幻世界。
《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而“山经”和“海经”又各有分支。
《山海经》主要描写了地点、人、兽、神、植物,每个都是奇幻绚丽,各具特点的。
至于如何瑰丽而动人心魄,原谅我就不在这里剧透了,我只想谈谈读后的感受。
有人说,那些奇境幻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不是真实的,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从《山海经》创作的先秦时期到现在,在中国乃至地球上,有多少物钟消失,又有多少动物进化成跟原来截然不同的样子?它们曾经在原野上奔腾,在大海中穿梭,可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我们只能在《山海经》这样的书中读到它们奇异美丽的身影。
学生《山海经》名著读后感(精选7篇)
学生《山海经》名著读后感(精选7篇)学生《山海经》名著读后感【篇1】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书籍在闪烁,它们犹如悬挂在天空的小星星。
虽然渺小,却挡不住那耀眼的光芒,吸引着无数人灼热而又坚定的目光。
有这么一本书,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想象力丰富,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探索、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它被世人铭记,而它的作者却无人知晓。
但我相信,他的灵魂与这部作品在一起,永垂不朽。
这部作品犹如青松,屹立在文学界的顶峰,它的名字是——《山海经》。
《山海经》中的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故事写了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手杖化为桃林的神话故事。
故事中的夸夫是一位英勇无的人物,他向太阳挑战,与太阳竞逐,口渴了,一口气喝干了黄河、渭水,还不能解渴,又“北饮大泽”还没有赶到,就已经渴死在半路上。
但是,他的精神无疑是不会消失的,他遗弃的木杖,竞神奇的化为了一片能供行人乘凉,果实能解人饥渴的桃林。
故事充满了浪漫雄奇的英雄主义色彩。
这个故事流传之远,对后世影响很大,夸父追日的故事已成为一种英勇顽强、不屈奋斗的精神。
激励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
精卫是炎帝的女儿,因炎帝太忙的太忙,所以独自乘船来到太阳边,不想却被溺死。
精卫死后化作一只鸟,对着大海说,“我要把你填平,不会再让你残害无辜的生命”。
大海轻蔑的看着精卫,而精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和他丈夫儿子填着海。
时间一久,大海开始缩小。
最后把大海被填平了,精卫填海的故事正印证了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被夸父无畏的英雄气概所震撼,也为精卫那坚持不懈的精神赞叹。
我敬佩后羿,因为天下原本有十个太阳,后羿看到天热的天气,民不聊生,便举起弓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为民造福。
读一本好书,不仅仅是读透它,更重要的是要尽自己所能去参透作者藏在这本书背后的那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或许有一天你放下这本书,闭上眼细细品味时,你就会发现,书中所说的道理,所体现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成清墨宝——成清临摹《论语.阳货篇》
成清墨宝——成清临摹《论语.阳货篇》■■导读■■成清墨宝拥有全网最全的小楷作品,现在网上有很多书画交易的网站,可信度都不大高,字画作品质量最好的还是成清墨宝,在成清墨宝上淘得字画的消费者普遍认为成清墨宝的小楷书法作品不错!■■成清墨宝简介■■成清墨宝_国家一级书法家成清作品展示,全网独家纯小楷作品!中国书法艺术品交易,中国小楷书法展览,中国书画收藏,中国名人笔墨真迹,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中国书法,名人小楷,居家装修书画,书法作品展览,字画收藏,名人书法定制。
成清墨宝小楷书法收藏。
■■成清墨宝作品详情■■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佛肸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如何读《山海经》?其精髓在哪里?
如何读《山海经》?其精髓在哪里?海经是地图啊,当然要一边读、一边考证、一边旅行啊。
下文是我2013年暑假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找山海经里面第一座——招摇之山的经历。
0、实践缘起实践缘起于《山海经·南山经》第一段文字: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实践的目的就是找到经文中的“招摇之山”。
1、前期文献调研从本质上讲,此次实践活动更偏向于学术研究而不是认识社会。
《山海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古籍,对其所进行的研究,重点必然放在文献调研上。
而为了确定《山海经》首篇所提到的招摇之山的具体方位,我们需要通过文献调研解决3方面的问题。
第一,山海经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第二,前人对于招摇之山的地理方位的考证如何;第三,招摇之山相关物产的考证情况。
1.1山海经背景简介1.1.1山海经基本情况山海经是先重要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
容包罗万象,主要记述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产、巫术、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容,其中的矿物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此外,《山海经》还保存了夸父逐日等不少远古神话传说。
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山海经》真正作者,前人多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向、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而具体成书年代与作者已无从考证。
近代学者已形成确论:该书不出一人一时之手。
1.1.2山海经容性质对《山海经》容性质的认识,历代说法不尽相同。
《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形法类,而秀(即歆)则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博物著作。
西晋郭璞很推崇《山海经》,认为它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献。
《山海经》
地理环境描述
鹊山
共六座山,主要分布在东海之滨,山势高峻,多森林和怪石。
南次二山
共十二座山,分布在鹊山以南,主要地形为山地和丘陵,有丰 富的矿产资源。
南次三山
共十六座山,分布在南次二山以南,地势较为平缓,多河流和 湖泊,生态环境较好。
重要动植物资源
《山海经·南山经》中描述了许多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如鸟类 中的鸾鸟、凤凰、象鸟等,兽类中的豹、熊、老虎等,以及 鱼类、蛇类、草木等。
文化价值
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特点。
03
《山海经·南山经》
概述
1
《山海经·南山经》为中国古代地理著作,主要 描述了南方三个山系的自然风貌和神话传说。
2
南山经分为三个山系,分别是鹊山、南次二山 和南次三山,共有三十八座山,这些山的位置 和方向在现实中均有对应。
3
《山海经·南山经》的语言风格以四言为主,内 容结构较为简单,主要包括山川、动植物、矿 产等自然资源的描述。
01
02
03
动物资源
记录了多种珍稀或具有代 表性的动物,如白虎、朱 雀等;
植物资源
介绍了多种具有象征意义 的植物,如桃树、竹子等 ;
生态特点
描述了这些动植物的生态 环境及特点。
奇异事件及神话传说
奇异事件
记录了一些神奇的自然现 象,如地震、陨石等;
神话传说
涉及多个著名神话传说, 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
神话传说
涉及了许多神话和传说故事,如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这 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信仰和文化传统,也为研 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海经》
《海经》是《山海经》的另一重要部分,主要描述了东海、南海、西海等海域的神奇景象 、神话传说和异国风情。
神秘古书《山海经》,里面都有哪些山?
神秘古书《山海经》,里面都有哪些山?本文导读:《山海经》中的《山经》占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内容杂乱,充溢奇特又与实际敬而远之,解读起来当然十分困难,以至于有人以为其间的“西山经”写的是美洲大陆西岸包含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在内的科迪勒拉山系,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读。
《山经》部分触及的山真可谓不可胜数,不可胜数,其间的绝大多数咱们都没听说过,要想完全解读肯定是不可能完结的使命,但咱们能够根据我们了解的山以及河海湖泊做出大体的判断。
《山经》包含五部分,分别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其间包含我们了解的信息最多的是“西山经”、“北山经”和“中山经”。
“西山经”中说到了华山、阴山、天山、昆仑山等山脉,屡次呈现渭河,黄河也谈到了几次,别的还触及了泾水(渭河的重要支流,“泾渭分明”一词即与之有关)和汉水,因而咱们能够得出这样的定论——“西山经”写的是晋陕之间的黄河以西、秦岭以北的山脉。
“西山经”中讲到了一座大时山,说此山山南有涔水,注入汉水,山北有清水,流入渭河。
很明显,大时山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水岭的一部分,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的一段。
在“北山经”呈现的名山有北岳(恒)山、太行山、王屋山、燕山,为人熟知的河流则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清漳水、浊漳水,别的,其间谈到的河流简直都是最终汇入渤海,清楚明了,“北山经”和山西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详细说,这部分描绘的是晋陕之间的黄河以东、太行山燕山一线以西以北的山脉。
“东山经”中呈现的山为人熟知的很少很少,但其间有鼎鼎大名的泰山,并且其间说到在无皋山上往东可远眺扶桑(古代我国以东的岛国,一般以为是指日本),所以,笔者揣度“东山经”写的是黄河下流以东,长江以北的山脉。
之所以以为“东山经”讲的是长江以北的山,是因为“南山经”中呈现了太湖。
“南山经”和“东山经”相同包含着许多我们都不了解的信息,其间的山简直没有一座是人们所熟知的,但这一部分说到的河流大都注入南海,并且有一条河名为佐水(古代“佐”同“左”),和广西西南部的左江极为类似,因而,笔者得出的定论是——“南山经”首要写的是长江以南的山脉,但归于华中地区的湖南应该除外。
先秦古籍《山海经》的魅力和现代意义
先秦古籍《山海经》的魅力和现代意义发布时间:2021-03-29T10:55:29.817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3月下作者:赵嘉盟[导读] 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山海经》这本书最初的印象来自于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
遥想当初,看到这篇文章后,我也被鲁迅先生所描述的事物所动心,在《山海经》中竟有无数的新奇事迹和灵异禽兽,所以当即便一头扎进图书馆里找寻《山海经》这本书,在图书馆中,很多种版本的山海经使我眼花缭乱,这是我第一次为书而着迷,也是我读书的开端。
辽宁沈阳城市学院赵嘉盟 110100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山海经》这本书最初的印象来自于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
遥想当初,看到这篇文章后,我也被鲁迅先生所描述的事物所动心,在《山海经》中竟有无数的新奇事迹和灵异禽兽,所以当即便一头扎进图书馆里找寻《山海经》这本书,在图书馆中,很多种版本的山海经使我眼花缭乱,这是我第一次为书而着迷,也是我读书的开端。
最终一本带有彩色插图的山海经进入我视野后,我的双眼像两把刀子一样,插进厚重的书页中拔不出来。
当然图和文字相比较,年幼的我对于文字当然丝毫不感兴趣,但是图片给我留下的印象就足以让我铭记终生、久久不可忘怀。
其中文字晦涩难懂,拗口难读,我只能把它当作一本小人书来看,只赏画而弃其文,神怪仙兽之外,我再难获取更多。
陶渊明先生曾云:“泛览《周天传》,流观《山海图》”这也是我用来享受生活,感受文学的一种消遣,但中国上古之文又岂能泛泛,待到我再次重读,才不得不拍案叫绝,感慨之精妙。
在当代的文学和艺术市场中,对于《山海经》一书的价值评价一直存在极大的争议,一派认为其凝结古代民间文艺之精华,能够充分展示中国文艺的古朴魅力,另有一派表示其内容简单,描绘虚幻,是一种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作品。
在这里笔者先不谈及自我的观点,其实早有先智之士发表过高见、进行过研究,周振鹤在《历史中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历史》一文中做了评判:神话传说、坊间小说以及民间故事都算作是文学,这是毫无异意的,文学也算着历史,并且是历史研究领域的拓展,从中我们能发现真实历史的身影。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_《山海经》原文_逐句_注释_翻译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
[门豖(内外)]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
【出处】
本句出自主页> 第一卷南山经> 南次二经>
【原文】
1.18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②。
[门豖(内外)]水出焉③,而南流注于虖勺④,其中多黄金。
【注释】
①三坛:像三个重叠的坛子。
②青雘(huò):可做青色颜料的矿物。
③[门豖(内外)](shǐ)水:水名。
④虖(hū)勺:水名,疑为浙江境内的富春江。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有座成山,此山为四方形,像三个重叠的坛,此山多金和玉,山下有很多可作青色颜料的矿物。
[门豖(内外)](水发源于此,向南流入虖勺,水中多黄金。
《山海经》读书分享PPT
贰 《山海经》主要内 容
【饕餮】读音tāo tiè
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 兽 。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羊身,眼睛 在腋下,虎齿人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 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 后被撑死。后来形容贪婪之人叫:“饕餮”。
贰 《山海经》主要内 容
【獬豸】 xièzhì
贰 《山海经》主要内 容
【异兽】九尾狐
【原文】 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 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医药?类似记载甚多) 【译文】 青丘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 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吞食人; 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
贰 《山海经》主要内 容
【异兽】蠃鱼
【原文】 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①;蠃鱼,鱼身而鸟翼,音 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占卜?类似记载甚多) 【注释】 ①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 邽山,蒙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 鱼,长着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 会有水灾。
《山海经·海外南经》:“比翼鸟在(结匈国)其东, 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又山 海经《西山经》:“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 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 水。”
《山海经》中的音乐批评撷英
■明言《山海经》中的音乐批评撷英《山海经》[1](诞生年份不详),志怪古籍,被誉为“荒诞不经的奇书”。
关于作者,古人认为该书是由“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前人认为乃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后传世。
现多认为,该书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可能是由战国中后期至汉代初中期楚国(或巴蜀人)集体成果累积而成。
全书现存18篇,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其余篇章内容散佚。
《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诸如: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与人文传说(诸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远古寓言故事与神话传说)。
《山海经》的版本较多,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山海经》的书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大宛传》:“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
这表明在太史公之前,《山海经》的文献记载早已存在。
结合文本内容、语言记述等情形,或许可以发现史上的诸多“牛人”(诸如:老子、庄子、秦始皇、屈原、《吕氏春秋》作者群体等)都读过《山海经》。
这是因为:老聃曾长期担任周朝“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他应该阅读并整理过《山海经》;庄周也可能读过《山海经》,因为《庄子》篇中大量浪漫主义的想象,灵感应该获益于《山海经》中的此类记载;秦始皇或许是因为受书中记载神话传说的影响,在秦帝国建立以后对海外求仙之道,笃信不疑、孜孜以求;《吕氏春秋》里面有大量与《山海经》相同的内容;屈子辞赋有许多内容,也与《山海经》一致。
在《山海经》中,也有大量的文字记载涉及到上古时期音乐活动。
其中对音乐事项的记录与评价,都是基于原始音乐的审美经验与价值取向而进行的。
一、《山经》中的批评片段在《南山经》的“山志”中,记载了方圆一万六千三百八十里范围内四十座山,其中有这样几段神兽歌唱能力的记载与评价的文字: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清墨宝——成清临摹《山海经.山经.南山经》
■■导读■■
成清墨宝拥有全网最全的小楷作品,现在网上有很多书画交易的网站,可信度都不大高,字画作品质量最好的还是成清墨宝,在成清墨宝上淘得字画的消费者普遍认为成清墨宝的小楷书法作品不错!.
■■成清墨宝简介■■
成清墨宝_国家一级书法家成清作品展示,全网独家纯小楷作品!中国书法艺术品交易,中国小楷书法展览,中国书画收藏,中国名人笔墨真迹,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中国书法,名人小楷,居家装修书画,书法作品展览,字画收藏,名人书法定制。
成清墨宝小楷书法收藏。
■■成清墨宝作品详情■■
山经·南山经
作者:佚名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多桂多金玉。
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丽 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
金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
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
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
其阳多赤金。
其阴多白金。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
多水,无草木。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
食之无肿疾。
又东三百里曰亶爰之山。
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曰基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
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为畏。
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鵸鵌,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青护-言]。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
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
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
汉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
首。
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莹为席。
南次二山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 东望长右。
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
其中多白玉,多丹粟。
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
无草木,多水。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
其阳多玉,其阴多金。
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见则县有大繇。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
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
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
无草木,多金玉。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
北望具区,东望诸 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苕水出于其阴,北流至于具区,其中多鮆鱼。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
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 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
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
无草木,多沙石,湨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列涂。
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
无鸟兽,无水。
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
又东四百里曰洵山。
其如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羊而无口,不可杀也,其名曰䍺。
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之泽,其中多芘蠃。
又东四百里曰虖勺之山。
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荆杞。
滂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
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
上无草木,多金石。
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
无草木,多博石,无玉。
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
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
其祠:毛,用一壁瘗,糈用稌。
南次三山之首,曰天虞之山。
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
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
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
其上多金玉。
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
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
无草木,多水,多白猿。
泛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勃海。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
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虫。
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
无草木,多水。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
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又东五百里曰鸡山。
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
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
其中有鱄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
无草木,多火。
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
有鸟焉,其状如袅,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白䓘,可以血玉。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槀之山。
多怪兽,多大蛇。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
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
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鵷雏。
凡南次三山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
其神皆龙身而人面。
其祠皆一白狗祈,稰用稌。
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