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
轨道交通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学院:科信学院专业班级: 交通1321班姓名: 吴明健学号: 130242109 指导教师: 郭延华中国轨道交通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以江苏省为例吴明健1,郭延华*(1.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 056038)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阶段。
在轨道交通迅速发展的这几年里,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将以在全国范围内轨道交通发展走在前列的江苏省为例,分析其已有和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得出的结论可为全国轨道交通的规划发展发挥借鉴作用。
关键词:轨道交通;潜在问题;解决对策;规划发展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Rail Transit—Taking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Wu Mingjian1 ,Guo Yanhuao1(1.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ebei Handan 056038, China)Abstract: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strength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need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il transit ushered in a new stag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portation in recent years, it emerges a lot of problems, this article will go to the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portation in the country in the forefront of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alyzing the existing an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e conclusions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rail transit planning.Key words: rail transit; potential problems; solution methods; transit planning城市轨道交通(Rail Transit)是城市地下铁路(地铁)、轻型轨道(轻轨)、单轨交通、有轨电车、高速磁悬浮列车和市郊(郊区)列车(通勤列车)等轨道交通的总称,是指城市中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它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待点已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可,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良方[1]。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一、形势与需求 (1)二、思路和目标 (3)1.总体思路 (4)2.战略目标 (6)三、重点任务 (9)1.瞄准战略目标,实施重大专项 (9)2.面向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 (13)(1)优先发展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 (13)(2)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16)(3)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公益性技术研究 (20)(4)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先进适用技术推广 (23)3.把握未来发展,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25)(1)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 (26)(2)稳定支持基础研究 (32)4.强化共享机制,建设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 (36)(1)加强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设 (36)(2)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37)(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37)5.实施人才战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38)6.营造有利环境,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 (40)7.突出企业主体,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41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42)(2)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44)(3)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44)(4)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45)(5)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46)8.加强科技创新,维护国防安全(略) (47)四、保障措施 (47)1.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47)2.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48)3.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激励政策 (49)4.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 (49)5.形成新型对外科技合作机制 (50)6.完善科技法律法规体系 (52)7.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 (52)8.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 (53)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开局阶段。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检查评估调查问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为了推进《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科学制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国家科技部正组织开展《规划纲要》在“十一五”期间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工作。
调查问卷是客观、科学地检查评估《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重要依据。
您的回答将对促进《规划纲要》顺利实施和科学制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敬请如实填写,谨致谢意!《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工作组2009年10月填写说明1、本试卷共包括38道题目,请如实填答。
2、请将所选答案填入题中横线上,或直接在选项字母上划勾。
3、所有调查资料将只用于本次评估工作,不作其它用途。
4、在回答问题之前,请您如实填写《个人信息表》。
个人信息表1、您认为“十一五”期间《规划纲要》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情况如何?A 好B 较好C 一般D 不太好2、您认为《规划纲要》实施三年来的总体效果如何?A 好B 较好C一般D不太好3、您所在省(市、区)的科技发展规划与《规划纲要》的衔接程度如何?A 好B 较好C 一般D 不太好4、《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您所在省(市、区)推进自主创新的力度与以前相比____A 有很大增强B 有所增强C没有增强 D 有所减弱5、您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对《规划纲要》的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___(请选最重要的三项)A领导重视程度 B 部门合作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C 宣传力度D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E 决策的科学性F 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的有效性G诸如经济、社会、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因素H 其它(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您对所在省(市、区)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服务水平做出评价。
(1)是否有专门的政策服务机构?A有B没有(2)政策宣传是否广泛?A广泛B一般(3)实施细则是否明确?A明确B一般C不明确(4)操作流程是否简便?A简便B一般C比较复杂(5)政府服务是否到位?A到位B一般C不到位(6)政策优惠能否兑现?A兑现B基本兑现C难以兑现7、您认为下列各项政策对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①②③④⑤⑥A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B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C政府采购 D 消化吸收再创新E金融支持 F 知识产权战略8、您认为《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在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将集中攻关13个重大项目
研 发 高可 信 网 络 服务器 操作 系统 、 下 代 桌 面 Ln x操 作 iu 系统 、智 能型 数 据 库 管 理 系 统 、网络 中间 件 、集 成应 用 开 发 平 台等基 础核心 软件 , 拥 有 一 批 自主知 识 产 权 , 动 软 件技 术 快速 发 展 。 推 研 发 安 全 自主 的 电 子 政 务 、 电 子 商 务 、 市 信 息 化 、 业 信 城 企 息 化 、 业 信 息 化 、 务 信 息 化 农 服 等信 息 化 支撑 软 件 。 研 发 构 件 化 的 嵌 入式 操 作 系 统 和 面 向智 能 手 机 、数 字 家 电 、 汽 车 电子 等 领 域 的 嵌 入 式 软 件 平 台 , 重 与 集 成 电路 技 术 的 结 注 合 , 成 互 动 发 展 ; 入 研 究 构 形 深 件 、 件 化 软 件 开 发 和 构件 库 管 构 理 技 术 , 发 拥 有 自主知 识 产 权 研 的 规模 化 软 件 开 发 工具 , 高 我 提 国软件 产 出率 。
1集 成 电路 .
务平 台 ,完善 集 成 电 路 设 计 产 权 的交 易 服 务 市 场 体 系 ,营 造 良 好 的集 成 电路 技 术 研 发 和 服 务环 境 。 2软 件 .
研 制 符 合 我 国 信 息 化 水 平 、 足 信 息 化 建 设 所 满 需 的服 务器 用 6 4位 C U P。
选 择 制 约我 国信 息产 业 发 展 的 战 略 性 基 础科 技 领 域 , 立集 成 电路 、 件 和 新 型元 器 件 等重 大 项 目进 行 集 中 攻 设 软
关 , 争实现 阶 段 性 突破 。 力
基 于构 建先 进 的 国 家信 息 基础 设 施 和 推 进 三 网融 合 的 需要 , 考虑 到 自身 的 潜 在产 业规 模 , 立 高 清晰 度数 字 并 设 电视 、 带无 线移 动通 信 、 宽 下一代 网络 、 网络 和 信 息安全 、 家庭 网络 与智 能 终 端 等 重大 项 目, 力争 实现 重点 突破 。 面向 国 家信 息 化 建 设 的需 求 , 立 汽 车计 算平 台 、 业 信 息 化 平 台和 智 能 交 通 系统 等 对 国 民 经济 与社会 发展 具 设 农
国内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实践与经验
国内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实践与启示摘要:在我国加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的大背景下,大力建设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平台,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本文对我国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江苏苏州电子信息产业质量与可靠性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和实践,从科技创新平台需求出发,研究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机制、服务模式等,希望为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实践;启示一、背景:“十五”以来,在信息产业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我国科技创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正逐步成为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的主力军,政府科技工作的有力支撑。
2006年8月信息产业部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提出到“十一五”末,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为全面加强对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支撑,大力发展建立发挥政策引导,营造创新环境。
明确提出信息产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包括信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等5个主要服务平台。
对于共性技术的定义,国内学者张振刚认为共性技术作为“竞争前阶段”的技术,具有准公共品的性质,其衔接了基础研究和面向市场的商业技术开发,能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行业,是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和基础, 具有很强的经济带动作用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在共性技术研究成果上,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生产或产品需要进行后续的商业化研发,形成企业间相互竞争的技术或产品。
共性技术是对整个服务外包有重大影响的技术,这类技术影响面广,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对整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整体的技术积累、产业整体的质量水平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
历年新兴产业扶持政策梳理
中国历年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梳理中国历年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梳理,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开始加速,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
以下为部分关键时间节点及其对应的主要政策:1. “十五”计划(2001-2005年):-开始提出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并支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与环保技术等领域的发展。
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将新能源、信息网络、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资源环境等作为优先主题,加大科研投入和产业化支持力度。
3.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强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领域。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年):-正式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确定了前述七个重点发展方向,并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扶持措施。
5.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
6. 《中国制造2025》(2015年):-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战略,鼓励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引导和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发展。
7. “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明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
8. 新时代促进集成电路、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2020年):-出台了针对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这些核心领域的自主可控和快速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目录一、序言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1.指导方针2.发展目标3.总体部署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1.能源(1)工业节能(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2.水和矿产资源(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7)综合节水(8)海水淡化(9)资源勘探增储(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12)综合资源区划3.环境(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4.农业(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20)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23)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25)现代奶业5.制造业(2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27)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28)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29)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30)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31)基础原材料(32)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33)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6.交通运输业(3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35)高速轨道交通系统(36)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37)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38)智能交通管理系统(39)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4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42)高效能可信计算机(43)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44)数字媒体内容平台(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46)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8.人口与健康(4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48)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49)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5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5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52)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56)城市信息平台10.公共安全(57)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58)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59)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60)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61)生物安全保障(6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11.国防四、重大专项五、前沿技术1.生物技术(1)靶标发现技术(2)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3)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4)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5)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2.信息技术(6)智能感知技术(7)自组织网络技术(8)虚拟现实技术3.新材料技术(9)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10)高温超导技术(11)高效能源材料技术4.先进制造技术(12)极端制造技术(13)智能服务机器人(14)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5.先进能源技术(15)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16)分布式供能技术(17)快中子堆技术(18)磁约束核聚变6.海洋技术(19)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20)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2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22)深海作业技术7.激光技术8.空天技术六、基础研究1.学科发展(1)基础学科(2)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2.科学前沿问题(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7)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9)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10)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蛋白质研究(2)量子调控研究(3)纳米研究(4)发育与生殖研究七、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十、人才队伍建设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要求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国务院据此制定本纲要。
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部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部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7.10•【文号】建科[2006]172号•【施行日期】2006.07.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部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的通知(建科[2006]172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部属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建设事业整体科技水平,我部组织制定了《建设部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加强协调,统筹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工作,促进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附件:建设部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六年七月十日建设部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是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切实组织实施好《科技规划纲要》,对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为在建设领域落实《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建设事业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入学习《科技规划纲要》精神,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制定这一时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迅速提升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有力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信部科[2006]309号前言2l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领域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其重要作用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并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十五”期间,我国重视自主创新,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入,科研条件和环境得到逐步改善,技术研发带动产业化进程加快,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信息技术创新工作受到国家和全行业的高度重视。
集成电路设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开发取得较大进展,网络和通信技术及应用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国产万亿次大规模计算机系统相继问世,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数字音视频技术研发成果丰硕。
但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还存在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尖端型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约束矛盾,走科学发展之路。
以此为出发点,党中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为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求,必须以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为战略主体,持续突破核心技术,掌握关键技术,由资本和劳动力驱动转向科技引领的发展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根据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结合建设电子强国、电信强国的目标,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础上,特编制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
一、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我国信息产业的科技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与产业由大到强的战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坚持服务国家目标、引领产业发展、市场技术互动、统筹规划协同的指导思想,持续突破核心技术,全面掌握关键技术,以点带面,逐步实现信息产业科技的整体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意见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4.30•【字号】甬政发[2007]36号•【施行日期】2007.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意见(甬政发[2007]3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精神,为进一步加快我市软件产业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重要性和紧迫性。
软件产业(含现代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作为一种“无污染、微能耗、高效益”的产业,软件产业不但能大幅度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且自身也能形成庞大经济规模。
大力发展软件产业,有利于宁波在高新技术产业前沿占据一席之地,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有利于全面促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带动金融、会展、物流、商业、商贸等第三产业全面升级;有利于促进人才集聚,改善城市人口素质;有利于提高城市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
近年来,我市软件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3-2006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年度增长幅度均达到50%以上,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产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缺乏、创新能力较弱、软件人才短缺、软件园区建设相对滞后和市场环境不够规范等问题。
因此,全市上下要切实提高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把发展软件产业放在突出位置上,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创造有利于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十一五”展望
维普资讯
“ 十一五”规划 :政策解读
为 不 断 提 高 自主 创 新 能 力 .实 现 建 设 电信 强 国 、 电子 强 国 的 目标 在 8 月 3 召 开 的 信 息 产 业 科 技 创新 会 议 上 , 0号 信 息 产 业 部 颁 布 了 《 息 产 业 科 技 发 展 信
十 一 五 规 划 及 2 2 年 中长 期规 划纲 要 》 00 ( 下 简称 《 要 》 。 以 纲 )
< 要 》中 指 出 , 十 一 五 期 间 , 纲 要 面 向 国 民 经 济 与社 会信 息 化 服 务 以 电 子 政 务 、电子 商 务 、农业 信 息 化 、企 业 信 息 化 、 市 信 息 化 及 服 务 业 信 息 化 为 城 对 象 , 以利 用 信 息 技 术 促 进 政 府 管 理 、 服 务 和应 急 能 力 的提 高 制 造 业 企 业 竞 争 力 的 提 高 .农 业 信 息 网 络 体 系 的建
一
关 .力争实现阶段性突破 . 缩小与国际先进 水平 的差距 . 掌握一批关键技术 拥有
-
 ̄ : 核 心 专 利 与标 准 , 面 增 强 对 信 息产 业 发展 的支 撑 . 本形 成 自主可 持 续 发 展 L L 全 基
代 导 航 技 术和 产 品 的 关键 技 术 、 踪 能 力 跟
设、服务个性化和智能化为 目标 ,带动
国 内 自主 知 识 产 权 的信 息 技 术 与信 息产 品 的发 展 。 涉及 的 重 点 技术 包括 : 电子政 务应 用 平 台 技 术 、 电子 商 务 应 用平 台 技 术 、 城 市 信 息 化 技 术 、企 业 信 息 化 技 术 、农 业 信 息 化 技 术 服 务 业 信 息 化 技 术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导 航 遥 测 遥 控 、 遥 感 技 术 被 列 为 < 要 ) 的重 点 章 节 单 纲 独 提 出 ,可 见 其 技 术 的 重 要 性 。< 纲要 ) 指 出 . 重 点 发 展 卫 星 导 航 地 面 系 统 及 要
软件信息技术行业监管体制及主要政策
科技部重点关注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软件产业,产业边界定义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著作权的软件产品,纳入高新技术的软件包含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工具软件和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及著作权的应用系统(软件包)产品。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
2010年
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着力发展高端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
工信部
2012年
到2015年,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突破4万亿元,占信息产业比重达到25%,年均增长24.5%以上,软件出口达到600亿美元。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超过2.5万亿元,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收入比重超过60%;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打造一批著名软件产品和服务品牌。到2015年,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软件企业,产生3到5个千亿级企业;积极承接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提升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和交付能力、管理能力与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工信部
2013年
到2018年,两化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能力普遍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2014年
发展涉及网络新应用的信息技术服务,积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促进定制生产等模式创新发展。加快面向工业重点行业的知识库建设,创新面向专业领域的信息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相关软件研发,提高信息技术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测试评估和信息安全服务水平,面向工业行业应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工业生产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推动工业企业与软件提供商、信息服务提供商联合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水平。支持工业企业所属信息服务机构面向行业和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
全球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产业竞争情况分析政策扶持下中国本土企业将快速成长
全球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产业竞争情况分析政策扶持下中国本土企业将快速成长显示,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来完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芯片的功能设计、综合、验证、物理设计(包括布局、布线、版图、设计规则检查等)等流程的设计方式。
EDA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已在计算机、通信、航天航空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发展历程芯片是智能手机、可佩戴设备、智能医疗设备、无人驾驶汽车的基础,而电子设计自动化在芯片制造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芯片之母”,是电子设计的基石产业,可以说谁掌握了EDA,谁就有了芯片领域的主导权。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EDA市场销售额达72。
3亿美元。
从区域来看,北美地区是EDA技术最为发达的地区,亚太地区则增长最快,市场销售额由2018年的24。
2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30。
4亿美元。
2018-2020年全球EDA行业销售额及增速2018-2020年全球各地区EDA行业销售额及增速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在多个领域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危机,其中对芯片技术领域的制约尤为严重,尽快打破垄断、让芯片关键技术不再受制于人刻不容缓。
对于中国来说,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国产化对于芯片领域的突破意义与光刻机制造同等重要。
2020年,中国EDA行业总销售额约为66。
2亿元,同比增长19。
9%,增速快于全球。
尽管海外三局头仍然占据国内EDA主要市场,但本土EDA企业逐渐发力,崭露头角。
2020年九大华天市占率为5。
8%,在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一,并已经超过另外两大海外大厂Ansys和Keysight。
其次是概伦电子,市占率为1。
4%,位居国内厂商中的第二位。
2018-2020年中国EDA行业销售额及增速2020年中国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竞争格局EDA开发过程涉及计算机、数学、物理、电子电路、工艺等多种学科和专业,EDA技术的不断的突破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技术研发和专利积累才能逐步实现。
国家明确七大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明确七大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提出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加快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明确了未来20年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提出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加快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业内人士认为,规划的出台,将使得与上述领域相关的上市公司从中获得长期利好。
同日,国家发改委还公布了申报2012年国家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安全专项产品测试结果,其中43项目产品通过测试。
优先安排16个重大项目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要选择我国科技发展急需、具有相对优势和建设条件较为成熟的领域,优先安排海底科学观测网、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等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据发改委此前发布的信息,我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括支撑装置和设施,建设过程中将催生出一批高新技术,提高相关产业技术水平,这将直接带动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十一五”期间,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投资建设。
此次会议也提出,要健全协同创新和开放共享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
此次会议要求,要健全协同创新和开放共享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
相关公司获益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在这7项重点科学领域中,每一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都可能到运用新的材料,包括特种金属、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可以说新材料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根基。
相关报告认为,随着“十二五”国内经济转型、“十二五”规划重点转移到战略新兴产业上,新材料本身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和地位将显得愈发重要,同时也将催生更多更广的投资机会。
中移动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法律因素政府对通信行业一直实行适度、有序的竞争政策,在法制建设、互联互通、资费政策的执行、电信的普遍服务机制、网间结算政策等方面的制定和出台,为我国电信行业的发展与竞争,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同时也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更加权威的依据。
(一)政府对通信业的重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等。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也指出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
在国家建设信息化社会的政策环境下,通信行业将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二)农村信息化发展为中国移动开拓农村市场提供了机遇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为中移动大力开拓农村市场,逐步推动“蓝海战略”的实施,提前占领未开垦区域,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环境,也是做负责任企业的重要表现。
农村市场既是当前现实的重点市场,也是未来潜在的大市场。
目前,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电信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农村客户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农村市场已经成为新增市场的主要来源。
(三)三大运营商的重组使中国电信行业进入一个新格局为改变电信业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工信部于2008年5月实施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重组,中国电信行业进入了一个新格局。
通过这次重组,形成三家竞争实力与企业规模相近、全国性的全业务运营企业;国家对新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开展全业务运营将面临不对称管制政策,这将对弱势运营商发展起到扶持作用,弱者发展速度将加快,强者发展将趋稳,一定程度上将增加中移动快速发展的困难。
(四)公用电信网网间结算标准调整进一步限制中移动的快速发展为促进信息消费,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推动电信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用户,工信部决定进一步优化调整公用电信网网间结算标准。
液晶显示领域的GOA技术分析
液晶显示领域的 GOA技术分析摘要:GOA,即Gate Driver on Array或者Gate On Array,是TFT-LCD中的一种设计,基本概念是将栅极驱动器集成在阵列基板上。
本文介绍了GOA技术的原理,将目前存在的GOA技术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分类。
关键词:液晶;显示;GOA;分类;窄边框液晶显示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液晶显示技术在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中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电路是显示面板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栅极驱动器能实现TFT阵列的逐行开启,并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与数据驱动器配合,完成图像显示。
栅极驱动器的结构和设置位置直接影响显示效果,将栅极驱动器集成在阵列基板上(即GOA),形成对面板的扫描驱动成为实现液晶显示器窄边框技术上研究的重点。
1液晶显示器GOA技术介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位于阵列基板上的像素矩阵,以逐行扫描的方式驱动像素矩阵来进行显示。
常见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FT-LCD)的驱动器包括栅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
栅极驱动器的输出信号端与像素矩阵的栅线对应连接,每条栅线与像素矩阵的一行像素连接,在时钟信号的驱动下,依次对每条栅线输出脉冲形式的栅极驱动信号,实现像素矩阵的逐行扫描,进而显示图像。
GOA,即Gate Driver on Array或者Gate On Array,是TFT-LCD中的一种设计,基本概念是将栅极驱动器集成在阵列基板上(见图1(b)),形成对面板的扫描驱动。
GOA技术相比传统的COF和COG工艺(见图1(a)),不仅节省成本,同时由于可以省去栅极方向绑定的工艺,对提升产能极为有利,并提高了TFT-LCD面板的集成度;GOA技术减少了栅极驱动IC的使用量,降低了功耗和成本,是一种绿色技术;另外,由于将栅极驱动器集成在玻璃基板上,可以减小扇出区域和粘接区域面积,满足窄边框的设计要求。
咨询服务公司设计方案
方案五:同时减少站点3、4 目标函数最优解为291
综合整理得:
h
情况 不减站点
减少站点2 减少站点3
最优解
X226
244 237
减少站点4
269
减少站点2、4
293
减少站点3、4
291
方案结果
减少站点3
1
各站点与服
2
务区域的关系以 3
及相关投资量如 4
右图所示。
5
6
总投资量
7
8
237
9
10
11
12
6
——
25
20
——
——
7
——
17
11
——
——
8
——
30
23
19
9
——
——
40
6
45
10
——
——
——
31
36
11
——
——
——
40
10
12
——
——
——
——
31
13
——
——
——
——
21
解:当一个站点都不减少时
h
x 引入0-1变量,并令 ij=
0,当站点i不服务区域j 1,当站点i服务区域j
故当站点i与服务区域j间的投资量为无穷大M时,则可取它对
13
h
1
18 —— 6 —— 22 —— —— —— —— —— —— —— ——
2
25 —— 6 —— 25 17 —— —— —— —— —— ——
4
—— —— —— —— —— —— —— 19 6 31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发布时间:2009-2-13 作者:来源:前言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领域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其重要作用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并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十五”期间,我国重视自主创新,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入,科研条件和环境得到逐步改善,技术研发带动产业化进程加快,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信息技术创新工作受到国家和全行业的高度重视。
集成电路设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开发取得较大进展,网络和通信技术及应用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国产万亿次大规模计算机系统相继问世,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数字音视频技术研发成果丰硕。
但是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还存在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尖端型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约束矛盾,走科学发展之路。
以此为出发点,党中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为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求,必须以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为战略主体,持续突破核心技术,掌握关键技术,由资本和劳动力驱动转向科技引领的发展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根据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结合建设电子强国、电信强国的目标,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础上,特编制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
一、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我国信息产业的科技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与产业由大到强的战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坚持服务国家目标、引领产业发展、市场技术互动、统筹规划协同的指导思想,持续突破核心技术,全面掌握关键技术,以点带面,逐步实现信息产业科技的整体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1.服务国家目标党和国家提出了“…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的发展目标和“本世纪头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
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必须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决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服务业的创新和升级,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使信息技术与网络惠及全民,激发人的创造活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关键信息技术的突破,解决信息网络与系统的自主可控问题,保障国家安全。
2.引领产业发展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推进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中心环节,将掌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提高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建立创新型的发展模式,促进信息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引领产业协调发展,推动信息服务大行业的持续快速成长,促进产业由大到强。
3.市场技术互动全面把握市场牵引与技术驱动的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在中短期内对技术发展的牵引作用,以重大应用带动技术发展;高度重视新技术在长远发展中对新市场需求的催生作用,加快部署战略性新技术的研发。
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业务创新的互动,以业务创新带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以技术的突破为业务创新创造良好条件,并催生新的市场。
4.统筹规划协同针对制约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发展的战略性基础瓶颈和薄弱环节,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加大研发投入,集全国之力实现重点突破。
面向重大应用,从产业层面对重大技术的发展做好整体布局;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制定产业技术政策;打造完整产业链,形成产业群体;创建技术与产业联盟,实现各方协同。
(二)发展思路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一体双翼”,即围绕一个战略主体,选择两大发展方向,逐步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科技的整体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1.一个战略主体: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提升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持久不懈的努力,持续突破核心技术,掌握关键技术,增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由大到强。
——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主线、“政产学研资”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提供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重视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技术发明;——以应用为导向,加快集成创新,大力促进以网络与系统为中心的多种相关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者产业;——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促进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2.两大发展方向:面向发展瓶颈和重大应用两大方向实现技术突破——紧贴战略需求,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紧贴国家战略需求,集全国之力攻关制约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集成电路、软件和关键电子元器件等重大战略性基础科技,超前谋划,以应用为导向,将研发和设计融入网络、装备、整机和系统的建设中,通过持续努力,逐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最终突破发展瓶颈。
——面向重大应用,实现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面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国家信息化建设与重大应用,推进“三网融合”,在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领域,实现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的突破。
(三)发展目标1.“十一五”发展目标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主线,“政产学研资”有机结合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在集成电路、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和电子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阶段性突破,掌握一批关键技术,拥有一批核心专利与标准。
集成电路自给率显著提高,在信息安全和国防安全领域达到70%以上,通信和数字家电领域达到30%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比重明显提高,形成全球市场5%的产业规模和自主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电子元器件科研生产体系,电子元器件技术达到21世纪初的世界水平,基本满足电子整机发展的要求。
面向信息化建设和重大应用,进行业务和技术创新,带动核心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在下一代网络、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数字电视、家庭网络、智能终端、汽车计算平台、无线射频识别(RFID)和传感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内容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应用对技术与产品需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通过自主创新,显著提升信息产业科技的整体水平,初步建立科技引领的产业发展模式,掌握关键技术,形成重点技术领域的突破,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2.2020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在“十一五”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力争基本实现信息产业科技的整体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在重要的信息科技领域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关键产品的基本自给,初步进入信息产业科技先进国家行列,确立科技引领的产业发展模式。
二、发展重点根据信息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战略需求和发展思路,提出未来5~15年以下15个领域发展的重点技术。
(一)集成电路技术重点发展通用的、新结构的CPU、DSP、数/模、模/数转换器、存储器、可编程器件等核心关键芯片;结合SoC 技术的全球发展趋势,重点发展对未来整机发展有重大影响的SoC芯片产品;围绕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数字音视频等SoC的发展,重点部署一批关键IP核产品和EDA产品的开发。
重点技术:——SoC设计技术——纳米级器件及90nm、65nm和45nm大生产工艺技术——微波、毫米波、功率器件及模块等技术——MEMS技术——新型、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技术(二)软件技术优先研制可信网络计算平台,加快发展嵌入式软件、中文信息处理、数字媒体与内容管理软件,以及软件服务,加强软件资源库体系建设。
重点技术:——可信网络计算平台——中文信息处理与智能人机交互——数字媒体与内容管理——嵌入式软件——软件服务技术(三)新型元器件技术重点围绕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数字化家电、汽车电子、环保节能设备及改造传统产业等的需求,发展相关的片式电子元器件、机电元件、印制电路板、敏感元件和传感器、频率器件、新型绿色电池、光电线缆、新型微特电机、电声器件、半导体功率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和真空电子器件。
重点技术:——1005型片式电子元器件技术——片式复合网络和无源集成元件技术——USB连接器、IEEE1394连接器、IC卡连接器技术——声表面波器件和体声波器件技术——高清晰度显像管技术——多层、柔性、柔刚结合和绿色环保印制线路板技术——高传输速率多模光纤技术——高可靠汽车电子传感器技术和42伏汽车电子传感器技术——高音质汽车音响扬声器技术——高档汽车线缆技术——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伺服电机技术——温补、压控和恒温晶体振荡器技术——高分辨率环保、安全监控、传感器技术——新型节能变压器技术和微特电机技术——高精度工业控制传感器技术——新型绿色电池技术——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电力电子器件技术(四)电子材料技术重点发展与元器件性能密切相关的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压电与声光材料、电子功能陶瓷材料、磁性材料、电池材料和传感器材料等;在电子装备及元器件中用于支撑、装联和封装等使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各种复合材料等;在生产工艺与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光刻胶、化学试剂、特种气体、各种焊料、助焊剂等。
重点技术:——半导体材料技术——新型显示器件材料技术——激光晶体材料技术——光纤、光纤预制棒材料生产技术——磁性材料技术——压电晶体材料技术——屏蔽材料技术——磁记录材料技术——陶瓷薄膜材料技术——超薄介质材料技术——电子封装材料技术——工艺辅助材料技术(五)网络和通信技术围绕宽带多媒体、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内容应用、农村通信、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通信等业务,重点开发下一代网络产品、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宽带无线接入/数字集群设备、家庭网关、智能终端、智能信息处理和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设备、宽带多媒体网络设备和数字内容产品。
重点技术:——高性能多业务承载网技术——宽带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业务控制与媒体处理技术——宽带多媒体网络技术——光通信技术——家庭网络技术——智能终端技术——智能信息处理和无处不在的通信网络技术——数字内容与应用开发技术(六)计算机技术重点开发高性能计算、网格计算、面向微处理器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计算和高可信计算等相应产品;开发普适计算、信息打印输出和智能计算等相应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