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合集下载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康 的审美情 趣 . 形成正 确 的价 值观 和积极 的人生 态 出 韩 麦 尔 先 生 力 不 能 支 , l 忍 言 的手 势 含 义 。 于 F不
度 , 语文 教学 的重 要 内容 , 是 《 文 课程 标 准》 是 . 生就会 进入 角 色 . 会 出韩 麦尔 先生 的 高 尚 是 也 语 学 体
是 他 哽 住 了 . 说 不 下 去 了 ” 两 处 破 折 号 要 读 出 间 境 , 强 环 保 意 识 的 文 章 , 《 物 入 侵 者 》 《 他 。 增 如 生 、喂— — 断 . 显示 韩麦 尔哽咽语 塞 , 恸 万状 的感情 。“ 以 悲 他 出来》 《 、那树 》 《 、敬畏 自然》 ……还 有那些趣 味盎 然 、 民 如 安 转身 朝着黑 板 。 拿起一 支粉笔 , 出全 身的力 量 , 使 写 生 动 丰 富 的 民 风 民俗 、 间 艺 人 的 文 章 , 《 塞 腰 了两 个 大 字 :法 兰 西 万 岁 ! ’ 这 一 段 , 时 速 度 要 鼓》 《 ‘ ”对 读 、云南 的歌会》 《 、吆喝》 《 、俗世 奇人 》 ……更有那 加 快 . 度 要 增 强 ,法 兰 西 万 岁 ” 读 得 铿 锵 有 力 , 些 寄 寓 着 作 者 美 好 理 想 、 聚 着 作 者 丰 富 情 感 的 文 力 “ 要 凝
进 行 心 灵 的 接 触 . 引 起 情 感 的 共 鸣 , 而 产 生 情 探 险 家 阿 蒙 森 和 斯 科 特 的 故 事 , 荒 岛 余 生 》 鲁 滨 以 从 《 中 感 效 应 。我 在 教 读 《 愁 》 , 低 沉 舒 缓 的 语 调 读 逊 荒 岛 上 顽 强 生 存 . 磨 炼 中 丰 富 着 自 己 的 生 命 的 乡 时 用 在 出 文 中 淡 淡 的 哀 愁 、 淡 的 忧 伤 的 情 感 。 其 是 读 动 人 故 事 . 登 上 地 球 之 巅 》 中 登 山 队 员 们 不 怕 艰 淡 尤 《 最 后 一 节 的 最 后 一 句 “ 陆 在 那 头 ” “ 陆 ”停 顿 的 险 . 往 直 前 的英 雄 气 慨 … …那 些 让 学 生 在 平 凡 的 大 .大 . 勇 时 间稍 长 ,气 流 不 断 .缓 缓 地 读 出 “ — — 那— — 日子里 思考不 平凡 的人生 的文章 , 《 花荡》 《 在 如 芦 、 亲 头 ”读 出 诗 人 难 以 抑 制 的惆 怅 . 陆 可 以望 见 却 不 爱的爸爸妈妈 》 《 . 大 、丑小鸭 》 《 、走一步 ,再 走一步》 还 ,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摘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它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本文通过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创设情景,激发热情;作文过程,加强渗透三个方面,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

语文教学绝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它更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捕捉,用情感去灌溉,去融合。

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所以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它强调必须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强调必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价值观。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一.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

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手段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意境中赏美,在兴趣中生情。

例如在教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由于我们地处南方,学生对北方大雪纷飞的场景感知几乎是空白,我播放电脑制作的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广阔无垠,大雪纷飞”的北国大地,想象着自己正站在雪峰之巅,极目远眺阳光照耀下红装素裹的美丽雪景,从而感受作者“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英雄气概。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承载着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其丰富的情感色彩、深刻的价值观念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因此,中学古诗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人的智慧和美感。

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正确的情感态度是古诗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古诗文的情感价值。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古诗文中充满了丰富的情感色彩。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古人的情感表达,推敲古人的良苦用心,让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的言语来表达出这些情感内容。

例如,教授唐代李商隐的《锦瑟》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借助诗中的情感色彩,尽可能生动地表达出唐代士人的心情、遭遇和体验,从而感受到李商隐强烈的民族复兴情感。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用情感去理解古诗文。

在阅读古诗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入体验其中的情感表达,试图领略语言的美感和文化的艺术精髓,从而对古诗文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入。

例如,教授唐代杨炯的《临江仙·满地梨花半夜时》这首词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其中的美感和艺术价值,从而生动地感受到词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内涵。

最后,要引导学生践行情感,并深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实践中,我们要让学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翻阅古诗文,而要让他们在评说中深入感悟其中的真知灼见、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感积淀,以此来塑造自己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教授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可以要求学生以自己生活的某一个场合为背景,创作一首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文,进而更深层次地理解“离别”这个主题所蕴含的情感价值。

二、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古诗文不仅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更承载着深刻的价值观念。

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认识、领悟这种价值观念,让这种价值观念成为他们建立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

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化积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心去做,它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和收获。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你的身份地位高或低,就可以取得任何人的认可,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让自己真正拥有丰富的精神财富。

在这里,作为教师的我,就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像春风一样温暖,像细雨一样滋润。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非常重要。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就会在无形之中让孩子更加感到愉快,从而喜欢学习语文。

所以说,老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孩子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思想感情的把握,因此,教师在语言方面,应该把“温柔、亲切、文雅、生动”作为基本原则,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唤起孩子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春风化雨”还表现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上。

当师生进行问答时,教师语气不可太过于冰冷,这样容易导致课堂气氛尴尬。

所以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这种机会,让自己与学生之间多交流,使得学生喜欢自己,愿意主动与自己进行交流。

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学生们普遍对法国人民的爱国之心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就可以引入这个话题,让学生们畅所欲言,也让自己对法国人民的爱国之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于是,当教师对某些学生提出批评时,应该采用的语言就是“朋友式的教育语言”,这样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会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批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谓是一举两得!当然,教师的语言也要有艺术,否则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的语言应该讲究适度、连贯、得体,具备以下特点:简洁、平实、通俗、质朴、活泼、机智。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灵活的运用这些语言,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爱上学习语文。

春风化雨还体现在对孩子的鼓励上。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在语文学习方面不够自觉,不少小学生对语文课总是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厌学的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孩子,告诉他们:“你看,大家都在努力,不要辜负了教师的一片苦心”。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摘要:中学古诗文作品中蕴含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熏陶,使其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激发爱国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论文关键词:古诗文,爱国主义的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治学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1、爱国主义的情感中学语文课本中关于古诗文教学的许多篇章,高扬着古人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是伟大人格凝聚的结晶,理应为当代青少年学习和继承。

教师应积极开发古诗文中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爱国主义的人文情怀教育。

《离骚》中,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九死不悔之意志去追求探索“存君兴国”的理想直至生命的终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疑问,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此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五人墓碑记》中,视死如归,勇于赴死的民众……,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我们人文精神教育需要的范本,也是用来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情怀最好的精神食粮。

这些优秀的作品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为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

作为中学生,欣赏和学习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就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接受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熏陶。

2、良好的道德品质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及其教育,尤其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如团结、气节、孝心、谦虚、节俭、仁爱、责任感、等等,这些传统美德理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予以足够重视。

《信陵君窃符救赵》可教育学生宽厚待人,真诚交友;《训俭示康》可教育学生养成务行节俭,力戒奢侈的良好习惯;《陈涉世家》一文则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不可见利忘义。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文/温侃摘要: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培养,可以用创设情境、利用文本、感知课文的方法,让学生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培养;人生观作为教师,我教书育人的理念是“成才先成人”。

当教师怀着良好的期望为学生付出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结合语文教学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导入上创设情境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文字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学生正面接触作品时,教师就要抓住文章的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

在讲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恰同学少年》中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一道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一段视频,“少年智,则国智……”那种势不可挡的青春力量,让学生不由得热血沸腾。

他们能很快进入文本,体会到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二、利用文本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学是作用于情感领域的活动。

在语文学科的教育中,我们学会了尊重他人、尊重生命,懂得了爱与责任……在学习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古绝唱”的《祭十二郎文》时,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情感的分析和挖掘上,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少孤的作者,失去名为叔侄、实际情同手足的亲人时那种凄凉孤单、悲痛欲绝,从而引导他们开始思考生命、亲情。

而今天许多男孩子也被父母像花朵一样地照顾着,经受不起风雨和挫折。

所以在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教师应把情感教育的重点放在对“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的分析上,让学生认识到,作为男子汉,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要坚强,不要轻言放弃。

语文课本所选的作品都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闪光的人格特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近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感知课文,体会文章真情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感知,而有感情的朗读则是让学生感知课文的重要途径。

如,在学《陈情表》这篇文章时,现在的学生,很难一下子体会李密的情感世界。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人的道德和信念都是融入情感的,抽去情感的根基,道德信念的大树是难以稳固的。

因此,重视情感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认为,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掌握学生心理,运用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从而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1.创设和谐情境,缩短心理距离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尤其是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的差异,在很多方面会产生代沟,再加上学生的心理素质各异,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急躁、失望等心理障碍。

班主任如对其教育不得法,会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

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创设和谐的情境,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1.1选择良好的对话场合在和风细雨中沟通师生感情,会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减少心理隔阂,真正从心灵深处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迅速改正。

因此,当学生有问题时,最好不要把学生带到办公室,当着其他老师的面进行对话,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场所,如师生一道在阳台、操场等地边走边谈,或在空教室里促膝谈心,使气氛较为轻松,减小学生的压力,容易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1.2使用适度亲近的身体语言犯了错误的同学,一般都有疑惧心理,对老师存有戒心,不肯主动向老师吐露真情。

这时,老师要恰当地使用微笑,让微笑来沟通师生的情感;请学生体面地坐下来,平等地对话,尽可能缩短心理距离,便于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谈话结束后,教师要起身送送学生,这一简单的身体语言,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尊重,在师生交往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1.3讲究语言的艺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教师要善于通过充满诚挚的语言,去打开学生的心灵。

只有情深才能意切,只有通情才能达理。

班主任切忌对学生进行责骂或挖苦讽刺,因为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不能让学生正视错误,反而会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甚至还会发生冲突,激化矛盾,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形成死结,收不到教育效果。

1.4善用网络,拉近心灵距离许多学生爱上网聊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

DOI: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07.18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刘 静(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 辽宁 抚顺 113000)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07-0188-01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从各个方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和理解,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诱发和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塑造美好心灵,完善健康人格。

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 爱的教育现在的语文教学更多看重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答题能力。

但是,高中语文教学应该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等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内容,让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育不好,会出次品;体育不好,会出废品;德育不好,会出危险品。

”而实施德育,首先要实施爱的教育。

我觉得应该在平时的课堂上抓住机会进行灌输教导,重视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爱,教会他们理解亲朋之爱、故乡之爱,理解对社会的责任、对生命的敬畏、对集体的热忱等。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艾青写了一首爱的赞歌。

教学时可以配乐朗诵这首诗歌,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境,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卑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

她质朴,善良,宽厚,她用她的爱温暖了诗人的心灵。

2 美的教育真正的文学作品是以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拨动读者心弦,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往往在自然、人生、社会、艺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意趣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中学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摘要:中学古诗文作品中蕴含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熏陶,使其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激发爱国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论文关键词:古诗文,爱国主义的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治学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1、爱国主义的情感中学语文课本中关于古诗文教学的许多篇章,高扬着古人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是伟大人格凝聚的结晶,理应为当代青少年学习和继承。

教师应积极开发古诗文中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爱国主义的人文情怀教育。

《离骚》中,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九死不悔之意志去追求探索“存君兴国”的理想直至生命的终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疑问,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此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五人墓碑记》中,视死如归,勇于赴死的民众……,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我们人文精神教育需要的范本,也是用来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情怀最好的精神食粮。

这些优秀的作品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为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

作为中学生,欣赏和学习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就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接受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熏陶。

2、良好的道德品质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及其教育,尤其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如团结、气节、孝心、谦虚、节俭、仁爱、责任感、等等,这些传统美德理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予以足够重视。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浅谈情感教学在中学思品课中的运用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浅谈情感教学在中学思品课中的运用
饮 食 、 居 、 习等 各 方 面 对 自 己的 关 心 。 我 问 : 你 们 起 学 “ 都 知 道 自己父 母 的 生 日吗 ? 教 室 立 即静 下 来 。 会 儿 , ” 一 有 几 个 同学说 出 了父母 生 日, 语 气还 不 大 肯 定 。 叹 但 我
2真 情 实 话 , . 以情 诱 学 。我 给初 一 学生上 第 一节课 , 首 先在 黑板 上 写 出“ 四有” 两个 大字 , 笑着 问其含 义 当 微
就 简 要 谈 谈 平 时 的做 法 :
三、 用情 指 导 学 生行 为 思 想政 治课 的任 务 ,不仅 是教 给 学 生马 列 主义 基本
知 识 , 强其 认识 和 分析 问题 的能 力 , 增 更重 要 的是提 高 学
生的 思想政 治觉悟 。 因此 , 竭 力以情 感化 , 我 导之 以行 。
用 情 激 发 学 生 学 习的 兴趣 1情 感 投 资 , . 以爱 结 情 。苏霍姆林 斯基说 :教 师应 当 “ 成 为孩子 的朋友 , 深入 到他 的 兴趣 中去 , 与他 同欢 乐 , 忧 共


1教 师 身 先 士 卒 , 出 表 率 。 常 言 到 : . 作 身教 重 于 言 教 。如 讲 “ 关心 他 人 ” , 视 学 生 为 儿 女 , 想 上 鼓 励 时 我 思 他 们 进 步 ; 习上 耐 心 辅 导 。讲 “ 爱 劳动 ” 在 学校 大 学 热 ,
讨论 。
素。 情感 的触发 不是 主观 需要 , 但 而是客 观 事物本 身。 情感 教 学就 是教 师在 教 学活动 中重视 教 学环境 的情 感渲 染 , 以 自身的人格 魅 力 、 高度 的热情 、 满期 望的 态度影 响 学生 , 充 使 师 生感 情 交融 , 并利 用客观 事 物激 发 学 生情 感 , 挥 情 发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摘要:语文老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使之充满人文关怀。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体验人文关怀众所周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让语文教学显得冷冰冰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要求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就要求语文老师的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一、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新课程主张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个体,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就要求挖掘学生人性的成份,也就是心灵深处追求真善美的成分。

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首先就要研究人的需要。

人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让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停留在口头上,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

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尊重人、有责任感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才会充满了作为一个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的美好成分,要每一个学生明白自己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

在教学中老师要带领学生体验作品传递出光辉的人性。

如《背影》《散步》等让学生体会到那浓浓的亲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邓稼轩》《我的信念》等课文让学生走进一个个伟大人物的世界,感悟他们热爱祖国、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风筝》《我的叔叔于勒》让学生反思社会的冷暖、人性的美丑。

春风化雨细无声——浅谈语文课的情感教育

春风化雨细无声——浅谈语文课的情感教育

2013-11教学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但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容易忽视。

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做法。

一、用课本中的优秀人物影响学生的情感初中时期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要发挥语文课的长处,可通过各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从优秀人物身上受到影响,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

教学六年级《一夜的工作》时(我们中学有六至九年级),我拿题目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引领学生理顺文章的脉络:文章由课题落笔,先交代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原因,续写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后抒发看到周总理一夜工作后的感慨。

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到了周总理劳苦、简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一大批优秀人物形象,如身残志坚、著作等身的史铁生,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刘备,不畏威胁、拍案而起的闻一多等等。

我们阅读文本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情感,以这些榜样人物作为参照物,反思自己,“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断地渗透,一定会取得好效果。

二、选好阅读材料,引导学生的情感初中学生喜欢上阅读课,所以我们在上阅读课时,要尽量选择一些故事性强,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心灵和情感的阅读材料。

如果想鼓励学生坚强,可以选择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如果想让学生学习勤奋,可以选择苏秦、孙敬勤奋读书的故事等等。

古人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部分同学读了阅读材料以后了解到宇宙的无限,人类的渺小,世界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这些学生决心多多掌握科学知识去打开这些谜团,去攻克这些难关,树立了远大的科学理想,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美”的熏陶。

当然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

义 ,甚至 会长盛 不衰 地被 编入词 典 。不 过语 文课 堂是母 语 教学 ,还 承担着 规范 文字 、净化 语言 的功 能 ,我 们可 以在 语 文 课 堂 上 分 析 这 些 新 词 汇 ,甚 至 是 火 星 文 字 的 渊 源 、 存 在 价 值 和意 义 ,在 课 堂 中为 调 节 气氛 偶 尔一 用 也无 伤 大 雅 ,但切 不可 为 了取 悦学 生在课 堂 中大量 使用这 些还 没有 被历史承 认的新词汇。 除此之 外 ,要做 到教 学语 言 的规 范准 确 ,还 必须 有严
密 的逻辑 性 ,要做到 言简 意赅 ,防止 语言臃 肿累 赘 ,更 不 可 出现含混不 清 、模棱 两可 ,甚至是搭配不 当的病 旬。 二 、课堂语言应该灵动优美 语言是 作文 的第一 要素 ,而作文 是语 文教学 的重 中之 重 ,因 而 ,语文 教师 的课 堂语 言应 该灵 动优 美 ,一 方面 成 为学 生积 累的 素材 ,另外一 方面 也可 以提高 学生锤 炼 自己 语言 的兴趣 ,促 进学 生对语 言应 用的敏 锐 力 ,从 而促进 学 生作文能 力的提高 。 语文教师 课堂语言的旬式应该是优美 的。 可 以用对 偶 , 排比 ,顶针等句式来组织 自己的语言 。 一 位教 师在教授 《 归 去来 兮辞 》时 ,发现 学生 对课文 感觉 平淡 ,于是 引导 道 : 难道 陶 渊明 素来就是 出世 态度 吗?其 实在 《 桃花 源记 》中 我们 不难 看 出他 对 民生 的关爱 、对离 乱的控 诉 、对理 想社 会 的追寻 探求 。他的许 多诗 作都 表达 了不甘 平庸 了却一 生 的 思想 , “ 夸父诞 宏 志”大胆 歌颂 了夸 父敢和 太 阳竞走 的 勇气 ; “ 精卫 衔微 木 ”歌颂 了精卫 和刑天 不屈 服于 命运敢 于斗 争 的精 神… …可 以说 从少年 时 的 “ 猛 志逸 四海” ,中 年时的 “ 有志 不获骋 ” ,到老年 的 “ 猛 志 固常在 ” ,济 世

润物细无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润物细无声--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的情感世界 ,以体味在特定的社会 历史 条件下形成 的特定情感。
三、 “ 激活”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参 与体 验

设 计 引 人 入胜 的导 语
认识艺术形象是 以他 的直接和间接 的生 活经验 为依据的 , 要让学生更深切地体验作 品的情感 内容。 教 师就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 已有生活经验来参 与体 验 。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艾青《 大堰河一我的保姆》 一 文时 ,就引导学生联 系他们 自己和父母 亲生 活的有 关往事 ,带着对 自己父母亲的爱去体验 文章流露 出 的思想感情 。 学生贮藏的生活经验 一被 “ 激活” , 他们 就能很快与作品形成最佳 的体验态势 ,迅速 和作 品 的情感 内容取得认 同,这样 ,学生既受 到了美 的熏 陶, 又加 深 了 自己对 生 活 的理 解 和 认 识 , 形 成 了美 感 和道德感。

二、 创 造 引 发 情 感 的情 景 . 营 造气 氛
语 文 阅 读 由认 知 、 理解 、 评论 、 赏 析 四个 过 程 组 成, 其 中, 理解是关键所在。没有理解 、 缺 少理解 、 错 误理解 , 这是阅读 的失败 , 同样 , 没有情感 的阅读 , 也 是失败 的阅读 。因为 , 没有情感的阅读 , 其认识是肤 浅的 , 是不可能产 生共振 的。因此 , 语文阅读教学中 要 力求让学生领悟情感。刘勰说过 : “ 夫缀文者情动 而辞发 , 观文者披 文以人情 。” 文学作 品负载着作者 与读者之 间的双重情感交流任务 。语文教学要引导 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层 次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 话 , 从 而愉悦性情 , 陶冶情操 , 培养学生健康 的心灵和完美 的个性 。在诗词教学中 , 可 以通过诗词中的意象 , 让 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体悟诗词 中蕴含的思 想感情 ,这样就容易让学生的思想感情 与诗歌中的 感情产生共鸣 ,从而培养起学生各种纯洁而高 尚的 情操 。如在教学杜甫 《 蜀相 》 ( 人教版高 中语文第三 册) 这 首诗 的 时 候 , 教师可抓住“ 碧草” 、 “ 黄鹂” 这 两 个意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 “ 碧草春色 , 黄鹂好音 ” 是 多 么 美好 的景 色 ! 可 是 在这 寂 寞 荒 凉 的 地 方 , 碧 草 春 色为谁而绿 , 黄鹂好音有谁能昕呢? 感物怀人之意渗 透纸 背。“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 —— “ 英雄泪满襟” 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 有道是 “ 男儿 有泪不轻 弹” , 但是 , 一个壮怀激烈 的英雄人物 , 壮志 未酬就以身殉职 , ‘ 怎么不令无数英雄为之泪流满面 而荡气 回肠 呢 ! 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创设情景 , 一个对 历史英雄 人物 的敬仰怀念与对 自己功业未就的叹息 感慨 的诗 人形象就跃然纸上。 创造情景 , 营造氛 围的

润物无声更有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润物无声更有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润物无声更有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长期以来,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除应对其进行书本知识教育外,还应对其进行素质教育。

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往往却忽视了一个很大的教育环节——情感教育。

本文从自身教育实例进行反思和总结,试图对中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关键词]中学;情感教育;方法;问题情感是人由客观事物和客观对象的影响引起的一种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情感”至今仍是一个含义很广而且相当模糊的概念。

它的核心意义是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与认知不同。

认知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和客观对象本身,是人对客观事物、客观对象的认识。

而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客观对象与人自己的需要之间满足还是不满足,肯定还是否定等等的关系,通常表现为人的喜怒、哀乐、爱憎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

”这里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的情感教育。

情感是最率真、最不易伪装的东西,只有率真的情感才能标志人的言行是否真诚,苏霍姆林斯基把知识比作种子,把情感比作土地。

他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地上。

”情感教育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大人文性的教育,情感生活宣泄,心理上的整合,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情动而辞发”,这是对课堂语文教学的提出的基本要求。

1.人文性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首要在以往的语文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语文课的工具性,政治性,忽视了语文课的“人文性”,语文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工具感觉,使初中语文教学缺少了人情味,没了情感,知识就没有了生命,学生就没了对语文艺术魅力的认知,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初中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语文教学中情商教育渗透的实践和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语文教学中情商教育渗透的实践和思考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语文教学中情商教育渗透的实践和思考内容摘要:影响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中的动机、兴趣、习惯、性格等。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语文的美质,通过多渠道地渗透情商教育来促进学生非智力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成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商EQ,是英文EmotionalQuotient(情商)的缩写。

中文意为情绪或情感商数,与IQ (智商)相对。

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在现代社会里,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情商"这个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并且认为在对一个人成功起决定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情商占80%。

情商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情感因素,这些因素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美国,曾有人追踪1940年哈佛95位学生中年的成就,发现从个人收入、事业、社会地位诸方面考察来说,在校考试成绩高的不见得成就较高。

相反,有的人在校成绩不算太好,但是因为具备团结协作、博爱诚信、自信进取等高情商品质,却最终取得了成功,可见,情商在一个人的成长进步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而今我们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除了要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更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依靠学科优势,在发展学生智商的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情商潜质,让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

为将来的事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商的培养呢?我在实际工作中,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学生的心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新课程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浅谈语文教 学中的情感渗透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浅谈语文教 学中的情感渗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发表时间:2011-09-22T10:42:15.6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11期下供稿作者:刘春星[导读] 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情感渗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刘春星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泊头镇实验学校256809 摘要: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情感渗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明确情感教学目的和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语文内容、方法、程序以及情感操作技术进行系统执行和决策,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完美的人格,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情境爱心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重要课程。

在教学中,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心血、激情、思想的作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文本,引起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目标。

因此,教师应在明确情感教学目的和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语文内容、方法、程序以及情感操作技术进行系统执行和决策,从而在语文教学中润物无声地渗透情感教育。

一、创设情境,以情引情在语文教学中,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

教师要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 以情感作为敲门砖,创设情感意境,为课堂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学生则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

如在教授《苏州园林》时,可把收集来的有关苏州园林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的资料根据课文顺序制成课件,让学生在看、听、想中仔细体味“无论站在哪一个角度都是一幅画”的优美境界,从而激起一股对江南园林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情、赞美之情,以此情玩味此境,何愁学生不能把握文章呢?二、精读品析,以情激情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如教《春》时抓住关键的字、词、句精读品析: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或把“钻“换成“长”、“拱”,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江苏省如东县长沙初级中学陈郁新【摘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

这就需要教师倾注真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顺利走进作品,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契合点,并挖掘并筛选阅读材料中的景语与情语,构建多方的对话平台,多方诱导,从而使情感目标能顺利达标。

教师还应提升自身素养,充分协调好师生情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情感教育成功的可靠保证。

【关键词】情感教育情感体验情感目标师生关系【正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它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作为语文学科当然也不能例外,必须在确立目标时做到认知与情感目标的统一,但长期以来,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却把语文教学目标肢解为四个部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很少提到情感陶冶的目标。

更由于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影响,语文教学也走上了重认知,轻情感的“唯理智教育”的偏狭之路,对此,有识之士尖锐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应试训练。

”①确实,本应是所有学科思想最活跃、情感最丰富、最具激情与灵气、最能让学生驰骋想象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却刻板地按照“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课后练习”的公式,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肢解成一个个知识拼盘,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不见了,人文性消失了,只剩下干巴巴的语言文法的训练,写作技巧的操练。

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语文课成了硬邦邦的学科,这种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教育导致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最为重要的情意的缺乏,阻断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3 - 0 9
治学之法
浅谈初 中生作 文 素材 的勰 累
文/ 孙 艳 芳

要: 中学语文教 师历来重视作 文课 , 而写作是 一个 厚积 薄发 的过程 。积 累越 深厚 , 释放就越 精彩 ; 积 累越科 学 , 释 放就越 有
效。积累是源 头活水 , 想提 高学生作 文水 平 , 就 必须加大 积累。 关键词 积累教材 ; 阅读积 累; 多角度 积累 许多 学生 由于平时不 注意积 累素 材 , 每 到作文时就 去搜肠刮 累越科 学 , 释放 就越有 效 。 所 以积累 的素材 要做 到分 门别类 , 进 肚, 或者胡编 , 或者抄 袭 。解决这 一问题 的方法 就是积 累素 材 。
“ 少 年智 , 则 国智 ……” 那 种势 不可挡 的青春力 量 , 让 学生不 由得 学生 , 很难一下子体会李密 的情感世界 。教 师 热血沸腾 。他们能很快 进入文本 , 体会到作 者“ 以天下为 己任 ” 的 应先 范读 , 范读 之前先设 情境 , 让学生 想想 自 侃 壮 志豪情 。 己家 , 那 年迈苍苍 的奶奶 , 想想 她们 慈爱的 面 容、 温 暖的抚摸 , 然后 再用低沉 的语调 朗读吟 语文教学是作用于情感领域的活动。 在语 文学科 的教育 中, 我 咏, 再让 学生对重点段反复诵读 。 “ 臣密今年 四 们学会 了尊重他人 、 尊重生命 , 懂得 了爱 与责任 …… 十有 四 , 祖 母刘今年 九十有六 , 是 臣尽节 于陛 在学 习被誉为“ 祭文 中的千古绝 唱” 的《 祭 十二郎文》 时, 教 师 下之 日长 , 报养刘之 日短也 。 乌鸟私情 , 愿乞终 应把重点放在对情感 的分析和挖掘上 ,从 而让学 生深 刻体会少孤 养。 ” 体会李密对祖母 的拳拳孝心 , 体会人与人 的作 者 , 失去 名为叔侄 、 实际情 同手足 的亲人时那种 凄凉孤单 、 悲 之间的真情。 痛欲绝 , 从 而引导他们开始思考生命 、 亲情 。而今 天许 多男 孩子也 白居易说 : “ 感人心者 , 莫先 乎情 。” 这话倒出了情感教育的真 被父母像花朵一样地照顾着 , 经受不起风雨和挫折。 所 以在学习海 谛。 语文教材 中那些文质兼 备的文学作 品, 可以引导学生前进的方 明威 的《 老人 与海 》 时, 教师应把情感教育的重点放在对“ 一个人 可 向, 感悟经典智慧 , 开启成功人生。 以被毁灭 , 但不能被打败 ” 的硬汉精神 的分析上 , 让学生认 识到 , 作 为男子汉 , 在 面对挫折 和失败时 , 要 坚强 , 不要轻言放弃。 二、 利用文本 进行情感教 育
没 有情感这个 因素 , 任何文字都会显得苍 白无力 。 在学生正面 接触作 品时, 教师就要抓住文章 的个性 , 巧设 导语 , 引带境。 在讲
三、 感知课文 。 体会 文章真情
在语文教学 中 , 必 须 让 学 生 对 课 文 进 行 感

春 风化雨

毛泽东 《 沁园春 ・ 长沙》 时, 可以先让学生观看 《 恰 同学少年》 中毛泽 知, 而有感情的朗读则是让学生感知课文 的重 文 东 和他 的 同学们一 道 朗诵梁启 超 的《 少年 中国说 》 的一 段视 频 , 要途径 。 如, 在 学《 陈情表》 这篇文章时 , 现在 的

行整理 。

积累与教材相结合
优 美 的语 段 分类 整 理 , 如理 想 、 励 志、 诚信 、 信念 、 感恩 、 宽
理解 、 环保等 。这样 整理后 , 便于学生 的掌握与运用 。人 物积 古诗词 的积累 。如 , 李 白“ 举杯邀 明月 , 对影成三人 ” 的孤寂 , 容、 亲情 、 朋友 、 励志 人物 等 , 这样 细致 分类 后 , 学 生 就 杜甫 “ 露从 今夜 白 , 月是 故乡 明” 的愁绪 , 苏轼 “ 但愿 人长久 , 千里 累也是 如此 , 会从容选取 素材 , 就能运用 自如 , 笔下 生辉 。 共婵娟 ” 的祝愿 , 孟浩然 的洞庭湖水荡 漾着巍巍岳 阳楼 , 杨万里 的 积累素材后 , 还要让 学生时 时刻 刻坚持摘抄 , 写读后感 , 把积 细细泉水 流得 无孔不入声无 息 , 而李 白的“ 黄河之水 天上来 , 奔流 累的语言运 用其 中。 到海不 复 回” 令人感慨万千 。 三、 多 角 度 搜 集 素 材 我们在学 习它时就需要 有充分 的认识 、 深刻 的把握 , 多方 面 、 那些苦难 的大学生 , 那些有爱心 的人 , 那 些最美少年 , 那些奉 多层次地领会 它 , 把它当作写作 的源泉 。 献的人 , 那 些抗洪 战士 , 那些 白手 起家 的企业 家……可 以搜 集他 自觉地积 累 , 做 到融会贯通 , 作文 内容 自然会很丰 富。 们艰 辛的创业事 迹 , 还 有我们记忆 中不可磨灭 的雪灾 、 地震 、 泥石 二、 阅 读 中积 累 流等 大灾大难面前经 受住 了考 验的事 。 这些人和事让 我们为之振 古人说过 : “ 读 书破万卷 ,下 笔如有神 。”鲁迅也 曾这 样说 : 奋 、 为之骄傲 的同时 , 也有 一些 让我们 痛恨 和反思 的事 。食 品问 “ 只看一人 的著作 , 结果 是不大好 的 , 你 就得不 到多 方面 的优点 。 题 、 安全 问题等 , 也为我们 敲起 了警钟 。 必须如蜜 蜂一样 , 采过许 多花 , 这才能 酿 出蜜 来 , 倘若 叮在一 处 , 社会 生活是学生 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 的写作素材 。 积 累越 多 , 所得就非 常有 限 、 枯燥 了 。” 所以要广泛 阅读 , 对 名篇佳作 以及 名 并能 学以致用 , 作文水平 也会相应提 高。 人警句 、 成语 典故 、 歇后语 等反 复吟诵 , 熟 记熟 背 。同时 , 在 阅读 中随时动笔 , 对好词 、 好句 、 好段 、 所悟 、 所感及 时记录 。 总之 , 积 累是写作 的源泉 和基础 。只有 “ 源头 活水 ” 文章 才会 丰满起来 。

语文课本 所选 的作 品都 有着 深邃 的思 想
● ●
好 的期望为学生付 出时 , 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 结合 内容 , 积极 向上 的人生态度 , 闪光 的人格特性 。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近他们 ,从 中汲取 营养 , 树
立 正 确 的人 生 观 、 世界观。
浅谈高中

在导入上创设情境
写作是一个厚 积薄发的过程 , 积 累越深 厚 , 释放就越精 彩 ; 积

( 作者 单位
吉林省 大安 五 中)
要: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的培养 , 可以用创设情境 、 利用文本 、 感知课文的方法, 让学 生汲取营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关键词 : 高 中语文 ; 情感培养 ; 人 生观 作 为教师 , 我教书育人 的理念是 “ 成才先 成人 ” 。 当教师怀着 良 语 文教学实际 , 我认为可以从 以下几方面着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