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养猪现状
生猪种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生猪种业国内外发展现状生猪种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外的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分别探讨生猪种业的发展现状。
一、国内生猪种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生猪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在生猪种类方面,我国的生猪种类繁多,包括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白猪等多个品种。
各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能力,满足了不同地区和市场的需求。
在生猪繁育技术方面,我国的生猪种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通过科学的繁育技术手段,提高了生猪的繁殖效益和育种水平。
例如,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可以提高生猪的繁殖效率,缩短繁殖周期。
同时,通过选择和培育高产、高抗病性的生猪品种,提高了生猪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在生猪种业管理和市场化方面,我国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建立了完善的生猪种猪登记和追溯体系,确保了生猪品质和食品安全。
同时,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和供应链管理,促进了生猪种业的良性发展,提高了养殖户的收益。
二、国外生猪种业发展现状在国外,生猪种业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气候和市场需求,选择了适应性强的生猪品种。
例如,欧洲地区通常以长白猪和杜洛克猪为主,而美国则较为重视大白猪的培育。
在生猪繁育技术方面,国外也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技术,改良了生猪的遗传性状,提高了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此外,一些国家还注重生猪的环境适应性研究,通过改善饲养环境和饲料配方,提高了生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在生猪种业管理和市场化方面,国外也有着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一些国家通过建立严格的养殖标准和品质认证体系,确保了生猪肉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发达国家的生猪种业还注重品牌建设和推广,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总结起来,国内外生猪种业的发展现状都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巨大的潜力。
国内生猪种业在品种选择、繁育技术和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和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养猪行业发展现状
养猪行业发展现状养猪行业是我国畜牧业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其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养猪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养猪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猪肉等畜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养猪场普遍采取规模化养殖的方式,不断扩大养猪规模。
这使得养猪行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为农民增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其次,养猪行业技术水平逐渐提升。
以前,农民在养猪过程中主要依靠经验和传统方法进行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但是,现在养猪行业逐渐引入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方式。
例如,养猪场普遍引进了自动喂食器、自动清洁设备和智能监测系统等,有效提高了猪的养殖效率和质量。
然而,养猪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养猪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规模化养殖需要大量的饲料和水源,废弃物处理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过量排放的废水和粪便不仅会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还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
此外,由于养殖场地密集,疫病防控等也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另外,养猪行业还面临市场波动风险。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价格都会对养猪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近几年的非洲猪瘟疫情对养猪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猪肉价格波动较大。
此外,国内外政策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对养猪行业带来风险和挑战。
总之,养猪行业在我国畜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大规模化、技术提升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然而,环境污染和市场波动等问题仍需要引起重视并解决。
只有在科学、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养猪行业才能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 畜牧业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可谓是蒸蒸日上,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越来越快地向前奔跑。
说实话,从养猪、养牛到养羊,这些“小伙伴”们不仅在我们的餐桌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也逐渐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金蛋”。
如今,养猪业已经成为了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不少农民靠着养猪发家致富,真是“家有一猪,富可敌国”啊。
不过,养殖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环境保护、疫病防控等问题也是让人头疼的事。
1.1 养猪业的崛起提到养猪业,大家可能会想起“猪肉涨价”的新闻,确实,猪肉价格波动得厉害,时而飞涨,时而跳水。
不过,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故事”。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爱吃肉,需求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猪的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改进,许多农户开始使用现代化的养殖方式,科技感满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样一来,大家的餐桌上不仅有了新鲜的猪肉,也让养殖户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1.2 牛羊养殖的新趋势除了养猪,牛羊养殖也在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养羊成了一项“致富快车道”。
放眼望去,白花花的羊群在草原上吃草,那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而且,随着牛奶消费的增加,奶牛养殖也迎来了黄金时期,鲜奶、酸奶、奶酪等产品层出不穷,吃得我们都是口水直流啊。
可以说,牛羊养殖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
2. 畜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畜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挑战也不少,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
大家都知道,畜牧业的废弃物处理是一道难题,处理不好,不仅影响环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可别小看了这问题,像“牛粪味”这样的苦恼可不是人人能忍受的。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地方开始尝试新的环保措施,比如利用粪便发电、生产有机肥料等,真是“因势利导”,既环保又能赚钱,真是一举两得。
2.1 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再说到疫病防控,养殖户们可得时刻保持警惕。
你想啊,疫情一来,损失可就大了。
如今,很多地方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疫病监测系统,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随时掌握家畜的健康状况。
国内外养猪现状
1 国外养猪业现状养猪业是畜牧业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
世界猪存栏数,1975年为6.84亿头,1995年达9亿头;2004年为9.50亿多头,其中中国4.80亿多头,占世界猪存栏数的一半。
2006年世界猪肉总产量1。
05亿吨,比1980年增长一倍.美国的养猪业高度发达,是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目前,美国已是全世界猪肉生产大国之一,生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仅次于我国居世界第二位,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猪肉出口国。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养猪业逐年提高,2001年为例,生猪存栏为5980万头,生猪屠宰总量达到9950万头,猪肉年产869万吨,这些数字都占世界产量的10%左右。
美国生猪的年销售额达到10亿多美元,整个养猪行业为美国提高8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
2010年,生猪存栏为6393万头,猪肉年产882万吨。
预计2012年达到964万吨.综合分析,国外养猪业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发展特点:1.1种猪资源优势明显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都属于世界著名的猪种,全球分布广泛。
控制出口种猪是世界养猪强国的典型特征。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种猪出口国,有核心群母猪700—2000头。
丹麦2006年—2007年共出口种猪7万头,而2010年—2011年增加到20万头。
加拿大现有种猪场630个(原种猪场250个),登记的纯种猪有10万头,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分别占37%、15%、44%。
1.2规模化养殖1970年美国共有养猪场87。
1万个,平均出栏商品肉猪100头;1975年有64.7万个养猪场,平均养殖规模为87头;1994年养猪场减少为20。
8万个,平均出栏商品肉猪为458头;2005年减少到6。
94万个养猪场,平均养殖规模增加到871头。
据统计,1992年养猪规模在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全美国的84。
2%,其出栏的商品猪头数占全美国的22%,1000-2000头的养殖场占8.9%,出栏商品猪头数占全美国的20%,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6.9%,出栏的商品猪占全美国的58%。
国外养猪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养猪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们对于猪肉和其他猪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全球养猪业也在不断发展。
在目前的国际养猪市场上,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的养猪业已经非常成熟,科技含量高、成本低、效益好。
这些国家的养猪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种猪、饲料、饲养到屠宰、加工和销售都非常规范和高效。
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越南和中国等的养猪业也在不断发展,其中中国的养猪业规模最大。
近年来,中国的养猪业也在加快转型升级,推广现代化养殖技术,提高养猪效率和质量,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也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的投入和管理,以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全球养猪业的竞争加剧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养猪业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等方面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 1 -。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猪肉作为一种重要的肉类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因此,养猪业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相关的研究一直在不断进行,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以及相关研究的进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来看国内养猪业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猪国家,养猪业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近年来,中国的养猪业面临了一系列的困境。
首先是养殖环境的问题,由于养猪业的规模快速扩大,一些地区的养殖环境恶化,导致动物疾病的风险增加。
其次,疫病的爆发对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比如,非洲猪瘟等猪病疫情的爆发,导致了大量猪只的死亡和养猪业的巨大损失。
此外,养猪业还面临了饲料成本的攀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的养猪业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和创新。
一方面是加强养殖管理,通过改善养猪环境,加强疾病防控措施,提高猪只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是加强科技创新,通过基因改良、育种技术、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此外,农民合作组织和集约化养殖也在逐渐推进,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提高养猪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而在国外,养猪业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也不同于中国。
例如,在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养猪业已经相对成熟,并且有一定程度的化肥化、专业化和集约化。
这些国家注重提高猪只的品质和产品的安全性,通过优质饲料的供应、合理的养殖环境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得猪肉的品质更加优良,也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涌现出一些创新的养猪模式,如生态养猪、有机养猪等,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国内外养猪业都面临着一些相似和不同的问题,并且都在进行着一系列的研究以应对这些问题。
未来,相关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推动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023年猪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猪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猪产业是中国农业中最为重要的一支,也是中国农村人口最多的一支产业。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市场对品质、质量和营养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同时,随着养猪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猪行业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市场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养猪大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猪肉产量占全球的49.6%。
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猪肉消费量也是非常庞大的。
2019年,我国猪肉消费量为54.83万吨,消费人均数量为39.2公斤。
二、市场竞争随着养猪企业的不断增多,猪行业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
目前,我国养猪企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家庭农场和规模化养殖企业。
家庭农场采用传统的散养或简单的混养方式,养殖环境条件差、屠宰条件不尽人意,使得其养殖成本相对较高,竞争优势不明显。
规模化养殖企业则具有规模大、设备先进、兽医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等优点,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三、市场供给目前,猪行业供给主要包括生猪供给和猪肉供给两部分。
生猪供给包括繁殖母猪的数量和生猪存栏量。
猪肉供给既包括生猪出栏后的屠宰和食品加工,也包括冷冻、冷藏物流等方面的供应。
由于新冠肺炎等突发事件影响,我国猪肉价格在2019年呈周期性上涨趋势,对养殖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020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猪肉价格逐渐回落,也缓解了养殖企业的压力。
四、猪肉品质与安全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为保证猪肉品质与安全,我国实施了猪肉“产-供-销”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了养殖、屠宰、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和协调,确保了猪肉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疫情管控,通过科学的预防和防治措施,有效减少了猪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保证了市场供应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猪行业市场环境和竞争激烈,但也还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猪行业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3年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人们对于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愈发增长,生猪养殖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但与此同时,生猪养殖行业也因为市场竞争激烈、环保压力等因素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行业市场概况、市场发展趋势、行业现状与挑战四个方面探讨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一、行业市场概况生猪养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全国生猪养殖的规模相当庞大,饲养数量占到全球的一半以上,2019年全国生猪养殖头数为43330万头。
而且,全国各地的农民都在逐步发展这个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在市场方面,生猪养殖行业的市场需求逐步增长,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猪肉消费量保持在50万吨以上。
可以看出,未来几年,生猪养殖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二、市场发展趋势1. 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清洁生产技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猪养殖行业也不例外,许多养殖企业都在逐步使用清洁生产技术来减少排放污染物,保护环境,增加市场竞争力。
2. 集约化发展趋势现在,生猪养殖业更趋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
与传统的散养业比起来,写字楼式、厂房式的集约化生猪养殖模式正在逐渐普及。
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可以使生产厂家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细管理,提高生猪的品质,同时也能减少成本。
三、行业现状与挑战1. 治理生猪养殖污染面临的困境尽管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污染问题,特别是养殖废水、养殖粪便的排放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环境卫生,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生猪肉品质的认可。
2. 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疫情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的养猪业受到非洲猪瘟的严重威胁,由于该病毒传染性极强、死亡率高,因此养殖业必须严格执行防控措施。
只有加强养殖卫生管理,增强疫病防控能力,才能有效减少疫情对生猪养殖业的影响。
四、结语作为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前景是向好的。
然而,随着环境压力、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的跟进,生猪养殖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压力。
生猪养殖基本情况
生猪养殖基本情况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猪养殖业成为了农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猪养殖以猪肉生产为目标,通过人工饲养猪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饲料,使猪只能够健康成长,并最终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肉类食品。
生猪养殖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国家,拥有庞大的生猪养殖规模和产能。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猪肉总量占全球的近一半。
此外,越南、美国、巴西等国家也在生猪养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场通常配备了自动化的喂养设备、环境控制系统、疾病监测装置等先进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益和产量,减少劳动力的投入。
同时,科技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生猪的养殖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首先,饲料是生猪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质量直接影响猪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因此,饲料生产企业的发展对于生猪养殖业来说至关重要。
其次,养殖场的规模和管理水平也是影响生猪养殖业的关键因素。
规模化的养殖场可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生猪养殖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生猪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废弃物的处理成为了一个难题。
如果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对周围的环境和水质造成污染。
其次,生猪养殖业还面临着疾病的威胁。
非洲猪瘟等传染病的爆发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疾病防控是生猪养殖业的重要任务。
为了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行业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其次,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此外,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加强环境保护,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
生猪养殖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生猪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生猪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生猪产业是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国家,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以下是我国生猪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现状:
1.生猪养殖场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仍有大量小规模养殖户。
2.养殖业对粮食等天然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对环境的影响和治理难度不断加大。
3.产业链分工不够明晰,上下游企业之间相互独立,合作和资源共享度有限。
4.疫病和垂直整合问题严重,生猪免疫状况和防控能力亟待提升。
发展:
1.大力推进生猪养殖场规模化和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
2.发展绿色循环生猪养殖模式,落实“猪粪变肥、肥料还田”的生态农业理念。
3.构建完善的生猪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上下游企业合作和资源共享,提高整体利益。
4.加大疫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力度,健全生猪免疫制度和信息化管理。
5.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我国生猪养殖和肉品加工的品牌影响力,拓宽出口渠道。
国内外养殖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内外养殖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养殖业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人类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养殖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国内外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国内养殖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养殖业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养殖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养殖业不断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养殖业的总产值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
各类养殖业链条不断完善,从养殖研发、供应链管理到销售服务都有了显著提升。
然而,国内养殖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在环境保护方面,养殖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气等环境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其次,农产品安全问题是养殖业发展的核心难题之一。
在过去几年中,由于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公众关注,农产品的安全性成为了消费者的首要选择标准。
此外,养殖业的产业链条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将研发、深加工、物流和销售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养殖业的附加值。
从国际养殖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养殖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高度的发展水平。
例如,美国、欧洲等国家的养殖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和自动化的生产。
科技的应用不断提高养殖业的效益和产出。
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养殖业的发展,利用养殖业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
未来,国内外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将会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养殖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结构的调整,对高品质、绿色环保的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这将推动养殖业向生态化、绿色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科技创新将重塑养殖业的格局。
现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养殖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通过推动养殖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提高养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推动智能设备、物联网技术等的应用,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出效益。
第三,绿色环保将成为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球养猪行业报告
全球养猪行业报告全球养猪行业是农业领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食品供应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养猪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本报告将对全球养猪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市场规模、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展望。
全球养猪行业的现状。
目前,全球养猪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养猪国家,占据了全球养猪产量的近一半。
其次,亚洲地区是全球养猪产量最大的地区,占据了全球养猪产量的60%以上。
再次,养猪行业呈现出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养猪场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最后,养猪行业面临着疾病防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
全球养猪行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全球养猪行业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首先,养猪产业将进一步集中化,规模化生产将成为主流。
其次,养猪行业将加强疾病防控和环境保护,推动养猪产业可持续发展。
再次,养猪行业将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养猪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最后,养猪行业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
全球养猪行业的市场规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养猪行业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据国际畜牧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养猪产量每年都在稳步增长,2019年全球养猪产量达到了1.2亿吨,比上年增长了2%。
与此同时,全球养猪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主要受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养猪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为全球经济和食品供应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球养猪行业的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全球养猪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目前,全球养猪行业主要的技术创新包括,养猪场的自动化管理、疾病的智能监测、环境的智能控制、饲料的智能配送等。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养猪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养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未来,全球养猪行业还将继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养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
全球养猪行业作为农业领域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对全球经济和食品供应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023年全球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2024年的趋势
3241卷第22023年,全球生猪产业迈入新阶段。
经历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洗礼后,生猪养殖业逐步恢复生机。
国际猪肉贸易竞争激烈,各国努力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优化品种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中国及欧盟在全球猪肉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猪肉产量变动对全球市场影响巨大。
美国和巴西猪肉产量增长,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球猪肉消费需求持续上升,我国市场猪肉消费对全球产业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1 全球生猪产业现状分析1.1 生猪产能与市场规模变化全球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略有减少。
2023年,全球生猪存栏量为77 810.9万头(图1),存栏量前三的国家为中国、欧盟(27国)和美国,占总存栏量的比重分别为58.16%、17.27%、9.62%。
预计2024年全球生猪存栏总量将小幅下降。
2023年全球生猪出栏量为128 431.8万头(图2),中国、欧盟和美国的出栏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54.89%、18.22%、10.39%,前三国(地区)的出栏量占比达到83.50%。
2023年全球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2024年的趋势张海峰 1,王祖力 2,陈泽芳 1,黄玄星 1,陈 南 1 *(1.湛江科技学院生猪产业研究所,广东 湛江 524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基金项目: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35)湛江生猪市场监测预警分析研究(2023ZKDCJJ57)*通信作者:陈南(1989—),男,湛江科技学院生猪产业研究所研究员,2023年,全球猪肉需求持续增长,推动生猪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全球猪肉总产量同比增长0.85%,达到11 550万t (表1)。
亚洲(尤其是中国)、欧洲和北美洲为全球主要养殖区域。
美国农业农村部预测,2024年全球猪肉产量将略有下降,主要源于中国和欧盟的猪肉产量可能小幅减少。
我国猪肉产量预期下滑的原因是调控过剩的生猪产能,而欧盟猪肉产量下降则源于猪肉出口需求减少。
每日农经养猪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每日农经举办的养猪讲座,此次讲座邀请到了业内知名专家,就养猪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通过此次讲座,我对养猪行业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养猪行业现状1. 养猪行业地位日益重要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升,猪肉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养猪行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民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养猪行业面临挑战近年来,养猪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如环保压力、疫病风险、市场竞争等。
其中,环保压力尤为突出,国家对养殖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养殖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高养殖效率。
3. 养猪行业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养猪行业将朝着智能化、生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养殖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生态化养殖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规模化养殖将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市场风险。
二、养猪技术1. 选种与育种选种与育种是养猪生产的基础。
讲座中,专家强调了选种的重要性,要求养殖户选择优良品种,提高猪群整体质量。
同时,育种工作也需要紧跟市场需求,培育出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
2. 饲料营养与饲养管理饲料营养是养猪生产的关键。
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饲料的营养成分、饲料配方以及饲养管理要点。
养殖户应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合理搭配饲料,确保猪只健康成长。
3. 养殖环境与疫病防控养殖环境对猪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讲座中,专家强调了养殖环境的改善措施,如合理规划养殖场地、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猪舍清洁等。
此外,疫病防控也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
养殖户应加强疫病监测,严格执行防疫措施,降低疫病风险。
三、心得体会1. 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通过此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养猪行业的重要性,以及养殖户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民生方面的责任。
在今后的养殖生产中,我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养猪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学习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讲座中,专家分享了许多先进的养猪技术,如智能化养殖、生态化养殖等。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养猪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 养猪业的现状1.1 国内养猪业哎,说到国内的养猪业,那真是个“风口浪尖”的话题。
我们这边的养猪业,可以说是经历了风风雨雨,从早年的“家家户户养几头”到现在的“上规模、上科技”,可谓是变化万千。
如今,大型养猪场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养猪的标准化、规模化和科技化,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你想啊,那些大型养殖场,猪猪们的生活条件可比我们想象中要好得多,有的甚至还有空调,真是“猪”福满满。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养猪业也不是一帆风顺。
非洲猪瘟的阴影还在,搞得许多养殖户心里都忐忑不已。
养猪业的门槛越来越高,很多小规模养殖户感叹“难上加难”,不得不关门大吉。
可那些大型企业却趁机而入,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局面,这可真让人心里不禁感叹:“商场如战场啊!”1.2 国际养猪业再说说国际上的养猪业,真是有趣得很。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养猪业的发展水平普遍较高,人家用的是高科技,像是基因编辑、精准饲养,搞得猪猪们“身价倍增”。
人家养猪,不单单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提高肉质、减少环境影响,真是一举多得。
我们这边还在考虑“吃饱”,人家已经开始研究“吃好”了。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养猪业的状况则是另一番景象。
虽然养殖规模不大,但人家的发展潜力可不能小觑。
像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虽然养猪的技术相对落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都开始重视养猪业的现代化,未来的市场潜力那可是相当惊人哦。
2. 养猪业的发展趋势2.1 技术创新说到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可是个大亮点。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科技的进步正在改变着养猪的方式。
咱们国家的许多养殖场都开始引入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猪的健康状况,简直就是给猪猪们装上了“智能手环”。
这样一来,养殖户就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预防,避免损失,真是“未雨绸缪”的好办法。
而在国外,基因技术的应用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通过基因编辑,养殖户们能培育出更健康、更高效的猪种,简直是“猪中贵族”!这样的趋势,势必会推动整个养猪行业的进步。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题[小编推荐]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题[小编推荐]第一篇: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题[小编推荐]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及今后发展趋势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7~8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为“六畜之首”,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
自80年以来,我国养猪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猪的年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年来生猪出栏量保持在6亿头以上,市场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
虽然,我国是公认的生猪大国,但不是生猪强国,和美国等先进技术的养猪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疫病、药残、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但随着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中国养猪业必然向着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发展。
国外养猪业发展特点:一、养猪业趋向工业化:养猪场数量逐年减少,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如美国从80年到86年间猪场总数从67.04万个减少到34.7万个(减少48%),每场平均猪数从96头增加到147头。
在追求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养猪的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养猪生产。
二、猪品种和类型的转变:脂肪型猪种趋向消亡,而肉用型和瘦肉型猪种在不断增加扩大,这也是国外养猪生产水平高的表现。
三、饲料工业发达:为适应和促进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各国都在研制开发能符合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和全价配合饲料,并从原粮的选择、加工配合、营养的需求、饲料的运输等各方面入手,来调制和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转化效率。
四、高效益的饲养管理新技术:种猪的繁育体系、杂交优势的利用、猪的人工授精、肥猪的全进全出饲养、仔猪的早期隔离断乳和理想蛋白质理论等新的技术理论都被迅速推广运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养猪业发展现状: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诸多问题困扰着中国的养猪业。
养猪行业发展现状
养猪行业发展现状养猪行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养猪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我国养猪行业的规模逐渐扩大。
据统计,我国全年生猪出栏量已连续多年跃居世界第一,猪肉生产量也稳居世界榜首。
养猪户的数量不断增加,不仅农民群众因此增加了收入来源,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猪肉供应。
目前,我国养猪业总产值已超过千亿元,成为农业产值的重要支柱。
其次,我国养猪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养猪业也逐渐转向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的发展道路。
质量标准更高、经济效益更好的养猪企业和养殖模式得到广泛推广,提高了猪肉的品质和口感。
同时,疾病防控和养殖环境治理技术也不断创新,有效防止了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
再次,我国养猪行业的质量安全得到了加强。
近年来,养猪业出现过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为了保障猪肉质量安全,政府加强了监管力度,推动了养殖环节的标准化,加强了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严厉打击了非法添加、违规使用禁用药物等行为。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猪肉质量安全,增强了消费者对猪肉的信心。
最后,我国养猪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养猪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废弃物的处理和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新兴业态的发展给传统的养殖业带来冲击,养猪行业需要转型升级。
此外,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加强科技研发和监管力度。
综上所述,我国养猪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优质猪肉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我们有信心通过加强科技研发、规范经营、提高质量安全等措施,推动养猪行业实现更好、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
养猪行业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养猪行业交流会,共同探讨养猪行业的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
在此,我代表养猪行业同仁,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一、养猪行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养猪业逐步实现了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
以下是养猪行业发展的几个方面:1. 产能稳定增长。
据统计,我国生猪产能已达到全球第一,年出栏量超过7亿头。
2. 猪肉产量持续增加。
近年来,我国猪肉产量稳步增长,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
3. 猪肉品质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提升,我国猪肉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4. 养殖环境得到改善。
环保政策促使养猪业逐步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方向发展。
5. 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养猪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二、养猪行业的机遇1. 政策支持。
国家高度重视养猪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养猪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升,猪肉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3. 科技创新。
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将推动养猪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4. 国际市场。
我国养猪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三、养猪行业的挑战1. 养殖成本上升。
饲料、人工、环保等成本不断攀升,给养猪业带来了较大压力。
2. 疫病风险。
非洲猪瘟等疫病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防控难度较大。
3. 市场波动。
猪肉价格波动较大,给养猪业带来一定风险。
4. 人才短缺。
养猪业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但当前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四、应对挑战,推动养猪业发展1.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2.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
3. 强化疫病防控。
加强疫情监测、防控和应急处置,降低疫病风险。
4. 拓展市场空间。
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我国养猪业的国际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国外养猪业现状养猪业是畜牧业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
世界猪存栏数,1975年为6.84亿头,1995年达9亿头;2004年为9.50亿多头,其中中国4.80亿多头,占世界猪存栏数的一半。
2006年世界猪肉总产量1.05亿吨,比1980年增长一倍。
美国的养猪业高度发达,是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目前,美国已是全世界猪肉生产大国之一,生猪存栏量和猪肉产量仅次于我国居世界第二位,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猪肉出口国。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养猪业逐年提高,2001年为例,生猪存栏为5980万头,生猪屠宰总量达到9950万头,猪肉年产869万吨,这些数字都占世界产量的10%左右。
美国生猪的年销售额达到10亿多美元,整个养猪行业为美国提高80万个左右的就业机会。
2010年,生猪存栏为6393万头,猪肉年产882万吨。
预计2012年达到964万吨。
综合分析,国外养猪业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发展特点:1.1种猪资源优势明显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都属于世界著名的猪种,全球分布广泛。
控制出口种猪是世界养猪强国的典型特征。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种猪出口国,有核心群母猪700-2000头。
丹麦2006年-2007年共出口种猪7万头,而2010年-2011年增加到20万头。
加拿大现有种猪场630个(原种猪场250个),登记的纯种猪有10万头,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分别占37%、15%、44%。
1.2规模化养殖1970年美国共有养猪场87.1万个,平均出栏商品肉猪100头;1975年有64.7万个养猪场,平均养殖规模为87头;1994年养猪场减少为20.8万个,平均出栏商品肉猪为458头;2005年减少到6.94万个养猪场,平均养殖规模增加到871头。
据统计,1992年养猪规模在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全美国的84.2%,其出栏的商品猪头数占全美国的22%,1000-2000头的养殖场占8.9%,出栏商品猪头数占全美国的20%,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6.9%,出栏的商品猪占全美国的58%。
日本的养殖户由20世纪60年代的70.2万头减少到90年代的1.9万户,户均养殖规模由5.7头增加到545.2头。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调查,1993年饲养规模在29头以下的农户每头猪的生产成本是40201日元,饲养规模在500头以上的农户每头猪的生产成本是29990日元。
丹麦的养殖模式也不断扩大,1984年养猪场有5.2万个,1994年减少到不足2.8万个,1994年存栏数在1000头以下的养殖场占全丹麦79.3%,其养殖数量占全丹麦的24%,1000-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占全丹麦10%,养殖数量占全丹麦54.3%。
荷兰在2000年拥有2.92万个养猪场,而2006年养猪场减少到2.12万个,平均养殖规模则不断增加,100头以下的猪场从1998年的7454减少为1701个,而饲养规模大于1000头的养猪场从1998年的1757个增加到47378个。
1998年-2008年十年间,养殖母猪头数大于250头的农场从1139个增加到1746个。
据报道,2009年荷兰生猪出栏数超过1万头的养猪场有136个。
总体看来,全球养猪强国的养殖规模在不断增加,猪场数量逐年减少,逐步走上了工业化的养猪道路。
1.3集约化、自动化生产美国的养猪场大多采用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程度高。
大多数猪场不设围墙,没有专门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也没有饲料加工厂等。
种猪场只负责生产仔猪、育肥场只负责育肥、保育场只负责保育,不同养殖场的分工明确,日常管理专业性强。
同时,集约化、自动化、工厂化、机械化、现代化程度较高。
养殖场内采用全自动控制的饲喂系统,定时、自动添加饲料;自动饮水系统保证猪只24小时内自由饮水,而且可向饮水内添加药物。
在美国,一个饲养1200头猪的养殖场,只需要一台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
将仔猪断奶头数和断奶重、配种的繁殖母畜头数、妊娠母猪的配种日期等数据输入计算机,可以用计算机管理整个猪场,从而大大降低了养殖场的管理人员数,节约成本。
荷兰的养猪场自动化程度很高,除了30%的养殖场应用母猪自动化饲养管理系统外,大多数的养殖场都可以施行场内自主供暖、自动通风、自动饲喂。
但是,产房的自动化应用难度较大。
由于荷兰的人工费用高(每小时30欧元左右),所以产房的管理较为粗放,经常发生无人接产,新生仔猪死亡率的情况,给养殖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此情况下,荷兰自主研发了可升降的产床,该产床的漏缝地板可以升降。
母猪站立时,产床自动下降,仔猪无法进入母猪的躺卧区,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母猪躺卧压死仔猪;母猪躺卧后,产床自动上升,仔猪可以随意进食。
加拿大的养猪场也采用自动化的饲养方式。
生产过程分为五个环节:配种、妊娠、产仔、保育和肥育,其中,产仔、保育和育肥环节实行单元式全进全出。
不同的生产环节都采用计算机自动喂料、饮水、清粪、自动控制舍内温湿度和通风。
1.4完善的管理制度。
美国养猪业的管理法规比较健全,从饲料、种畜禽,兽药生产到饲养、加工、运输环节都有法规可循。
例如针对猪肉产品安全卫生的《联邦肉类产品检查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为了有效执法,联邦政府有7600多名监督员,分布在6000多个单位,负责食品安全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美国生猪交易市场的管理也很健全,具有多种交易方式。
其中生猪期货市场对于稳定生猪生产,维护生产者利益均起到一定作用。
荷兰的养猪场大都有一整套完善的猪群登记制度:给每头初生仔猪建立养殖档案,直到出栏。
一方面可以积累必要的原始资料,为育种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跟踪制度,有力的监管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保证生产健康、安全、优质的猪肉产品,有利于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荷兰养殖户的准入制度较为严格,必须达到以下条件,才可以从事养猪:(1)有销售订单;(2)有粪污接收者证明;(3)有生产许可证,每个许可证450欧元;(4)在制定区域建厂。
加拿大的养猪行业具有严格的卫生和防疫制度:对种猪采用PSS DNA测试,淘汰含有PSS基因的猪只;外来人员不得接近猪场;卫生消毒程序严格。
通过以上措施加拿大已经消灭了猪瘟、口蹄疫和伪狂犬等疫病。
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其他的猪场疫病:(1)全面推广人工授精技术;(2)采用“三点式”生产方式,仔猪、母猪和商品猪分开饲养,距离大约在3千米以上;(3)兽医定期到养殖场抽检,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的指导猪场的采取疫病防控措施。
1.5专业化、多样化经营美国养猪业有4种成功的经营方式。
分别是独自自营、合同生产、公司经营和生产合作社。
独自自营是所有产品都是自己生产的,自产自营,家族(家庭)式,完全独立的经营模式,家族拥有(租赁)全部的资产,承担全部的债务,债权和收益。
这种模式相对较少。
合同生产是一种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双方签订合同,确定某一时间以某一固定的价格提供固定数量的断奶仔猪。
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猪场是自己的,与公司签订的代养合同也是自己的,另一种农户与公司签订了代养合同,但猪场不是自己的,而是由其他有猪场的人提供,代建或者合作。
公司经营是由各自股东共同投资组成公司经营的模式。
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
美国养猪业之前并没有特别多特别大的养猪公司,随着养猪业发展,公司经营模式的出现,规模越来越大。
猪场和猪场之间为了扩大规模优势,不断地联合兼并,一些原来并没有养猪的人或者投资机构加入了这个行业,与原有养猪的人合资组建了更大的公司等。
生产合作社作为一种合作经营方式,通常不提利润只有管理人员工资。
早年的养猪合作社中,会员养猪户大都是一条龙生产,后来不少合作社的养猪户共同建立母猪场,各农户就不再养母猪了,而是从公共的母猪场引进断奶小猪来养。
养猪业由副业生产向集约化、商品化、专业化、工厂化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养猪场主体规模将由1000头扩大到1万头。
高效健康养殖模式成为新时期养猪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如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养猪业大国不仅在繁育体系、品种改良、性能测定、饲料营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还开发出相对完善的肉产品市场体系、建立信息技术平台和服务组织,率先完成健康养殖模式的成功推广;美国、荷兰相继开发出SHOAT模型、畜禽舒适环境模型,成为世界上猪场环境应激的典型预警系统;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法律法规、组织执行机构、控制处理等横向动物疫病监控体系。
另外,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提出的“危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正被世界多国借鉴并实施,主要体现在“从地头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纵向管理体系,包括相关制度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与国际技术标准接轨的监测检验系统的形成等方面。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上畜禽养殖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代谢及其调控、养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动物应激及其福利、动物排泄物无害化增值处理方法研究、技术开发和标准制定、动物产品安全生产及其检测技术等。
当前国外健康养殖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研究;采取多学科集成和交叉研究;增强本领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速度的数字化与标准化研究。
2 国外养猪业发展趋势2.1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高度集约化工厂化养殖与完善的饲养管理措施是现代养猪生产的主要特征。
虽然世界各国都能养猪,但是由于经济与环境保护以及动物福利等原因,生猪的生产主产区逐渐向饲料主产区进行转移,从而来节约饲料的运输成本。
2.2 更加注重食品安全,禁用抗生素1986年瑞典已经开始在畜禽饲料中禁用抗生素,丹麦于2008年禁用抗生素,用于治疗用途的抗生素需要兽医师同意。
欧盟在2006年规定禁止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2.3 提高疫病防控能力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扩大,以及抗生素的逐渐禁用,动物的健康及疫病防控成为了养殖场的重点环节。
养猪高度化发达的国家将采取更加科学化的疾病预防、控制和治疗体系。
如巴西在全国范围内免费提供口蹄疫的接种疫苗,瑞典则规定猪场必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避免疾病交叉感染。
2.4 关注动物福利在目前的养猪生产中,大多采用全漏缝地板或半漏缝地板,妊娠母猪饲养于限位栏内。
欧盟规定,到2012年母猪配种后四周内可以饲养在限位栏内,其他时间则禁止饲养在限位栏内。
养猪发达国家多采用替代系统来养殖生猪。
欧洲部分国家,例如美国、英国等将母猪饲养在舍外,妊娠及哺乳母猪饲养在具有防寒设施的草地上。
虽然舍外养殖可以满足空间的要求,但是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环境压力、疾病防治措施等的影响。
所以在未来的养猪发展过程中,寻求合理、优化的养殖方式是提高动物福利的重要方面。
2.5 加强环境保护在养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气不仅危害饲养员的身体健康,还成为大气、土壤和水质的重要污染源,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随着“低碳生活”口号的提出,全球将更加关注环境问题,畜牧业的减排势在必行,各个国家将会研发更加环保的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措施,减少畜牧业带来的环境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