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孟子》二章课文解析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新版)苏教版
第一页,共32页。
课文 (kèwén)导
入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 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可在此以 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 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 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jīnglì)给我们什么样的启 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文章去寻找答案。
过渡句,承上启下,由上文论据举证自然得出论点(lùndiǎn)。“是 人”指上述六人及与他们相似的其他人——从个别推及一般。
第二十一页,共32页。
思考一:这一段中所列举的舜、傅说等六位历 史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shén me)?开篇列举这些 事例有何作用?
共同点:在经历了艰难困苦(jiān nán kùn kǔ)之后,才成 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作用:首先列举这六位历史(lìshǐ)人物,摆出典型、有力的证 据,再据此得出结论,提出看法,使文章有很强的说服力。
第二十二页,共32页。
思考(sīkǎo)二:“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这 几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作者的什 么观点。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担当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表明作者 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一个人坚强(jiānqiáng)的意志和毅力, 能增加一个人担当大任的能力。
从反面(fǎnmiàn)论证,国家若无忧患则“国恒亡 ”。
点明全文的中心论点,亦是警策之语,引人深思。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思考(sīkǎo)一:这一段主要论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述的观点是:人常常处于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若没 有忧患,则往往会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 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yùnyòng)正反论证,一正一反,为推 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孟子》二章课文解析 苏教版
《孟子》《<孟子>二章》课文解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欲:想要,喜爱。
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得兼:兼得,同时得到。
舍:舍弃。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帮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所喜爱的有胜过生命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有胜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不躲避。
)[甚:超过,胜过。
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恶(wù):憎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同“避”,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心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的什么不可以干呢?)[如使:如果,假使。
则:那么。
凡:凡是。
者:第一个“者”指代办法。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采取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不采用,采取某种手段就能够躲避祸患可是有的人不做,因为所喜欢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厌恶有胜过死亡的事情。
不只是贤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这种想法,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是故:因为。
非独:不单,不仅。
心:心意。
耳:语气助词,罢了。
] 【句段分析】“鱼”用来比喻“生”。
“熊掌”用来比喻“义”。
形象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题旨,通篇议论,由此展开。
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孟子》二章教案设计 苏教版
《〈孟子〉二章》教学目标知识: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哲理散文(议论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人和”观念。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敎时:一课时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古时候的《四书》指哪四部书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那么谁能介绍孟子及《孟子》一书吗?(可学生介绍,师纠正)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县人)人,思想家、教育家。
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现存七篇)一书传世。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孟子》二章的第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初读课文,指导朗诵。
1、请同学们把《我是优生》翻到63面课前预习齐读这课生字两遍。
2、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1)师范读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点两个学生试读。
要读出抑扬顿挫和气势。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使国防巩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很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作战就罢了,作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间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之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集市中被选拔。
所以上天将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些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身体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通过这些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性格坚强,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想明白。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就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孔凌霄。
【最新精选】苏教初中语文九下《15《孟子》二章》word教案 (4).doc
孟子二章德育目标: 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智育目标: 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文章内容,特别是文章第二.三段。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三、设计理念:以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为突破口,以师生互动为纽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进取的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依据:新课程理念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创造性,努力确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五、课前准备:结合注释熟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
搜集有关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
(依据:新课程理念中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积累知识的习惯。
)六、教学流程:(一) 导入新课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名言警句.(这个环节开展的方式为小组抢答.表现突出的予以适当奖励。
)2.简介孟子“其人”及<<孟子>>其书。
附注: 这个环节的依据是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目的在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文学常识积累情况以及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先听录音,然后齐读课文。
解析疑难字词句。
(该环节主要是:由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引导或适当讲解。
)理清本篇议论文的三要素。
(学生先自行判断,老师再予以明确。
)附注:这个环节的依据是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较好把握课文基本内容及作者论证思路。
(三)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有奖竞答活动。
)1、文章列举六个名人的事例在结构及内容上分别有何作用?2、本文在论证层次上有何特点?附注:该环节的依据是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实践,积极为学生合作学习架设平台。
九年级语文《孟子》二章课件苏教版
试比较两则短文的异同。
1.都阐述了要施“仁政”的道理。 2.都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 3.都引导对方自己说出答案。
第二则还引用了孔子的 名言,来加强说服力。
以五十笑百步
(逃跑)
以五十步笑百步 魏国之民多于邻国 不可 无望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河东凶亦然 孟子对曰 或百步而后止 是亦走也
对下列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杀人以梃与刃
梃=刃 =政
率兽而食人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 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 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希 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 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 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 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 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 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 成《孟子》。
《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
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 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 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 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 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 也更细致。
山靠一由 边近家于 墓住家 地在贫 的郊, 外孟 子 ……
于是,孟母就把家迁到 集市附近……
子曰:“学而 时习之,不亦 乐乎?”
这一次,孟母慎重 地选择,找到一所 学校附近的房子住 下来……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 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 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 “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 孔子的思想,反对“霸 道”,提倡以“仁”“义” 为中心的“仁政”、“王 道”。
九年级下册语文15.《孟子》二章ppt课件(苏教版)
原文
• 故曰:域民不以封 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 天下之所顺,攻亲 戚之所畔,故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 //
译文
•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 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的边疆 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 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 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 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 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 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 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 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 利。
︽ 孟 子 ︾ 两 章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孟子>>二章
得 道 失 多 道 助 寡 助
优质课件
学习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了解作者、作品、背景。 2.检查预习情况,落实掌握生字词情况,读顺 课文。 3.落实课文翻译,积累文言知识、名言警句。 4.理清文章论证思路,明白“天时”、“地利”、 “人和”的关系,知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的道理。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文章开篇即提出观点。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 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 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 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 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 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 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 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fú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 语气词 而攻之,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第15课《孟子二章》教案苏教版
第十五课《孟子》二章第1课时鱼我所欲也一、【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
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
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
二、【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2. 难点: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
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
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
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诠释了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的思想。
<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合作探究1.把握论证方法,理清论证思路。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孟子二章全文解析 孟子二章翻译和原文
【第二章】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
【原文】 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②岂不诚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 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 命之(5);女子之 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 敬必戒,无 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其 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无,那么,木匠车工都可以从你那里 得到吃的。比如说这里有一
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长辈, 奉行先王的圣贤学说,来
培养后代的学者,却不能从你那里得到 吃的。你怎么可以尊重木
匠车工却轻视奉行仁义道德的人呢?”
彭更说:“木匠车
工,他们干活的动机就是为了求饭吃。读书人研究学问,其动机
也是为了求饭吃吗?”
【第六章】胁肩诌笑,病于夏畦
【原文】 公孙五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 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①逾垣而辟②之,泄柳闭门 而不 内③,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④而恶无礼, 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⑤孔子之亡 也, 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 先,岂 得不见?曾子曰:‘胁肩馅笑,病于夏畦(6)。’子路 (7):‘未同而言, 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 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 已矣。”
【注释】
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②公孙
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 名的说客。③张仪:魏国人,与苏
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 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泰
“合纵”相对。④熄:指战火熄灭,天 下太平。⑤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 礼,父亲开导他。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十五《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
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
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后喻。 (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
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译文:一个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 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 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翻译。
起,指被任用。
被举用,被选拔。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
田地
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
指从狱官手里 被释放并举用。
市场,做买卖的地方。
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 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举用,胶鬲从贩鱼卖盐 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 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 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 任用。
处
论证方法:
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
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写法探究
1.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文章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 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 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 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结构 严谨,层层深化。
课堂小结
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 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 使他忍受饥饿,身体空虚乏力,在他做事 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用这些办法使 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 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经常犯错误。
思虑堵塞。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
奋起,指有
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
九年级语文《孟子二章》学习要点苏教版
《孟子二章》学习要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孔子"仁"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
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首先通读课文一遍,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内容。
一、字1、读准字的音寡()夫()域()戚()粟()2、通假字亲戚畔之畔:pàn叛,背叛二、解词人和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限制。
固国固:使……巩固。
失道道:天道,失道就是违背道义。
学习本文1、本文的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
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
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快速通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理解大概内容。
一、字1、读准字的音畎亩()傅说()胶鬲()空乏()2、通假字法家拂士拂:bì弼,辅弼。
衡于虑衡:héng横,梗塞,指不顺。
二、解词所以动心忍性忍:使……坚韧。
而后作作:奋起,有所作为。
学习本文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
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十五 《孟子》二章
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十五《孟子》二章任何的限度,都是从自己的心坎开端的。
每一奋发尽力的背地,必有加倍的弥补。
以下是本文库为您推荐苏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十五《孟子》二章。
十五《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
"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二、资料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名言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正字正音。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孟子二章教学案 苏教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 孟子二章教学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 孟子二章教学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 孟子二章教学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孟子》二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3、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4。
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能力目标:能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讲道理进行论证的方法情感目标:理解孟子“舍生取义”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两个观点。
教学重点1.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2。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教学难点对论证方法的理解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小黑板一、课前预习:1、文学常识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批注记录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2、给下列字注音苟( ) 恶()辟()箪()羹()蹴( ) 屑( ) 乡( )畎()法家拂士()3、反复诵读课文,直至熟读成诵4、预习中你还有那些不会的地方,请写下来。
二、教学过程(一)课堂精讲1、解释字词苟得:恶: 得生者:由是:耳:是故: 非独:甚:患: 辟:与: 蹴: 不屑: 辩:乡:于: 加:得:与:已:举:苦:曾:衡: 入:拂:出:2、翻译重点句子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第15课《孟子》二章教案(苏教版初三下)2doc初中语文
2、预习新课
2、完成?学习和探究?开放性试题
听记作业和要求
应给予学
预
3、预习?岳阳楼记?
记预习要求
生补充一 点课外的 文章。
2分钟
习
补充
材料
1、?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现存?梁 惠王? ?公孙丑??滕文公? ?离娄? ?万章? ?告子? ?尽心?七篇,计二百六^一章。
2、骈句的使用及其表达成效。回忆?陋室名?中的骈句。
3、这两篇文章对现实的指导。
教后
小结
第
课题
课
总1课时
课
?孟子?二
章
新授
时
第1课时
型
备课
电时刻
检查时刻
使用时刻
教
学
目
1、朗读课文并试以背诵。
标
2、把握各章的中心意思。
3、积存名言警句,并弄明白他们的意思。
重点
重点:背诵积存名言警句。
难点
难点: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教
实物投影仪
运算机
电视机
小黑板
具
/、
教法
朗读自学
点拨
引导练习相结合
学法
作业
巩固练习20分钟
特点:总一分一总
拨和指导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随记
估时
字词
生于担忧死于安乐
正音:畎qua
注音
1、教师范读正音。
n
释疑
2、学生读文章,品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傅讲yue胶鬲ge
应加强对
3、分析讨论以下咨询题。①作者共列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复习要点 苏教版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胜。
①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②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③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④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⑤郭:外城。
⑹环:包围。
⑦而:表修饰⑧表转折也,①句首语气词,表议论。
②之:代词,代城③者:----有利条件④者:-的原因。
⑤是:指示代词这⑥城:城墙也。
①池:护城河。
②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③坚利:坚硬牢固/锋利③委:放弃、丢弃;④而:连词,表顺承;⑤去:离开。
①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②以,凭借③封疆:划定的疆域的界限。
④固界:巩固边疆。
⑤山溪:地势;山河。
⑥威:威慑⑦利,锐利。
⑧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下同。
⑨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⑩之,到;至:极点。
⑾亲戚:内亲外戚,包括父系母系亲属。
⑿畔:通“叛”,背叛。
①顺:归顺,服从。
②以:凭借③故:所以。
④有:副词,要么一、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的君主,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发动战争就罢了,发动战争就一定能成功。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九年级语文课文同步-《孟子》两章解析和总结
(二)、字词解释1、通假字①“畔”通“叛”,背叛 (亲戚畔之)②“曾”通“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③“衡”通“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④“拂”通“弼”,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2、一词多义①之: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封疆之界/ 山溪之险/ 兵革之利/ 畎亩之中/ 版筑之间/鱼盐之中(助词,的)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代词,代它,城)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代词,代他,“失道”者、“寡助之至”的人)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动词,到)天下之所顺/ 亲戚之所畔(主谓之间,不译)②而:委而去之/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承接)夫环而攻之(表承接,一说修饰)攻之而不胜/ 然而不胜者(表转折)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表并列)③于: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一说在)困于心衡于虑/ 征于色发于声(在)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由于,因为)④有:必有得天时者矣(是,一说不译)故君子有不战(要么)⑤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家)3、古今异义①、池非不深也:护城河(古);水池,池塘(今)。
②、城非不高也:内城(古);城市(今)。
③、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古);与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今)。
④、委而去之:离开(古);到(今)。
⑤、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古);判断词,是(今)。
⑥、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古);出发,发现(今)。
(三)、重点句子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孟子>二章》课文解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欲:想要,喜爱。
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得兼:兼得,同时得到。
舍:舍弃。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帮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所喜爱的有胜过生命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有胜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不躲避。
)[甚:超过,胜过。
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恶(wù):憎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同“避”,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心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的什么不可以干呢?)[如使:如果,假使。
则:那么。
凡:凡是。
者:第一个“者”指代办法。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采取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不采用,采取某种手段就能够躲避祸患可是有的人不做,因为所喜欢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厌恶有胜过死亡的事情。
不只是贤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这种想法,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是故:因为。
非独:不单,不仅。
心:心意。
耳:语气助词,罢了。
] 【句段分析】“鱼”用来比喻“生”。
“熊掌”用来比喻“义”。
形象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题旨,通篇议论,由此展开。
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
第一部分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
“甚于生者”指义。
“甚于死者”指不义。
由“义”甚于生,“不义”甚于死,合乎逻辑地推导出人们应该作出“舍生而取义”的选择。
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坚持“义”,不惜生命;为保全生命而置“义”于不顾,“不义”。
“如使人……何不为也?’这几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进一步指出有人已经做到了“舍生取义”。
第一部分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分析论证。
第一部分第三层(“非独贤者……勿丧耳”):进一步指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
第一部分:以鱼与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之说。
论证“义”的重要性。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羹:用肉或菜做成的带汤的食物。
之:代词,饭羹。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送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接受。
)[尔:助词。
与:动词,给。
蹴:践踏。
乞人:乞丐。
]【句段分析】“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小,当它关乎生死时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呼尔”“蹴尔”而与之,行人、乞人不受,从正面证明“义”的存在。
第二部分第一层(从“一箪食”到“乞人不屑也”):以有宁死不食者为喻,说明人虽然饥饿,仍应辨明礼义。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高位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高位厚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万钟:丰厚的俸禄。
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辩:同“辨”,辨别。
于:介词,对于。
何加:(有)什么益处。
焉:呢。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奉:侍奉。
所:起指示作用。
得:同“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同“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人谓失其本心。
(从前为了自己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从前为了自己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从前为了自己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却接受了:这种行为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丧失了人的天性。
)[乡:同“向”,原先,从前。
为:为了。
已:停止,放弃。
本心:本来的思想。
]【句段分析】“万钟”与“一箪食”“一豆羹”作对比,进行对比论证,赞扬行人、乞人能够“舍生取义”,讽刺那些贪图荣华富贵之人舍义贪生。
从反面论证面对“生”与“义”的取舍,一些人失其“本心”而取“生”舍“义”,是可耻行为。
作者连用三个“乡为身死而不受”这种排比的句式,并以“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反诘,收束全篇,行文极富气势,语含辛辣嘲讽,慷慨豪壮炽烈,具有号召力。
笫二部分第二层(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到结尾):批判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点明见利忘义的原因是失其本心。
第二部分:运用举例(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守礼义和见利忘义的行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水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工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子之中被单用,管夷吾从狱官的手里被救出来后开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升为令尹,百里奚从市场上被赎出登上相位。
)[发:起,指被任用。
于:介词,从。
畎(quǎn)亩:田地。
畎,田间小询。
举:被举用,被选拔。
版筑:筑墙用的夹板和木杵。
古时筑墙,在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实。
士:狱官。
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
]【句段分析】先摆事例,按年代先后以舜等六人由卑微到显贵,最后成就大业为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出来的。
运用排比,连举六例,颇有气势。
第一部分第一层(1):阐明人只有经受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成就大业。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肌肤消瘦,使他深受贫困之苦;让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性情坚忍,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干。
)[任:责任,担子。
是:这样的。
苦、劳、饿、空乏:均为使动用法,译为“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资财缺乏”。
行:行动。
拂:违背(意愿)。
所为:所行。
所以:用这些办法。
动、忍: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忍”。
曾:同“增”。
与“益”合译为“增加”。
所不能:所没有的本领。
]【句段分析】“是人”指上述六人及与他们相似的其他人——从个别到一般。
“必先……”一连串排比及动词使动用法的使用,极言其所处环境之恶劣,遭遇之艰难。
“动心”两句为下文张本。
第一部分第二层(2):古往今来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长才干。
第一部分(1—2):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经过磨炼才能成功的道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心里忧愁,思虑阻塞,然后才知道发奋;(一个人的心事)表现在脸色上,并通过声音表达出来,然后(才能被人所)了解。
)[恒:常常。
过:过失,这里是“犯过失”的意思。
困:困扰,忧愁。
衡:同“横”,阻塞、不顺畅。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征验,表现。
色:脸色,表情。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时时处于灭亡的危险之中。
)[入:在里面。
指国内。
则:假设连词,如果。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bì)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同“弼”,辅弼。
出:在外面。
指国外。
外患:外来的灾难,多指外敌入侵。
]【句段分析】第二部分第一层(“人恒过”至“而后喻”):正面指出人才必须经过挫折才能有长进,才能有所作为。
“人恒过,然后能改”承接上文“行拂乱其所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承接上文“苦其心志”;“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紧承上文“动心忍性”。
第二部分第二层(“入则无”至“国恒亡”):从反面论证国家如果内无守法度的大臣和辅君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入侵,国家也会灭亡。
第二部分(3):主要论述了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向上,国无忧患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就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安乐享受必导致灭亡的道理。
)【句段分析】第三部分(4):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