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教学反思 6.6 练习五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
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
兴趣和自信心。
课程内容
本册教材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三大内容,力求加强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
和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突出所学内
容的数学本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领略数学的全貌。
数一数、数豆子、谁的红果多
小小养殖场、做个百数表
4 日、5 日、 6 日清明假
期
练习二、认识图形、动手(一)
动手(二)、动手(三)、整理与 复习
小兔请客、采松果
青蛙吃虫子 拔萝卜、收玉米、回收废品
29 日、30 日、1 日五
一假期 期中考试
练习三、分口子、数学游戏 图书馆、摘苹果
练习四、阅览室 跳绳、练习五 总复习 总复习
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
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
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
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加与减(三)《练习四》教案
第3课时练习四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运用练习。(教材第73~74页“练习四”第1~6题)
二、教学目标
1.巩固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组内交流讨论,指名学生代表汇报)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练习巩固一下。
1.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四”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相互订正)
教师组织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一摆。
2.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间相互展示交流)
3.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四”第4题。(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73页“练习四”第3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练习四”第3题)
师:动物园的小动物们要玩找朋友的游戏,你知道该怎样帮它们分组吗?(学生独立思
考,指名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做题方法,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之间互相订正。
2.教学教材第73页“练习四”第5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73页“练习四”第5题)
(1)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片,谁能说一说这道题的含义?(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汇报)
(2)师:这道题应该怎样解决呢?你能说一说你的估算方法吗?(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间互相展示成果)
六 加与减(三)《练习四》(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六加与减(三)《练习四》(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运用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关于加法和减法的内容进行学习。本次教案的教学重点是加法和减法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认识加法和减法运算符号
•能够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
•能够准确地算出加减法计算题的结果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准确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四、教学内容
1. 加法数的概念
加法是指两个或多个数的结果相加。学生需要了解加法的数学符号“+”,并
会简单的加法计算。
2. 减法数的概念
减法是指两个数的结果相减。学生需要了解减法的数学符号“-”,并会简单
的减法计算。
3. 竖式加法和减法
竖式加法和减法是指将加数、被加数、减数和被减数的各位数字按位排列,以竖式形式进行计算。学生需要学习竖式加法和减法,并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
4. 练习题
在本节课的最后,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习题。
五、教学方法
1. 讲述法
以板书为主,通过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加减法的概念、符号和计算方法等。
2. 演示法
对学生进行竖式加法和减法的演示,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入的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法
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练习,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
1. 教师出示加减法计算的竖式,让学生独自进行计算,并在黑板上互相比对
答案。
2. 教师通过演示加减法计算竖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掌握计算
方法。
3.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带教学反思)
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数学好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加与减三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加与减三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加与减三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学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本单元不仅仅是学习计算的方法和技能,还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运算的含义,发展数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教材设计了“套圈游戏”“乘船”“乘车”“今天我当家”四个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通过这些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和理解数学,强调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注重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今天我想就“估算”进行反思:
第一、在“创设情境”时,我向提出估算的任务,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也给学生的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第二、课堂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中会出现不同的估算方法。
第三、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估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自然地引入下面的教学。如“套圈游戏”中,创设情境:淘气与笑笑都非常喜欢套圈,最近他俩进行了一次套圈比赛,并把成绩记录下来了,请同学们看看统计表,淘气能赢吗?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淘气 24 29 44
笑笑 23 30 41
(学生思考)师: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学生小组交流)能把你的估计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吗?(全班交流)生1:我发现淘气除了第二次比笑笑成绩低,其他两次都比笑笑高,所以我认为淘气能赢。生2:淘气两次得20多分,1次得40多分,而笑笑1次20多分,1次30多分,1次40多分,所以笑笑赢。生3:第一次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数学好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一加与减》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一加与减》教案及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理解“一”这个数的含义;
2.掌握带有加号和减号的简单算式;
3.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堂教学PPT;
2.学生:课本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对学生提出问题,如“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什么?”,让学生回答“学习一和加减法”等信息。迅速点明本节课重点和难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
二、自主学习(20分钟)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本和作业本自学本节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可以先读课本,了解“一”的含义,个位数的
加减计算;
2.为学生呈现加减法,三个数的运算,比较多个数的
大小等多种计算形式。
三、互动学习(15分钟)
1.点名:教师随机选择五名学生,让他们分别回答出
课本内的一些问题,以便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
2.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加减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
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师点拨(20分钟)
1.教师“回顾”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帮助学生
掌握方法,引导学生巩固和加深记忆。
2.教师针对学生疑难点与错误,进行差错纠正和讲解,
采用讲述和问题解答方式等提高教学质量。
五、归纳总结(5分钟)
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归主题,进一步回顾和总结学习
的内容;
2.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流,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给出作业(5分钟)
教师向学生布置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清晰,以学生为主导,注重交互性和针对性。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老师指导,学生讨论等,对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自学能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引导学生探讨加减法在现实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和理解。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7课时练习五教案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第7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8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竞赛等活动巩固百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夏天到了,大森林里树绿了,花开了,动物朋友们尽情地游戏。美丽的森林公园也向小朋友们敞开大门,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二、新授:
1、动物朋友给你们出了几道题,都做对的同学才受欢迎,你们敢试试吗?投影: 3 8 9 0 5 7 3 7 9 1
- 2 7 - 4 6 -4 9 +6 3 -1 8
小组内互查订正。都会做了吗?好,咱们一起去森林公园转一转。
2、出示图片:
啄木鸟正在给大树治病,咱们帮帮它吧。
39+51=80 40-16=34 85-3=55
3 9
4 0 8 5
+5 1 - 1 6 -3
8 0 3 4 5 5
3、出示图片:
小松鼠捡了一大篮子松果,它吃了25个,篮子里还剩17个,谁知道小松鼠原来有几个松果?25+17=42(个)
4、告别了小松鼠,来到湖边,湖里的荷花粉红粉红的,一只只蜻蜓在空中飞舞,它们在找自己最喜欢的花朵,咱们帮它们找一找。独立连线P64看图连线。
5、快来看那边,大象妈妈正在考小象呢?
小象:我今年3岁。象妈妈:你出生时我29岁。
你们知道象妈妈今年多少岁吗? 29+3=32(岁)
6、看那只淘气的小猴在干什么?给小鹿量身高。
小花:92厘米小点:73厘米小黄:比小花矮,比小点高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数学好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数学好玩”,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全册
一生活中的数
1.1数铅笔
从本节课的设想到实践体会很多,最深切的是以下几点。1. 加强估算,重视数感的培养: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方法掌握得较少,因此,一开始通过猜铅笔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对实物的观察、数数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使学生能用数字将小棒的根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2. 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诉学生。如数的组成,反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1.2数豆子
“数豆子”是“生活中的数”的第二节课。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抓一把豆子,估计一下有多少”这一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入估计活动,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我在处理这个环节时,采用的是用一个透明的杯子装进22粒豆子,让学生去猜有多少,因为最初学生是无意识、无根据地去想,所以我用了一个词“猜一猜”;然后我又取了10粒放入另外一个杯子,通过学生对这10粒豆子数量的感知,对第一个杯子中物体的多少有了大致的认识,然后通过推理去进行判断,因而这个过程我又巧妙地将“猜一猜”改成“估一估”,让学生学会思考,用推理的方法去估计,这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十分有益的。为了进一步结合实际正确地去估计,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较小,数豆子不好操作,因而用学生熟悉的小棒来代替,采取一个“抓小棒”的游戏,使学生对数形成感性的体验,在具体活动中发展数感。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教学设计
六加与减(三)
图书馆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法:
探究法
学法:
小组合作
教具:
计数器
学具:
小棒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书馆”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
(2)在本子上写出所提问题。
二自主学习,体会算理。
1. 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多少本?
(1)学生尝试计算。
(2)独立列式。
2.探索算理。
(1)借助小棒。
(2)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28,再在个位上拨出4,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来就是32。
(3)列竖式: 2 8
+ 1 4
3 2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试一试”第1小题。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再算一算,说一说。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1)在数线图画一画,算一算,并结合画图说一说。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单元教学规划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单元教学规划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前后知识联系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其应用,为学习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奠定基础。
表1:《加与减(三)》单元前后知识联系
(二)单元学习内容
主要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其应用。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如下:
表2:《加与减(三)》单元学习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学科性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二)创新性目标
1.借助直观模型,在操作中探索多种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三)教育性目标
1.主动参与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其运用的学习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养成严谨仔细的计算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单元三课规划
(一)原教材教学规划
表3:《加与减(三)》单元原教材教学规划
(二)单元三课教学规划
表4:《加与减(三)》单元三课教学规划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教学反思
城关小学费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了20以内加法及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的内容就是十几减九,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如果学生对于十几减九的处理理解了,方法掌握了,计算熟练了,后面的教学就水道渠成了。所以,为让打响开学第一仗,在学习新知识前,我让孩子们对上学期所学的9加几进行了复习,要求每个学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这样利于学生运用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同时让每个学生准备了20要小棒,目的是通过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明白算理,加强记忆。在教学时,首先进行了激趣引导,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爱动脑筋,能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用想加算减、数数、画图形等方法解决了十几减九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接下来,用摆小棒的方法理解了破十法,对照操作步骤,孩子们自己写出了计算步骤,课上,趁热打铁进行了练习,由于刚刚掌握计算方法,要求孩子们写出计算步骤,对于个别掌握不到位的课后作业时发现问题也进行了及时纠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孩子们照葫芦画瓢,大部分同学能自己用破十法解决十几减8、7、6、5的问题,在他们自己尝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我意想不到的问题,当堂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计算方法,也避免了其他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再让同学当小老师进行讲解,孩子们兴趣浓厚,在这样不断的尝试、交流中,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孩子们是在主动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是,他们学的快乐,学的自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加与减(三)教案与反思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加与减(三)
学习内容:
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发展估算和提出、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会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算式的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握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
3、根据问题情境提出简单的问题,能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第1课时
图书馆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
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第2课时
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解决进位加法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2、在解决进位加法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计算。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了20以内加法及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继
续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的内容就是十几减九.是本单元的教学
重点.如果学生对于十几减九的处理理解了.方法掌握了.计算熟练了.后面
的教学就水道渠成了。所以.为让打响开学第一仗.在学习新知识前.我让
孩子们对上学期所学的9加几进行了复习.要求每个学生达到熟练计算的
程度.这样利于学生运用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同时让每个学生准备了20
要小棒.目的是通过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明白算理.加强记忆。在教学时.首
先进行了激趣引导.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爱动脑筋.能自己解决问题的
孩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用想加算减、数数、画图形等方法解决了十几减
九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接下来.用摆小棒的方法理解了破十法.对照操作步骤.孩子们自己写出了计算
步骤.课上.趁热打铁进行了练习.由于刚刚掌握计算方法.要求孩子们写出
计算步骤.对于个别掌握不到位的课后作业时发现问题也进行了及时纠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孩子们照葫芦画瓢.大部分同学能自己用破十法解决十
几减8、7、6、5的问题.在他们自己尝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我意想不
到的问题.当堂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计算方法.也避免了其他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再让同学当小老师进行讲解.孩子们兴趣
浓厚.在这样不断的尝试、交流中.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提升了他们的学习
能力.孩子们是在主动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是.他们学的快乐.学的自信。
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我深深感到.让他们快乐、主动地学习有多么重要.课堂气氛活跃了.参与活动专注了.知识掌握牢固了。我将在后面的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耐心倾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学生的观点和思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数学语言得到了发展。
2.整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从讨论发表见解,到动手实践,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始终处在积极地参与活动状态,逐步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而且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今后的快乐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