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大全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简答总结
第一章会计制度设计概述
一、名词解析
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综合性会计制度:P2
业务性会计制度:P2
会计人员制度:规范会计工作者行为和会计人才选拔、管理方面的制度,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总会计师条例》。
统一会计制度P3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P3
会计核算制度:是指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种规范。
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息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实际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会计监督制度:P4
企业会计制度:P4
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它包括:行政总预算(政府)会计制度、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09年
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具体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08年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08年
内部牵制: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
流程图法:P31
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
二、简答题
1.[10.10]会计制度设计的含义及意义1-1-6
a. 有利于贯彻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律法规
b. 有利于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水平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简答总结
第一章会计制度设计概述
一、名词解析
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综合性会计制度:P2
业务性会计制度:P2
会计人员制度:规范会计工作者行为和会计人才选拔、管理方面的制度,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总会计师条例》。
统一会计制度P3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P3
会计核算制度:是指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种规范。
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息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实际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会计监督制度:P4
企业会计制度:P4
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它包括:行政总预算(政府)会计制度、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09年
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具体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08年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08年
内部牵制: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
流程图法:P31
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
二、简答题
1.[10.10]会计制度设计的含义及意义1-1-6
a. 有利于贯彻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律法规
b. 有利于提高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水平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简答、计算
三、名词解释
1.流程图法:利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企业某项业务的工作步骤,先后次序等情况。2.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3、内部控制制度: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纪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4.会计分析制度:指如何利用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时期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5.内部牵制:是以账目之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6.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1.全面设计:指企业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的企业或改制,兼并与收购后的企业里,需要进行全面性会计制度设计。2.修订性设计:是对以不适应国家规定或业务已发生变化,在原有会计处理不符合要求时,需对原有会计制度进行修改。3.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方式的会议设计:是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定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4.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5.会计制度的局部设计:是指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它又可分为补充性设计和修订性设计。1.会计岗位责任制: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2.控制性原则:是指通过在经营的关键环节设置必要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便有关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岗位责任制具有必要的查错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全过程,全方位有效的监控系统。3.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是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经理为主管,以审计部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4.会计与财务分别设置: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反映,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分别由会计部门和财务部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式。5.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核算,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统一由一个部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式。1.共同类会计科目:是核算金融企业间业务往来,采用分账制核算外币交易产生的不同币种之间兑换,企业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变动形成的衍生资产或衍生负债,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套期工具或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的会计科目,如:清算资产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套期工具等科目。2.多栏式总账:是将企业全部账户集中于一张账页中,设置期初余额,借方,贷方和期末余额,依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从而减少过账工作量。3.会计科目表:是根据会计科目的名称,编号和类别所列示的会计科目体系总表,企业在内部会计制度中确定的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是通过会计科目表的设计完成。4.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5.记账凭证: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6.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
会计制度设计(2009-2013名词解释+简答题)
【2009.10】
【名词解释】
1、预算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
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它包括财政总预算(政府)会计制度、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2、会计制度的局部设计:是指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
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可分为补充性设计和修订性设计。
3、限额领料单:是指一种多次使用的领料凭证,适用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主要有原材料及主
要材料。
4、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指企业为了达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
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5、财务状况分析表:是指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资料,对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各自
总额中所占比重及报告期和上期比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报表。
【简答题】
1、简述会计制度设计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
答: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支付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制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碧玺贯彻内部控制的精神,因为内部控制制度既是企业各种规章制度控制手段的总称,又是有效地执行会计制度的保护性措施。内部控制范围极广,内容及其丰富,其中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包括八个主要方法: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和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这些方法与会计制度设计紧密相关,也是企业进行会计制度设计必须把握的核心内容。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及简答题全
1.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企业单位通过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会计行为准则和规范。
2.综合性会计制度:指规范全国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3.业务性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方面的制度。
4.会计人员制度:规范会计工作者行为和会计人才选拔、管理方面的制度。
5.统一会计制度:由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或地方财政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
6.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计主体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结合本单位经济活动特点制定的各项会计工作规章制度。
7.企业会计制度:规范营利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制度。相对应的是预算会计制度。
8.内部会计控制: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控制体系。
9.会计制度设计依据:会计制度设计人员在设计会计制度内容时所据以确定的根据。
10.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对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作出规定,通过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依据。
11.会计制度设计程序:会计制度设计工作从开始到完成全过程的顺序和步骤。
12.会计制度总则:也称为总说明,是会计制度最前面的概括性的适用于会计工作各个环节的总的原则。
13.会计制度制定前提:会计制度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的范围和要求。
14.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依据会计基本准则规定,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
15.会计基础工作:包括会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16.会计工作任务:对会计目标的具体化,以法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形式将会计目标具体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形成会计工作任务。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会计制度设计: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加以具体化、规范化,以便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遵守原则:合规性、真实性、科学性、针对性、内部控制、效益性、适应性●内部控制制度: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制约的管理制度●会计控制:按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会计制度: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指定的规范性文件●总体设计: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前有一个纲领性规划和指南●设计方案:根据企业会计设计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分为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设计思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行为准则●会计组织机构:开展和组织企业跨及工作的只能部门,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机构和专职的会计人员组成●权责对等原则:在实际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位管理者应负的职责,并相应的赋予一定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控制性原则:通过在经营的关键环节设置必要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便有关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具有必要的差错防弊功能,病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全过程有效的监控系统●会计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企业内部银行:相对独立于企业会计部门的管理机构,它将商业银行的信贷结算职能和方式引入企业内部来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数字分组法:按数数目分成若干组,子某数起至某数止划分为一组,编为某一科目的号码。数目的起始数要根据某类科目分组的多少确定,并要留出一定的数目用以备新增科目只用●会计核算形式: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为核心,将记账凭证、装不组织、记账方法和几张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授权控制:对各种存货的收发,根据其重要程度,制定有关的负责人审核批准,严格把关,确保存货的安全完整和合理使用,时存货的保管责任与使用责任分离●职责分工:对存货的请购、采购、验收、记账、保管、发放等,必须由不相同的人员担任,不能一人包办,要实行钱、帐、物分管,以便相互牵制制约●持有至到期投资:符合到期日和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就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以下资产:贷款和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其价值随着特定利率、金融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其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者与市场情况变动有类似反映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在未来某一日起结算●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用来登记应收账款入账时间长短,估计坏账损失的管理表格●发货制:企业主动按合同发货。像外地购货单位进行销售,采用●提货制:对于本地的购货单位,由购货单位根据销售部门出具的提货单自行向企业成品库提货●筹资:企业为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银行几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股权资本:权益资本,自由资金,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自主调配运用的资本●债券资本:债务资本、借入资金,企业依法取得并依约运用、按期偿还的资本●直接筹资:企业不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与资本所有者协商融通资本的筹资活动●设计方案:根据企业会计设计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则,分为全面、局部●交互分配法:首先将个辅助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在各辅助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在各个辅助生产车间交付分配后的费用总额,直接分配给除辅助车间以外的收益对象的一种方法●成本:为取得各种特订成果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不包括第三方或客户代垫的款项●标准成本: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和运用技术测定的方法,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时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一种目标成本●制造费用:简介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及虽然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费用项目的费用和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合并财务报表: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根据母公司和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额财务报表●平行建筑那分步法:先计算各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中应计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然后由财快部门进行平行汇总,形成企业最终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财务报告附注:时财务报表的和总要组成部分,时对会计报表中劣势项目所做的进一步说明,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可控成本:是责任中心自身能够控制的各种耗费。它是相对于不可控成本而言的,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固定资产卡片:是为了反映、监督每项固定资产而开设的固定资产专用明细账,它相当于固定资产的三级账●固定资产登记簿:是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用以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的账簿●责任会计:是一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通过它,企业能有效地控制各责任中心的职责履行情况,并能及时有效和正确地反映、评价和考核各责任中心的实际经营业绩●. 责任中心:是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责任中心的基本特征是责、权、利相统一●贡献毛益:是毛利额减去直接费用后的差额。这里的直接费用是指那些由于特定部门的业务所引起,能直接归属于该部门并能为该部门所控制的费用●. 剩余收益:是一个部门的营业利润超过其最低预期收益的部分。剩余收益的计算公式为: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最低预期收益=营业利润-投资占用额×最低预期报酬率●. 责任预算: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以其可控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为内容编制的预算。它既是责任中心的努力目标和控制依据,又是考核责任中心业绩的标准。43. 产品生产成本:工业企业为了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它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劳动资料磨损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的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实际成本会计制度:以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进行成本计算的会计制度,它强调在“实际费用”的基础上进行成本计算和管理●计划成本会计制度:事前根据产品所需各项材料和劳动的数量与计划计算出产品的计划成本,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的一种会计制度●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将产品生产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相结合的一种产品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会计制度主要包括制订标准成本、计算标准成本以及分析成本差异等内容●标准成本:称为目标成本,它是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测定制订的。它是从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方面的标准消耗量结合可行的标准价格制订的●投资:是指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为谋求其他利益,而将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按照投资对象的可变现性和目的的不同,投资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将短期投资的成本与市价相比较,当市价低于成本时按市价计价,当市价高于成本时则按成本计价,并将其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一种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是指以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成本作为登记“长期股权投资” 账户的依据,投资金额不受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的影响●长期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金额要随被投资单位的盈亏状况进行相应调整,以完整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拥有的实际权益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大全
1)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
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会计核算制度:是指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
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种规范。
3)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用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
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的时期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4)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
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
5)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
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
6)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
所进行的制约。
7)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和充分地获取并使用各种
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在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
8)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
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
9)设计类型:是指由共同的性质和特点所形成的类别,是进行会计
制度总体设计时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设计类型一般是根据企业
所在行业特点、企业经济性质、企业规模来确定的。
10)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
统、框架和规划。具体可分为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
11)共同设计:是指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
共同参加涉及工作。
12)集体设计:是指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
会计制度设计的名词解释
会计制度设计的名词解释
会计制度是一个组织或者国家内用于规范会计记录、报告和分析的一套规则和
原则。它的设计可以直接影响企业或者国家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下面将就会计制度设计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1. 会计基础:会计基础是会计制度的基石,指导着会计记录和报告的整体框架。常见的会计基础包括现金基础和权责发生基础。现金基础会计基础根据现金流入和流出记录收入和支出,而权责发生基础会计基础则根据收入和费用的产生时点记录会计事项。
2.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会计制度中最重要的信息披露工具之一。它由资产负
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组成。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利润表展示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现金流量表记录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3.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设计中的核心规则和原则。会计准则可以由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者由各国家制
定的国家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旨在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公正和可比性。
4. 资产重估:资产重估是指调整企业资产价值以反映其实际价值的过程。资产
重估在会计制度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资产重估可以根据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可靠的估值方法进行。
5. 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是指在企业内部或者与关联方之间进行的各种交易。在
会计制度设计中,关联交易需要按照特定规定进行披露和处理,以确保报表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关联交易可能涉及货物销售、服务提供、资金借贷等各类业务。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
1.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
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
3.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
度。
4.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
5.会计制度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
6.单独设计:是指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当设计工作,或者聘请合格的会计师负责设计。
7.共同设计:是指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共同参加设计工作。
8.集体设计:是指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设计小组或委员会来承担设计任务。
9.会议设计:是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订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
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
10.局部设计: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
11.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
12.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
工作责任制度。
13.会计科目: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
会计制度设计历年名词解释+简答题
【2009.10】
【名词解释】
1、预算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
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它包括财政总预算(政府)会计制度、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2、会计制度的局部设计:是指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
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可分为补充性设计和修订性设计。
3、限额领料单:是指一种多次使用的领料凭证,适用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主要有原材料及主
要材料。
4、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指企业为了达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
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5、财务状况分析表:是指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资料,对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各自
总额中所占比重及报告期和上期比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报表。
6、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用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与考核,以比较不同时
期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7、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是对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作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
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
8、会计与财务分别设置: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反应、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
度与分配职能分别由会计部门和财务部门来履行的一种结构设置行使。(大中型企业)
9、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凭证,将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
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即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会计制度名词解释
会计制度名词解释
会计制度是指用于规范会计核算及报告的一系列规则、准则、规程和规章,旨在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比性和透明度。下面将对几个常见的会计制度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会计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1. 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的基本规则和原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基础性文件。各国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可能存在差异,但它们的基本目标是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公正、准确和完整。
2. 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计量、确认和计算方法。会计政策需要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通过收集、记录、分类、登记和汇总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各种会计要素,以便形成财务报表的过程。会计核算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重要信息。
4. 会计报告:会计报告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这些报表提供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详细信息,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5.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制定的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已被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纳。IFRS的核心原则是真实和公正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6. 企业会计准则(CAS):企业会计准则是中国会计准则的核心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布。CAS的目标是确保中国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准确、真实、完整和及时,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质量。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简答题
【2009.10】
【名词解释】
1、预算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
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它包括财政总预算(政府)会计制度、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2、会计制度的局部设计:是指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
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可分为补充性设计和修订性设计。
3、限额领料单:是指一种多次使用的领料凭证,适用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主要有原材料及主
要材料。
4、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指企业为了达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
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5、财务状况分析表:是指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资料,对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各自
总额中所占比重及报告期和上期比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报表。
【简答题】
1、简述会计制度设计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
答: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支付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制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碧玺贯彻内部控制的精神,因为内部控制制度既是企业各种规章制度控制手段的总称,又是有效地执行会计制度的保护性措施。内部控制范围极广,内容及其丰富,其中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包括八个主要方法: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和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这些方法与会计制度设计紧密相关,也是企业进行会计制度设计必须把握的核心内容。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简答、计算
三、名词解释
1.流程图法:利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表示企业某项业务的工作步骤,先后次序等情况。
2.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
3、内部控制制度: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纪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
4.会计分析制度:指如何利用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时期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5.内部牵制:是以账目之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
6.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
1.全面设计:指企业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的企业或改制,兼并与收购后的企业里,需要进行全面性会计制度设计。
2.修订性设计:是对以不适应国家规定或业务已发生变化,在原有会计处理不符合要求时,需对原有会计制度进行修改。
3.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方式的会议设计:是指使用行政命令方式,召集有关会计人员开会拟定草案加以讨论,另聘专家学者为顾问以备咨询,经全体通过后上报批准,公布实施。
4.会计制度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做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
5.会计制度的局部设计:是指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它又可分为补充性设计和修订性设计。
会计制度设计--名词解释and简答
名词解释1会计制度;指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2账务处理程序;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的整个过程。3备查账簿;对某些在序时帐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账款2)持有至到期投资3)交易性金融资产5成本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工作中记录,计算,分配,归集,报告及分析反馈成本信息的制度,是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6会计核算制度是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种规范。7责权对等原则是指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每一位管理者的应负的职责,并相应的赋予其一定的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8序时帐簿;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故称日记账。9投资性房地产;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则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10成本项目;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是根据成本管理的要求,对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的分类。11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具体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程。12会计岗位责任制;指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和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的责任制度。13货币资金;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货币资金作为流通手段是企业流动资金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4衍生金融资产;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金融资产: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任何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者与对市场情况变动有类是反映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在未来某一日期核算。15制造费用: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以及虽然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和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16会计控制;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17企业内部银行:相对独立于企业管理部门,他将商业银行的信贷,结算职能和方式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
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会计核算制度:是指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
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种规范。
3)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用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
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的时期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
4)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
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
5)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
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据此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
6)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
所进行的制约。
7)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和充分地获取并使用各种
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在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
8)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
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
9)设计类型:是指由共同的性质和特点所形成的类别,是进行会计
制度总体设计时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设计类型一般是根据企业
所在行业特点、企业经济性质、企业规模来确定的。
10)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设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
统、框架和规划。具体可分为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
11)共同设计:是指由单位选派高级会计人员及聘请合格的会计师,
共同参加涉及工作。
12)集体设计:是指由合格的会计师或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
设计小组或委员会来承担设计任务。
13)单独设计:指由单位指定有设计能力的会计人员担任设计工作,
或者聘请合格的会计师负责设计,适用于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
14)局部设计:是指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
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它又可分为补充性设计和修订性设计。
15)账务处理程序:是指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
的整个过程。
16)会计组织机构:是开展和组织企业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是由专
门的机构和专职的会计人员组成。
17)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核算、监督职能与
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统一由一个部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式。
18)会计与财务分别设置:是将会计对资金运动的反映(或核算)、监
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分别由会计
部门和财务部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设置形式。
19)适应性原则:指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的设计应与企
业生产经营规模、特点和管理要求相适应,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加工和传递真实可靠、及时有效。
20)责权对等原则:是指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
一位管理者应负的职责,并相应地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
21)控制性原则:是指通过在经营的关键环节设置必要的会计内部控
制制度,以便有关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具有必要的查错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全过程、全方有效的监控系统。
22)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是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
部(或处、科)经理(或处长、科长)为主管,以审计部(或处、科)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
23)财会主管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是以财务与会计主管为领导,
并且通常只设财会主管、会计和出纳等少数几个岗位(甚至会计与出纳两个岗位)的一种会计工作分工模式。
24)总会计师(或会计部经理)领导下的分散核算模式:是以总会计
师为领导,下设财务、会计、审计部主管,并将一些成本业务核算或者明细核算工作交由分厂(或车间等部门)完成的一种会计工作分工模式。
25)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
组成的企业联合组织。
26)企业内部银行:是相对独立于企业会计部门的管理机构,它将商
业银行的信贷、结算职能和方式引入企业内部,来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
27)内部银行:是相对独立于企业会计部门的管理机构,它将商业银
行的信贷、结算职能和方式引入企业内部,来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
28)会计科目: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
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核算的要求而设计。
29)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
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30)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
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1)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其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得利的损失、留存收益等。
32)预计负债:是指企业对外提供担保、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未决诉
讼、产品质量保证等很可能产生的负债,这种负债取决于有关的未来事件是否发生。
33)会计科目表:是根据会计科目的名称、编号和类别所列示的会计
科目体系总表,企业在内部会计制度中确定的总分类科目和明细
分类科目是通过会计科目表的设计完成的。
34)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
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
35)外来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活动发生或完成时,经办人员从本
单位以外的部门或个人处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
36)自制原始凭证:是由本单位内部设计制作的,由经办业务的部门
和人员在执行和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所填制的原始凭证。
37)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录并
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38)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经济
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39)序时账簿(日记账):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
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故称日记账。
40)分类账簿:是指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分类账簿有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两种。
41)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计
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42)逐笔记账型核算形式:是指记账凭证不需要经过汇总直接据以登
记总账的核算形式。
43)汇总记账型核算形式:是指记账凭证需要经过汇总编制汇总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