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浅论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意义
院(系)名称音乐学院
专业名称音乐学
学生姓名赵艳
学号050914053
指导教师高彩荣讲师
完成时间2009年5月
目录
前言
一、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
二、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
(一)学堂乐歌的题材特点
(二)学堂乐歌的曲调创作特点
三、学堂乐歌对中国音乐教育的贡献
(一)学堂乐歌改变了乐歌课的现状(二)学堂乐歌促进了一批音乐家的出现(三)学堂乐歌促进了学校音乐教材建设(四)学堂乐歌促进了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结语
浅论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意义
赵艳
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学号050914053
指导教师:高彩荣讲师
摘要:学堂乐歌是产生于清末民初专供学生集体演唱的学校歌曲。这些歌曲虽然在音乐创作上还不够成熟,但正是它们把音乐课引入了学校教育,促使了一批音乐教育家的产生,也促进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学堂乐歌;题材;曲调创作;音乐教育
前言
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开设的音乐课中所唱的歌曲,它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产生的新生事物,乐歌的题材选择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新思想。它的曲调以日本和欧美为主体,也有中国人自创作品,还有选用中国民间曲调填词的。自从学堂乐歌时代开始,中国才有了系统的音乐教育,因此学堂乐歌是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系统化的开端,它的发展为我国的音乐教育开辟了道路。首先将乐歌课引入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促进了音乐教材建设,并使我国的音乐教育走向了专业化道路。
一、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
学堂乐歌通常是指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供学生集体演唱的学校歌曲。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不再是闭关自守的国家,而是和世界发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但是中国处于被动地位,受到各个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国家性质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任务,而百姓既要反帝,又要反封建,为使自己获得人身自由,尤其是广大女性要求男女平
等和人身自由。
面对这种局势,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于1898年发动了维新运动,他们倡导废科举,办新学。在此期间,维新派领袖曾向光绪帝上书,提出要在新式学堂里开设“乐歌课”,最后失败了。此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仍然坚持主张在学堂开设乐歌课,并向广大群众传播新内容的乐歌。“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说: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1]直至1902年,音乐课才开始在学校里出现。
正是此时,沈心工、李叔同等一批音乐教育者正好从国外学成归来,他们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我国初创的音乐教育这场革命中去。
二、学堂乐歌的创作特点
(一)学堂乐歌的题材特点
学堂乐歌是顺应时代需求而产生出来的新音乐,因此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新风尚。学堂乐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乐歌题材的广泛性。
1、反映“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爱国题材的学堂乐歌
音乐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为时代服务。近代中国受到世界上所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瓜分,它们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更有甚者,有的国家还试图独占中国,他们在经济上掠夺中国,在政治上支配中国,使我国丧失了领土和国家主权,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面对民族危机,救亡图存就成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学堂乐歌以“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爱国题材为主要内容,目的是唤醒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这也是历史的要求。
何日醒夏颂莱作词
一朝病国人都病,妖烟鸦片进,呜呼吾族尽,四万万人厄运临。饮吾鸩毒迫以兵,还将赔款争,宁波上海闽粤厦门,通商五口城。香港特相赠,狮旗猎猎控南溟,谁为戎首,谁始要盟,吾党何日醒。
这首歌词是夏颂莱写的学堂乐歌歌词。从内容上来看,它描述了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地被帝国主义侵略瓜分的史实,目的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救亡图存,来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这首歌曲是一首著名的爱国题材的歌曲。
因为学堂乐歌是在学校唱的歌曲,其宗旨还是为当时社会服务的。
如:
中国男儿石更词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
这首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振兴中华的渴望,号召人们团结起来集中反抗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以实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信念,同样是属于爱国题材的歌曲。这一题材的歌曲在当时数量最多、影响最广。《汉族历史歌》、《扬子江》、《黄河》在思想内容方面都属于这一类题材,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要求国富强兵、以抵御列强的欺凌,充分表达了人们图强奋发、复兴民族的强烈愿望。
2、赞美共和体制,赞美中华民国,反对帝国主义爱国运动的歌曲题材
辛亥革命取得成功之后,中国彻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与此同时,乐歌的创作也有了进步。此时歌曲中出现了许多欢呼共和体制,赞美中华民国,反对帝国主义爱国运动的歌曲题材。
如:
美哉!中华沈心工词
美哉美哉!中华民国,大平洋滨、亚细亚陆。取精用宏,地大物博。宜工宜商、宜耕宜牧。奋发有为,无求不得。美哉美哉!中华民国,奋发有为,无求不得,美哉美哉,中华民国。
从歌词内容看,它是赞美中华民国地大物博、宜工宜商、无求不得,体现了人们对自由和共和的美好向往。当时属于这类题材的歌曲作品还有:《黄河》杨度词;《请君对镜》沈心工词;《采莲曲》沈心工词曲;《春游》李叔同词曲;《留别》李叔同词曲等。
3、呼吁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乐歌题材
清代的封建文化专制制度,严重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没有言论自由,女性的地位尤为低下。民国初孙中山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解放思想,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罗网,同时中国的大门被打开,西方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涌入中国,这对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产生很大的冲击,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她们要求女性解放和男女平等,乐歌中也有这类题材。
如:
免女权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