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全国 I 卷高考压轴卷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答案及详解
人物的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
③对比手法。通过大禹和大员们的对比来刻画形象,突出
大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
胆识。
9.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 “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 能做表据与B到的”原.以,广文对人选大不人民项人符民为中民。的中作“情心为普感。我通认们劳同认动,识者是现才新实是文、文化理艺运解最动时理以代想来的的很依读多者作”家创作
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 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
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 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
B. 贾很谊满热意心”政与事“,任遭命到他权为要自忌己恨钟。爱他的认小为儿汉子朝梁建怀立二十 余年,政王通的人太和傅,”应之当间全因盘果改关变系秦不朝明法显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 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原文第四段:“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 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选项中“无须考 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与原文不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
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 文章论原证文兼第顾5段现:实“与我历们史有,责既任有通对过当形下象创的作的分析,
既罢,曰:“吾久不见做贾师生傅,(自1.太没以傅有为)功过绩之。,今不及也。”居 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2.谓怀行王为,失文检帝,之没少有子,礼爱貌,。而 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3.所淮行南丑厉恶王屡无子次善四,状人多。皆次为列侯。 贾连生接谏,,兼以有为患之兴自此逐起渐矣削。45减..罪没贾大有生不事数可实上言;疏状没,。有言根诸据侯或。连数 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
全国统一2019届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新课标Ⅰ)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上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
2019高考语文全国卷一含答案
209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语文(新课标 1)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天气正义是环境正义在天气变化领域的详细发展和表现。
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继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天气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察,天气正义便应运而生。
天气正义关注的核心主假如在天气容量有限的前提下,怎样界定各方的权益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天气正义波及不一样国家和地域之间公正享有天气容量的问题,也波及一国内部不一样地区之间公正享有天气容量的问题,因此存在天气变化的国际公正和国内公正问题,公正原则应以知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踪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
比方说,基于全世界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派排放空间时,就应第一知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备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截止在知足基本需求之上的豪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天气正义波及今世人与后辈之间公正享有天气容量的问题,因此存在代际权益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益义务关系,从悲观方面看,表现为今世人怎样拘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天气系统,以将同样质量的天气系统交给后辈;从踊跃方面看,表现为今世人为自己及后辈设定义务,就代际公正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派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防止“生态赤字” 。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含天气资源,是人类全部成员,包含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共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得益人,有权使用并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后代后辈负有道德义务。
实质上,天气变化条约或协议把长久目标设定为保护天气系统免受人为原由惹起的温室气体排放致使的扰乱,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天气系统,这是切合后辈利益的。
起码从我们今世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天气正义的实质是为了保护后辈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019年高考全国I卷终极押题语文试卷及答案详析
2019年高考全国I卷终极押题卷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毫无疑问,中国古典文论是“应该传承的文化遗产”,但它不应只是一项遗产,它应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时代发展,生活巨变,但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老子的思想就无益于今人?文化史家雅克·巴森说:“在专家主义的氛围下,我们把文化整个委托给了专家,就算有人出于好意而想要分享文化,文化却再也不属于他们了。
艺术与美学的价值,在于它们变成了专业,变成了光环。
”古典文论需要的不是被束之高阁,而是激活与转化,使之直抵现代人的生活与精神。
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并非与文言文不相干。
甚至可以说,文言文学的复苏,正是时下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
文言文学的复苏有三种类型,一是文言写作的全面传承,如旧体诗词的写作在当今的回归。
二是文言文学素材的再生,如文言小说中的题材、人物、故事的再创作。
一方面,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与现代技术的发展,当前国产魔幻题材影视剧迎来了时代的机遇。
像《山海经》《搜神记》等神话志怪类文艺作品,因其自身潜质,为魔幻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着丰饶的资源。
另一方面,历史题材成了年轻人网络小说创作的主流,如2009年“起点”中文网,就有原创历史类小说11320部。
因而,文言文的审美经验,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三是文言书写的美感机制,即文言文学在素材与语文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属于精神与美学的复苏。
不久前,一位作家以唐代诗人韦应物一首小诗中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两句,发起了一场“续写运动”,不到一周,阅读量达2507万人次,转发10余万,评论超3万。
这一现象,完全可以用古代诗学的基本理论“兴”来论述。
以他人成句起兴作诗,是“兴”观念下的一个诗学传统:其中有“成诵易记”“现成思路”“经典生发”等创作机制在起作用。
因而,只要文言不死,文言审美经验及其理论,必不会死。
2019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一 含答案解析
高考押题试卷一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挤压之下、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之中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中国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开始反省自身,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更新文化传统。
在这个过程中,深厚绵长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在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中互相支撑,互相影响,均衍生出新的内容,可以称为“近代互构”。
鸦片战争以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高呼“自强”“求富”,主张学习先进技术来富国强兵,都是在复活经邦济世的士人精神以求民族自救;甲午战争之后,士人们在“保国、保种、保教”的理念中,提出制度革新的要求,清政府被迫在军事、教育、工业政策等方面做出调整。
随着新的知识分子、了解西方的官吏、新兴工业资本家群体的扩大,人们有了大量关于富强、进化、民主、自由等话题的思考,与传统基于道德而言的忧患意识相较,增加了对于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向往,具有更加鲜明的近代特征。
忧患意识的近代转变,对家国情怀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一方面,人们的民族情感的自发作用,产生了一系列反侵略的自卫本能,如三元里抗英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等;进而,知识精英们把对外御辱与对内改革结合在一起,发展为对民族前途的理性思考,如“公车上书”、新文化运动等等。
另一方面,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保守性观念也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刺激和民族情感的自发作用下,愈发顽固,逐渐沦为社会发展的阻力。
“变与不变”之争始终存在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导致社会变革困难重重,往往不够彻底。
尽管如此,忧患意识整体上推动了家国情怀的近代转型,这集中表现为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思考。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家国情怀从“天人合一”直觉式的初级共同意识,逐渐转变为以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基本价值为基础的理性共同体意识,在传统的情感认同中加入了对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真诚向往。
(完整版)2019年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就是说,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人类整体利益或 人类共同利益的把握与确认,人类共同利益是我们提出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世界各国 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
“晶晶”一头扑进了无边无际的开阔与自由。这地方空气太冷太干了,它记得家乡的群山中有个 美丽的湖,还有主人圆乎乎的黑脸。它越飞越高。
一早醒来,少了鸽子的叫声,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这次鸽子外交同样失败,虽然好容易讨 得了招工师傅的欢心,但在“公社推荐”这一关仍踩了地雷。
此时,老队长正喊着他的名字,说:“还没吃早饭啦?要吹哨子了。上午在丝瓜冲散粪。” “我……手痛。” 他右手腕一弯,好像再不能伸直了,“哎哟哟,哎哟哟,怕是骨折了。” “那,那你就去看牛吧。”
me B.要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世界各国有必要从维护自身利益慢慢过渡到维护共同利益。 and C.人类的共同利益由不同国家的特殊利益形成,因此我们要追求人类共同利益,确保不同国家的利 A 益。 ll th D.某些西方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实际上是把特殊性等同于普遍性的做法,是强权 in 支撑下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
C.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和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两方面的内 容。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来源于人类对利益的追求,这里的利益指人类整体利益而不是某国的
for 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 利益。
s 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 om 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全国卷1(word文档良心出品)
(I卷)语文考前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旳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旳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旳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旳卜辞和与占卜有关旳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旳发觉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旳阻碍。
甲骨文旳发觉证实了商王朝旳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旳是司马迁旳《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旳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旳《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旳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旳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旳发觉,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旳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奇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专门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差不多可靠旳。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旳商王朝是确实存在旳。
甲骨文旳发觉也使《史记》之类旳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旳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觉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旳商王世系差不多可信,司马迁旳《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旳夏王朝与夏王世系可能也不是向壁虚构,专门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旳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旳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旳发觉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旳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旳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旳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旳旧史学旳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旳考古资料旳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阻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旳新材料。
2019年全国卷Ⅰ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卷Ⅰ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列子》中讲到,秦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马,伯乐推荐的九方皋,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色的母马,而秦穆公看到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伯乐则大喜,说,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事实证明,这匹马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当我们对文学译本进行欣赏和评判时,难道不应该力争做一个九方皋那样的人吗?“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谓也。
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获得的启发是: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
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钱钟书语),即风格。
风格者何?岂非“绝尘弭迹”者乎!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但是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的风格,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确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全面落实“信、达、雅”的结果。
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精气神是也,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这股气势同样应该在译文中显现。
至于细节上的瑕疵,在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正的。
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
唐韦庄说:“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
”这是中国古人衡文评诗时的基本态度,即采取了瑕不掩瑜的立场。
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寸交搭处不无小误,而一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笔墨已得,余便易易矣。
亦有院体稿本,竟能无纤毫小病,而鉴赏家反不甚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
2019年高考全国语文一卷答案及详要解析
2019年高考全国语文一卷答案及详要解析1、正确答案B解析A项混淆关系,据材料第②段“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一句可知,“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与“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的另一种说法)是必要条件关系,而A项中的“就能”变成了充分条件关系。
C项强加因果,据第④段“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说明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
D项“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错,过于绝对,歪曲原意,据第⑤段中“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可知。
2、正确答案D解析第①段用设问的形式点明论述话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提出问题)第②段说明当下时代变化超乎艺术家的想象,艺术家难以理解“更深层的东西”;(分析问题)第③段从碑文的角度切入,进一步得出“更深层的东西”指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分析问题)第④段讲作家应与人民建立深切的情感关系,以人民为中心;(分析问题)第⑤段讲作家与艺术家应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
最后解决问题。
所以A项是正确的。
B项,第②段是对当下创作的分析,第④段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所以B项正确。
C项,第③段的碑文内容是为了回答前文的“‘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是“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论据。
所以C项正确。
D项,第⑤段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精品就是表现“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凝聚精神上的认同。
而不是简单地“正面人物的塑造”。
“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可见,选项中“正面人物的塑造”缩小了语义的范围。
3、正确答案D解析“少而精”错,无中生有,最后一段讲了应“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但没有讲多与少的问题。
4、正确答案A解析A项为治理工作中的脱水,不属于修复工作;B项为“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属于修复工作;C项“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属于修复工作。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1卷【含答案及解析】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 ,________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______ , ________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 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
更多高中学习资料请加王老师微信:18220198337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下列小 题 。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 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 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 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 首相 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 建储 ,与公 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 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 有司 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 纵人 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 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 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 质之曰:“ 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使者即 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 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 帝临哭,辍朝三日 。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 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 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 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 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 橐 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 藏盗/殆从者之 廋 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 橐 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 藏盗/殆从者之 廋 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 橐 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 藏盗/殆从者之 廋 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 橐 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 藏盗/殆从者之 廋 耳/索之/果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 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 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 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答案及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答案及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答案及详解
答案及解析
文本结构
一、提出问题: ①文学艺术创作要扎根人民。
二、分析问题:
②文艺创作要理解隐藏在宏伟 现实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③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 才能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 的现实。
④总结历史经验,作家要与人民 成为情感共同体。
三、解决问题:⑤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B. 贾很谊满热意心”政与事“,任遭命到他权为要自忌己恨钟。爱他的认小为儿汉子朝梁建怀立二十 余年,政王通的人太和傅,”应之当间全因盘果改关变系秦不朝明法显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 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此题可以采用语意断句法。首先了解句子大意: 10. 下列这对个文句中子画先波说浪贾线谊部的分姓的名断、句籍,贯正、确年的龄一和项才是能(,3分)
A. 贾再生说名吴谊廷/尉洛听阳说人贾也谊/年是十个八人/才以,能就诵把诗他属召书置闻门于郡中吴 廷尉/为河下南,守对/他闻很其赏秀识才。/召了置解门句下意/后甚,幸通爱过/找出一些
C. 针对禹怪提诞出性的和“讽导刺”喜的剧治情水调方,法达,到众更大为员突软硬兼施, 口口声声“老大出人的”现,实是批以判所效谓果“,孝使”作给者禹的施写压作,目实质上还 是反对禹的变革的。更加鲜明。
√D. 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
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 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 对艺术原家文而第言5,段日:新“月在异新的的变时革代时条代件,下既,意我味国着巨大
挑战,也能激发文创化作产热品情供,给促的使主他要们矛投盾身已沸经腾不的是生缺活不。缺、 C. 老舍曾够题说不。:够”“的选不问项去题中与,“劳而艺动是术人好家民不的结好创为、作莫精也逆不应的精少好的而友问精,”是写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答案及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答案及解析一、阅读理解1. D 推理判断题解析:根据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以推断出D选项为正确答案。
2. C 细节理解题解析:根据文章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可以找到C选项所对应的信息。
3. B 词义猜测题解析:根据文章第三段第一句话中的“倾向于简化”的描述可以推断出B选项所对应的意思。
4. C 推理判断题解析:根据文章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可以推断出学雷锋的重要性被普遍认可。
二、完形填空A) 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填空。
5. B解析: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话可得到答案。
6. A解析:根据第二段第一句话可得到答案。
解析:根据第三段第一句话可得到答案。
8. C解析:根据第四段第一句话可得到答案。
9. B解析:根据第五段第一句话可得到答案。
B)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0. 低于儿童票限制解析:根据最后一段第一句话可得到答案。
11. 方便和自由解析:根据最后一段第二句话可得到答案。
12. 乘客羞死解析:根据倒数第二段第一句话可得到答案。
三、语法填空13. deciding解析:根据句意,此处需要使用现在分词作定语。
14. to解析:此处需要使用介词to表示目的。
解析:根据句意,此处应用介词for表示罪行的惩罚。
16. therefore解析:根据句意,此处应使用副词therefore表示结果。
17. is affected解析:根据句意,此处应用被动语态。
18. on解析:此处需要使用介词on表示依靠。
19. where解析:此处需要使用关系副词where引导宾语从句。
20. being解析:根据句意,此处需要使用现在分词作状语。
四、短文改错第一处:去掉“去”解析:在第一段第一句话中,去掉一个多余的“去”。
第二处:将“suggestions”改为“suggested”解析:在第二段第一句话中,suggestions为建议的名词形式,应将其改为suggested作为过去分词形式。
第三处:将“realizing”改为“realized”解析:在第三段第一句话中,should have realized应为should have done的完成时形式,即should have realized。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全国卷1
(I卷)语文考前须知: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旳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旳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旳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旳卜辞和与占卜有关旳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旳发觉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旳阻碍。
甲骨文旳发觉证实了商王朝旳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旳是司马迁旳《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旳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旳《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旳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旳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旳发觉,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旳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奇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专门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差不多可靠旳。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旳商王朝是确实存在旳。
甲骨文旳发觉也使《史记》之类旳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旳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觉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旳商王世系差不多可信,司马迁旳《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旳夏王朝与夏王世系可能也不是向壁虚构,专门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旳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旳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旳发觉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旳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旳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旳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旳旧史学旳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旳考古资料旳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阻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旳新材料。
全国2019届高考I卷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高考I卷语文试卷解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高考压轴卷含答案
绝密★启封前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高考压轴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列子》中讲到,秦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马,伯乐推荐的九方皋,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色的母马,而秦穆公看到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伯乐则大喜,说,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事实证明,这匹马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当我们对文学译本进行欣赏和评判时,难道不应该力争做一个九方皋那样的人吗?“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谓也。
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获得的启发是: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
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钱钟书语),即风格。
风格者何?岂非“绝尘弭迹”者乎!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但是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的风格,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确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全面落实“信、达、雅”的结果。
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精气神是也,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这股气势同样应该在译文中显现。
至于细节上的瑕疵,在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正的。
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
唐韦庄说:“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
”这是中国古人衡文评诗时的基本态度,即采取了瑕不掩瑜的立场。
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寸交搭处不无小误,而一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笔墨已得,余便易易矣。
亦有院体稿本,竟能无纤毫小病,而鉴赏家反不甚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
2019年高考试题-语文(全国新i卷)解析版
2019 年高考试题 - 语文(全国新i 卷)分析版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不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仍是阐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阐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勒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测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剖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2018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语文本卷须知1. 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一卷 1 至 8 页,第二卷9 至10 页。
2.答题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地点。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达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朝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谈论纷繁,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实情大白,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一直不明,其源流门派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望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月的谈论,只好以资料证明纸上资料,没有其余的权衡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思疑,年月确不行移的,唯恐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最近几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供给了很多前所未见的地下资料,这使我们有可能从头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 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录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能够抄录于文帝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全国 I 卷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列子》中讲到,秦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马,伯乐推荐的九方皋,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色的母马,而秦穆公看到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伯乐则大喜,说,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事实证明,这匹马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当我们对文学译本进行欣赏和评判时,难道不应该力争做一个九方皋那样的人吗?“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谓也。
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获得的启发是: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
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钱钟书语),即风格。
风格者何?岂非“绝尘弭迹”者乎!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但是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的风格,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确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全面落实“信、达、雅”的结果。
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精气神是也,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这股气势同样应该在译文中显现。
至于细节上的瑕疵,在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正的。
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
唐韦庄说:“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
”这是中国古人衡文评诗时的基本态度,即采取了瑕不掩瑜的立场。
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寸交搭处不无小误,而一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笔墨已得,余便易易矣。
亦有院体稿本,竟能无纤毫小病,而鉴赏家反不甚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
”沈宗骞所说的鉴赏家正是我所说的文学翻译批评家,前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对现实世界的加工和改造,而后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和想象力的产品。
如果让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评论傅雷译的《高老头》,他是着眼于风格,还是细节?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版的《高老头》中,傅雷把“鸡”译成了“鸭”,只能说不留神犯了一个小错,无关宏旨。
像这类小错可以纠正和避免,但并不影响《高老头》被看作是准确传达了原作风格的一部优秀译作,正如批评家李健吾所说:“巴尔扎克的庞大段落,在他是气魄,是气势,是酣畅……”傅雷译的《高老头》的风格,庶几近之。
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风格上,要独具只眼,看出作品整体的美。
细节不可滥用。
因为整体的美并不必然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有时候过于追逐细节的完美,以至于失去创造的活力,那就得不偿失了。
法国19世纪的大批评家波德莱尔对整体与细节的关系有过十分精彩的论述,例如他毫不犹豫地赞同德拉克洛瓦“为整体而牺牲细节”,因为后者“唯恐因作业更清晰更好看而产生的疲劳减弱他的思想活力”。
当然,细节的错误仍然是错误,当它危及整体的美的时候,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郭宏安《风格乃文学之大体》,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30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品的风格,即是本文作者所强调的“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中的“精”与“内”。
B.判断译本的优劣,要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忠实原作、是否准确,更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
C.名家作品也有细节的不足,如夏多布里昂过于华美,斯丹达尔过于简枯,波德莱尔过于阴冷,加缪过于冷静。
D.译者对原作风格把握不准,即使词句译得很精准,也不能说是全面落实了翻译工作的“信、达、雅”的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大量地使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体现出其丰厚的学养和开阔的眼界。
B.举例论证注意了详略得当,既有多例的排比列举,也有对一例的深入分析。
C.引用沈宗骞的话是为了论证文学翻译批评家应着眼于整体风格而不是细节。
D.作者在论证评论诗文应采取瑕不掩瑜立场后,接着论证文学翻译家也应如此。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译者能够准确地感觉、体会原作的风格并且能用汉语准确表达,就一定能将原作风格传达的铢两悉称。
B.诸多优秀作品因为具有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的精气神,所以虽然有些瑕疵,但也不害其为名著。
C.译作整体之美不一定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所以,文学翻译批评家在批评时不必关注细节有无瑕疵。
D.文学翻译批评家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原有的风味”上,独具只眼,发现其整体之美,否则,就失去活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40年前,提起红枣,还只有“桑枣人家近”的山东大枣。
现在提起红枣,食客们可选择的还有新疆和田枣、陕西狗头枣、山西板枣、甘肃临泽小枣;2018年,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98万亩、265万亩,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8.3%,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广东省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有望到2020年建成3000个农业特色专业村,旨在用差异化推广、全域化部署打造高质量产业品牌,形成发展合力,助推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
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6%以上,全国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摘编自“央视网”2018年11月24日网文)材料二:罗霄山脉脚下的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自明代以来就是江南著名“粮仓”。
如今,“北盛仓”农事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水稻播种就像用印刷机“印刷”;病虫害防治,专业防治公司用无人机“飞虎队”统防统治;水田里不光种水稻,还养鱼、养鳖、养青蛙……北盛镇党委书记李斌说,现在,种的粮食更好了,农民的腰包更鼓了。
(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2月23日网文)材料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
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达到60%、65%,到2050年可能超过70%。
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
观察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各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遇到了乡村衰退问题,一般要到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乡矛盾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因此,在我国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的大趋势下,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同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避免出现乡村衰退问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摘编自《求是》2018年第6期)材料四: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的10年中,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为95%。
截至2013年,美国农业保险项目涵盖的农作物品种已超过100种,参与各种农业保险的农业用地面积占全部农业用地面积的比率为89%。
在保费方面,联邦政府对投保的农场主给予相当于保费50%-80%的补贴,使农场主只需支付很少的保费就能参加农业保险。
现阶段,全德近40万农民中,90%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
全德范围内,德国18个联邦州有超过300个德国农民协会的分支机构。
协会新闻发言人米歇埃尔·洛泽说,德国农民协会主要负责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农民当法律顾问、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开拓市场的服务等。
该协会重视农业产业的整体利益和农民的政治、社会权益,适时将会员的具体意见反映至立法及行政机关,在政府与农业企业和农户间扮演着协调、沟通的角色。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乡村振兴: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产品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B.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如今江南著名“粮仓”浏阳市北盛镇农业发展更快,粮食更好,农民更富了。
C.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
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50年我国城乡矛盾将逐步得到解决。
D.美国农作物保险行业的赔付率高,保费补贴丰厚,保险项目涵盖的农作物品种多,参与保险的农业用地面积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都离不开科技对农业的支撑。
B.要把乡村建设成为与城市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的美好家园,乡村衰退问题无法回避也不容忽视。
C.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保持了同步协调发展。
D.现阶段,德国绝大部分农民都是德国农民协会的注册会员,协会在保障农民权益、提供技术服务、协调各种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清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耧车李锐孙子牵着黄牛走在前,爷爷扶着耧车跟在后。
一个七岁,一个七十岁。
脚步起伏,山谷里响起叮当叮当的牛铃声,舒缓,从容,悠远得像一个神话的开头。
下了整天春雨。
一夜醒来,太阳把山野晒出一层淡淡的雾气。
转眼,薄雾散尽,树丛里跳出连翘花,黄灿灿的像火炬,东一簇西一簇地燃烧着。
布谷鸟叫声远远传来,忽隐忽现,老福田看着孙子稚嫩的后背,圆圆的脑袋,心里一阵发软。
“牛牛,你累吗?累了就歇歇吧。
”孙子牵了牛,侧着头,脆生生回答:“爷,走吧,我不累”而后,又反问:“爷,你累吗?”老福田笑起来:“呵呵,不累,不累,牛牛不累,爷爷更不累。
”翻耕过的土地吸了雨水,又松又软。
镶了铁犁铧的三条耧腿插进松软的黄土,随着老福田晃动的双手,三行谷种顺着空芯的耧腿,均匀密集地播撒到浅浅的犁沟里,随即,又被翻落下的黄土轻轻覆盖。
正是开耕下种的好日子,梯田却冷清清的,只有孤零零的爷孙俩。
蓝天黄土之间,两个人,一头牛,一架耧车,排成一个小小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