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1. 物体的性质
- 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
- 物体可以具有不同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
- 物体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
2. 空气和水
- 空气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无法看见但可以感受到。
- 空气可以通过吹风筒、风车等实验来观察其存在。
- 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3. 物体的运动
- 物体可以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物体可以做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
- 物体在运动中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4.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等不同类别。
- 动物可以通过形态特征、生活性、食性等进行分类。
- 动物具有生长、繁殖、呼吸、运动等基本特征。
5. 植物的特征
- 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不同类型。
-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生长和吸收养分。
- 植物通过花、果实等结构进行繁殖和传播。
6. 食物的营养
- 食物可以分为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
- 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 不同种类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水》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④ 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
(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
二、水沸腾了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 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很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3℃;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家用高压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1.3 个大气压,沸点一般在125℃左右。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②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 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必背知识点
在三年级科学上册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这些知识点包括:
1. 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了解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性和转化过程。
2. 水的蒸发:了解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从液体表面逐渐散失到空气中,这个过程叫做蒸发。
3. 水的沸腾:水的沸腾是当水温达到100℃时,水分子剧烈运动,形成大量气泡,水开始沸腾。
4. 水的结冰: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5. 加快溶解的方法:加热、搅拌、研碎。
了解这些方法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6. 空气的特征: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它能够占据空间。
7. 空气的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细,压缩空气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充气城堡、充气救生圈、汽车轮胎、篮球、足球等。
8. 热胀冷缩:空气受热后体积会增大,受冷后体积会缩小。
这个原理应用在热气球上升或下降上。
9. 风的形成: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
这些知识点都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的重要内容,需要认真学习和理解。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最全整理)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一、空气占据空间吗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筒里会看得更清。
推动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松手,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用大一点力气推动活塞再松手,活塞会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
二、空气有质量吗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3.17世纪,伽利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4.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克,相当于3 枚回形针的质量。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三、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
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2.取暖器、热气球、孔明灯等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制冷空调或冷藏柜应放在房间的上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下降,降低室内气温;取暖器或暖气片应放在房间的下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6.制造风的方法:扇扇子、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7.空气的性质: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有质量、可以流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一、土壤的成分1.土壤的含义: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小小气象员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2.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科学仪器。
3.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一般选择没有阳光直射、通风的地方。
4.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液面。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通常用八个方向来表示风向。
北风是从北向南吹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向西北吹的风。
6.风向标是测定风向的科学仪器,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当前的风向。
7.可以借助指南针确认方向。
8.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的大小。
我们一般根据风速的大小把风力分为18个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7级。
9.气象台用风力计来测量风力的大小。
10.生活中,我们通常通过观察户外物体的状态来估测风力的大小。
0级烟柱直冲天,1级轻烟随风偏,2级轻风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枝摇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难,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级、12级陆上很少见。
11.云块占全部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量来描述天气。
晴:云量不超过二成;少云:云量不超过四成;多云:云量不超过八成;阴天:云量超过八成。
12.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没有蒸发、渗透、流失而积聚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根据24小时的总降雨量可以分为6个等级:小雨0-10、中雨10-25、大雨25-50、暴雨50-100、大暴雨100-250、特大暴雨250以上。
13.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某地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冰雹等统统融化为水的量,称为该地一年的总降水量。
制作简易雨量器,需要准备平底直筒的透明杯子、透明塑料尺、双面胶等。
15.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
16.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17.防范暴雨的方法:①关注气象部门关于暴雨的最新预报②在房屋门口或地下是出入口放置挡水板或沙袋③及时清理城市、小区的排水设施,保持排水管道畅通。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自然界中的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1.1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1.2 物质的颜色、形状、重量等性质2. 物质的变化2.1 溶解、融化、汽化等物质的变化过程2.2 物质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3. 能量的传递与转化3.1 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能量形式3.2 火的形成与燃烧的能量转化第二部分:大自然中的现象与过程1. 灾害与保护1.1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原因与影响1.2 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 季节与气候2.1 春夏秋冬的原因及气候特点2.2 暖气与冷气的形成过程3. 水循环与空气循环3.1 水循环与气候变化的关系3.2 空气中的水蒸气的生成和降水的形成第三部分:生物世界1. 植物1.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2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方式2. 动物2.1 动物的分类与特点2.2 动物的生活习性与行为3. 生物的生长发育3.1 生物的生命周期3.2 生物的适应与变异第四部分:科学实验与探究1.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1.1 提出问题、做假设、实验设计、记录数据、得出结论1.2 观察、测量、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2. 科学与生活2.1 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2 科学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3. 科学技术的发展3.1 科技改变生活的方式和影响3.2 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结语三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包括物质与能量、自然现象与过程、生物世界以及科学实验与探究等内容,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能够对自然界中的现象和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科学探究和实验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扩展上述科学知识点的内容,我们可以对每个部分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第一部分:自然界中的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1.1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在三年级科学课程中,学生会学习到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三种常见物质的特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色龙在树丛中随环境改变,体色袋鼠在草原上跳的又快又远。
鸽子在空中自由飞翔2、鲤鱼的皮肤表面长有鳞片,刺猬的皮肤上长着刺。
大象的皮肤非常粗糙。
3、侧线属于鱼皮肤的一部分,多长在于身体的两侧,能够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4、北极熊体表有厚厚的长毛,这些长毛是中空的,无色透明。
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白色,能够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抵御寒冷5、有的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鳞、毛或甲等。
6、海燕能在暴风雨中飞翔,信天翁,能在天空中滑翔。
7、有些动物冬天躲进洞里,蜷缩着身子,不吃不动,这种现象称为冬眠。
8、有些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或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移,这种现象称为迁徙。
9、有的植物的身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
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10、像菠菜这样有粗壮的主根和许多侧根的根系,属于直根系。
11、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的作用12、茎能支撑植物的身体,还能运输水分13、叶的表面有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
14、花瓣落下来会逐渐变成土壤的一种成分15、在加热土壤的实验中,思考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做法是需要改进的,就是在反思16、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
腐殖质主要是动植物残体腐烂后变成的。
17、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
含沙多的是沙质土,含沙少的是黏质土。
含沙适中的是壤土。
这三类土壤渗水能力不同。
18、我国地域辽阔,土壤多种多样,其中分布面积较广的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黑土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厚度有的竟达1米。
19、土壤上种植着很多农作物。
土壤的形成过程很漫长。
20、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
2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2、观察岩石的特征,需要在岩石的新断面上观察。
23、花岗岩中有黑色的斑点24、给采集来的岩石分类,制作岩石标本。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
2、校园的树木1、大树生长都需要的条件有(阳光)、(水)、(空气)。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4.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5、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树的相同之处:(1)他们都长在泥土里;(2)生长都需要阳光、水、空气;(3)都有树干、树冠、树叶;树的不同之处:(1)树冠有大小;(2)树干有粗细;(3)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4)结的果实不一样;(5)叶片不一样。
6、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形状是怎样的?有哪些部分组成的?答: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树的整体形态,一般树的形状有树冠,树干,树根组成,从近处观察树的各个部分,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7、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在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9、我观察的大树:我观察的大树它有五层楼那么高,树干很粗,用双臂刚好抱住。
树皮是银灰色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树枝上还有几只小鸟在鸣叫。
树叶的形状像个爱心,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
这是一棵杨树,已经在学校里生长了十几年了。
3、大树和小草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2、我知道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3、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4、你知道哪些小草的名字?答: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含羞草,指甲草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总结一、科学入门1. 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一个探究过程,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创新来了解周围的世界。
2. 科学的重要性是什么?科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推动社会进步。
3.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什么?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与评价。
二、植物的生长与变化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是什么?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和衰老。
2. 植物需要哪些基本的生长条件?植物需要阳光、水、空气和土壤中的营养。
3. 植物如何获取营养?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通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三、动物的世界1. 动物的基本分类有哪些?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
2. 动物如何获取食物?动物通过捕食、食草、滤食等方式获取食物。
3. 动物如何保护自己?动物通过隐蔽、防御、逃避等方式保护自己。
四、水的奥秘1. 水的性质有哪些?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浮力,会蒸发和结冰。
2. 水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用于饮用、洗涤、灌溉等。
3. 水循环的过程是什么?水循环是指水从地面、河流蒸发到大气中,形成云,再降为雨、雪等回到地面的过程。
五、空气的探究1. 空气的组成是什么?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组成。
2. 空气的压力是什么?空气的压力被称为大气压,会对物体产生压力。
3. 风的形成原因是什么?风是由于空气的冷热不均造成的。
热空气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形成气流。
六、土壤的研究1. 土壤的组成是什么?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
2. 土壤的类型有哪些?常见的土壤类型有沙土、壤土和黏土。
3.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什么?土壤的质量和类型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
七、日月星辰的奥秘1. 日月星辰的特点是什么?日月星辰具有周期性,不断变化的特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科学知识点:三年级上册在三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将接触到一系列基础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将为他们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三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
1. 物体的性质和变化学生将学习到物体的一些基本性质,比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他们还将了解到物体可以通过加热、冷却、拉伸、压缩等方式发生变化,进而认识到物体的性质是可以改变的。
2. 材料的来源和分类学生将了解到常见材料的来源和分类。
他们将学习到自然材料(如木材、石材、纸张等)和人工材料(如塑料、玻璃、金属等)的区别,并能够将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3. 空气的存在和质量学生将学习到空气是无形的,但却存在于我们周围。
他们将了解到空气的质量有轻重之分,并通过实验了解到空气对物体的压力和浮力的作用。
4. 水的性质和循环学生将学习到水的基本性质和循环过程。
他们将了解到水的各种用途,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的循环过程,如蒸发、降水、水的自然与人工循环等。
5. 植物的分类和特征学生将学习到植物的一些基本分类和特征。
他们将学习到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的区别,并能够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来进行初步的分类。
6.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学生将学习到动物的一些基本分类和特征。
他们将了解到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的区别,并能够通过观察动物的外部特征来进行初步的分类。
7. 环境保护学生将学习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他们将了解到垃圾分类、节约用水、保护植被等对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并将学会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8. 天气和季节学生将学习到天气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他们将认识到不同季节的特点,了解到天气的变化与季节的变化有一定的联系,并能够简单预测天气的情况。
三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为重点,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好奇心。
同时,科学知识的学习也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大自然与我- 大自然包括了地球、太阳、月亮和星星等。
- 大自然的变化有四季变化、天气变化等。
- 大自然对人类有很多好处,如提供食物和水源等。
第二单元:物体的性质- 物体的性质包括形状、颜色、大小、重量等。
-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 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物体可以做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返运动等。
- 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 物体的运动受到力的影响。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土壤等。
-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部分进行生长和吸收养分。
-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需要的环境。
第五单元:动物的特点- 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鱼类等。
- 动物有不同的体形、生活性和食物来源等。
- 动物需要环境来提供食物、栖息地和保护等。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能源- 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化石能等。
- 能源的利用方式包括发电、照明和取暖等。
- 合理使用能源可以保护环境并节约资源。
第七单元:金属- 金属的一些特点包括光泽、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 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等。
- 金属可以用来制作工具、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等。
第八单元:运动与健康- 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如增强体质和锻炼心肺功能等。
-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要求和技巧。
- 要注意安全和适度,避免运动过度引起的伤害。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一、植物。
1. 植物的身体。
- 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茎能支撑植物的“身体”,还能运输水分和养料;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花一般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它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果实里面有种子,种子可以繁殖后代。
2. 植物的生存需要。
- 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
例如,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养料;水分能使植物保持挺拔的姿态,也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溶剂;空气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同时植物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不同的植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温度适宜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3. 观察植物的方法。
- 我们可以用眼看、鼻闻、手摸、耳听等方法观察植物。
看植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闻植物的气味,有的植物有特殊的香味,有的可能有臭味;用手触摸植物的茎、叶等部位,感受它们的质地,如光滑或粗糙等;有些植物在风吹动时会发出声音,我们可以用耳听。
在观察植物时,要注意保护植物,不随意采摘。
二、动物。
1.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蚯蚓身体柔软,细长且由许多环节构成,它生活在土壤中,靠身体的伸缩爬行,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鳃呼吸,靠鳍游泳;蚂蚁身体很小,有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它们喜欢群居,通过触角交流信息,寻找食物等。
2. 动物的生存需要。
- 动物的生存需要食物、水、空气、适宜的栖息地等。
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如兔子吃青草,老虎吃肉等;水是动物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动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必要物质;空气为动物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栖息地为动物提供居住、繁殖和觅食的场所,像鸟类需要在树上筑巢,松鼠需要树洞等。
3. 动物的分类。
- 可以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全集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全集单元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 物质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种。
2. 物质的性质:- 溶解性:物质能否溶解在水中。
- 导电性:物质能否导电。
- 导热性:物质能否导热。
- 熔点和沸点:物质的熔化和沸腾温度。
3.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物质。
- 物理变化:物质的状态改变,但本质不变。
单元二:生物的生长和变化1. 生物的特征:- 生物可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 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组织。
- 动物具有头、躯干、四肢等部分。
2. 生物的生长:-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进行生长。
- 动物通过摄取食物进行生长。
3. 生物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周期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 动物经历幼年、成年和老年等不同阶段。
单元三:电的探索1. 电的产生:- 电可以通过摩擦、化学反应和磁场等方式产生。
2. 电的性质:- 电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之分。
- 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
- 电能够传导电流。
3. 电的应用:- 电能够点亮灯泡、使电风扇旋转等。
- 电能够用于通信、发电等方面。
单元四:物体的运动1. 运动的方式:- 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方向运动。
- 曲线运动:物体沿着曲线方向运动。
- 循环运动:物体按照一定轨道循环运动。
2. 运动的规律:- 物体运动需要推力或拉力。
-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 物体的质量越大,需要的力越大。
3. 运动的变化:- 物体的速度可以加快或减慢。
- 物体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
单元五:光的探索1. 光的产生:- 光可以通过光源产生,如太阳、灯泡等。
- 光可以通过反射、折射等方式产生。
2. 光的传播:- 光可以直线传播。
- 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3. 光的应用:- 光能够使物体可见。
- 光能够用于照明、摄影等方面。
单元六:天气的变化1. 天气现象:- 天气现象包括晴天、阴天、多云、雨天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的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的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的知识点:
1、自然界的归纳:
(1)地球构造——大地构造(内部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跟地表构造(山脉、河流、海洋、湖泊、冰川);
(2)气象现象——云、雾、雨、风、雷。
(3)地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2、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状态变化、混合物;
(2)化学变化——分解和水解等;
3、物品的处理:
(1)如何处理易碎的物品;
(2)收集用品的存放;
(3)如何正确使用重力;
4、能源:
(1)用可再生能源取代不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的转换、存储及使用。
5、科学研究:
(1)常用的观察与探究方法:观察、询问、拍照、实验;(2)如何科学地记录实验结果、表格填写;
(3)安全措施及文献检索。
6、安全:
(1)怎样正确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及化学药品;
(2)安全使用电器、分类处置电子废弃物;
(3)小动物饲养与安全注意事项;
(4)怎样拯救在灾难中的人等。
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本文档旨在汇总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
更好地复备考。
1. 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
- 物质的特性: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质地等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 能源的种类:太阳能、水能、风能、火能、化石能源等
2. 生物多样性
- 动物的特征:羽毛、鳞片、皮毛、分节体等
- 植物的特征:光合作用、根茎叶花果等
- 动植物的分类:按食性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按栖息地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等
3. 环境保护
- 节约能源的方法:关灯节电、减少用水、循环利用等
- 垃圾分类方法和意义
- 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原因
4. 健康与安全
- 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均衡、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卫生惯等- 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感冒、发烧、腹泻等
- 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救方法:火灾逃生、地震防护等
5. 科学技术
-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科学仪器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
- 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医疗器械等
以上是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同学们在期末复习中能够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复习
三上科学知识归纳第一单元水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为100℃,并且不再发生变化。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5.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6.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冰更容易冰。
7.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8.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9.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10.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11.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12.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1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因此在相同条件下,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
14.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5.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16.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7.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18.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凝结成冰,冰融化成水,这些是水的三态变化,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
19.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将纸折叠或者撕扯,改变的是它们的状态。
20.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凹进去的部分鼓起来了,是因为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第二单元空气1.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2.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距离会变得更小。
3.空气是有质量的,但空气的质量很轻。
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大全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3、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4、播种凤仙花的步骤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播种过程:1、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2、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3、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播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巾,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中。
6、播下种子后你们做了什么?答;管理、观察、记录。
7、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每天约5毫米。
9、植物根的作用:1、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11、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反应式: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12、在制造养料的同时,它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的氧气。
1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4、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萼片、花辨、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15、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熱这几个阶段。
三年级上册科学笔记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第三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2.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3.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冰更容易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2.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
第六课《加快溶解》1.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
3.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水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天空中的云)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不同点: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
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二、水沸腾了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2.沸点:当加热到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时就是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水沸腾时温度为 100 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 100 摄氏度,温度计100℃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设定的。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7.酒精灯的使用: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如已烧焦或不平整,要用剪刀修正;②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酒精最少不少于 1/3;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④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最好用火柴点燃;⑤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⑥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⑦万一酒精撒出并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或者沙子扑盖。
三、水结冰了1.凝固:0 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这一过程叫凝固(液态→固态)。
2.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维持在 0 摄氏度。
3.水结冰时,水温降低,即水向周围放热;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4.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可以制造更低温度。
5.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体积和质量不同点:水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很软。
冰是固体,有固定形状和体积,不能流动,很硬。
四、冰融化了1.融化: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固态→液态);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的温度慢慢升到 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靠近冰块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3.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直到全部融化成水之后,温度会慢慢升高。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5.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水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五、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像糖、盐这样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溶解。
2.水能溶解食盐、小苏打、白糖和红糖等,不能溶解沙子、食用油等。
3.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得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4.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一杯水中可以溶解的食盐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有的溶解的多有的则少。
5.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两杯一样多的水中,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为了保证公平,食盐和小苏打一样多,水一样多,要等第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份。
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天平。
6.100毫升水能溶解36克食盐,100毫升水能溶解10克小苏打。
六、加快溶解1.搅拌、加热、压碎可以加快溶解。
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食盐溶解越快。
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物体的颗粒变小可以加快溶解,比如生活中的味精,咖啡,洗衣粉等都是很小的颗粒。
2.做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实验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如在探究加热能否加快溶解时,两个杯子一个加热一个不加热,其余条件完全相同。
七、混合与分离1.沙子混进食盐里,如何将它们分离?①溶解:用水分离沙子和食盐,食盐溶解于水中;②过滤:用滤布或滤纸通过过滤,将沙子分离出来;③蒸发:将盐水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水分蒸发后收集的白色颗粒就是食盐。
2.怎样分离木屑和铁屑?①磁铁:利用磁铁将铁屑吸引出来,剩下的就是木屑。
②水:浮在水面上的就是木屑;沉在水底的就是铁屑。
3、分离海水中的盐也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八、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1.很多物体都在变化,但很多变化之后,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比如水结冰,水还是水。
①橡皮泥:形态发生改变,本质还是橡皮泥;②折纸:形状发生改变,纸还是纸。
2.生活中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①空气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夏季轮胎、皮球不能充气太满。
②柏油路面,夏天高温下会变软。
3.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
第二单元空气一、感受空气1.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
2.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等;空气的作用:人类呼吸、植物生长、玩具充气、帮助燃烧等。
3.空气和一般物质相比具有这些特征:容易泄漏、很轻、可以使袋子鼓起来,让袋子鼓起来以后摸起来软软的,会流动.抓不住.....4.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5.生活中和空气有关的物品有气球、皮球、轮胎等。
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2.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小结:空气占据空间。
)理由:第一次,杯底的纸团没变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内的空间,导致水无法进入杯内。
第二次,杯底的纸团被完全浸湿了,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水填补了原本被空气占据的空间。
第三次,打气筒把空气重新灌入杯子,刚才被水占据的空间,又重新被空气占据。
3.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用小石子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越来越少,瓶子里的水就慢慢上升了。
三、压缩空气1.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2.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
3.发现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扩张,被扩张的空气有回复原来状态的能力,会产生一股力量。
4.空气为什么容易被压缩呢?原来,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是很容易改变的,因此很容易被压缩。
在压缩过程中,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保持不变。
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空气微粒的间隔变小了。
被扩张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空气微粒的间隔变大了。
5.空气压缩枪利用了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弹力把“子弹”发射出去。
6.利用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制造了充气轮胎、充气城堡,充气坐垫等。
7.吹气球时是什么让气球变大?空气。
压一压气球,气球的形状会改变,这是为什么?空气占据空间。
8.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即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9.注射器里的空气和水的变化说明什么?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而水占据空间不会变化。
10.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打气筒,打篮球。
洗手液瓶子。
四、空气有质量吗1. 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简易小天平可以用来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3.天平一端放上充气的皮球,另一端放上豆子,如果平衡了,说明充气的皮球和放上去的豆子的质量是相等的。
4.给皮球继续充气,小天平会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空气有质量;增加了空气,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就大于豆子的总质量了。
5.给充气的皮球打入 10 筒空气,小天平另一端继续增加豆子,小天平恢复平衡的时候,打入的 10 简空气的质量等于增加的豆子的质量。
6.把皮球里的空气放掉部分,小天平会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空气有质量;把气放走了,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就小于豆子的总质量了。
7.把相同体积的水、空气、石头按重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石头>水>空气.五、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1.用回形针或者绿豆等越轻越小的物品来调节称空气,结果越准确。
2 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天平、电子称等工具测量出回形针、绿豆等轻小物品的质量。
六、我们来做“热气球”1.加热前后,袋子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袋子体积由扁变膨胀,表面温度升高,手拿袋子力度增大,袋子表面变紧,袋子会飞起来,然后后会掉下来。
2.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怎么解释?后来又慢慢落下来,为什么?袋子里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袋子里空气体积缩小变重又下降。
3.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制作的。
孔明灯有安全隐患不能随意放飞。
七、风的成因1.模拟实验怎么做的?2.观察到的现象:点燃蜡烛前,蚊香的烟雾流动方向是向上的。
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雾从纸盒左边圆洞横向流入纸盒中,再从纸盒上面圆洞向上垂直流出,纸盒上面圆洞处的纸条会飘动。
以上现象说明什么?点燃蜡烛会使空气受热,空气就会流动。
3.模拟实验中的风如何形成: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盒子,流动的空气就形成了风。
4.大自然中的蜡烛是什么?大自然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大自然中的蜡烛是太阳。
太阳的热量使空气冷热发生变化,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5.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八、空气和我们的生活2. 能否占据空间能否被压缩是否有质量是否会流动空气能占据空间能被压缩有质量能流动水能占据空间不能被压缩有质量能流动石头能占据空间不能被压缩有质量不能4.空气作用:动植物需要呼吸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帮助火柴燃烧,能形成风,轮胎充气、风力发电也离不开空气。
第三单元天气一、我们关心天气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不同的天气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这些情况是可以观测和记录的。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4.天气状况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变化比较缓慢。
5.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6.制作天气日历,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