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核心问题全面深化改革

合集下载

名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

名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

今天的改革开放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极其繁重,因此必须抓住“核心问题”,即直接影响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层面。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充分地释放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加规范地增强和发挥政府调控市场和服务社会的作用。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更加充分地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切实把制度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以更加宽广的世界视野提升中国文化境界、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管治与共治”的关系,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组织和大众参与在加强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体制和社会发展机制。

生态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体制。

(中共济南市委决策咨询专家智库主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如何贯彻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建设生态济南?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相关制度是关键。

南部生态经济区是济南生态建设的一大亮点,应强化省会南部生态经济区的组织管理体制,建议专门成立正区级架构的“省会南部生态经济区”(可简称“市南区”或“南山区”),赋予其完善生态保护,加快绿色发展的职能,以尽快解决南部生态维护欠账和南部山区发展“短腿”的问题。

此外,还应加快制定生态移民的激励和扶持政策,从而探索制定适合南部生态经济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社会资金投资南部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激励机制。

(山东行政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教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理顺,首先,将进一步推动政府退出对要素等市场的干预,从而使企业等经济主体的决策更为科学、效率更高。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一个主题六条主线”锁定改革大方向杨伟民: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6次三中全会都不同。

尽管前几次三中全会也都聚焦改革,但主题仅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这次全会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多方面改革。

确定这样的主题,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适应,也与当前改革形势相适应,在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只有坚持全面改革,才能继续深化改革。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总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全会提出了6个“紧紧围绕”,分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6个领域的改革主线,反映着6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

以经济领域改革为例,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味着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土地制度、宏观调控等所有经济领域的改革,都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主线来展开和推进。

全会提出的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特定的主线和方向,不仅全面深化改革总的方向不会迷失,每个领域的改革也不会偏向。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火车头”牵引作用杨伟民:虽然全会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但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

这也是《决定》起草过程中非常注意把握的重要原则。

《决定》确定的15个方面改革任务中,6个是经济,1个是与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文明体制,占了所有改革任务的近一半。

之所以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是因为当前中国存在的最突出最根本问题还是发展问题。

中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下一步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风险,过去支撑快速增长的条件也在变化,只有加快经济领域改革才能释放更多发展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革时间表”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杨伟民:对于改革举措,社会上总有人担心难以落实到位。

最新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核心-精品

最新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核心-精品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尊敬的党组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一论断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路线图,是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35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我国全面推进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同时,我国经济正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

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从而释放更多发展潜力、动力和活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加巩固,夯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搭建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三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凡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的企业投资项目,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同时注重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同步推进,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水平。

四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五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城乡联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一个重点(完整版)

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一个重点(完整版)

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一个重点(完整版)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一个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一个重点其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就是“四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如此的《决定》就是希望我们的国家体制能更加的完善。

第二篇:以重点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尊敬的党组织:有人这样形容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表述尽管未必正确,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只有既目睹了发达城市的摩天大楼,也访问过贫困地区的茅屋陋室,才有可能全面了解一个复杂的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

和30多年前相比,今日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论平均,也已从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但较大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乃至收入差距提醒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任务依然繁重,仍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全会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表明了党中央对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所面临问题的清醒认识,和未来发展关键环节的准确把握。

以重大核心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

以重大核心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
四、紧紧抓住“管治和共治”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体制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发展机制
三中全会《决定》鲜明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任务,强调“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些创新理念和改革部署,是对传统“管治”模式的重大突破,深刻表明我们党在如何认识和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警醒与自觉。
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以及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表明,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激发社会活力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在这一基点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配置资源是有效的资源配置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基本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不管是权力错位还是权力失控,如果得不到及时警醒与有效纠正,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权力腐败。这是当前不少领域腐败现象禁而不止、难以根除的制度性根源。这就要求,一方面,一切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必须清醒认识权力的本质,时刻牢记“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自觉防止“权为私所有、权为私所用”;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以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体制确保权力的本质与运行路线,让一切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这两个方面,归根到底还是后一个方面起决定性作用。正如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的:“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在新的基点上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条主线,这就是,发挥和依靠多元社会力量共同治理社会。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者:彭劲松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7年第9期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今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这些论述,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近40 年来的经验教训,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意义、目标指向和实践要求,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是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科学理论认识和实践指南。

最近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改革的新实践新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明确了战略方向和工作重点。

一、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意义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走向和前途。

从根本上讲,改革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运动。

恩格斯说:“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100 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其成效和进展如何与执政基础的增强巩固有直接关系。

改革成功了、到位了、有效了,才能理顺体制机制,使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更可持续的发展动能,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继续迈上台阶,使国家在百余年后真正重新进入世界强国之林。

这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郑重政治承诺,是能实现也必须加快实现的取信于民的执政目标。

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其次在于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和问题。

社会问题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各种客观社会现象的总和,往往由时间、空间、主体、制度、历史等各种复杂因素所引起。

它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可能在社会各个环节、各个单元、各个方面上表现出来。

它可能是潜在隐藏的,也可能是显性爆发的,还可能是处于临界点的。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举措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面科学地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方向,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对于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场改革给大家带来什么?在释放改革红利中个人怎么从中得到最大受益?怎么来理解这次会议做出的决定?报告人将从四个方面回答以上几个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最关注的就是这场改革给大家带来什么?比如收入、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等,实际上关注我们在释放改革红利中个人怎么从中得到最大受益。

怎么来理解这次会议做出的决定呢?一、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历史起点上理解本次会议这次会议是站在新的经济历史起点召开的,这个起点怎么理解?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习总书记12号会议讲,我们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的治理我们应该有一套治理的办法。

我给大家看一张表,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世界第四,前面有俄罗斯、有美国、有加拿大,我们排第四。

我们人口在世界排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到2011年由国内生产总值总规模第十到第二位,人均国内收入从1978年的第175位到现在我们已经排到114位。

所以温家宝总理多次讲我们是一个大国,从总量上是世界第二,但是因为我们人口多,一平均成了114位。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进出口贸易总额在78年29位到去年我们是第一位。

从1978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个谁都不否认。

这个表大家看,1978年整个国内生产总值是3645亿,到去年我们到50多万亿。

另外我们的发展速度在世界最快,这是世界公认的一些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大国。

这是国际贸易基金组织对去年到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

我们是,美国是,欧元区是负增长,日本是,俄罗斯是,印度,印度比较快。

金砖四国,像巴西也没有我们快,我们不仅量大而且速度快。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我们在世界上,2013年统计的我们达到了5445美元,到去年年底我们实际上按我们国家的计算是6200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稍高一点的水平。

坚持以问题导向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以问题导向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以问题导向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特点的重要方面,是坚持以问题导向推动改革的核心思想。

坚持以问题导向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必须牢牢抓住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坚持以问题导向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深入剖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凝聚了无数优秀人民共同的智慧和心血。

但我们也要正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实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

在政治制度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而在文化制度方面,我们需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只有正视问题,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以问题导向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改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坚持问题导向,就要在改革中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和创造性。

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规划,将解决问题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改革的目标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我们要注重制度的创新和完善,通过建立健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制度的适应性、稳定性和统一性,为改革提供坚实保障。

我们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破除体制弊端,提高市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我们还要加强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扩大人民的参与和监督的权利,实现人与政府的互动和平衡。

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改革,就是要通过对问题的准确分析,找到准确的改革路径和措施,确保改革的措施切实解决问题并取得实效。

坚持以问题导向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改革成果的巩固和落实。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纲领总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解读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纲领总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解读
梦, 就 必 须 全 面深 化 改 革 。
十八届 三中全会 审议通 过的 《 决
斗 目标 、 实现 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 就客 观地决定 了改革不 可能毕 其功于 定》 , 就其形成过程而言 , 充分考 虑了以

役, 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 一劳永逸 。 当 下几个重点方 面: 一是适应党 和国家事
第一 ,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 十八大 前 , 由于长期积 累形成 的体制机制性障 业发展 的新要求 , 把落 实党 的十八大 提 提 出的 目标任务的需要 。 党的 十八 大立 碍 、特别是 由于不合理 利益格 局的掣 出的全面 深化改革开放 的 战略任务作 足于我 国长期处 于社会 主义处 级 阶段 肘 , 发展不平衡 、 不协调 、 不可持续 的问 为基本前提 ; 二 是以改革 为主线 , 突 出 这个最 大实际 , 坚持发展仍然是解决我 题 突出 , 产 业结构 调整不合理 , 发展方 全面深化 改革的一系列 新思路 和新举 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这个 重大战略判断 , 式仍 然粗放 , 科技创 新能力不 强 , 经济 措 ; 三是抓住重 点 , 围绕解决好 人 民群
“ 全面深化 改革” 、 全 面深化改革 要“ 改 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 二是坚持解放 路 、 寻找 规律 、 循 序 渐进 、 稳步 向前 推
革” 什么 以及如何“ 全面深化改革 ” 等一 思 想 、 实事求是 、 与时俱进 、 求真务 实 , 进 。从这个意 义上说 , 我们党对改革在 系列重大而现实 的实质性问题。
人 民的面貌 、社会主义 中国的面貌 、 中 点突破相促进 ,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 , 的政治谋 略 , 全面深化改 革 、 不断扩 大 国共 产党 的面貌之所 以能够 发生 如此 广泛凝聚共识 , 形成改革合力 。 目前 , 我 开放 , “ 进一步形成公 平竞争 的发展 环 深刻 的变化 , 我 国之所 以能够在 国际社 们提 出的全面深化改革 , 是对 以往所有 境 ,进一 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 进 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 , 靠 的也就 是坚 改革 的继承 、 延 伸和深化 , 要确 保这次

论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法

论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法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今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而正确的方法对于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法,以期为国家和社会各界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 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问题是要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

正确的改革方向是指要坚持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家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主线,不断完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统筹兼顾各领域改革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兼顾各领域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改革,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改革。

在推动改革时,要统筹兼顾各个领域的改革,确保各项改革协调一致、相互促进。

3. 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步伐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步伐。

改革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停滞不前,只有稳妥推进,稳中求进,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在推进改革的要注重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确保改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坚持改革与稳定相结合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与稳定相结合。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但稳定是前提和基础。

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改革与稳定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激发改革的活力,又要防范改革的风险,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5. 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改革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裙众等各方要积极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共同为改革事业努力奋斗,形成改革合力,推动改革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法包括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统筹兼顾各领域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步伐、坚持改革与稳定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等几个方面。

只有我们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探索改革之路,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推动国家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6. 加强改革的法治保障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改革的法治保障。

坚持以问题导向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以问题导向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以问题导向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更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使命。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坚持以问题导向,找准痛点难点,主动出击,善于攻坚克难,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全方位推动改革工作。

只有以问题为导向,才能真正聚焦改革的核心问题,切实解决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改革的真正效果。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问题导向能真实反映改革的需要和紧迫性。

只有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原因,才能真实反映社会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而深化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但如果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或者是花枝招展地进行改革,很难真正解决问题,也无法推动社会发展。

二是问题导向能够精准把握改革的着力点和重点。

改革是系统工程,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找准改革的着力点和重点,精准发力。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各领域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制定合适的改革方案,实施有力的改革举措,推动改革的全面展开。

三是问题导向有利于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

改革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改革的合力。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找准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改革的强大动力,才能推动改革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在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要深入挖掘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矛盾。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非常多样和复杂的。

只有深入挖掘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矛盾,才能找出改革工作中的天然定力和阻隔力,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依据。

要真正深化改革,就必须深入了解社会各领域存在的问题矛盾,找准社会发展中的痛点问题,找准不动产务的难点症结,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做到真正有效,人民群众成果和利益。

要主动出击,善于攻坚克难。

改革是一个持久斗争,往往伴随着很多不顺和阻力,要想推动改革事业向前发展,就必须主动出击,善于攻坚克难。

只有在攻坚克难中,才能真正解决各界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推动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重大现实问题导向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

重大现实问题导向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

源配 置 中起决 定性 作 用和更 好 发挥政 府作 用” , 明 确确立 了把处 理好 政府 和市 场 的关 系作 为核 心 问题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1 — 2 6

作者简 介: 包心鉴( 1 9 4 9 ~) , 男, 江 苏淮 阴人 , 中国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学 会 副会 长 , 中 国政 治 学 会 副 会 长 , 山东 大 学博 士 生导师, 济 南 大 学 政 治 与公 共 管理 学 院 院长 , 教授 。

深 化经 济体 制改革 的方 向。这一 重大 理论 突破 和 战略决 策 , 对 于 我 国进 一 步坚 持 从 社会 主义 初 级 阶 段 的实 际 出发 , 坚 持发 展是 解决 我 国所有 问题 的关 键这 个 重 大 战略 判 断 , 坚持 以经 济建 设 为 中心 , 发 挥经 济体 制改革 的牵 引作 用 , 推动生 产关 系 与生产 力 、 上 层建 筑 与经 济 基 础相 适 应 , 推 动经 济 社 会 持 续 健康 发 展 , 具有 根 本性 的指导 意义 和促 进作 用 。
革, 直 接 关 系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 的前 途 、 关 系 党 和 国家 的命 运 。
关键词 : 十 八 届 三 中全 会 ; 全面改革 ; 问题 导 向; 五 位 一体 中 图分 类 号 : D 6 0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7 l 6 8 ( 2 0 1 4 ) 0 1 —0 0 0 3 —0 6
包心鉴
( 山 东大 学 , 山东 济南 2 5 0 0 2 2 )
摘 要 : 全 面 深 化 改革 必须 有 强 烈 的 问题 意 识 , 以解 决 重大 现 实 问题 为 导 向。 能 否 抓 住 核 心 问 题 推 进 相 关 领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是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立足基本国情、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全面推进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年,我国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低迷的冲击,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重要原因.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发展中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新的挑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本质上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二)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适应形势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革命孕育突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从国内看,我国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一些领域的潜在风险仍然较大,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但关键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比较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多的智慧,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是引领其他领域改革、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发挥其牵引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提供动力.牵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同时,改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迫切需要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互协调、相互支撑.我们必须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协同推进其他各方面改革,努力营造各领域改革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形成强大改革合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拓展资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

“全面”、“深化”、“改革”三个关键词彰显改革定力

“全面”、“深化”、“改革”三个关键词彰显改革定力

“全面”、“深化”、“改革”三个关键词彰显改革定力2014-01-25 14:16 字号:大中小 | 打印 | 关闭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旋律。

“全面”、“深化”、“改革”这三个关键词,彰显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改革定力,清晰地勾勒出未来的改革图景和路线图,标志着改革将从单一领域走向全面综合、从零敲碎打走向整体推进、从解决相对容易的表层性问题转为深入攻坚“啃硬骨头”、从“摸着石头过河”进入到把“摸石头过河”与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全新阶段。

既为义乌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义乌下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一:改革“改革”作为一个高频词,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一共出现了137次,清晰地折射出我党未来的执政思路:继续把改革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改革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障碍,以改革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不断改革激发社会活力。

明确的改革目标、清晰的改革时间表,也凸显出壮士断腕的改革决心。

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关制度若不及时调整,就会成为客观事物进一步发展的掣肘;发展模式若不及时优化,就会形成路径依赖;既得利益格局若不及时扭转,就会形成阶层固化,阻碍社会流动。

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言“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义乌作为改革的先行者、改革的受益者,一直以来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向思想解放要生产力,将“兴商建市”不断推向新境界。

站在新发展起点上的义乌,“问题倒逼改革”的压力机制已经形成,但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并不强劲,需要用改革打破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需要用改革培育义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和维护社会和谐的平衡机制,重新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形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生动活泼的大好局面。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背景材料】《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考点链接】1.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加快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市场配置资源。

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市场调节的优点。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市场秩序。

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2.政治生活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更准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

更准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

产经专栏启以全方位扩大对内开放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开放第二程。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第一程,是以对外开放促对内改革,改革着力点在于通过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不断增强国有资本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国有资本逐步实现三个“集中”,即“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

那么,以党的十九大为标志的改革开放第二程,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则更加注重特别是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主要途径的社会资本力量的壮大,这实在是目前全球化遭遇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冲击之下的最优选择。

混合所有制改革,近两年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其中尤其要注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宏观而言,混改首要的是涉及到调整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国有资本要逐步实现三个“集中”,而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操作机制。

在此三个“集中”的领域,混改可稳步试点,成熟一个推进一个,顶层设计与底层实践相结合,争取推出可复制的样板。

其他逐步退出或剥离的领域,可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适时加快推进。

微观而言,混改中需要妥善处理好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如何破除行政垄断,二是如何确定资产定价标准,而这两个问题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以什么价格引入外部资本,以什么价格激励内部员工持股,客观标准在哪里,是一个大问题。

标准如果不能正确公允地确定,混改很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客观标准,只能由市场来确定;而公平竞争的市场的存在,必须以破除行政垄断为前提。

这里就涉及到政府资源配置的问题。

2017年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对政府代表国家和全民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事业资源等公共资源如何创新资源配置方式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

即,自然资源方面要以建立产权制度为基础,实现资源有偿获得和使用;经济资源方面(主要指金融类和非金融类经营性国有资产)要突出国有资本的内在要求,明确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国有资本形态转换机制;社会事业资源方面(主要指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要引入市场化手段和方法,实现更有效率的公平性和均等化,促进公共资源配置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

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一个重点(精选多篇)

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一个重点(精选多篇)

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一个重点(精选多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其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就是“四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如此的《决定》就是希望我们的国家体制能更加的完善。

尊敬的党组织:有人这样形容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表述尽管未必正确,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只有既目睹了发达城市的摩天大楼,也访问过贫困地区的茅屋陋室,才有可能全面了解一个复杂的发展中大国的基本国情。

和30多年前相比,今日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论平均,也已从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但较大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乃至收入差距提醒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任务依然繁重,仍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全会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表明了党中央对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所面临问题的清醒认识,和未来发展关键环节的准确把握。

十八届三中全会 坚持“六个紧紧围绕” 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 坚持“六个紧紧围绕” 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六个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当前至2020年我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出了部署,是指导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决定》提出的“六个紧紧围绕”和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实际上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确定这样的总体思路和路线图,一方面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突出体现了改革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明确了改革的重点和主轴,使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优先顺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一目了然,有利于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相促进。

一、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这就告诉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围绕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推进。

这是《决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我们党对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党的十四大提出“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这次《决定》将我们过去20多年所界定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强调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无疑是一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三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一重大理论观点,体现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契合着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

35年来,我们突出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尤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逐渐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事实说明,我们完全能够,也应该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新的步伐。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就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尽完善,特别是政府和市场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受到诸多制约,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

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对于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等都意义重大。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

全会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我们必须切实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以更好地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 ,直 接关 系到 能否 让一切 劳 动 、知 识 、技术 、管
何处理好 “ 政 府 和 市 场 ” 的 关 系 。要 紧 紧 抓 理 、资本 的活力竞相进发 ,能否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

T H E O R E T I C A L H O R I Z O N: 学 习党的十八 届三中全会决定专栏
四社会体制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管治和共治的关系要紧紧抓住这一核心问题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更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专栏14theoreticalhorizon201312加充分地发挥社会机体在加强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体制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发展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鲜明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任务强调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能 否最 大优化 的现实问题 ,直接影响到能否解放和发 展社 会生 产力 、能否激 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 、能否调
3 5 年来 ,我 国改革开放所 取得 的最突 出成就 ,莫
过于从根本上打破 了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和体制 的羁绊 ,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并不 断坚定 了市场化改革方 向。在 当代 中国,市场化改革
动人 民群众积极性 的要 害问题 。实践表明 ,只有抓住
核 心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 ,才能促进改革纵 向深化和整
体推进 ,发挥改革 “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 用。

影 响着社会各个层面 ,几乎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着 密 切联 系 。能否更 加 充分地 发挥 市场 配置 资源 的作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面 临 的 核 心 问题 是 如
出发 ,坚持发展是解 决我国所有问题 的关键 ,坚持 以
经济建设为 中心 ,发挥经济体制改 革的牵引作用 ,推 动生产关 系 同生产力 、上层建筑 同经济基础 相适应 ,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具有根本性 的指导意义
和促进作用。
义 “ 总体 布局”各个层 面的资源能否合理配置 、制度
竞争规则 的干扰和破坏。这两种 “ 失灵” ,都会各 自走 向极端 ,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 害。从一定意义
上说 ,政府干预 “ 失灵”所产 生的负 面社会影响 比市
学习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决定专栏 T H E O R E T I C A L H O R I Z O N

抓 住 核 心 问 题 全 面 深 化 改 革
■ 包问题 【 中图分类号】D 6
全 面改革 【 文章编号 】1 0 0 8 — 1 7 4 7 ( 2 0 1 3 ) 1 2 一 O 0 1 1 — 0 6
策 ,对 于进一 步坚持从我 国社会 主义初级 阶段 的实际
制上 的顽瘴痼疾 ,突破利益 固化 的藩篱 ,进 一步解 放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进 一步解 放和增 强社会 活力 ,直 接关系到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的前途 ,直接关 系到党 和 国家 的命运 。所谓核心 问题 ,即影 响 中国特色社会 主
是 以重 大现实 问题为导 向 ,渗透着强 烈 的问题 意识 。
化 、资源能否合理配置 的核心 问题 。十八届三 中全会
决定 的一个重 大理论 突破 ,是鲜 明提 出了 “ 使市场在
正如 习近平 同志 深刻指 出 :“ 改革 是 由问题倒 逼而产
生 。又在不断解决问题 中得以深化 。 ”【 】
干预经济生活而产生的腐败现象 。
在如何认识 和处理政府和市场这一核心关系问题 上 ,一些人往往更 多地看到市场带来 的消极作用 ,而 对政 府干 预所产 生 的消极作 用则估 计 不足或 视而 不 见 。事实上 ,无论是市场这 只 “ 看不见 的手”还是政 府这只 “ 看得见的手 ” ,都不是万能 的,都有 “ 失灵” 的可能。市场运作 “ 失灵” ,主要表现为由于利益的驱 动而导致 的对公平正义秩序 的干扰和破坏 ;政府干预
“ 失灵 ” ,主要表现为由于权力 的驱动而导致 的对市场
“ 基础性作用”更改为 “ 决定性 作用 ” ,这深刻表 明了
我们党在运用现代经济规律指导我国现代化发展上 的 新 的觉醒 ,表 明了我们党在探索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规
律上的新 的自觉 。
从 一般 意义 上说 ,现 代市场 机 制和现 代政 府体 制 ,在一个 国家走 向现代化进程 中具有 各 自特有 的功 能 ,不可相互取代 ,更不可相互对立。对于我们这样 后发 型社会 主义大 国来说尤其如此 。实践表明 ,市场 机 制的功 能和作用 主要体现在 :( 1 )配置社 会资源 ; ( 2 )促进公平竞争 ;( 3 )提高经济效率 ;( 4 )调动社 会 成员积极性 。而政府 的功能与作用 则主要表现在 :
资源配置 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明确
确立 了把处理好政府 和市场 的关系作为核心 问题深化
当前我 国改革 已进入攻坚 阶段 ,发展正处于关键
时期 。能不能 以更大 的政治勇气 和更高 的政治智慧抓
住核心 问题全面深化各个重要领域改革 ,攻 克体 制机
经济体 制 改革 的方 向 。这 一重 大理论 突破 和 战略决
【 文献标识码】A
党 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站在时代的高度 ,着眼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 ,进 而建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义现代 化国家的奋斗 目标 ,作 出了全面深化改革 的重
住 这 一 核 心 问题 全 面 深 化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更 加 充分 地 发 挥 市 场 在 资 源 配 置 中 的决 定 性 作 用 ,更 加 规 范 地 发 挥 政 府 宏 观 调 控 和促 进 社
会 治 理 的作 用
在经济转型 国家和新兴市场 国家 ,政府和市场的
关系 ,历来是直接影 响着乃至决定着经济结构能否优
大战略部署 ,为在新 的历史起点上夺取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 胜利进一步指明 了方 向。十八届三 中全会通过 的 《 中共 中央关 于全 面深 化 改革若 干 重大 问题 的决 定》( 以下简称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个鲜明特点
的源 泉充 分涌流 。在 深入总结 以往 市场化改革 成就 、 经验和深入分析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 面临现实 问题 的基 础上 ,十八届 三 中全会决 定将 市场 在资源 配置 中 的
和市场关 系的正确观念 ,有利于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 , 有利于转 变政府 职能 ,也有利于抑制政治权力非 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