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复习教案力学电学综合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最新教案-综合复习指导(二)电学 精品

高三物理最新教案-综合复习指导(二)电学 精品

综合复习指导(二)电学知识要点1、稳恒电流:这部分知识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1)树立等效思想,学会画等效电路图我们在讲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时,所说的“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都是指等效电阻。

在讲电池组时,所说的“电池组的电动势”“电池组的内阻”也是分别指与所说的电池组等效的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所谓甲与乙等效,是指在所研究的问题上,甲与乙的效果相同。

在电路计算中,经常把一个电路,用另一个与之等效的电路来代替,这就是画等效电路的问题。

一个电路用一个什么样的等效电路来代替,要根据讨论的问题的性质来决定。

在进行电路的等效变换时,根据需要,可将无电阻导线适当伸长或缩短。

根据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自身电阻值的特点,进行电路等效变换时,理想电流表可用无电阻导线代替,而理想电压表可以为断路,可直接从电路中摘去。

在进行电路的等效变换时,我们常采用等电势点分析法。

电路中两等势点之间电流必为零,将这两点短路或断路,均不影响电路中电流分布,也不影响电路的外部特征和等效电阻。

所以在改画电路时,可以把电势相等的点连一起,而此点与另一电势相等点之间的电阻均可视为并联,其余电阻可按电势高低顺序串联。

例如求下图(a)的等效电路,首先将各结点标上字母,如图(a)中的B、D、F三点电势相等。

假定A点接电源正极,B点接电源负极,把电势相等的点画在一起,并按电势高低排列,如图(b)所示。

最后把各电阻跨接在相应的结点之间,从而完成电路的等效变换,如图(c)所示。

(2)对“理想化”问题的处理:对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采用理想化模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很多情况下可忽略电表对电路的影响,即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看成是理想电表;有时忽略电源的内阻;很多情况下,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但在有些情况下,却不能做这样的理想化处理。

在题目中如果没有明显的告诉我们是否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时,一定要仔细分析题意,来判断是否可以做理想化处理。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本教案是针对高考物理考试的第一轮复习内容而制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本教案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在物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基础知识复习1. 电学基础(1) 电荷守恒定律电路中的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时刻,电路中封闭表面内的总电量不变,即电路中的电荷守恒。

(2) 电流和电量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运动所产生的效应,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电量是电荷的数量单位。

(3) 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电势差是一个物理量,描述两点之间发送电场力所需要的能量,记作V。

电场强度是受力电荷单位所受的电场力,记作E。

2. 光学基础(1) 光的传播方式光线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和弯曲传播两种,其中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弯曲传播是光在介质分界面反射、折射、绕射、散射等情况下的传播方式。

(2) 光的物理特性光的物理特性包括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

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干涉是指两束光线相遇时发生的相长、相消的现象。

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在它们的背后弯曲或弯曲而通过物质时,光线被散射以产生图案。

二、解题技巧提高1. 答题方法在做物理题目时,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

特别是在考试中,要注重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类讨论,并在解答中加上必要的图像。

2. 常见难点在物理学习中,对于电学和光学方面的知识,并不如力学那么直观,因此很容易出现一些难点。

如电荷分布和场强方向的计算、光线的衍射现象等,这些难点需要同学们进行反复训练。

三、课堂实践操作1. 电路实验电路实验是检验电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深入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势差、电容器和电阻的作用,提高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光学实验光学实验是学生了解光的性质和传播方式的有效方式。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力学: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动量守恒。

2. 电磁学: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

3. 光学: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波动。

4. 热学: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动理论。

5. 原子物理:原子结构、原子光谱、量子力学初步、核物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磁学、光学、量子力学初步。

教学重点:力学、热学、原子物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实验现象、问题探讨等方式引入新课。

2. 知识回顾: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基础知识。

3.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结合例题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答疑解惑: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

2. 重点、难点提示。

3. 例题及解题步骤。

4. 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2)电磁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3)光学:选择题、填空题。

(4)热学: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

(5)原子物理:选择题、填空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相关书籍、文章,拓展学生知识面。

(2)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组织物理竞赛、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划分;4. 教学过程中的新课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高中物理功总复习教案

高中物理功总复习教案

高中物理功总复习教案一、复习的目标:1. 复习和巩固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常见问题。

2. 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理解水平。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1. 力学基础知识(如牛顿运动定律、势能和机械能、动量和动量守恒等)。

2. 电磁学基础知识(如电场、电荷、电流、电磁感应等)。

3. 热学基础知识(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传递、物态转化等)。

4. 光学基础知识(如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成像等)。

5. 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

三、复习计划:1. 第一阶段:巩固基础知识(4周)。

- 第1周:复习力学基础知识。

- 第2周:复习电磁学基础知识。

- 第3周:复习热学基础知识。

- 第4周:复习光学基础知识。

2. 第二阶段:强化应用能力(3周)。

- 第5周:复习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

- 第6周:综合练习和应用题训练。

- 第7周:模拟考试和答疑。

3. 第三阶段:总复习和备考(1周)。

- 第8周:全面复习和整理知识点。

- 复习重难点,做题训练。

- 备考技巧和心理调节。

四、复习方法:1. 多做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 认真复习课堂讲解和知识点总结。

3. 及时解决疑惑,多与同学讨论交流,积极参加答疑和讨论课。

4. 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调节好学习和生活的平衡。

五、复习评估:1. 定期进行知识测试和模拟考试,及时总结做题情况,找出问题和不足。

2. 教师及时批阅作业和试卷,给出评价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物理竞赛和实验活动,提升综合能力。

六、复习建议:1. 勤奋学习,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2. 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多做笔记和总结,及时复习,不留尾巴。

4. 按计划复习,保持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5. 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面对挑战。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力学)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力学)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力学)
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三物理学生进行力学知识的全面复。

通过本次复,学生将能够:
- 熟悉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
- 理解受力分析与牛顿三定律;
- 掌握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关系;
- 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第一步:复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30分钟)
- 通过复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回顾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 强调重点内容,例如力、质量、加速度、力的单位等;
- 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进行计算和应用。

第二步:力的合成与分解(40分钟)
- 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和意义;
-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如何合成和分解力;
- 给学生一些练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第三步:受力分析与牛顿三定律(40分钟)
- 介绍受力分析和牛顿三定律的基本概念;
- 解释如何利用受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 通过案例让学生学会应用牛顿三定律解决问题。

第四步: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关系(30分钟)
- 概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 强调二者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 提供一些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

第五步:应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
-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 强调实际问题的应用意义。

总结
通过本次力学复习教案,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复习力学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
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物理归纳教案

高中物理归纳教案

高中物理归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物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力、运动、能量、电磁、光学等。

2. 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物理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系统地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知识的真实发现过程。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讨论: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讨论,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

2.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五、教学评价
1.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定期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验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质量。

六、教学反思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中物理复习课教案5篇

高中物理复习课教案5篇

高中物理复习课教案5篇高中物理复习课教案5篇在你短暂的物理教学期间,你知道如何在高中写物理教案吗?教案在你的教学工作中能够起到很多积极的作用。

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教案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高中物理复习课教案,希望你喜欢。

高中物理复习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明确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

3.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认识功和能的关系,为学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知识,为学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掌握应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2.本节教学实质是渗透功能原理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必出现功能原理的名称。

功能原理内容与动能定理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必须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认识,从笼统、肤浅地了解深入到十分明确认识“某种形式能的变化,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

3.对功、能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是本节、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不断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

三、教具投影仪、投影片等。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结合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各是什么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如果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如何变化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和哪些力做功有关呢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要求学生回答。

高中物理复习课教案

高中物理复习课教案

高中物理复习课教案
主题:电学一
时间:90分钟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能够回顾和掌握电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压、
电阻、电功率等概念,能够运用基本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1. 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及其单位
2. 欧姆定律及其公式:U=IR
3.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4. 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复习电学的基本概念。

2. 知识讲解(20分钟)
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和单位,欧姆定律的公式以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案例分析(30分钟)
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加深他们对电学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

4. 练习和讨论(25分钟)
分发练习题给学生,并让他们独立完成。

然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5. 总结(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继续加强复习和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技巧。

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也较好。

但需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总结,促进他
们的自主学习和提高。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课教案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课教案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课教案
时间:90分钟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能够回顾和掌握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加深对物理学科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
1. 力和运动
2. 动能和势能
3. 机械功和能量守恒
4. 电学
5. 静电场
6. 电流和电阻
7. 磁学
8. 磁场与磁场力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引入一道物理题目或者一个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知识讲解:解释并讲解力和运动、动能和势能、机械功和能量守恒、电学、静电场、电流和电阻、磁学、磁场与磁场力等知识点。

3. 例题练习:结合每个知识点,给学生提供一些例题进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4. 拓展应用:通过一些实际应用场景或者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应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归纳,提高学习效果。

6.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观点,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学习氛围。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练习题、小测验和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和思考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扩展延伸:可以在课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习题和探索性实验,拓展他们的物理学习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教学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高考复习教案

物理高考复习教案

物理高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物理高考考点,掌握解题方法;2.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物理高考考点,掌握解题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高考题目。

三、教学过程:1.复习基础知识:复习重点知识点,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内容,通过讲解和练习题复习基础知识点。

2.解题技巧指导: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快速解题,例如:通过图像法、估算法、代入法等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解析高考真题:选取一些经典高考题目,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高考题目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4.模拟考试:进行一次模拟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解题能力。

模拟考试结束后,进行答案讲解和评分。

四、教学评价:1.通过日常练习、思考题和课堂参与度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2.模拟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高中物理教材;2.高考真题和模拟题;3.讲义、练习册等教辅材料;4.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延伸:1.布置每日作业,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2.提供一些相关讲座、培训班等机会,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小结:通过本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高考考点,掌握解题方法,并能够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模拟考试和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目标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高三学生复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以顺利通过物理考试。

时间安排
本教学设计将持续4周时间,每周安排2次复课,每次课时为2小时。

教学内容
1. 第一周:力学复
- 复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 复线性运动和曲线运动
- 解答相关题
2. 第二周:热学复
- 复热传递和热力学定律
- 复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变化过程
- 解答相关题
3. 第三周:光学复
- 复光的反射、折射和干涉
- 复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的色散
- 解答相关题
4. 第四周:电学复
- 复电流、电压和电阻
- 复电路和电磁感应
- 解答相关题
教学方法
1. 讲解复内容:通过讲解复内容,梳理物理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解重点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解答题:提供一定数量的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帮助巩固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和解答复题,促进合作研究和集体思考。

4. 实验演示:为了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原理。

教学评价
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教学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 课堂小测验:每次课后进行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复内容的掌握情况。

- 作业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包括准确性、逻辑性和解题思路等方面。

- 口头表达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讨论,评价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相信能够帮助高三学生在物理复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他们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

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第一章:力学1.1 知识梳理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描述动力学公式1.2 重点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曲线运动的条件动能定理与功能原理1.3 经典例题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1.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物体运动状态计算题:求物体的加速度第二章:热学2.1 知识梳理物态变化热量与内能热力学定律2.2 重点难点相变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热传导的规律2.3 经典例题冰融化过程中的热量计算热机效率问题物体在恒温环境中的热平衡问题2.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物态变化类型计算题:求物体吸收的热量第三章:电学3.1 知识梳理静电学电路原理磁学3.2 重点难点静电场中的电势与电场强度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磁通量与磁感应强度3.3 经典例题静电场中的电势差计算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问题3.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电势高低计算题:求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第四章:光学4.1 知识梳理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折射与透镜光的干涉与衍射4.2 重点难点光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透镜焦距与成像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4.3 经典例题平面镜成像问题透镜成像问题光的干涉与衍射问题4.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光的反射或折射计算题:求透镜的焦距第五章:原子物理5.1 知识梳理原子结构原子核结构放射性现象5.2 重点难点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核力与核反应半衰期与放射性衰变5.3 经典例题氢原子的能级与光谱核反应方程的配平放射性物质的衰变问题5.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原子核反应类型计算题:求放射性物质的剩余质量第六章:波动光学6.1 知识梳理波的传播与波动方程波的干涉与衍射光的偏振与双折射6.2 重点难点波的叠加原理相干条件与干涉条纹偏振光的检测与应用6.3 经典例题波源的相位差与干涉条纹偏振片的旋转与光强变化双折射现象的解释6.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干涉或衍射现象计算题:求干涉条纹的间距第七章:现代物理7.1 知识梳理量子力学基础相对论基础现代物理技术7.2 重点难点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时间膨胀与长度收缩光电效应与康普顿散射7.3 经典例题量子态的叠加与测量高速运动物体的质量变化光电效应的解释7.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量子数意义计算题:求光子的能量第八章:实验技能8.1 知识梳理基本实验仪器与操作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实验设计与问题解决8.2 重点难点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调节最小二乘法与图表绘制实验安全与防护8.3 经典例题测量物体的质量与密度测定光的折射率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8.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实验操作正误计算题:求实验结果的误差范围第九章:能量与动量9.1 知识梳理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与动量的转换9.2 重点难点非保守力与能量损失复杂系统动量的守恒相对论中的能量与动量9.3 经典例题滑块与弹簧系统的能量转换碰撞问题中的动量守恒高速粒子束的辐射问题9.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能量或动量守恒情况计算题:求系统最终的速度第十章:力学的应用10.1 知识梳理机械振动与波流体力学基础弹性力学基础10.2 重点难点简谐振动与阻尼振动流体的连续性方程与伯努利方程弹性模量与胡克定律10.3 经典例题弹簧振子的周期计算风速与压强的问题拉伸弹簧的力与形变关系10.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振动类型计算题:求流体速度分布第十一章:电磁学的应用11.1 知识梳理电磁感应与电磁场交流电与直流电麦克斯韦方程组11.2 重点难点楞次定律与法拉第定律交流电的功率与有效值电磁波的传播与辐射11.3 经典例题电磁感应中的电流方向交流电表的读数计算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11.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感应电流方向计算题:求电磁波的速度第十二章:现代物理技术12.1 知识梳理原子能技术激光技术半导体技术12.2 重点难点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激光的产生与传播半导体的导电特性12.3 经典例题核电站的发电量计算激光准直问题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12.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核反应类型计算题:求激光的功率第十三章:天体物理学13.1 知识梳理恒星与星系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与引力波13.2 重点难点恒星的形成与演化宇宙膨胀的证据引力波的探测与意义13.3 经典例题恒星的亮度与距离的关系宇宙背景辐射的解释引力波探测器的原理13.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恒星类型计算题:求宇宙膨胀速率第十四章:物理与日常生活14.1 知识梳理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物理现象的解释环保与可持续发展14.2 重点难点家电产品的工作原理交通运动的物理原理节能减排的技术与应用14.3 经典例题洗衣机的工作方式汽车行驶的牛顿运动定律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计算14.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日常用品的物理原理计算题:求节能灯的功率第十五章:物理思维与科学方法15.1 知识梳理科学思维的基本原则物理问题的解决策略科学实验的方法论15.2 重点难点实证主义与科学解释物理模型的建立与简化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15.3 经典例题物理问题的建模与求解科学论文的阅读与评价假设检验的应用场景15.4 练习题选择题:判断科学思维原则计算题:求物理模型的参数重点和难点解析。

高中物理综合复习教案

高中物理综合复习教案

高中物理综合复习教案
一、知识回顾
1. 力学
- 牛顿三定律
- 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
- 万有引力定律
2. 力与运动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地面问题
- 斜抛运动
3. 振动与波动
- 单摆运动
- 波的传播
- 声波特性
4. 光学
- 光的反射与折射
- 透镜成像
-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5. 电学
- 电荷、电场、电势
- 电路基础
- 磁场的产生与作用
二、解题方法
1. 理清思路
2. 画图分析
3. 运用公式
4. 注意单位换算
5. 排除干扰项
三、难点突破
1. 重点整理公式
2. 理解物理概念
3. 多做习题练习
四、复习计划
1. 第一周:复习力学部分,重点牛顿三定律和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
2. 第二周:复习振动与波动,重点单摆运动和波的特性
3. 第三周:复习光学,重点光的反射与折射和透镜成像
4. 第四周:复习电学,重点电荷、电场、电势和电路基础
五、综合练习
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为10m处自由下落,求其下落的速度。

2. 一个弹簧振子,振动周期为1s,求其角频率和频率。

3. 一个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0cm,求其成像位置。

4. 一个电荷为-4mC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受到10N的力,求电场强度。

六、总结提高
1. 多思考、多练习
2. 解题时要仔细思考,不要草率行事
3. 多与同学、老师讨论交流,相互学习。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复习物理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祝您顺利通过考试!。

教案高中物理复习

教案高中物理复习

教案高中物理复习一、目标:1. 复习物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和解题技巧;2. 强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对物理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把握;3.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复习高中物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力、运动、能量、电磁学等方面;2. 强化物理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3. 训练解题方法,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复习力学知识,包括牛顿三定律、运动规律、功率等内容;2. 复习热学知识,包括热力学定律、热量传递等内容;3. 复习电磁学知识,包括电荷、电场、电流等内容;4. 复习光学知识,包括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内容;5. 复习原子物理知识,包括量子理论、原子结构等内容;6. 进行具体题目训练和模拟考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解题能力。

四、教学方法:1. 以概念、规律、公式为基础,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 注重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3. 采用讨论、问答、课堂互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师授课PPT、教辅资料、模拟试题库等教学资源;2. 实验器材、实验操作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等实验资源;3. 电脑、投影仪、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六、评价方式:1. 定期进行期中、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2. 课堂小测、作业考查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解题和分析能力;3. 实验报告评分,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4. 总结性复习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七、教学反馈: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3. 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家庭联动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

高中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高中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高中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课程名称:高中物理
课时:1课时
教材:高中物理教材
教学目标:
1. 复习物理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
2. 掌握物理概念,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3. 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4. 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
1. 物理课程知识点复习;
2. 解题技巧讲解;
3. 练习题目讲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物理知识点(20分钟)
1. 回顾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各个模块的重点知识点;
2. 提问学生,巩固各个知识点的概念;
3. 解答学生的疑问,澄清物理概念。

二、解题技巧讲解(15分钟)
1. 分析物理题目解题步骤;
2. 讲解解题技巧,如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理清思路等;
3. 演示解题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方法。

三、练习题目讲解(20分钟)
1. 给学生出一些物理题目,要求学生尝试解答;
2. 对学生的答题进行点评,指出答案的正确与错误之处;
3.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四、总结与展望(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3. 展望未来物理学习的方向,鼓励学生持续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解题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动力得到了增强。

希望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学习中
持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复习课教案高中物理

复习课教案高中物理

复习课教案高中物理
学科:物理
年级:高中
主题:复习
时间:1小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并巩固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
2. 帮助学生检验自身的学习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1. 复习力学部分的知识,包括牛顿定律、运动学、力的性质等;
2. 复习热学部分的知识,包括热力学定律、热能转化等;
3. 复习电磁学部分的知识,包括电路、电磁感应等。

教学步骤:
1. 开场(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堂复习课的目的和内容,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的兴趣。

2. 动手实验(1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力学或热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物理
定律的应用,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知识点讲解(20分钟):教师着重讲解力学、热学和电磁学的关键知识点,重点强调
容易混淆或易错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加强记忆和理解。

4. 练习与讨论(15分钟):安排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进行练习,并分组讨论
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5. 知识巩固(10分钟):对本次复习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强调重点和难点,
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并巩固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勤奋学习,为期末
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堂复习课围绕力学、热学和电磁学三大部分知识进行复习,通过实验、讲解、练习等环节,使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思考。

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高考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考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考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重要考试,而物理作为一门科学,也是高考科目之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解题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复习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并且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教师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复习物理课程的重点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增强解题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加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复习物理课程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等。

2.重点复习高考常见的难题类型,包括计算题、选择题和解答题。

3.进行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2.实验法:通过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3.问题解答法:通过和学生互动,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物理题目,增强解题能力。

五、教学流程1.引入:教师通过介绍高考物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复习基础知识: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复习物理的基础知识点,解释概念和公式,并带领学生做一些例题。

3.解题讲解:教师选择一些高考常见的题目,通过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解题过程。

4.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自主观察和发现物理规律,提高实践能力。

5.课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检验学习效果。

6.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下节课之前收齐。

六、教学评价1.日常表现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积极参与和思考的情况,进行评价。

2.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和指导。

3.考试评价:教师利用模拟考试和期末考试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总结试验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专题《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教案

专题《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教案

专题《高中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和巩固物理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力学基础知识复习内容: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能量等。

2. 第二章:机械能复习内容:势能、动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

3. 第三章:热学基础知识复习内容:温度、热量、内能、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4. 第四章:电磁学基础知识复习内容:库仑定律、电场、电势、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等。

5. 第五章:光学基础知识复习内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电效应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突出重点,解释难点。

2. 实例分析:教师通过物理现象或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3.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4.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复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物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 教辅资料:教案、PPT、练习题等,辅助教师进行教学。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4. 实验器材: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实验器材,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知识梳理:通过思维导图、概念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清晰地梳理知识体系。

2. 考点分析:对每个章节的重要考点进行详细分析,指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电学综合[P 3.]07届12月江苏省丹阳中学试卷10.一中学生为即将发射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设计了一个可测定竖直方向加速度的装置,其原理可简化如图,连接在竖直弹簧上的重物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连接,该装置在地面上静止时其电压表的指针指在表盘中央的零刻度处,在零刻度的两侧分别标上对应的正、负加速度值.关于这个装置在“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运行和回收过程中示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D )A 减速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仍为正B 则飞船在竖直减速反回地面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为负C .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D .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为9.8m /s 2[P 4.]06年12月广州市X 科统考卷17.(18分)如图十五所示,挡板P 固定在足够高的水平桌面上,小物块A 和B 大小可忽略,它们分别带有+Q A 和+Q B 的电荷量,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两物块由绝缘的轻弹簧相连,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B 连接,另一端连接一轻质小钩.整个装置处于场强为E 、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 A 、B 开始时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不计一切摩擦及A 、B 间的库仑力,A 、B 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B 不会碰到滑轮.(1) 若在小钩上挂一质量为M 的物块C 并由静止释放,可使物块A 对挡板P 的压力恰为零,但不会离开P ,求物块C 下降的最大距离;(2) 若C 的质量改为2M ,则当A 刚离开挡板P 时,B 的速度多大?解:(1)开始时弹簧形变量为1x , 由平衡条件:kEQ x EQ kx BB==11可得 ①…………… (2分) 设当A 刚离开档板时弹簧的形变量为2x : 由:kEQ x EQ kx AA==22可得 ②…………………………(2分) 故C 下降的最大距离为:21x x h += ③…………………………(3分) 由①~③式可解得)(A B Q Q kE h += ④………………………… (2分)(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C 下落h 过程中,C 重力势能的的减少量等于B 的电势能的增量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以及系统动能的增量之和当C 的质量为M 时:B Mgh Q E h E =⋅+∆弹 ⑤………………(3分) 当C 的质量为2M 时,设A 刚离开挡板时B 的速度为V2)2(212V m M E Eh Q Mgh B B ++∆+=弹 ⑥ ……………(3分) 由④~⑥式可解得A 刚离开P 时B 的速度为:)2()(2B B A m M k Q Q MgE V ++=⑦…………………………(3分)[P 7.]06年广东东莞中学高考模拟试题17. (16分) 一长为L 质量为M 板面光滑且绝缘不导电的平板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车上有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车质量与小物块质量之比M :m = 7 :1,物块距小车右端挡板距离为b ,且L=1.5b ,如图示。

现沿平行车板方向整个空间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带电小物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而后与小车右端挡板相碰(碰撞时间极短),若碰后小车速度大小为碰前小物块速度大小的1/4,并设小物块滑动过程及其与小车相碰过程中,小物块的电量不变。

(1)通过分析与计算说明,碰撞后滑块能否滑出小车的车身?(2)若能滑出,求出由小物块开始运动至滑出时电场力对小物块所做的功;若不能滑出,则求出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碰撞时电场力对小物块所做的功。

解:(1)设碰撞前后速度分别为V 0、V ,由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得: Eqb=2021mV mV 0=M·041V +mV 解得V= -043V ,方向向左 当二者等速时m 在M 上滑行距离达到最大,m 相对M 有:0=V 02-2相对S mEqS 相对=EqmV 22=b <L ,小滑块m 不会滑出小车(2)设第一次碰后到第二次碰撞的时间为t ,二者位移相同,则有:t V 043-22t m Eq =-t V 041解得t=Eq mV 02 全过程m 在电场中的总位移S=b+t V 041=2b ,电场力对m 做功W=2Eqb[P 10.]2007年高考天津理综卷25.(22分)离子推进器是新一代航天动力装置,可用于卫星姿态控制和轨道修正。

推进剂从图中P 处注入,在A 处电离出正离子,BC 之间加有恒定电压,正离子进入B 时的速度忽略不计,经加速后形成电流为I 的离子束向后喷出。

已知推进器获得的推力为F ,单位时间内喷出的离子质量为J 。

为研究问题方便,假定离子推进器在太空中飞行时不受其他外力,忽略推进器运动速度。

⑴.求加在BC 间的电压U ;⑵.为使离子推进器正常运行,必须在出口D 处向正离子束注入电子,试解释其原因。

bE解:⑴.设一个正离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加速后的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有 221mv qU =① 设离子推进器在Δt 时间内喷出质量为ΔM 的正离子,并以其为研究对象,推进器对ΔM 的作用力为F ′,由动量定理,有F ′Δt = ΔM v ②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 = F ③设加速后离子束的横截面积为S ,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为n ,则有I = n q v S ④ J =n m v S ⑤由④、⑤可得mq J I = 又tMJ ∆∆=⑥ 解得JIF U 22= ⑦⑵.推进器持续喷出正离子束,会使带有负电荷的电子留在其中,由于库仑力作用将严重阻碍正离子的继续喷出。

电子积累足够多时,甚至会将喷出的正离子再吸引回来,致使推进器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必须在出口D 处发射电子注入到正离子束,以中和正离子,使推进器获得持续推力。

[P 13.]07届广东省惠阳市综合测试卷三18.如图1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带电量为Q ,固定在绝缘底座上,两极板竖直放置,整个装置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板间距离为d ,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弹丸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极板间中点的小孔射入电容器中(弹丸的重力不计,设电容器周围的电场强度为零)设弹丸在电容器中最远运动到P 点,弹丸的整个运动的过程中的v —t 图像如图2所示,根据力学规律和题中(包括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对反映电容器及其系统的有关物理量(例如电容器及底座的总质量),及系统在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你能求得哪些定量的结果?分析:此题的v —t 图像蕴味深刻,提供的信息也丰富多彩,由图2可知,在0~t 1内弹丸在电场力作用下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再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1后弹丸开始匀速运动,由弹丸0~t 1的运动情况可知,弹丸速度为零时已到P 点;t 1后弹丸做匀速直线运动,弹丸不再受电场力,说明弹丸已离开电容器,故可知弹丸离开电容器的速度为v 1,纵观图2,0—t 1内,图像的斜率表示弹丸的加速度,根据以上信息可解答如下: 解:(1)由v —t 图像可得弹丸的加速度101v v a t += ①设电场强度为E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Eq=m a ②电容器电压U =Ed ③ 电容器电容 QC U= ④ 由①、②、③式得,011()m v v E qt +=, 101()md v v U qt +=, 101()Qqt C md v v =+。

(2)设电容器最后速度v ,电容器及底座总质量为M ,由电容器、弹丸动量守恒得mv 0=Mv -mv 1 ⑤由电容器、弹丸能量守恒得22201111222mv Mv mv =+ ⑥ 由⑤、⑥式得v =v 0-v 1 0101()m v v M v v +=- 根据题意可得,弹丸及电容器的总能量2012E mv =点评:图2把弹丸的运动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弹丸的运动情况尽在不言中,而能否准确地从图中捕捉信息,就充分体现学生的洞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

巧用v —t 图像,可以使物理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P 17.]07届1月武汉市调研考试17.(14分)有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矩形绝缘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 、带电量的绝对值为q 的物块(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 0从绝缘板的上表面的左端沿水平方向滑入,绝缘板周围空间是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区域,其场强大小qmgE 53=,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已知物块与绝缘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物块运动到绝缘板的右端时恰好相对于绝缘板静止;若将匀强电场的方向改变为竖直向上,场强大小不变,且物块仍以原初速度从绝缘板左端的上表面滑入,结果两者相对静止时,物块未到达绝缘板的右端. 求:(1)场强方向竖直向下时,物块在绝缘板上滑 动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2)场强方向竖直向下时与竖直向上时,物块受到的支持力之比;(3)场强方向竖直向上时,物块相对于绝缘板滑行的距离。

解:(1)场强方向竖直向下时,由系统动量守恒,有:v M m mv )(0+= ① 由能量守恒,有(Q :产生热量;m F f :与M 间的摩擦力;s : m 与M 相对位移;v : A 、B 共同速度):22011)(2121v M m mv s F Q f +-== ② 由①②式得:)(2201M m mMv Q += ③同理,场强方向竖直向上时,动量仍守恒,可推出:)(2)(212120220212M m mMv v M m mv s F Q f +=+-== ④11s F f ∴=22s F f ⑤ 依题意:s 1>s 2,故21f f F F <而N f F F μ= ⑥12N N F F >∴说明第一次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第二次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下(可判断物块带负电). (2)qE mg F N -=1 ⑦qE mg F N +=2 ⑧由已知415321==N N F F qmgE 得⑨ (3)由⑤⑥⑨得:l s s 414112==⑩ 评分标准:①②⑤⑩每式2分,③④⑤⑥⑦⑧⑨每式1分.[P 21.]南京市07届二模17.B .“能量的比较”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两个带电小球A 、B ,质量分别为3m 和m ,小球A 带正电q ,小球B 带负电-2q ,开始时两小球相距s 0,小球A 有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小球B 的初速度为零,若取初始状态下两小球构成的系统的电势能为零,则 (1)试证明:当两小球的速度相同时系统的电势能最大,并求出该最大值; (2)试证明:在两小球的间距仍不小于s 0的运动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总小于系统的动能,并求出这两种能量的比值的取值范围。

S 0AB解:(1)由于两小球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设某状态下两小球的速度分别为A v 和B 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B A mv mv mv +=330 (1) (2分)所以,系统的动能减小量为 222021321321BA k mv mv mv E --=∆ (2) (1分) 由于系统运动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功,所以系统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守恒,考虑到系统初状态下电势能为零,故该状态下的电势能可表为222021321321BA k pe mv mv mv E E --=∆= (3) (1分) 联立(1)、(3)两式,得2002396mv v mv mv E A A pe -+-= (4) 由(4)式得:当 043v v A =(5) (2分) 时,系统的电势能取得最大值,而将(5)式代入(1)式,得 043v v v B A == (6) (1分) 即当两小球速度相同时系统的电势能最大,最大值为 20max 83mv E pe =(7) (2分) (2)由于系统的电势能与动能之和守恒,且初始状态下系统的电势能为零,所以在系统电势能取得最大值时,系统的动能取得最小值,为202020max 0min 8983321mv mv mv E E E pe k k =-=-= (8) (2分) 由于max min pe k E E > (9)所以在两球间距仍不小于0s 的运动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总小于系统的动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