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校核规范
法规项校核报告
11.倒车灯离地高度不小于250 mm,不大于1200mm。α 角:向上15°,向下5°向外 位置符合要求 45°,向内30°(两只倒车灯)" 几何可见度厂家保证 1.在车轮中心向前30°和向后50°的两个辐射平面所形成的区域内,护轮板的宽度必须 符合要求 足以遮盖整个 轮胎的宽度 2.护轮板的后缘应位于车轮中心上方150mm的水平面以下 符合要求
汽车定置噪声 限值
ABCD
3
28
发改委公告车 发改革66号公 辆识别代号管 告 理办法(试
ABCD
1
ABCD改型设计项目应贯彻的标准和法规目录
检查项目
1.(M1类)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74dB 备注
ABCD做试验检测
2.M1类汽车装用直喷式柴油机时,其限值增加1dB(A)"
ABCD做试验检测
4. 刚性顶盖的拱架或加强筋,除了顶盖前后横梁及侧梁外,其向下的凸出量不得大于 维持原车设计 19mm。" 1. 风窗玻璃透明区至少应包括风窗玻璃基准点连线所包围的面积。这些基准点是 a . V1点水平向前偏左17°的基准点a;b.V1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上7°的基准点b; c.V2 维持原车设计 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下5°的基准点c;d.在汽车纵向对称平面 另一侧,应增加3个辅助
ABCD改型设计项目应贯彻的标准和法规目录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负责
数目
1
GB1495-2002
汽车加速行驶 车外噪声限值 及测量方法
ABCD
3
2
GB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 尺寸、轴荷及 质量限值
YARD
3
3
GB4094-1999
汽车操纵件,指 示器及信号装 YARD 置的标志
汽车前后防撞梁设计地的要求的要求规范
汽车前后防撞梁设计规范一、目的:指导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设计;提供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设计的思路。
二、范围:该规范适应于M1类车辆汽车前后防撞梁的设计。
主要介绍了汽车开发过程中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的作用及在整车中的影响。
首先对汽车前后防撞梁在整车中的功能进行了概述,尤其是对汽车前后防撞梁碰撞性能做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对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设计要点作了描述;最后对汽车前后防撞梁的加工制造性作了阐述。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时的乘员保护GB 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 20072-2006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C-NCAP 中国新车评估程序2012版四、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主要功能1、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功能概述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是车身第一次承受撞击力的装置,也是车身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其功能主要有:a. 保护保险杠在低速碰撞过程中尽量不要破裂或者发生永久变形。
b. 保护车身骨架前后端纵梁在行人保护或者可维修性碰撞时不发生永久变形或者破裂。
c. 在100%正面高速碰撞、后面高速碰撞时起到第一次的吸能作用,在偏置碰撞中不仅起到第一次吸能作用,还能起到碰撞过程中均衡传递受力的作用,防止车身左右两侧受力不均。
2、汽车前后防撞梁总成碰撞性能概述前防撞梁总成碰撞性能前防撞梁总成的碰撞性能主要需满足低速碰撞和高速碰撞两个部分的法规要求。
其中,低速碰撞需满足的法规要求为:GB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高速碰撞需满足的法规要求为:GB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时的乘员保护;C-NCAP标准,需满足其100%正面碰撞和40%偏置碰撞要求。
3、低速碰撞对前防撞梁设计的性能要求低速碰撞的国家标准GB l7354—1998规定的正撞速度为4km/h,车角碰撞速度为2.5 km/h,对车身的要求就是车身本体、前防撞梁和吸能盒等不能有任何损坏,最好前保险杠也不能破裂或者发生永久变形。
汽车设计-汽车后端保护装置技术要求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汽车后端保护装置技术要求规范模板汽车后端保护装置技术要求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后保横梁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汽车后保横梁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 20072-2006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3 定义3.1 此技术规范确定的领域如下:碰撞时的后横梁及后能量吸收装置(保险杠表皮与小纵梁之间)。
包括在此领域中的有:- 横梁,能量吸收装置;- 能量吸收器支架(与小纵梁接触的部件);- 密封装置;- 牵引装置/装船海运固定装置;- 保险杠支承底座。
不包括:螺钉紧固件供应商应符合众泰汽车提出的假设和咨询要求,供应商也可以提出符合招标细则中技术要求/材料要求以及符合环境限制的其他的方案,以便改进部件的特性(可行性,成本,重量,材料等)。
3.2 标准部件作为参考,装置可包括以下部件(根据供货商所选定的符合功能要求的设计方案):- 保险杠骨架和可能出现的加强板,以及牵引环的支承底座- 能量吸收器(吸能器有可能与保险杠为一体)- 可与纵梁连接的减震板。
4 技术要求4.1 界面要求最近确定的界面及其主要的功能如下:4.2 功能要求在–35°C 到+80°C的温度范围内,所有的性能都应该达到要求。
4.2.1高速碰撞备注:每个构想结果的介绍中,至少应提供以下内容: -在纵梁捆绑前装置实际消耗的能量;- 碰撞时,该装置的启动可以验证装置无倾斜和装置的运行时间(在小纵梁捆绑前的能量吸收性能)。
4.2.2低速碰撞功能要求遵守标准 GB 17354-1998性能:装置的最大插入深度必须小于20毫米,与路标碰撞时残留物的插入必须小于5毫米。
装置不得对保险杠表面有任何损坏。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校核规范
;
图3: 正面、 角度碰撞示意图
第3页共7页
© 车辆前端校核(见图4、 图5、 图6及表1)
在低速碰撞时,对前防撞横梁位置、与周边系统距离、可溃缩尺寸进行分析。
设计状态碰撞器 整各状态碰撞器
/
tr L
广
厂
(了 厂
前防撞梁中心断面
AB
I/
II
图4: 碰撞器与前防撞梁高度关系
代号
名称
数值(mm)
A
前防撞梁截面高度
第1页共7页
1. 目的 校核**车型的前后保险杠安装位置是否满足国内标准要求。
2. 引用标准 GB 17354-1998汽车前、 后端保护装置
3. 校核结果 **车型前防撞横梁安装高度满足国内标准要求(具体碰撞结果需进行CAE模
拟分析及实车验证)。 4. 校核过程 标准要求:
如图1所示的碰撞器,安置时应使A平面与地面保持垂直,基准线保持水平 且基准高度达到445mm。
80.8
S2
后保险杠到防撞梁后端距离
25
S3
右后角碰溃缩距离
80
S4
后保险杆到后背门的距离
44
1. 2
S5
后保险杠到后背门门开启手柄距离
79.4
1. 2
S6
后保险杠到排气管尾部距离
82.9
1.4
S7
后保险杠到后轮后边缘距离
770.4
1. 5
分析:后防撞梁的安装高度满足国内标准要求。
第7 页共7页
1. 2
L5
前保险杠到前大灯距离
184.6
1.1
L6
前保险杠到前雾灯距离
239
1.1
L7
汽车设计-汽车前端保护装置技术要求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汽车前端保护装置技术要求规范模板汽车前端保护装置技术要求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前保横梁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XX公司汽车前保横梁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成员保护3 定义3.1 此技术规范规定的领域如下:碰撞时,前能量吸能系统(在保险杠表皮和纵梁之间)3.2 系统可由以下零件构成(为了符合功能要求,根据供应商的构思选择):-保险杠骨架和它有可能会有的加强板-2个吸能器和吸能支架(与带纵梁的界面相兼容)-牵引环支架4 要求4.1相关零件要求相关零件及功能如下(无完全的清单):4.2 功能要求在–35°C 到+80°C的温度范围内,所有的性能都是可达到要求的。
4.2.1 高速碰撞 安全/法规要求 :高速碰撞要服从安全和法规,并且要符合与高速碰撞有关的所有安全法规。
要求:1高速碰撞/吸能器的稳定性.性能:高速碰撞过程中, 吸能器应该捆绑在它们的轴上(无倾斜)。
吸能器上保险杠骨架的连接不能干扰吸能器轴向功能。
保险杠骨架在纵梁正面上有一个平面支撑(吸能器无倾斜)GB 11551-2003 供应商实施的数据 :CAE 计算模型要求:2高速碰撞/保险杠骨架的强度性能 :高速碰撞过程中,保险杠骨架在碰撞前的有效高度应该至少为100 mm 。
在整个碰撞期间,不会引起系统和纵梁脱离的骨架断裂。
骨架和吸能器的连接应该抗一种以不会引起断裂的方式所施的力。
在纵梁纵向弯曲以前,骨架的机械特性不变。
见GB 11551-2003供应商实施的数据 : CAE 计算模型 要求:3高速碰撞/纵梁变形性能 :可修复性系统不能干扰纵梁的捆绑(系统不能减低纵梁吸能的潜力)系统要在纵梁前捆绑。
见GB 11551-2003 供应商实施的数据 : CAE 计算模型 4.2.2 低速碰撞要求:4骨架不能侵入到它侧面边缘(对于保险杠表皮,边缘没有侵害性)。
汽车一般及关键零部件复验规范
外购器材通用复验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外购器材检验分类原则、检验要求及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外购器材的进厂检验。
2 引用标准GB/T2828.1-2003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 分类原则和要求3.1 根据外购器材的关重特性及经济价值把器材分为关键、重要和一般三类,分别用A、B、C表示。
3.2 关键(A)类器材必须拟制相应的复验规范,重要(B)类器材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可以拟制复验规范,一般(C)类器材一般情况不拟制复验规范。
4 分类4.1 A 类器材4.1.1 具有关键特性或重要特性的外购器材。
4.1.2 性能、功能指标达不到要求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或可能导致完成所要求愈来愈的主要系统失效或导致最终产品不能完成要求愈来愈的器材。
4.1.3 性能、功能指标达不到要求将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的器材。
4.1.4 外观质量(包括外形、尺寸、涂覆等)不符合要求将影响产品质量的器材。
4.1.5 价格昂贵的器材。
4.2 B 类器材4.2.1 外观质量(包括外形、尺寸、涂覆等)不符合要求将影响产品质量的器材。
4.2.2 性能、功能指标不符合要求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器材。
4.3 C类器材4.3.1 性能、功能指标虽与产品有生要关系,如不符合要求一般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器材。
4.3.2 外观质量(包括外形、尺寸、涂覆等)不符合要求,对产品外观质量不影响的器材。
5 进厂复验5.1 A类器材按复验规范进行。
5.2 有复验规范的B类器材按复验规范进行。
5.3 没有复验规范的B类器材复验5.3.1 要求5.3.1.1 包装和标识器材包装应完好无损,合格证(质量证明)或应齐全,名称、型号、规格符合要求。
具有有效期的器材应在有效期内,且应考虑本批器材应能在有效期内使用完。
5.3.1.2 外观质量a) 器材镀涂应完全(没有镀涂者除外),不允许有露出若何的严重划伤;b) 器材应完整无损不允许有影响外观的磕碰痕迹、凸起、凹陷或变形存在,不允许有影响质量的划伤、擦伤、锈迹及脏污印迹(标识除外)存在;c) 由多个零件组成的器材,应装置齐全,位置正确,由紧固件连接的部位应松紧适度;d) 器材转动或活动部位,应转动或活动适度;e) 组成成套的配合关系和尺寸应符合常规要求;f) 装有液体、粉状固体或气体的器材不允许渗漏;g) 有铅封的器材铅封应完好。
GB17354_1998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GB17354-1998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前言由于我国生产的轿车的车型大多数来自欧洲,本标准的技术内容等效采用ECE R42《关于就车辆前、后端保护装置(保险杠等)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编写格式遵循GB/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在将ECE R42法规转化为本标准时,为了符合本国国情,以及符合GB/T 1.1—1993的规定,取消了ECE R42中的“申请批准”,“批准”,“产品合格”,“对产品不合格的处理”,“车型的改动”等章和附件1,附件2,增加了“前言”,其余各章的条号作相应改变,其内容不变或稍有改变。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德录、李三红、尹爽清。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M1类汽车。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保护装置装在车辆前、后端的诸元件,其设计要求为在发生接触和轻度碰撞时,不会导致车辆的严重损伤。
2.2 车型机动车辆的类型,同一类型的车辆在下列主要方面应无差异:a)对本标准规定的碰撞试验结果有影响的车辆长度和宽度、车辆前后部分的结构、尺寸、形状和材料;b)发动机的布置位置(前、后、中)及质量;c)对本标准规定的碰撞试验结果有影响的悬架性能参数。
2.3 加载试验车质量整车整备质量再加上表1规定的乘员的质量(按每人75kg计算)。
表1 乘员质量分配表2.4 车角车辆和与车辆纵向对称面呈60°角的铅垂面的切点。
2.5 基准高度通过碰撞器基准线的水平面离地面的高度,在此高度上,该车无论处于整车整备质量状态时或是处于加载试验车质量状态时均具有有效的保护装置。
2.6 基准线在碰撞器的A平面与地面垂直时,撞击头对称水平面与撞击头本身轮廓的交线。
3 要求按第4条规定的条件和规程进行碰撞试验后,车辆应能满足下列要求:3.1 照明和信号装置应能继续正常工作并清晰可见。
QJM J01170-2018 前机盖和后背门开闭方便性校核规范
Q/JM J01170-2018 1 目的和范围
本流程规定了本公司设计生产车型前机盖和后背门开启关闭校核规范。
本流程适用于本公司正向研发的所有产品。
2 引用文件
GB/T 15759—1995 人体模板设计和使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3.1
地面线
指整车设计状态考虑悬架及轮胎影响,衡量地面实际位置的基准线。
3.2
95%人体身高
指95%的男性,只有5%的男性的人体尺寸高于这个数值。
3.3
5%人体身高
指5%的女性,只有5%的女性的人体尺寸低于这个数值。
4 设计要求
4.1机盖设计要求
前机盖开启后的角度及高度设计要满足在5%女性手伸及范围内、95%男性头部运动曲线外的要求。
设计区域如图1所示:
1
Q/JM J01170-2018
2
图1
4.2后背门设计要求
后背门开启后的角度及高度设计要满足在5%女性手伸及范围内、95%男性头部运动曲线外的要求。
设计区域如图2所示:
Q/JM J01170-2018
图2
3。
GB17354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ORIGINAL :FRONT AND REA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PASSENGER CARSIssued: May 6, 19981. SCOPEThis Standard specifies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of the front and rea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passenger cars.This Standard is applicable to the Category M1motor vehicles.2. DEFINITIONSThe following definitions are adopted in this Standard.2.1. Protective DevicesThis refers to components at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vehicles, whose design requires that any contact and slight impact will not result in serious damage to the vehicle.2.2. Vehicle TypeThis refers to the types of motor vehicles. They should not differ in essential respects as:a) The length and width of the vehicle, and the structure, dimensions, lines and materials ofthe front and rear parts of the vehicle in so far as they have an effect on the results of theimpact test prescribed in this Standard;b) The position (front, rear, centre) and weight of the engine;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spension, which will affect the results of the impact testspecified by this Standard.TITLE:Front and Rear Protective GB 17354-1998 Devices for Passenger Cars Aug/2005 PAGE:1ORIGINAL :TITLE:Front and Rear ProtectiveGB 17354-1998Devices for Passenger Cars Aug/2005 PAGE:22.3. Laden Test WeightComplete vehicle unladen mass plus the mass of passengers specified by Table 1 (the mass of each passenger is calculated as 75 kg).Table 1Mass Distribution Table of the PassengersNumber of Seating PositionsNumber of PassengersManner of Distribution2 and3 2 2 in the front seats4 and5 3 2 the front seats 1 in the rear seats6 and 742 in the front seats 2 in the rearmost seats8 and 9 52 in the front seats3 in the rearmost seatsWhen the rear row of seats has only two seating positions, one person shall be on the second row from the rear.2.4. Vehicle CornerThe vehicle's point of contact with a tangent vertical plane which makes an angle of 60° with the longitudinal median plane of the vehicle. 2.5. Reference HeightThis reference height is that of the horizontal plane passing through the reference line of the impactor. The height above the ground at which the vehicle should embody sufficient protective devices, both at unladen kerb weight and at laden test weight. 2.6. Reference LineThe line outside the impactor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horizontal plane of symmetry of the impact contour with the impact contour itself, Plane A of the impactor being vertical. 3. REQUIREMENTSAfter the impact test is conducte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and procedures specified in Clause 4, the motor vehicle should be able to meet the following requirements:3.1.The ligh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shall continue to operate correctly and to remain visible. Should the adjustment of the factory-fitted lighting devices be disturbed, it may be corrected to conform to the required specifications, provided this can be done by the normal means of adjustment. Bulbs may be replaced in the event of filament failure.3.2.The vehicle's bonnet, boot lid and doors shall be operable in the normal manner; in addition, the side doors of the vehicle shall not be able to open under the effect of the impact.ORIGINAL :3.3.The vehicle's fuel and cooling systems shall have neither leaks nor constricted fluid passageswhich prevent normal functioning; their sealing devices and caps shall be operable in the normal manner.3.4.The vehicle's exhaust system shall not suffer any damage or displacement which wouldprevent its normal function.3.5.The vehicle's propulsion, suspension (including tyres), steering and braking systems shallremain in adjustment and shall operate in a normal manner.4. LOW SPEED IMPACT TEST METHOD4.1. Testing GroundThe test area shall be large enough to accommodate the impactor (striker) propulsion system and to permit after-impact displacement of the vehicle impacted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test equipment. The vehicle shall be placed on a horizontal and level rigid smooth surface.4.2. State of the Vehicle4.2.1.The vehicle should be at rest.4.2.2.The front wheels should be in the straight-ahead position.4.2.3.The tyres should be inflated to the pressure specified by the manufacturer.4.2.4.The brakes should be disengaged and the transmission should be in the neutral position.4.2.5.Vehicles with hydropneumatic, hydraulic or pneumatic suspension or a device for automaticlevelling (which can level the vehicle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load) should be tested under the normal running conditions specified by the manufacturer.4.3. Impactor4.3.1.The impactor should be of rigid construction, the impact contour should be made of hardenedsteel.4.3.2.The shape of the impactor surface should be as illustrated in Figure 1.4.3.3.The effective mass of impact should be equal to the complete vehicle unladen mass of the testvehicle.4.3.4.With Plane A of the impactor vertical, the reference line should be horizontal.4.3.5.The first contact of the impactor with the vehicle shall be by the impact contour on theprotective device. In the two vehicle-loading conditions the protective device between the corners shall be intersected by the horizontal plane passing through the reference line.4.3.6.The reference height is 445 mm.4.4. Propulsion of the ImpactorThe impactor may either be secured to a carriage (moving barrier) or form part of a pendulum. TITLE:Front and Rear Protective GB 17354-1998 Devices for Passenger Cars Aug/2005 PAGE:3ORIGINAL :4.5.Special Provisions Applicable Where a Moving Barrier is Used)If the impactor is secured to a carriage (moving barrier) by a restraining element, the latter must be rigid and be incapable of being deformed by the impact; the carriage shall at the moment of impact be capable of moving freely and no longer be subject to the action of the propelling device.4.6. Special Provisions Applicable Where a Pendulum is Used4.6.1.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ivot and the centre of percussion shall be at least 3,3 m. Thereference line shall coincide with the centre of percussion.Figure 1The Impactor4.6.2.Plane A of the pendulum shall remain parallel with its axis of rotation throughout the test.4.6.3.In the case of a parallelogram-suspended pendulum the trajectory described by any point onthe reference line shall be constant with a radius of at least 3.3 m.TITLE:Front and Rear Protective GB 17354-1998 Devices for Passenger Cars Aug/2005 PAGE:4ORIGINAL :TITLE:Front and Rear ProtectiveGB 17354-1998Devices for Passenger Cars Aug/2005 PAGE:54.7. Longitudinal Impact Test4.7.1.This test consists of two impacts on the front surface and two impacts on the rear surface of the vehicle. On each surface one impact is made with the vehicle under unladen weight, and the other is made with the vehicle under laden test weight.4.7.2.For the impacts on the front and rear surfaces, the choice of location of the impactor for the first impact is free, but for the second impact the median plane of the impactor shall be at a distance at least 300 mm from the first, provided that during these impacts the extremities of the impactor do not pass outside a zone defined by two planes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median plane and passing through the corners of the vehicle.4.7.3. The impactor shown in the Figure 1 should be placed so that Plane A is vertical and the reference line is horizontal at the reference height of 445 mm.4.7.4.The vehicle should be aligned so that a point between the vehicle corners touches but does not move, the impactor, the longitudinal median plane of the vehicle being perpendicular to Plane A of the impactor.4.7.5.The vehicle should be impacted at a speed of 4 km/h + 0,25- 0 4.8. Impact Test of the Vehicle Corner4.8.1.This test consists of an impact at one front corner and an impact at one rear corner of the vehicle, which is at unladen weight, and an impact at the other front corner and the other rear corner with the vehicle at the weight.4.8.2. The impactor shown in the Figure 1 should be placed so that Plane A is vertical and the reference line is horizontal and at the reference height of 445 mm.4.8.3. The vehicle should be aligned so that a corner of the vehicle touches the impactor without moving it. In addition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shall be met: a) Plane A of the impactor shall make an angle of 60 ± 5 with the longitudinal median plane of the vehicle.b)The point of the first contact shall be in the vertical median plane of the impactor (within a tolerance of ± 25 mm).4.8.4. The vehicle should be impacted at a speed of 2.5 km/h + 0,1- 05. CONDITIONS GOVERNING REPAIR, REPLACEMENT AND MEASUREMENT5.1. The protective devices and the mountings attaching them to the vehicle structure may be repaired or replaced between the tests.5.2. If the protective devices include self-restoring materials, the permitted recovery time between tests shall be as stated by the manufacturer.5.3.If the manufacturer so requests, a vehicle of the same type may be used for each test.ORIGINAL :5.4.If the manufacturer so requests, the technical service responsible for conducting the tests mayallow the same vehicle as is used for tests prescribed by other Standards (including tests capable of affecting its structure) to be used also for the tests prescribed by this Standard.5.5.If the test has been carried out at an impact speed or with an impact mass exceeding thoseindicated in this Standard, and the vehicle has satisfied the conditions prescribed, the test is considered satisfactory.5.6. Measuring InstrumentsThe instrument used to record the speed referred to in Articles 4.7.5. and 4.8.4. above shall be accurate to within 1%.6. EQUIVALENT TEST METHODSOther equivalent test methods are permitted provided that the conditions referred to in this Standard can be observed and that their equivalence can be demonstrated.TITLE:Front and Rear Protective GB 17354-1998 Devices for Passenger Cars Aug/2005 PAGE:6。
27.0 GB 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GB 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 17354—1998前言由于我国生产的轿车的车宽大多数来自欧洲,本标准的技术内容等效采用ECE R42《关于就车辆前、后端保护装置(保险杠等)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编写格式遵循GB,T 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在将ECE R42法规转化为本标准时,为了符合本国国情,以及符合GB,T 1.1—1993的规定,取消了ECE R42中的“申请批准”,“批准”,“产品合格”,“对产品不合格的处理”,“车型的改动”等章和附件1,附件2,增加了“前言”,共余各章的条号作相应改变,其内容不变或稍有改变。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工程研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德录、李三红、尹爽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7354—1998eqv ECE R42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Front and rea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passenger car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M类汽车。
1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保护装置装在车辆前、后端的诸元件,其设计要求为在发生接触和轻度碰撞时,不会导致车辆的严重损伤。
2(2 车型机动车辆的类型,同一类型的车辆在下列主要方面应无差异:a)对本标准规定的碰撞试验结果有影响的车辆长度和宽度、车辆前后部分的结构、尺寸、形状和材料;b)发动机的布置位置(前、后、中)及质量;c)对本标准规定的碰撞试验结果有影响的悬架性能参数。
2(3 加载试验车质量整车整备质量再加上表1规定的乘员的质量(按每个75kg计算)。
表1 乘员质量分配表座位数乘员数分配方式2和3 2 2人在前排2人在前排 4和5 3 1人在后排2人在前排 6和7 4 2人在最后排2人在前排3人在最后排 8和9 5 若最后排只有2个座位,则1人坐在倒数第2排座位上2(4 车角车辆和与车辆纵向对称面呈60?角的铅垂面的切点。
ECE R42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保险杠等)--中文版
认证
如果认证所提交的车辆符合下面第 6 条的要求,该车型的认证应予批准。
对于每种获得认证批准的车型应授予一个认证批准号,前两位数字代表本设计法规的最新修订系列号, 后四位数为认证序列号,认证部门不得将同一认证号授予不同车型。
证撤销”,还要签字并签署日期,然后通知其他有关部门。
10
正式停产
如果一种按本法规认证批准的车型完全停产,批准书的持有者应报告授予批准的主管部门,在接到有关 报告后,主管部门将在原批准书副本的文末以大号黑体字注明“停产”,并加署名和日期然后通知其他 有关部门。
11
认证试验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名称和地址
1958 年 3 月 20 日在日内瓦通过
附录 41:法规号 42
本附录于 1985 年 10 月 1 日生效
关于汽车前后保护装置(保险杠等)认证的统一规定
(*) 协议的原名: 有关采用机动车辆装备及零部件认证以及认证相互认可的统一条件的协议,于 1958 年 3 月 20 日在日内瓦通过。
标题: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 (保险杠等)
第1版 1999 年 6 月
法规号: 42 第I页
国家:欧洲经济委员会( E.C.E. ) 源于:联合国 1980 年 3 月 24 日协议
42 号法规 关于汽车前后保护装置(保险杠等)认证的统一规定
目 次
法规
1 适用范围
(1)
2 目的
(1)
3 定义
(1)
4 认证申请
(2)
5 认证
(6)
附录 2 认证标志的布置示例
(8)
附录 3 低速碰撞试验的步骤
乘用车前后端保护装置-2023最新国标
乘用车前后端保护装置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乘用车前后端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类汽车。
本文件适用于M1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保护装置protective device位于车辆前端和后端的用于保护车辆在发生低速碰撞时不会造成严重损伤的装置。
注:包括保险杠罩及其固定件、泡沫件、横梁及其连接件、尾部端板、纵梁及吸能部件以及安装在保险杠罩上的其他组件。
3.2基准线reference line在碰撞器的A平面(见图1)与水平地面垂直时,撞击头对称水平面与撞击头本身轮廓的交线。
单位:毫米图1碰撞器示意图3.3基准高度reference height过碰撞器基准线的横向水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
3.4保险杠角corner of bumper车辆悬架处于制造厂规定的正常行驶状态,碰撞器处于基准高度为450mm,碰撞器撞击头轮廓与车辆纵向中心垂直平面成60°角时,碰撞器与车辆的接触点(见图2);注:若有多个接触点取与车辆纵向中心垂直平面距离最远的点作为保险杠角。
a)侧视图b)俯视图图2保险杠角示意图4技术要求4.1按照第5章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碰撞试验,试验车辆应符合4.2~4.8的要求。
4.2车门在碰撞过程中不应开启;发动机罩、行李箱盖和车门在试验后应正常开闭。
4.3GB4785所规定强制安装的照明、光信号装置和回复反射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4.4车辆的燃料和冷却系统应无泄漏且能正常工作。
对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其充电系统和动力系统应能正常工作。
4.5车辆的排气系统不应有妨碍其正常工作的损坏或错位。
4.6车辆的传动系统、悬架系统(包括轮胎)、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应能正常工作。
汽车车身性能设计校核标准
汽车车身性能设计校核标准汽车车身性能设计校核标准1概述车身性能控制涵盖安全、结构、疲劳、NVH、成形、涂装、焊装等诸多技术,各技术相互关联与制约。
对性能进行早期控制,后期改善会对开发成本与周期有较大影响。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14167-2006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 15083-2006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5086-2006 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5743-1995 轿车侧门强度GB 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 20071-2006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2-2006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GB/T20913-2007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6134-2010 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20120101实施)3常规试验项目描述碰撞试验(包括前碰、侧碰、后碰等):按GB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T 20913-2007 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GB20071-2006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2-2006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的试验标准进行;车顶抗压试验:按GB 26134-2010 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试验标准进行;安全带固定点试验:按14167-2006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试验标准进行;侧车门强度试验:按GB 15743-1995 轿车侧门强度试验标准进行;行李箱冲击试验:按GB 15083-2006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低速碰撞试验:按GB 17354-1998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试验标准进行;门锁及铰链强度试验:按GB 15086-2006 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进行;白车身刚度、模态试验门下垂试验淋雨试验防腐试验儿童座椅试验4车身性能设计4.1碰撞安全性能4.1.1100%正面碰撞正面碰撞传力路径主要有三条:能量传递路径1:能量传递路径2:能量传递路径3:图1 100%正面碰撞能量传递路径图 图2 100%正面碰撞吸能空间:D1+D2设计要求:50km/h 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CNCAP ):整车满足B 柱下部加速度最高低于35g ,第一阶段平均加速度为20g ,第二阶段平均加速度30g ,碰撞持续时间(从碰撞发生到整车速度第一次为0的时间间隔)不少于80ms ,可有效降低乘员伤害。
汽车设计-汽车车身性能设计校核规范模板
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车身性能设计校核规范模板XXXX发布汽车车身性能设计校核规范模板1、概述车身性能控制涵盖安全、结构、疲劳、NVH 、成形、涂装、焊装等诸多技术,各技术相互关联与制约。
对性能进行早期控制,后期改善会对开发成本与周期有较大影响。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15743-1995 轿车侧门强度GB 20071-2006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T20913-2007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6134-2010 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20120101实施)3、常规试验项目描述各常规试验项目按国标标准执行。
4、车身性能设计4.1 碰撞安全性能4.1.1 100%正面碰撞正面碰撞传力路径主要有三条:能量传递路径1:前挡板下加强梁前保横梁吸能盒前纵梁地板纵梁门槛能量传递路径2:能量传递路径3:图1 100%正面碰撞能量传递路径图 图2 100%正面碰撞吸能空间:D1+D2 设计要求:50km/h 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CNCAP ):整车满足B 柱下部加速度最高低于35g ,第一阶段平均加速度为20g ,第二阶段平均加速度30g ,碰撞持续时间(从碰撞发生到整车速度第一次为0的时间间隔)不少于80ms ,可有效降低乘员伤害。
4.1.2 40%偏置碰撞40%偏置碰撞传力路径主要有三条:能量传递路径1:能量传递路径2:前轮罩上加强梁 A 柱 A 柱上部 前门窗框加强板副车架 前纵梁 地板纵梁 前保横梁 吸能盒 前纵梁 地板纵梁前挡板下加强梁门槛前轮罩上加强梁 A 柱 A 柱上部 前门窗框加强板能量传递路径3:图3 40%偏置碰撞能量传递路径图40%正面偏置碰撞结构设计要求:吸能区车身结构变形模式合理;保证乘员舱完整性;A 柱后移量小于 100 mm ;方向盘后移量小于 90 mm ,上移量小于72 mm ;踏板后移量小于 100 mm ,上移量小于 72 mm 。
整车总布置法规校核手册
美标: ①水平后视角至少20°; ②垂直方向视角应能在眼点后61m处延伸至水平 路面(满载状态) ③对遮挡率没有明确要求(只说“视线可
能会被部分遮挡”)
美标
第 16 页
总布置法规介绍
3.4、后视镜-外后视镜
20m
右外后视镜
4m
左外后视镜
4m 1m
2.5m
Driver`s ocular points
10700
国标
Ground level
Ground level
欧标
Exernol rear view mirror on ground RH
2400
美标
2400
10700
Exernol rear view mirror on ground LH
第 17 页
外后视镜:
国标:驾驶员借助左(右)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 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500mm(4000mm) 的视野区域,其右(左)侧,以与汽车纵向基准 面的平面平行,且过车辆坐标最外侧点的平面为 基准,并从驾驶员眼点后10000mm(20000mm)处 延伸至地平线。
40
2.外后视镜(Ⅱ和Ⅲ类) 能在反射面上绘出以a为底边,高为40mm的矩 形; 与矩形高平行的线段,其长度为b.
70
40
a
第 15 页
3.3.后视镜-内后视镜
驾驶员眼点
总布置法规介绍
60 m 国标\欧标
20m
视野要求:
内后视镜:
国标: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 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20000mm的视野区域,其中 心平面为汽车纵向基准面,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 60000mm处延伸至地平面
汽车保险杠低速碰撞校核指南
保险杠低速碰撞校核指南一、目的2. 相关定义2.1 保护装置: 是装在车辆前、后端的部件,其设计要求为要在发生接触和轻度碰撞时避免二、适用范围三、设计指南内容1. 设计指南引用标准ECE R42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认证的统一规定为统一各车型保险杠低速碰撞校核程序及输出结果,特制定本设计指南。
2.3 加载试验质量: 指整车空载质量再加上下表规定的乘员质量(按每人75Kg计算)。
表1.乘客数及位置说明表座位数乘客数分布情况适用于乘用车研究院内各车型保险杠低速碰撞的校核。
导致车辆的严重损伤。
2.2 空载质量: 指车辆在空载行驶状态下的质量,但包括全部的燃油、冷却液、润滑剂,以及随车工具和一个备胎。
前排座2人,后排座2人前排座2人,后排座3人2~324~53前排座2人前排座2人,后排座1人6~74空载状态还是处于加载状态时,都应该具有有效的保护装置。
2.6 基准线: 载碰撞器的A平面与地面垂直时,撞击头对称水平面与撞击头本身轮廓的交线。
3. 低速碰撞校核3.1 建立碰撞器数模8~952.4 2.5 基准高度: 是指通过碰撞器基准线的水平面距离地面的高度,在此高度上,该车无论处于3.3 校核空载状态保险杠低速碰撞3.3.1正面碰撞校核以空载地面线为基准,放置正面碰撞器。
碰撞器基准线离地高度为445mm,并且与前保险杠中间位置接触。
碰撞速碰撞模板可以直接调用。
(如右图1)3.2 定义整车各种姿态;根据要求,建立出车型的空载地面线以及设计质量状态地面线。
3.4 校核加载状态保险杠低速碰撞3.4.1 正面碰撞校核以设计质量状态地面线为基准,放置正面碰撞器。
碰撞器基准线离地高度为445mm,并且与前保险杠中间位置接触。
度4+(0-0.25)km/h。
3.3.2 侧30度碰撞校核以空载地面线为基准,放置侧面碰撞器。
碰撞器基准线离地高度为445mm,并且与车角接触。
碰撞速度2.5+(0-0.1)km/h 。
3.5.1 正面碰撞前保险杠处:碰撞器A面与发动机舱盖最前点的间隙大于8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L5
前保险杠到前大灯距离
184.6
1.1
L6
前保险杠到前雾灯距离
239
1.1
L7
前保险杠到水箱距离
429.5
1. 3
LS
前保险杠到前轮前边缘距离
598
1. 5
分析:前保险杠横梁的安装高度满足要求。
@车辆后端校核(见图6、 图7、 图8及表2)
在低速碰撞时, 对后防撞横梁的位置、 可溃缩尺寸进行模拟分析。
116
B
前防撞梁下边缘到碰撞器的最小重合高度
74
图5: 前保险杠与周边件距离
第4页共7页
图6: 碰撞后溃缩距离
表1
代号
名称
数值(mm) 备注(GB 17354-1998)
L1
左前角碰溃缩距离
103
L2
前保险杠到前防撞梁前端距离
17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L3
右前角碰溃缩距离
105
L4
前保险杠到发动机罩锁止机构距离
330
80.8
S2
后保险杠到防撞梁后端距离
25
S3
右后角碰溃缩距离
80
S4
后保险杆到后背门的距离
44
1. 2
S5
后保险杠到后背门门开启手柄距离
79.4
1. 2
S6
后保险杠到排气管尾部距离
82.9
1.4
S7
后保险杠到后轮后边缘距离
770.4
1. 5
分析:后防撞梁的安装高度满足国内标准要求。
第7 页共7页
第5页共7页
I
I
� 丿
设计状态碰撞器
整备状态碰撞器
后防撞横梁中心断面
A
B
图7: 碰撞器与后防撞横梁的关系
)
代号 I 后防撞横梁::三:」重合高度 1 勹:
6
图8: 后保险杠与周边件距离
第6页共7页
/.
图9: 后保险杠与周边件距离
表2
代号
名称
数值(mm) 备注(GB 17354-1998)
Sl
左后角碰溃缩距离
`』
, \··· .
一
一
,,',',..
,[ 旷
图2: 整备、设计状态两种载荷状态
@在低速碰撞时、 需要进行正面碰撞和角度碰撞(见图2)。
旷立 i 一一.节 -
-千一
尸- - ·--- '-
、 ., 一
!
一
I ,' I j.lI/ 、 一 了 � -? ,.口
��.了 �' 妄 � �--
, 日
"'-='---, .....
;
图3: 正面、 角度碰撞示意图
第3页共7页
© 车辆前端校核(见图4、 图5、 图6及表1)
在低速碰撞时,对前防撞横梁位置、与周边系统距离、可溃缩尺寸进行分析。
设计状态碰撞器 整各状态碰撞器
/
tr L
广
厂
(了 厂
前防撞梁中心断面
AB
I/
II
图4: 碰撞器与前防撞梁高度关系
代号
名称
数值(mm)
A
前防撞梁截面高度
第1页共7页
1. 目的 校核**车型的前后保险杠安装位置是否满足国内标准要求。
2. 引用标准 GB 17354-1998汽车前、 后端保护装置
3. 校核结果 **车型前防撞横梁安装高度满足国内标准要求(具体碰撞结果需进行CAE模
拟分析及实车验证)。 4. 校核过程 标准要求:
如图1所示的碰撞器,安置时应使A平面与地面保持垂直,基准线保持水平 且基准高度达到445mm。
的调整状态并能正常工作。
校核内容:
也在低速碰撞时、 需要在整备质量和设计质量两种载荷下进行(见图1)。
设计载荷地面
整备载荷地面
', 子
•L 仁
•
?.'
—'
I ,' ·` . ..
'. ,· ,. 一. . . .
_.. . .. ;,.'一 '·'.,.,J·•• ',111
.',
. .. ',
,
\
苹位,mm
5 [ 凸
�10
/
/炫5
11102、
A由
a 头梵呢
图I 碰撞器
GB 17354-1998汽车前、 后端保护装置要求
pengzhuangqi.C
ATPart
第2页共7页
1.1照明和信号装置应能继续正常工作并清晰可见。 如果出厂时安装好的照
明装置失调, 允许进行调整以符合规定要求, 但只限千采用常规的调整方法。如
3. 弓l 用标准.................................................................................................................3
4. 校核结果.................................................................................................................3 5. 校核过程.................................................................................................................5
汽车前、 后端保护装置校核规范
目录
1. 基本信息.................................................................................................................2 2. 目的......................................................................................................................... 3
果灯丝折断, 应允许更换灯泡。
1.2发动机罩、行李箱盖和车门应能正常开闭。 车辆的侧门在碰撞的作用下
不得自行开启。
1.3车辆的燃料和冷却系统应无泄漏, 不发生油、 水路堵塞, 其密封装置与
油、 水箱盖亦应能正常工作。
1. 4车辆的排气系统不应有妨碍其正常工作的损坏或错位。
1. 5车辆的传动系统、 悬架系统(包括轮胎)、 转向和制动系统应保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