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安全监测监控课》课程设计报告

《安全监测监控课》课程设计报告

《安全监测监控课》课程设计报告矿业大学《安全监测监控课》课程设计报告组员姓名学号班级成绩薛晓磊安全05-1杨进宽安全05-1张帆安全05-1张连刚安全05-1张艳鹏安全05-1郑东波安全05-1本组人员的工作分工情况:薛晓磊:负责整理资料张帆:负责资料的收集张连刚:负责资料的收集郑东波:负责查阅设备和仪表的类型和价格张艳鹏:负责查阅设备和仪表的类型和价格杨进宽:负责校验资料和设计内容的校对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1、1 矿区概述1、2 采煤1、3 掘进1、4 通风1、5 瓦斯1、6 发火期第二章熟悉有关的煤矿安全法规和设计规范第三章确定监控所需传感器的种类及数量。

第四章确定分站的容量和数量。

第五章确定传输方式、电缆长度和接线盒的种类和数量。

分析比较各厂家监控系统的功能及特点,确定具体的煤矿监控系统型号。

第六章绘制监控系统配置图。

第七章系统概算(绘制系统配套清单及价格表)。

第一章矿井概况1、1 矿区概述本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t/a,服务年限为55、14a。

本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方式开拓,第一水平为+855m。

主井井筒直径为6、5m,净断面积为33、18㎡;副井井筒直径为7、5m,净断面积为44、18㎡。

井下煤炭主要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辅助运输采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矿车运输,带区采用无极绳绞车牵引1、5t固定式矿车、5t材料车、1、5t平板车运输。

矿井为低瓦斯矿,煤尘有爆炸危险。

矿井工作制度为“三八”制,提升设备年工作日为330天。

由于矿井的井型较大,所以主井采用箕斗提升煤炭,副井采用罐笼提升设备、材料、运送人员。

1、1、1矿区的地理位置汾西矿业集团新峪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山西省吕梁地区孝义市兑镇镇,在孝义市城西20处,距介休城约45。

地理坐标东经11135′12″~11139′03″,北纬3700′40″~3707′29″。

1、1、2矿区的地形特点矿区位于吕梁山中段,汾河中游西岸,属黄土高原中丘陵地貌,矿区最高点位于南部海拔标高1150、2,最低点位于矿区中北部的兑镇河谷,海拔标高847、50。

(完整word版)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前言作为我国安全生产指导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预防为主”指明了生产工作中对于安全问题实施关口前移的根本原则。

于是,在煤炭安全生产、特别是瓦斯灾害的治理工作中,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强调了监测监控技术对于煤矿安全的重要性。

可见,准确并及时地监测监控矿井生产环境中各种安全和环境状态参数,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因此,自从国家开展了矿井瓦斯灾害专项治理以来,几乎所有的煤矿都安装了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测对象从瓦斯浓度、风速、有害气体变化等,发展到生产设备的开停、供电的自动控制,甚至到了煤与瓦斯异常动力现象预测、煤自然发火变化趋势等灾害分析方面。

编写者通过大方县普西兴盛煤矿的矿井巷道布置图,及其矿井的相关资料,对该矿进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和应用。

由于编者水平和能力有限,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及专业相关人事提出宝贵意见。

目录第一章矿井安全生产条件1.1开采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 (03)1.2矿井开拓开采及生产系统 (05)第二章安全监控系统2.1安全监控系统设置及要求 (09)2.1.1条件 (09)2.1.2要求 (09)2.1.3监测监控设备选择 (10)2.2安全监控系统设备选择 (11)2.2.1监控系统选择 (12)2.2.2监控分站选择 (12)2.2.3分站电源选择 (13)2.2.4监测传感器选型 (13)2.2.5传输设备选择 (14)第三章安全监控系统设置3.1地面中心站设置 (14)3.1.1设置 (14)3.1.2主机和终端设置 (15)3.1.3中心站供电 (16)3.2分站及传输电缆设置 (16)3.2.1分站设置 (16)3.2.2传输设备及电缆 (17)3.3传感器设置 (17)3.3.1甲烷传感器设置 (17)3.3.2其它传感器设置 (20)3.3.3传感器设置数量(列表) (21)第一章矿井安全生产条件1.1开采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一、井田位置、范围及交通大方县普西兴盛煤矿位于大方县城北东74°、直距约25.4km的大方县普西乡陈家寨、岩脚、长一带,隶属大方县普西乡管辖。

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课程设计课题名称:恒流供水设计方案所属单位:姓名:学号:电话:摘要: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课程设计是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际题目、控制方案的选择、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等基础设计和设计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完成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

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已学的有关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方法、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联系实际的课程设计题目,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监测控制系统的设计,初步掌握控制系统的工程性设计步骤,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课程设计的要求井下抽取到地面蓄水池的水杂质较多,矿领导设计制浆用水量为30方/小时,要求采用变频器进行控制,制定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本系统属于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达到如下要求:(1)设计一个采用水泵将蓄水池的水抽出到指定设备的系统。

(2)能检测抽出的水流量。

(3)能控制水流量为我们的指定值。

(4)形成一个自动恒定流量控制系统。

(5)用液位计测量蓄水池当前水位,通过数字信号将测量值以数字信号传到中央控制器(6)流量计测量当前排水量,亦通将数字信号传入中央控制器中。

2.系统结构设计2.1.系统组成本系统核心采用上、下位机集散控制的方式,上位机采用FWP系列工业级计算机并配以大屏幕监视器,主要承担系统管理任务,例如各种数据和信号的检测、存储、分析、计算处理;查看监测各种事件、故障报警、记录、证书查阅打印等。

下位机采用日本OMRON公司生产的可编程工业控制器,系统的一切控制任务的实现、动作的执行、控制模式的输出,都由下位机PLC来执行,作为控制中心,它以极高的频率不断与上位机进行各种数据及信息交换来实现系统控制。

整个检定系统分为系统控制部分和现场检测执行部分,两部分之间通过电缆联接。

2.2系统控制部分系统控制部分又分为五个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控制部分框图(1)整个系统的中心控制台(系统控制柜)FWP系列PID适用于需要进行高精度测量控制的系统,可根据被控对象自动演算出最佳PID控制参数。

安全检测与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检测与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检测与监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安全检测与监控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安全检测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了解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掌握安全检测与监控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测设备,进行简单的安全检测与监控系统的设计。

2. 学生具备使用监控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针对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安全检测与监控系统的一般维护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安全检测与监控工作的责任感,增强安全意识,关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2. 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团队合作,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3. 学生认识到安全检测与监控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安全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安全检测与监控基本概念:介绍安全检测、监控的定义,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安全检测与监控概述2. 安全检测设备与技术:讲解常见的安全检测设备(如气体检测仪、红外线探测器等)及其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安全检测设备与技术3. 监控系统组成与功能:阐述监控系统的组成部分,如摄像头、录像机、报警器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监控系统组成与功能4. 安全检测与监控法律法规及安全标准:解读相关法律法规,介绍安全标准。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安全检测与监控法律法规及安全标准5. 安全检测与监控系统设计:教授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安全检测与监控系统,包括设备选型、布局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安全检测与监控系统设计6. 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培养学生使用监控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安全检测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检测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检测监控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安全检测监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安全检测和监控。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安全检测监控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包括各种检测技术、监控系统和安全评价等内容。

2.技能目标:学生需要具备实际操作安全检测监控设备的能力,能够进行安全评价和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安全检测监控工作的重视,使其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安全检测监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安全检测监控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安全检测监控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2.安全检测技术:详细讲解各种安全检测技术,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生物检测等,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3.安全监控系统:介绍安全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监控系统进行安全管理。

4.安全评价:讲解安全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进行安全评价和风险分析的能力。

5.实践操作:安排实际操作环节,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安全检测和监控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安全检测监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对安全问题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使学生了解安全检测监控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际操作环节,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安全检测和监控操作,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安全检测监控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安全监测监控设计

安全监测监控设计

前言《安全监测监控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课程设计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又一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某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

煤矿自然灾害较多,每个矿井都有发生冒顶、瓦斯爆炸的危险,一定数量的矿井还存在煤与瓦斯突出、自然发火、煤尘爆炸、水患等灾害的威胁;另外机电运输事故,也严重地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通过对矿井中存在的各危险因素的安全监测监控,从而保证煤矿正常、安全、有效的长期运行。

因此做好安全监测监控设计是首要任务。

第一章矿井安全生产条件1.1开采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1)地形地貌及自然地理条件A.地形地貌煤矿位于盘关向斜西翼,井田范围内属剥蚀山地地貌,发育脊状山,属中山地形,地形起伏不大,地势总体为南部及东北部高、西北部及东南部低,含煤地层被第四系坡积物覆盖。

井田内发育一走向SN向的脊状山,北部为含煤地层剥蚀后形成的低洼地形,中南部为飞仙关组地层形成的中山地貌,地势较高。

B.河流井田西部边界为江浪河,河流自北流向南。

矿区地处珠江水系南盘江上游支流,为山区雨源型河流,流量变化幅度大,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

南部边界西部外围为江浪河水库,现库区已被砂石淤塞,基本上没有蓄水。

井田内地层有泉点出露,其流量大小受大气降水的控制,区内小冲沟亦较发育,其流量变化幅度较大,雨季沟水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或者干涸,水量亦受大气降水的控制。

(2)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A.地层β)至三叠2煤矿矿区及邻近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2f)及第四系地层(Q)。

系下统飞仙关组(T1C.煤层特征矿区内煤系地层属宣威组,含煤12~25层,一般15层,煤层总厚约13~21m ,平均18.65m 。

2煤矿井田范围内含可采煤层5~8层,可采煤层总厚度9.62~16.58m ,平均13.42m 。

煤 层 特 征 表煤 层编 号 煤 层 稳定性平均 厚度 (m) 间距(m) 倾 角 (°) 煤 层 结 构顶、底板岩性C 12较稳定1.6635简 单 顶板为浅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粉砂质泥岩。

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的要求与目的1.1课程设计的目的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企业不断建设与改建大型矿井,矿井井底水抽放到地面上处理也越来越不容易。

无论从资源利用,经济效益还是环境方面考虑煤矿的排水问题,对于矿井排水的二次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利用传感器技术、PLC控制技术、计算机视频监控技术,实现煤矿抽水的自动化,自动启动水泵进行抽水。

当水位下降到安全值以下时,自动关闭水泵,实现水位和流量的实时监控。

设计矿井排水进行制浆是提高煤矿效益,安全生产,降低损失,保护环境的最好选择。

1.2课程设计的要求设计一个矿井抽水系统,利用设计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可以对输水管道的水流量进行实时检测监控并且能控制水流量为指定值,形成一个自动恒温控制系统,采用电动调节阀进行控制,将矿井井下水抽放到蓄水池,利用蓄水池的矿井水进行制浆,用于井下灭火和充填。

结合具体的煤矿相关标准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主要排水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泵。

合理的选择水泵型号类型,必须有工作和备用检修的水泵。

工作水泵应能在20 小时内排出矿井24 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备用水泵应具备大于工作水泵70%的排水能力。

(2)水管。

必须有工作和备用的水管。

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的正常涌水量。

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 小时内排出矿井24 小时内最大的涌水量。

(3)配电设备。

应同工作及备用水泵相适应,并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水泵。

2系统结构设计2.1控制方案煤矿矿井抽水自动控制系统是根据煤矿矿井的实际情况,以使设备在无人干涉的情况下自动运行和自我诊断的一套系统。

通过工业计算机的决策控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利用水位测量计,传感器采集,记录的相关数据传送到地面中枢电脑控制室对其进行分析,对照煤矿排水标准以及煤矿灌浆设计需求的供水排水量,将信息处理后通过对控制器传递模拟信号,进一步对执行器传递模拟信号来控制管道的输水情况。

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监测监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监测监控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 学生能够掌握监测监控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3. 学生能够了解监测监控数据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监测监控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监测监控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监测监控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监测监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所在年级为八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基础,对新技术和新设备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可能缺乏系统性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监测监控基本概念:介绍监测监控的定义、作用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理论知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监测监控概述内容列举:监测监控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2. 监测监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讲解常见监测监控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和维护保养。

教材章节:第二章 监测监控设备内容列举: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 数据采集与处理:介绍监测监控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分析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内容列举: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存储格式、数据传输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

4. 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讲解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实施方法。

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目录安全监控系统设备的选择第一章矿井安全生产条件1. 1开采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1. 1. 1开采技术条件1. 1. 2安全技术条件1. 2矿井开拓开采及生产系统1. 2. 1开拓布置1. 2. 2采区布置及采煤方法1. 2. 3矿井生产系统1提升运输2通风系统3排水系统4压风系统5抽放系统1. 3编制依据的主要文件1. 4安全监控系统设置的条件及要求 1. 4. 1条件1. 4. 2要求1. 5监测监控设备的选择原则 1. 6安全监控系统设备选择 1. 6. 1监控系统选择1. 6. 2系统特点1. 7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第二章监控分站选择2. 1主要功能2. 2功能特点2. 3主要技术指标:2. 4分站电源选择第三章监测传感器选型 3. 1传输设备选择3. 2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原则 3. 3传输设备选择3. 4地面中心站设置3. 4. 1主机和终端设置 3. 4. 2中心站供电3. 4. 3中心站安全防护 3. 4. 4中心站装备要求 3. 5分站及传输电缆设置3. 5. 1分站设置3. 5. 2分站设置的原则3. 5. 3井下分站场地的技术安全要求3. 5. 4分站及隔爆电源设置地点、监测及断电范围 3. 6传输设备及电缆3. 6. 1传输设备及器材选型原则3. 6.2传输设备及器材型号、数量3. 6. 3传输电缆敷设第四章甲烷传感器的设置4. 1回采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4. 2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4. 3其他地点甲烷传感器设置4. 4甲烷传感器报警、断电、复电值及断电范围 4. 5其它传感器的设置第一章矿井安全生产条件1. 1开采技术条件和安全条件1. 1. 1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特征设计开采煤层 1层(即 M73煤层 ,其上部 M18号有待进一步探查若有开采价值再行布置开采:M73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下部, 下距茅口组灰岩 10~15m , 煤层厚度 2.20—2.50m ,平均 2.30m ,夹两层炭质泥岩夹矸,夹矸厚度 0.02~0.07m ,一般 0.05m 。

安全监测与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与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与监控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安全监测与监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1)掌握安全监测与监控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了解安全监测与监控的技术发展及其应用领域。

(3)熟悉常用安全监测与监控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安全问题进行监测与监控。

(2)具备分析和解决安全监测与监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和设备进行安全监测与监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安全监测与监控工作的重视和责任感。

(2)增强学生对生命安全的敬畏之心,提高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监测与监控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安全监测与监控的技术发展及其应用领域。

3.常用安全监测与监控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4.安全监测与监控的方法和技巧。

5.安全监测与监控案例分析。

6.安全监测与监控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讲解安全监测与监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监测与监控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熟悉安全监测与监控设备的使用。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安全监测与监控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安全监测与监控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安全监测监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安全监测监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了解安全监测监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2)具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和软件进行监测监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安全监测监控工作的重视和责任感;(2)树立学生正确的安全观和生命观;(3)激发学生对监测监控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监测监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安全监测监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应用;4.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5.安全监测监控在我国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2课时:安全监测监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3-4课时:安全监测监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5-6课时: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应用;第7-8课时:安全监测监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9-10课时:安全监测监控在我国的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安全监测监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安全监测监控在我国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安全监测监控原理与应用》;2.参考书:《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手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施》;3.多媒体资料:相关课件、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监测监控设备、实验仪器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摘要: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是一种能够自动采集和处理数据并进行相应控制的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为各级生产指挥者和业务部门提供环境安全参数动态信息,为指挥生产提供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被测参数的比较和分析,为预防灾害事故提供技术数据,便于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通过对被测参数实施实时有效的控制,及时实现自动报警、断电和闭锁,便于制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及时指示最佳救灾和避灾路线,为抢救和疏散人员、器材,提供决策信息,有效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

关键词:煤矿事故监测监控系统传感器目录1. 概述 (3)2. 煤矿危险因素分析 (3)2.1 有毒有害气体 (4)2.2 矿井风速、温度、湿度 (4)2.3 煤矿矿井水 (5)2.4煤矿粉尘浓度 (6)2.5煤矿矿山压力 (6)2.6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的法规依据 (6)3. 传感器布置 (9)3.1功能概述 (10)3.2布置方法 (10)3.3测风站传感器的布置 (14)4. 各式传感器技术指标 (14)4.1甲烷传感器(KG9701A)的技术指标 (14)4.2 一氧化碳传感器(GTH500(B))的技术指标 (15)4.3 温度传感器(GW50(A))的技术指标 (15)4.4 风速传感器(KGF15)的技术指标 (16)4.5负压传感器(GF100F(A))的技术指标 (16)4.6 开关量传感器(GT-L(A))的技术指标 (16)4.7地下水位传感器(PTJ301)的技术指标 (17)4.8传感器工作原理、测定方法及过程 (17)5监测监控系统选择及传感器布置监测示意图 (18)5.1 监测监控系统选择 (18)5.2传感器布置监测 (20)6.总结 (21)参考文献 (21)一、概述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一次性能源中,所占比例在70%以上。

我国煤田遍布全国,但煤层的赋存条件和地质情况差异很大,很多矿井自然环境恶劣,受到水、火、瓦斯、粉尘、顶板事故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发生事故比较频繁。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及应用1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及应用1

第一章:测试系统
第一章:测试系统
第一章:测试系统
5)二阶系统
d 2 y (t ) dy (t ) a2 + a1 + a0 y (t ) = b0 x(t ) 2 dt dt
a2 d 2 y (t ) a1 b ⋅ + y (t ) + y (t ) = 0 x(t ) a0 dt 2 a0 a0
qi1 ⋅ qi 2 = p (功率)
qi2 P= 1 Z
越大越好
第一章:测试系统
8)测试系统特性参数的测定方法
①静态特性参数的测定 ②动态特性参数的测定 一阶跃函数法:
X ( s ) = L[u (t )] =
0 t < 0 u (t ) = 1 t ≥ 0
1 s
1 1 Y (s) = H (s) X (s) = ⋅ τs + 1 s
动态传递特性
第一章:测试系统 7)其它
第一章:测试系统
1.3线性系统及其主要性质
输入/激励x(t) h(t) 输出/响应y(t)
测试系统的传递特性/转换特性
an
d
= bm
y (t ) d n −1 y ( t ) dy ( t ) + a n −1 + L + a1 + a 0 y (t ) n n −1 dt dt dt d m x (t ) d m −1 x ( t ) dx ( t ) + b m −1 + L + b1 + b0 x (t ) m m −1 dt dt dt
称为频率相应函数。
Y ( jϖ ) = ∫ y (t )e − jϖt dt
0 ∞
X ( jϖ ) = ∫ x(t )e − jϖt dt

(完整word版)安全监测监控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安全监测监控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安全监测监控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安全监测监控课程设计报告(完整word版)安全监测监控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矿井安全监测系统设计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2)1 平煤七矿矿井实际条件 (2)1.1 矿井简介 (3)1.2 矿井通风系统 (3)1。

3 通风系统评价 (3)1。

4 井巷开拓及其特征参数 (3)2 我国相关煤矿安全法规、安全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3)2.1 对于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设计,我国相关的煤矿安全法规 (3)2.2 设计标准 (5)2.3 平煤七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内容、原则和方法。

(7)2.3。

1 设计的内容 (7)2.3。

2 设计原则 (8)2。

3。

3 设计方法 (8)2.4 监控范围确定。

(8)3 矿井监控系统布置 (8)3.1 传感器布置 (8)3。

1。

1 功能概述 (8)3.1.2 分采区传感器布置方法要求 (8)3。

1.3 分采区传感器用量统计 (12)3.1.4 总结分析 (14)3。

2 分站布置 (14)3。

2.1 功能概述 (14)3.2。

2 分采区分站布置方法要求 (14)3.2。

3 分采区分站用量统计 (15)3。

2.4 总结分析 (17)3.3 中心站布置 (17)3.3.1 功能概述 (17)3。

3。

2 中心站布置方法要求 (17)3.4 传输线路系布置 (18)3。

4。

1 类型选择 (18)3.4。

2 供电方式 (19)3.4.3 电缆计算 (19)4 系统及设备选型 (20)4.1 型号选择 (20)4.1.1 KJ90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20)4。

1.2 KJ95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 (23)4。

1.3 KJ101型矿井综合监控系统 (26)4.1。

4 系统选型对上述矿井综合监控系统进行技术及经济性对比 (30)4。

2 设备选型 (31)4。

2.1 总体要求 (31)4.2.2 设备选型 (31)4。

2.3 地面主机房及其它配置 (33)5 系统配置图 (34)5.1 监控系统布置图 (34)5。

关于安全监测的课程设计

关于安全监测的课程设计

关于安全监测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安全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安全监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监测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目标明确,便于学生和教师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1.安全监测的基本概念:介绍安全监测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安全监测的原理:讲解安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安全监测的技术:介绍常见的安全监测技术和设备。

4.安全监测的应用:分析安全监测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内容科学系统,与课本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安全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讨论法:学生讨论安全监测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监测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4.实验法:进行实地安全监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资源我们选择和准备了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安全监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安全监测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学资源丰富多样,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我们设计了一套合理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评估方式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安全检测与监测课程设计

安全检测与监测课程设计

安全检测与监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安全检测与监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安全检测与监测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安全检测与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掌握常见的安全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安全检测与监测的实际操作,能够正确使用安全检测设备,掌握基本的安全检测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规定,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安全检测与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安全检测的定义、目的、方法和技术,安全监测的原理、方法和设备等。

2.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包括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以及安全检测与监测的规范和操作规程等。

3.常见的安全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包括气体检测仪、粉尘检测仪、噪音检测仪等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4.安全检测与监测的实际操作,包括现场检测、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安全检测与监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安全检测与监测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安全检测与监测的实际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室实践,使学生掌握常见的安全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安全检测与监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

安全监测监控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31、1 矿井简介31、2 矿井通风系统31、3 通风系统评价31、4 井巷开拓及其特征参数32 我国相关煤矿安全法规、安全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32、1 对于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设计,我国相关的煤矿安全法规。

32、2 设计标准52、3 平煤七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内容、原则和方法。

72、3、1 设计的内容72、3、2 设计原则82、3、3 设计方法82、4 监控范围确定。

83 矿井监控系统布置83、1 传感器布置83、1、1 功能概述83、1、2 分采区传感器布置方法要求83、1、3 分采区传感器用量统计123、1、4 总结分析143、2 分站布置143、2、1 功能概述143、2、2 分采区分站布置方法要求143、2、3 分采区分站用量统计153、2、4 总结分析173、3 中心站布置173、3、1 功能概述173、3、2 中心站布置方法要求173、4 传输线路系布置183、4、1 类型选择183、4、2 供电方式193、4、3 电缆计算194 系统及设备选型204、1 型号选择204、1、1 KJ90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204、1、2 KJ95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234、1、3 KJ101型矿井综合监控系统264、1、4 系统选型对上述矿井综合监控系统进行技术及经济性对比304、2 设备选型314、2、1 总体要求314、2、2 设备选型314、2、3 地面主机房及其它配置335 系统配置图345、1 监控系统布置图345、2 监控系统拓扑图346 系统概算34参考文献361 平煤七矿矿井实际条件1、1 矿井简介平顶山七矿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境内,矿区内铁路专用线与孟平、焦枝线接轨,煤炭运输便利。

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1、2Mt/a,1959年8月投产。

1991年被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命名为现代化矿井。

井田位于平顶山煤田的西南侧,北部以落差70~200m的锅底山正断层为界。

井田走向长6、25km,倾斜宽1、72 km,面积10、75 k㎡。

监控技术及其课程设计

监控技术及其课程设计

监控技术及其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监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监控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监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应用领域;掌握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法;理解监控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监控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独立设计和实施简单的监控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监控技术的正确态度,认识到监控技术在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监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应用领域。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3. 监控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如安防、交通、医疗等;4. 监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结合生动的案例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监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和分析监控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和相关参考书,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监控技术知识;2. 多媒体资料,如PPT、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监控技术;3. 实验设备,如监控摄像头、录像机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监控技术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 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 作业:布置相关的监控技术案例分析或实践操作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考试:设计全面的考试内容,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评估学生对监控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近年来全国火灾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损失。

以前,火灾的报警和控制都很落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现在,用户对火灾报警以至自动消防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火灾预防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因此,对火灾的报警系统是很重要的。

在硬件设计方面,本论文选用MQ-2型半导体可燃气体敏感元件烟雾传感器实现烟雾的检测,DS18B20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检测,A/D转换器实现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外加声光报警电路。

外围设备,结合单片机AD89C52芯片控制电路,实现报警提示。

软件方面,设计了烟雾检测以及温度检测的数据采集子程序,声光报警模块程序等。

以AT89C52单片机和MQ-2型半导体电阻式烟雾传感器及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为核心设计的火灾报警器可实现声光报障自诊断、报警限设置、延时报警及等功能。

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智能化的烟雾报警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报警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目录目录.................................................................................................... - 2 -第1章绪论 ...................................................................................... - 4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 4 -1.2 设计要求 ............................................................................... - 5 -第2章火灾报警器系统总体设计 .................................................... - 6 -2.1 系统组成 ............................................................................... - 6 -2.2 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 6 -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 7 -2.3.1 系统控制器的选择 ..................................................... - 7 -2.3.2 检测元件的选择 ......................................................... - 7 -2.3.3 输入通道方案选择 ..................................................... - 9 -2.3.4 外围设备的选择 ......................................................... - 9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 - 12 -3.1 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 - 12 -3.2 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 12 -3.2.1 烟雾报警器模块 ....................................................... - 12 -3.2.2 温度报警器模块 ....................................................... - 13 -3.2.3 光报警模块 ............................................................... - 14 -3.2.4 声报警模块 ............................................................... - 14 -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 - 15 -4.1总体设计思想 ...................................................................... - 15 -4.1.1 系统工作原理 ........................................................... - 15 -4.1.2 程序设计方法选择 ................................................... - 16 -4.2 主程序设计 ......................................................................... - 17 -4.2.1 主程序设计 ............................................................... - 17 -4.2.2主程序初始化 ............................................................. - 17 -4.2.3 报警子程序设计及流程图 ......................................... - 17 -第5章总结 .................................................................................. - 19 -参考文献........................................................................................ - 20 -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触发装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装置组成的,它具有能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火焰等物理量,通过火灾传感器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时间等,使人们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扑灭初期火灾,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火灾造成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是人们同火灾做斗争的有力工具。

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凡是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发生了火灾一般地说都能及早报警,不会酿成重大火灾。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建筑物又趋向集中化,火灾报警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现代城市家庭里,许多人因为不懂家庭安全常识引起火灾事故,使好端端的幸福家庭转眼间毁于一旦,有的导致家破人亡,而且一旦发生居民家庭火灾,处置不当,抢救不及时,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

此时如果有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及时通知消防及居民,就有多余的时间来逃生以及能够及时处理火灾。

作为安防系统中楼宇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灾报警系统是预防火灾的一项基础实施。

但火灾的发生却又是不确定的因素,那么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在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就不断显现出来了。

智能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为全面有效地反映被监视环境的各种细微变化,智能系统采用了设有专用芯片的模拟量传感器,对温度和灰尘等影响实施自动补偿,对电干扰及线路分布参数的影响进行自动处理,从而为实现各种智能特性、解决无灾误报和准确报警奠定了技术基础;2.系统采用主从式网络结构,解决了对不同工程的适应性,又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3.利用全总线计算机通信技术,既完成了总线报警,又实现了总线联动控制,彻底避免了控制输出与执行机构之间的长距离穿线布管,大大方便了系统布线设计和现场施工;4.系统采用大容量的控制矩阵和交叉查寻软件包,以软件编程代替了硬件组合,提高了消防联动的灵活性和可修改性;5.具有丰富的自诊断功能,为系统维护及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如今社会快速的发展中,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因为火灾对人类的危害性很大,所以智能报警系统对消防机构及时扑灭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设计要求技术指标要求:1.当室内温度高于50℃或烟雾浓度大于20%LED时进行报警(声光报警)。

2.如果出现硬件故障(如传感器遗落、内部元器件损坏等),能发出故障报警。

3.如果只有一种参数出现异常(如烟雾浓度过大或是温度较高),能发出异常报警信号,令值班人员到现场处理。

4.如果烟雾和温度同时出现异常,则说明有火灾,发出火灾警报,并及时将火灾信息上报消防指挥中心。

工作电压:220伏或110伏环境温度:零下10度到零上45度静态电流:小于15毫安检测烟雾的浓度:0.05%检测温度范围:0-100℃(±0.5℃)完成方案设计及论证、硬件设计、软件设计。

第2章火灾报警器系统总体设计2.1 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火灾报警器系统,必须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系统控制模块,火灾探测模块,数据转换模块以及报警模块。

本设计以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以传感器作为其测温装置,来实现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

改设计可以对室内外温度进行以及烟雾实时采集和检测,当所测温度或者烟雾高于临界温度时自动报警。

温度信号或者烟雾浓度信号采集电路将温度信号或者烟雾浓度信号以数字信号的形式送入单片机。

单片机对该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是否大于或等于某个预设值,即报警临界温度或者烟雾浓度。

如果大于则启动报警电路发出报警声音,反之则为正常状态。

2.2 系统控制方案设计火灾报警系统主要实现对火灾现场的测试工作,从而启动火灾报警系统。

其主要由烟雾传感数据采集程序、温度传感数据采集程序、声光报警程序等三个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